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爱情散文

2024-05-05

唯美爱情散文(精选9篇)

篇1:唯美爱情散文

江河水,夜间泪,倒映着人影依稀,数落着人来人往。波纹中,伊人美人脸,君子惆怅心。往事怀旧,良辰美景,佳人何在?看雕栏玉砌,数红尘往事,伊人在哪里?

今朝红颜,女儿欢笑:昔日红颜,伊人啼笑。红尘中,我问自己,人生几十载,为何朱颜改?岂止男儿自有重情人。

水汪汪,泪涟涟,鱼虾嬉戏,心如灰土。心有云,爱的潮流,波涛汹涌,此起彼伏,定在何处?涛声依旧,爱江山更爱美人。

花开花落,缘起缘灭;沧海桑田,变幻莫测。情已逝,爱已走,空留追悔,饮水思源。岂止滴水之恩,当泉涌相报。

心有爱意,空等时光,青春孤影为伴。幻梦破灭,只剩独自对白;守候钟情,只剩孤独寂寞。

情爱浓烈,情之声,谁人知?身披孤独衣,出走流浪汉。拒今朝红颜,侯昔日伊人,漆黑寒舍中,伊人可否听一听我的心声?情场流浪汉,落草为寇。看鸟儿成双对,我有男儿的温柔,等待向你表露。

人说,刀斩乱麻,我说,刀斩乱麻何以斩;人说,剑除情丝,我说剑除情丝何以除。情爱叫我欲罢咋罢,欲休咋休?

心有苦水,既是男,何为女?男儿何患无妻?奈何又如同行尸走肉,沉默寡言,实则有话诉伊人,坚强的笑是男儿的泪,方知痛处。绝情绝意,何以唤回?

情爱如花,落地生根;情花罂粟,病入膏肓。沦为患者,何有解药?吾爱可医,药到病除。

痴心泪水中,怪罪自己,相思成灾;痴心泪水中,怪罪伊人,冷血无情。人家说,苦苦守候得甜甜真情,苦尽甘来,岂知道苦苦守候却是苦苦守候,苦尽苦来。为什么当初你选择了我?为什么你最终抛弃了我?为什么?为何念叨?爱情原来是啼笑红尘,戏弄人心。女人心,海底针,最毒莫过女人心。

人间自有痴情种,梅花香在苦寒处。竹可焚岂可破其节?玉可碎岂可毁其白?臣无双君,何效另主?夫无双妻,何忠她人?情爱易转,怒发冲冠,如有叛变,血祭伊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飞蛾扑火,宁可焚烧。

断桥残拱,藕断丝连。心头牵挂,如何续缘未了缘。肝肠寸断肠伴肠,心肺俱损心伤心。

红尘飘摇,如同野草浮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生之路为寻爱,未羡神仙羡鸳鸯。恨之切,爱之纯,望眼欲穿,吾爱在哪里?吾爱红尘天使,仙女入凡尘。

自古多情空遗恨,岂知自古痴情空遗恨?情场留恨。是恨也罢,是爱也罢,终究是情有独钟。

篇2:唯美爱情散文

每及春天,我却生生地来到你跟前。我屏住急促的呼吸,轻轻地呼唤你,终于,你姗姗而来,含羞而至;我细细端详,你秋波盈盈的眼睛明亮而秀丽,温柔妩媚的眼神里蕴含着那份特有的柔情,颀长秀美的身段哦,还带有几分习武女性的刚劲!似乎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都集中在你的身上。我的心为你呯然,我当感谢你的带给我的爱,让我的生命宛似重来。

生活的烟雾时常呛得我双目流泪,我蒙尘的眼睛却又时时被你善良的心轻轻擦亮,悲欣交集的心总因你而坚定、因你而平静。我似看着你生出些许记忆的枝蔓,从逝去光阴里默默地伸过来,悄然抚慰我心中的荒芜和憔悴。

你的身影在我的期待中时隐时现,你那光洁如玉的秀腿在滚滚红尘中走得总是那样的刚健、自信和平稳。我感叹而又忧喜交加,属于你的世界呵将是五彩缤纷令你应接不暇,愿你的美丽被真诚、善良和睿智所充实,愿你的生命如严冬的腊梅,夏日里那圣洁的荷花。

人世沧桑,当我一如失意的羔羊,在茫茫的小路上行走,想起了你,藉着一双无邪的眸子,我就找到了回家的路,哪怕这条路多么险、多么难。

夜,清幽安宁,你挽着我的臂膀,轻轻地告诉我你的过去,信心满怀地憧憬着未来,此时的我心里充满着春天般的温暖,胸间涌动着最真的情怀,因你的爱,才让我童心犹在,我终于明白,失去与获得的真谛所在;有月亮的夜晚,不一定要有太阳同在。

是你的爱怜覆盖了时光强加给我的所有苦难,你以纯结的心灵感动了上帝,从此,我更加珍惜属于我俩经营而吐出的缕缕的情丝。如果,有一天我丝已吐尽,包在自作的茧中而一文不值,但,拥存你,我便是这天下最富有的人。

我沉重的年轮为风雨所伤,假如今生注定磨难,依然相信残暴、野蛮、邪恶与狡诈永远屈服不了一颗对真善美追求的心,对你的牵念呵,也决不会零落无迹:我的目光默默翻阅你的年轮,哪怕有一天离你多么遥远,一年又一年,寄托人间永恒的爱,这爱也因着你一天天长大、升华;前路即便百折千回,我对你的爱仍将与天地共存!

远离你的路,无论多难,走上它,没有遗憾,即便在坎坷中变成土,碎成泥,这一把泥土也会开出一朵朵思念你的小花,为你幽香到永远,四节都盛开。

你的微笑如灿烂的太阳,照亮我残缺的命运,孤独的灵魂,你温柔的话语如圣坛的甘露滋润着我疲惫的身心,轻轻握住你那修长纤巧的手,我决不让你再携带因尘世纷扰所留下的伤痕。

搂定你入怀,我怎会失眠于一夜的雨声,我愿化成一弯明月,悄悄潜入你的梦中,为你编织一个美丽的梦的世界,重温人间的真善美,永远终结生活的飘零和那些无端的追问!

望着你,我愿把痛苦当作美酒,让生命在悲怆与酣畅之间浮沉,勾勒人生的风景线,让沉思泊在心岸,让悲伤在快乐中抵消。

哦,贴着你纯洁的脸庞,我的手仿佛穿透长长的黑夜,伴着鸟儿的欢唱,我似触摸到黎明的晨曦,我便想着如何解开宿命的绳索,为你倾注我一生的爱。让我们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光华,愿你纯洁的心灵哦,就像这融融夏日里盛开的荷花。

篇3:唯美爱情散文

1 儒化的诗意

由于导演许秦豪的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系背景, 对儒道文化的研究使他的影片有一种超脱淡然的胸襟与味道, 在爱情与死亡相交织的主题下, 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转折, 没有夸张的叙事, 甚至镜头与色彩的运用也尽力还原到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有的只是对细微感情的娓娓道来, 有的只是对生活细节的把握与控制, 以及对影片空间及意境的精心雕琢与营造。对待感情的表达是东方式含蓄内敛的, 以一种徐徐渐进、优美细腻的方式推动感情递进, 因此, 就《八月照相馆》来说, 大量的生活细节和环境营造必不可少。对死亡这个主题的处理是极其超脱甚至淡漠的, “生命终要逝去, 就像我看过的那些老照片一样, 爱情也会变成永远的回忆”。但是, 由于对感情极富细节以及生活化的把控, 不会导致影片风格沦落到哀伤萎靡的地步, 一种“哀而不伤”甚至静默向上的格调静静流入观众心扉。再往文化深层次讲:“因为使用充满佛性和儒家的思想和观念:宽容, 忍耐, 平和, 淡漠, 静谧, 以及仁义, 更能化解死亡带给生命的恐惧与不安, 解救身处死亡迷惑当中的人们”, 由此可以看出, 韩国文化对东方美学意蕴的吸收与解读。

韩国电影“蕴育着一种传统的儒道文化衍生发展而来的东方式文化精神和审美特色”, 注重内心的东方思想与空间情绪的营造相得益彰, 对于爱情的表达是行为细节的描写而非口头的直白叙述。因此, 在《八月照相馆》里, 男女主人公永元和德彬虽然没有打情骂俏或口头表白, 也没有深情的相拥, 但观众仍能体会到他们感情之间的涓涓细流, 这种含蓄内敛的抒情风格, 推动来源于他们纯朴或隐藏的内心世界, 所形成的情绪张力并不亚于大起大落的情节跌荡。这种风格在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以及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中发挥到极致, 一花一草一人一物的波动直接传递着宇宙人生的浩瀚无穷, 这是一种从微小事物与感情中所得到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2 内敛的沉重

电影中对男主人公身份的设定也颇为巧妙, 一个照相店的老板。众所周知, 电影与照相术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 电影最初的设定就是活动影像。如果仅仅就是《八月照相馆》里发生的故事来说, 男主人公永元就切切实实的是个记录者, 他记录顾客的身形样貌, 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 甚至记录那一刻他们对待爱情以及对待生死的态度。这个设定使主人公生活具有时光所赋予的沉甸甸的厚重性, 墙壁上挂满了定格的照片, 使对于时间的匆匆流逝有种切肤的真切之感。无论是一群小男孩在照相馆放大心仪女孩的照片使永元回忆起年少的懵懂爱情, 还是即将过逝的老奶奶半夜来照相馆要求他重新给自己拍最后一张照片透露出对于死亡坦然自若的态度, 定格在胶片上的那些顾客在他们生活里所表现的情绪与态度深深影响到了男主角, 使其以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方式独自奔赴了死亡, 使爱情的这片挽留不住的落叶簌簌落下, 但是, 当女主角德彬在照相馆的镜子上看见自己那张带着淡淡微笑的照片时, 男主角深藏的那份沉重情感已经十分明显, 好比温暖的冬日即将融化的雪水那般透明清澈。

3 爱情的镜像

艺术来源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通常情况下艺术被看作生活的“镜子”, 电影的这种以艺术真实记录的特性使其成为最接近镜子本身的艺术形式。“克拉考尔甚至认为电影是展现现实本身的唯一艺术, 银幕本身就是一块带框的挂镜, 透过这幅逼真、深邃的镜子可以窥见大千世界。”因此, 在电影的场面调度中, 镜子或者玻璃不仅是拓展银幕空间的有效方式, 而且是一种视觉隐喻的有效有段, 通过对视觉的直射和方式曲折的表达人物内心的深层心理。在《八月照相馆》里, 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照相馆橱窗的镜子里看见彼此的身影, 这种以倒影的情景作为开场为影片奠定了一种朦胧梦幻的基调。另外一个情景, 永元的初恋女友走进照相馆, 在外面洗橱窗的永元对着镜子冲洗的画面使初恋的面庞由模糊到清晰, 这时候画面的镜子象征永元年少的爱恋渐渐露出水面。因为玻璃窗的阻碍, 永元和德彬只能在窗外对着嘴型说话, 玻璃在这里隐喻着双方只是存在自己梦幻的记忆中, 预示着美好的爱情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如果在这里玻璃代表爱情的障碍, 那么女主在歌厅里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往照相馆的橱窗扔下一块石头后, 说明德琳要冲破障碍的决心。影片还有一个场景, 永元透过咖啡馆的玻璃深情注视德彬忙碌的身影, 用手指轻轻抚摸镜子里的她, 这种动人的离别场景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透露着即将消失的生命对美好爱情的挽留和无奈。

4 总结

许秦豪在静美内敛中体味人生的抒情风格, 情感与情绪表达异常柔和, 用平淡的言语表达历经沧桑之后的安详平静与睿智成熟, 以平常的故事深刻诠释人生与命运, 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许秦豪电影的主题意蕴, 也是韩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其电影风格透露着强烈的东方美学气息, 作为韩国文艺清新爱情片的代表人物, 凭借平实的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 定能在当代韩国影坛留下光辉的一笔。

摘要:许秦豪的电影《八月照相馆》以清新的画面镜头、唯美浪漫的情节开启了韩国爱情电影的新传统, 以浓郁的东方诗情、舒缓的节奏、克制的长镜头以及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传达着东方美学与东方文化, 可看出其电影透露着对生命和情感的东方式哲人的思考。

关键词:爱情,《八月照相馆》,东方美学

参考文献

[1]彭钰涵.《八月照相馆》:唯美含蓄的东方意蕴[J].广角视野, 2008 (2) .

[2]谢中远, 试论许秦豪影片的主题意蕴与主题风格[J].齐鲁艺苑, 2007 (4) .

[3]刘琼.后好莱坞时代的韩国电影[J].世界文化, 2005 (5) .

[4]吴卫华.八月照相馆的死亡主题与艺术方式探析[J].电影文学, 2006 (1) .

[5]何佳.纯爱苦情物哀——韩国90年代末以来爱情电影剧作初探[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 2005.

篇4:雪域高原的唯美爱情

《西藏,我的最美时光》讲述的是一位地质工作者在西藏工作和生活十五年的经历。与内地相比,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极为艰苦,主人公黎海之所以将这十五年的时光定义为“最美”,一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净化了心灵,找到了自我,二是在一次考察探险中收获了唯美爱情,找到了此生相依相伴的爱人。纵观全书,小说文笔优美流畅,不少文字蕴含哲理,读来令人深思;内容庞大复杂,人物众多,但安排井井有条,人物形象鲜明,塑造十分出色;开头至结尾,书中许多地方都精心设置了“关子”,充满悬疑味道,令人一读到底,不忍释卷。

读罢全书,我认为《西藏,我的最美时光》有以下几个特色值得与大家分享——

一是书中表现的爱情十分唯美。爱情是该书最大的特点,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小说未出版之前曾在天涯连载,那时的书名叫《情定珠峰》(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个书名其实更符合作者的意图。)在书中,主人公黎海与卓玛的爱情是最大的主线,他们都曾被初恋伤害,对爱情一度产生怀疑和抵触,但在考察珠峰过程中,两人相识相知互生好感,特别是一次冒险考察,在陷入绝境、与死神较量的过程中,两人的感情迅速升化为爱情。这种诞生于皑皑冰山之上的爱情是纯洁的,它没有房子、车子、票子的拖累,没有官二代、富二代的附加条件,有的只是男人与女人最原始的吸引与情爱,这也是芸芸众生苦苦追寻的爱情真谛。我想,作者在《西藏,我的最美时光》一书中,所要表达的可能也是这一种意思:帮助人们找回失去的真爱,找回人人心中纯洁的卓玛。

二是小说的励志精神值得学习。小说一开篇,主人公黎海的命运应该说十分不幸: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被分配到西藏最偏远的地区,而且工作专业也不对口,他的绝望和颓丧可想而知。不过,主人公又是幸运的,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他很快融入了工作,融入了单位,也融入了当地艰苦的环境中。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悲观失望,虽然也曾徘徊彷徨,也曾黯然心碎,但心中始终有一盏奋斗的明灯——正是对艰苦环境不绝望,对未来生活不失望,黎海最后才能收获爱情,考上研究生,并踏上了更高的人生阶梯。

三是小说融入了诸多科普的元素。王元红之前写小说,也写科普,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小说中融入了许多科普的元素。在《西藏,我的最美时光》一书中,这种科普元素比比皆是,比如珠峰旗云形成原因、珠峰科考的相关知识等。此外,书中还融入了许多探险及野外生存技能知识……这些科普元素一方面增加了小说的内涵,也使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学到许多知识。

篇5:唯美爱情散文短篇

春来时,悄悄埋下的种子,在水岸的泥土里苏醒,伸展柔嫩的身躯,拨开泥土的包裹,推开石头的重压,露出黄色的叶芽,呼吸着春天的温润气息。不羡慕繁花,不嫉妒秀树,生命的成长本身就是诗一样的美丽,只需感谢阳光和雨露的滋养,感谢孕育生命的土地。

躯体被重压的石头扭曲,叶子被觅食的小虫噬咬,生存比孕育还要艰辛。雷声恐吓着怯懦的生命,闪电频击着躲藏的意志,一束束蒹葭却在茁壮的成长,变成水岸的风景,变成土地的装饰。绿色流泻在原野,给繁花衬托出美丽,给秀树铺出画板的底色。蒹葭找到存在的意义。

骄阳炙烤,河水疯涨。根系浊泥之中,蒹葭于水中摇曳。繁花收起嫩蕊,秀树卷起阔叶。无数的声音在诉说生存的艰辛,只有蒹葭默默无语,有鱼儿从身旁游过,有鸟儿在肩头栖息。一束蒹葭告诉世人,生活不只是叹息。

日头改变升起落下的曲线,秋风送来阵阵凉爽。一句诗写道:一枝芦苇撑到深秋,成水的骨头;遍野金色,满目苍茫,蒹葭藏起结下的果实,偷偷地埋在泥土里,也把生命的希望埋在土里。远古的诗人循着蒹葭找寻美好的爱情,蒹葭在寻觅爱情中永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束蒹葭,伴着美丽的姑娘,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身旁有姑娘的脚印,有姑娘的舟痕,有姑娘留下的芳香!叶子上点点的斑驳,是否有诗人留下的泪痕,诗人的感叹在风中回响,绵延几千年,至今还不时地响在耳际,伴着淙淙的水声,和着婉转的鸟鸣,还有四季不断的风的丝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天紧闭喧嚣的门楣。一切都在厚厚的积雪下沉睡,蒹葭却依旧在冰冻的水岸站立,送走阳光,迎来星辰,把四季的过往写在枯瘦的身躯,把岁月的荣枯用生命去演示。有过青春,有过繁盛,有过收获,也有过凋零,生命的过程如此简单又富含哲理。

篇6:爱情的唯美散文

喜庆的枫叶红遍满山,层林尽染。淡淡的枫香扑面而来,沐浴在秋意渐浓的幽静里。在有风飘过的地方,总有绵绵的情,缕缕的念,交合在飘飘落下的秋叶里,在耳边与眉梢缓缓流淌,烂漫成满枝繁华和一地的相思浓情……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风干了记忆。想着离别时难舍的情话,唯美的秋陌上,飘飞的红叶是成熟的记忆,离别的柔情仍是难以释怀的情结……听,秋水潺潺的声音;看,洁白如玉的圆月;是谁,缱倦了红尘一点愁?是谁,忧伤了午夜里一首诗阙?是谁,在秋意浓浓里独倚阑珊?是谁,让我期盼那十指相扣的两情相悦?

也许,习惯了一个人在静夜里品读爱的味道。星光、月白、清风,是我最好的伙伴,伴我独坐西窗。

常常被这样的良辰美景拨动心底最真最纯的那根弦,如美妙的音律翩翩而至,而此时的我,就像这高挂的月儿,皎洁而妩媚。又如那漫天的星光闪闪发亮,也如那缠绵的秋风,悠悠脉脉,伴着星光白月交合的月光,泛起丝丝怀恋,汩汩潮汐就如一根牵着的弦,扯动着我的那根敏感的神经,缠绵在心里的那枚浪漫与思念,令人欲罢不能,想着心事想着天涯咫尺的你,任思绪在记忆里徜徉……

习惯了在无人的夜里,静听你的心声,扑捉你的足迹,聆听你的脉搏。也许,在这金秋的深夜里,同样用文字细数着我对你的`思念,所有的刻骨无需表白,所有的铭心也无需言语,只因我的花事已深深的刻在心脉里。此时,踏着秋的舞步,掬满怀的相思揉成殷殷的枫红,托青山秋水红叶间,盈握一份美丽绕指成柔,诉说无尽的爱恋与欢颜。此时,只想谱一曲心与心的对望,灵魂与灵魂的交合,让所有的牵念与红豆都化为美丽雕刻成永恒,芬芳无限!每一个悸动里都氤氲着柔柔的情愫,盈盈幽幽。

今夜,一个人,一杯红茶,袅袅相依;一曲清音,一阕诗词;一段文字,一地相思;透过长窗,依稀看到秋风萧瑟,星光依然,静夜里一切都是那么安恬静美,夜微凉,心如火;一捧月白走进窗前,照见树影在叶尖上舞动,秋虫还在呢喃、歌唱,似乎也在呼唤他们的侣伴……

此时,我把思念寄托一卷满载心事的素笺上,倾泻在洁白的心页上,一幕幕的花事透过笔尖绕过键盘寄予远方寄予思念的你·····

篇7:唯美爱情散文摘抄

中的忐忑与季节一起伴随而来,风来了,吹不散寂寞丛林的焦灼与不安,渐渐地,我再也听不见自己的啜泣声,有人说,这是成长的代价,然而,我仍旧不懂,为何这世上的成长总需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面对我的疑问,只是,旁人一笑置之。

回忆时,心终归平息了往日激越的情感,世事仿佛在手中陈腐的线,轻轻一拧就断开了,只记得曾有细碎的疼痛拥挤在心头,依稀的人事,面目模糊,曾许下的约定,再过了一个五年又一个五年后,终于烟消云散了,记忆的美好偶尔会涌现脑海,只是人面已支离破碎了,我安静地看着他们渐渐地离我越来越远,不置一言,沉默,最终埋葬了一切听过的理由,独自吞下年岁徒增后酿造的苦酒,某个瞬间,在我昂起头来的时候,会有泪滑过脸庞,没入了唇角,霎时间就消失得悄无声息。

在我看过的风景里,只深刻地记得那一片秋后黄叶落尽的景象,走在熟悉的街道上,一叶叶地捡起,把那年的秋季藏在了书页间,我总害怕,多年后的某一天,我忽然就把那些时光就忘记殆尽,于是,在看过的夕阳下,用文字刻画那瞬间的迷醉,在爱过的故事里,用心地描摹有过的细节,彼此曾一起陈说的话语,韶光已逝,在繁盛的记录中,指尖铭记下一串串华年,他日,我就着这千万的字迹,看着青春在眼前一页页地翻过,看着苍老侵袭了我的面容,看着我的爱在你离去后终是一去不回了。

日间,坐在午后阳光斜照的窗边,听着风声,在光线下摆弄着双手,看见苍白的指甲血色淡去,莫名地就想起了那些与蒋一起涂抹着色彩鲜艳的指甲油的岁月,恍然记起原来我们曾一起过着如此鲜衣怒马的生活,穿着各色的高跟鞋与短裙,在海风中一起把青春摇曳,时光症结,我已慢慢地忘记了那样色彩斑斓的`日子,一切只如午夜的一场梦,明晃晃地出现过,然后醒来时就结束了,如若不是有昔日的痕迹遗留,我以为所有的美好只是意念朦胧时自己编织的一个幻觉。

如果不是再次看见你光亮的头像出现在深夜,我想我的努力已把情思掩埋了,某个午夜,我安静地看着你存在着,情感在时间的沉淀下变得隐忍,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爱情萌发的女子了,懂得认清人事的真实,不愿再纠缠,情感的疲累,连同那些失去的青春被埋在了记忆里的荒冢,大多的选择,结局都是一样的,无论失去,抑或得到,却始终换不来幸福的归属,你如同我眼里那片深海,在我沦陷后才知道,已经无力靠岸了,那一夜,我最终看着你来了,而后又走了,这不过短短一个小时,在我的世界已是过去了一季又一季了。

往事,只能任它如烟,我看着灵魂在这个世界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生活灰淡无光,经不起任何人的试探,经不起他人口中说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心口就被刺痛了,我极力掩饰中心中的脆弱,却在毫无预警的时候,看见一个熟悉的情景内心就掀起了一阵狂澜,这世界太多的雷同,却重复了我心中的疼痛,我不能倾诉,害怕话语的说出后就是伤害,我不能流泪,害怕泪水滑落后就是更多的撕心裂肺,于是,我只能书写,然而,文字也似乎承载不气这沉重的气息,我的心枯涸了,只能等在红尘的渡头,观看命运何时终结。

我不知道自己要用去多少个年份才能全然释怀,在与秋风愁怀对峙的时候,我忽然地就想起了你,心念清清淡淡在心房,坐在车上,看着路边的乔木被截断,我想起了那样的无疾而终,我想起了只能如此深爱过你的时光,我的念想渐渐没有了尽头,看着手机一分一秒逝去的时间,顿生悲伤,多年过去了,依旧能够在如今的浅淡记录中落下你的影子,有些人适合在远去后的年华中一个人独自浅浅地想念,即使彼此再也没有了关联。

篇8:唯美爱情散文

一、女性的叙事视角

在《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这三部电影中, 叙事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女主角, 而男主角不过是一个被女主人公建构出来的不甚清晰的朦胧侧影。

《情书》是岩井俊二的代表作, 这部描写青涩纯真感情的电影曾经以对细腻感情的刻画, 对微妙心绪的展现风靡亚洲。影片以男女同名引起的误会为线索, 讲述的是记忆中的青春和爱情。影片首先展示的是失去了男朋友的博子的生活。她用各种方式追忆死去的藤井树, 甚至按照藤井树高中同学薄上写的他曾经居住过的小樽市的地址给他去信, 没想到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 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疑惑中。为了追寻真相, 博子现在的追求者秋场带她去藤井树的故乡, 发现原来信寄到了和藤井树同名的高中同学的家中。影片叙述的重心此时开始转向女树, 她对少年时代男树的回忆是本片的重点。女树在向博子回忆曾经是同班同学的男树的过程中竟然在无意中揭开了自己当年的一段与男树的朦胧感情, 原来男树一直默默的喜欢自己。而博子也发现男树对自己一见钟情是由于自己与女树长的异常肖似。最后电影以女树对记忆的拾回与博子对男树亡灵的告别作为结局。

在这部影片中, 男树由于在滑雪中的意外身亡, 始终是缺席的, 他的形象是由女树在回忆中建构起来的, 女树通过和博子写信, 回忆中学时和男树的一些交往, 使男树的形象逐渐从尘封中明晰起来, 使得一段被遗忘的朦胧感情在时隔很多年之后显形。最后为这段记忆收尾的是女树得到由高中学弟学妹送来的一本在图书馆里搁置多年的书, 书的末页是男树画的一副女树的肖像。这幅画既为这段记忆作证也让人为迟到的表达感到黯然神伤。在《情书》中, 女性始终是叙事者, 博子对男树的无法释怀作为电影的引子钩沉出一段尘封的记忆, 叙述的主体又从博子变成的女树, 男树就在这种接力式的叙述中若隐若现。

《四月物语》写一个从北海道到东京读大学的女孩子, 榆柳卯月, 她在中学的时候暗恋一个学长, 后来学长来到武野藏读大学, 本来学习并不优异的她在爱情的激励下也考入了这个著名的学府。她为了能常常看到学长, 经常去学长兼职的书店买书, 却出于羞涩只是故作从容的翻阅书籍, 从不与学长说话。后来她被学长认出来是以前中学的学妹, 结尾是学长帮她在晦暗雨天撑开一把红色的雨伞, 多少为这段朦胧忧伤的单恋抹上一点亮色。这部电影是散文化的叙事, 没有激烈的剧情, 围绕着女孩旁边琐碎的事情, 租公寓, 和同学及邻居的相处, 参加钓鱼协会, 去学长的书店。就像一个人喃喃的独语, 整个电影被一种青涩唯美的气氛所笼罩, 就像一场忧郁而绵长的梦。学长是贯穿情节的一条暗线, 始终沉潜在女孩的回忆和视角中。直到电影的最后部分, 学长的形象才在电影里犹抱批判半遮面式的短暂的浮现, 如惊鸿一瞥, 昙花一现。

《花与爱丽丝》中, 花和爱丽丝是好朋友, 花爱上了一个学长宫本, 并在宫本失忆的时候, 对他虚构了一段爱情, 她是他的女朋友。为了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花让爱丽丝扮演宫本的前女友, 两个人在于宫本的交往中, 都对他产生了好感, 各自都通过虚构建立起了一段根本就不存在的爱情版本, 以给宫本恢复记忆的名义, 分别向他讲述。最后宫本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爱丽丝, 爱丽丝却由于友谊不能接受他的感情, 而受伤的花跟宫本坦白了自己的欺骗时却又重新获得了他的爱情。在这部电影中, 宫本也始终是一个苍白的形象, 失去了记忆的他始终存在于两个女孩对莫须有的情感的虚构中, 爱情以过去式的名义进行, 而他被无限制的搁置在过去。他是一个悖论, 他生活在两个女主角对于过去的漏洞百出的叙事中, 而这些子虚乌有的过去, 是现在正在进行的谎言。他被赋予了, 被编织的种种不曾存在的存在。

二、男性的主宰地位

女主角虽然是故事的叙述者, 但是女主角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几乎不能起到什么推动作用, 在《情书》中, 女树只是作为一个回忆者, 虽然她建构了故事, 但是这不过是对过去已发生场景的一种回溯。她在对以前感情的唤起中, 始终是一个被动的角色, 重新体验到当年的那种朦胧青涩的感情。在电影中, 男树的身份虽然是个逝者, 但是他无所不在。他不出场, 却控制了全局, 无论是博子对他的无法释怀, 还是女树对当年感情的点滴记忆, 恍然明悟, 一切都因他而起, 甚至他留下的遗物在电影的结尾又解开了这场感情的谜底, 他始终不曾离去。

《四月物语》中, 作为叙述者的女孩, 感情只发生在她一个人的心间, 她始终处于一种单恋的状态, 彷佛是自己和自己的独语, 她并没有什么行动, 只是把感情作为弥漫在心间的情愫。对于影片而言, 学长虽然长期的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 只是一个朦胧的背影, 一段漂浮的思绪, 但是他但始终像不可缺少的空气一样漂浮和包围在女主角的四周, 主导着女主角的行动脚步, 左右着女主角的情绪心理。她跟随他来到武野藏, 她装作不经意的时常路过他打工的书店。她的一切行动, 都缘之与他, 他不在场却始终是故事的推动者。

《花与爱丽丝》中, 无论是花对于自己就是宫本现女友的信誓旦旦, 主动追求。还是爱丽丝对于那些曾经点滴的娓娓道来, 依依不舍。无论是谎言还是真情, 少女们的故事都是围绕着剧中那个戏份并不多的沉默而冷峻的少年。对于两个陷入了自己编织的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中的少女而言, 宫本是一个神秘遥远的彼岸, 他的内心始终是深深潜藏, 无法猜测的, 他生活在自己痴迷的世界中, 他似乎喜欢单口相声甚至更甚于两个浪漫绚烂的女孩子。宫本他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 他是少女构拟的想象世界的中心。他始终在两个女孩之间犹移。“花和爱丽丝, 你喜欢哪一个”是他始终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也是他的驾驭式的权利。剧情就在宫本感情的游移中辗转前进, 波澜起伏。

这三部影片中, 出场寥寥的男主角都是模糊的, 但是他们都是剧情的推动者。他们就像《圣经》中的上帝, 很少显现真容, 无法被描述言说。却是创造一切, 支配一切的至高无上的主, 一切都缘起与他。

三、被呈现的女子

在这三部电影中, 我们可以看到, 观众是以女主角的视角去看的, 而女主角又由于其被动性, 从而成为了一个被看, 被呈现的角色。女主角在其对初恋的唯美演绎中被男权社会所咀嚼, 所欣赏。她的作为讲述者, 作为注视者的地位实际上是为了被看, 被注视所服务的。

这些就注定了岩井俊二的电影情节相对简单, 并无多少悬疑曲折, 而是以静态唯美的画面见长, 选取很多游离于中心之外的, 看似与情节毫无关联的日常场景, 在缓慢流逝的长镜头中呈现出女主角细腻微妙的感情, 飘忽灵动的思绪, 青春美好的姿容。一切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没有激烈的剧情冲突, 没有颠覆性的巨大转折, 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顺其自然的缓缓展开, 时光安然, 岁月静好。女孩在她自己的看中成为被看, 成为风景。她们的爱情都是静默的, 像一朵柔软的在寂静中缓缓绽开的花:要么是后知后觉, 凭借着回忆慢慢揭开的, 就像懵懂无知的女树。要么是隐藏在心中的单恋, 就像榆柳卯月。唯有在《花与爱丽丝》中, 花是爱情的主动追求者, 是一个行动元, 但是电影的重心却向作为呈现者的爱丽丝倾斜, 对花表现的沉闷滞重就像是对爱丽丝轻盈阳光的衬托, 电影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爱丽丝表演的那段芭蕾。她在演员面试中用一次性纸杯做舞鞋跳起了芭蕾舞, 纯粹之至, 美好无暇, 让人怦然心动。他们共同爱恋的对象宫本与观众更明显的倾心与爱丽丝。作为行动元的花是个失败者, 她败给了被呈现的爱丽丝。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中, 女子们对男主角都是无害的, 不会去扰乱打破他的生活状态。而男主角都是朦胧的, 理想化的, 置于彼岸的, 但同时又都是主导故事进程的。女主角是做为被看者而看的, 是为了被呈现而叙事的。

“电影成为欲望的文本, 而看成为欲望的满足”1, 岩井俊二的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女性作为被注视者, 被呈现者的镜头, 以此满足观众的视觉欲望。比如在《四月物语》中一个人在东京公寓内的榆柳卯月, 少有对白, 用逆光来表现她在屋里收拾琐细的各种动作神态, 在路上邂逅一场飘飘洒洒的樱花雨, 在花雨中漫步, 轻柔的音乐响起。她在草坪上练习使用钓鱼杆, 略带生涩, 抛开的鱼线像无边的心绪。

《情书》开头展现出一片白茫茫的广阔无垠的纯净雪原, 去参加藤井树祭日, 一袭黑衣的渡边博子孤单瘦弱的身影在雪原上踉跄着前行。雪原中她忧郁的面容如同晚风中的白莲花一样皎然。在电影中导演一直用冷光, 用肃穆的冬天来作为现实发生的场景, 一方面冬天映衬了死去的男树, 应和了片中一直存在的有关恋人死亡的哀愁。另一方面, 冬天是个适合回忆的季节。而女树在这个引发了她回忆的冬天一直处于感冒的状态, 短发清秀的她一出场就带着口罩, 显得是那样毫无防御, 可爱无邪。导演选取了很多日常的场景来描摹女树:在冬夜里给博子写信, 温暖的台灯, 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 只有打字机敲击的剥啄声音。婉如清扬的女树穿着工作服, 在昏暗的迷宫一般的图书馆里那一排排巨大的书架间来回穿梭, 坐在书堆里轻念着信纸的内容猜测陌生来信人的身份, 光线幽暗迷离。而在女树的回忆中展开的场景导演则用暖光, 阳光明媚灿烂, 光线柔和, 人物都有一种朦胧的光晕。女树坐在图书馆里登记借阅卡, 眉目如画又显得稚气未脱, 风吹起白色的纱幔窗帘, 金色的阳光洒在木地板上, 男树倚在窗口看书, 浪漫与惆怅的气氛交织着弥散在画面中。黄昏的时候, 女树故作从容, 在自行车存放点等待男树。流金般的又带着些玫红蓝紫色的晚霞烟岚, 远处渐隐入黑暗的山脉, 女树的俊秀脸庞映着渐渐幽暗的变幻霞光, 在暮色中慢慢模糊朦胧, 让人砰然心动。导演用这些标志性的让人记忆深刻的镜头呈现出女主角青春的美好瞬间, 深藏的暗恋情怀。岩井俊二的电影类似与中国的思妇诗, 作为男性的诗人借在闺阁思妇的口吻来进行叙事, 而作为叙事者的女性其实是男性感情投射的载体, 最终是作为被呈现的对象而出现的, 被读者所欣赏, 成了画中的风景。

四、潜藏的文化心理

岩井俊二在电影中对女性的呈现有着日本文化传统中的少女崇拜的深深影子。就像日本人喜爱盛开时如云似霞, 生命短促易逝的樱花一样。红粉易老, 青春飘零的美丽少女也是日本古典文学和艺术描绘的母题。从《古事纪》中光明神圣的太阳女神——天照大神, 到《竹取物语》中诞与空灵的竹筒, 长大后羽衣飞升的仙子辉夜姬。再到《源氏物语》中刻画的那些平安时代才貌绝代却生如蜉蝣, 命若飘萍的贵族少女, 以及江户时期浮世绘中描摹的那些艳丽浮薄, 丰腴婉转的青楼女子。对女性的爱怜赏叹都构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还有那些祗园的艺妓们的一颦一笑, 仪式化的轻歌曼舞更是凝聚了日本民族对女性美好姿容的全部想象, 她们用厚厚的脂粉遮掩住了自己真实的一面, 在面具的遮掩下蜕变为美丽的人偶, 蜕变为物来承载男性对美的终极理想。在现代日本, 川端康成更是把这种对少女之美的叹惋痴迷推向了极致。他曾经说过:一生中如果能写出一位永生不死的少女, 那我就此结束也可以了。2无论在《雪国》还是在《古都》, 无论是在书中总是匆匆闪现的绝美空灵的叶子, 还是执着与虚无生命的驹子, 无论是作为和服商小姐, 承袭着京都古韵, 柔美典雅的千重子, 还是生养与农家, 与青山绿水为伴, 身手矫健的苗子, 她们在作者的笔下被娓娓道来, 欲说还休。她们是作者心中的净土, 穿过岁月的匆匆如流, 通向青春的昙花一现。她们是被定格的遥远风景, 始终与欣赏的主体保持着欲望的张力。她们不是欲望的主体, 只是欲望的对象。而岩井俊二的青春唯美剧中对女子的呈现也是这种少女崇拜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当代投射, “电影是满足欲望的眼光的重要形式之一”。3他用电影这种更为直白细腻的手法, 这种更带有权利性的审视, 去俘获那些美丽的瞬间, 去塑造欲望中的囚徒。她们在电影中不是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 而是美丽而单薄的物, 是镜像中的脆弱倒影。

五、结语

在岩井俊二的青春唯美剧中, 女性虽然是故事的叙述者, 可是她们是为被呈现而讲述, 呈现才是她们在影片里的真正的命运和归宿。“女性作为影象, 是为了男人——观看的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开的。”4导演是用新兴的更具有权利性, 压制性的视觉媒体, 演绎日本固有的少女崇拜文化, 将女性的物性一面发展的淋漓尽致, 登峰造极。拉康曾经说过:“在视觉这方面, 一切都是陷阱。”5导演用长镜头展现出女孩们青春的曼妙姿容, 恋爱的微妙心绪, 但她们终究是失语的, 静默的, 不具有行动力的。“她们不过是男性欲望的客体和投射, 是被对象化的他者。”她们是美丽的囚徒, 精致的玩偶, 在男性视觉欲望的牢笼里翩翩起舞。

摘要:唯美爱情剧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最擅长把握的主题, 在岩井俊二的唯美爱情剧中, 女性是作为叙事者而出场的, 但是这种出场是一种伪在场, 她不建构情节, 没有实际的行动能力, 不具有真正的主体地位, 始终被在故事中不在场的男主角所支配左右。女性在电影中实际是作为一种被呈现的客体而存在的, 是日本固有的少女崇拜文化与当代的视觉媒体——电影的合谋。在视觉的囚笼中, 她们沦为男性欲望的对象化, 成为翩翩起舞的美丽囚徒。

关键词:岩井俊二,叙事,呈现,女性

注释

11 .3 .4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9;78;81.

22 .叶渭渠.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81.

篇9:远古的歌谣 唯美的爱情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王菲演唱的唯美爱情歌曲《传奇》。

师: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王菲演唱的《传奇》,是对唯美爱情的歌唱。唯美的爱情从远古走来,唯美的爱情从《关雎》起源。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课堂,走进《诗经》,走进远古的歌谣、唯美的爱情诗篇《关雎》。

(板书课题:远古的歌谣、唯美的爱情、关雎。)

师:这就是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来读一下:

众生:学习目标

1、一咏三叹读《关雎》

2、诗情画意绘《关雎》

(屏幕展示,生齐读。)

二、一咏三叹读《关雎》

师:著名大词人苏轼说过:三分诗,七分读,一并十分。如何读出美感、读出情趣、读出意境,这也是我们的诵读目标。首先倾听名家的诵读。

师:一首《关雎》的经典朗读、名家演唱让我们如痴如醉,心潮澎湃,好像进入梦境一般,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听读感受。

生1:无论是朗诵和演唱都是非常有感情的,我仿佛看到一位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和渴慕。但有一个问题可不可以提?经典诵读把“钟鼓乐之”中“乐”读“lè”。演唱时,“钟鼓乐之”中的“乐”读“yuè”。老师,我们应该怎么读?

师:我们看课下注释,“乐之”是使她快乐的意思。同学们在这里“乐”应该怎么读?明白吗?

生2:明白,应该读“lè”。

师:其实读“yuè”也可以,可以当做“悦”字讲,高兴、快乐的意思。我认为还是读“lè”比较恰当。

师:这首诗写了淑女和君子的故事,我首先找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再找一位帅气的男同学,来演绎一下《关雎》的朗诵。

男女生:

男女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男: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男: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男: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女: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男: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女合: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屏幕展示,男女生按要求合读,学生自发鼓掌。)

师:谁来点评一下他们的朗读?

生1:我认为男同学读的很有情感,女同学读的节奏快一些,应该读慢一下,读出美感。

师:你读慢一些,你应该读得更好,男同学读得有情感,我要向他学习,你和老师合作一下,我们来共同读一遍。

师生:女生和师合作美读。(生笑)

男女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男: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男: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男: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女: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男: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女合: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屏幕展示,女生和师按要求合读,读后学生自发鼓掌。)

师:下面全班男女同学按要求美读诗文。

众生:(合读)

男女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男: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男: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男: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女: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男: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女合: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女生合作有感情的朗读。)

师:诗歌既要诗意地读,又要背诵,要寻找背诵的技巧。从语言的特点有哪些发现?让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背诵?

生1:这首诗很好背的,因为四字叠用,反复吟唱的的比较多。

师:有哪些地方找一找?

生2:“窈窕淑女”和“参差荇菜”均出现四次,变换的词语“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左右采之”“琴瑟友之”“左右芼之”和“钟鼓乐之”是四字词语的变换,比较好记。

生3:我们重点记住这几个词很快就会背诵了。

师:看看诗歌的第一句能不能去掉?读一读试试?

生1:诗歌的第一句是不能去掉的,是由物及人的写法。

师:这种写法就是由物引到人,由关雎的对唱引出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起兴的写法,在诗经中最常用。

众生:齐诵《关雎》

师:同学们比较有智慧,找规律、技巧去学习,这就是高效学习。

三、诗情画意绘《关雎》

师:《关雎》景美、人美、情美,也是一个美的故事,看看诗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关雎》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屏幕展示。)

师:我们在概括故事内容的时候,要掌握概括内容的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加在一起就是故事的内容。

生1:讲述了一个君子在河边看到淑女采摘荇菜,非常喜欢她,对她有好感,就去追求她,结果没有追求到,就日日夜夜地去思想她,晚上睡也睡不着。

(生大笑。)

师:这里面你用了一个词“思想”也很正确,“思”是思念,“想”是想念,非常想她。

(生大笑。)

师:诗文共写了两个人物。

众生:一个是淑女,一个是君子。

师:把谁放在前面?应该是先淑女后君子,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也是也女士,通常是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提问时,也是先女生后男生。

(板书:淑女、君子。)

师:我们看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第一个看“关关”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看注释。大家一起说一下?

生1:拟声词。

师:就这么简单的的一个拟声词?还有吗?

生2:鸟的叫声。

师:什么鸟?

生3:水鸟,一般指鱼鹰。

师:这是一种爱情鸟,生死相随,以前都是“在天化作比翼鸟,在地化作连理枝”“你我好比鸳鸯鸟”。

师:“关关”是一个拟声词,怎么拟声的?君子看到关雎又看到美女。由物到人,这是一个起兴的写法。这两个鸟在干什么?在嬉戏。就是再叫:“呱呱呱呱,来吧来吧”,“呱呱呱呱,急啥急啥”;“呱呱呱呱,来呀来呀” ,“呱呱呱呱,来啦来啦”……

(生和听课教师笑。)

师:当君子看到淑女的时候,情感发生了变化。结合诗文看看你心目中的淑女是怎样的?你心目中的君子是怎样的人?思考一下,先看注释。

生1:淑女是文静美好的意思,这只是表面意思。

师:君子呢?注释上没有。

师:我们在《论语》中学过,指有学问和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师:谁来谈谈你心目中的淑女?你心目中的君子?

生2:我觉得君子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同时外貌上长得很高大英俊,淑女是文静美好,温柔贤惠的人。

生3:长得和她差不多,和那个同学差不多。

师:和女同学差不多,要明白和谁差不多?

(生笑。)

生4:君子首先品德高尚,像老师一样,形象高大,长得英俊。

(生大笑。)

生5:我认为君子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看到淑女之后,寤寐思服,转辗反侧,爱情坚贞,像鱼鹰一样。

(生笑。)

师:他抓住了一个关键词“像雎鸠”一样,爱情非常坚贞,而且持之以恒,非常执着有恒心。后面还有诗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君子还要多才多艺,这也是君子的特点。

生6:我觉得君子要有品德高尚、高大英俊以外,还要持之以恒,对爱情的坚贞以及他的才华横溢。淑女给我的一个印象应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她不仅贤良淑德,而且文静美好,也是我们日后女同学发展的目标。

(生和听课教师大笑。)

师:同学们心目中君子和淑女都是非常美的,淑女美丽贤惠,君子要品德高尚、高大英俊,要有才华,像我这样。

(生和听课教师笑。)

师:淑女应具有个性、品位,优雅动人,智慧、灵秀、风范。雍容典雅,韵如清风,皎似明月,柔情似水,外柔内刚、刚柔相济。

师:《关雎》景美、情美、人更美,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让我们走进《关雎》营造的意境中,看看营造了几幅画面?

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我们走进《关雎》营造的意境中。看看诗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

(屏幕展示。)

生1:雎鸠和鸣图、一见钟情图(爱慕追求图)、少女采荇图、长夜难眠图(朝思暮想图)、钟鼓迎娶图(梦幻迎娶图、喜庆迎亲图)。

(生边概括师边板书)

师: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描写。(雎鸠和鸣图、一见钟情图、少女采荇图、长夜难眠图、喜庆迎亲图)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示例:我透过雎鸠和鸣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流淌,阵阵微风吹过河面,荡漾起层层涟漪,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嬉戏玩耍,一唱一和:“呱呱呱呱,来吧来吧”,“呱呱呱呱,急啥急啥”;“呱呱呱呱,来呀来呀” ,“呱呱呱呱,来啦来啦”……

(屏幕展示。)

师:看看老师写的范例,运用了景物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还有叠词的运用。下面开始按要求抒写。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的写作速度很快,我们博文中学的同学非常有文采。写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下面找几位同学来读一下,要诗意地读出来。

生1:我通过少女采荇图,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里,一叶扁舟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左右漂浮,一位身穿粉红色衣裙的少女正悠闲地在水中采摘荇菜,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晨曦洒在她的肩上,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际。她双袖挽起,露出了纤细的玉手,她眼波流转,笑颜迷人,君子在岸上痴情凝视,少女抬头回眸一笑,但却不敢惊扰那份静谧。

师:好一幅清新怡人的少女采荇图。

生2:我通过朝思暮想图,仿佛看到夜已深沉,一轮明月高悬,屋子里洒满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的美好身影使他魂牵梦萦。

师:生动的语言描摹了君子寤寐思服的画面。

生3:我透过一见钟情图,仿佛看到黎明的晨辉笼罩着大地,雎鸠在小岛上欢乐地鸣叫。采荇少女就在这波光粼粼的河边,微风袭来,吹动少女的发丝。少女看到嬉戏的雎鸠,不禁露出微笑。小河的对岸,一位风度翩翩的少男正驻足观望,少女的莞尔一笑撩动了他出神的双眸。

生4:我通过钟鼓迎娶图,仿佛看到了唢呐声声,琴瑟和鸣,花轿抬起,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的迎亲美景。红对联,红窗花,红蜡烛,红衣,红盖头,一身红的少女更加迷人,步履轻盈,走上了红地毯。

师: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好生让人羡慕。这是现实吗?

师: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一条潺潺的溪流,一个幽静清新的小岛,一对关关对唱的关雎,一个窈窕的少女,一个才华出众的帅哥,在我们眼前呈现。我们仿佛在观赏爱的花园。那情那爱,时而辗转,时而癫狂,时而缠绵,时而火烈,时而陶醉,时而遐想。那淑女之美美在清新,这君子之情美在本真。

《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是一篇声、情、文、义俱佳的唯美爱情诗篇,是穿越千古的天籁之音,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入情入境的远古歌谣。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过分)哀而不伤。……不同年龄的人读《关雎》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思考。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所爱的人,所倾慕的的人。

师:老师已过不惑年,男人四十一枝花呀,女人四十更神韵。虽然老师长得很沧桑,但生活是充满诗意的。

师:回想起和爱人一起走过的路,虽然曲曲折折,道路坎坷,悲欢离合,但我们携手并肩,一路走来一路歌。今天在文学课堂上我终于读懂了你——我的爱人。今天在泰山脚下,老师也写下了一首爱情的诗篇《读你》:

读 你

你是一首诗/一幅画/集善良、智慧、温柔、靓丽于一身/你有一颗富有同情和怜爱的心/你有一颗灵心/一双慧眼/优雅的气质和极好的性情。

你天性温柔/以超人的气质及耐力表现出独有的果敢和冷静/可窥阳刚之气/你美丽悦目/清灵闲静/不因美丽才可爱/而以可爱才美丽。

你是一本书/我轻轻地翻开你/你的目光闪亮如月/你的心灵澄明如水/我凝神倾听/领略你的魅力/明白你的深邃/读你读出一段经典人生。

(屏幕展示,师深情配乐朗诵,诵读后师生长时间鼓掌。)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好不好?

众生:好!

师:老师不是因为读得好,而是因为写得好。因为这是写给我爱人的一首诗。

(生笑)

师:我的爱人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文学课堂现场,大家在找一找?看看是哪位?别找错了!没找到呀?

(生和听课教师、评委等都在侧目寻找,几台摄像机也在寻找爱人。)

师:前面看,她在我的心里。

(生和听课教师目光向前,大笑并鼓掌。)

师: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生活就充满诗意,文学课堂就诗意,我们的语文学习就充满诗情画意。

师:下面同学们把寄语来齐读一遍。

众生:爱情是美丽的、迷人的、甜蜜的,也是伟大的、纯洁的、永恒的。同学们,虽然歌德说过:“哪个少男不爱钟情?哪个少女不爱怀春?”现在要是走进爱情,就要承担一份责任,如果你的双肩还太稚嫩,请不要触碰爱情。如果爱情的种子在你心中涌动,请你停止浇水;如果爱情的种子已经发芽,请你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在是我们学习成长的黄金时代,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要有追求和抱负,男同学要像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女同学要像鲜花,美丽芬芳。当你们迈入大学的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可以在花前月下,柳荫湖畔,漂漂亮亮,大大方方,潇潇洒洒地谈情说爱了。

(屏幕展示,生读后自发鼓掌。)

师:非常感谢泰安市博文中学的孩子们,你们的发言非常精彩。我们再把同学们的格言回忆一下。

众生:做最爱发言的学生,让老师因为我的出彩而感到幸福。

师:你们的课堂表现是好,很好,非常好!耶!

(生鼓掌。)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众生:老师再见。

[名师点评]

古诗欣赏的温度,文学课堂的深度

好的文学课堂是充满教学智慧的,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是有温度和深度的课堂。全国著名青年语文教师李前尚在山东泰安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文学课堂观摩课中执教的古诗欣赏课《关雎》,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诗情画意的文学课堂。他“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情感”。整节课无论是课前的交流,还是文本的切入,还是画面的想象,还是诗意的朗诵都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温馨课堂,也是有情感、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整个课堂学生是愉快而幸福的。李老师用读来连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文本世界,用写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他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板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一个活动展开的都比较充分,具有一定的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学习内容的结构性、学生活动层次性,从而达到文学课堂的深度。李老师和同学们在愉悦的文学课堂上游刃于文字构筑的图景中,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素养与能力,在如诗如画的课堂上,扬起一条条情感的河流。

一、巧妙融合,进入情境

这节课先由“做最幸福的老师,让学生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李老师的教育格言开始,让学生转换身份,改成“做最好的学生,让老师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和“做最爱发言的学生,让老师因为我的出彩而感到幸福”,这看似简单的开场白,实际上教师已对学生悄悄进行了语言训练,并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引导,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显示出了教师独特的艺术与匠心,教师和学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接着由王菲演唱的《传奇》导入,创设一种思念的情境,焕起了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向往、渴望,然后教师由音乐过渡到“唯美爱情的从远古走来,唯美的爱情从《关雎》起源,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远古的歌谣、唯美的爱情诗篇”。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读中有感,感中有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曾说过:“凡读书……只要是多诵几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这些都说明 “读”的重要性,读可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读可以浮现出诗中的画面感。

读诵古人的诗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高声朗诵”,一种是“密咏恬吟”。高声朗读是为了畅其气,就是把你那种感发的精神提起来;密咏恬吟是小声地静静地吟诵,这是为了得其韵,就是慢慢地体会它的韵味之所在。下面看看李老师是如何做的。

师:同学们美听《关雎》诵唱,请谈谈听读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和渴慕。

生:经典诵读把“钟鼓乐之”中“乐”读“lè”。演唱时,“钟鼓乐之”中的“乐”读“yuè”。老师我们应该怎么读?

师:我们看课下注释,“乐之”是使她快乐的意思。同学们在这里“乐”应该怎么读?明白吗?

师:我首先找一位女同学,再找一位男同学,来演绎一下《关雎》的朗诵。

通过听读,男女生合读,师生合作配乐朗读等形式,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并提出相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结合注释去学习,并修正了读音,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接着教师又进一步引导:

师:诗歌既要诗意地读,又要背诵,要寻找背诵的技巧。从语言的特点有哪些发现?看看如何让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背诵?

学生找到了一些四字叠用,反复吟唱的,如“窈窕淑女”和“参差荇菜”;变换词语的,如“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左右采之”“琴瑟友之”“左右芼之”和“钟鼓乐之”。学生在读中发现了语言的规律,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记忆,以便达到熟读成诵。

在朗读中,学生修正了读音,吟出了自己的体会,发现了语言中重章复唱的特点,在复唱中,感情一步步加深,看到淑女,由“好逑”“求之”“友之”到“乐之”,思念在逐渐加深。

三、读中有思,思中有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读写的关系,在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叶圣陶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在读中激活学生写作的潜能,下面看看李老师是如何把学生引入藕花深处的?

师:《关雎》景美、情美、人更美,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让我们走进《关雎》营造的意境中,看看营造了几幅画面?

生:雎鸠和鸣图、一见钟情图、少女采荇图、长夜难眠图、钟鼓迎娶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幅一幅图画浮现在脑海里,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加深了对情美、景美的认知,激起了一层层涟漪。

教师又提出: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描写。(雎鸠和鸣图、一见钟情图、少女采荇图、长夜难眠图、喜庆迎亲图)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示例:我透过雎鸠和鸣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流淌,阵阵微风吹过河面,荡漾起层层涟漪,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嬉戏玩耍,一和一唱:“呱呱呱呱,来吧来吧”,“呱呱呱呱,急啥急啥”;“呱呱呱呱,来呀来呀” ,“呱呱呱呱,来啦来啦”……

生:我通过少女采荇图,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身穿粉红色衣裙的少女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际。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笑容粲然,像三月桃花一样美丽。

……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说:“我察看到的这些孤零零的点,究竟是按照怎样的规律一个挨一个地组合成整体画面的?光线昏暗的灯无法让我看清。……科学也是这样,它所做的也是用提灯照亮;它一点儿一点儿地察看小方砖,以此来探索由各种事物构成的永无穷尽的马赛克铺层”。教学也如此,李老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引导,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再加上合理的想象,为学生写作点亮了一盏灯,让他们在昏暗中,看清前面的一点凹凸不平,并把这盏灯让学生自己提着,探知前方的道路,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会找到出口,会发现柳暗花明的另一片天地。

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写出了一幅幅如在目前的少女采荇、彻夜难眠、钟鼓迎亲等画面,让景美、情美、人更美有了依托,更具体可感,学生在读中品味、赏析,在写中感悟、提升。

四、提升情感、净化心灵

好的课堂,能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是人文精神挖掘、传递的课堂。李老师的这节课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浸润。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展示自己写给妻子的诗《读你》:“你是一本书/我轻轻地翻开你/你的目光闪亮如月/你的心灵澄明如水/我凝神倾听/领略你的魅力/明白你的深邃/读你读出一段经典人生。”学生心中对爱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对“娴静漂亮”的淑女、“多才多艺”的君子正在神往之际,李老师话锋一转,展示寄语,三个“如果”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引导,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一展抱负。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习得知识的地方,也是对人产生影响的地方,这节课的意义在此。

正如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语文教研专家王鹏伟老师在评课时所说:“李老师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到的教学艺术,当然有天赋,但也非一日之功。李老师最为可取之处,是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诗意地描绘画面,因为这次活动是文学课堂。文学的基础是什么?创造的要素是什么?是想象能力的培养。李老师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他自己的教学行为寓于学生的示范意义。例如:他示范了写给妻子的诗歌《读你》和对中学生的寄语,这两种对学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对学生文学创作和情感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公章准刻备案申请报告下一篇:游北京植物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