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中国发展道路

2024-05-15

我心中的中国发展道路(共14篇)

篇1:我心中的中国发展道路

我心中的中国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一个包含五十六个民族的美妙国度。我常常有这样一个想法:走遍中国的每一个地方,与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共居一室,以此了解中国。

我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每个地名后面,都有着无限丰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一个地名,相当于翻开一册大书,历史是正文,诗文是旁注,物产风俗则是题图和尾花。五千年风的吹拂、雨的浇灌,这块古老的叫作中国的土地孕育了太多的辉煌,只要你肯发现,每一个地名都会成为知识的.源泉,涌流出历史和传说,故事和诗篇。

思绪在地名中穿梭,风土人情在脑海中播映,每次了解了一个新的地名,我认为都是在追溯情感的源泉,探寻精神的基因。曲阜不只是山脚下的一处地名,凉州也不只是甘肃武威的古称,前者孕育了孔子和《论语》,一句“仁以为己任”为古今世人标举了做人的姿态,后者衍生了那么多的唐代乐府《凉州词》。王之涣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会我们感受和言说的方式。曲阜和凉州只不过是神州大地上的两个小点,像这样具有启迪意义的地点,仿佛银河系里几亿兆的星星,谁能数得清!每一个细微的点都能连接成一个面,每种现在都通往着过去,每一种具体都蕴含着一般。如果说文化是一种古老丰饶的原野,那么每一个这样的地名就是一棵茂盛的大树,根系深深地扎了进去,枝叶则荫庇了今天和明天。它们与我有关,与我的亲人有关,与我们整个大家族有关。

了解一个地方,进而不断地了解中国,已经成为我不肯割舍的习惯和爱好。心醉神驰中,感悟也源源不断。我把它当作一堂没有极限的课程,它既寄托了对丰富广阔的生活的向往,又是我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更是对祖国的庄重的注目仪式。它时时提醒我,让我知道我的信仰和崇拜的起讫,我的忠诚和献身的方式,让我终身学习这一课吧!

篇2:我心中的中国发展道路

我心中的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不像美国那样多管闲事,不像越南那样吸毒品,不像威尼斯那样浸在水中,不像德国、日本那样残忍。

我心中的中国不光有史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花木兰、鲁智深、林黛玉、孙悟空。

我心中的中国是有稀有的天然气、煤、铁、矿,还有地面上存量很少的金属及珍贵的水晶、化石。还有美丽的南沙群岛、海南、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北沙群岛及亚龙湾热带雨林。

篇3:我心中的法治中国

社会与人离不开法, 回溯法的渊源, 在7000 年前古巴比伦王国的石柱上, 法律就第一次以《汉谟拉比法典》的名字向世人庄严宣布, 它要判曲直辩定是非, 做世人的仲裁者。从此, 法就伴随着人类社会走过了一个个发展阶段, 日臻成熟, 日趋完善, 法塑造了社会的躯体, 构建了国家的灵魂。当代发达国家, 无一不是在法治的基础上建构起了富裕, 繁荣的社会大厦: 美国的三权分立, 英国的君主立宪, 法国的成文法典, 而作为当今社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也在依法治国这一英明方略的指导下, 走向了法治建设的康庄大道。

现时期, 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国家政治, 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主要方面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提高, 公民的自由和权力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 可以说我们正在通向法制道路上阔步前行, 但有些问题依然存在, 不重视法治, 践踏人权, 贪污腐化等与法治建设不和谐的问题依然存在, 制约和阻滞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步伐。去年大量官员在作风上落马, 被剥夺政治权利。面对依旧不和谐的违法乱纪状况, 必须加大监督及惩罚力度, 建立起一个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的法治国家, 在法律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 最大限度地降低滥用职权, 贪污腐败等不良之风违法犯纪的行为发生。“打老虎, 拍苍蝇”, 不光能在表面上严惩, 更要在根源处杜绝, 不能只让法律成为意识形态和政治口号,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大力整治不良之风, 坚决捍卫法律尊严, 通过各方面措施来规范社会意识。

权利周围总会带着些许诱惑, 从最早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秦的出现, 便掀起了君主专制的篇章, 人治与法治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无论是柏拉图的哲人之治还是孔子的圣人之治, 都会有因感情用事而导致的偏激, 所以当今法治社会更需要高举法治旗帜, 积极引导, 防止利益感情蒙蔽双眼, 任人唯亲, 积极引导各阶层践行法治。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有相应的完善制度给予保障。目前, 我国正在一步步强大起来, 各项制度也得到相应完善, 法治国家也将成为中国的标志, 法治进程日趋成熟完善, 相当乐观, 不断把不足之处尽量缩小, 把优点完善巩固, 以保证我国大跨步发展壮大。

法治中国就是大家都尊法守法, 只有当法律成为国民必须的信仰和敬畏规则时, 人们才可能在这条规则底线上行走, 道德才不会失守, 底线才不会被践踏, 秩序才不会崩坏, 公平正义才能让人有所期许, 法制观念才能永驻你我心中。因此, 要大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培训, 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深化对群众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 人民群众无疑是最广泛的基础力量, 在全社会有规律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懂得依法表达维权利益诉求, 解决矛盾纠纷成为构筑法治中国的坚实基础。同时有关执法部门, 同样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积极督促有关执法部门依法执政, 深入学习优良作风, 不以权谋私, 保证权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高效运行, 推动法治建设进程, 让全社会各领域都广泛融入法治建设, 加快法治建设步伐, 从而使整个社会法治精神得到引领提升。

诗人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曾这么说过: “有两种东西,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持久,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 不断增长, 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律。”璀璨的星空是以其独有的博大深深震撼力我们的心灵, 那么法律则是以其庄严权威的制度规范警示了我们。我国从法律, 法制再到法治的不断探索, 彰显了我国对法律的不解追求和法制灵魂的信仰。

我心中的法治中国, 是政治清明, 经济富强, 文化繁荣, 社会和谐, 生态文明的国家。法治兴则国家兴, 法治强则国家强, 建设法治国家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让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健全, 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让社会运行更加稳定和谐, 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完善, 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与法治中国相伴而行。

法治付不公以平等, 付正义以力量, 付权利以约束, 付言行以准绳。法治中国铭记于心, 法治建设积极推动, 在习主席等领导人的英明带领下, 法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社会, 我们的法律制度必将会更加成熟完善, 富强民主文明的美丽中国必将持续辉煌, 让我们牢记法律规范共建美好中国。

参考文献

[1]杨晓畅.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法律哲学建构的三个维度[J].学习与探索, 2010 (6) :95-98.

[2]郝铁川.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依法治国[J].中国法学, 2002 (2) .

篇4:我心中的中国梦

我发现,中国人的梦想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战争年代,人们只想着赶走侵略者,过上安稳的日子,多一份宁静,少一点苦难;建国初期,人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衣食无忧,能过上富裕的生活。随着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每个中国人有了更远大的梦想。

从书报上,从爸妈的嘴中,我渐渐明白了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梦想。中国梦就是由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组成的,圆了我们的个人梦想,也就圆了中国梦。我想,每个人的梦想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十多亿中华儿女都能把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连在一起,那中国梦也会像大海一样是无边无际的,是永远不会干涸的!反之,中国梦就会在烈日的照射下,很容易就枯竭了。我认为,中国梦是我们大家的,我们不能只管自己,当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实现中国梦。

我记得,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梦想的力量》: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虽然实现梦想的难度在不断增大,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我想,瑞恩的梦想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他的梦想是美好的,为了梦想坚持不懈。我们为何不能坚持梦想呢?

我相信每个人都坚持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那中国梦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

篇5:《我心中的“中国梦”》

2010级文学院新闻3班杨宜群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在发表闭幕讲话时,将近25分钟的时间里,有9次提及“中国梦”。“中国梦”一时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人人都在谈“强国梦”,也都把“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想联系起来。习近平在最近又把“中国梦”定义为“人民的梦”,这更让大家激情澎湃,仿佛我们离“中国梦”更近了。

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而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仅从我的理解谈谈我心中的“中国梦”。

一、强国梦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国家繁荣昌盛,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有极大提升,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党更加成熟、纯洁、先进,将那些贪官污吏、巧言令色、投机钻营的人拒之门外;社会和谐,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实现了“中国梦”。也许我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但是这是我的心声。实现这样的“中国梦”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也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奋勇前进,无数的前辈为我们铺路架桥,让我们实现了无数的梦想。

我们的统一梦。我想当雄壮的国歌在香港缓缓响起,当五星红旗在澳门迎风飘扬时,见证此刻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不会热血沸腾。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祖**亲用颤抖的双手缓缓地将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紧紧抱起时那幸福和激动的心情。每当看到港澳回归的纪录片时,我的心情都难以平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动与自豪,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同身受。曾经的屈辱,曾经的无奈,曾经的泪水在那一时刻都成为了历史。

我们的奥运梦。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北京”的时候,我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所有中国人都和我一样,从沙发里一跃而起,莫名的激动与自豪让我泪流满面。喜讯传来,举国欢腾。全国同胞千万人走上街头,彻夜狂欢。人们不能忘记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的过去,而现在我们梦想成真。

我们的飞天梦。1999年,神州一号飞船成功飞天,如利剑出鞘,一夜之间让祖国人民惊喜不已。每一次神舟的升空,都让我们的梦想飞得更高,都让我们的心跳得更快。特别是神州五号顺利升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得以实现,我们更是无比激动。中国古代“嫦娥奔月”的飞天梦在此刻梦想成真了。世界为之惊叹,国民为之自豪。

我们实现了无数的梦想,然而在自豪之后我们不能只沉浸在喜悦之中,应该多为我们更多梦想的实现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的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腐败与特权问题让社会的公平正义难以实现,我们我民主法治进程在曲折中探索,我们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我们实现真正的“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只要有梦,就有实现的可能,只要有信心,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能实现“中国梦”!

二、人民的梦

从个人层面上来讲,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一个好心情,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就实现了“中国梦”。这也和“人民的梦”相契合。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梦”和“人民的梦”是一体的。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的国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的各级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子弟兵。这一切都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此外,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一个理想。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了广大人民的创造性劳动,中国梦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就无法梦想成真。最后,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一道构成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造福人民。

既然如此,“中国梦”的实现就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了。我想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信仰、心中有信念,路就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我们现在通过媒体的报道也看到,很多人都在谈论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想,我看到电视上很多,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都在倾诉着自己心中小小的中国梦。其实真正的“中国梦”就是每个人这小小的梦想集合起来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官员心系群众;职工爱岗敬业;学生勤奋学习……那么每个人小小的努力都为构筑“中国

梦”的大厦添砖加瓦,十三亿人凝聚的巨大合力定能推动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当然,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和考验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我认为,外部的压力压不跨我们。西方一直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软硬兼施,企图使我国改旗易帜,或遏制我们。但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旗帜鲜明,全社会人心思治,所以西方不会得逞。这一次总书记将“中国梦”作了更为细致和详尽的解释,他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凝聚中国力量。

突然,我又想起了习总书记说的几句话,他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还有一句是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当我们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应该会感到心潮非常澎湃。我们如果把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结合起来,我想凝聚的力量定是惊人的巨大。

篇6:我心中的中国园林

一、文化园林——梦中山水

园林,咫尺山水间蕴含千里江山之气,几乎是每个文人雅士时时刻刻魂牵梦绕的地方,梦寐以求的心灵与灵魂的栖息地。在这里,随处可以栖息自己的志趣与理想,假山背后、竹林深处、繁花丛中,诗酒生活与山水情怀彼此交融,动静皆宜,在尘世中安享超凡脱俗的宁静。手执书卷,漫步灵魂的“桃花源”。

(图片来自网络)

那究竟何为园林,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深植在文人的梦中?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中国建筑中独树一帜,最为有名的是古典园林建筑。陈从周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讲到:“造园之高明者,运用文学绘画音乐之境,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中国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庙园林和自然园林。虽由人作,宛如天成。以追求“道法自然”为根本指导理念,主张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这一点尤其在私家园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园林用叠山理水的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巧妙够配,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从而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圆融美妙状态。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都对中国园林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园林之景妙处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意境,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分的。

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处处可见,文化是园林的风骨。

二、园林寻梦——我心中的园林 抛开这些复杂的理论,我们可以把园林的要素归为以下几点——在一定范围内,筑山理水,并运用花草植物、亭台建筑加以书画墨宝,有张有弛,合理布局,在入世的繁复与出世的洒脱中寻得一份心灵的契合点。因地制宜,不矫揉造作,不刻意遵循章法而破坏园林的天然之美——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中国园林。

游过苏州园林之后的感觉是:一种美好的质朴,舒适中尽享安逸,此时心情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在这里,重新把感觉又交给了自己。难怪古代会有那么多的文人雅士,诗人词人,看看他们生活生长的环境:或美丽优雅,或清新俊秀,或大气磅礴。生于斯长于斯,碧山秀水,人杰地灵!

山沉稳,水灵动。堆山叠石显示园林的性格,理水生灵流动园林的灵魂。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讲到:“垒石成山,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

因此,我理想的中国园林更要看重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的风景与情趣,所谓“移步换景”正是如此。进园时可采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构建手法,选一壁石立之,对园中之景产生无限遐想。同时根据当地气候与地形条件,载育不同植物,使园中四季景致各不同。至于林间小道,可采用鹅软石铺就,或直接采用水泥路面,清新中不失别致,真正的回归自然。海拔较高处可根据地势建山,或巍峨,或秀丽,若无法建山,可堆叠假山,正如承德避暑山庄的“金山岛”,不失为园中一景。

理水生灵,泉眼、小溪、湖泊是园林中活跃的精灵。善用园中之水,水大处,可建小型瀑布或喷泉,水小处,三两泉眼,几处溪流,加以青松翠竹,亭台楼阁,名人诗画,乐亦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

篇7:我心中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中国梦,是千百年来人民共同向往的美好蓝图,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少年中国说》中阐述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那一刻,我的青春开始沸腾,我的生命开始燃烧,我找到了要为之而奋斗的那个梦!我想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做些什么。下面我将就我个人对中国梦的理解,向党组织作如下汇报。

作为一名高校研究生,从个人学习过程来讲,我的中国梦就是科研梦。作为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科研是一个学者的使命。每一个科研项目都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能做配角,只能做主角。中国需要科技工作者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让中国科研在世界上挺起腰杆,实现强国的梦想。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研究生,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第一、充分认识读研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开始,要时刻保持淡定的心境。读研意味着选择了一条通往学术殿堂的道路。当看着早已参加工作的昔日同窗领着高薪、衣着光鲜的站在自己面前时候,我们很可能会对自己的读研选择产生自我怀疑,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坚定自己读研的选择,以淡定的心境来对待;第二、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专业知识和最新动态。作为一名研究生,需要学会阅读并整理大量的材料,从而梳理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导师课题研究中;第四、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研究生生活压力相比本科生活来讲要大得多,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面对一切。因此,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定位好个人的信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研三学生,从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讲,我的中国梦就是教师梦。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怎样才是一个好的教师呢?一个好教师能告知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的良好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帮助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一个好教师是热情亲切的谈论家。但是最好的教师知道,当他的学生争取用自己的语言形成他们的思想时,如何保持镇定和忍耐;一个好的教师永远是谦恭。他很自然地感到他积累的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智慧,远比他自己更为重要。但是最好的教师甚至是更谦恭的,因为他尊重年轻人的感情,比对待一位朴素的老人自然更为重要;一个好教师知道他的学生必须是忠诚的和负责的良好公民。但是最好的教师知道负责任、诚实和良好的公民条件不能在一门课程中“教”出来,因为这种品质是通过日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日常讲演而形成的;一个好的教师力求使他的班上学生在他的控制下。但是最好的教师知道首先必须能控制自己。在求职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体验要去经历。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从身边的环境来讲,我的中国梦就是美丽中国梦。雾霾,一个可怕的白色魔鬼!它盖住远处的青山绿水,遮住近处的车水马龙。在一条幽幽的街道上,站定一会,脸上满是尘沙;注视一会,眼前一片迷茫。身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啊,每个人都戴着密不透风的帽子,厚厚的口罩保护着他们的鼻喉,脖上围了不知多少条围巾,衣服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受到了衣服的束缚,人们走路一摇一晃,就像一只可笑的巨型企鹅。这恶劣的天气给人的影响委实是显而易见。汽车排出的废气,工厂腾起的黑烟,浪费奢侈的用电用水。一幕幕在我们眼前若隐若现。诚然!罪魁祸首还是我们自己。要实现美丽中国梦。每个公民都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环境更干净,让我们的祖国更美丽。

篇8:我心中的中国发展道路

2012年, 信息技术教育辽阔疆域的壮秀风光格外诱人, 远山仙阁缥渺, 寄托着人们的无限向往和期许, 新技术、新经验、新模式的集中出现, 促使人们去思考。近水楼台高筑, 是人们过往的经验所点亮的明灯;新现象, 新实践, 新探索, 为那些挑战者们指引方向。然而, 面对众多的“新”, 有的人思路开了, 有的人眼睛花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之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行走路线更显明朗, 她伸展出多条枝芽, 脉络分明。她徜徉在这条熟悉的大路上, 见证着这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足迹, 她真切地感受到陪伴着她一起行走的人们, 事实上, 她是在与她的同行者们共赏这美丽的风景, 也相互鼓舞着, 坚定着走下去的信念。

年末的一天, 人们是这样围绕着她呼唤起来的:伟大的“先知”请在我们需要方向的时候给予我们方向吧, 将我们的力量凝聚起来, 引领着我们前行吧!然而她却说, 她在做的事情, 就是想要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先知”。人们听后交头接耳地低语, 于是她翻开了她自己, 人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模样, 也看到了那些走在前面的人点燃了火把, 享受着灵光一现的快感, 寻找了方向……人们相对而视, 彼此间多了几分亲密, 更多了几分理解, 这是一种自然的、由衷而发的力量的汇集, 它不需要任何的膜拜, 却来自于每个人的信仰。

篇9:我心中的中国画

1993年到1995年,我有机会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国画,师从刘大为主任、任惠中和王天胜老师。院校的系统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从花鸟画到人物画的一些艺术规律,也就是绘画本体的法则。1996年至1999年,我又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政治学院(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我深知艺术因地域的差异而各有特色,而要成为好的画家一定要博众家之长。于是,我经常到湖南省画院请教老师们,尤其是湖南师大的朱训德院长,他的工笔画,很有写意性,也很有意境,还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和民族性。从他身上我感受到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他所说“要想当一位好画家须先当好一名好学者”。

1999年到2005年,因在部队工作关系,我走南闯北在很多省份呆过,每到一地,我都会去拜访当地中国画名家。从他们的作品和言语中,体会到中国画的精髓。让我记忆最深的是鲁迅美术学院王盛烈老院长的教导,他亲手题写了“山水有清音”送给我,我用它作为我山水画创作的座佑铭,我的山水画始终围绕这样的主线进行创作。还有刘大为主任,他向我传授了他对中国绘画的宗旨和绘画本体的感悟,同时题写“有志者事竟成”的励志名句激励我。在孙其峰老先生门下学习期间,他将几十年来对中国画艺术的领悟和真知灼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老一辈的中国画家给予我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画的博大精深,领悟到中国画的丰富内涵。

在以上年月,因工作关系还得做好管理工作,不能一心作画,动手时间有限,所以感觉到艺术生命的浪费,有些局促不安。其间,只有少数作品参加了全国、全军和省市美展。

2005年我从部队转业到了重庆画院。我想在国办专业画院应有学术追求,从而开始了自己新的定位。我选择了工笔人物画着手,但写意也没有放松。我的计划是每年应有新的作品参加全国专业性展览。当我的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及其它省美术馆展出时,我会在宏观掌握作品方向的同时认真分析、揣摩优秀作品的特点。这让我对中国画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其实中国画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我不是那种顿悟的人,我只有靠勤奋来弥补我的不足,孜孜以求,一点一点地向前迈进,在进入重庆画院的七年间,先后有十几件作品参加了全国专业美术展览,并且有作品获奖。

我视中国画为生命,时时思考着中国绘画的本体。不管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画都有各自的绘画艺术规律,都有共同之处,但都有各自不同的体现。我将来的绘画方向应怎样走?我并不想象许多人好言相劝的那样在现有的工笔人物画上做文章,专攻一门,那样也许会更快地在一定的领域里产生影响。但我并不看重虚浮的名利,而更愿追求我喜欢的中国山水画,山水画丰富的内涵和广博的信息容量更能体现中国的人文情怀。我试图将花鸟、人物、山水三个画科相互融合,我在画人物的时候,有时会夹杂山水或花鸟作为背景。中国工笔画不似水墨画笔墨变化无穷,其长处在于刻画细致入微,写实具象,但从来就不是照相机式的复制现实。其优美的线条,主观的色彩,本身就是具有艺术美感,受西方人物画的影响,我们赋予它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多的在表达艺术家自身的艺术心愿和审美理想。借此表达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甚至可以情景交融地创造某种境界,也可从人物的造型和形象中揭示某种哲理意蕴。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和艺术性便提到主要位置,有些注重细节,类似超写实绘画,有些形变而神似,类似表现主义,更注重手法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工笔人物画在吸收了西画的因素,如造型如色彩,从而使画家的个性特征和画家风格的个性特征都得以凸显。中国画更注重作者的造化是源泉,造化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它也让我们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创造的过程中又净化了我的灵魂。

中国写意画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笔法的表达,而笔墨是一个画家的性情体现,不同修养的画家对笔墨体现是不一样的,只要是有创造性,都应是不尽相同的。线就是笔法的结果,它最具生命力,最贴近创造与接受心理,它把创造者的心理活动不加任何掩饰地流于笔端,裸露在观众面前,即写胸中之意,写心,写性是画家的心性的反映,是画家心灵的真实、排斥客观的描写和自然的摹仿。

篇10:我心中的”中国梦”!

----------------作者张永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是来自*****的一名普通职工,很荣幸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和大家一起感受党的光辉雨露。

我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阳光,时时刻刻感受着党的英明伟大。1921年7月,嘉兴南湖上青山隐隐、湖水荡漾,二十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青年带着理想,携着希望、从上海的一座角楼来到这里,起碇、破航,一支竹篙、一艘红船,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的东方雄狮,拨云见日,把中国人民带上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晃就是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啊,这是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时代,我们党一直把握时代的脉搏,引领着前进的道路。从南湖出发。走过井冈山、走过遵义、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走过延安、……,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党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但又一次次奋起,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如今,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将以仰望的姿态注目东方,在泱泱中华960万平方公里的上空,有一面绣着镰刀和锤头的旗帜,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起,迎着风,猎猎飘扬!

每当看到鲜艳的党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 1

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每时每刻都让我感受到党的坚强有力。九十年来,我们党从白色恐怖下的秘密组织活动,发展到新时期的全面覆盖,至今已经拥有3800万个基层党组织,发挥着让人惊叹的决策力、执行力、影响力!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不论在生产、科研一线,还是在抢险、救灾前沿,那压不垮、难不倒、冲不散的,就是我们的党组织,就是我们的党员,他们心中永远有一展迎风招展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在我的身边,在我们的烟草战线上,也有着许多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他们常年与枯燥的工作为伴,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平,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献给了我们的烟草事业。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本职工作,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火红的誓言。他们时刻把对党旗的忠诚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标尺,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对党对工作的无限庄重承诺。

看到猎猎党旗迎风招展,时时刻刻都让我感受到党的活力无限。九十年来,我们党从最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将近8000万党员,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执政的考验,始终保持了无与伦比的先进性。无数的革命先驱、英雄模范,就像一面旗帜、一顶顶脊梁,时刻激励着、支撑着我们,奏响着时代的最强音。正是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洗刷了百年耻辱,实践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宣言;让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可以说不”的豪迈;在港澳回归的自豪中,在制服SARS的欣慰中,在举办奥运的荣光中,在克服地震灾害的认可中,在度过金融危机的赞叹中,谁都无法否认,是中国共产党,是那鲜艳的党旗引领中国人民迈出了矫健的步伐!

在飘扬的党旗上,我看到了党内各民族积极发展,执政基础的不断加强,党群团结一致。我看到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那人人推动的自主创新,处处迸发的勃勃生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那纷纷建立的长效机制,层出不穷的先进典型。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看到了我们铜川烟草事业的腾飞、陕西烟草的腾飞。

路漫漫其修远兮,选择成为一名**系统的职工,便只顾胸怀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与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职工的铮铮誓言,让青春在奉献中激情燃烧,让岁月在闪光中见证我们无悔的年华。

篇11:我心中的美丽的中国

九(7)班 方晶 在那遥远的东方,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她有着如诗如画的壮丽山河,有着灿若辰星的悠久文明,有着彪炳千古的不朽人文,有着仁义礼智的优秀品德。

她的美婉约而豪迈,细腻而又粗犷,她的名字叫中国。

作为你的儿女,美丽的中国,我爱你。我爱你的壮丽山河,我爱你的悠久文明,我爱你的不朽文明。同时,我也期盼,我们的存在会让你的美丽千秋万代。

可是,当我正为你近百年来工业上的飞速发展而自豪时,当我在高楼中穿梭时,大自然却向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再也看不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优美的田园风光,一个个满目疮病的地球在向人们痛苦的呻吟。耕地的面积急剧的减少,大片森林被砍伐掉,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在不断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然而,听到或看到这些消息的同时我们也感到欣慰。

因为我国新的主席习近平提出“美丽中国”的号召,我国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章节进行阐述,使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大大“升级”,然而,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刻,不再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上,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

相信你我心中的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

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要求就是要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是我们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美好。

如今,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声音一红传唱,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为“心中的美丽中国”努力学习,让祖国重新复兴起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强大起来。

让我们 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加自觉的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兴起一个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美丽中国而奋斗吧

我心中的美丽中国

金莜清 九(7)班 我插上梦想的翅膀来到梦寐以求的的中国。

放眼望去,群山耸入云端,白云绕山而动,不时还有鸟儿的鸣叫声掠过耳畔。

你看,青的草,绿的叶,各种五颜六色的话,都像赶集似的聚拢在一起连游人也络绎不绝。但是我希望这种美好的景象能绵延到每一个角落。

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高楼不断耸立代替了茵茵青草……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大自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我们不断的索取,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且越发严重。

草原上不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山林里的鸟儿不再“百家争鸣”……

种种迹象都不容忽视……

我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正视这一个问题,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有很好的改善。然而,这只是我们迈出的一小步。

我们更应该迈出全面提高素质这一大步,培育好的道德观念。

近年来发生的冷漠事件,不仅仅击垮了人们心中对那个传统美德之邦的敬仰之情,更是对人性真善美的拷问。那些许多骇人听闻的事,不禁让人感到冷漠之神的步步逼近,我们的心灵早就在悄无声息中蒙上一层灰,看不到求助的手。

有黑暗冷漠的同时必定有暖暖熙阳---那些具有高尚人格的英雄用他们的生命照亮,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例如,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是他们用爱筑起了一座座桥梁,让我们走向光辉的彼岸。

景美人更美,我心中的美丽中国。

是梦?不是梦

九(7)班 周媛

“叮叮当当……”终于放学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暗自抱怨着这个世界太现实了,一切都是那么不尽人意。

脚下的石头被我踢着向前滚动,“当”一声响,咿?踢到什么东西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块牌子,上面用漂亮的艺术字写着——你的梦,将在这里实现!一个大大的箭头指向他背后的一扇门。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推开了那扇门,一道光刺痛了我的眼睛,待我定眼一看,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一大片草地郁郁葱葱,完成颁发的花朵星点般散落其中,深吸一口气,五脏六腑顿时舒畅无比。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似乎不含任何杂质。往前走,一排杨柳守卫着一池湖水,湖中鱼儿戏水溪间,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湖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湖底,静止时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方游去,轻快敏捷。

渐渐地,林间小路变成宽阔的马路,时不时会有太阳能汽车和自行车驶过。我习惯的用手捂住了鼻子才发现这里没有灰尘。咿,那偌大的一个超市怎么连个收银员都不见,不行我得去看个究竟。走进超市,人们都在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然后按标价讲钱放在收银台上,没有店主,没有营业员,也没有人会贪便宜,所以的人都显得那么自然,秩序井然。走出超市,我又继续前行。突然,一行大字映入眼帘: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不用说,这里就是学校了,我在操场闲逛,看,橡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一应俱全,注重劳逸结合不。

一位同学告诉我,学校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农村的孩子也有书读,也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和平台,学校也提倡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将自己的长处发掘出来,并加以实际运用。社会实践也是学校重视的一部分,校长会定期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思绪万千,走出学校,继续前行,去捕捉美丽的镜头……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声音将我吵醒,我猛然起身,想要抓住那些,零碎的美好,可是他们已经悄悄溜走。

原来是一场梦啊!总觉得是那么真实,醒后怅然若失。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不无道理。

是梦吗?不是梦。中国梦离我们并不远,只是人们没有充足的准备去迎接它,中国人一向很有志气,只是缺少拼搏的精神罢了,中国梦不难实现,中国后继有人,青年群英荟萃,相信中国一定会有走向世界前列的一天。

篇12:我心中的中国梦征文

中国的历史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火药和指南针开启了人类的近代化,造纸术更是将文明传遍世界,留下汉、唐等无与伦比的中国形象。古代的中国,拥有着领先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和最辉煌的灿烂文明。从此,华夏儿女名扬远方。近代以后,中国开始没落,先是英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接着八国联军侵华血洗了圆明园,再者各种战争接踵而来・・・・・・但是,勇敢的华夏儿女并未被这凶残所打倒,在1949年,新中国屹立于华夏大地之上。在这以后,经济大发展,改革加开放,从一穷二白到突飞猛进,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中国兴衰犹在眼前,新中国的发展让我坚信:中国的未来不是梦,中国梦必将实现。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既虚又实,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就叫梦想。当我们把一件件梦想实现的时候,会发现,梦想其实并不远。在实现梦的征途中,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实现。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梦想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并且坚持每一个脚印,直到成功。“中国梦”三个字,所涵盖的不仅是一个大国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更代表着十三亿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懂得了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也许每个人的国家梦不尽相同,但共同的一定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

中国梦是十三亿中国人的梦,也是中华民族的梦,他是人民对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追求的体现,是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来。我也向往着更公正公平的教育制度,更健全制衡的司法章程,更便携高效的医疗系统,更开放昂首的精神风貌,渴望着更有人文建设的中国向我们走来,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弯一个腰,转一个头,也许今天的中国就比昨天安静一点,干净一点,和谐一点。

每个人的梦想都不同,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一个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有一个为伟大的梦想;而一个有远大抱负,要发展壮大的国家,更不会没有梦想。中国梦,一个承载着民族梦想和决心的载,像一艘大船,十三亿的人民都是组成船身的构件这样一艘巨舰,他的风帆,他的旗帜,他乘风破浪的英姿和饱满紧绷的缆绳,作为人民的我们都触手可及。我们将生命融入其中,这个庞大而年轻的国家,与我们生死与共,而我们的思想与生命,就是推动这艘巨舰前进的动力。

篇13:我心中的荆轲

战国,那是个充满死亡和黑暗斗争的时代,当所向披靡的秦国大军,濒临易水之时,荆轲的出现无疑绐整个燕国带来希望。而此时,燕国的灭亡已经注定。燕太子丹的优柔寡断和秦武阳的外强中干,荆轲比谁都清楚,所以刺杀计划的失败,也就早已注定。失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转身,是诸士动人的悲曲和一脸憔悴,哀伤的面容。心中杀气升腾,嬴政、嬴政、死啊!跃上马车,驶向强秦,终已不顾。秦王殿上冲天而起的血光。

在中国古代,有无数英雄侠士,有季布有张良甚至是诸葛亮和曹操,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取得的成就是荆轲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但在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假想,就是把他们放到荆轲的位置,他们是否也能像荆轲那样死得义无反顾。

篇14:我心中的中国发展道路

60多年后,饱尝辍学滋味,对贫困孩子格外关爱的俞斌,被誉为贫困学子的“救星”、“爱心使者”、失学儿童“最亲爱的爷爷”。

2015年10月22日,国内首个以“中国好人”命名的爱心工作室——“俞斌爱心工作室”在无锡堰桥挂牌成立。爱的暖流在此汇聚之后再出发。

爱心如霞光:

把善事当作一种轻松的道德享受

“我心中只有12个字: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今年70岁的俞斌,是无锡市堰桥中学的退休教师。拉开他家写字台的一只抽屉,数百张火车票、汽车票整齐摆放在一起。这一张张票根,正是他20多年来翻山越岭、过滩涉水,执着地行走在助学路上的最好记录。

俞斌的“爱心长跑”始于1994年。这年3月,他第一次看到“希望工程”宣传画上那名失学少女充满渴望与期盼的大眼睛时,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自己少年时辍学的经历历历在目,俞斌当即落泪。随后,他填写了结对救助志愿表,参加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与贵州省开阳县立京小学一名已失学半年多的三年级学生刘章武结成对子。当时,在堰桥中学当教师的俞斌,月工资只有300多元,可他第一次就汇出了400元助学款。

贫困山区的孩子生活到底怎么样?是俞斌始终牵挂的问题。1996年暑假,他背着一大包衣物踏上了去贵州的列车,他要去看看刘章武,看看那些跟刘章武一样的苦孩子。为了多节省些钱给贫困孩子,俞斌不睡卧铺坐硬座,整整坐了两天两夜。途中饿了,他就啃几口自带的干粮。车到贵阳后,他先乘大客再换中巴,又颠簸了3个多小时路程,负重走了30多里的山路,终于在黄昏时分到达了大山深处的开阳县龙岗镇杨家山村。

眼前的小山村远比俞斌想象中贫困得多,更令他心酸落泪的是,刘章武的家已经断炊多日,连一碗玉米面糊糊都端不上桌。热心的村长几经周折,才安排俞斌住进了该村一户相对较好的村民家中。泪光中,俞斌坚定了自己助学的决心,他要为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孩子们出更多的力,资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上学读书。他将身上的1000多元钱全部拿出来,并和刘章武家庭签订了帮困协议书,不仅要解决刘章武上学的费用,还将担负其家中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费用。1年后,刘章武来信感激地说,因为得到了俞爷爷的资助,家中烟叶、油菜籽丰收,已经脱贫了。

从1996年暑假开始,俞斌千里跋涉,六上贵州,亲自将助学款和日用品送到贫困孩子的手中。

2004年,俞斌与西藏日喀则地区藏族学生格桑结成助学对子。多年不间断的资助和交流,让俞斌和格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15年7月,喜讯传来:格桑收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村里唯一一个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8月7日,俞斌准备了两大包礼物,踏上上海至拉萨的特快列车。两天两夜后他抵达拉萨。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他又乘坐夜班汽车,经过500多公里的颠簸,历时8个多小时,连夜赶到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一打听,这里离格桑家所在麻布加乡普玛村还有70多公里,迄今尚未开通客车。正当他发愁时,偶遇当地武警中队的官兵,部队领导热情地伸出援手,安排俞斌吃饭、午休,并帮助他顺利抵达麻布加乡普玛村格桑家中。

走进格桑家的小土屋,俞斌给格桑一家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贺礼:一个1000元的红包,上学所需的箱包、被单、服装以及水果、南京桂花鸭、蔬菜、饮料等食品。

当晚,全村男女老少一拨又一拨地来到格桑家中,载歌载舞,用藏民最隆重的礼仪欢迎俞斌。第二天,俞斌踏上归途时,格桑的父母献上了两条洁白的哈达,保佑俞斌一路平安。这一次雪域之行,俞斌收获了满满的感动,给他住宿打折优惠的旅馆老板、帮他免费订票并拒收车费的青海西宁赴藏光伏考察团团员等,一路上好心人的关爱,让俞斌此生难忘。

爱心如明灯,

光亮照进千万家

“生命不息,助学不止,

通往深山的路,我将一直走下去。”

远赴他乡送爱心,近在身边也温暖。苏北泗洪县梅花乡的张都,8岁时父亲重病去世,母亲改嫁,小张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两间摇摇欲坠的破草房里。小学毕业时,张都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当地的梅花中学,却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俞斌得知后,立即寄去500元钱和衣服等日用品,把张都纳入了自己的资助对象。张都家里的泥草房被大雨冲塌,祖孙三人无处栖身,俞斌专程送去500元钱,资助张都家修建瓦房。2000年时,张都以全镇第三名的成绩考取了泗洪中学,然而高达几千元的学费又一次让他陷入了愁苦和迷茫中。此时俞斌的妻子因患食道癌刚去世不久,为给妻子治病,家中的积蓄已经花光且负了债,俞斌已无力再承担这笔学费了。

捧着张都的“求助信”,俞斌犹豫了。晚上,他坐在床前静静地端详着妻子的遗照,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妻子生前的一幕幕:为了给几名资助的孤儿寄去寒衣,妻子强忍病痛,用颤抖的双手一针一线细心地缝合着寄给远方的包裹。弥留之际,妻子没有对他说什么,而是盯着几名孤儿的照片,眼角无力地流下泪来……30多年相濡以沫,夫妻间早已心心相映,只有俞斌自己才能读懂其中情丝,妻子是割舍不下这几个苦命的孤儿啊!

第二天,俞斌从亲戚手中借了钱寄给了张都。俞斌借钱的原因感动了堰桥镇的私营业主王建荣夫妇,得知俞斌这么多年来的爱心奉献,夫妇两人主动找到俞斌,表示愿意承担张都高中以及今后大学的费用。俞斌开心不已,他想方设法将张都从苏北转到了无锡重点中学怀仁中学“阳光班”就读。3年苦读,张都以优异成绩被南京林业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获得了南师大工学学士。2015年1月,在无锡一家国企工作的张都举办婚礼,俞斌作为其“特邀贵宾”坐在了首席。

nlc202309080854

20多年来,俞斌在助学路上倾尽所能帮扶寒门学子。当初,他的工资收入并不高,自己也有3个子女。为了接济贫困学子,他总是节衣缩食。为了节省餐费,他经常煮面条吃,他说:“每天省下几元钱,几个月下来就可以多救助一个失学的孩子。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手中钞票每天都在更换主人,而爱心是永恒的。我乐意做善事,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轻松的‘道德享受’。”

在俞斌的资助下,一个个濒临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俞斌把爱心助学辐射到苏、浙、皖、鲁、豫、湘、鄂、渝、云、贵、川、陕、黑、藏等十几个省市区,先后资助了560名贫困学生,寄出的衣物上百吨,个人直接资助金额近30万元。他成了贫困学子的“救星”,是“爱心使者”,是失学儿童“最亲爱的爷爷”。

俞斌的爱心如明灯,照亮了一个个贫困的家庭。安徽定远县长桥镇一个名叫周家华的女孩,从其他受助孩子的口中知道了“俞爷爷”,继而给俞斌写来了“求援信”。时年12岁的周家华因父亲患白血病,求亲靠友,贷款替爸爸治病,她和弟弟都无钱上学了。周家华在信中说:“俞爷爷,我是多么想上学啊!可我不知道求什么人。每当我看到其他伙伴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时,我就会哭……如果爷爷能圆我和弟弟的上学梦,就是我们一生的幸福。”俞斌看完救援信,立即汇款。不久后,俞斌带着两大包衣物去看望周家华一家,他揪心地发现,周家华的父亲因患白血病已经去世,母亲扔下他们姐弟改嫁了,孤儿弱女别说上学,就是吃饭都得靠伯父周清海救济。而周清海为帮其父治病,家中也早已一贫如洗,负债累累,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即将面临失学。

俞斌心疼不已,丢下衣物就急匆匆地赶回了无锡,他先后动员3个热心人一起来资助周家。现在,4个孩子一个已经大学毕业,一个在安徽工业大学读书,给她写信的周家华已经成家,他的弟弟也在上海工作了。后来,当俞斌和3个热心人一道去看望周清海时,周清海给他们跪下了,动情地说:“要不是你们,我们周家早就没了。”

爱心如火炬:

汇聚起拳拳爱心的正能量

“以我微弱之力,

引来四方爱心,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助学之外,几乎每年的四五月份,俞斌都要去皖南石台县或皖北大别山山区做义工,帮助结对贫困茶农摘茶,为孤儿家庭插秧。摘茶是辛苦活,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茶树一般都在1000多米的山上,每天清晨上山,要到天黑才能下山,摘下的鲜叶一定要在当天炒完,到了半夜,就要忙碌着将茶叶卖出去。这些日子里,真的是时间就是金钱,要分秒必争地干活。俞斌和茶农一道起早贪黑,茶农们不忍这个“爱心爷爷”如此辛劳,常常夺下他手中的篮子,“撵”他下山,可俞斌离开了这块茶田就去了另外一块茶田。感动的茶农们常常将炒出的第一锅新茶交给俞斌,让他带回家乡,俞斌却坚决不收,这可是茶农家中的“黄金”,致富的希望啊!

2011年5月,俞斌来到大别山的黄河小学,到结对的学生黄遵慧家送学费和衣物。当时黄遵慧在学校上课,俞斌就直接去了她家。到了家门口,见家门开着却无人,邻居说孩子父亲是精神病,已失去劳力,母亲为了全家生活在饭店里打工,只有76岁的老奶奶在山上的水田里插秧。俞斌爬上山坡果然见到头发全白的老奶奶正在插秧。俞斌毫不犹疑地脱下鞋子,赤脚下到地里,对老奶奶说:“插秧是我的强项,我来帮你插秧。”等秧插完之后,俞斌累得腰酸背痛,几乎整夜都因为疼痛而未眠。之后每年,他都会如期出现在老奶奶的秧田里,和老奶奶一起插秧。

为了让留守儿童、失依儿童、随迁儿童改善生活,让他们融入无锡,丰富学习和日常生活,也为了和孩子们在一起享受嘻哈玩耍的乐趣生活,从2006年退休后,俞斌就开始创办了“周末免费午(晚)餐”活动。“周末免费午(晚)餐”活动,缘起于余斌退休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当天,俞斌邀请了他帮扶的几个农民工子弟来家里做客。他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希望能吃上一顿丰盛的“肉餐”,一个上三年级的孩子,一次就吃了半碗大肥肉,这让俞斌非常心疼。于是,他决定扩大范围,每个星期天都举办免费餐饮,每次少则一两人,多则三五人,这些孩子轮流来家里就餐。到目前为止,先后有1500多名孩子参加了“周末免费午(晚)餐”活动。

爱心不只是一叠钞票,扶贫更要扶志,鱼渔相授。“周末免费午(晚)餐”活动,还成为俞斌与孩子心灵交流的一个好平台。每次他都利用这一机会,教育孩子们学做人、学做事。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灾区部分幸免于难的孩子们暂时转移到无锡上学。北川小学生周继波和初中生文豪经常到俞斌家里免费就餐,俞斌对他们开展心理疏导,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家贫志坚,顽强生活。直到现在,俞斌还经常给他们邮寄学习、生活用品。

20多年的助学扶贫之路,俞斌的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一份真情与良善。他用清贫、坚守、操劳,为贫困孩子和家庭燃起生活的希望,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他先后荣获了“全国老有所为楷模”、“无锡市最美志愿者”、“无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2009年,俞斌荣登“中国好人榜”。

获得“中国好人”的称号后,俞斌在日记中写道:生命不息,助学不止,通往深山的路,我将一直走下去。

俞斌之情之事,感动着身边的人。在俞斌的组织下,堰桥的爱心人士组成了吉普车大队、女企业家协会,这两个民间组织两次深入大别山和贵州助学,资助金额近10万元。与此同时,俞斌还会同堰桥巾帼志愿者、堰桥企业家协会开展“激情八月·情系大别山”公益爱心志愿团助学行,走进金寨县关庙中心小学,为学校捐赠体育用品,为周边村校20名贫困学生送上助学金及学习用品。

2015年10月22日,以俞斌名字命名的“俞斌爱心工作室”在无锡堰桥挂牌成立,这也是国内首个以“中国好人”命名的爱心工作室。门首“俞斌(公益助学)爱心工作室”的铜牌熠熠生辉,由俞斌肖像、中国志愿服务标识、文字等组成LOGO格外醒目。工作室内,建有俞斌荣誉栏、爱心宣言、爱心助学榜等。俞斌快乐地说:“以我微弱之力,引来四方爱心,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俞斌的工作室担负的不仅是扶贫助学任务,更有为贫困失学儿童的情商培养而制定的“增智助学”和“养志助学”。工作室采取“工作室+志愿团队+专业服务机构”的方式,携手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街道志愿团各服务队以及有关慈善(基金)会等,以项目专业化助推街道爱心助学队伍的建立、培育和壮大。工作室将充分组织各方力量,积极筹集社会资金,联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爱心个人等,以捐款捐物、助学帮教、改善教育环境等方式,达成公益助学目标。

原本可以更轻松安逸地生活,但俞斌却选择了用良善的爱心怜贫惜弱,纵然千金散尽,也不改公益慈善之志。

爱之心、善之举,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行事贵有恒,长久自芬芳。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上一篇:设计工作自我评价下一篇:学习省七次党代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