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勉励的人生哲理

2024-05-18

人生需要勉励的人生哲理(精选8篇)

篇1:人生需要勉励的人生哲理

人生需要勉励的人生哲理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习惯。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我们重复做什么样的事。

失败者的一大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赏识和激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

平等是沟通的基石,沟通是孩子进步的源泉。

赞美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的多。

一百个责备比不上一个建议。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不举步,越不守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蝎子虽小,但须防其伤人,过失虽小,但须防其毁人。

谎话,象雾;大话,象雷;空话,象云;唯有实话,才象滴滴春雨。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

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乾遇风即灭。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勤奋的含义是今天的.热血,而不是明天的决心,后天的保证。

无穷的伟大,也是从“一”开始的。

只有脚踏实地的人,大地才乐意留下他的脚印。

在逆境中要看到生活的美,在希望中别忘记不断奋斗。

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

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有坎坷,尔后有攀登者的欢乐,有挫折,尔后有奋斗者的幸福。

断了线的风筝,虽然无拘无束,但一定会很快栽下地来。

勤能创造没有的东西,懒会毁掉已有的东西。

乐观是成功的旗帜,忧愁是失败的前奏。

尊重他人,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开端。

最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感。

信任是友谊的桥梁,而自重则是友谊的催化剂。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

浅薄的人容易骄傲,无知的人容易狂妄。

固步自封,怎知山外有山,打开眼界,方知天外有天。

踏实,是学有所成的根本,马虎,则是求知的大敌。

理想是人生锦缎的图案,奋斗是青春乐章的音符。

心灵的贫穷是最大的贫穷。

太阳能比风更快的脱下你的大衣。

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过渡的放纵自己就是毁灭自己的人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能。

人生最困难是自己战胜自己。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篇2:人生需要勉励的人生哲理

生活里的留白,是听取蛙声一片的闲情逸致;是花落人独立的清幽雅趣;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悠远;亦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笃静平和。

留白即是留出空白,从字面解读属于形象思维;但艺术层面的留白,属于意象思维,需要人们用丰富的联想去想象、思索、构建、创造。留白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玄奥,引人一生探索的艺术品,留白的美,只可臆想,无法言传。不同的观画者,尽管面对着同一幅作品,但对留白部分的解读,却一定有着只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和认识。

留白用到国画、陶瓷、文学、绘画、书法、话剧等艺术领域,就是阳春白雪般的高雅圣洁,是一种境界。尤其是水墨画,那留白可以是无限广阔的天空、河流、湖泊;也可以是婉若游龙的小溪、峡谷、山路;还可以是凉风习习,月影婆娑,花枝摇曳的意象。

好的艺术家,都是留白高手。国画里的留白若能拿捏得当,那留白的部分就会形态万千、意境幽远,让人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从而一朵化成千万朵。

南宋绘画大师马远的画,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在《寒江独钓图》中,一幅画里只一舟,一垂钓老翁置于般头。几笔柔和的线条只在舒缓的勾勒之间,鱼钩入水时的轻微涟漪便栩栩如生了,其它皆是空无一物,大片大片的留白,却顷刻便让人觉得烟波浩渺,雾气氤氲,满幅皆水。

而《云舒浪卷》图就更简单了,全幅画里只有一片气势汹涌的浪花,其它都都是空空的留白,却让观画的人仿佛看到了天地浩大,气吞山河的巨浪滚滚而来,真是无物胜有物。

留白可以雅俗共赏,一旦落到现实的生活里,留白也便成了生活的智慧。

小时随父母务农活,玉米长到一尺左右要除草、修苗。他们说留得多了,营养不够,都会长不旺盛,把纤细柔弱的都拔了,只留下最肥硕的一两株。还有小豆,母亲说半尺远一棵就行了,太密了晒不到太阳,即使以后结了豆荚,也是少之又少。

于是听从父母的劝告。

只是刚拔掉多余的苗木时,看着地里一片空旷疏朗的样子,真不习惯。总觉得那些稀稀疏疏的苗木,看起来太薄弱,太孤单了。可不过一月的光景,不过是几场雨水的淋漓,几经阳光沐浴的幼苗,便长得葱葱郁郁,满目苍翠了。

到了收获的季节,玉米棒子又大又长,豆荚也结得密密匝匝。邻里家的田地尽管看着种得密密麻麻,收成却远不如我家,不止玉米棒子小,豆荚也稀稀拉拉的。于是开始佩服父母的智慧。

跟母亲学做锅盔,一面烙得快熟了翻到另外一面时,母亲总会取了竹签,在锅盔上面扎十来个小洞。问及原因,母亲说这叫气眼,不留气眼的锅盔容易起气泡,影响锅盔的美观,也影响口感。

父亲总教育我们,话不能说得太满,需要留三分余地,既是给别人,也是留给自己。说得太满是一种狂妄无知的表现,做事也是如此,不能做得太绝了,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说得就是这个理。

只有懂得留白的人生,才不会陷入痛苦而无妄的纠葛,才不会把自己逼入凄楚逼仄的死胡同。不懂得留白的人,很容易活得烽烟四起,兵慌马乱,很容易跟一些不如意兵戈相向,与生活实在无优。

总为小丫的学习焦虑,老师却说不要过于着急,别把她逼得太紧了,每一粒种子有适合的土壤,慢慢地观察,她终会走到自己愿意走的路上。

大凡那些把生活过得花团锦簇的女子,一定都是生活里面善于留白的高手。在爱情里面,她们懂得取舍,更懂得自爱。尽管真诚真情,但如若看清了事情的真相,便绝不会再纠缠。在生活里,她们不急不躁,懂得给心灵放假;懂得慢下来,懂得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繁华和应酬;懂得凡事不能一撮而就,懂得把性情放养在光阴里,用一生的时光来修炼自己。

如此这样的她们,在举手投足之间,全是从容淡定的优雅,全是温婉如玉的光芒,全是令人身心愉悦的风情。

太过丰腴的人生,仓促得像一场粉艳粉艳的梦,往往没能开得硕大艳丽,便会随着雨打风吹去,很容易便让人感到厌倦疲惫。就像太过浓烈的爱情一样,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得住。因为距离太近,连呼吸之间都会生出缱绻缠绵的味道,一旦有了风吹草动,总是很容易草木皆兵的生出风雨飘零的错觉。而后换来的,不过是彼此的误解和伤害,最后便只能被吹落在北风中了,这样的爱情就像初恋,更容易错过。

反而是那些爱你五分自爱五分的感情,往往更容易开花结果。在一份感情里,只有不迷失自我,爱对方更懂得自爱,才能保有持久的吸引力,才能让这份爱常活常新。一旦距离太近,不但不利于彼此的成长,反而因为捆绑得太紧,造成窒息缺氧的叛逆,给人一种压抑的束缚感;时间一久,适应不了的那一方,终会想着逃离。

生命走到最后,细细回想起来,其实大段大段的时光,都是留白的。人这一生能够记得的,只是那么几个最重要的片断。不外乎你姓甚名谁,出生在哪里,爱过什么人,与谁组成了家庭一起生活。结婚生子后,你不过是重复着上一辈的责任,一转眼孩子就大了,你会发现你也老了,然后一生也就这么过去了。

精彩一些的回忆,不过是曾经为了一些梦想、爱情,执着地坚持过,也追逐过......

可怜当初曾以为会一辈子,可以天长地久,到头来不过自己感动了自己。在几十载光阴的洗礼下,还有什么是不能忘记的呢?慢慢的,那些刻骨铭心都成了云淡风轻,最后似乎连回忆也都淡了。再后来,当你垂垂老矣时,坐在时光的剪影里,再回想着那些前程往事,不过是莞尔一笑。

你的人生,就是你为自己画的一幅国画。所有美好而饱满的生活,不过是我们用一颗简净,透明而丰盈的心,把无数烟火缭绕的日子,过滤成温暖、真诚、诚信、善意、向上的力量。

人生的成长过程,也像学画做画的过程。一笔,一画的落下来;填一笔,慢慢涂鸦;再添一笔,细细晕染......很多时候,看似无意,实则落下的每一笔,都是我们人生这幅作品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也许初始只是笔墨笨拙,稚嫩生涩,密密匝匝,可一旦坚持得久了,你便开始懂得透亮浅淡,开始欣赏那画里的留白了。自此你的画也就有了自己的味道,有了只属于你的独特神韵。你也会突然明白,那些曾经的不圆满,都是时光最仁慈的馈赠,那就是光阴赠予我们人生的留白啊!

作者:解晚晴

篇3:《喜福会》中的麻将式人生哲理

日, 定为圣日。

五、当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假见证害人。

十、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俾、牛驴, 并他一切所有的。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0章1-17节)

当信仰不复存在, 人们抛开了这些诫命, 毫无畏惧, 无所顾忌地犯罪, 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无比可怕的, 这是拉金内心所担忧的, 他想传达的正是教堂的代表含义。“教堂, 去了”也正是说精神信仰的“去了”。由此, 《去教堂》的翻译没有《教堂, 去了》这个翻译贴切含义深厚。

1 (2) 拉金的读者观拉金对读者的观点是读者可以毫不困难地感受到他的情感、态度以及他所经历的一切, 使读者能够通过作8

品与自己很容易的达到一种共鸣效果。

Church Going作于二战后, 拉金用其诗歌表现英国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迷惘。“他们生活于战前与战后的断层中, 遭受到社会和家庭对他们思想成长的束缚, 并经历了宗教信仰散失的重创。” (李喜蕊, 2009) 人们开始怀疑信仰和上帝, 这一背景下, 拉金写下这首诗, 诗歌本意是对宗教信仰衰落的担忧, 更是传达给读者他诗中这一“教堂去了”的担忧之情。通过对本诗歌的理解, 读者可以感受到他诗中强烈的担忧之情。

(3) Church Going内容分析

诗中暗示了教堂的颓废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三到六节写诗人站在教堂里的主观所思:将来教堂废而无用了, 如果我们只保持几座定期开放, 展出锁在陈列柜里的各种圣物, 而听任其余的被风吹雨淋, 被羊群糟蹋, 那么它们会变成什么样? (曹现青, 2011) 教堂已经去了, 内容也仍然是强调教堂的离去, 《教堂, 去了》比《去教堂》更适合诗的本意。拉金是一位英国本土诗人, 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担当起复兴英国本土诗歌的重任, 他的Church Going中对个人所经历事情的描述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想象, 一步步深入到诗的意境中来, 在他的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二战时人民生活的破坏, 二战对此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 这首诗歌的高度不

麻将, 起源于唐朝, 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一直是深受人们欢迎、普及率较高的娱乐活动。提起麻将人们不免将其与赌博联系在一起。然而, 谭恩美却在《喜福会》中赋予麻将全新的色彩及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喜福会》中的麻将完全脱离了赌博的层面, 它仅仅是四个女人用以寻求快乐与运气的手段。吴素愿在桂林创立了第一个喜福会又名麻将会,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那时的桂林, 街上躺着一排排男女老少, 活像砧板上刚宰杀的鲜血”, 为了摆脱烦恼苦痛与对战争的恐惧, 她创立了“喜福会”, 四个女人用打麻将打发难捱的时光, 在一次次和牌中增添快乐及对未来的希望。打完麻将, 她们秉烛夜谈, 彼此慰藉, 回忆她们幸福的过去, 憧憬美好的未来。喜福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亦是心怀感恩的, 能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有个暂时的居所不受战争的波及, 是她们的“喜”亦是她们的“福”。然而, 作为精神寄托的喜福会终究不是一生的避难所, 很快素愿也经历了战争, 在战争中丧失了家庭、丈夫、孩子以及原本所拥有的一切。几经辗转, 她来到了美国, 再次为人妻为人母, 生活总算安定, 却在异国他乡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成为了美国人眼中的“他者”, 于是她与同样来自中国的与她有着同样痛苦经历、说着蹩脚英语的苏安梅、钟林冬、顾映映再一次创立喜福会, 在喜福会上她们打着麻将, 吃着美食。在麻将中探讨人生哲理、赚钱之道。麻将于她们仍然无关输赢, 只是她们告别祖国大陆到达新环境后一种寻求自我的手段;是她们用以弥补因语言和文化不同而沦为美国主流文化的“边缘者”所带来的心理落差的一种方式;是她们娱乐消遣, 学习美国处世之道, 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聚会;更是她们感悟人生道理, 传授女儿人生经验的重要场所。

当被问及中国麻将和犹太麻将的不同时, 晶美的母亲是这样告诉她的:“完全不同的玩法, 犹太人玩麻将, 他们只盯着自己的牌, 全凭眼睛打。中国人玩麻将一定要用脑袋, 动心眼。你必须盯着别人出什么牌, 并且记在脑子里。”中国麻将要求玩麻将者做到看上家, 盯下家, 防对家;讲究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无非是中国古代《孙子·谋攻》中的“知己知彼”战略。将对手的一切了然于心, 熟谙故里, 方可百战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正是晶美母亲经常教育她的:“怎样才能不露声色, 把想法隐藏在深处, 在暗中掌握优势;怎样了解自己的价值, 并且发挥出来, 别把它当成不值钱的戒指到处炫耀”。中国麻将也不像其他游戏那样, 为达胜利非得拼个你死我活, 它是以“和”为终局, 不是将对手打败, 而是看谁首先将自己的十四张牌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和为贵, 忍为高”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思想, 这也正体现了喜福会参与者的反战思想, 她们经历了战争所以更渴望和平。

在麻将中, 如若想“和”, 除了娴熟的技巧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人生充满了未知数, 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就像打麻将一样。每位牌者手中只有十三张牌, 还不到总牌数的十分之一, 对于周围人有什么牌, 会给出什么牌, 自己下一张又会摸到什么牌都无从知晓, 全凭猜测。恰如生活中我们无从知晓周围环境会发生怎样变化,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有时, 命运的起初我们很幸福,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周遭的变化、生活会越来越不如意。《喜福会》中吴素愿的一生就好像一把麻将牌, 起初上天给了她一手人人羡慕的好牌:她出身好, 丈夫是国民党军官, 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 她却摸到了一张名为“战争”的牌, 随即丈夫阵亡, 自己逃亡, 逃亡途中不幸染病, 迫不得已将襁褓中的婴儿放在路边祈求可以得到好心人的收养, 未曾想自己在奄奄一息中被红十字会救起, 可从此却与女儿失散。历经坎坷, 来到美国, 却在白人文化中被视为“他者”。四十年后, 终于重获失散女儿的消息, 可在还没来得及庆幸的时候便病逝。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个不走运的牌者:本来有一手不错的牌, 可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可以让自己听牌的那一张, 以至于无法和牌, 终是遗憾退场。

一场牌局, 中途有人离开, 要使游戏进行下去, 必须有人接替离开人的位置, 所以在《喜福会》的开篇是由晶美代替她母亲打麻将, 这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女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要去完成母亲没有完成的事情, 实现母亲的心愿。所以最后, 大家用喜福会的麻将钱为晶美买了去上海的车票, 晶美为母亲去寻找失散四十多年的双胞胎女儿。完成了母亲生前最大的心愿, 替母亲和了那把她一生想和却终究没能和的麻将牌。

从阐释学角度浅析韦利

对《论语》第一篇的

翻译策略

□张中华何大顺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斯坦纳的翻译理论, 从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步骤出发, 对韦利英译《论语》第一篇进行分析, 探讨在阐释学的四个步骤中, 译者对《论语·学而》第一篇的翻译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论语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这部集中体现孔子智慧的语录不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而且对世界文明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孔子及其《论语》, 有关《论语》研究的作品也在不断增加。因其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很多中外译者对《论语》都进行过翻译, 英国汉学家韦利英译的《论语》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译作之一。这就是本文作者选择原作和该译作进行对比分析的原因。

1斯坦纳和他的翻译阐释学

阐释学研究的就是语言的理解、转换和传达。英国翻译家斯坦纳将阐释的重点落实在翻译上。他提出了一种描述文学翻译过程的模式—阐释的运作, 把翻译过程细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 信赖 (Trust) , 即译者认为原作品有翻译价值。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但至关重要。第二步, 侵入 (Aggression) , 在这一阶段, 译者对原文的意义进行“侵入”, 即理解原作。第三步, 吸收 (Incorporation) , 是指译者对原文的意思予以吸收, 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体现了译者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第四步, 补偿 (Compensation) , 是指对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流失的东西进行补偿以达到平衡, 斯坦纳提出“翻译是一种双重进入的行为, 必须维持形式和意义上的平衡”。根据这一理论, 本文从这四个步骤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York:Putnam, 1989.

[2]徐颖果.美国女性文学: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人生需要勉励的人生哲理

生命成长的过程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重要的抉择,这种抉择一方面需要个人对昔日犯错的阴影彻底剔除而继续前行:另一方面需要有一种对现在肯定的同时而对未知敢于冒险的生活勇气和人生态度。“激情”与“理智”永远正是摆在人们抉择面前的、需要时刻权衡的两个支点。而片名为《情场碰碰运》(Taking A Chance On Love),又译《为爱冒险》是由Douglas Barr导演,Genie Francis、KatieBoland等倾情演绎的美国剧情片。影片俨然通过讲述两位主人公佩顿(Peyton)和夏娃·米勒(Eve Miller)两人经历的失败婚姻的经验教益的故事,深刻地彰显了爱是需要一种冒险的勇气的深刻人生哲理意蕴。正如出生于加拿大的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Taking Chances》(碰运气)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所唱那样:“这次我下了决心,为爱情再冒一次险,因为遇到了心仪的你。虽然为爱情曾受过伤,虽然想过不再为爱受伤,可是因为你,我宁愿为爱再冒一次险。即使再次会受伤又何妨,为爱冒险不理会这险情的深浅,为爱冒险去想想那美好的一面,为爱冒险把属于我的幸福实现,为爱冒险说不定它会没有危险。”

勿庸置疑,铭心刻骨的爱情、高清唯美的画面、回旋起伏的情节、轻快馨宁的背景音乐等显然是这部影片受到青睐的最大亮点。无论从视知觉美学处理角度上。还是从影片集中揉合的普遍深远的人性理念来看,《情场碰碰运》堪称是一部极为少有的具有浓烈审美倾向性的文艺佳片。影片透过成功塑造两个不同年龄阶层而有着共同短暂婚姻经历隐痛的女人形象,不仅令人折服地获得赏心悦目的视觉隐喻,更是让观众从精神内质上渗悟到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指引。在某种意义上,此片在摄猎观众眼球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有一种让观众获得极大的心理认同的心灵震颤力量。“在电影接受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同’。”P2同时,在充满张力的内在情感纠缠“收”与“放”的交互演绎拍摄中,更是无可挑剔的妥切、完美与真实。诚然,“对影视的美学精神有着认真思考的艺术家总是尊重生活,严肃地对待创作,努力体现逼真性的美学特性。”P256值得一提的是,《情场碰碰运》的深刻正是来自于导演深入生活细节的真实审视,他不甘于作表面人性的关照而作刻意、滥俗情感的铺展的惯常套路,而是透过人物言语、表情和心理的细节把握与审察,给人某种耳目一新的生活强烈真实感。此另,此影片的拍摄艺术深度地揭晓了坚毅外表下的拘滞与惊怕,消弭剧情可能存在的虚饰而走向一种深度的人性内美。众所周知,“电影的真实旨在通过摄像方式的‘真实’与被摄对象的‘真实’的合力营造,使观众深切体味影像在心理上形成的真实感。”P220那么,如何从现实生活的审美理想视角,精准地反映日常审美生活的普遍人性的真美,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文艺影视的创作之维而使影视剧作广泛走俏受宠,这是值得影视文艺创作深入挖掘和窥探的问题,也是《情场碰碰运》获取成功和喝彩所带给影视文艺创作者的更深指喻和深层涵悟。

需要强调的是,影片着力于两人细腻的心理捕捉式的对话来铺现情节,在一次次回转交叉的独特表述叙事的呈现中,不断地揭示出谜团般的情感故事。诚然,剥露曾经沧海的隐伏情史中那脆弱的表皮伤疤,势必触及隐含于更暗处的人生哲理。影片聚焦在两人所持的情感观点不同而逗引出系列的实实在在的剧情,传递出对爱的深刻而丰满的理解。在《情场碰碰运》影片中,当谈及人“什么时候应该去爱”的命题时,很多人都很茫惑,因为不懂得爱的真谛。当“心灵鸡汤”(Heart healer)的专栏作家佩顿试图主张“用理智来控制激情”的观点回答时,就遭受到一直虔诚关注她作品的读者——著名的艺术家夏娃·米勒的异议批评,认为佩顿的观点荒唐无知,甚至极为愚蠢,是对读者的情感抉择取向的误导和极大的伤害。因为她就有过这方面的亲身经历。大约40年前她正是因为是听从了类似的忠告而带来严重的情感伤害,直到今天还深深的后悔自责。尽管俩人都有许多人生情感经验的共同之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涉及到是应该听从理智还是感情的时候,俩人的观点却不一致。所以,夏娃·米勒很期待俩人可以彼此闲适地分享、交流一下人生的经历和经验。当然,无论是因“理智”还是“激情”的原由犯下的过失,很多人都不愿轻易触及隐晦情史的辛酸经历。实际上,佩顿正是这样,一方面则不愿回首,另一方面则不敢追求未来,因缺乏那种为爱再次冒险的勇气而正站在窘难境地茫然徘徊。面对着纠缠不清的情感,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深夜未眠的佩顿深深地思索:“在这个我们必须照顾到工作和家庭的方方面面的时代,什么时候才是应该去爱的时候?我什么时候去正视破坏我未来幸福的回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为了爱而不惜牺牲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呢?当回忆总是挥之不去,我们如何才能向前走?我们如何才能斩断与过去的联系?心理治疗?忏悔?还是更简单的,与信任的朋友进行坦率的交谈?”她期待着有一个人生经验丰厚的人可以告诉她如何抉择和面对未知,而这个人恰恰正是反对她“爱情需要理智”的观点读者夏娃·米勒。

事实上,通过层层剥落、步步深入的对白窥探人的内心隐秘,从而抽离出最为普遍深刻的人性,似乎成为当下文艺影视创作避免平淡乏味的单纯叙事倾向而迎合普遍大众窥秘探私的趋向基调。勿庸讳言的是,佩顿与夏娃·米勒都有过失败而无法释怀的婚姻隐痛,差点擦肩而过的两人心有默契般地走到了一起。心照不宣的两人经过来回的磨合、打听与试探,很快就有意味地达成共识——决定向对方敞开沉重的心扉。夏娃·米勒与比利(Billy)来自富裕家庭的,是双方母亲在背后撮合的政治联婚式的婚姻。显然,这种建立在父辈期待和催发的婚姻往往缺失内质的坚韧,表面彼此尊重实质内心淡漠孤清,俩人几乎没有真实的爱情,更别提什么激情。在他们订婚不久,夏娃·米勒与性格开朗、喜欢冒险、敢于挑战命运的本·莫里克(Ben Morrick)一见钟情。当她发现怀上本·莫里克的孩子时,本·莫里克已经去了遥远的越南,绝望悲伤的她为了家族名誉而漠视内心真实的情感,懦弱地与没有任何情感的比利结婚,4年后的比利死于飞行执行任务中……而身在他乡的本·莫里克也有了自己的另一半。自此以后,两人一直再也没有联系。夏娃·米勒选择了一条清楚的人生道路,而没有冒险走一

条未知的路。而这一选择让她足足后悔至今。因为当年没有勇气听从她真实的感情而选择让“理智”战胜“激情”错过一生真爱一直心存遗憾。

诚然,对自己尘封已久的过失情感的真相,讳莫如深的佩顿一直拒绝任何的辛酸回忆和自寻伤感的触摸,更别提是与一位陌生的读者作至诚至切的剖心式的交流。在某种意义上,把遮蔽多年的痛苦记忆曝光,就像剥落衣裳的赤裸躯体等待众人鉴评的那份拘谨的不安和忍辱式的尴尬,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成了被陌生人调侃的谈姿。但是,佩顿终归还是汲取着夏娃·米勒的坦然自若的勇气,把隐晦的私情毫无收敛地一一撕开。大约1 9年前,佩顿相信自我的感觉,把爱情完全交付给“激情”酿成爱情短命而至今一直后悔不已。那时,她因迷失在“激情”中,与英俊、聪明的大学教授吉尔(Gil)发生师生恋时怀孕。然而无法预料的是,她很快发现丈夫吉尔与他的研究生发生了出轨背叛行为的婚外情。正是在俩人为“激情”冷却不再而情感散淡疏远展开筋疲力尽的大吵大闹、彼此伤害的那个下雨的晚上,吉尔意外死于交通事故,无奈而绝望的佩顿在生下女儿克里斯汀(Christine)仅仅两天就送给别人而一直过着独身的写作生活。幸运的是,分开多年女儿重新回到她的身边。由于往日的裂痕婚姻就像心魔般挥洒不去,佩顿害怕情感的漩涡再次受伤,一直顾虑重重而游移不决,拖延着体育作家金斯顿(Kingston)深情款款的求婚。今天,小心谨慎的佩顿裹步不前地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似乎没有了重新抉择、再次冒险地追寻美好爱情的那种勇气。

实际上,小心翼翼的谨慎和缺乏勇气的抉择往往源自曾经发生的伤痛。自从两人大胆地披露各自的失败婚姻隐情后,由于汲取了彼此的过失婚姻的经验教益,夏娃·米勒克服了害怕,鼓起勇气找回了她的真爱——本·莫里克,重新找回她久违的激情:而佩顿也抛开重重担虑,大胆地接受了男友金斯顿诚挚拳拳的求婚。毕竟,她深深地参悟到:爱情是有生命的,而且总是不断变化的。人不要试图去理解爱情,或者给它讲道理,或者将它拖延。或者以基于疑虑或不安全感的借口来拒绝它进入你的内心。而且,当爱情到来的时候,不要放弃。紧紧抓住你应该拥有的,永远不要让害怕阻碍你追寻人生的幸福。人生转瞬即逝,实在经不起任何虚浮借口的片刻拖延。尽管未来永远充满变数,然而未来的幸福是伴随着一种冒险的勇气。最后,永远不要放弃爱的机会。勿庸讳言,显然,两人都是因为没找准“理智”与“激情”的平衡支点。夏娃·米勒的人生经验体悟来自于她当年因过分依托于“理智”的掂量,无视内心“激情”呼唤而选择逃避真爱所犯下后悔终生的教训:佩顿的婚姻失败是因为年轻的她一味听赁彼此内心“激情”而酿成懵懂的过失。影片结尾展映的场景:夏娃·米勒与本·莫里克在洒满落叶的后花园里,喜悦畅怀地促膝而谈:佩顿在幸福地迈进结婚礼堂时独白了自身对爱的全新体悟和诠释,意味深长的结尾似乎延伸着仿若童话爱情的美好未来。

影片通过透射人物心灵的新维度,勾勒人性种种原貌和见证那隐蔽情感抉择的内耗,深入窥测现代人难以言表而又彼此深深遮蔽的内心生活,激发并开拓了源自寻求不屈生命继续前行的力量意识感,从而获得观众如潮的好评。更确切地说,“激情”、“理智”与“勇气”正是影片《情场碰碰运》独辟蹊径地诠释人生哲理的内核,尤其是当人面对情感作出抉择时需要凝重思考的问题。影片告诉人们:现实生活的爱情哲理真谛既不是佩顿体悟的“用理智来控制激情”的经验教训,也不是夏娃·米勒的体悟的“要听从内心真实的激情”的经验之谈。毕竟两个人的经验都是有所偏执的,不能偏信地把其当作爱情抉择的法典来践行,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一切都靠自己去亲自经历,也许不像路人说的那样“深”,也不像旁人说的那样“浅”。正如影片中佩顿的男友金斯顿所言:“生命的激情总是有保持期,人有时应该理智,有时就要有激情。”生命的爱情抉择维度要靠自己去度量和把持,要有敢于战胜怯懦、追寻幸福爱情的那种勇气。幸运的是,夏娃·米勒在晚年能重新拾回勇气而重聚旧爱,而佩顿也能守住真爱她的人,影片如人所愿的那样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管如何,佩顿和夏娃·米勒的人生经验告诉人们:面对生命的“真爱”,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在“激情”与“理智”法码中找到制衡的支点,而是对爱敢于抉择的一种勇气。显然,影片更是从另一侧面暗示地透射出人与人之间的漠然、阻隔和误解很大程度上源于自我心理的封闭。

篇5:人生不需要太多条件人生哲理

世间,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往往让人羡慕。

有人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仍是国民中的“贵族”;有人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人生起点他们就赢了草根一族。他们优越的生存条件,是很多人尽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一流教育,比如他们拥有无尽财富。

其实,这些身不由己的条件,不应被列为普遍人生的条件。因为它的偶然性就如我们投胎成天生丽质还是歪瓜裂枣,都与我们自己无关,有关的.只是我们能创造和利用的条件。

伦敦开始时也是村庄,就像贵族中也有草莽出身一样。把村庄作为起点,把创造条件作为开始,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条件。有条件可能会有好命运,没条件却是个好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创造。就像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丧失了生存的家园、遭受了灭顶之灾后,他们漂泊在世界各地,寄人篱下,反而强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没有国土,他们有智慧;没有工厂,他们有发明创造。按人口比例计算,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出现如此多的教授、专家、学者。就像自然资源极度缺乏,并没有制约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一样。

《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有一种海鸟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食;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试想一下,如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吗?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可能成为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

如今,许多人创业时过于依赖条件,失败后便把自己平庸的人生归咎于条件不好。可是,条件好了,我们还用奋斗吗?海湾地区那些王室成员的后代很少有科学家、艺术家、奥运冠军,优越的生活条件就是他们翅膀上的黄金。

去年的欧洲金球奖获得者阿根廷人梅西,9年前还是个“侏儒症患者”。梅西在11岁时被诊断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家里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他的治疗费用,因此全家移民西班牙寻求解决之道。可这样的身体条件没有阻挡梅西热爱足球,9年之后,他成了世界足坛巨人。如果他当初要是“理智”地对待自身条件,世界足坛就没有了“梅西的神话”。

篇6:爱情是需要学习的人生哲理

世面上有许多爱情浪漫小说,但我却很少浏览,既便是畅销作家所写有关爱情的小说、故事,我也很少浏览、阅读及购买。对我来说这些爱情小说及故事,有点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我比较喜阅读的书籍是有学理根据,提供原则及原理的书籍,因为世上很多事情牵涉到人、事、时、地,很难一概而论,但懂得原理与原则,就能够掌握大方向及原则,处理起来比较能够因人、因时而异。

有关爱情小说的书籍,我看得不多,重复阅读的就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及“爱的艺术”但受益良多。其中爱的.艺术提及人们对爱情有许多误解,认为爱情是被爱而不是爱人。所以常常要求情人、配偶要如何爱自己,但却不知道如何爱别人。所以千篇 一律的批评对方不懂得爱人,但却没有思考到自己是否懂得爱人。这是人们对爱情的第一个误解。

第二个误解是认为爱情是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认为只要找到理想对象,就能够找到爱情。所以寻找爱情首重感觉、条件,只要符合自己的条件,就一定能够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男人着重在金钱及地位的追寻,女人不断的打扮自己,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只要拥有幽默风趣的谈吐、愉快的风度,就能够吸引到理想的对象,但没有考虑到这只是初步阶段,就算是找到理想对象,也仍然要培养自己爱人的能力,否则就算是步入婚姻,也将碰到一连串的问题。难以克服及解决。

第三个误解是认为爱情就如同“坠入情网”为了对方“茶不思、饭不想”认为这就是爱情,但只要双方经过亲密接触,两者之间越来越熟识,反而失去了神秘性,到最后格格不入,发觉到双方在生活型态、价值观、做人处事、日常生活习性,都大不相同,但因为性的接触与狂欢,认为应该厮守终身,到头来反而变成一对怨偶,争执不休,变成貎合神离的情人或配偶。

我很认同埃里希·弗罗姆所言:“爱情也是需要学习”正如同其他技能一般。必需学习理论及实践。打球、弹钢琴、医术都是必需先有理论知识,再经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变成直觉,才能够将这项技能灵活运用。

爱情也是同样的道理,生长环境不同、性别不同、价值观相异、生活习性不同的人要相处一辈子,本来就必需克服许多问题。如果一眛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但却没有相互学习爱情的艺术,爱情的花朵也会枯萎、淍谢。

思考一下打球如果没有教练教导,没有学得正确的基本动作,一眛的苦练,到头来花费许多时间及精力,只是学习到许多错误的知识与技巧,如果一开始就能够找寻专家、学习正确的知识及观念,再勤加练习,效果一定远大于独自摸索,爱情也是同样的道理。

篇7:道德需要传承人生哲理

这段时间母亲包括父亲身体都不是很好,今年和我一块过来了保定居住。一方面照顾老人说实话是有些辛苦,另一方面也没办法找份事做,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不过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女儿虽然还不到十一周岁,但说了几次后都知道帮我照顾老人了,每次母亲一开始咳嗽,妞妞就马上会过去给奶奶倒水或者拿水果点心什么的吃。也是自己提醒了孩子要学会传统质朴的孝道,年前母亲过生日那天,孩子帮她奶奶洗了脚,还剪了脚趾甲,母亲住院期间,孩子也和我在医院跑前跑后帮着照顾母亲好几天。当父亲对着邻居说起孩子的良好表现时,我觉得特别感动。

美好的善良的东西还是需要世代传承下去,记得有句佳话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的一位老师在我们的毕业留言上也告诫我们“人生无所谓两件大事,做人和做学问。人品胜于学问,因此做人是第一位的。”

如今,现在自己作为父亲,也理应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着孩子以后的.为人处世。这次母亲住院期间,孩子对住院收费大厅两位病人家属因为支付医疗费用分歧而拳脚相加的争吵,感到十分不解。尽管这只是特殊的个例,但孩子幼小的心灵开始能够区分基本的善恶是非。

以前在济南工作时,有次侄女在大街上看到有年老的人在乞讨时,就给了老人一块钱,后来她对我说“我给乞讨老人钱,是因为我会想如果这是我奶奶会怎样呢?”当时我明确告诉侄女,你奶奶不会去乞讨的,无论日子好与坏,我们都会过“只要有粥吃,家人就不会有只能喝汤”的生活。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侄女也已长大成人。凭良心说,侄女的为人,尤其是孝道方面,有口皆碑,做的很好。

篇8: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与现实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陶渊明的作品, 如《桃花源记》、《归田园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 这些作品是作者生活的缩影与思想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人生历程是其人生哲理形成的基础。他出身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发愤读书, 立志报国。他出身低微, 受人轻视, 为官多年, 看尽官场的腐败, 因“质性自然”, 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在学习陶渊明作品的教学设计上, 我采用以下步骤: (1) 识记、理解; (2) 赏析; (3) 领悟; (4) 反思。首先对当时晋宋易代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的介绍, 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再对诗歌由浅入深进行具体分析, 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蕴含的积极意义, 最后是开展课堂讨论, 让学生探究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授课后学生领悟到陶氏的人生哲理: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 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不屑名利与贪欲, 崇尚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中一句“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道出了作者对俗世名利的轻鄙, 而“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更加强烈表达了他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另一作品《归去来兮辞》则表明他与名利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归隐后, 他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尽情地讴歌自己的田园生活, 由此可见他在黑暗的社会里仍然坚持着高洁的理想和志趣。他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他心中向往的正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及恬静舒适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 人们苦苦追求金钱、名誉、地位, 往往却得不到幸福。精神与物质孰轻孰重?陶渊明的人生哲理已经给出了答案, 参透这一点, 能够帮助我们从世俗的所谓“成功”中解脱出来, 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历史上, 文人一般鄙视劳作, 看不起农人, 不屑与他们为伍。但陶渊明却与众不同, 他处处关心、尊敬农人, 称赞他们淳朴、友善、辛勤的品质, 并且以农家为友, 关心农事, 感同身受, 真切体会他们的疾苦。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描写了劳动之艰辛, 收获之不易。反观现在有的学生过着“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对父母长辈的付出熟视无睹, 认为理所当然, 毫无感恩之情。通过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质, 学生能反思自己,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与付出, 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以艺术和生活为载体, 领悟陶渊明的生活品位, 开发学生真善美的天性。

在导入新课时, 我查找背景资料, 选取陶渊明作品的精华,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们先“品诗文”。陶渊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境界在其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及《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这些貌似简洁的词句把大自然的面貌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山水田园是如此优美, 社会风气是如此和谐。“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此处的文字表述充满神秘感, 让学生紧紧跟谁着渔人前行探寻。又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一个句子就把隐世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语言简洁、凝练。“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读此句不禁令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世易时移。

接下来是让学生选出最喜爱的作品“诵诗文”, 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有的以古筝或笛子伴奏, 有的以古典舞伴舞, 有的用和唱等方式衬托朗诵者的表演, 很有创意, 艺术地再现了作品的意蕴, 互动很成功。艺术是相通的, 诗与歌、歌与舞、诗与音乐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陶渊明热爱劳动, 珍惜粮食。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农民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劳动, 默默耕耘, 才能获得果腹之物。食物是来之不易的,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多观察社会, 多参与劳动。为了检测实践效果, 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1) 撰写劳动日记; (2) 举办劳动摄影展。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打虫到采摘, 我都参与了, 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乐趣。”劳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意志, 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和素质。摄影展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汗水和收获。有的同学还在照片中配上陶渊明的名句, 构图非常精美。学生从五谷不分到初步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知道一些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方法, 还对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有了一些认识, 课外收获颇丰。

陶渊明坦诚待人, 珍惜友谊。他为人质朴、淳厚, 观念上没有等级之别、贫富之分。他在《杂诗》中写道:“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深挚的感情。《桃花源记》讲通, 村民知道渔人误入桃花源后,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陶渊明的理想社会里, 村民待人真诚、慷慨, 处处洋溢着平等、快乐。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了电话、网络看似近了, 其实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同事朋友之间少了关怀亲密之情, 倒是多了几分戒备, 更有甚者,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更别说是和陌生人。看看陶渊明, 他在他生活的那个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尚且能做到“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再看看我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我们是怎么做的?那么, 我们现代人的友谊可否也可以少些功利, 少些世俗?如此一来, 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更淳朴更快乐?

三、学习陶渊明树立远大的志向, 积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陶渊明一生多有挫折, 但他并不沉沦, 始终保持奋发精神, 努力争取实现人生价值。他在《饮酒》中写道:“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他以青松自喻, 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我们在钦佩他这种不畏挫折、大胆追求理想的生活勇气之余, 要学会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进发。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 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思考的问题。我们且看陶渊明是如何看待的。《归田园居》有云:“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他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放弃为官的种种好处, 重归田园生活。《移居》又云:“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在日常生活中, 他真率旷达, 从平凡中寻找天然的乐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遇事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平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不公与现实的迷惘。艺术学校的学生平时的专业训练和比赛任务非常紧张, 比赛的失误常常出现, 竞争那么激烈, 学生难免会浮躁。“宁静致远”,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四、探讨陶渊明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着教学的成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运用了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艺术学校, 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但古文基础相对较差, 理解能力欠缺。我在课程导入时用演示的方法, 把陶渊明的生平、所处历史背景、代表作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感兴趣, 边看边思考,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克服对文言文和古诗的恐惧。

2.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指的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发展其自学能力的方法。我根据学生能歌善舞、熟悉乐器、会表演的特点, 开展了“诵诗文”的读书活动, 要求大家选取最喜爱的陶渊明作品, 结合自己的专业并充分发挥艺术创意, 进行朗诵表演, 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基础。

3. 参观法

参观法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自然界、工厂等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从而获得课外的知识。它能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撰写劳动日记和举办劳动摄影展可使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农事。

五、结语

学习陶潜诗文, 可使学生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 从人性的角度发掘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学生喜爱他的作品, 就如畅游在美丽的山水田园间, 领略一份纯朴的农家风貌, 体会作者的艰辛与喜悦, 从而感恩自然, 体察民生, 懂得思考种种不平的现状。这样, 学生的眼光就会从书本中从课堂中转向社会转向历史,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自己的思想。正如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那样: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主张, 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作为艺术学校的老师,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2]吴彤.自然与文化——中国的诗画与炼丹.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4) .

[3]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张宏.秦汉魏晋游仙游诗的渊源变化略.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 (03) .

[5]海男.紫色笔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电大法学自我鉴定参考下一篇:招聘信息格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