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街道(镇)侨联会“侨之家”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2024-05-17

关于我区街道(镇)侨联会“侨之家”建设的现状与建议(通用1篇)

篇1:关于我区街道(镇)侨联会“侨之家”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提案编号:0027

提 案 者:侨联区委

案由:推进“侨之家”建设,进一步构建和谐社区

承办单位:台侨办

办理结果:留作参考或暂难解决

提案内容:

从目前来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区建设无疑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侨务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抓手。当前,上海社区建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基层侨务工作也可以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街道(镇)侨联会“侨之家”的建设,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从现实情况来看,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归侨侨眷人数众多,而侨务工作始终是我们统一战线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徐汇区又是上海的侨乡,归侨侨眷人数达到了15万人。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侨情也随着发生了新的变化,侨眷人数大量增加,留学回国人员也日益增多。面对当前新形势的变化,在基层建立一个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交流沟通的平台——“侨之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利用好“侨之家”这一平台的作用,使“侨之家”成为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的载体,就是我们工作可以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目前来看,“侨之家”有着非常大的现实需求,为此徐汇区侨联就此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侨之家”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 “侨之家”建设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街道(镇)党工委重视不够

要做好“侨之家”的工作,各个相关层面的重视无疑是关键。从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了解情况来看,对于“侨之家”的建设,有些街道(镇)党工委的重视还不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侨之家”工作的推进。

2、活动形式单一影响工作开展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前街道(镇)归侨侨眷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为当联谊、茶叙、文体活动、走访、学习等形式,对他们缺乏吸引力,这也影响到了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此同时它也显示出了建设“侨之家”的现实迫切性。

3、侨联会的功能还有待完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街道(镇)侨联会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有效的载体和平台。从这一点来说,加快“侨之家”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无疑会使侨联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挥。

4、侨界人士作用发挥仍显不足

侨界人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也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其中特别是新华人华侨和海外知名人士等侨界资源的力量,可以进一步发挥其优势,鼓励他们大力向海外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宣传徐汇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吸引更多海外的专业人才、短缺人才回国创业发展,为推动我区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侨之家”正好可以在其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而从徐汇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归侨侨眷的构成变化也要求我们的工作手段更加灵活,现在高学历以及留学归国人员比例大幅度增加,“侨之家”在其中就能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加强社区“侨之家”建设的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发现,“侨之家”应该成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里工作的重点。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领导和落实

要做好“侨之家”的工作,领导和重视无疑是首要的前提。街道(镇)党工委要重视对侨联会的领导,要发挥侨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要稳定街道(镇)统战干部队伍。国务院转发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全国侨联《关于解决各地侨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的请示报告》(国发[1980]136号)中提出“各地侨联组织应与同级人民团体同等待遇,根据各地工作的实际需要,解决必要的人员编制、干部配备和经费等问题,并列入当地行政编制和财政预算内,享受人民团体的各种待遇。”鉴于国侨办和全国侨联文件精神,结合我区侨务工作实际情况,希望街道(镇)要有一支较为稳定的从事侨联工作的干部队伍。

2、为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要使“侨之家”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必要的物质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经费上应该要保证侨联会活动正常运作。街道(镇)侨联会与街道(镇)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为同级人民团体,就应该享有同等待遇,并应该将街道(镇)侨联会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之中,确保街道(镇)侨联会开展正常活动之需要。街道(镇)侨联会工作要有活力、要有凝聚力,依靠的不是权利,而是积极通过开展各项有意义地活动来凝聚人心、凝聚侨心,从而达到侨界人士为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一切活动都需要一定工作经费给予保障,而这也是“侨之家”建设的基础。

3、建立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

可以尝试建立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来作为“侨之家”活动的地点。这样的活动室可以固定向侨联会的成员开放,并由侨联的联络员轮流值班,义务提供服务。其中可以考虑扩大宣传和建立网络,比如可以发放“服务联络卡”,说明服务的内容以及接待的时间、地点和联系电话,为归侨侨眷提供方便。利用“侨之家”还可以开展培训、兴趣小组等多项活动,进一步提高其对广大归侨侨眷的吸引力。

4、利用社区进一步提供服务

在社区工作中我们要加强为侨服务的意识,组建有社区干部、联络员和志愿者组成的为侨服务队伍,开展以维护权益、联谊交流、帮助照顾为目的的为侨服务活动,形成社区侨务工作的精品亮点。另外还要坚持社区为侨服务与侨为社区服务相结合,不断增强社区侨务工作活力。社区“侨之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侨为本的理念,在为归侨侨眷提供服务的同时,有效利用社区侨务资源在人才、信息、关系、渠道、知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归侨侨眷建积极投入社区建设。

总之,我们认为“侨之家”的建设能否成功主要取决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和支持,活动场所和经费是“侨之家”建立的首要条件;二是“侨之家”的运转离不开侨务工作的热心人,他们是“侨之家”的核心,也是“侨之家”能正常运转的关键;三是“侨之家”的成功离不开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要真正体现“侨之家”的价值,就要充分发挥它的服务功能,丰富活动内容、细化服务项目、创设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让侨界人士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政协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027号提案的答复 区侨联:

贵委(会)提出的关于“推进“侨之家”建设,进一步构建和谐社区”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们认为,侨联的这一提案与党和政府要求加强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意见相一致的。侨联会工作是我们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加强侨联会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需要。努力培育、保护和发展好侨务资源,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汇区是一个侨务大区,归侨、侨眷数量众多、工作面广、任务重。为此,区委、区政府根据党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进一步关心和支持侨联的工作,在发挥侨联团体作用等方面给予更有效的支持。

贵会在提案中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要求,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处理意见回复如下:一是与各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进一步研究沟通,促进各社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重视、支持、关心基层侨联会“侨之家”工作,定期听取街道侨联工作汇报,专题协调、解决街道侨联会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参加基层侨联组织的各项重要活动,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二是各社区(街道)党工委根据实际情况,在每年预算中列出经费,确保侨联会“侨之家”活动在社区正常有序地开展,并保证日常活动场所,为侨联会开展工作创

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各社区(街道)党工委进一步关注侨联会的组织建设,努力改变基层侨联会干部年龄老化现状,把一批热心侨联事业的年轻人吸引到侨联组织里来,有条件的街道可试行聘用侨联会专职干部,给予一定补贴,增强侨联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区侨联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支持、配合侨联工作,特别是在加强 “侨之家”建设和基层侨联会干部(包括侨界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方面,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帮助,共同做好基层侨务工作。

台侨办

上一篇:二年级获奖感言下一篇:校园禁止吃零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