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2024-05-17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通用4篇)

篇1:《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08月22日18:32 来源:东方网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网

东方网8月22日消息: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大会旨在贯彻科技部、中宣部文化和科技融合座谈会精神和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

殷一璀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上海要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个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文化消费便捷支撑服务体系,利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扩大文化消费,吸引文化互动体验消费。

殷一璀指出,要重视在现有体制下,形成适合文化和科技融合特点的推进机制,破解薄弱环节,提升融合质量。此外,要大力培养和集聚各类文化科技人才,要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百视通(600637,股吧)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相关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约400人参加了会议。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解读

篇2:《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殷一璀在推进会讲话,张江获授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12-08-2

3解放日报讯(记者 章迪思):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殷一璀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上海要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个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培育特色文化消费项目,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空间;要重视公共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让人民群众获得丰富多样、灵活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殷一璀强调,要形成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把基地建设和文化创意园区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把文化科技企业作为融合发展的推进主体,把培养和集聚各类文化科技人才作为关键,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

此次大会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以及全国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也是为了贯彻科技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百视通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相关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约400人参加。

篇3:《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关键词: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演进形态企业技术创新文化驱动和传承

Abstract: The opportunity and trend of syncretic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cience&technology is coming.Byanalysed its the strong foundation of theory and reality, probed its evolution form , and found promotion andinheritance of culture in enterprise is its acting point. I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promotioneffects innovation motivation , innovation talents, management idea, marketing idea, the path of culture inheritancehas culture element, culture quality, culture spirit. Realizing the promo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e must rely onconstructing enterprise culture, perfecting moderniz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strengtheningbrand construction, fostering enterprise image.

Key words: syncretic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cience&technology; evolution form; enterprisetechnologyinnovation; promo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e;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党对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正加速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发展。

目前,有部分学者研究者分析了科技文化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探索其融合发展方式和路径。一是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巨大作用。潘植华、李洪、张翔(2012)【1】认为能否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良好融合逐渐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二是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路径和机制。朱峰(2011)【2】和雷舜东、熊源、袁神(2012)【3】分析了文化和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具体的体制融合方法。

但他们往往倾向于以某一具体的特例为说明对象,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探究两者的关系和融合方式,没有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我国科技创新落后和文化创新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也没有探索我国的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基本模式和相关模型。

本文从“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独特角度,在分析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演进形态基础上,深度探索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问题,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文化功能和人文精神,为文化驱动和传承设计科学合理的模式和路径。

一、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演进机理

当前,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促进,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系统辩证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科技文化的系统辩证关系

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效果直接决定于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辩证统一、相互作用,以文化创新的科技化、科技创新的文化化促进融合发展,其作用机理表现为:

(一)文化用理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主要表现为文化因素渗入创新文化之中,以意识形态影响科技创新,通过激发创新理念、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等手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保障科技创新顺利完成,促进科技进步。如图2所示。

图2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机理

(二)科技以手段表达文化创新意境

科技创新作用于文化创新及其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改良文化传播手段、丰富文化表达方式,表达文化创新意境,增强文化的原创力、传播力、感染力。如图3所示。

图3科技创新作用于文化的机理

二、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表现形态

(一)宏观上,表现为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

社会文化主要通过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效率,其作用机理表现为图4。

图4社会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机理

区域创新环境是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环境是区域创新环境的核心,区域创新的成败和效率很大程度决定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培养。这就要求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在区域发展层面上融合统一。

因此,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是科技文化融合创新在宏观上的表现形式,也体现着社会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一种相互驱动的辩证关系。

(二)中观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

在产业层面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推进科技文化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上竞相发力。

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的突出典型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最能体现科技功能和依赖科技支撑的文化产业,是指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通过技术、创意等方式开发和产业化,从而着重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三)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

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轮驱动”。企业可以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战略,既能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又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微观上,科技文化融合创新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

企业文化的驱动表现为通过培育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团队精神、人性化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理念促进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企业的文化精神、文化元素、文化品质通过创新成功后的新产品源远流长。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推进着力点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模式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使命、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价值观念、经营哲学。

企业文化主要影响创新动机、创新人才、管理理念、营销理念,进一步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其路径有:如图5所示。

图5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模式

1、企业文化影响创新动机的具体表现

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促使员工产生创新思维,敢于突破前人, 敢于破除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超越自我,萌发生机活力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构想,进一步确定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为企业技术创新顺利成功奠定思想基础。【4】如图6所示。

图6企业文化影响创新动机的机理

2、企业文化影响创新人才的具体表现

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赋予员工的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增强员工的创新事业心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7所示。

图7企业文化影响创新能力的机理

3、企业文化影响管理理念的具体表现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开放、创新、合作、人性化等管理理念融入管理制度,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增强管理的导向作用和整合作用,强化创新系统动作、R&D项目管理、科研人员管理,从而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完成。【5】如图8所示。

图8企业文化影响创新管理的机理

4、企业文化影响营销理念的具体表现

将企业文化与营销营销融合,充分发挥由优秀企业文化产生的优秀企业形象的吸引力(包括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造型等),形成企业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形象代言作用、方向指引作用、凝聚作用、超越作用,把企业和企业产品介绍给社会公众,维护老用户对本企业品牌的忠诚,并不断吸纳新客户,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创新价值。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

1、文化元素的传承

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元素。这是物质层面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将文化元素注入技术创新的成果(新产品)中,然后经过广告设计和包装设计将文化元素彰显于消费者和全社会,使该文化元素得以传承。如图9所示。

图9技术创新中文化元素传承模式

2、文化品质的传承

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二就是传承文化品质。这是制度层面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文化理念浸润入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考核指标、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等管理量标,传承涵盖精细化、人性化、柔性化的优秀管理文化品质,主要包括创新素养、创新底蕴、创新意识。如图10所示。

图10技术创新中文化品质传承模式

3、文化精神的传承

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三就是传承文化精神。这是精神层面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顺利完成之后,通过不断积累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使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团结合作和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和谐的创新氛围等优良文化理念得以传承。如图11所示。

图11技术创新中文化精神传承模式

(三)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的运行策略

1、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

可以说,绝大多数企业正处于企业成长期或快速发展期。创造性企业文化的“积极、开放、合作 、创新、热情”五大原则,有利于最大程度培育员工的创造性和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与传承。

(1)培育创新价值观

创新价值观是创造性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培育创新价值观自然成为了企业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的中心工作。在创新性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创造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使全体员工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意识、智慧才华、精神气质、心理性格。[6]

(2)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

企业应结合村企业实际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制订创新奖管理办法, 并成立创新奖评选小组, 激励员工在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积极性

(3)培养协作品质

通过召开休闲茶花会和联谊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跨部门虚拟团队等多种方式, 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和完普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培养员工“协作共赢,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同创辉煌”的协作精神。[7]

2、完善现代化管理

(1)管理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要求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推行人性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尊重全体员尤其是科技人员。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实施感情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文化管理,制定磋商性措施、激励性措施、竞争性措施、错位性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本质上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它是对企业战略及其目标加以分解细化和落实以及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管理过程,明确各自责任、重视过程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加强监督力量是它的实施准则。

(3)管理柔性化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其管理核心在于: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为经营导向、以虚拟实践社团作为创新的源泉、以激发灵感和洞察未来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职能、以企业再造为手段、以网络式组织取代层级组织。

3、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对企业而言,人才乃是技术创新及其文化驱动与传承的支撑和保障,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企业文化专干。

(1)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方面,因企业的专业人才紧缺,须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培训机构、专业组织等建立人才培训基地;聘请国内外优秀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知名讲师等为培养对象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搭建学习先进理论和最新技术的平台。

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最佳途径。特别是企业和高等职业学校的通力,可以增强员工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培养优秀企业文化专干

一方面,企业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培养优秀企业文化专干,逐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应委派企业文化专干参加政府、大型企业、各类培训机构主办的企业文化培训班,使之进一步专业化、职业化。

4、加强品牌建设

企业品牌包含文化元素和文化品质,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和品牌扩张都充分体现文化蕴意,品牌建设是文化传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达成相互统一,融为一体。

(1)用价值观念文化丰富企业品牌的精神内涵

价值观念文化是企业决策者和全体员工共同信守的核心价值观、理想追求、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以及企业的使命、核心发展战略与主导经营理念等内容。

企业品牌既是企业文化的抽象外化的产物,又是企业文化物质层面表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文化精神内涵,企业品牌难以持续发展和长久延续。

通过价值观念文化的建设,可以使企业价值观、核心信念、创新精神、道德标准、经营理念等文化元素根植到企业品牌中,准确定位企业品牌的价值取向,丰富其精神内涵。然后,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壮大和发展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其为广大消费者了解和认同,达到传承文化精神的目的。

(2)以形象文化设计企业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企业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文化在物质形象层面的重要表象,又是塑造企业品牌美好形象的重要工具和传播企业品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企业品牌名称、标志、宣传标语、口号及企业环境等。

设计企业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本身就是一项饱含文化元素的艺术工作。应遵循其前瞻性、兼容性、艺术性,突出其个性和地域特征,[8]将形象文化和技术元素深深嵌入企业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里,把企业的优秀文化品质展现给社会大众。

5、树立企业形象

(1)履行企业责任

从履行企业责任的角度,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诚信度→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二是以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

为此,企业一定要履行两项企业责任:

一是自主技术创新。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是企业第一社会责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坚实基础和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必须依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获得超额盈利的能力就越强,核心竞争力也越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二是企业环境责任。企业作为主要经济发展主体,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传承生态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使全体员工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以期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仅可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少企业生产的环境成本。[9]

(2)强化企业服务

企业服务是向消费者宣传企业文化品质和传递企业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是提升服务价值。服务价值就是让各层次的客户都感到企业的服务物有所值,具体体现为要让各层次客户感到会心和满意,乐意接受企业提供的网络平台服务,并且认可企业服务所体现的价值。为此,必须坚持顾客至上,真正做到以顾客为导向,需要对各类顾客及其实际需求有专门的了解。

二是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以各层次客户的满意度为标准。我们一定要主动服务和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一定要坚持“以服务树形象”, 在每一次服务中细心琢磨,不断改进,把各项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宏观上,表现为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中观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作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必须依靠建设创新性企业文化、完善现代化管理、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加强品牌建设、树立企业形象。同时,必须通过创新战略一体化、人才培育一体化、政策调控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等途径促进科技文化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植华,李洪,张翔.论科技与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4):76-77。

[2]朱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路径[J].前线,2011(11):56-58。

[3]雷舜东,熊源,袁神.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8):15-18。

[4]刘元芳.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互动作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7):243-244。

[5]李艳芝,孟庆伟.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几条途径[J].科学管理研究,2001(12):7-10。

[6]吴晓江.创新价值观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N].文汇报,2009-08-03(6)。

[7]石强,申志阴,蜚开胜等.在实施企业文化落地“五大工程”中创造性的工作做法、经验、成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2):210-213。

[8]卫中旗.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1):148-151。

篇4:《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一、加大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力度

杭州市政府制定的《杭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要求根据杭州儿童(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3年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幼儿园园舍建设,通过三年努力,基本解决幼儿园园舍不足问题。目前,各县(市、区)已根据本地居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以及逐步推进“托幼一体化”的需要,结合所在地区住宅布局情况,基本完成学前教育布点专项规划。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将“2011年底前新建改建100所幼儿园”列入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之一,分管副市长与分管县(市、区)长签定了2011年幼儿园建设任务书,将100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各地幼儿园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力度空前。如江干区提出三年内实现“三个三”的目标,即投入建设资金3个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以上,新增班级300个。富阳市政府2011年投资学前教育项目共18个(列入市政府建设任务书的有7个),计划总投资13421万元,总建筑面积达84134平方米。余杭区确定2011~2015年全区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共74个(其中2011~2013年完成36个),预计将新增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新增班级796个,总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0.76亿元。

温州市“十二五”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同步规划。对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和总量进行了进一步规划,要求各县(市、区)根据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新农村建设任务,按照“1650”(指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中心镇)城镇体系框架和村级组织“转并联”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并结合中小学校网布局调整科学规划空间布局。2011年3月制定并印发《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项工程已经列入“十二五”温州教育重点发展工程,市、县两级同步实施。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主要以扩大等级幼儿园覆盖面为载体,加快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2011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公办等级幼儿园19所,创建等级幼儿园123所,新增优质资源惠及2.5万名幼儿。同时,抓住全市乡镇区划调整的契机,加强乡镇等级中心幼儿园建设,构建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指导网络体系,乡镇(街道)等级中心幼儿园建成率达到了90.71%。

台州市以县、乡镇为单位,分级制定《近、中期幼儿园布局规划》,城市根据“园随社区走,万人一园”原则,农村根据“一镇一中心,一村一园”原则,确定幼儿园的数量和布局。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鼓励民办幼儿园实行联合办园,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全市新建376所幼儿园,在2012年前确保每一个乡镇都拥有1所以上的公办幼儿园。

二、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宁波市政府制定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1~2013)》中明确要求,到2013年各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力争达到8%以上,不举办高中段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2%以上。这一指标已纳入对各县(市、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考核,并分解到三年逐步实现。目前,各县(市、区)均大幅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如鄞州区2011年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达1.1亿以上,较2008年增加了9000多万。宁波市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也从2008年的1000万增至2011年的3000万,2012年将增至5000万,主要用于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培养培训幼儿园教师和引导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湖州市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2011年湖州市财政落实500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励市级幼儿园升等级、教玩具配备补助、省等级幼儿园保教质量考核奖励、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等。长兴县2011年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费总投入3396万元,约占全县教育事业费总额的4.8%。德清县2011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提高非在编教师待遇、幼儿园教师业务进修、幼儿园升等级奖励、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奖励、民办幼儿园扶持等。安吉县每年按1%递增水平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总教育经费中的比例,2013年将达到8%以上。

绍兴市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经费、幼儿园升等级创标准奖励机制、学前教育困难资助机制、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设立”实现五个全覆盖。如,越城区从2011年起,增设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对公办幼儿园和参照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收费的民办等级幼儿园,经考核合格后,给予每年每生200元的补助。2011年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在职非公办教师每人补助13500元,2013年将达到15000元;对初始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考核为优良等级的,每人每年再增加5000元的补助。

三、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

宁波市通过政府督政、政府督园、社会督园三个层面加强学前教育监督和规范。(1)政府督政。全市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当地政府教育事业考核的重要内容。2012年还将进一步完善各级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当地学前教育工作,启动宁波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2)政府督园。各县(市、区)采取积极措施,整治无证园,规范民办小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和规范。如宁海县通过说服教育、签订承诺书、现场督查、勒令停办等多种形式,在引导和治理无证幼儿园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北仑区采取重点扶持、限期整顿等办法提高个体幼儿园的办园质量。(3)社会督园。通过建立与广大家长沟通交流的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例如,海曙区创新幼儿园管理方式,成立由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专业人员组成的“教育议事会”,对幼儿园办园重大事务进行咨询、审议和协调,强化民主决策和社会监督。

金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金华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金华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乡镇总数的40%和85%以上;至2020年,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85%和100%。义乌市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和动态监管,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市教育局新设行政审批科和学前教育科,对新设置的幼儿园进行严格的察看、审批,加强对已办幼儿园的日常监督。认真开展年检工作,对一些办园条件差、行为不规范的幼儿园通过年检手段促使其改进提高。对已评的等级幼儿园,严格按要求开展定期复查和日常监督,对有问题的幼儿园给予发放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暂时摘牌等处理,促使幼儿园始终保持相应等级标准要求。磐安县加强学前教育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严格准入制度,严格学前教育机构的登记注册、审批、年度检查和评估制度,达不到办园标准的不予审批。二是鼓励幼儿园上等级,积极鼓励全县幼儿园以争创省等级幼儿园为目标,加大投入,提升品位。三是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是规范幼儿园收费和财务管理,同一性质、同一等级的公办幼儿园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审批后执行。民办幼儿园可根据办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备案后执行,并向社会公示。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杭州市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要求加快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和配备工作进度,提高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数量和比例;逐步提高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非事业编制教师合法权益;拓展幼儿园教师培养渠道,加强教师培养培训。2011年,全市共招聘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1271名,其中定向招聘在岗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800名,主城区还定向招聘民办幼儿园教师69名。各县(市、区)还根据提高非事业编制教师待遇的年度目标,按照差额部分政府补助为主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提高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年收入的补助方案,2011年全市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含民办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人均年收入的60%以上。其中,上城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幼儿园教师的90%,部门企事业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事业编制教师的73.5%;下城区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事业编制教师的64%;江干区根据职称分别给予非事业编制教师每人每月300~1500元不等的经费补助;拱墅区按年人均7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富阳市对公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和教辅人员分别给予年人均1万元和5000元的补助。市教育局还下发了《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系列,完善了有关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课时要求、培训机构、培训经费保障等政策。

绍兴市增强保障,提高待遇,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增数量。2011年全市专任幼儿园教师比上年增加217名,其中公办教师数比上年增加89名,师幼比达到1∶17;全市农村幼儿园公办教师配备达到3﹢X(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公办教师配备标准为中心幼儿园3名及以上、每个中心村幼儿园1名及以上)的乡镇达6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4%。二是增待遇。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制度实现全覆盖。其中越城区、绍兴县2011年教师平均收入达到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年平均收入为2.87万元,比上年增加4000元左右。三是增培训。各县(市、区)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全部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2011年全市用于幼儿园教师培训及学历奖励经费达263万元。

舟山市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逐年增加事业编制教师比例,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到位,乡镇中心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达到每班不少于1名。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待遇,确保各类幼儿园聘用的符合资格的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舟山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两倍,并依法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险。把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研训基地,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

衢州江山市优化配置、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政策倾斜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调配。一是对上等级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公派教师。二是采取倾斜政策,对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的在编教师给予一级浮动工资及农村任教津贴(约230元/月)。三是部分乡镇幼儿园和市职业学校签订协议,招收一定量的定向培养生,毕业后回到原乡镇幼儿园工作。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龙游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一下”:根据下属园区内部建设的需要,总园下派业务负责人到每个园区进行支教和对口支援;“二上”:各联盟园选派园长、教师到总园定期轮训或挂职锻炼;“三互动”:建立交流机制,双方互换教师交流。每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总园每月选派骨干教师到联盟园开展一节示范课、一堂教学点评、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一场讲座等活动。

五、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温州市开展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行动。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探索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幼儿保教内容,加强对幼儿园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图书和玩教具的配备与选用指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根据《浙江省幼儿园等级管理评定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努力做好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制了《温州市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从保教管理和一日活动常规两个方面全面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探索幼儿园全程化保教质量评价运作模式,建立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上一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下一篇:职业顶岗实习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