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词语释义及近义词

2024-05-14

辩论词语释义及近义词(精选7篇)

篇1:辩论词语释义及近义词

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赛)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词语辩论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辩论词语解析

辩难论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於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餘,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説之。”《新唐书·徐岱传》:“於学无所不通,辩论明鋭,座人常屈。”明 沉自徵 《鞭歌妓》第一折:“幼喜文章,颇能辩论,説剑谈兵,自许以功名显。” 指辩难论说之才。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邢训》:“ 邢恕有文学辩论,然多不请而教人,士大夫谓之 邢 训。” 辩驳争论。

二、辩论词语近义词

斟酌 [ zhēn zhuó ]

商酌 [ shāng zhuó ]

争论 [ zhēng lùn ]

三、辩论词语造句

1、摆事实充分有力,讲道理精辟透彻,这场辩论会太成功了!

2、辩论中得分最高的并非一语中的的人,而是表现出最大容忍、更能克制的人。

3、针对“什么是勇敢”,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4、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既能活跃思想,又能提高认识。

5、辩论会上,每个人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6、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7、客户不是用来与之辩论或比赛智力的,没有人能够在与客户的辩论中取胜。

8、与客户辩论胜利之时,就是丢掉客户之日,整合协调就是服务。

9、我爱争论,我爱辩论。我可不预期有人就安静的同意我的说法。这不是他们的工作。

10、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11、自然,民主辩论总是众口难调,往往热情取代了理智。

12、辩论竞赛双方出口成章,针锋相对,真是有点相持不下了。

13、谁会知道呢,通过现在的辩论操练,说不定我们的学生就成为第二位叱咤风云的毛领导。

14、这个论题,大家已经辩论了两天,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15、在辩论会上,小红用有力的话语反驳对方。

16、爸爸跟我辩论时总是侃侃而谈,我老是讲不过他。

17、经过辩论,事情谁是谁非,已经白黑分明。

18、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19、时间能矫正我们谬误见解,考验真理与爱情,它是世间仅有的哲人,其他则都是辩论家。

20、辩论会上,双方辩手妙语连珠,气氛十分活跃。

21、在与五班的辩论赛中,我们班同学群策群力,终于获得了胜利。

22、辩论会上,他见无人为自己帮腔,态度也就变得谦虚多了。

23、这个辩论家的口才极好,说起话来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24、在学校的辩论会上,他妙语连珠的发言赢来了大家的掌声。

25、这次辩论赛中要求每位同学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26、他的持平之论,使辩论会场顷刻间鸦雀无声。

27、辩论会中小明说得头头是道,对方哑口无言。

28、原则问题应当辩论清楚,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了了之。

29、在辩论中要说服对方,必须做到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30、在辩论会上,正方和反方各持己见,争得难解难分。

31、辩论会上,他能言巧辩,终于胜了对方。

32、在候选人辩论中,她对细节更是了如指掌。

33、他一反平常的结巴,口若悬河似地辩论起来。

34、他是一个辩论高手,今天参加这场小型辩论会,不过牛刀小试罢了。

35、培养个人对事情追根究底的态度,辩论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36、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37、辩论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38、辩论会上辩手们妙语连珠,对答如流。

39、第一准备环节结束,老师郑重宣布辩论会开始。

40、年轻人辩论,咄咄逼人,让我想想再回答你提出来的问题。

41、你能言,他善辩,今天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那就开始辩论吧。

42、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43、辩论赛上他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观点。

44、辩论会上,小吴据理反驳,说得对方张口结舌。

45、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46、经过一番辩论后,他终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对方的意见。

47、双方分歧太大,实在无法辩论下去了。

48、双方的辩论僵持不下。

49、目前亟需的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辩论。

篇2:辩论词语释义及近义词

把商品包裹起来或装进盒子、瓶子等。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一章:“﹝ 郭祥 ﹞一下拿出好多黄铁盒包装的 英国 的‘555’牌香烟。” 指包装商品的东西,如纸、盒子、瓶子等。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因恐于不及注意中遗失,故邮寄,包装颇厚,想必不至于损坏也。”

二、包装词语近义词

装潢

三、包装词语造句

1、“酷”不仅仅是音乐和包装,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2、我不是重量级人物,是因为我没经过包装。

3、经济发生变化时,有时仅靠革新一下包装就能找回活力。

4、高雅不是一种包装,而是一种内涵。极度的美,让我们惊羡。极度的高雅,让我们心折。

5、早点把书包装好,免得上学时着忙。

6、头一天晚上要把书包装好,以免第二天早晨措手不及。

7、我们在邮寄包裹时,一定要把物品包装好。

8、她是足智多谋的,用旧包装箱搭成躲避处。

9、音乐不是被包装出来的,而是随着他的心和成长经历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去变化的。

10、这些政党处心积虑将反对移民包装成很多人能够接受的样子[ ]。

11、优质的商品还需要精致的包装。

12、胶印压痕包装成品各车间层次分明,工作环境秩序井然。

13、漂亮的外衣可以包装傻瓜,但蠢话总会露出马脚。

14、首当其冲的要数台湾各地包装精美又口味地道的点心了。

15、包装再美,再标上正宗二字,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16、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

17、不要根据包装衡量商品。

18、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19、学校发了新的校服,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装,生怕搞坏了。

20、我们都是陈列在掌柜上,包装精致,不可壹世的甜蜜糖果。

21、我们打算利用纸板箱或塑料箱作为外包装。

22、对软包装调味笋加工的色泽和口感进行研究。

23、MH200应用于PE微地膜,棚膜,食品包装膜,农用滴灌等。

24、当他们开发三倍浓缩洗衣液时,他们放弃了行业标准的大包装。

25、本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包装机械的技术开拓型企业。

26、漳州市芗城新世纪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系生产包装机械的专业企业。

27、据介绍,我国玻璃包装容器的标准,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28、我价格已包括具体出口包装费在内。

29、机器的包装必须防湿。防潮。防锈。防震。并且经得起粗鲁的搬运。

30、参与者来自零售业,金融服务业,包装业和高科技行业。

31、我们最近又订了大包装的洗护产品。

32、PVC卡头包装。不同包装价格不同。

33、日商建议我对其多出口旧瓷,配上高级包装,既可防碎可卖高价。

34、本文对散装仓大堆垛包装储粮进行了探讨。

35、该包装袋在沿着热封层的拉伸方向撕裂时,撕口成直线状。

36、合理安置库房内所有物料,保持包干区的整洁度并协助包装工作。

37、木箱包装,内装2卷。每卷用塑料薄膜牛皮纸包裹,箱外铁带系缚。

38、顾客请在送货员离去前,当面点算清楚所有货品数量及包装。

39、那台电视机的包装箱碰破了一点儿皮。

40、钢杆,玻纤伞骨,彩晶柄手柄,花尼伞面,透明膜包装,晴雨兼用。

41、包装业最伟大的朋友就是顾客好夸耀的天性。

42、来货已收到,但我们不得不对包装提出投诉,不得不表示遗憾。

43、防护材料,衬里,包边及包装带。

44、该产品采用镀锌铁桶包装,每桶200公斤。

45、这种豪华包装的月饼在国内的各大超市和酒店十分走俏。

46、PET同步熔断机。吸塑封口机等各种包装机械。

47、携带式包装纸盒对模切压痕加工精度要求不十分高。

48、设计了一种专为银行系统打开钞券包装箱的自动开箱机。

49、托盘上堆垛的包装箱不得超出托盘位置。

50、没有收缩包装的话,就别指望烤鸡能在感恩节前一周在冰箱中解冻。

51、可锁式的泵式包装设计,不渗漏,方便旅行携带。

52、准备好需要发送的物品,并做好正确的包装和标贴。

篇3:“颂古”词语释义及文体辨析

一、 “颂”与“颂古”

“颂”的解释, 《说文解字》“颂、皃也, 从页、公声。”注有“古作颂皃, 今作容皃, 古今字之异也。容者, 盛也, 与颂义别。六诗一曰颂, 《周礼》注云颂之言诵也、容也, 颂今之德广以美之。《诗谱》曰颂之言容, 天子之德光被四表, 格于上下, 无不覆焘, 无不持载, 此之谓容。于是和乐兴焉, 颂声乃作, 此皆以容受释颂, 似颂为容之假借字矣。而《毛诗序》曰:‘颂者, 美盛德之形容, 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此与郑义无异而相成, 郑谓德能包容故作颂。《序》谓颂以形容其德, 但以形容释颂而不作形颂, 则知假容为颂, 其来已久, 以颂字专系之六诗, 而颂之本意废矣。” (《说文解字注》1992:416) 颂与容为假借字, 后颂字专用于六义之一, 字义确定。

唐孔颖达曰:“风、雅、颂者, 《诗》篇之异体, 赋、比、兴者, 《诗》文之异辞耳, 大小不同, 而得并为六义者,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 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 成此三事, 是故同称为义。”  (《说文解字注》1992:416) 即风、雅、颂是《诗》的体裁, 赋、比、兴是表现手法, 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完成不同体裁的诗歌创作。

由《诗经》之颂而至禅林颂古, 无著道忠曰:“颂名本起于六诗, 风、赋、比、兴、雅、颂。歌颂盛德, 以告于神明者也。如禅家颂古, 则举古则为韵语, 而发明之以为人, 亦是歌颂佛祖之盛德而扬其美, 故名颂古。” (《大藏经补编》十九册1985:603) 此说指出了颂古的源头是《诗经》之颂, 并指出了颂古的特点:歌颂佛祖盛德;形式为韵语。

最早的禅林颂古, 方回认为是惠能和神秀的偈子, 其在《碧岩录序》中说:“自《四十二章经》入中国, 始知有佛, 自达磨至六祖传衣, 始有言句。曰本来无一物为南宗, 曰时时勤拂拭为北宗, 于是有禅宗颂古行世。” (《碧岩录》第139 页) 最早的颂古即二偈子: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 (神秀)

心是菩提树, 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 何处染尘埃? (惠能)

《竺仙疑问》云:“宗门偈颂, 唯是发明佛祖大事, 非达佛祖之知见, 孰能为之?颂者诵也, 称述也, 美盛德之形容, 歌诵盛德也。谓以偈言, 称颂其事, 以美其德也, 所谓游扬德业, 褒赞成功是矣。而佛菩萨正当宣扬之时, 皆以宝音梵呗演而为微妙清雅之韵, 悠扬讽咏、优游彬蔚而成章, 乃涵不尽深长之意, 令人乐闻。今兹翻译, 莫能写之, 唯掇其大意耳。是故经偈, 亦无有押韵也。东土诸祖始稍体之, 是皆悟明通达, 冲口而成, 非假造作, 法滋既久, 华竺两狎, 人心转巧, 机变迭出, 遂寄调于风雅之音, 播扬西来不传而传之意也。” (《大藏经补编》十九册1985:601--602)

禅林颂古不仅是颂扬佛祖盛德, 更重要的是证得妙明真性, 而对颂古作者的要求之高, 又非一般咏诗作赋者可及。从佛经的翻译、修习佛法、接引后学来看, 竺坟儒典兼备的高僧大德随之华梵互用, 以便于接受的传统文化传播西来密意。

也有人将颂古比作咏史诗, 《竺仙疑问》说道“颂古之作, 譬之儒家, 则犹咏史也”。认为颂古与咏史诗有相同之处, 但二者之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禅意:

旧说曰:“妙喜中岩月和尚云:‘诗与颂别:颂者, 倒骑佛殿出山门等活语是也;诗者, 秋云秋水共依依等细调柔和语也。’”忠曰:“野哉斯言!此必逐弊风文字禅者之说, 非中岩也。纵作倒骑佛殿等语, 若不具眼, 则非颂亦非诗, 无可明焉;纵作秋云秋水等语, 若具禅意, 则可为颂也。昔麟一庵颂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用司空曙诗全篇曰:‘罢钓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绝海特赏之, 可知颂与诗之辨, 在旨而不在言语。” (《大藏经补编》十九册1985:604)

由此可见, 禅林颂的核心在于“禅意”,  颂古即是举古则公案, 而发明禅意。

二、禅林颂古

颂古在形式上有二部分:其一, 举古则公案;其二, 颂。例如《雪窦颂古》第九则:

举僧问赵州, “如何是赵州?”州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颂句里呈机劈面来, 烁迦罗眼绝纤埃。东西南北门相对, 无限轮锤击不开。

真正以颂古命名的集子始于汾阳善昭的《颂古百则》, 宋净善曰:“其颂始自汾阳, 暨雪窦宏其音, 显其旨, 汪洋乎不可涯。后之作者, 驰骋雪窦而为之, 不顾道德之奚若, 务以文采焕烂、相鲜为美。使后生晚近不克见古人浑淳大全之旨。” (《禅林宝训》第1033 页) 汾阳颂古, 雪窦继之, 雪窦重显禅师以翰林之才作《颂古百则》, 将颂古推向高潮, 颂古也因个人文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或浑淳质朴, 或文采绚烂, 但都属“绕路说禅”。例如同是颂“文殊问无著”公案:

汾阳颂古:

顾问南方住若何, 对云三五众非多。吉祥自述龙蛇混, 三三之说告和和。无著未明重话会, 均提谓指不仙陀。金刚背后看名字, 满目荒山不奈何。

雪窦颂古:

千峰盘屈色如蓝, 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

雪窦颂古诗情画意, 诗禅相通, 妙契禅理。汾阳颂古直白朴实, 和谐顿挫但质木无文。二者都是以文字说禅, 颂古亦是文字禅文体之一。

再如雪窦颂古:

第二十七则颂“云门体露金风”:

问既有宗, 答亦攸同。三句可辨, 一镞辽空。大野兮凉飙飒飒, 长天兮疏雨蒙蒙。君不见少林久坐未归客, 静依熊耳一丛丛。

第三十六则颂“长沙一日游山”:

大地绝纤埃, 何人眼不开。始随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羸鹤翘寒木, 狂猿啸古台。长沙无限意, 咄!

根据内容不同, 颂古体裁非整齐划一, 或古体, 或律诗, 或绝句, 或歌行, 复杂多变, 巧打诗偈, 以述祖道。

槃谭禅师说:“夫古者, 古德悟心之机缘也;颂者, 鼓法心机使之宣流也。故其义或直敷其事, 或引类况旨, 或兴惑发悟。以心源为本, 成声为节, 而合契所修为要。然非机轮圆转, 不昧现前, 起后得智之亲境, 不能作也。”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第255 页) 禅宗颂古作为明心见性的方便施设, 目的是为了证悟, 所以对作颂古的禅师要求必须亲证后得智, 才能引导学人开悟。冯学成指出:“颂古的作用, 就是把荒茫朦胧的公案, 转变为一种便于理解、可读性强、又雅致优美的诗词, 而方便知识分子对佛性禅心的领会。” (冯学成, 2008:346)

禅宗“不立文字”, 但也不离文字, “将古人指导弟子所开示之公案 (古则) , 以简洁的偈颂表示之, 称为颂古”。 (《佛光大辞典》第5705页) 。从表现手法来说, “直敷其事”, “引类况旨”, “兴惑发悟”又具有了赋、比、兴的意义, 而不离六义之事。

参考文献

郑玄注, 贾公彦疏1980《周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毛亨1999《毛诗正义》 (上) , 《十三经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许慎撰, 段玉裁注1992《说文解字注》上海书店出版。

(日) 无著道忠1985《禅林象器笺》第二十一类之经录门, 《大藏经补编》十九册, 台北华宇出版社。

雪窦重显《雪窦颂古》, 四部丛刊续编集部第七种。

圆悟克勤《碧岩录》, 《大正藏》48册。

汾阳善昭《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大正藏》第47册。

篇4:搏击词语释义及近义词

鸟兽对他物的捕捉和击打。 唐 姚合 《从军行》:“鹰鶻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宋 梅尧臣 《彼鴷吟》:“鹰鸇不搏击,狐兔纵横起。” 陈毅 《驯鹰词》:“试看攫鸟兔,搏击何猛悍。” 冲击长空或迎向风浪。 唐 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王太守 梦楼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云:‘抽身我本疎慵惯,奋翅君方搏击遥。’” 峻青 《海啸》第四章:“现在,又要用他那钢铁般的翅膀,去搏击那长空乌云海上风暴了。” 格斗;搏斗。

二、搏击词语近义词

搏斗 [ bó dòu ]

技击 [ jì jī ]

格斗 [ gé dòu ]

三、搏击词语造句

1、人生就像游泳,如果一旦停止了搏击,你就会沉沦下去!

2、理想就是一个深渊,从跳下那一刻起,就逼迫你奋力搏击。

3、是雄鹰就搏击长空,是猛虎就声振山谷。

4、水手璀璨的生命,存在于搏击惊涛骇浪的征程中。

5、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

6、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7、面对困难,我们要有搏击的勇气。

8、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有希望,失败只有一种,就是放弃努力。

9、生活可以吞没贪婪者的欲望之舟,也可以鼓起奋斗者的搏击之帆。

10、如果你没有勇气搏击长空,那么将永远在地上俯伏爬行。

11、迎头搏击才能前进,勇气减轻了命运的打击。

12、灰白雪白搏击打闹厮打扭打胡须茸毛松鼠瘦小。

13、青春的历程,在不断搏击后才能谱写壮丽 篇章。

14、离我最近的家伙手持小猎刀,拿小刀的家伙,就是搏击机修工。

15、他四十八岁,他曾是搏击俱乐部的一部分。

16、接着一匹活马勇敢地与水搏击。

17、她们玩的正是有氧搏击操。

18、一节完整的搏击操会消耗600大卡热量,是健美操的两倍。

19、不妨试试参加一个躲避球小组或者到搏击课上彻底释放你的沮丧吧。

20、搏击俱乐部可以开下去,不过我们再也不阉人了,一个也不阉了。

21、农信社搏击于银行业改革浪潮之中内控机制创新已是势在必行。

22、柳海龙谢绝日本搏击高手挑战,柳海龙。

23、近身搏击,我现在教你其中的盘龙击锁与龙门点额,你看清楚了。

24、搏击女教练现场要求男嘉宾脱衣秀身材。

25、这招叫作老汉推车,是极高妙的近身搏击术。

篇5:必要词语释义及近义词

非这样不行;不可缺少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即差快手 李彪 随着 王爵 跟捕贼人,必要擒获,方準销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后他再问你,你必要叫他同我商量。” 李国文 《月食》:“他没有必要陷入这样的困境。”

二、必要词语近义词

必需 [ bì xū ]

须要 [ xū yào ]

需要 [ xū yào ]

三、必要词语造句

1、只要给自已带来信心,采取一些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2、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3、伤感一类的情绪,是对短暂的生命的浪费,实在没必要。

4、互相尊重是第一种美德,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5、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6、既然对手已经放弃,那我便必要在炫耀自己。

7、请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风景里面仰视。

8、没必要去做第一,但是可以去做唯一。

9、实践是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必要条件。

10、除了必要的作业,老师不再给我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11、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负担,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

12、一点小错,你没有必要对她大加贬责。

13、你要多找他谈谈心,必要时可以进行一次家访。

14、他的态度使人感到他有一种在必要时候当机立断的魄力。

15、即使你知道了这个秘密,也没有必要闹得满城风雨。

16、我们不能惹事生非,这样会对终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7、委员会使出浑身解数来筹募必要的资金。

18、除了努力不懈外,与人切磋琢磨,交换心得也是必要的。

19、为求长治久安,对于黑色势力必要斩草除根,彻底瓦解。

20、他现在昏迷了,并且手无寸铁,没必要杀死他。

21、就这么一点小事儿你没必要叠床架屋似地跟我讲个没完。

22、物质欲望是无穷的,必要时过一过箪食瓢饮的生活很有好处。

23、这所房子已经没有加锁的必要了。因为他如今可以说是家鸡野鹜了。

24、呃,没必要指名道姓说成这样吧。

25、你今天的讳疾忌医会给你的明天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

26、如果整个世界是公正的话,勇气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27、他扔掉了不必要的包袱。

28、毛遂自荐有时也是有必要的。

29、这种夫妻间的事,旁人没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缄其口。

30、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议论没必要,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31、对小林应当进行必要的帮助,不能听其自然。

32、没必要心怀怨恨,让我们把它忘掉,既往不咎。

33、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34、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很有必要。

35、这件事我本该不去处理,可我惹是生非,最终造成了不必要的后果。

36、常言道柔能克刚,你没有必要硬来。

37、对这种蛮不讲理的人,你没有必要多费唇舌。

38、我觉得你有必要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好好地想一下。

39、做事情常常采取临深履薄的态度,便可免却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40、诚然,这些都是使一个公司峰回路转的必要因素。

41、导演大刀阔斧地删去许多不必要的场景,以降低成本。

42、我们不能让赌博风气死灰复燃,所以必要使出铁腕,斩草除根。

43、遏恶扬善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治安状况好转的必要条件。

44、在实践中学习非常必要。

45、今天应该完成的事,务必要倾注全力去做。

46、我就是我,至于你怎么看我,既不需要,也没必要。

47、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4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49、没必要羡慕那些瘦下来的人,等你瘦下来了,人家同样也会羡慕你。

篇6:顺从词语的释义及近义词

顺服,服从。 《国语·吴语》:“夫诸侯无二君,而 周 无二王,君若无卑天子,以干其不祥,而曰 吴公 ,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远作辛苦行,顺从众多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亲》:“后天性慈善,屡劝上减刑罢兵,以免苍生屠戮,上无不顺从,以承欢爱。” 巴金 《秋》四:“他顺从地忍受着一个顽固的人的任性,把一切全推给命运。”

顺从词语的近义词

盲从 [ máng cóng ]

遵从 [ zūn cóng ]

顺服 [ shùn fú ]

顺从词语的造句

1、我哥哥是顺从的,而不是好斗的。

2、自然不会掺半丝,抗拒它的人将被踢出去,顺从它的人将继承它的恩典。

3、片片落叶款款地顺从了季节的更替,轻盈地掠过你的头顶,飞过你的肩膀,最后安然地落在你脚边厚重的土地上。

4、你没有必要那样胆小顺从你的伯母,你现在是一个成年妇女了。

5、节日的界限,在于顺从人意,在于人们的习俗与接受。

6、正因为人人都有依附资源丰富的倾向,所以也愿意顺从强势的一方。

7、首府马特洛克建在山顶区东南边,四周群山环抱,依山傍水,房子也顺着山势而建,顺从自然姿态,没有一点造作。

8、莲蓬饱满朴实而又挺拔壮硕,与荷叶的柔软顺从不同,它们高耸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坚硬。

9、古往今来,从来都是顺从自己的叫做弃暗投明,背叛自己的叫做弃明投暗。

10、于是世人就不必浑浑噩噩,弃智绝义,而在顺从上帝这一原则之下的自强不息,都是最真确最高尚的无为了。

11、雨水多么美,让坚强的东西变得柔软,让固执的东西变得顺从,也让美的东西失魂落魄。

12、大片湿淋淋的油菜,麦子以及那些挺拔的白杨对天空的语言洗耳恭听,表现出无比的平静和顺从。

13、猿类被屈打得顺从,被迫模仿对于它们来说是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人类行为举止。

14、不要顺从地接受一个非常笼统的指示,它可以作出各种解释。

15、一个男孩的性需求是不容忽视的,以致于,当女孩不能顺从他,满足他时,他会在生理上受到伤害。

16、小强咧着嘴朝我笑笑,虽然是无可奈何的神气,还是顺从地又撩起水来。

17、培养理智,就是要能够运用理智去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

18、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

19、本来,女性似乎是天生的第二性,在男女关系中更加趋向于被动与顺从。

20、你应该像其他的犀牛一样顺从命运,你就不会整天这么郁郁寡欢。

21、我只好顺从地去银行排队,请银行的人把这一帐号的利息给填上。

22、凡是他有要求我都顺从,但他看得出我内心反感,因此觉得格外开心。

23、在工会办公室,情绪慢慢从顺从转变成愤怒。

24、她被要求对叔叔恭敬顺从。

25、风吹得走树叶,却吹不走蝴蝶,因为事事顺从,如同就失去了生命力。

26、学会宽恕就是学会顺从自己的心,恕字拆开就是如心。

篇7:词语释义例谈

一.通过汉字的造字方法来解析词语的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 应引导学生把握词语的古今渊源关系, 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可以通过其造字方法来解析意义, 在确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逐步了解其它意义。例如“向”是一个象形字, 其本义为“朝北的窗户”, 了解其本义之后, 便能逐步了解其“朝着、对着、方向、趋向”等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其它意义。对于形声字, 要了解它的意符。例如“月”从“肉”, 从“月”的字“肺、脏、肝、腋、肘、腹、股”都是与肉体有关的字;“页”从“首”, 从“页”的字“颁、颇、顿、顾、项、颈、颜”都是与头部有关的字, 依照其形旁能够更准确地解词析义。

二.从词语的并列结构中推知和解释词义

汉语中有不少并列结构的成语, 这些成语中并列的语素一般是同义或反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成语的并列结构中推知和解释词义。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先确定成语是并列结构, 然后根据已知的语素来推断未知的语素, 便能对整个成语进行全面的理解。例如“寻根究底”这个成语, “根”和“底”很明显是同义语素, 据此可以推知“寻”和“究”也可能是同义, 在确定“寻”是“寻求”的意思后, 便可推知“究”是“推求”的意思。再如“穷形尽相”这个成语, 解释它应从“形”和“相”入手, “形”和“相”都是动词“描绘、描画”的意思, 同理, 可以推知“穷”和“尽”也应是同义, 是“尽、全”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刻画得淋漓尽致”。有些并列结构的成语是由反义语素构成的, 根据这个方法也可以推断出来, 如“舍本逐末”, 由于“本”和“末”是反义, 可以推知“舍”和“逐”也是反义, 分别为“放弃”和“追求”的意思。

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词语的意义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常见, 有些词孤立地看很难准确地判断其意义, 如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就容易判断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虑, 看看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 然后再判断这个词语的意义。古汉语中词语活用现象很常见, 我们先以文言文为例说说这种方法的运用。例如“豕人立而啼”, 句中“立”和“啼”是动词, 可看作谓语, 谓语前面有“豕”和“人”两个名词, 哪个是主语呢?从“立而啼”的施事者来说, 主语应该是“豕”而不是“人”。“人”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名词充当状语, 解释为“象人一样”。现代汉语一般不存在词语活用现象, 但有些词语却保留了古汉语的用法。了解这个特点, 可以更准确地解释词语的意义。

四.根据语言表达的具体情况确定词义

指导学生辨析词义时, 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词的本义后, 再根据语言表达的具体情况确定词语由具体到抽象, 由个别到一般的意义。例如“厚”的本义是“扁平面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 指的是具体的意义。如果表达人的感情时, “厚”就要理解为“深厚”, 因而有“深情厚谊”的说法, 这个“厚”就是抽象意义了。指人的个性还可以说“厚道、忠厚”。“厚”还可以用于“酒”, 如果说“酒味醇厚”, 就是指酒的味道很浓。“厚”也可以理解为“利益或价值大”, 如“厚礼”。又可以表示“推崇、重视”, 如“厚此薄彼”等。这就是理解“厚”的意义时, 根据情况进行由具体意义到抽象意义的转换。

五.利用同义语素解析词义

汉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由单音词向多音词发展是一种趋势。这种现象跟汉语的同义为训有关, 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两个语素, 往往是古汉语中两个同义或近义词。根据这个特点,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同义语素解析词义。古汉语的同义为训, 如“意, 志也”, “志, 意也”, “意志”便自然地组成了现代汉语的复音词。但是这类词语的组成并不是同义词的简单组合和相加, 它们在意义上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例如“饥馑”是指“庄稼收成不好”。而古汉语中单用“饥”指“五谷收成不好”, “馑”指“蔬菜收成不好”。这类复音词的同义语素有一定的独立性, 意义有细微差别。根据这个特点, 解释这类词语的时候可采用互释的办法, 如“怠慢”这个词, “怠”是“轻慢、不恭敬”的意思, “慢”是“怠慢、不敬”的意思, 了解其中一个语素, 也就大致了解整个词的意思了。综

上一篇:实验指导书单片机下一篇: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