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

2024-05-07

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共6篇)

篇1: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

新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评价复习思考题答案

松岙初中许洪明

一、名词解释

1、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师生的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并作出价值判断,据此判定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

2、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顺序、时间的分配,它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有机结合体。

3、首先,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由此造成了评价内容的片面,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评价手段单一,以考试与测验为主,过分追求考试分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三,过于量化,评价标准机械、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对结果的认同。第四,由教师来完成的评价方式往往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所谓教学情境创设,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

5、可以分为广义评价(宏观评价)和狭义评价(微观评价);相对评价(常模参照标准评价)和绝对评价(目标参照标准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预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6、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因此,教材的呈现方式应注重体现学科内容的生活化,静态知识的过程化,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学习材料的多样化。

二、简答题

1、答:一个教师的科研素质总体上说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二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三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四要注重科研的实效。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造诣、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

2、答: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在实行多主体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二是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应该是不同的。三是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思。

3、答:首先,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等级还是分数。其次,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将定期的正规评价如小测验、表现性评价和即时的评

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改进下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第三,要确立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设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并收集数据和资料,达成和呈现评价结论并及时进行评价的反馈。第四,评价必须同时关注评价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提高评价的实效。

4、答:一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控,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作用。二要注意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合。评价活动不应过多地占用教学时间,而应追求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合。三要关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的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学生在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以此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经过努力取得进步。

5、第一,成长记录袋内装的应该是学生认为最能反映他的历史学习成就的实物材料。如自己满意的习作、综合性学习的考察报告、课外阅读的读书笔记等,用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步情况,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过程与方法。第二,根据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作品。为了展示学生的特长,收集的作品就应该是学生最优秀的、最满意的代表作品。第三,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成长记录袋中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生过程,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兴趣。第四,教师要对收集到的成长记录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思考,并向学生及时反馈。成长记录袋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参照依据,使课程评价成为主要由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建构的活动。

6、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应如何体现教教学内容的弹性化?

教材内容的呈现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师要有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有自由选择的弹性化空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识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灵活地驾驭教材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的,当学生的认识水平高于教材的要求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简化和变通。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从略处理学生已经认识和了解的内容,尽量地突出最主要、最本质的内容。

7、答:任何知识的价值都应该包含发展人的智力和发展人的道德情感两个方面。中学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比较充分地展现学科的知识精华。因此,教材评价应根据教材的知识性维度和思想文化维度来确定,而不应该是以教师角度而言的好教或难教。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新教材形式新颖活泼,图文清晰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新教材大大减轻了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负担,克服了“繁”和“难”的弊病。三是新教材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避免了“偏”的弊病。四是新教材强调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内容大为更新,克服了“旧”的弊病。五是新教材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克服了“知识为中心”的片面倾向。六是新教材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七是新教材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从而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八是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从而克服了“书本为中心”的倾向。九是新教材首次以课题制形式采用行动研究的模式。十是新教材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了我国五十年教材建设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

8.答:传统的学生评价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优劣,许多学生成为失败者,被纳入了差学生的行列,而老师认为是好学生的同学一般也以学习成绩好作为评判标准。这种对学生的片面评价损害和挫伤了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优先考虑,重点保证;而对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较少关注。虽然这种现象的存在与社会、家长或上级部门的压力有密切关系,但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坚持教育的追求和理想,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其次,要明确全面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社会对人的要求正在变得多元化,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9、发挥激励功能,不只是用表扬的方式,要不断发挥和提高评价激励的导向性和实效性。激励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背景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没有目标的、片断的和随意的激励,无法起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不足,对自己盲目乐观。

10.答:首先,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必须要通过某种知识性的评价和其他方面的评价,这是正常的。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评价应该是更加合理、更加全面。要通过考试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怎样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学校不断地给多数学生以挫折感,这就是学校评价制度的一个失败。其次,我们要从义务教育是发展人而不是选拔人的本义出发,以尊重差异、促进发展为考试理念,使考试成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增强学生在考试中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使考试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还要淡化分数的作用,使考试更多地发挥和体现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11.答:不同意。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学思想与方式上,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的手段。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如果教学思想、理念不改变,那么实质上还是在进行着传统教学。是否是新课程教学不应以教学手段是否现代化为唯一依据,更本质的应该看是否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的关系就是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借助教学媒体、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播教学内容和接受学生信息反馈、将教与学有效整合的过程。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多媒体教学网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媒体所展示的内容更具体、更直观,更丰富、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并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由于受学科因素、设备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课件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若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规律并克服一些不利因素,课堂教学的效果反而不理想。因此教师仍然要有效地组织整个课堂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去学习和使用一切新的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和自身的素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毕竟是一种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和辅助性教学手段,我们必须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认识它、掌握它、改进它和完善它,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2.答: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一堂优质课可设定为三个指标:第一,知识与技能评价指标。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要重点突出,突破难点;二要做到知识量适中,不片面追求传授知识的量,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同时要联系生活和实践,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另外,在技能培养方面,要突出学科的思想方法进行技能培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目标达成方面,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独立归纳和总结所学习的内容。第二,过程和方法评价指标。课堂结构的评价指标要层次分明,安排合理,思路清晰,导学适当,主体突出,并且思维训练要贯穿始终。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指标。在师生关系方面,要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做到师生相互尊重和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平等对话、相互促进。在学习态度评价方面,要积极主动,勤于思考。

13.答:第一,教学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第二,教学评价可提供的最有效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师生的发展。教学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同时,教学评价也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第三,教学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个体的发展。教学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14.答:新课程给予教师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为教师的自主发展、专业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要主动适应变化,不能等待变化来适应自己。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角色,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师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素质结构,既要学有所长,又要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等,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相结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教育智慧,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和学术境界,这些都需要通过终身学习和不懈奋斗来完善和现实。

三、略

篇2: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

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4分,共24分)1.发展性课程评价功能: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主要功能包括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2.教师评价的目的:

一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倡导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三是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四是激励教师主动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3.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包括复习导入、教师讲解、课堂总结三个环节。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基本上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建构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一要注重目标取向评价与主体取向评价相结合;二要注重师生互动评价策略的运用与实际效果;三要注重评价标准的相对稳定与不断完善。5.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应把自我评价看作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采用一系列检查表对自己的进步、成果以及不足等加以记录。通过自我评价,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及不足等状况有较为清楚的了解,以此加深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认识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增强历史学习的责任感,形成对学习和活动的评价能力。6.创造性作业评价:

作业的评价活动并非只有书面批改一种,我们完全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作业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或许还可以从学生情感迸发中得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发。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在具体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具体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处理的原则和科学高效的原则。2.在设计作业和练习时,应如何体现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互相结合?

答:练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由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在练习设计中,既要有目的性,更要有针对性。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首先应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而不应该平均使用题量和篇幅。其次,还应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使学生加深对那些难懂概念的理解,准确地掌握知识。3.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应如何体现学科内容的生活化?

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历史和社会的知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表演、推理、交流等活动。通过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氛围,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4.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应如何体现主体性原则?

答:主体性原则是指被评价者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已形成了一种定向的习惯思维:评价,就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教师评价,就是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学生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此,则无视了被评价者的客观存在。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 评价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评价过程成为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三、辨析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教师的自我评价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因而学校教师的自我评价只是流于形式。

答:不对。教师的自我评价是一种教师通过认识自己、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发展和提高能力的内在机制,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它对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强调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是培养教师本身自我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的自我评价贯穿于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始终,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也离不开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核心,只有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进而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自我评价在培养教师创新精神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性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任务。自我评价作为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自身观念更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无论是领导评价,还是同行评价,或是学生、家长评价,它们对教师的行为是否产生作用,最后都要经过教师自我评价和内化,才能起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所以,学校必须做好教师自我评价教育,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念,只有通过诚信的自我评价,才能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自我评价中,教师必须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工作依据,详细分析工作成效与设想、意图之间的矛盾,对自己的努力状况加以分析,进而增加评估信息的广泛性、真实性、效用性,从而提高评价质量。同时学校也要注重教师的自评结果,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改进工作,提高水平。

2.评价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评价的客观和公正性无法体现。

答:这里首先要强调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既然学生的个体有差异,评价就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发展性评价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发展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载体,创造性地呈现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请您谈谈教师创造性地呈现教材的基本策略。

答:第一,教材内容生活化。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表演、推理、交流等活动。第二,静态知识过程化。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引导性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第三,教学内容弹性化。教材内容的呈现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第四,学习材料多样化。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把抽象的学科概念和历史规律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总之,要通过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和形象化,从而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 2 学的转变。

2.请谈谈发展性学生评价中作业评价的策略。

答:第一,分项评价。一篇完成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为了便于使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点和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主要看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是否清晰简捷,是否具有正确性和独创性等。第二,激励评价。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造成一部分学生作业水平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使学困生改变学习现状,取得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评价策略,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第三,跟踪评价。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解,因题而异,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评价策略。第四,延迟评价。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时,为了避免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的批改评价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的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第五,协商评价。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有时基础差的学生做得好;基础好的学生反而做得差。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为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当面了解情况、协商批改的评价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一次开放性的考试和批改

阅读案例:

我那读初一又在我教的班上的女儿,有一次居然帮我做了一个精美的课件《干旱的宝地------新疆》,由此,我产生了一个灵感。元旦放长假时让学生完成一次开放性考试,即每人任选一框内容,做一个课件,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这学期的课外实践考试内容。返校后30多张磁盘交了上来。我仔细欣赏后上了一节课件展示课。一边让全体学生当评委,从课件内容、结构、播放效果等方面对每个课件进行等级评定和主要优缺点评价。一位姓徐的男生制作的《西部大开发》,第一张就出示一个内容提纲:(1)西部开发的意义;(2)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3)西部风光。然后对上述三大内容一一作了文字与图片的展示。可见他不仅具有了一定的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能建构知识体系。一位姓胡的女生制作的《新航路的开辟》,先用表格对从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率领船队航海从时间、到达海域、主要成就等方面加以比较,然后用麦哲伦环球航海路线图,好望角景观图与我国的郑和下西洋进行了对比。但令我意外的是,好几位学生由于感觉自己的课件相形见拙,迫切要求老师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下周回家后重新再做。在教师赞赏和期望的眼神中,他们拿走了各自的磁盘。第二周学生返校后,航海路线图,郑和人物像、人物简介等大量图像及文字材料拓展了课文内容。„„许多课件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连连叫好。每欣赏完一个学生们就囔:“下面看×××的。” 当然也有几个课件略显简单,显然是应付了事。下课后,我看到许多被展出课件的小作者们一脸得意,一些精心加工后的作品又送到了老师的办公桌上。一些老师惊喜地发现许多学生的课件并不比自己的逊色!在后来的集体批改中,他们的考试成绩等第自然上了新台阶。回答问题:

(1)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如何体现考试形式的开放性?(2)您认为上述案例体现了哪些新的学生考试评价理念?

答:(1)在考试评价中要力求体现三个开放,一是考试形式的开放。可以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教师出题与学生出题相结合,水平考试与等级考试相结合,扣分考试与加分考试相结合,教师与自评、生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等。二是考试内容的开放。可以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知识综合、试题多答、智情融合等。三是考试时空的开放。可以课内学习知识与课外学习知识考试相结合,整体考试与部分考试相结合,考场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教后考试与教前考试相结合等。而考试评价则应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发展进步为目的。

3(2)该案例反映的主题是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做中考,使考试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价反馈、学生主体评价、多次评价等,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还能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里 “开放性”的考试评价,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查”,更是为了“改进与激励”,其关注的不仅是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学习的过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的过程要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考试评价的过程应该成为促进提高的过程,成为师生发展与智慧绽放的过程。案例2.走近中山陵 阅读案例:

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位老师,他首先提供了一些教学片段:先用多媒体出示南京中山陵的一组照片,问:同学们,看到这些照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产生了怎样的历史联想?结尾——再现中山陵的图片,老师深情地倾诉:当我们步入南京中山陵那长长的甬道,抬头抑望,只见一层层台阶,象征着革命道路坎坷艰辛。登顶俯视,又见到另一番景象,一个个平台意味着战胜困难、取得革命的胜利之后将是一片坦途。站在庄严的孙中山纪念堂前,当我们面对中山先生时,我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下对历史的感悟。在老师的引导和深情的激励下,同学们有感而发,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憾和内心的感动,也留下了一段激情的回忆。当讨论到“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时候,老师对同学们回答的每一个原因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忽然听到有一位同学小声说“孙中山真傻”。老师听到后立即请他大声说,并请他讲出自己的理由。然后老师从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以及南京临时政府所处的形势展开了分析,说明了孙中山辞职的缘由。他总结说:这位同学的想法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旧时代最后一位统治者(宣统皇帝)和新时代的开创者(孙中山)都同时离开了,何其匆匆!又包括了多大的历史巨变与不变的真实和复杂呢?他又说,这位同学虽然是小声说的,但是,很好,以后大胆些,其他同学也要有话就说。当然是历史的话语,而不是为了上课的需要而随意讲话。班上的同学都会心地笑了。回答问题:

(1)您认为评课时应运用哪些基本方法?(2)成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1)一是要制定高水平的评价标准。听课者的专业水平,对教学活动规律的把握,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的了解,对新理念的掌握,以及对学科、课型等方面的整体理解是评课的重要条件。二是要明确本次听课的目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常规是听课不可忽视的评课指标,有时也要根据每次听课的重点来确定听课评课的侧重点。比如,某次听课主要是围绕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为侧重点的话,就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即教师教学目标是否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是否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民主氛围,教师是否提出了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教师是否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效果如何等。评课者就要把这些问题转化为本次听课观察的重要指标,或在原有通用评价表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设计。三是要尽可能地对所听课、评课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把这些背景条件作为评课的基础和依据。

(2)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教学中的机智和创生,激励和师生之间的合作,这也是教学艺术。总之,认真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堂好课的三个基本要素。

《新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评价》试题卷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4分,共24分)1.量化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两类范式包括量化课程评价和质性课程评价。量化课程评价就是力求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该范示如果使用恰当,将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2.教师评价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第二,具有发展的自主性和超前性。第三,具有独特的发展个性和风格。第四,具有评价结果的多元认同性。第五,具有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3.建立新的教学结构:

要达到新的育人目标,必然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新的教学结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观点,以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以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以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从学会转向会学,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4.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应侧重于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入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实行等级评价。因此,要注重体现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操作性原则。5.测验法:

测验法是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果进行数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广大师生最为关注的评价方法。测验法可以评价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分为标准测验和非标准测验两类,以笔试为主要形式。6.考试评价:

一是考试形式的开放。可以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水平考试与等级考试相结合,师评与自评、生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等。二是考试内容的开放。做到题材丰富、类型多样。三是考试时空的开放。可以采取课内学习知识与课外学习知识考试相结合,教后考试与教前考试相结合等形式。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新教材形式新颖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新教材在内容总量上进一步删减,克服了“繁”和“难”的弊病。第三,新教材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避免了“偏”的弊病。第四,新教材加强对多学科与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的研究,富有时代感,克服了“旧”的弊病。第五,新教材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克服了“知识为中心”的片面倾向。第六,新教材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第七,新教材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从而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了充分的发展空间。第八,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从而克服了“书本为中心”的倾向。第九,新教材首次以课题制形式采用行动研究的模式。第十,新教材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了我国五十年教材建设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

2.如何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答:教学方法因其角度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和定义。如果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手段来分,可分为以语言教授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方法、以实际训练达到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五种。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决定一堂课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证明,我们只要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综合考虑教学的各有关因素,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境地。

3.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应如何体现静态知识的过程化?

答: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学科教学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设计、安排 和组织教学环节时,都应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引导性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帮助和点拨,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4.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应如何体现全面性原则?

答:教师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系统,是一个由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师评价应力求真实准确的反映教师工作全貌。因此,教师评价的标准一定全面,切忌单一;教师评价过程一定要全面,不可片面。当然,在全面性原则之下,可将评价要素分出主次,分出重点与非重点,当然也不能为追求全面而将各项指标的数量进行简单叠加。

三、辨析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有一位同学平时表现不错,但在期终考试中成绩并不理想,您认为这是一位差学生吗?

答: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势必导致教师简单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名次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创造灵感以及实践能力的评价,导致了学生走上片面追求考分的歧途。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一般采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内容和尺度都是统一的,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在多方面的学习潜能,也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不能因为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抹杀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能和闪光点。

2.有的老师认为,如果从教学常规来看,新的教学评价指标与传统的评价指标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这种看法不够全面。首先,新的教学评价指标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实施有效教学,强调利用多种手段构建教学情景,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制定的学习评价指标中,主张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参与程度。在学习的内容上也提出内容要充实,教学要有梯度,并注重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其次,确定了创新评价指标,要求教师要多创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积极地思考来进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有新思路和新观点。制定的教师基本功的评价指标中,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力,表达要清晰、准确、生动、流畅,要富于启发性。板书的设计和书写要科学、合理、工整和美观,并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具,将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手段紧密结合。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课程是教学的支柱,没有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持,再好的教育改革设想也很难取得预计的效果。比起老教材,您认为新教材有哪些方面的改进?

答:第一,新教材立足于素质教育,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新教材从内容上选取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有益的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教材的内容还着重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二,新教材注意体现时代精神。一方面新教材的编写注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三,新教材注意体现初中的特点。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第四,新教材特别注意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以适应各地不同程度的学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第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教材的突出特色。新教材里特别增设活动课,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学到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

2.请您谈谈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应采取哪些策略?

答:第一,适当运用即时评价。既时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是学生最感兴趣和最易接受的,也最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今,即时评价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第二,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新课程学生评价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目的由单一的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完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设计过程性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另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第三,要注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学业成绩即根据各科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和审美与表现的评价。第四,注重评价的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并给予学生反馈和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评价必须同时关注评价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提高评价的实效。第五,实行多主体评价。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五、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我校这样评价教师 阅读案例:

期末临近,学校对教师要做一个全面的评价。采取的方法是,在教师对德、能、勤、绩各项具体指标进行自我量化评价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学生问卷。问卷的内容和方式很简单,全体学生参与,要求他们对本班所有课任教师做一个定性评价,即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栏中选择一个项目打钩。然后发动教师考核组的成员进行统计,校长室汇总后,以书面形式单独反馈给每位教师。然后进行教师互评。在学期结束前的教师大会上,校长室准备好各类互评表,让不同群体的教师参与评议。年级组、教研组的评议表由多个指标组成,每位教师在互评时要分项打分,进行定量评定。此外还进行了任课教师评议班主任、班主任评议副班主任、教研组成员评议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各学段教师评议教导处、德育处等中层干部。通过这些定性评议,分出优、良、中、差几个等第。同时,还由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管理者对各位教师进行评定,然后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综合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实绩的重要方面。另外,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师业务竞赛很多,教师们参加教学案例设计、优质课评比、基本功竞赛、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大比武等比赛的名次、获奖级别自然也成了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依据,最终由专门的教师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并确定各个教师的学年考核等第。回答问题:

(1)您认为该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2)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答:(1)该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下的教师评价新理念。首先是实施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互动化,让教师本人、同事、教学管理者、学生都充分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与多元,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发展。其次是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德育工作、教学实绩、业务竞赛、科研成果、合作精神等多角度评价教师。再次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而且通过评价的反馈,使教师能及时获得教育过程、教学效果的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但我们也可以发现,该校的教师评价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光是一个满意度不能全面反映教师在学生眼中的教学情况,还应该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另外,从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角度而言,学校应利用掌握的大量有效信息,对教师做更全面深入的反馈,更有针对性地肯定教师的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案例2.热情地鼓励学生 阅读案例:

我校有一位历史老师在进行综合探究七《我是社会主人》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当你看到发生在身边的环境污染时,你会怎样做?”然后先让学生讨论。学生A站起来说:“我会向环保局举报,还我蓝天碧水,还要求厂家进行赔偿。”老师说:“这位同学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可称得上律师了。”学生B说:“我要打电话给电视台,请媒体曝光。”老师说“这位同学具有很强的监督意识,将来会是个好记者。”男同学C大声地说:“何必这么麻烦呢,还是我们自己动手把这些废弃物、垃圾收拾了不是更好吗。”其他同学都笑了。这时老师微笑着说:“这说明我们这位同学动手能力很强,并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自己做起,将来会是一名很出色的绿色环保志愿者。”班里有一个平时内向、胆小的女同学憋了半天,怯生生地举起手说:“我没想好,我想与我爸爸商量商量,想让他帮忙,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老师说:“你的想法也不错!当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想到发挥别人的作用,你具备了高明的领导素质、才能和韬略。”同学们热烈鼓掌。„„接下去的课堂讨论越来越热烈,同学们的发言也更加踊跃。回答问题:

(1)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2)尊重学生会使老师丧失威信吗?

答:(1)这位老师的一个小小的临场发挥,可能成就了一个学生,学生也体面地坐了下来,自尊心、自信心都没有受到伤害。恰恰是这位老师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了主动参与的信心,促使大家愉快、高涨的情绪产生,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完全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关注,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在关爱中成长。

篇3: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策略初探

一、创设复习情景

1.制定复习目标

在复习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时, 制定复习目标尤为重要。只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复习才能有的放矢。例如, “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涉及世界和中国的PRED问题。在此, 以复习中国的PRED问题为例, 制定相应的复习目标。具体有三点:一是利用表格归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原因、影响及对策;二是举例说明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三是尝试分析热点时事新闻材料, 不仅关注中国的PRED问题, 更感悟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和解决它们的迫切性, 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创设复习情景

在复习课上, 学生接触的是已学知识, 由于缺乏新鲜感, 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此时, 如果教师能根据相关的复习内容, 灵活地引入热点时事新闻,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二战后的世界, 二是新中国的历史) 进行复习。在复习第一部分中的“和平与发展”主题时, 教师可引入最近发生的肯尼亚商场恐怖袭击事件。

2013年9月21日上午, 一群蒙面武装分子进入肯尼亚首都内毕罗豪华的“西门”购物中心, 并投掷手榴弹、开枪扫射和劫持人质。当晚, 索马里伊斯兰激进组织青年党 (2012年宣布效忠基地组织) 宣布为此次袭击事件负责。61名平民在持续了四天的袭击事件中丧生。其中包括:英国人, 法国人、加拿大人、荷兰人、澳大利亚人、秘鲁人、印度人、加纳人、南非人和中国人。另有200多人受伤。

请问:这则热点时事新闻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索马里青年党为什么要袭击肯尼亚的商场? 其实, 多数学生都能明确这则热点时事新闻涉及恐怖主义影响世界和平的内容。总之, 如果教师能把热点时事新闻与复习课上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便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构建知识网络

1.小组合作, 整理知识

复习要关注的三大因素 (基础知识、解题方法和素材载体) 必须结合恰当的教学方法, 融入相应的教学情景。基础知识的复习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以便大家讨论, 多感官参与学习, 最终提高复习实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特别是学生整理知识时, 需要运用与此相适宜的方法, 即把大量繁杂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 以便理解和记忆。例如, 在复习“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这一内容时, 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制分类型的知识结构图 (如图1) 。

在复习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既温习已学知识, 又认识和体验学习方法, 既不断内化知识, 又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此外, 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去, 不仅观察他们的学习动态, 更解答相关问题, 并及时纠正错误。

2.链接知识, 构建网络

复习就是师生一起对所学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并找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 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最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 在复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变化”这一内容时, 在经济方面有一条纵向的知识链, 可列表整理 (见表1) 。而横向的知识联系在于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可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归纳。又如, 在复习“中美关系演变的原因”这一内容时, 可联系二战后的冷战背景。还有, 在复习“东方红一号的发射”这一内容时, 可联系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和登月工程等相关内容。

三、渗透解题方法

复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习题检测恰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限定的时间内, 学生完成教师精选的习题, 不仅能反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更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做题时, 教师要不停地巡视, 并努力记住是哪些学生写下的错误答案。做完习题后, 专门让写下错误答案的学生回答问题, 并要求其他学生判断、纠正和详细说明解题步骤。如果其他学生在说明解题步骤的过程中有错误或不全面, 教师必须细致讲解。

当学生回答完毕时, 教师要认真总结解题步骤, 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先看问题, 再看材料, 并且在审读问题和阅读材料时圈画关键词;二是回归教材, 联系已学知识, 看哪些已学知识能解答相关问题;三是组织答案, 注意答案与问题相对应;四是如果材料是图表, 就要掌握看图表的方法。教师总结解题步骤这一教学环节须重视学生解题时暴露的错误, 并帮助学生努力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自主设题解答

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复习内容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即结合热点时事新闻夯实基础知识。例如, 在复习“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一内容时, 可引入《越界捕捞, 何以成“常态”》这一热点时事新闻, 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设题解答。具体有三点:一是紧密联系材料设计题目;二是一组学生设计并提问, 其他组学生回答; 三是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接下来, 展示材料并选取学生编写的部分题目和答案。

越界捕捞, 何以成“常态”

媒体称我国近海污染严重, 捕捞过度。近来, 韩国海警扣押我国渔船的事件时有发生。渔民屡闯禁区的背后是我国近海无鱼可捕的现实。

污染严重和过度捕捞是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但相关部门的执法不严, 也难辞其咎。船主纷纷抱怨:每年6月20日到8月20日的休渔期, 当地仍有渔船在捕捞, 但渔业部门坐视不理。

——摘自《钱江晚报》2011年12月13日

问题一:材料中所说的“禁区”指的是什么海域? (黄海)

问题二: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哪些问题?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和执法不严问题)

问题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海为什么无鱼可捕?

(一是我国人口众多, 对渔业资源需求量大, 导致过度捕捞;二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 废水排放使近海污染严重, 导致渔业资源减少;三是部分渔民法律意识淡薄;四是有关部门执法不严。)

问题四:面对日益枯竭的渔业资源, 你认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二是加强对沿海地区工厂废水排放的监管;三是加大宣传休渔期保护渔业资源的力度;四是坚持依法治国, 相关部门应做到执法必严。)

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 把知识放到具体的情景中思考, 不仅训练思维, 更升华情感。这种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情景的复习方法, 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又能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篇4: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复习课研究

【关键词】初中 《历史与社会》 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32-01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文科类综合课程,教材编写与难易程度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集历史、人文、思想品德、社会和地理等内容于一体的课程。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教材将内容划分为:七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地理部分内容;八年级学生以历史部分的学习为主,更是从远古时代开始,一直介绍到现代;而九年级要求学生了解近现当代历史状况。因此,在对该课程进行复习时,要着重抓住每个阶段的教材特点。

一、传授系统知识

人文类科学要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虽然《历史与社会》是初中课程,难度尚浅,但也要符合人文类科学的要求,注意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1]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教材内容,避免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在复习课上,要着重建构知识体系,尤其是历史阶段,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掌握知识。

1、强化目录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目录,在教会学生使用、查找目录上定要下一番功夫,因为强化目录的作用是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在目录中发现每一个章节的内在联系,便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八年级课程的第三、四、五单元的知识,分三个章节介绍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第三单元主要讲秦汉两朝的创始、发展、灭亡和政治文化,第四单元讲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这每个朝代的更迭、壮大、交替,第五单元讲明清两代的历史及其灭亡。从目录上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对目录充满兴趣。因为是复习课,教材中内容已经学习过,所以对于目录的掌握应该是更加得心应手的。

2、精读导语

每个章节前面都编有导语,统领整个章节内容,既是章节提纲,也可作为复习的切入点。[2]教师要充分利用导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如第六单元中,导语中就明显地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等关键词汇,学生应该根据导语内容,大概了解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二、夯实基础知识

1、充分利用板书

虽然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很多教师都喜欢利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板书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的作用是PPT课件不能替代的。教师应该会写板书、会用板书,将主干知识脉络边讲边写在黑板上,可以使用表格、大括号等格式,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整体脉络和具体知识间的联系,对于夯实基础知识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整体的知识内容。

2、抓住重点句子

教材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编者、专家斟酌出来的,也就是说,教材中的重点句子就一定是能够统领全文或概括整段的。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不可能逐字逐句地记住《历史与社会》中的每一句话,因此,若想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知识,就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句子。而重点句在复习课上的意义更加重大,可以帮助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更多的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完成复习课上高频率教学任务,并让学生在复习课上体验充实的,但不繁重的教学量。教材中很多句子都可以作为重点句,例如:“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仅短短一句话就已经说明了洋务运动发生的时间及作用,学生应该整体掌握。

3、及时检查复习情况

为使复习教学在质量和效率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及时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复习课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学生取得好成绩。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要求学生上课时务必学会利用教材,将教师教授的重点内容在书上明显地标记出来;其次,要求学生扩充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并尽量字迹工整、标记清晰;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背诵重点知识,才能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做到对知识理解又会用,实现融会贯通。此外,教师还可以不定期抽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利用好课间、课前五分钟等有效时间段,让学生内心适当紧张,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意随堂考试

随堂考试属于形成型教学评价方法,通过测验但不排名、不计分的考试形式,让学生能够重视《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学习水平,有助于下一阶段学习方法的调整。

随堂考试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兼顾不同题型,主客观题型交替,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第二,注意出“新”题,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尤其在七年级的学生中尤为适用;第三,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因材施教,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掌握知识困难的学生要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对于记忆力好的学生要增加难度、拓展知识面。[3]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素质教育被着重重视,不能再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标准来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应该帮助学生上好课、出效果,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在反思中总结,结合学生特点和具体的教学情境,注意因材施教,保证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葛敏明. “说”得好才能“做”得好——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进行学生说题教学的尝试[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02:59-62.

[2]王金花. 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策略初探[J]. 中国教师,2014,04:57-59.

篇5: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考试复习计划

为全面迎接期末统考,我校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经过交流讨论,做好了如下复习计划。

一、总体思路

为了使新旧知识能相互沟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我们采取疏通思路,分阶段分步骤复习的方法。

二、具体步骤及目的1、第一阶段(第十六周)是“梳理教材”,目的复习第七,八单元基础知识。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刚刚上完的第七,八单元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不留死角。

2、第二阶段(第十七周)是“专题复习”,即以构建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重大时政、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培养。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把教材中最难的,第五、六单元,已掌握的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把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3、第三阶段(第十八到考试前)是“综合复习”,即对学生的复习内容再一次进行整合与分析,以综合练习和自主看书为主,查漏补缺。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练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学生在统考实战中的答题能力和答题技巧;同时要根据学生在模拟演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症下药。

篇6: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C.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D.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是()①在许多医院,老百姓仅排队挂号都要几天或几周,体现了老百姓看病难

②许多上班族抱怨上班坐公交车太拥挤,乘车太难

③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侵犯我国领土主权

④“台独”“藏独”“”疆独等敌对势力妄图分裂祖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如右图《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所占的比重》该图中的数据说明()

A.国有经济就是公有经济

B.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C.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国有经济是实现人民同步富裕的保障

4、每年三月,来自全国各族的全国人大代表,汇集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讨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议表决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大杂居,小聚居

D.民族区域自治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同步富裕 B.同等富裕 C.共同富裕 D.同时富裕

7、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是我国的执政党 ④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A.实现“三通” B.“一国两制” C.建立联邦 D.使用武力

9、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存在失职或违法行为时,我们可以通过监督信箱或举报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这表明公民具有()

A.举报揭发权 B.生命健康权 C.生存发展权 D.依法取得赔偿权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实现哪三者的有机统一()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民族区域自治 ④依法治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12.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③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⑤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盟会报刊 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B.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C.国民革命运动 D.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4.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北洋政府同意了巴黎和会的无理要求 B.五四运动中,农民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5.“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6.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7.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若输入“朱德”“第一枪”“八一起义”三个关

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8.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

A.井冈山地区 B.广东地区 C.浙南地区 D.延安地区 19.与俄国十月革命相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突出表现为()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走城市中心的道路 C.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0.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下列事件发生在1927年的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红军长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浙江省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腾飞,创造了利用“民资”、“民力”发展经济的浙江模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1)“浙江经济”反映了我国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2分)

(2)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什么?(2分)

(3)利用“民资”、“民力”的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有何作用?(6分)

22.读漫画,回答问题。(10分)

(1)漫画反映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落实这一治国方略的新方针是什么?(6分)

(2)谈谈实行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分)

23.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据此回答问题。(10分)

(1)[救治之路]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3分)

(2)[再次问诊]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 “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的是在头脑中。对此,“名医”们开出了什么良方?(1分)

(3)[聚焦名医]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你最钦佩的是哪一位?请结合他的贡献,作出简要评价。(2分)

(4)[大道行思]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却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2点。(4分)24.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10分)

A.陈独秀 ①组建国民党

B.孙中山 ②参加南昌起义

C.周恩来 ③在上海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D.毛泽东 ④1919年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E.李大钊 ⑤领导秋收起义

25.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艰难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据此回答问题。(10分)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有哪些?(请举出2例,4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人在仿照俄式革命道路失败后,是怎样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4分)

(3)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2分)

26.2014年是中国红军长征80周年,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红军长征的图片。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红军长征图片的有关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1个方面即可)

(2分)

(3)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分)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20

DABBACABABACBDDBBAA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0分)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分)

(3)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每1小点2分,6分)22.(10分)

(1)依法治国(2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分)

(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4分)

23.(10分)(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分)(2)新文化运动(1分)(3)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任意答出一个得2分)

(4)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希望中国富起来(答出2点即可,4分)24.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10分)

A——③ B——① C——② D——⑤ E——④ 25.(10分)(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2例即可,4分)

(2)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4分)(3)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分)26.(10分)(1)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

上一篇: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学习总结下一篇:培训学校简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