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doc赵瑜飞

2024-05-05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doc赵瑜飞(精选4篇)

篇1: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doc赵瑜飞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

民进彬县支部

赵瑜飞

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我们收看了十八大开幕式的现场直播,认真听取了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感触颇深,民生改善,绘就蓝图。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积极的成效。初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了免费城乡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重点工作。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出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民不交税了,义务教育免费了,公务员增加工资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也有基本医疗保障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也已经形成。这桩桩件件,落实在百姓心坎上,温暖到群众心窝里。

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蓝图,为广大百姓画出了一幅美好幸福的画卷。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宏伟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学有所教”。主要体现在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今后,在解决好上学难的同时,关键是要解决“上好学”,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劳有所得”。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据专家分析,要加快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我国目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太低,不利于消费需求的释放,应把这个当做大事,2020年应把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到40%左右。

“病有所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

“老有所养”。十八大报告明确,2020年要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充分突显了中央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住有所居”。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专家认为,深化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应走“以时间换空间”路线,具体包括以阻止恶性循环为目标,实施行政管制的制度;以弥补制度缺失为目标,率先突破核心制度的改革;以攻克制度失序为目标,依序跟进配套制度的改革;以校正制度扭曲为目标,适时推出关键制度的改革;以克服制度模糊为目标,持续完善具体制度的改革;以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为目标,逐步废止临时性行政管制的制度。

百姓期待,民生进一步改善,使温暖畅流百姓心里。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引导下,民生的改善会越来越好,一定可以建立一个幸福的中国!

篇2: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doc赵瑜飞

一、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形成的集思想、体制、教研、课外活动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1]。校园文化是一种依托于校园而发展起来的,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 校园是校园文化产生的肌体, 离开校园也就谈不上校园文化,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校园文化又同活跃于其中的师生紧密相连。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甚至是精神面貌, 良好的精神外貌, 形于心, 发于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对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形成一种集体意识, 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会形成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科学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校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的生机与活力, 使其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2]。和谐校园要求各方各面协调一致, 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同时也要求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和谐一致。和谐校园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是人文景观的和谐, 是办校规模同师资水平的和谐, 是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和谐。

二、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过于关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弱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理念的外现, 其核心内涵依然是校园文化中精神层面[3]。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忠于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 为精神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目前某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单方面强调学校速度和规模。对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关注,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严重失衡。殊不知, 离了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大规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丧失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初意义。

2. 片面追求学术水平高速发展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忽视内涵建设。

当前, 各方积极倡导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但各种不同的理念相互激荡, 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过分提倡实用主义, 弱化人本关怀。[4]学术水平和学生就业是学校两大支柱, 部分高校单纯强调学术水平和就业发展, 这种模式是一种随时都会丧失生机的发展, 它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提升。

3. 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重视不够。

学生, 是学校根本, 无论是学校建设还是发展都应该以学生为根本, 为基源。问题的解决立足于学生, 在当前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过程中, 部分高校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问题未形成充分认识, 从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首先, 学校对不健康网络文化缺乏应有的监管力度[5]。大学生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不仅掌握先进知识技术, 对网络文化也相当关注。目前网络文化良莠不齐, 对网络文化的监管的缺失, 使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学生造成思想冲击和影响, 对健康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十分不利。其次,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引起学校足够重视[6]。当前, 各大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 未能同时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些高校处理问题忽视学生心理感受, 其实质上掩盖问题, 并没有实际解决, 深刻影响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再次, 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7]。当前“老人倒地无人扶”等社会问题引发关注, 这些道德事件表明道德建设和人文素养尚待加强。学校对学生道德要求的提升将成为影响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高校将思想品质和德育建设归为中小学的义务和职责, 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持续培养和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和谐校园建设。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基石, 对广大的师生影响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同时也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也有着莫大的渊源, 其影响能够波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从一定时期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引领和谐校园的发展, 从长期看高校校园文化关系到中国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的实现, 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要求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是个曲折迂回的过程, 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过程, 必须经过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凭空臆想就能形成的文化形态, 而是要通过全体师生的实践并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形成、定型并不断丰富完善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伴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 各种不健康的意识也日益凸显, 越来越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各种错误的思潮汹涌而至, 扰乱了人们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步伐。各种错误思潮对当前学生的影响日渐明显, 进而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和前途, 这些人才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承担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理应引起高校主管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视。

当前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完善的重要机遇, 抓住机遇建设校园文化是每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 要构建和谐社会, 应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 努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的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培养学生的情感技能。值此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契机, 各高校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四、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1. 要提升校园文化示范效应。

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适度竞争有利于高校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也有利于各高校的良性发展, 但是这种竞争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高校间的竞争应表现为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 而这种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 因而各高校应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传统, 并带动各其余高校的发展, 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示范效应, 努力铸就自己的先锋榜样作用。

2.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升创新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时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发展变化。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 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校园文化, 必须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的发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水平和程度, 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 这些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和谐校园不仅是校园物质层面的和谐, 同时在更深的层面上而言, 它更是一种学生内在个体素质的和谐, 因此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培养发面, 要求学校能够做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要具有长远的眼光,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3. 加大对不健康思想、低俗文化的监管力度[9]。

加强对腐朽、低俗思想和文化的扩散和传播的有效监管, 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既有利于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也有利于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 实现校园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校园文化系统功能, 强化校园文化要素的整合功能。

校园文化是由各种不同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因此, 一个良性的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兼顾各方,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构建完美的和谐校园。

总之,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当前党中央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同时, 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积极发展学校特色, 维护和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党的十八大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软环境, 对学生素质培养、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直接、间接地影响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一定程度上起着引领和启示作用。值此十八大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之际, 深入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阐明校园文化建设紧迫性, 简要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举措意义重大。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慧.现阶段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初探[J].理论月刊, 2006, (2) .

[2]常一青.构建民族高校和谐校园促进各族师生全面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3) .

[3]杨经录, 王宏宇.基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内容建设探究[J].国电力教育, 2008, (6) .

[4]陶成文.理工科院校应强化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4, (2) .

[5]刘志坚.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教育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

[6]刘德宇.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4, (9) .

[7]张建明, 李遵清.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 (1) .

[8]康胜.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7) .

篇3: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doc赵瑜飞

一、特色道路梦

梦不同, 圆梦的道路亦不同。“特色道路梦”是“中国梦”的正确方向。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 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是一项极其宏大的系统工程。伟大的实践、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 有赖于各种要素的风云际会。在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管的是“所当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管的是“所以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 管的是“从应然走向实然”, 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然, 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数十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道路”与“理论体系”为我们绘就了美好蓝图, 有了“制度”则可谓渐入佳境。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 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一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路, 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 实现自己的发展, 建设自己的社会。它始终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由人民群众主导、由人民群众决定, 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一条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之害的中华民族深深懂得和谐与和平的宝贵, 决不会再走西方列强殖民侵略、霸权扩张的老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赢我输的发展, 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越发展,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 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不是偶然获得的, 更不是侥幸得来的, 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取得的。连续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 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 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 等等, 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和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确立, 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

二、人才强国梦

“人才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这个根本, 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 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的实现, 从根本上说都要走科技与人才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要转型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的经济增长历程中, 我国主要是依靠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人才资源存量的释放, 以及对国外投资的充分利用来获得经济的高速成长和发展, 要实现的目标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完成国家和社会的原始资本积累。到目前为止, 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完成, 我国经济逐步开始进入第二个战略机遇期。在前一个发展阶段之中, 我们虽然完成了基本的体制改革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但在两个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的产业结构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 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另一方面, 由于单一地追求GDP增长, 使经济与社会的非均衡性加剧, 人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因此,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能再完全沿袭旧的方式, 而需要开拓新的道路。即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模式中, 我国必须在巩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 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将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人的发展能力、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4]。这意味着从根本上要求我国必须将人力资源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将“人才强国”作为基本国策, 实现“人才强国梦”。“人才强国梦”的实现, 要经过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才大国的转变, 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 从人才强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三个战略阶段。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人才的总量、素质与结构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人才优势, 能够以人才优势弥补我国由于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上的相对紧缺所造成的劣势;拥有若干支适应国际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较高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能够有效地支撑党和国家各项关键事业的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中的比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并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获得科学的平衡与互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衔接配套的教育体系, 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使人得到持续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人才的价值能够通过市场得到合理的回报, 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效转化为人的才能与贡献, 并获得超过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得到有效实现, 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与人文环境, 形成具有国际人才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 中国人才市场融入国际人才市场, 并实现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中国成为具有国际人才吸纳、聚集、培育开发能力的世界人才中心之一。

三、科学发展梦

“科学发展梦”是“中国梦”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对近现代中华儿女来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 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这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 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实现“科学发展梦”, 实现“中国梦”, 当务之急, 就是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就是领导干部所具备的在想问题、促发展、作决策、抓落实时, 如何以人民的福祉为根本宿归、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 处理好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成果的关系,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从现实看, 至少包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理解能力、坚持靠民发展和自觉为民发展的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善于统筹发展的能力、勇于创新发展的能力、善于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及保证安全发展的能力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我们全党在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执政使命[5]。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同志强调,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重点。这表明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高低,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健康发展, 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事关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意义重大。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 才能出政绩, 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实现了科学发展, 才能真正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才能做出优质的政绩, 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实惠。在新的历史关口, 领导科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当前和今后党必须担负的执政使命, 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着眼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实际的举措和具体实践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 着眼推进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统筹好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检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反映着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是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重点方向。因此, 必须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重点和根本要求。从现实来看, 一个地区发展得好与不好, 发展得快与不快, 发展的质量高与不高, 与那个地区的领导干部是否具备较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哪个地方扎实抓好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 哪个地方就会呈现出一心一意谋划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哪个地方放松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 就会造成经济滑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可持续,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严重影响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娄底市第四次党代会在科学发展、加速赶赴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幸福娄底的发展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面对各种新的变化, 作为娄底的领导干部, 必须把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落实到推动幸福娄底建设的实践中, 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坚定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坚持“两型”引领、工业主导、开放带动、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努力开创娄底科学发展、幸福娄底新局面。过去的五年, 娄底人民全力推动娄底科学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城乡面貌大为改善, 生态环保明显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是娄底市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得益于娄底市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的提升, 有利于娄底市领导干部“科学发展梦”的实现[6]。

四、文化繁荣梦

“文化繁荣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引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 是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形成的一个系统。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政治、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更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 文化要素作为一种“软实力”, 已经上升到了关系国家实力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地位, 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发展, 文化越需要及时跟上。文化的发展, 能够倡导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为社会变革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思想舆论条件和氛围。同时, 还能创立一种紧贴时代的社会发展理论, 指引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历史告诉我们, 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也正是基于观念的更新和发展, 新时期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前者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后者回答了“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的问题。从这一点也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结果。可见, 文化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具有先导作用。

实现“文化繁荣梦”, 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集聚正能量。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在统一全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引导作用, 关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打造民族自信与开放胸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体现在引导帮助社会成员认同和归属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理解和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自觉坚持和拥护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并把这种价值体系认同和支持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 在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 尤其是主流文化, 都能够通过语言和其他载体传播、传承, 变成社会意识和客观精神, 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对每个社会成员产生无形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综合国力中, 生产力起着基础性作用, 在生产力构成中, 劳动者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信息时代, 社会经济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含量迅速提高, 劳动者素质以及一般国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文化的兴盛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和精神动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强盛,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恩格斯评价说,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7]。对当前中国来说, 决定国民素质高低、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我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因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必须弘扬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实现“文化繁荣梦”、全面小康而奋斗。

五、民主法治梦

“民主法治梦”是“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是邓小平十分重视的事业,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期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社会, 民主法治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 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 民主法治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内涵深刻, 意义深远。“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而今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主题, 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和谐”不仅代表着安康、富足, 更意味社会安宁有序、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就“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 和谐是法的价值追求目标, 法所具有的和谐价值, 能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处于相互协调, 互相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通过民主法治建设这一根本途径进行。

民主法治梦的基本理念就是用制度约束规范公权力。法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划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并为其设定一套理性的运行规则和机制, 一切国家权力的运行都必须置于法律预设的控制之下;对权力予以有效的防范和制约是保证个人权利不受政府权力肆意侵犯的制度性前提, 是人权保障的最有效武器。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人权和自由, 人权和自由只有在公权力、私权利的边界清晰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法治的功能之一恰恰就是界定权利和权力的边界, 所以, 没有法治的保障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梦”的关键点主要是:第一, 高层领导的政治决断和信心。只要政治家有倡导和推行法治的决心和信念, 能够厉行法治、自我限权、带头守法, 法治中国建设就有希望。第二, 重点规范约束公权力, 将其纳入法治轨道, 特别是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加以严格的约束, 尽快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 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 防止决策机关规避程序法滥用决策权。同时, 应当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党务、政务、司法、公共事务的信息公开, 充分利用公众的监督热情和新兴媒体的便利, 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失控。第三, 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建议确立以法治为重要指标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以保证法律的实施。地方政府领导干得好不好, 关键要看他是不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只有建立以法治作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法律的实施才会有保障, 法治的“中国梦”才会顺畅实现[8]。总之, 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又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 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 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实现“民主法治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六、科技创新梦

“科技创新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 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 而是……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 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且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 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9]。在新的世纪里, 谁在高技术产业化深度、广度和速度的竞争中领先, 谁就拥有未来世界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科学技术的迅猛快速发展, 无疑将促进人类向更文明的时代进步, 但是它的现状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乐观。在全球范围内, 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西方和社会主义东方存在着极为突出的发展不平衡;即便在一个国家之内, 也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呈现出这样那样的非平衡。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 中国要取得在21世纪的主动权, 要达到和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现在世界的发展, 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 中国不能安于落后, 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因为你不参与, 不加入发展的行列, 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一切的目的, 就是“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建国以来, 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不断汲取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是否具备一个契合科技革命潮流的发展战略和正确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自己国家走向21世纪, 抢占制高点的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或政策。按其提出的时间顺序, 高科技及其产业化的发展, 主要包括高科技研究、高技术产业化开展和高技术应用扩散三个层次, 从整体上说, 就是高技术产业化向广度拓展, 向深度开掘, 抢夺市场, 谋求高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将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从提高国威转向增强综合国力, 都将在21世纪的战略制高点落实到对高技术产业化广度、深度和速度的领先争夺上[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追求的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表明, 只有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前, 我国实现“科技创新梦”, 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第一, 实施自主科技创新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 鼓励和引导内资企业推出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 提高科技创新的“基数”。只有通过加大研发费用投入, 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它们才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 改善专利申请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第二, 国家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 国家一方面要在财税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 产业发展战略应该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把能否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核心, 树立科技创新在企业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第三, 完善产、学、研体制,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全面提高技术创新“乘数”, 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充分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和“大国优势”,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提升我国各行业网络化程度,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网络效应, 提升联接经济性引致的乘数效应[11]。

七、生态文明梦

“生态文明梦”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 生态文明, 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 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 进而指引我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2]。”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 在进入工业化以后的相当长时期里, 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推动的。早已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都经历了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的发展阶段,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都发生在这些国家。人们对这种增长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理论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质疑。另外, 战争、陆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泄露、航运石油泄露等也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 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 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 资源消耗惊人, 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 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 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 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 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 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 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 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经济社会要发展, 就必须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之路。不管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 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 抑或从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可持续性来讲, 都应当而且必须走这条路。把生态保护提高到生态文明的高度, 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飞跃。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思想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当前, 实现“生态文明梦”, 我们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即:加强公众生态知识教育, 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树立构建绿色家庭观;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树立绿色政绩观。二是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即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三是扶持生态文明科技。即践行科技发展的生态文明原则, 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创新, 加大对环境科技的投入, 构建完备的生态科技法律体系。四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即建立统筹城乡生态一体化机制, 建立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 制定内涵丰富、切实可行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统筹区域规划、合理安排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监管体制机制。五是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即建立绿色消费模式, 建立绿色生产模式, 把住生态修复关。

八、人生出彩梦

“人生出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人生出彩梦”的实现, 必须促进“成才梦”、“家庭梦”、“干事梦”的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要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实现自己的“成才梦”。圆一个“成才梦”, 务必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二要练就过硬本领, 三要勇于创新创造, 四要矢志艰苦奋斗, 五要锤炼高尚品格。俗话说,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这讲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幸福家庭, 圆一个和谐家庭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如大海, 家庭像港湾, 夫妻是港湾的守护者。家, 是躲风避雨的港湾, 有了幸福的家, 才会有好的心情, 才会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家庭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因素, 也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 建设和谐家庭对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我们自古就有家国之说, 所谓“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等等, 都说明温馨家庭、和谐家庭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现实中, 我们应遵循人口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制定我国人口发展规划,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确保人口结构均衡、性别比均衡发展, 为青年男女圆“和谐家庭梦”、“幸福家庭梦”创造一个好的前提条件, 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好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讲过, 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 不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成家立业, 都是讲要干事创业, 圆一个“干事梦”。“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 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 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这会让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不再管用、不再能用, 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 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 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 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成就你我, 干出一番事业。总之, 只有把个人梦想与国家理想相互衔接起来, 把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强大动力。今天,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为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摘要:“中国梦”是多层次的, 动态的。既包括每个中国人的梦, 又包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这两个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是辩证的统一。笔者心中的“中国梦”, 至少包括“特色道路梦、人才强国梦、科学发展梦、文化繁荣梦、民主法治梦、科技创新梦、生态文明梦、人生出彩梦”这八个梦。“特色道路梦”是“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人才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科学发展梦”是“中国梦”的关键环节, “文化繁荣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引擎, “民主法治梦”是“中国梦”的政治保障, “科技创新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梦”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人生出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中国梦,特色道路梦,人才强国梦,科学发展梦,文化繁荣梦,人生出彩梦

参考文献

[1] .林坚.实现“中国梦”需要总体设计[N].嘹望新闻周刊, 2013-4-15

[2] .辛鸣.十八大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2

[3] .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J].理论导报, 2013, 1

[4] .彭剑锋, 朱兴东.论“人才强国”的科学内涵及其系统推进[J].中国人才, 2004, 1

[5] .李伟.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研究[D].中央党校, 2010, 5

[6] .杨平.建设幸福娄底更加需要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J].学理论, 2012, 8

[7] .湘浏.文艺复兴:开辟欧洲巨人时代的运动[J].炎黄春秋, 2001, 5

[8] .马怀德, 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N].学习时报, 2013-3-4

[9] .王焕丽, 王军.新科技革命冲击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路径选择[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1

[10] .吴焕新.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四维”本质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11] .纪玉山, 吴勇民.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与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5

篇4: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doc赵瑜飞

一、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现道路之美

中国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不是偶然获得的, 更不是侥幸得来的, 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是一项极其宏大的系统工程。伟大的实践、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 有赖于各种要素的风云际会。在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管的是“所当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管的是“所以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 管的是“从应然走向实然”, 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然, 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数十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道路”与“理论体系”为我们绘就了美好蓝图, 有了“制度”则可谓渐入佳境。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 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我们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结到一点, 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面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 我们党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 敏锐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 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 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和平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顺应了世界大势, 体现了时代要求。由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而且人口多, 耕地少, 发展不平衡, 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 都带有显著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 才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 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二、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构建生态型政府, 体现政治之美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生态建设, 保护生态安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在于政府的管理, 重点在于构建生态型政府。2012年, 全国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二氧化硫减排4.5%, 化学需氧量减排3%, 氨氮减排2.5%, 氮氧化物减排2.8%。这一成绩令人欣慰, 但环境治理的速度还是赶不上破坏的速度。[2]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 政府的生态治理责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正面临经济、资源环境等多重危机, 如何权衡经济发展的短期阵痛与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之间的关系, 成为对各国战略智慧的重大考验。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其目的就是要在应对这些风险的同时, 寻求一条有效而可持续地解决这些多重危机的道路[3], 确保“后危机”时代的经济遵循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避免继续加重全世界面临的生态资源紧缺和气候变暖危机两大风险。如, 韩国政府宣布争取在 2020 年前跻身全球七大“绿色大国”之列。为此, 制定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计划, 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自立、创造新发展动力、改善生活质量及提升国家地位等三大推进战略, 以及三大战略下涉及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国土、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的政策方针。南非政府有意识地将绿色元素融入经济发展, 注重开发、利用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如政府支持的国际太阳能洁净水计划雇佣人数超过3万, 包括妇女、年轻人以及残疾人士。在发展中国家中, 墨西哥率先实行了绿色 GDP 核算。1990 年, 墨西哥在联合国支持下, 将石油、土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 并且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从而估算出环境退化成本, 实现绿色 GDP 核算值。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 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是消费品, 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 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 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 无论是理论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生态型政府”都成为了研究的热门课题。生态型政府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面临理念层面、体制机制等诸多困境, 因此, 加快推进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是当务之急。“美丽中国”建设受诸多因素影响, 但政府作用十分重要。要加快建立“美丽中国”生态环保评估体系, 严格执行“美丽中国”生态环保刚性法规, 加紧完善“美丽中国”生态环保公共政策, 切实加大“美丽中国”生态环保投资力度, 建立“美丽中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美丽中国”责任追究制度和赔偿制度, 体现政府生态公信力。

三、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体现经济之美

美丽中国什么样?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行, 殷实小康但环境退化也不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我们用几十年发展走过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的工业化之路, 同时也积累了人家一两百年遇到的环境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不是要停下发展的脚步, 而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建设“美丽中国”, 除了环境污染严重, 还有更大的拦路虎。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也很严峻。以2011年为例, 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 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4]对于憧憬美丽中国的人们来说, 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必须是共识, 必须只争朝夕。因此, 中国美不美,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 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不断突显, 不仅影响短期经济的健康发展, 更重要的是严重制约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我国实际经济出发, 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者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后者除了涵盖前者以外, 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作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的不仅是经济增长效益, 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 加快形成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资源浪费, 环境恶化。导致不美的最大“元凶”是传统工业化所形成的发展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当前要切实摆脱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发展。其中绿色发展就是在环保理念指导下提出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循环发展侧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发展侧重解决能源结构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生态发展侧重解决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利用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让中国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 让居民消费模式更加绿色。

四、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发展绿色文化, 体现文化之美

绿色文化即生态文化, 是指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总和。[5]绿色文化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的一次根本转变,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新注解, 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绿色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绿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伦理智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 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 是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绿色文化具有生态的和谐性,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具有立体的高效性, 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生态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促进人类生活方式转变, 生态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 文化的普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们在绿色文化的熏陶下, 会自觉地树立一种绿色文明观。在一定意义上说, 绿色文化就是环境意识和环境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只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 引导发展方向, 高度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生态文化”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 未来的生态文化还会以新的、不同的形式出现, 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进程必然会使中国未来的生态文化更加异彩纷呈。当前, 主要是通过构建以绿色意识为主导的生态文明体系, 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跨文化交流、沟通和理解;通过绿色文化理念的传播, 节约资源的文化宣传, 实现绿色资源文化价值的有效提升;通过绿色文化产品的开发, 打造绿色文化品牌, 发展绿色文化产业。可见, 绿色文化发展既涵盖了其他多种文化的进步, 又突破了文化的界限, 呈现出绿色文化发展独具的环保特征——不囿于形式上的绿色理念或生态意识, 而是将绿色理念突出地反映在承载着生态意识的绿色产业和绿色工程等物质形态上, 继而通过这些物质形态进一步延伸、深化、整合、提升绿色文化自身的精神价值。

五、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构建和谐社会, 体现社会之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是美的重要内涵, 社会和谐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内涵。这就要求我们把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处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状态。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 是一种信仰, 是一种理论, 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文明, 不同的历史阶段, 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逐渐由 “人定胜天”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华文化自古提倡“天人合一”思想, 全国党代会首次提出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彰显了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大国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家园,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保作为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政治最敏感的领域, 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 各种利益主体。环保领域内的公众参与, 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切入点。环境公平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基础。实现环境公平, 首要是建立一整套生态补偿的法律机制。一般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是“谁保护、谁受益, 谁污染、谁付费”, 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 通过区域补偿、政策补偿、资金补偿、技术补偿、教育补偿等方法实现环境公平。例如发达国家实现环境公平的基本途径, 就是在资源被产业化或资本化开发的同时, 对资源地的民众给予一定比例的股权补偿。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因素, 建设 “美丽中国”强调造就美丽中国人。中国土地辽阔、资源种类丰富, 同时, 中国人口基数大, 数量多。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之美外, 还必须重视整个社会的人文之美, 就是塑造美丽的中国人, 使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具有和谐的关系, 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涵。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美, 是一种内在结构的美。社会之美要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得到体现。因此, 要在道德和法律的维系下, 形成一整套的社会运行规则和行为准则, 共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绿色创建”活动, 以节俭为荣, 以环保、生态为行为导向, 从家庭、学校、工厂、社区逐步推开, 扩展“绿色成果”。扩大人民群众对生态市建设的评判权和监督权, 形成人人踊跃参与创建, 个个自觉保护生态的良好局面。“美丽中国”首先要表达的内涵是中国的自然环境之美。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固然重要, 但中国的适居程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以及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同样重要。“美丽中国”是实现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愿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 在环保等公共事务上, 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 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公众参与的主体, 不应仅局限于人大、政协, 还应包括基层社区、民间团体、企业、基金会。公众参与的方式, 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立法、监督、信访, 还应包括听证制度、公益诉讼、专家论证、传媒监督、志愿者服务等多种途径。

六、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体现生态之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 准确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客观现实, 明确指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方向, 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是由目前我们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决定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就是要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 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 在生态上以自然恢复为主, 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又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不断加强机关单位、公民等各类社会主体的责任。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着力抓好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 实现结构节能;大力发展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 实现管理节能;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不断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 加大节能力度;充分运用好监督手段, 加强执法监督, 积极推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的贯彻实施;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基本形成,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好“美丽中国”, 任务仍然艰巨, 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步一步攻坚克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七、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发展生态科技, 体现科技之美

“美丽中国”建设, 需要生态科学技术支撑。生态科技是对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回应, 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 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创新系统。生态科技具有生态循环、生态进化等特点, 体现了生态化的发展观, 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观, 体现了和谐有序的发展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资源投入型和市场拉动型的技术创新“重经济、轻生态”, 付出了高能耗、高污染的沉重代价, 这一发展模式已为理论界所否定。生态科技要让蓝天更高远, 让鸟儿更欢唱, 让沙漠披绿, 让河水变清。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技术创新不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或经济增长的促进力量, 同时它还是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手段与中介。追求和谐是生态科技的基本定位,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科技的基本要求, 实现小康是生态科技的重要价值取向。我国大部分地域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人口压力大, 经济发展快速且发展方式不尽合理, 致使我国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全球变化所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不断加剧。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加速发展生态科技, 科学地从源头保护生态, 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 治理与修复已经被污染的环境并防止产生新的污染, 阻断和减轻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积极主动地应对全球变化对地球系统的影响, 保障国家生态与环境安全。从全球范围看, 由于绿色意识的觉醒, 迫使企业无论在生产过程中, 还是在终端产品上, 都要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而旧的管理方法只适应于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管理, 这种管理始终以市场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但它在绿色意识广泛兴起的时代又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因为这种管理不能也不会顾及消费者的生态需求, 所以从企业保证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看, 也必须实施企业管理的转向, 即企业从传统管理转向绿色管理。目前, 我国生态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克服石油短缺, 实现煤的清洁利用和节能降耗;寻找优质和环境友好的可替代、可再生能源和安全、高效、清洁能源。加速发展生态科技, 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 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 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 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发展清洁能源, 包括核电站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 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 (沼气) 及海潮能等, 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 因此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开发研究, 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生态科技是一个多目标的创新系统, 它已经超出了纯粹技术方面的创新, 而成了一种对社会各系统进行创新的泛化的技术手段或技术路径, 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 它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 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与人的潜力的全面释放为目标, 它的这种目标追求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微观层次上的具体化。当务之急是必须树立生态科技发展观, 必须营造技术创新生态化环境, 必须完善技术创新生态化法律制度, 必须建立技术创新生态化会计制度。

总之, 建设“美丽中国”, 既要注重“美丽中国”建设与各个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建设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又要注重差异性研究, 注重“美丽中国”建设的特定研究领域和具体目标指向, 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现实, 重实情、出实招、求实效。通过建设“美丽中国”, 加快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让人们共建共享“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辛鸣.十八大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2

[2].孙秀艳, 武卫政.美丽中国, 从雾霾中突围[N].人民日报, 2013-2-21

[3].钱新.“绿色新政”成就“绿色希望”[J].中国石化, 2009, 5:66~68

[4].孙秀艳, 武卫政.美丽中国, 从雾霾中突围[N].人民日报, 2013-2-21

上一篇:关于8月2日战训新干线学习情况通报下一篇:2022年乡镇教育工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