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2024-05-09

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共8篇)

篇1: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我厂突发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造成的灾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厂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是本厂处理重特大事故的基本程序和依据。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厂内发生的下列重特大事故抢险工作。

(一)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锅炉和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

(三)重特大中毒事故

(四)其他重特大事故

第四条:任何的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重特大事故抢险的义务。

第二章: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我厂建立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我厂重特大事故处理工作。

总指挥:寇德金

副总指挥:寇新民

指挥中心成员由以下人员组成:寇德进寇建国

第六条: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一)组织各方面力量处理重特大事故,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二)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抢救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

(三)检查监督各单位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准备工作,必要时,组织领导重点防范单位进行应急处理演练。

(四)安排上级领导视察事故现场的有关事宜。

第三章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重特大事故发生,接报后相关部门必须做到:

(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第七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第四章应急抢险和救援。

第八条:在特大事故发生后,本厂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第九条:在抢险救灾过程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地,任何单位不得拒绝和阻拦。

第五章应急处理支持与反馈

第十条: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整改。

篇2: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1擦伤

(1)一般伤口较浅,出血不多,因而可用卫生棉稍加挤压,以挤出少许被污染的血液。

(2)如果伤口很脏,则可用清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再用创口贴或纱布包扎。

2切割伤

(1)多为锋利物所致,其伤口比擦伤更深。如果伤口较浅,可参照擦伤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

(2)如果伤口较深或很深,且流出的血色泽鲜红、很急,甚至往外涌,则可判断为动脉出血,这时首先应设法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点的方法进行止血,即压住伤口近心部位的动脉。止血后,经简单创面处理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3)如果手指或脚趾被全部切断,应马上用止血带扎紧伤口,或用手指压住受伤的部位止血,将断指用无菌纱布包好,把伤者连同断指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注意在夏天最好将断指放入冰桶,禁止用水或任何药液浸泡,也不要做其他处理,以免破坏再植条件。

二、扭伤和拉伤的应急处理

1扭伤和拉伤多因顾客在参与康乐活动中姿势不正确或用力过猛所致。由于肌肉或韧带已经损伤,会伴有较强的疼痛感。

2发生这类事故时,服务员应该马上扶顾客坐下,然后查看扭伤或拉伤的部位,观察伤势。

3如果伤势不严重,可以喷一些“好得快”之类的局部外用药,并嘱咐客人注意休息;如伤势较严重,服务员在对伤者进行简单护理后应建议其马上到医院治疗。

4立刻将事故情况逐级上报,由康体中心经理决定是否派服务员陪同客人去医院。

三、烫伤和烧伤的应急处理

1烫伤

(1)发生这类伤害事故时,首先要局部降温。

(2)一般只有红肿的为轻度烫伤,这时可用冷水冲洗几分钟,再用纱布包好即可。

(3)重一些的烫伤,局部已起水泡,疼痛难忍,这时须立即用冷水进行较长时间冲洗,注意不要碰破水泡,以防止细菌感染。

(4)如果烫伤的局部很脏,可用肥皂水清洗,但要特别注意不可揉搓擦洗,以免碰破表皮,这样不利于以后治疗,而且也会增加伤者的痛苦。

(5)清洗之后,蘸干表皮的清水,盖上纱布,用绷带包好,送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烧伤

(1)由电击或火灾引起,可先用生理盐冲洗一下。

(2)如果伤口被脏物污染,可先按烫伤清洗办法处理,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伤口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

(3)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并尽快送医院治疗。

四、骨伤

1若骨伤有出血现象时,应先止血,然后包扎。

2包扎出血伤口后再固定,可用木板、杂志、纸板、雨伞等可找到的物品作支撑物固

定伤骨,固定夹板应扶托整个伤肢。不要试图自己扭动或复位。

3固定时,应在骨突处用棉花或纱布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减少伤者痛苦,然后用绷带包扎。包扎的绷带要松紧适度,并要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观察血液的流通情况。包扎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篇3: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1 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是公路隧道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公路隧道运营安全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的流程,见图1所示。

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一般应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委托给相关科研院所或专业机构,同时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结合内部职能分工,成立以运营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联合工作组,明确双方职责分工,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1.1编制准备

编制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全面分析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危害程度;

(2)排查安全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安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3)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4)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问题,确定相应防范措施;

(5)客观评价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的应急能力;

(6)充分借鉴国内外长大公路隧道火灾事故教训及应急管理工作经验。

1.2资料收集

应大量收集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长大公路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等技术资料。

1.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公路隧道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1.4应急能力评估

对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的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其实际情况,加强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5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管理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1.6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1.7应急预案完善与更新

应急预案是持续改进的,而非一成不变。在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或消防演练完成之后,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对原预案不够完善、甚至错误之处进行补充、修改,并及时发布最新版本的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使之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2 应急预案核心要素

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包括:

(1)事故报警。公路隧道火灾事故报警是应急救援迅速启动的关键。火灾事故的报警包括多种方式:隧道内紧急电话和火灾手动报警按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异常事件监测设施、通过移动电话拨打报警电话及路政巡查发现等。

(2)预案启动。当公路隧道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火灾报警、异常事件监测设施发现火情时,会自动提示启动应急预案,要求监控管理人员在指定时间内确认,否则将自动启动应急预案,这也是基于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紧迫性考虑。因此,公路隧道运营管理部门必须安排监控管理人员24h值守中控室,一旦接到报警信息,应快速确认火灾事故。包括:发生时间、位置、肇事车辆类型和数量、人员伤亡情况、有无危险品、道路交通状况等。此外,监控管理人员还必须确认公路隧道机电设施是否按预案指令要求正常响应,并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持续监控所有设施的运行。

(3)紧急通告。火灾事故一旦确认,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立即通报政府应急主管部门,并及时向公众和救援人员播报火灾事故信息。公路隧道运营管理部门应及时协调交警、消防、路政、医疗等部门派员参与救援。

(4)指挥控制。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后,要以确保公众安全为主要目标,应按照应急预案的响应程序指挥、协调救援行动,合理分配使用应急资源,使火灾事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

(5)事态监测。指挥人员应充分利用公路隧道监控系统,通过图像监视、环境监测设施,掌握公路隧道内灾情变化及人员受困情况,并与现场救援人员及时沟通,以采取更为合理的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措施。

(6)人员疏散。公路隧道中控室应充分利用广播设施和小型可变情报板,科学有效引导受困人员逃生疏散。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对火灾事故影响范围的估计判断,积极搜寻、营救受困人员。

(7)治安管理。为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救援现场要设定警戒区域,执行交通管制程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供应、人员疏散的畅通无阻。

(8)医疗救助。地方医疗部门在接到报警后应快速组织医护人员携带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救援,同时还应做好伤员接收准备工作。

(9)交通控制。公路隧道中控室应及时向相关路段发布火灾事故信息,及时分流、疏散车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对区域路网交通的影响。

(10)人员安全。应急救援行动必须确保公众和救援人员的安全,严禁冒险行动,防止造成次生、衍生灾害。

(11)善后处理。扑灭火灾后,应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并根据火灾规模对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和机电设施进行检查,评估事故隧道是否具备安全运营条件,必要时应组织加固维修以尽快恢复道路交通。

3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在确定上述11项核心要素之后,将其串接成可执行的应急计划。以增从高速公路凤凰山特长隧道为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见表1。

其中,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分级见表2,预警等级见表3,信息报告程序如图2所示。

火灾事故现场控制处置措施如下:

(1)事故现场外控制及处理。火灾事故发生后,为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应与收费站、路政部门取得联系,通过配合协作将发生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隧道进行封闭。

及时疏散隧道内受困人员,应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进入隧道进行救援的人员携带照明器材和防护用具,发现有伤员应及时抢救(明显重伤或不能动弹的伤员应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抢救)。

通知养护队准备好各类清理工具,配备足够的标志标牌到达凤凰山隧道外候命。

(2)事故现场控制及处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派人进入隧道察看,并保持与监控中心的联系,尽快了解火灾类型、性质及事故现场情况,迅速引导火灾现场其他人员安全疏散。

在分析、确定可以通过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扑救时,应及时实施灭火措施。

因火情严重或燃烧物类型不明时,灭火工作应由公安消防部门处理。

等待公安消防部门救援期间,应尽力在外围控制火势蔓延,开辟救援通道并保持其畅通,必要时关闭隧道内的防火防烟卷闸,以隔绝烟、火,保证其他车辆及人员安全。公安消防部门到场后应提供现场最新情况并给予全力协助。

(3)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控制及处理。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应迅速封闭隧道,立即通知公安等部门到场处理,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指挥疏散人员和车辆。

迅速派出人员到事发隧道口进行警戒,尽可能找到肇事车辆司机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程度,并提供给公安等部门以便进行有效处理。

现场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做好自我保护。禁止工作人员在不了解具体情况或未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时进入事故现场。

属危险化学气体(毒气)事故的,应根据风向选择上风的位置进行人员疏散、现场警戒及指挥,并利用通风系统选择合适方向及时换气,避免或减少人员中毒。

属危险化学液体事故的,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根据危险液体的流向,在边沟等地使用砂土堵截。

属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汽油、液化气等)事故的,工作人员应使用防爆照明灯具,并严格控制隧道内现场各种照明、通风设备的用电管理,不能随意开关,以免引燃引爆危险品。

如事故危险程度不断增大,有可能发生爆炸或有毒物质快速大范围扩散时,应迅速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和撤离,并按要求向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紧急报告。

4 结语

(1)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以及公路隧道规模和风险大小不同,专项应急预案内容不完全一样。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2)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

摘要:针对国内公路隧道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公路隧道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广东增从高速公路凤凰山特长隧道为例,提出长大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核心要素和主要内容,介绍火灾事故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现场控制处置措施。预案的制定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并在事故应急处置或消防演练后修改完善。

篇4: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但笔者在实际办理一些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延期检验手续时,由于所在地的小型化肥企业,均由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机构精减,相应人员缩减,安全重视不够,所以他们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比较简单,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是为了应付办理延期检验手续。为了规范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致于手足无措,导致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灾害,笔者归纳整理出一份针对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大家商榷。

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适用范围

(1)本单位内发生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及其更多伤亡人员的特种设备事故。

(2)本单位内发生性质特别恶劣(如特种设备爆炸事故),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

3、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①总指挥:一般为单位负责人(即法人)。

②副总指挥:一般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即总经理)。

③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④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4、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

在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负责,生产技术部配合,承办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处理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应指定专人负责。

抢险救援组:单位主要分管生产的领导负责,具体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应指定专人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供销部和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联系当地医院急救中心,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应指定专人负责。

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配合,配合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5、应急救援预案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2)综合协调组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见附件。

(3)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还应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消防、医院,以求得紧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措施

收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指挥部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救援:

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综合协调组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指示,调整必要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①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②封锁事故现场。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③探测危险物质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在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④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⑤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或者安全转移,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与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或邻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⑥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助、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处理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等问题。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⑦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消防、救灾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况。不得随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

破裂设备的断口,如不影响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涂机油以保护断口不锈蚀和腐蚀。

(2)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组要主动与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人员的伤亡情况,按照安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相应的招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扩大和环境的污染。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全监管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6、预案管理与更新

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本预案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7、奖励与责任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重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本单位负责解释。

9、 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

篇5:压力容器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为维护员工的人身和公司的财产安全,有效处理公司突发安全事故,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 度,特制定本预案。

1.2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淄博市特种设备协会发布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编制导则》,适用于公司内发生的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3 本预案坚持“先控制,后处置,减少损失”的原则,最大限度的避免和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2 危险源分析

特种设备储气罐、热交换器爆炸,烫伤。

截止到2014年底,公司共有20台压力容器储气罐和8台承压的蒸汽热交换器或储存装置。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人、特种设备主管及公司保卫部人员任成员。公司对安全事故不得缓报,不得瞒报,不得延误有效抢救时间。相关联系电话参阅《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相关人员和 职责如下: 3.1 总指挥:总经理

职责: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事故情况;指挥抢救,制止事态扩大,尽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2 副总指挥:安全副总、设备副总

职责:了解事故情况;指挥抢救,尽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初步情况;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后处置工作。3.3 协调联络人员:机动部部长

职责:协调各应急工作小组工作;及时报警,请求当地政府、公安(消防、交警)、医疗卫生及社会力量的支援;协助调查事故原因及受伤人员、财产受损情况;协助善后处置工作。

3.4 抢救抢险人员: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组织人员撤离,组织力量抢救,配合外部力量的抢救工作。3.5 秩序维护人员:保卫部人员 职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保护贵重物品,负责现场安抚,控制事态发展。

3.6 后勤保障: 工会主席 职责:负责抢救物资的调配等。4 预防与预警 4.1监控方式

4.1.1 公司要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储气罐、换热器使用情况,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要有记录,故障要有故障记录; 做好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储气罐、换热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1.2 当班人员按设备点检要求巡查值班,发现事故迹象,立即上报部门安全负责人。4.2 预警行动

4.2.1 发现警报,立即通知协调联络人员,由联络人员根据报警提示点位,进行现场勘查,确有事故发 生立即通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做出及时处理。4.2.2 公司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警后,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并及时向 公安(消防、交警)、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报警请求援助。指导员工离开危险区域,保护好公司 贵重财产,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 工作。

4.2.3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置工作。

4.2.4 公司全体员工都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将突发安全事故及时汇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5 应急救援响应 5.1响应分级

根据公司的生产特点、事故情况和公司控制事故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应急行动分为三级:

5.1.1 一级响应(预警)。预警意味着极小范围的罐体泄漏可能发生或已有少量发生或较小局部变形。初期,现场人员要履行他们的职责,可能需要车间以外的援助,车间应立即启动车间的应急处置措施。

5.1.2 二级响应(现场应急)。这个级别包括罐体泄漏已经发生或有所升级(影响范围基本处于厂内),罐体主要部位已经变形需要关闭,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和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散。现场人员应履行他们的职责,公司应急预案全面启动。

5.1.3 三级响应(全体应急)。这个级别包括罐体泄漏已经发生并升级或已升级且可能爆炸影响周边(影响范围超出厂界)。公司生产区需全部关闭,需采取立即行动保护和撤离现场人员。5.2 响应

紧急情况发生时,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人员根据事故情况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有关应急人员到位、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等。应急行动队伍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 援工作。

5.2.1 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关闭空压机电源,停止生产压缩空气。

打开线锯及开方的压缩空气外接阀,给储气罐泄压。

关闭进气阀门,减小换热器内蒸汽压力,严禁人员上前手动放气,以防被蒸汽烫伤。

5.2.2 危险区的划定和隔离: 储气罐周边 30 米范围(含隔墙)内,禁止人员进入。

5.2.3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进入扩大应急响应。扩大应急响应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确认事故响应级别需要提高时,应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 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向政府部门及外援机构请求援助。

5.3 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受伤员工,及时报警,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技术监督部 门。

5.4 事故现场得到控制,环境影响符合有关指标,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 指挥部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由指挥部做出救援工作总结报告。6 信息发布

事故信息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发布,发布应尊重事实,不瞒报、不虚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7 应急保障联系方式

报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8 培训与演练

应急救援预案由特种设备主管部门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和演练。9奖惩

9.1由于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抢险救灾,避免重大火灾、爆炸、人身伤亡、装置停产、主要设备损坏以及有其它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9.2 在发生重大爆炸事故中,临危不惧,奋勇抢救、保护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事故扩大,措施得力,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9.3 对发生事故后,破坏现场,隐瞒不报或谎报的主要责任者给予处罚,触犯刑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置。

9.4对发生事故后,不认真吸取教训,不采取措施致使事故重复发生的主要责任者给予处罚。本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解释权归机械动力部。

篇6: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网络与通讯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力破坏。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1.2危害程度分析: 网络通讯信息事故多发于人为因素、生产过程中,当网络通讯信息事故发生时,会对日常生产产生负作用,特大事故发生时,给井下救援带来不便,引发重大矿井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设备财产损失等事故发生。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设立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信息网络安全事故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总指挥由分管信息中心的主要矿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由信息中心部门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由信息中心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176 2.1指挥组: 总 指 挥:生产矿长

副总指挥:调度室主任、信息科主管 成 员:信息科全体成员

职责:负责安排落实网络通讯信息事故预防日常工作;及时了解网络运行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进入和解除预警状态或应急状态,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根据现场处置的需要,就生产经营区域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请求上级公司、地方政府提供援助;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掌握应急处理和通讯恢复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2应急物资供应组 组 长:经营副矿长

成 员:器材科、机电科、财务科

职责:负责抢修物资的供应,安全防范物资保障,负责各通讯设设备、测试仪表、抢修工具的统一管理及使用调度;现场供电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事故抢救工程中安全供电;负责组织通讯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通讯畅通;按应急领导小组命令报警,恢复供电或切断电源。

3处置程序 3.1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化班值班人员发现或接到突发通信安全事件警示信息后、首先要到达现场,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问清或掌

177 握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基本情况,迅速向值班领导汇报,并汇报现场情况。

利用矿程空电话系统作为报警系统。现场使用电话方式报警,可以直接接通矿调度中心。也可利用电话直接向调度中心报警。

焦家寨煤矿调度中心电话:836XXXX 83XXXXX 信息科电话:83XXXXX 3.2响应分级

根据可能出现的事故大小,结合本矿防灾能力,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响应级别为Ⅳ级。

3.3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总指挥汇报,值班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单位、事故涉及单位负责人接通知后,立即到调度中心集中。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按事故类型启动相应专项应急预案的应急程序。

4处置措施

4.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根据《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我矿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各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应急处置工作。

(3)果断处置。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尽最大力量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网络与系统

178 运行。

4.2应急处置

(1)设备安全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置

小型机、服务器、交换机等关键设备损坏后,管理员应立即向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网络安全岗负责人员立即查明原因;果能够自行恢复,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如属不能自行恢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并告知各部门,暂缓数据,直到故障排除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2)环网及内部局域网故障中断时的应急处置

信息中心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矿局域网中断后,网络安全岗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向日常应急办公室汇报;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安装线路;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测通畅。

(3)外网线路中断时的应急处置

外网线路中断后,管理员应向信息安全领导组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日常应急办公室网络安全岗负责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如属可即时恢复范围,由网络安全组人员立即予以恢复;如属公司网络处管辖范围,应立即与公司网络处的维护部门联系,要求尽快修复;如果恢复时间预计超过两小时,应立

179 即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应通知各股室暂缓上传上报数据。

(4)黑客攻击或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时的应急处置 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它们保存于安全处;当管理员通过入侵监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软件遭破坏性攻击(包括严重病毒)时要将系统停止运行;管理员首先要将被攻击(或病毒感染)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同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日常应急办公室负责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被破坏的系统,恢复系统数据,并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事态严重的,立即向信息安全领导组组长报告,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5)数据库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置

主要数据库系统应定时进行数据库备份;一旦数据库崩溃,管理员应立即进行数据及系统修复,修复困难的,可向矿领导汇报情况,以取得相应的支持;在此情况下无法修复的,应向信息安全领导组报告,在征得许可的情况下,可立即向软硬件提供商请求支援;在取得相应技术支援也无法修复的,应及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在征得许可、并可在业务操作弥补的情况下,由日常应急办公室信息安全岗人员利用最近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

(6)外部电中断后的应急处置

外部电中断后,值班室应立即向管理员汇报情况;如因矿内线

180 路故障,由办公室通知维修人员迅速恢复;如果是矿外部的原因,由办公室立即与供电公司联系,请供电公司迅速恢复供电;如果供电公司告知需长时间停电,应做如下安排: a 预计停电2小时以内,由UPS供电;

b预计停电2-4小时,关掉非关键设备,确保各主机、路由器、交换机供电;

c预计停电超过4小时,白天工作时间关键设备运行,晚上所有设备停机。

(7)机房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一旦机房发生火灾,应遵循下列原则:首先保证人员安全;其次保证关键设备、数据安全;三是保证一般设备安全;人员灭火和疏散的程序是:值班人员应首先切断所有电源,同时通过8288119电话报警。值班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从最近的位置取出灭火器进行灭火,其他人员按照预先确定的路线,迅速从机房中有序撤出。

篇7: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为保证进入密闭容器检修、维护期间及时发现消除因缺氧、煤气设施及氮气泄露等问题造成的隐患,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炼铁厂所属各单位涉及到的各种箱体、管道、磨煤机等氮气(煤气)介质的密闭容器内。

3、氮气危害分析

3.1、氮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加压后可呈液态;

3.2、常压下氮气中毒表现为单纯性窒息作用。氮约占空气的五分之四,当空气中氮含量增高时(>84%)可排除空气中氧,引起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0.16ATA),人感觉呼吸不畅,窒息感;

3.3、高浓度氮(>90%)可引起单纯性窒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四肢麻木、肌张力增高,阵发性痉挛、紫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减弱等危象症状,严重者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3.4、高气压下氮气首先可致减压病,其次当吸入气中氮分压超过3.2ATA时可产生氮麻醉,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产生精神活动障碍和神经肌肉协调障碍,这种状态通常是可逆的;

3.5、此外,液氮具有深度低温作用,皮肤接触即使很少量也能引起严重灼伤。

4、应急响应

4.1应急报告程序

4.1.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厂调度室),抢救队员在佩戴空气呼吸器后可进入事故现场,使窒息人员以最快的时间离开事故现场(以未被氮气污染的区域为准),争取抢救时间。

4.1.2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受伤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

4.1.3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救援的同时根据事故发生、进展情况,依次通知煤气防护站、医院、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安管理、环保部、公司生产部、公司后勤部、保卫部等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

4.1.4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安排熟悉炼铁厂区域分布情况的有关人员到厂比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护车等事故救援队伍。

4.1.5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保卫部门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当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

4.1.6应急响应部门和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4.1.7援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按照应急救援措施,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实施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

4.2、应急抢救

4.2.1氮气中毒(窒息)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胸闷、乏力、烦躁、呕吐、腹痛、恶心;严重者出现昏迷(意识模糊)、失去知觉、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4.2.2由于发生氮气中毒后,特别是高浓度氮中毒,受害者受到伤害要比煤气来得更快,更难抢救。因此,能够及时发现,然后争分夺秒对中毒者实施有效救援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前提。

4.2.3发现有人氮气中毒(窒息),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在保证抢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将中毒者救出危险区域,判断受害者的中毒程度。若中毒者轻微,可以立即供给吸氧,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4.2.4若中毒者已经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止,应当在救出危险区域后,现场给以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抢救,等医护人员来到立即送往医院供给高流量吸氧(高压氧舱),送入医院途中不得停止供氧。

4.2.5需要注意的是,在抢救中毒(窒息)者的过程中,抢救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方可进行施救,否则将会导致事故的扩大。

5预防控制措施

5.1、首先停用所使用的容器,打开通气孔进行通风,并可靠关闭所有有害气体来源,并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挂好正在检修标志牌。

5.2、进入容器前首先进行氧气、煤气等气体检测,检测时首先用绳将检测仪放至容器底部死角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并填写作业许可确认单后,佩戴氧气检测仪和一氧化碳检测仪方可工作。

5.3、进入容器工作必须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系好安全带(安全绳),并严格检查其安全性必须达到使用要求,同时现场应当备好救护时必须的救护器材(如梯子、氧气袋、苏生器等)

5.4、设专人现场监护,现场监护人严禁脱离监护现场,并随时观察现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5.5、在人孔处安装轴流风机向内吹气,布袋除尘箱体在下人孔处向外抽气,并保持轴流风机正常运行,未经负责人允许严禁关闭风机。

5.6、进入布袋除尘箱体前,必须检测煤气(CO含量小于24PPm)、氧气含量(氧气含量不低于19、5%)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

篇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88号

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焕宁

2016年6月3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九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十条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等内容。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十四条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第十五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公布和备案

第二十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二十二条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三条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第二十五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抄送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中央企业总部(上市公司)的应急预案,报国务院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前款规定以外的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

油气输送管道运营单位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跨行政区域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煤矿企业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四)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第二十八条受理备案登记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应急预案材料进行核对,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的材料。逾期不予备案又不说明理由的,视为已经备案。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九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三十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

第三十一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第三十二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三十四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三十五条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七条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四十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工作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重点内容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执法检查。

第四十二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三条对于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二)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的;(三)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四)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五)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六)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并重新备案的;(七)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制定。

第四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上一篇:了解员工的心态和想法下一篇:两基国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