手术室护士护理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手术室护士护理范文

手术室护士人性化的护理

手术室:王颖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证明,护理学早已不再是医疗的附属,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科的一部分,其本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这完全是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视患者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完整的人相符合的。人性化护理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需要转变“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整个护理工作的中心。

个性化服务的实质反映了人性化护理的内质。个性化服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将以往“自己实施什么护理,患者就接受什么护理”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护理什么”,这一转变本身也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个性化服务不仅可以体现人性化护理的内质,同时对于护理人员个体而言,个性化服务也是一种人生价值、人格魅力、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等多方面的体现。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用她的话说:“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护理能体现出我们护士对患者的真情实感。手术室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实施

手术室护理以其专业特殊性有别于临床护理。但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手术室的护理也应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手术病人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

1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前普遍存在着担忧、焦虑、恐惧、睡眠不佳、食欲低下、对手术方案及风险的疑虑等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术前的护患交流,切身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感,增强配合手术治疗的信心。

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即由护士长安排本台手术的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等组成人性化护理服务小组,进行术前探视。服务小组到达病房后,首先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病人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注意有无异常。向病房护士了解病人的护理计划,并制定手术室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向手术医师了解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手术步骤及本手术专用的特殊器械和敷料等。

手术室护理人员到病床前与病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事实上,要使自己的服务体现个性化特点,必须先知道患者的个性。要运用所有可能的方式与他们建立友谊,及时掌握患者需求变化的动态。尽管在较短的时间内与患者建立紧密联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抓住关键点,即可找到突破口。首先注重“第一次亲密接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建立的最佳印象就在5s之内,第一句话、第一个问题、第一顿饭、第一次检查、第一次输液穿刺、第一次标本、第一次用药、第一晚睡眠这8个“第一”就是与患者建立友谊的基础。其次向病人自我介绍,语言沟通要亲情化,“请”、“您好”、“对不起”、“很抱歉”是比较规范的文明用语。通过谈话了解病人心理活动,针对不同的病人心理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不要对所有病人都是一个模式,应根据具体患者给予具体有侧重的讲解,并介绍患同种疾病病人手术的效果,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解除其紧张情绪,让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2术中关怀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服务小组成员热情迎接病人。护理人员在术前交谈、沟通的基础上,可边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边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消除病人由于陌生带来的拘束、恐惧感。同时说明手术麻醉与术中必要时需配合的注意事项。保持环境的安静,必要时可根据病人的喜好和病情许可,播放轻音乐,以减轻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另外,可由巡回护士根据情况抚摸手术病人术野以外的肌肤,给予病人亲人般的关怀和体贴。

当病人进入麻醉状态时,护士应给予周到的关怀,各项护理工作做到稳、准、轻、快,注意调节室温防止病人着凉,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输液的通畅。同时对病人病情不得随便议论,以保护病人的自尊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待手术结束麻醉完全清醒后,巡回护士与术前麻醉师一起送病人到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3术后探访

手术后第2天由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对手术后病人进行探视和问候,询问病人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切口的疼痛、肠蠕动等基本情况,以及有无感染及其它手术并发症等。同时就病人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以体现手术护理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消除了对手术实施的疑虑,使患者真正感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与呵护,也使我们的服务由“满意服务”上升到“感动服务”。

了解掌握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尤其是对护理工作提出的问题,作为护理人员更要自我反省,有则改之。要把患者的投诉、意见、抱怨、建议、表扬、赞美等作为宝贵的财富,重视其对我们实施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的价值,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把护理工作做好。同时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填写好记录单,认真评估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总之,护理人员通过将人性化、个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的整个过程,使手术病人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获得人性关怀的温暖,同时丰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充分体现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扩大护理范畴。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中心转向病人,而不单纯的围绕手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促使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

第二篇: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

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

了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

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者病情 年龄 社会

文化背景 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完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

便有针对的做好心理护理。

1.紧张 恐惧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

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

经系统的作用,使肾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加快,有的

临上手术台时还可以出现四肢发凉,发抖 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

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焦心理:手术患者焦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

确的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

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

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

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二.手术前的访视患者: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

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访视患者是需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

他们,强力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意愿,耐心

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在对手术的安全作出肯定的保证,决

不应对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

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接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

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

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

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介绍手术室内的一般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

绍手术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经此类

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说明手术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

医护人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患者的情绪来更好的配合次

日三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1.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手术室内一般定要整齐清

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

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蔼,态度亲

切和蔼。

2.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清除顾虑,手术患者带来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

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中,此刻护士应耐心向

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四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手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的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辟勉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

五.术后回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护士们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心情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最美好的语言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也是科学和技术的态度结合。

第三篇: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学号:061020435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护理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专 业

理 学

06护本4班

姓 名

佳 佳

指导教师

金 伟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 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服务。 方法 通过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阶段心理需求的观察,对手术病人的术前及术后的访视,从生理、心理、社会解度考虑病人的需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性,制定心理指导方案。

结果 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术前预期的效果。

结论 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整、手术中的积极配合、术后的恢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

Operating room nurse on the surg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Abstract

Purposes of psychological care to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ork through every aspect

of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patient-centered" full care. Methods The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eed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observation, the development program of psychological guidance. Results to better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therap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before surgery.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targeted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adjustment, the active support of surger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role. Key words:Psychological Care;Operating room;Holistic Nursing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正在从简单的疾病护理逐渐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医院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查清不适或异样的原因、减轻或解除病痛的困扰等这样简单。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概念的一部分摆在眼前,手术室心理护理作为护理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促使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去研究和总结。

1.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1. 1 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

要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1. 2 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

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配合次日手术。

2.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2. 1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

仔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治疗方案、手术方案、个人资料、实验室检查报告等资料。

2. 2 做出心理护理个案

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住院时间、手术方案等信息的了解,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一般而言,分析患者术前产生焦虑和恐惧的程度,老年人和成年人重于儿童,女性重于男性,手术复杂、病情较重者大于病情稳定且手术风险小者[ 1 ]。而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是为了讲解语言易为患者接受。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住院治疗时间较长,花费较高而对手术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产生焦虑,针对这样的患者我们应该体谅患者的难处,尽量安慰患者,并告知患者,术中我们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会竭尽所能控制价格较高物品的使用,从而降低手术费用。

2.

3手术前患者的心理分析

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处于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状态下施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健康状况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

2.2.1 紧张、恐惧 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心慌气短等, 这种心理反应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势必会降低手术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引起或加重患者术后情绪障碍或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2.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 4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2. 5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3.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精心护理时,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与医护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

4.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4. 1 患者进入手术室

择期手术的患者一般在早上8∶00以前到达手术室,因为睡眠、禁食、陌生环境的影响,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恐惧、无助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最好办法是与患者语言沟通。这就要求巡回护士要提早到达手术间准备好用物后到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与患者一同进入手术间,亲切地称呼并妥善地安顿患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夜晚入睡情况等,陪伴患者等候麻醉。

4. 2 协助患者配合麻醉

讲解麻醉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地摆好麻醉体位,告知麻醉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在这期间可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操作过程中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 4. 3 术中的鼓励

术中要保持手术室的安静,医护人员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注意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如无影灯直射、吸引器从患者眼前穿过等,待患者入睡后再开始骨锤、骨刀、电钻、电锯等操作。术中牵拉脏器会使患者因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而感到不适,巡回护士应该陪伴在患者身边鼓励患者渡过难关[ 3 ]。

5. 术后心理护理

要肯定患者在术中的表现,协助医生妥善固定好切口敷料及引流管,帮助患者穿好衣裤,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暖。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术后3天回访患者,询问身体恢复情况,并征求宝贵的意见,最后祝福患者早日康复。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护理效果和累计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恢复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心情能促使他早日康复。一般于手术后第二天随访,对特殊患者也可随时随访,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情况并进行术后指导。了解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在随访中可以评价术中的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

6 讨论

6. 1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6. 2 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7 小结

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得到患者的配合,才能给手术和患者本身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身心症状,重新保持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4]。总之,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美好的语言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 1 ] 李鸣杲,金魁和. 医学心理学.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234. [ 2 ] 华陵莉,王素芬.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0):46~47 [ 3 ] 潘凌雯. 浅谈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福建医药杂志, 2002; 24 (4) : 137. [ 4 ] 何志刚,袁静,邵爱仙.心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及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7):18

第四篇:护士与手术医师有效沟通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手术室周海霞

在竞争激烈而又紧密依存在现代社会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很大,手术室护士要学会与手术医师有效沟通,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能使医生工作更顺利,护士配合更加顺畅,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预防不安全因素在发生。

我院手术室在主任与护士长的领导管理下,让每位手术室护士掌握与手术医生的沟通交流技巧,了解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掌握沟通技巧的同时还要有丰富地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这些是良好沟通的重要保障;真情相待,互相尊重,用心倾听,换位思考是沟通的前提。通过与手术医师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不同手术医师在手术时的不同习惯和喜好,术前准备好术中所需物品与器械,做到准确、及时、主动的配合好每一台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对于新进的仪器设备、手术器械、新开展的手术,(例如新进的电子腹腔镜、脑科动力系统、耳鼻喉科的刨刀切割系统等仪器设备),护士长及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全员培训,确保做到手术室的每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这些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注意事项、保养方法,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水平。医护之间的沟通可以让手术医师规范操作,正确使用这些仪器设备,使护士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沟通可缓释手术工作人员的压力。手术存在着紧迫性和不可预知性,进程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情绪,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与应激能力都不同,此时如果有的医护人员控制力稍差,烦燥、焦虑等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就会让整个参与手术的人员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通过有效的沟通与观察,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手术进程、所要应急准备的物品器械、药物等,使全体手术人员都集中精力、精诚协作,处理好手术。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协作性非常强,是富有团队精神的集体劳动。通过与手术医师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各科准备新开展手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和物品准备,同时向

手术医师学习和了解新开展手术的主要步骤,手术室护士配合的要点等,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手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汇报

冯海龙

很荣幸在2013年7月到8月我来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附属护理学院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第5届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理论学习。这次理论学习围期3周,可以说是全封闭式学习。在中华护理学会田力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抛开所有的杂念和烦恼,静下心来学习。

这期间安排给我们授课的老师都是在北京乃至全国非常著名的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第一周由中华会理学会理事长李秀华、副理事长吴欣娟、解放军总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宋烽、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主任王彩云、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周力等为我们讲授手术室护理伦理与法律、手术室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手术室资源管理及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洁净手术部环境布局与运行管理,以及手术室物品、重要设备、仪器(如:高频电刀、显微镜、超声刀和吻合器)的使用与管理等:第二周由解放军总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宋烽、北京朝阳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孙育红、北医二院麻醉科主任郭向阳等为我们讲授了腔镜手术的进展、手术配合与管理、手术体位的安置及并发症的预防、麻醉方法、用药安全与护理配合、麻醉机、监护仪的使用与管理、计算机导航手术的管理等;第三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钱倩健、浙江大学医院附属邵逸大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陈肖敏、中华会理学会田力老师等为我们讲授了手术室文化建设、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国际认证体系在手术室的实践以及手术室护理论文选题及写作等内容。最后进行理论考试总复习。

顺利通过理论考试后,在中华护理学会田力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被分配到北京14家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学习。我被分配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阜外医院实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一所以骨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骨科手术量相对较多,有着丰富的手术室临床护理经验,在带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参观学习了骨科的关节置换、脊柱、肿瘤等以及普外、腔镜等手术。上午主要在手术间参观学习,下午根据本院手术室的特点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收剑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工作,病人的核对,器械的清点,手术的安排,费用的录入,手术器械灭菌的信息,高值耗材的信息等等全由院内网络管理来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术中发生风险的可能,使整个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结束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学习任务,我又来到了阜外医院进行临床实习。阜外医院是一所以心脏手术为主的专科性医院,手术量很大,手术难度很高,在带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参观学习了心外科各种手术如:冠脉搭桥术、主动脉血管置换术、小儿先心病手术等心脏的各种手术。

经过3周的理论学习和5周的临床实践,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而且让我对手术室护理产生了很多新的理念和启发,从北京学习回来后,我把我所学的知识及临床技能运用到我目前的带教工作中,为同学们讲解手术室相关的理论知识,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我想这都要感谢在此期间所有给我授课和进行临床指导的老师!我想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带动科室的同事,把手术室护理工作做得更好,为我院的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社团部活动总结范文下一篇:双十一对广告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