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2022-08-14

第一篇: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方式,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

二、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1、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故事书,我们要有选择的帮孩子挑选故事书。小班幼儿可选择画面大、文字少。故事简短、有趣易懂的儿歌和故事。 小班幼儿喜欢倾听故事,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不能理解语义内容,从而影响了倾听。

其次,可利用游戏手段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经常采用游戏的方法。

如,在阅读活动《气球》中为了让幼儿对颜色有直接感知的认识,设计了为幼儿准备红、黄、蓝、绿的气球让幼儿自由的游戏进行找朋友,然后字宝宝与相同颜色的气球找朋友。在愉快的游戏中,幼儿不知不觉地对倾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三,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幼儿对鼓励很敏感,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和表扬是我们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家长可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2、幼儿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于的关键。 为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如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候以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我们会给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儿歌、故事、轻音乐的录音等;在幼儿散步或外出参观时,让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雷声等)、倾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猫、狗的叫声、蝉鸣、虎啸等)、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汽笛叫、喇叭响、自行车清脆的铃声等)„„,幼儿听后,引导幼儿模仿、讲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例如上周,我们小二班开展了“会唱歌的车子”,活动中我选择了三辆有代表性的车子如消防车、警车和救护车。通过聆听他们的声音,学学车子唱歌的声音,了解这些车子对于我们生活的不同作用。

(2)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鹦鹉学舌。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同学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 (3)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倾听习惯养成的榜样

有兴趣地做好幼儿的听众,耐心、认真地倾听幼儿的述说,并对他们所说的内容感兴趣,这是成人给予幼儿最好的鼓励,也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榜样作用。

但是要注意当幼儿向你滔滔不绝对你讲述昨天幼儿园发生的事,或者和海鸥朋友一起玩的情景;或着是他们自己杜撰的故事„„,你都要认真地倾听,即使孩子们的话噜噜嗦嗦,没有条理;即使你听了半天,没有听出孩子在讲些什么,但是,你必须面带微笑,装出一副非常认真入迷倾听的样子,并不时地为孩子加油,不时地做出你丰富的表情,让孩子觉得你在认真听他讲,非常认同他的讲述,为他的讲述喝彩,这样,他并会慢慢树立自己说话的自信心,会越说越棒,同时在老师和同伴讲述时,他也会认真地倾听对方说话了。

第二篇: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面坡中心小学胡志华

一、问题的提出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作为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养成的初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中,倾听,是教师容易忽视也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意识地将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形成一定的倾听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将会受益匪浅。

二、原因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更长时间去养成一个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却总是能够发现学生在倾听能力上的薄弱和欠缺。

1)做“小动作”。不少孩子学前智力开发较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2)很努力让自己“端正”坐好。不少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啃咬手指。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有的孩子或者因为紧张情绪,或者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渐渐养成了“啃咬手指”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孩子产生倾听障碍的表现。

(4)频频要求发言。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每次老师提出问题,话音还没有落,他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发言,并且不断地用语言提醒老师注意自己。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断“插嘴”,其实,这是这些孩子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给予表现自己的行为,至于老师和同学发出的信息,他往往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通过对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和问卷调查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在本次课题研究中,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学生倾听能力习惯养成的方法实施和练习。

(一)从教师的主导性而言,分阶段有以下几个方法:

1.净化学生倾听环境

(1)、净化课桌环境

课桌环境包括多种功能的文具盒,琳琅满目的文具,芳香扑鼻的文具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干扰低段学生倾听的不良因素。这些物品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听课习惯。下课时,老师可预先叫学生摆放好桌椅、文具要放在文具盒里、书本摆在指定位置、水杯放在教室后面„„通过这些手段,尽量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2)、净化听课环境

培养孩子静心倾听的习惯,与课堂周边环境密切相关。教室外面其他班级上体育课发出的吵闹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传出的喇叭声,窗户外面的美景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干扰。作为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关起门来上课”,必要时甚至拉上窗帘,切断了与外界相通的渠道,学生的心就乖乖地收回来。

(3)、净化座位环境

一年级学生自控力差,上课总有一部分同学管不住自己。因此,教师在排座位时,尽量做到“动静”结合,让爱说话的同学和沉默寡言的同学同桌,彼此互相影响,综合对方的性格。

2.创建良好的师生课堂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仅是指课堂氛围,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建议一个让学生自如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当老师在学生的心里不仅只是老师也是可以让大家信赖的朋友、伙伴,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老师的课,会主动听老师上课,主动积极地课堂发言,形成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

3.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作为小学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能力是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朗读对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次抑扬顿挫的课文范读,不仅会吸引学生的倾听专注程度,还会成为学生心中的朗读目标。因此,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因素之一,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语言能力,说得精彩、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耳朵。

4.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和情趣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起来。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努力倾听别人的朗读,指出优缺点,同时也对自己有所提高。

5.教师的榜样示范。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插嘴,除了有自身生活环境的因素外,另一方面便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不论是否正确都不应该去打断学生的发言,可以等学生回答完了再作评判。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而且可以用这样最直接的行为告诉学生,当有同学在说话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随意插话,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而习惯于插嘴的学生也往往不能够很好的记住或者是重复先前学生说的话。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提醒学生尊重别人,给别人发言的权利,以正确的行为去引

导学生正确的习惯。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时,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有意识的训练。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6.教学中的有意提示。

这种提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老师发觉学生有不专注听讲的行为的时候,以不停止课堂教学环节为前提的一种隐性暗示,让被暗示的学生能及时将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当中包括⑴眼神暗示,这种暗示是很多老师的会在课堂上用到的,在某一个学生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行为时,老师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提醒学生;⑵手势提示,手势提示学生重新专注于课堂听讲,比眼神暗示更为巧妙。比如老师可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或者是检查课堂练习的时候有意地走到开小差的学生面前摸摸学生的头,让学生不好意思再继续下去。⑶不定时检查,让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毫无征兆地起身读课文或者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转述先前学生的话,都是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而又不会打乱课堂节奏。

(二)从学生的主体性方面而言,有以下几个方法:

1.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生的倾听姿势需指导。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我们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互为补充。

2.细化要求,针对练习。

虽然经过老师强调,但是还是会出现学生有意识地倾听但是仍然不能达到倾听目的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倾听之前,老师可以将倾听的要求和目的细化,从简到难,逐步提高。比如,“小熊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离开它的城堡,到山的对面去找妈妈了。”这样一句话,在朗读第一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的?学生听后可以回答。朗读第二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到哪里去?学生听了朗读后再回答。朗读第三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去干什么?学生听了第三遍之后可以回答。而随着这样有针对性的倾听练习的增加,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数量,由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变成寻找两个甚至多个问题的答案。

3.运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倾听主观能动性。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适当、真诚地评价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主体性。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里,可以不仅让学生听,还让学生对听到的内容通过自我的感知而给出一定评价。比如,在语文

课堂上,进行朗读比赛,这样的场合,评判的权利可以完全给学生,让学生去倾听朗读,请学生评价朗读者的优劣,从而让学生逐渐专注于课堂上倾听老师,倾听同学。

4.“听”与“说”结合。

倾听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有行为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到老师的话才能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那么检验学生是否有认真倾听,是否在有效倾听,可以通过先听后说的方法来练习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可以是毫无预知地请学生起来重复先前同学的话,也可以请学生说出老师某句话中的某个关键点,可以是简单重复一个听到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语。当然课堂上多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有交流倾听思考的发言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主动性的学习中,真正将自己听后所得的思考及时和同伴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来。像有的孩子比较胆怯,还不能适应在班级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小范围的小组学习中比较容易尝试。总之,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让学生从被动倾听转为主动倾听,逐渐养成倾听习惯。

5.“听”与“写”结合。

同样,“写”也是“听”的检验手段之一,最常用的就是平时老师经常在做的听写词语。当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写出简单词语的时候,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难度,可以将听写的内容从一个词变成一句话,可以从单一的听写,到寻找听到的内容中的关键点。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的倾听能力和思维内化。

四、课题研究的课堂反馈

本课题研究,从课题的确定,到计划,再到实施,在将近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对于小学一年级倾听习惯的养成练习对课堂效率的正面作用。

1、课堂纪律的转变

在经过阶段性地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约束能力已有明显提高,从一开始的会被老师注意到而被动倾听转为习惯性地主动倾听。如此一来,整个课堂更为连贯,教学节奏就更为完整。也正是因为学生能初读地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课堂效率和作业效率上都能有所进步。

2、学生课堂表现的转变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因为倾听的专注程度的提高,使得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相比较之前有所提高,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在课堂纪律上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也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比较,之前一些怕举手和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专注的课堂倾听,使得对教学内容良好掌握而愿意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同时,学生在评价同学之间的发言时,也能说得比较清晰,有条理。

3、学生作业有效性的转变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是检验学生当天的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那么,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的时候,自然就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认真听讲。经过对课题研究前后学生的作业对比,包括正确率,书写端正程度,很多同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课堂上强调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完整地在作业上体现出来。而这些在作业本上反映出来有进步的学生,在课题研究后期在课堂上也都有明显的转变,都能够更为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

五、小结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我们自然要善待它。让孩子善于利用自己的双耳,也该有我们教育者的一份责任吧。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

第三篇:农村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倾听过程实际就是吸收、储存信息的过程。只有储存量多,幼儿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家长不重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许多农村家长都认为,只要是正常的人,其听力是与生俱有的,不必刻意培养,而一遇到孩子不专心倾听或插话时,总是大声训斥孩子。殊不知,大声训斥的方法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长此以往会适得其反,使幼儿失去倾听的欲望、兴趣,变得不听、不爱听甚至不会听。 二是倾听习惯不良。如,幼儿不能安静地倾听,或倾听时不专心,随意插嘴,不能耐心的听完老师或同伴的讲述等等。

三是倾听质量低。在倾听过程中,有些幼儿看似在倾听,其实并未听进去,表现在幼儿不能理解所倾听的内容。如:本来很简单的一句话或一个指令要求,幼儿却不能理解,因而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此外,有的幼儿只会听简单的语言,听不懂故事或录音等。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应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教师在为幼儿创设理解、宽容、平等、合作的心理氛围,幼儿在这种气氛中才能爱听、乐听、会听。因此,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2、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有了兴趣,幼儿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教师应注意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1)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倾听兴趣。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倾听大自然那美妙的声音;淙淙的小溪流水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雨点落到石头、瓦片上的滴答声;鸡、鸭、狗、羊、牛等不同动物的叫声;泉水的丁冬声;脚踩落叶的刷刷声;鸟儿扇动翅膀的扑扑声……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从而萌发了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首先,要选取幼儿喜闻乐见的题材,如选择的故事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要生动、有趣;其次,教师和家

长在讲述故事时声音要抑扬顿挫,使角色形象鲜活起来,让幼儿产生倾听的欲望;再次,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如晨炼时放轻松活泼的音乐,午餐时播放动听的故事,午睡前播放轻柔、缓慢的乐曲……

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日常活动中,一些幼儿因不注意倾听或不耐心倾听老师的话而无法按要求完成任务。我们通过故事《小八哥听故事》《小兔知道了》的情境表演,结合幼儿的日常表现,让幼儿知道不耐心倾听、随意插话所带来的后果,表明只有耐心、安静地倾听,行为才不会出错。并注意以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倾听训练,要求幼儿倾听老师、同伴的话时要做到专心、耐心、安静。久而久之,幼儿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4、注意家园配合,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的配合,经过家园双方的不懈努力,才能提高成效。要取得家园配合的一致性,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其重视程度,为此,我们在《家教园地》上适时刊出《给幼儿讲故事应注意的事项》《如何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等有针对性的文章,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高家长对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重视程度。并以家长会形式,通过现场讨论,向家长介绍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如鼓励家长多与孩子交谈,带孩子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借助大自然的直观环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奠定基础;请家长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每晚为孩子讲一个故事,并要求孩子复述,从而提高其倾听质量。

店口镇第一中心幼儿园邢丽秀

第四篇:案例---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与能力

小学英语听力的培养

案例背景:

学会倾听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更是一种美德。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小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然而,当我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客观。 案例描述:

案例一:PEP英语第六册Unit3 My birthday

1.T: My birthday is on Sept.25th,when is your birthday?

S1: My birthday is July 21st.

T: I see.

S2:My birthday is May 12th

T: I see.

S3: My birthday is„„.

当我把问题一提出,一些同学就“唰”地一声举起了手,并大声的喊着:“me!me!”。而当我指了一名学生回答时,有的同学竟然唉声叹气,无心倾听了;有的同学看到没有轮到自己发言,就自顾自了。

2.接下来,学生开始同桌对话,场面很热闹。

3.Pair work后,教师任意抽查几个小组的操练情况。在两位同学交流之后,我问:What’s his/her birthday?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面面相觑,生怕老师叫到自己。最后,我只能自己回答。

案例二:PEP英语第七册Unit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出示一幅地图

T: Look at this map.Where do you want to go?

S1:I want to go to the park.

S2:I want to go to the bookshop.

„„

T: Where do I want to go?Listen carefully.(学生都想知道老师想去什么地方,听得很认真。)

T:I’m at the park. I’m going along Naijing Road,turning left at the Hong Kong road.Then I’m going along HongKong road,turning right at Taijing Road.The place id on my left.Where am I now?(学生们一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举手。)

我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内容。只有班级里几个学习好的同学举起了手,大多数同学都一脸懵懂。我就指名回答,全班只有两三个同学回答正确,其他同学则说出了错误的地点。

案例诊断:

案例一中,主要围绕生日展开讨论。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认为事不关己,易走神;有的学生则爱表现,同学发言时他也急着要发表意见。如此看来,学生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会静心倾听。当我发现学生倾听效果不佳时,提出了问题,但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听不懂,索性不听;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会了,不想听,造成了提问后的“冷场”。不会倾听,如何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如果事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学生为了准确回答教师提出了问题,就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听的效率。

案例二中,我通过一个猜谜的游戏,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天性好奇,利用他们想知道结果的愿望,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引发了学生倾听的欲望。但是,在这个课上,表面看来,学生都在“专心”听,但叫他们回答问题时,却不知所云。由于谜语的内容比较长,我事先没有巩固相关的知识点,也没有对听的方法做出一定的指导,所以学生仅仅用耳朵在“听”,殊不知,可以用笔画一画线路,记录关键的信息。这种“专心”的背后是一种低效的倾听,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其实根本不懂得如何来获得准确的信息,是一种倾听能力低下的表现。 思考与探究:

听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更好的说,更确切地表达。要使学生敢于开口并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就必须首先训练听力。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教会学生听的方法与技巧,以听为龙头,带动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那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中激发学生倾听的习惯。

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拉近学生与英语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吸引学生倾听的兴趣。例如在教授“orange”、“apple”、“banana”等这几个水果类的单词时,不是在课堂上单纯的教授,而是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模拟的地方购物买,学生一买水果,一边又学会了这几个单词

⑵采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来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注意动静搭配。在讲授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做一做,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2.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训练学生听力的时候,主要是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什么是关键词呢?一个短句子里,我们应该注意动词;一个长句子里主要的信息不只是动词,我们应该注意动词词组,说明时间的词组,说明地点的词组,数词,还有表达方法的词组,这

些都是key words.此外,在听之前,有必要对所给材料进行快速简要的分析和理解,明确训练的要求和目的。在听力时也要适当做些记录,不然有些东西会来不及记忆。比如时间上的表述,如果拿笔把听力中关于时间描述的内容做个简单的记录,会有利于快速地提取信息。在听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从而有意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3.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听力训练。

⑴听力材料的难度和长度的确定要与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相适应,并一步一步向前攀登。

⑵要加强对学生听力训练过程的跟踪记载,发现问题或发现大面积的问题时,应及时调整听力训练的策略和方式。

⑶要时学生通过听力,从中了解、吸收语言材料,带动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通过层层深入地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及时恰当的评价学生,愉悦学生的倾听体验。

儿童很在意教师对他的评价和奖励。所以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孩子的评价和奖励。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习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总之,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会倾听,才能学会听课;学会倾听,才能学会思考;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因此,在小学英语学习的阶段,教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篇:口语交际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开学伊始,金家庄区教育局教研室于3月4日与3月13日,分别在慈湖一小和金瑞小学开设了五节口语交际课,这五节口语交际课分别是由邢海红、章磊、胡相如、杨霞和苏宏伟执教,这五节课就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方面,粗浅地谈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认识:首先,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不忘对学生进行“听”的培养,我认为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点尝试:一是重激励,引发倾听兴趣;二是善引导,提高倾听能力;三是贵坚持,养成倾听习惯。 在许多口语交际课上,我们都希望能设计这样的课堂效果: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观点。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可是,热闹的背后让我们冷静的思索一下:热闹的课堂不见得全是精彩,有的是假象,它忽悠着孩子和听课教师。因为,口语交际课堂一个重要的指标便是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那些认为学生有话可说,课堂热热闹闹的就是一堂好课,缺少了“倾听”的口语交际教学,我认为是个很大的遗憾。

翻开《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在口语交际这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会听了,听懂了,听出了问题,才能纠正,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才能更顺利地完成交际行为,达到交际目的。所以,我认为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不忘对学生进行”听”的培养。其实在这五节口语交际课堂中,大部分老师已经能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预设为教学目标,这是值得欣慰的,并且有的老师在课堂指导倾听方面确实比较出色,比如说:邢海红老师和章磊老师要求学生们给予发言者评价。苏宏伟老师在执教《说说我自己》时,对全体学生说:“刚才他介绍的自己真实吗?为什么不真实?怎样才能真实?该怎么给他进行补充呢?”这样无形中就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只有倾听了别人的发言学生才能做出对别人的评价,课堂才能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达到学生想说的愿望,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有效地课堂。

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重激励,引发倾听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言语激励。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你把他的优

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荣誉激励。做惯了学生,如有机会转换一下角色,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如,“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等。我在上“爱吃的水果”的口语交际时,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美食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讲完后,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表意见。有时我还会设置一定难度,让他们把稍长的话再完整复述一遍,当“小播音员”、“金话筒”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即地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种种从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有时我“无意”间坐到“听众”席,真诚地和他们一起聆听,让听者更感兴趣,说者倍添兴奋。

二、善引导,提高倾听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我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在不断引导中提高其“听”的能力。

1、课堂引导循序渐进

首先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最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

学讲话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你的同桌说了什么或要求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再连起来说说等,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为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如在教学《我长大了做……》时,由于学生过于关注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听别人的内容,以致生生互动较少,我就设计了一个“你说我听”的活动。先让一部分学生说说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另一部分学生听。然后请听的一方汇报:“我听懂了××长大了想做……”但双方交际并没有在这一层面上终止,紧接着,汇报者还要征询原说话者的意见:“请问我说得对不对?”促使原讲话的一方也认真倾听,根据汇报者的表述,做出相应的对答。这样一来,学生的倾听有了目标,交际的双方不断地发出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又随着交流的需要不断转换,成为真正互动的口语交际。

上一篇:汉语拼音的教学计划下一篇:汉语拼音教学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