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入侵、攻击与防范技术

2022-09-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容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它不轨行为的攻击,威胁网络信息的安全,所以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被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

要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有效防范网络入侵和攻击,就必须熟悉网络入侵和攻击的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行之有效地防范策略,确保网络安全。

1 典型网络入侵和攻击方法

1.1 使用网络扫描器

网络扫描器是利用C/S结构中的请求-应答机制来实现的,是网络入侵者收集信息的重要工具。扫描器能够发现目标主机和网络,识别目标主机的端口状态和目标主机正在运行的各种服务并测试这些服务中是否存在漏洞,能够根据漏洞信息分析系统脆弱点,生成扫描报告。

常用的扫描方法有利用网络命令、端口扫描和漏洞扫描三种。

1.2 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是一种C/S结构的网络应用程序,木马程序一般由服务器端程序和控制器端程序组成。“中了木马”就是指目标主机中被安装了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若主机“中了木马”,则攻击者就可以利用木马的控制器端程序与驻留在目标主机上的服务器端程序进行通信,进而达到获取目标主机上的各种信息的目的。

1.3 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是指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开辟的临时存储数据的区域。理想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且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内容,但是很多程序都不做这种检查,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通过向缓冲区写入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缓冲区溢出可能会带来两种结果:一是过长的内容覆盖了相邻的存储单元,引起程序运行失败,严重的可导致系统崩溃;二是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的指令,由此而引发多种攻击方法。

1.4 网络监听

以太网协议的工作方式是把要发送的数据包发往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在包头中含有目的主机的地址,正常情况下,只有地址与数据包的目标地址相同的主机才能接收数据包,但是当主机工作在监听模式下,不管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是什么,它都可以接收。网络监听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主机设置在监听模式下从网上截获各种信息。

网络监听需要进入到目标主机所在的局域网内部,选择一台主机实施,监听效果最好的地方是在网关、路由器、防火墙上,能捕获更多的信息。

2 防范网络入侵和攻击的主要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网络被入侵和攻击是难免的。但是,通过加强管理和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入侵和攻击行为,避免因入侵和攻击造成的各种损失。下面就介绍几种主要的防范入侵和攻击的技术措施。

2.1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利用,是网络安全保护和防范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技术主要用于对静态信息的保护,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实现。目前,访问控制主要涉及入网访问控制、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以及属性安全控制等多种手段。

属性安全控制是通过给网络资源设置安全属性标记来实现的。它可以将目录或文件隐藏、共享和设置成系统特性,可以限制用户对文件进行读、写、删除、运行等操作等。属性安全在权限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进一步的安全性。

2.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高级访问控制设备,是置于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是不同网络安全域间通信流的惟一通道,它能根据有关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许、拒绝、监视、记录)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是提供安全信息服务、实现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之一。

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防止来自被保护区域外部的攻击,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能防止内部信息外泄和屏蔽有害信息,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以实现内部网络重点网段的隔离,限制安全问题扩散,从而降低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能强化网络安全策略,将局域网的安全管理集中在一起,便于统一管理和执行安全策略;能严格监控和审计进出网络的信息,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做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

2.3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能防止入侵者查看、篡改机密的数据文件,使入侵者不能轻易地查找一个系统的文件。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中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是一种主动的安全防御策略。

数据加密实质上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这种变换受“密钥”控制。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有私用密钥加密技术和公开密钥加密技术。私用密钥加密技术利用同一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个密钥必须秘密保管,只能为授权用户所知,授权用户既可以用该密钥加密信息,也可以用该密钥解密信息。

2.4 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就是对计算机系统或者其它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相关的检测,以找出安全隐患和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漏洞。安全扫描是把双刃剑,攻击者利用它可以入侵系统,而管理员利用它可以有效地防范攻击者入侵。

安全扫描常采用基于网络的主动式策略和基于主机的被动式策略。主动式策略就是通过执行一些脚本文件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并记录系统的反应,从而发现其中的漏洞;而被动式策略就是对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以及其它同安全规则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利用被动式策略扫描称为系统安全扫描,利用主动式策略扫描称为网络安全扫描。

目前,安全扫描主要涉及四种检测技术: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

3 结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防御网络入侵与攻击只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应用和普及,网络信息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安全因素,认真分析各种可能的入侵和攻击形式,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策略和配套的管理办法,防止各种可能的入侵和攻击行为,避免因入侵和攻击造成的各种损失。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入侵、攻击对信息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本文从典型的网络入侵和攻击方法入手,阐述了防范网络入侵与攻击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安全和保密,网络,入侵和攻击,防范技术

上一篇:中式服装设计中丝绸面料的创新运用下一篇:高职院校单片机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