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2024-04-21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精选8篇)

篇1: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城市规划的合理与否越来越关系到一个城市能否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而作为市政建设内容的城市规划,在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的核心问题同时,合理运用美学特征提高城市等级定位及城市文化建设品味及质量。本文旨在对透过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凸显现象进行分析,运用美学特征对城市未来发展做以探究。

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不断深化,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基本概况,缺乏城市独特的人文性美学特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受限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而美学特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深化城市文化底蕴的必要因素,综合运用美学特征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体现本城市的文化内涵,彰显宜居性、人文性的城市底蕴。因此,本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进行剖析,从美学特征入手探讨城市人文性的传承延续,使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并依据美学特征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前瞻性规划设计,力求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破除“千城一面”发展现象,使各城市能够依托自身文化价值发展为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市。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

在全国的城市发展现象中,都经历了破除传统建筑形制并发展现代化工业建筑类型的“千城一面”进化过程,资料表明,在10年前,能够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而如今只剩下不到3000个,而这个数量也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而逐渐减少,这一进程的发展不仅是由新阶段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工业化程度加深,行政导向作用的统一化发展以及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带来的文化缺失,使城市失去个性文化特征,趋同发展。

(一)经济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加速发展。

作为“千城一面”现象最直接的推手,无疑是经济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新增建筑数量的多寡是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而新增建筑却未完全依托城市规划的结构形态和的空间布局原则,形成了与城市本身文化特质所不符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而整体性的城市规划无法完全发挥自身功能而畸形发展,直至被搁置废弃。

(二)行政导向作用促使城市发展统一化。

在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行政导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大多呈现功能分区式分别发展的状况,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缺失地域文化特色、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与自然环境等状况不相协调等问题。同时,作为行政导向发展下的城市规模,也多以其他大中城市为模板,缺失本地区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

(三)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导致城市缺乏个性特征。

城市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现如今的城市概况却缺失了文化传承因素,脱离了地区发展的根源,割裂传统与现代性的关联,盲目拓展城市规模,缺失地域文化特色,使城市缺失发展个性。从历史文化的美学特征来看,各城市均有属于自身的魅力所在,深入挖掘城市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文明的继承和保护,也是提高城市文化品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城市美学特征的人文性体现

(一)城市文化传承性和延续性。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文化风貌和当前的文化追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传统形制建筑进行拆除改造修缮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不一定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多是将西方城市发展规模和进程强行移植,形成相似度极高的城市发展现状,而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却在城市发展中荡然无存。

为了打破各城市高度相似性的状况,应深入调研并发掘本地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状况,将城市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地区文化进行推广发扬。

(二)城市建筑美学的构成价值。

在城市空间规划过程中,依托原有自然地理格局,对城市中各因素进行美学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文化内涵,融合民俗美学及现当代设计,传承并发展城市传统的静态美感与时代性动态美感,凸显人文性情怀。

(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标志性建筑。

保留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并依托该地理标志对周边建筑形制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区域功能,使其促进城市的长期发展,形成完善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在美学角度看,历史建筑能够保留至今,也与现代建筑在形制上形成视觉化对比,彰示历史文化内涵。

三、城市美学的前瞻性规划设计

为了有效避免“千城一面”城市规划建筑现象,在对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中,应考虑区域文化内涵,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对城市做以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形成既保留传统元素的现代性建筑形制,也发挥现代性设计因子潜能的新型城市美学规划。

首先,深入调研历史民俗文化,对民俗等传统文化场所进行保护性修缮,形成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发出结合自然景观等内容的传统民俗场所,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区域化的美学研究价值和艺术氛围;其次,针对城市核心区域内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形制,遵照美学特征对该建筑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新颖城市风貌,丰富城市内涵。

四、结语

总之,在城市规划的发展战略问题中,结合地域文化美学特征,做出符合区域实际需求、适度彰显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美学规划。有效杜绝“千城一面”城市发展窘况,使城市处在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结合美学特征所作出的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新发展,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方向。

篇2: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摘要:经济日益国际化,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同时,对城市综合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南京情况看,其中量重要的是涉及城市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投资环境、经济结构、信息化建设、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服务功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南京;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

经济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和程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际化、资源配置国际化、经济运行和企业行动国际化、开放环境国际化。其实质含义,是指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快速地超越一切屏障去获取最大利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发展,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城市现代化,是实现我国长期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以“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城市管理”为题,深入研究探讨经济日益国际化、城市发展日益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南京城市管理问题,既是理论探索、研究的课题,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论述着重于政府机能的政策导向研究和相关目标的建立。

一、南京的基本情况

南京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省会。下辖11区4县,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49.35平方公里,人口534万。南京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南京的过去,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南京的现在,是一座濒江近海、开放型的多功能中心城市,朝着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南京的将来,必将成为以科技为先导、“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

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越城’”,开启了南京247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并迁都于此,称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此后,共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故南京又有“十朝都城”之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南京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南京已发展成为一个濒江近海、对外开放的多功能中心城市,在中国宏观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南京地处中国长江流域与沿海开放地带的文汇部,是国家对外开放和重点开发的地区,紧邻我国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沪宁城市带中的重要城市,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迫切需要和有利条件。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集装箱等多种运输方式齐全,内河港口的年吞吐量是中国最大的;南京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已经建立了以电子、汽车、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石化、汽车工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南京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0亿元。南京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拥有各类大专院校的数量仅列北京、上海之后,拥有各类科研机构571个,各类专业人才38万多人,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63位。南京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山、水;城、林融为一体,2000年来南京观光游览的境内外宾客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百亿元。

近年来,南京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曾被国家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名、“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还被国家授予“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0年,南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0亿元,进入全自18个GDF超千亿元城市行列。“200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41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一批国际上有影响的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来宁投资,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基础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宁落户,‘外贸出口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也迅速增长,目前,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32.5%。同时,南京的一批大企业也走向国际舞台,一批重点项目开展了国际招标。南京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如禄口机场、紫金山观景台、南京火车站站房改建等设计,已与国外著名设计师合作设计。经济国际化为南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的外向度和城市开放度不断提高。经济日益国际化,有力地促进了南京城市的现代化;城市的现代化,也积极推动了南京经济的国际化。在这一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愈发重要,并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从南京情况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涉及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的投资环境、城市的经济结构、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城市的管理体制、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1.调整城市规划布局

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规划决定了城市的格局和发展方向。城市综合管理首先要落实在规划管理上。随着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南京现有的城市规划已不完全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调整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是: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因此,南京的城市规划应着力于以主城为核心,突出南延东进,加强沿江开发,加紧推进江北地区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莫定“江在城中、山在城中”的现代都市框架,总体上形成主城、都市发展区、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发展格局,同时与周边城市共同推进南京都市圈的建设。

篇3: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成都需要以国际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发展定位, 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要在全球经济事务中发挥作用, 逐步在世界城市网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 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与绿道规划概述

(一)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F r i e d m a n n (1 9 8 6) 最早认为要构建田园城市, 继而Corbusier (1947) 阐述了这种田园城市的涵义以及作用。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人类文化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城市的要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怎样妥善处理城市与生态、人与自然以及人口增长与日益激增的绿地使用面积的矛盾成为了城市规划部门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 Howard (1898) 考虑到了区域城乡规划的统一性, 认为可以构建一个同时具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城市, 那就是“田园城市”。他随即补充道, 田园城市不但有益于居民的健康, 并且能够有效的平衡生态。其中城市规划的理论要以Bottles (1987) 和Smilor (1988) 的现代科技理论为指导, 遵循Howard (1898) 所主张的三角磁论原则, 其中Saarinen (1934) 认为城市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隔, 雷蒙·恩温也表示要构建卫星城市、Wright (1938) 也提出了“广亩论”。至此, 世界田园城市的理论探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并随着社会的壮大不断完善, 其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是来自英国的学者莱奇沃思城 (1903) 和韦林城 (1919) , 随后美国新泽西州 (1929) 规划的雷德伯恩 (Radburn) 把这种理论大胆的付诸了实践。中国对田园城市的研究也毫不逊色, 新城、钱学森等 (1993) 提出了开展中国山水城市建设的方案, 广州目前已把生态花园城市付诸实践。

(二) 绿道的内涵

1. 绿道的定义

绿道来源于英语“greenway”, 与“green—belt”和“parkway”是一个概念。其中“green”译为自然或绿色植被;“way”译为道路。早在1959年Whyte就提出了“绿道”一词,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 “绿道”这一概念在1987年被美国官方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0utdoor) 所认可, 顾名思义, 绿道即一条绿色的道路, 是一种方便人们进入绿色景区的道路, 通常会沿着河道、小溪、山谷、风景区等地方建设, 有的甚至可以连通城市公园、自然景区、旅游胜地、名胜古迹以及居民住宅区等。

2. 绿道规划的功能

(1) 交通功能。城市中的绿道是用以行人和骑车者通行的道路, 通常会与住宅区、商业区、公园等区域相连接。同时, 绿道还能为动物进行迁移活动提供安全的通道。

(2) 休闲功能。绿道有着高质量的环境氛围, 宁静清幽, 拥有丰富的绿色植被, 是人们进行有氧运动的绝佳选择。

(3) 生态功能。绿道为动植物提供了生长和生存的环境。绿道中的植被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储备水源、防洪减灾的作用。

(4) 经济功能。绿道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

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与绿道规划的发展状况

(一) 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现状

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 成都发展考虑到了国际形势与自身发展优势, 随后在几次相关会议中, 为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世界化田园城市的宏伟蓝图。这一规划主要是:发展世界级国际化城市, 西部地区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 人与生态和谐发展、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它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绿色经济以及城乡共同发展的理念, 正是迎合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不但能够给成都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响应了党的号召。

(二) 成都市绿道规划建设现状

成都绿道囊括了六大功能, 即生态保护、健康休闲、资源利用、慢行交通、经济发展。它的最终目标是覆盖全成都, 形成城乡“连接网”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绿色通道。针对绿道的特有功能, 成都依次构建了人行道、骑游道以及综合步道 (人行与自行车骑行兼容) ;根据成都的绿地使用现状, 成都城市规划部出台了六项绿道工程方案。

三、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与绿道规划的美学意义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 其实就是形成“一群三区”的空间格局, 要呈现人性化、生活化的特色, 能够将田园风光有效呈现在大众面前, 与此同时, 还能够彰显出中国悠久历史, 保障现代农村跟现代化在成都经济区域内互相融合, 交相辉映。

(一)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与绿道规划的美学内涵

1. 规划永久性绿带

在2003年, 马万利针对新城市主义, 以及区域发展等方面, 重点提出公共交通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模式, 换言之, 也就是将公交车站作为中心, 把步行距离作为半径, 在这范围内寻求发展, 周边还要设置绿化带, 并通过快速轨道将其有效连接, 从而构建成为区域性发展网络。

2. 营造田园式意象

何刚曾经明确表示, 就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城市来看, 田园城市建设促使区域文化层次的提升。中国悠久历史重点突出对传统文化保护, 保障环境原真性的同时, 降低破坏度, 以及扩张性, 对田园城市建设有一定促进作用。针对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城市而言, 透过山水园林, 我们能够真切感知到自然田园的魅力。

3. 建造多样化城市

田园城市建设过程中, 必须要满足社会生活要求, 需要将绿道, 建筑, 交通等, 跟大众社会生活相融合, 聚集各大城市元素, 将其纳至田园风光。

(二)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与绿道规划的美学特点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 以及绿道规划主要具备下述美学特点, 即, 第一, 就城市布局而言, 采取“众星拱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模式, 易于凸显出山水优势, 自然生态优势, 促使自然生态环境跟城市人工环境两者的有效结合, 使之呈现平衡态势;第二, 在山水风景的依托之下, 合理创建极具艺术性的人文环境, 重点强调“天人合一, 自然为道、大地为母, 亲和山水”的思想观念;第三, 在自然风光之地, 山水田园之中, 加大城市建设, 以及绿道规划;第四, 构建科学合理化的城市风景园林系统, 城郊村镇田园系统, 以及地表城市化系统, 互相联系, 相对独立, 紧密结合。第五, 严格按照“因以自然, 辅以雅趣, 精致和谐, 玲珑多姿”这一建筑思想进行合理建设;第六, 田园城市建设过程中, 需要重点凸显出山水文化, 景观空间的特色;第七, 城市规划建设跟建筑布局上的独特相结合, 显得自在而庄重;第八, 城市建设极具灵秀之气, 城市品质特征得以有效凸显, 此外, 还彰显出艺术人文气质。

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与绿道规划的意境规划

整个规划要以“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国际性的城市功能、现代产业体系, 社会、人与自然和谐, 基础设施现代化、智能化”作为总的建设指导思想。

(一) 依托三角地形进行“一群三区”规划

田园城市建设过程中, 尤其需要重视意境构造。成都整体呈现三角形, 正东方向以及西南, 西北等地区稍显突出, 主城区偏向于东南部。加之成都物理空间属性, 最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一定会在三圈模式上有全新的突破。就“一群”而言, 主要涉及到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等;就“一带”而言, 主要包含198k㎡生态带;就“环六星”而言, 主要涉及到郫县、温江、东升、华阳、龙泉、新都;就“三区”而言, 主要包含西北生态区、西南生态区、东部生态区。

(二) 依托文化与网络结合进行绿色田园规划

成都“世界田园城市”建设规划中, 必须要凸显出当地的民俗与文化, 其内容应涉及到林盘文化、农业文化、休闲生活性等, 此外, 还包含锦里、文殊坊、抚琴故径、青阳宫等传统文化, 这些都必须要以物流网络、交通平台、民俗网络等的合理化建设为前提。

自从“十一五”规划之后, 成都地区已然全面展开退耕还林等系列工程项目建设。以“天保工程”为例, 森林管护为38.16万h㎡, 新建公益性1.40万h㎡, 此项工程的有序展开, 最终实现造林6.59万h㎡, 就实质上而言, 促使城市绿量, 绿化覆盖率的全面提升, 促使“山、水、田、林、城”相结合, 促使绿色空间有效拓展, 从而完善构建绿色网络, 最终实现“公园下乡, 田园入城”。

除此之外, 还要重视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 重点强调绿色交通, 在城市道路空间设置方面, 要重视科学合理性, 促使交通行为的合理转变, 强化交通主体自觉意识。

五、结论

成都有着悠久历史, 无论是文化底蕴, 还是现实基础, 都显得格外雄厚, 具备信息技术智能化、普及化等优势, 在中国西部地区, 乃至全国范围内, 占据地理优势。现今看来, 成都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过程中, 极具现实可行性, 以及必要性等特点, 加之目前有关于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少, 所以, 我们需要就世界田园城市的功能、起源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 并就其美学价值以及意境设计等展开激烈探讨, 从而为现代化田园城市建设, 以及城市绿道规划等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赖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旅游形象塑造与播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1, 27 (9) :129-131.

篇4: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美学特征;城市现象;未来价值

中图分类号: 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7-01

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不断深化,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基本概况,缺乏城市独特的人文性美学特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受限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而美学特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深化城市文化底蕴的必要因素,综合运用美学特征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体现本城市的文化内涵,彰显宜居性、人文性的城市底蕴。因此,本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进行剖析,从美学特征入手探讨城市人文性的传承延续,使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并依据美学特征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前瞻性规划设计,力求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破除“千城一面”发展现象,使各城市能够依托自身文化价值发展为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市。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

在全国的城市发展现象中,都经历了破除传统建筑形制并发展现代化工业建筑类型的“千城一面”进化过程,资料表明,在10年前,能够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而如今只剩下不到3000个,而这个数量也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而逐渐减少,这一进程的发展不仅是由新阶段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工业化程度加深,行政导向作用的统一化发展以及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带来的文化缺失,使城市失去个性文化特征,趋同发展。

(一)经济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加速发展。

作为“千城一面”现象最直接的推手,无疑是经济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新增建筑数量的多寡是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而新增建筑却未完全依托城市规划的结构形态和的空间布局原则,形成了与城市本身文化特质所不符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而整体性的城市规划无法完全发挥自身功能而畸形发展,直至被搁置废弃。

(二)行政导向作用促使城市发展统一化。

在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行政导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大多呈现功能分区式分别发展的状况,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缺失地域文化特色、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与自然环境等状况不相协调等问题。同时,作为行政导向发展下的城市规模,也多以其他大中城市为模板,缺失本地区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

(三)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导致城市缺乏个性特征。

城市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现如今的城市概况却缺失了文化传承因素,脱离了地区发展的根源,割裂传统与现代性的关联,盲目拓展城市规模,缺失地域文化特色,使城市缺失发展个性。从历史文化的美学特征来看,各城市均有属于自身的魅力所在,深入挖掘城市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文明的继承和保护,也是提高城市文化品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城市美学特征的人文性体现

(一)城市文化传承性和延续性。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文化风貌和当前的文化追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传统形制建筑进行拆除改造修缮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不一定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多是将西方城市发展规模和进程强行移植,形成相似度极高的城市发展现状,而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却在城市发展中荡然无存。

为了打破各城市高度相似性的状况,应深入调研并发掘本地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状况,将城市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地区文化进行推广发扬。

(二)城市建筑美学的构成价值。

在城市空间规划过程中,依托原有自然地理格局,对城市中各因素进行美学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文化内涵,融合民俗美学及现当代设计,传承并发展城市传统的静态美感与时代性动态美感,凸显人文性情怀。

(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标志性建筑。

保留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并依托该地理标志对周边建筑形制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区域功能,使其促进城市的长期发展,形成完善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在美学角度看,历史建筑能够保留至今,也与现代建筑在形制上形成视觉化对比,彰示历史文化内涵。

三、城市美学的前瞻性规划设计

为了有效避免“千城一面”城市规划建筑现象,在对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中,应考虑区域文化内涵,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对城市做以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形成既保留传统元素的现代性建筑形制,也发挥现代性设计因子潜能的新型城市美学规划。

首先,深入调研历史民俗文化,对民俗等传统文化场所进行保护性修缮,形成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发出结合自然景观等内容的传统民俗场所,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区域化的美学研究价值和艺术氛围;其次,针对城市核心区域内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形制,遵照美学特征对该建筑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新颖城市风貌,丰富城市内涵。

四、结语

总之,在城市规划的发展战略问题中,结合地域文化美学特征,做出符合区域实际需求、适度彰显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美学规划。有效杜绝“千城一面”城市发展窘况,使城市处在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结合美学特征所作出的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新发展,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方向。

参考文献

[1]佚名.千城一面暴露立法缺陷 大拆大建抹杀城市个性.[N].北京晚报,2011-05-11

[2]潘金宝.城市规划核心问题与美学价值分析.[J]城市探索.2011-09

[3]张继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延续古城历史文脉.[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篇5: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全国许多城市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城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环境美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提出了美的需求,追求美的享受。景观作为当今人们悠闲与享乐的驿站,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要求不断发展,设计者们已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作品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美学原理相互作用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景观设计运用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运用环境美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已进入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阶段这一事实。城市建设是以适合人类聚居以及生存、生活为目标的,即以人为本。一切有关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发展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城市环境规划与设计的综合性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并且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城市的景观建设也非常重要其中的人文景观,一般分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型。人工景观如建筑、雕塑、街道、广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是用来装点环境的,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自然景观就是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现在有许多城市为了某种需要,急功近利地进行着五颜六色的“铺花街”,使人眼花缭乱,毫无城市整体设计可言,更谈不上特色和品位。

城市环境是提升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不仅要统一、有规律,而且要和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当然,这其中建筑的造型和外观设计非常重要,如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图书馆、影视城、体育馆的外观设计,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一定要综合考虑,整体规划,并合乎该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这个问题早在战国时的管子就已提出,他的“人与天调”、“天地之美生”就体现了一种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

2环境美学原理

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研究环境美感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进而探讨这种作用对人们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因此,环境美学的研究涉及到声学、色彩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工效学、造林与园艺、建筑学及城乡规划等许多学科。美学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但是,有关自然美从来就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方面。3 环境美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3.1 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美学不是环境美化学,它也是环境保护学,应该坚持“审美的环境保护”的理念。环境保护若没有环境美学的指导,那么它就是低层次的“为保护而保护”的行为,即存在着被动性,甚至还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的浅层次保护行为。环境美学为环保提供的是重要的科学观念。只有对环境富于深厚的感情,环境保护才能更有效地实行。在中国,现在提到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如果没有高度的深厚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只是空洞地盲目发展,最终也是不奏效的。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环境美学提供的正

是环境保护的理念。环境美学的一些理念对环境保护有指导作用。比如,资源与家园的概念,资源要开发,家园要珍惜。正是出于对家园的热爱,我们才要重视环境保护,而环境美学讲的正是家园的概念。又比如,生态与文明的关系,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有二:生态主义与文明主义,是两者的统一,而不是两者的分立。这就与环境保护有关,环境保护无疑需要重视生态,但生态平衡实现到什么程度,关系到现在的文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代文明的水平决定了现代生态平衡的水平。唯生态主义,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是可以也应该统一起来的。

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3.2.1环境美学真正实现了城市“整体创意”的规划理念

当今城市“千城一面”和“特色危机”问题,关键是城市规划设计缺少“整体创意的问题,城市规划设计缺少“整体创意”,城市建筑就会杂乱无章,城市各系统之间就会缺少和谐关系,就会缺少主题文化意向。而环境美学原理的出现,把城市各种要素、各个系统、各种形态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在了城市主题文化坐标上,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创意”、“整体创造”、“整体秩序”的规划理念。

3.2.2环境美学真正实现了城市差异化发展战略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加剧,城市角色如何定位,城市如何走差异化发展战略,已成了城市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最重要的手段。而环境美学是紧密结合一座城市特质资源,通过对城市特质资源的挖掘、提炼和培育,着眼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立足于城市自身的特色,发挥城市比较优势,通过错位发展、强势发展、优势发展,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形成极具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最终让城市在差异化发展战略中脱颖而出,实现城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3.2.3城市主题文化真正实现了城市特质资源最大化

环境美学追求的是城市特质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一般资源价值的最大化。环

境美学把城市特质资源变成了一个主题经济形态密集、主题经济形态庞大、主题经济产业链长、主题经济资本附加值高的一种主题文化经济形态。城市主题文化真正实现了城市特质资源经济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产业规模化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城市主题文化资源共享、整体开发、联动开发;实现了城市主题文化特质资源核心产业、支柱产业、关联产业系统发展的一种特质资源价值最大化发展形态,实现了城市特质资源产业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名牌化、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3.2.4真正实现了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

城市经济增长极是在区域增长极上产生的新概念。城市经济增长极是一个不依赖城市现有的经济模式,而通过环境美学原理产生的一种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形态。如果把城市当作一个经济空间的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城市特质资源的培育,就是城市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增长极。城市经济增长极是推进城市特质资源迅速增长的过程,是一个城市特质资源不断扩大的综合体,是城市特质资源产生乘数效应的发展过程。它以不

同的强度首先反映在城市特质资源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系统的不断扩散,对城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城市空间上城市主题文化形成的特质资源,成为支配城市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从而通过自身的迅速增长,对城市产生强大的作用,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环境美学原理在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离开繁杂的城市生活与城市中那些冷冰冰的建筑物,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享受惬意与清净。景观作为一种艺术,能让人观赏风景,身临其境,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要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人类的审美现象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类审美世界的丰富内涵,解答与美有关的各种问题,揭示审美规律。运用环境美学理论揭示了城市设计中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提升的原理,对将城市文化融合于城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都市景观设计和规划是现代都市建设和都市文明进步的助推器.景观的设计是将各类要素根据在都市中的功能类型组合为一个有机的景观形态整体,其现代性理念突出表现为人文意识、审美取向和科学法则;通过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的交织使用,使都市景观既和都市圈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又使每个都市的特色更加鲜明,更激发起居住者现代的、科学的、审美的情趣.因而在都市景观要素分析中,景观要素,景观形态和都市功能、都市生态的多重有机整合构成了都市景观计划的现代性和美学原理.4.1城市人文景观塑造,体现了城市功能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许多城市的建设正处于整治时期,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孤军奋战”,忽视了对人文景观的塑造,更谈不上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这对城市景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注重体现一个城市特色和内涵、有发展脉络并体现人文特色的元素。虽然有关部门早已有了深刻的思考,也有了实际的行动来进行城市的人文环境保护,但离我们所期待的和谐人文城市环境还相差甚远。

城市规划建设的设计,要向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学习借鉴。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要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美学原理,因地制宜,不搞“拿来主义”;城市规划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真正体现“百花齐放”的思想,打造宜居、宜商的美丽和谐城市。我国有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但是设计师的思想往往得不到管理部门的认可,很多情况下,老板和领导的意志左右了设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其实,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他们在施工审美方面的优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2城市人文景观塑造,体现了出人文特色

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景观设计,更离不开人文景观的衬托。城市人文景观的建设,不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还要体现城市功能的完整。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建设和整治,对城市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十年,城镇建设要如何发展?

首先要有新的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地推动“三化一园”(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后花园)战略的实施。在城镇规划设计之前,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其次,要考虑城镇建设与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的关系。要通过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体现城市的美观和自然生态的优美,维护城市功能的完整性,使城市环境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以掠夺自然和损害自然生态、建造奢华的城镇形象工程来满足

人类发展的需要。

城镇建设,规划设计是龙头。我们应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的同时,修编好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详细的规划,做好城市环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功能齐全、综合效益好且生态良好的城镇,一个有朝气、有活力、居民安居乐业又实用的城镇。

4.3城市人文景观的塑造,体现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人文景观的塑造。城市人文景观要存古求新,则既需借鉴国内外各地城市建设的经验,又要传承传统特色文化。笔者认为广东惠州地区城市美化较有特色,其在居住、学习、工作、游憩以及交通等五大活动的城市规划设计方面都充分体现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特色,特别符合经济美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建筑遵循的特征。惠州在保持我国古代建筑空间布局尺度比例协调的民族传统和岭南地方色彩的同时,改建、新建了一些必要的现代建筑群,开辟了城市建筑空间,使城市既充满智慧和文化气息,又颇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派。

惠州作为广东省的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即所谓:天下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惠州西湖以自然山水优美而著称,布局较好,有五湖六桥,四洲、八景之胜,四时晴雨皆是景。惠州城市建设“山山水水入画来”的意境,尤其体现了西湖水文化的特征——西湖地貌风景紧密环绕整座城市之间,并形成互动关系是其建设规划的焦点。惠州市以保护和发展城市的和谐环境为核心,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湖山型、人文型的城市环境,既有城市建设的控制与引导,也有历史传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夜景的灯光设计很有特色,达到亮、美、省、雅的目的,提高了城市文化品味。其设计通过点、线、面的立体灯光布局,突出多元照明与视觉元素相结合,既考虑到城市环境本身的文化内涵,又注重与整个城市夜景色彩的统一协调。

惠州西湖的设计规划传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的艺术人文精神。其把建筑规划高度融入自然环境,体现了对时空无限性与永恒性的追求,更体现了自然哲学的思想境界。这其中也包含了整个宇宙中生命的运动与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原则。

4.4城市人文景观的塑造,弘扬了城市的山水名胜

城市人文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中的山水名胜相融合,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设计。我国一些城市的景观建设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例如近年来不少城镇,不分地域特色、不分城镇大小、不顾经济承受能力、不管自然环境等客观情况,相继实施 “城镇美化运动”、“景观大道”等破坏性建设行为,把河堤、沙滩、山坡等适应植物生长的自然景观一律铲除,改由人工景观取代,这其实是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误解。事实上,自然景观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建设。自然景观为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增添了新的创意;人工景观,如包括植物造景、水景、石景、标志性建筑等在内的园林景观以及包括单体建筑、建筑群、街景等在内的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在塑造城市形象时,应合理搭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两者比例协调。

5结论

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和人类文化的一个大“容器”。社会对城市规划与景观建设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环境美学原理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人们有了更多美的需求,追求美的享受。景观作为当今人们悠闲与享乐的驿站,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要求不断发展,设计者们已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作品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人文景观建设

2.张慧明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5期)

3.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

4.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篇6: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1. 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

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因景制宜,其中的景就是指原有的地形地貌即自然环境,可见风景园林绿化本着减少对城市本身大改造的宗旨,使城市人工环境合理再创造,大大提高其使用价值并持续发展和利用。

2. 它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城市化建设国家在周全的考虑下提出的重大决策,因此建设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国家百姓的长远大计,这对新型资源的储备、再生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3.可以塑造城市形象

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了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的建设,而风景园林绿化又是这两大建设的核心内容。独特的城市园林景观赋予了城市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的.的形象,提高了城市品味和档次。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绿化本身就是城市形象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4. 可以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目前我国对城市生物的保护已实行了一些措施,比如在人工或自然景区对植物、动物、鸟类等进行合理的配植和规划,为它们提供了最为合理的栖息地,充分利用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挽救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中国具有独特优秀的民族传统,中国传统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进行现代化新城市规划和设计时,应当看到中国特色。在城市园林开始国际化的当下,我们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园林,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去,这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更加深远的作用。

1. 因地制宜,师法自然

人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好自然健康的发展,在时代科学技术的环境下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改造自然和建设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城市化建设。通过今年来,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中,不难得出,新建城市需结合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绿化和城市规划建设,即因地制宜,师法自然,而不是一推百倒,重新来过的建设观念。

2.诗情画意的构思

中国的园林造景,并非景观的叠加,而是结合意境进行再次创造,这就是我国园林的精髓所在。经过精心构造的园林景观,提高景象的画面美感,使人感叹神往。

3.承传起合,多样统一

中国的大部分古典园林给人以幽静、闲逸的感觉,真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国古代园林巧匠常使用内向型的设计手法,以此来暗示了人们历经艰难后达到梦想的世外桃源心理过程,符合当时人们朴素的价值观。

4.种养结合,寿尽天年

植物种植前应当统筹规划,所谓植物种植讲究三分种七分养,就是我们应加强对植物种植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也要更加注重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的认知素质。一旦定植,就应当悉心培样和照顾植物,并只能做小调整,这样才能充分使植物达到它们应有的寿命和效益。

5.知行合一,适应发展

篇7: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族因素探析

关键词:农村,宗族,现代化

宗族, 即“同宗同族之人”是以姓氏和血源关系为纽带由若干个家庭所组成的家族[1]。传统社会中, 中国的政权治理范围一般只延伸到县级, 而对于广大乡村社区则实行的是乡绅治理, 也即宗族治理。乡绅作为宗族的领导, 依据宗族所制定的乡约族规和儒家伦理道德对农村社区进行治理, 宗族作为传统社会统治的载体和工具在乡村社区治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之后, 宗族被视作封建残余而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和集体化运动更是对宗族予以彻底性毁灭, 国家政权直接延伸到农村基层。改革开放以来, 宗族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又重新活跃起来。突出的表现在宗族组织物质因素的重建, 在一些村庄我们可以看到宗族祠堂和祖坟的重建以及家谱的重修, 宗族经济实体的建立, 宗族组织也由以前的隐蔽化活动转为现在的公开化活动。这一系列现象表明宗族活动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又找到符合自己生长和繁育的土壤, 如何解释曾经被彻底摧毁的宗族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复兴, 宗族的复兴对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又应如何评价, 本文拟对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族因素进行探析。

一、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宗族复兴的原因

1. 农村经济生产方式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赋予农民自主的土地的经营权, 家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往往偏重于家庭个体的经营自主权, 而忽视了在家庭之上的联合。由于受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制约和当前中国农村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的影响, 造成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经常性的劳动力缺乏, 一些需要互助协作的工程农民往往无力负担。另一方面, 当前农村缺乏有关农业生产的服务中介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 一家一户的农民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寻求帮助的心理, 使同姓同族之人的联合成为必要, 使得宗族的产生、发展成为可能[1]。

2. 传统宗族思想和传统文化是宗族复兴的文化基础

宗族思想和家族观念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虽然自近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 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更是与宗法思想、宗族观念格格不入, 但是, 由于思想观念的相对独立性, 宗法思想、宗族观念不会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自动消除[2]。王朔柏和陈意新对安徽三个村的研究表明, 即使在对于宗族摧毁力度最大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传统的集体性宗族因与新制度发生组织性同构而得以延续, 并在农民面对灾难而向自身寻求保护资源时得到了增强, 村民依然保存了对宗族的浓厚留恋之情[3]。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情、礼俗和生活习惯规则极其重视, 当村民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往往不是依靠法律解决而是寻求家族调解, 对宗族的复兴起到客观促进作用。

3. 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社会自主性的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治理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由以前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以村民为治理主体, 村民委员会为治理机构的村民自治模式,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国家对于农村社区的管理更多的是进行指导和协调, 国家力量在农村社区逐步“退出”, 国家工作的“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对农村社会生活干预日益减弱。与此同时, 随着村民组织法和村务公开的开展, 农村社会自主性增加, 农民的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上升。农民的自主性空间加大, 加之国家法律对宗族组织的活动未予以明确的界定, 这就使得趋于消失的宗族势力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并得以复兴、发展。

二、宗族的复兴和发展对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宗族的复兴和发展对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宗族作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复兴和发展的事物, 必然有其合理性, 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现代化中的某些因素, 并对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宗族作为传统事物, 从总体上与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相违背的, 宗族体现出的封闭和守旧也是与我们市场经济不适应的。宗族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宗族对某些传统文化的继承, 有利于宗族内的互助共济

宗族在传统社会往往担负着对本族内的贫困族人予以救济, 对族内老年人给予补贴和帮扶, 族人在婚丧嫁娶等事务中也能得到宗族的帮助。宗族所制定的一些族规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例如,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互助互济等。当前的宗族在制定族规过程中, 也往往遵从这些传统因素, 教导村民遵守和发扬这些传统价值理念。宗族成员之间有着较高的凝聚力, 有助于日常事务和农业生产中互帮互助, 对于族内成员因某些不可预测的原因而产生的问题与困难时能给予及时帮助。

2. 发挥宗族的调解作用, 协调村民之间的关系

传统社会中宗族的作用之一便是调解族内成员的矛盾与冲突, 利用族长的权威和族规对成员间的矛盾进行调解, 当前宗族和族规依然对于化解族员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趋于瘫痪, 造成了乡村社区内部村民之间矛盾的突现, 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宗族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此而产生的政治真空, 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4]。

3. 宗族活动干扰社会治安

宗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族内高度团结, 对于外部事物和成员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在一个村庄内部, 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些大姓宗族欺负小姓宗族的情况。而族内成员往往有“大姓为王, 大村为霸”的心理, 在“法不责众”心理的驱使下, 常以宗族势力来干扰执法和司法[1]。在族际间, 也容易出现两个宗族间为了利益的相争而采取的一些非法手段, 如集体斗殴甚至出现族际间的械斗, 严重威胁正常社会秩序, 干扰社会治安。据肖唐镖在江西的调查, 大的宗族之间在面对矛盾时往往易于发生暴力事件, 产生械斗;而在大宗族面对小宗族时, 二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 宗族在处理纠纷、冲突时, 不是讲道义, 而是讲实力和暴力[5]。

4. 宗族破坏村庄的选举和治理

宗族在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前提下, 必然会有相应的政治诉求, 会在村委会的选举过程中有所作为。宗族利用自身的血缘关系, 往往能结成较大的政治集团, 干预村民的投票选举。村民在面对势力强大的宗族时, 大多只能采取忍让的态度和行为。在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之时, 宗族经常会组织族内成员干扰村庄选举, 对竞争对手大打出手, 有甚者更是砸烂选举箱, 破坏选举。在日常的村庄治理之中, 如果有触及到宗族的利益, 一些宗族便会对村党委和村委会的行为进行抵触, 纠集人员冲击村党组织和村委会, 严重破坏村庄的选举和治理。

5. 族规的滥用造成族人法律意识的缺失

族规是约束族人之间关系, 确定族人地位, 规范族人行为的制度性条例。在传统社会中, 族规的效用可以与国家制定的法律相类似。现阶段, 虽然族规不能再起到如此之大的作用, 但是在某些控制严格的宗族内, 族规往往权力很大, 有些族规与国家法律相冲突, 甚至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族人在解决问题时所寻求的规则往往首先趋向于族规, 而忽视国家法律。长此以往, 必将造成族人法律意识的淡漠和法律知识的缺失。

三、宗族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预测

综上所述, 宗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宗族积极的影响, 而制约其负面的影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最主要问题。宗族作为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组织, 在现阶段农村社区村民的居住方式和血缘纽带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 人为的制约宗族的发展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只能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宗族问题, 寻求一条符合宗族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们认为, 在考虑宗族问题时, 政府应扮演主导性的角色, 正视宗族复兴和发展的现实, 对宗族的活动和运作加以规范和指导。积极发挥宗族的传统文化优势, 在对乡村社区居民的道德教育和互帮互助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社会服务组织, 克服当前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缺陷, 加强村民之间正常融洽的互动协作;推动农村社区法制建设, 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严格规范村委会的选举和治理。

参考文献

[1]谭毅溪, 石勇.宗族复兴对农村法制建设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 1998, (11) .

[2]陈骏程.关于目前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 2000, (6) .

[3]王朔柏, 陈意新.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1) .

[4]黄世楚.宗族现代化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 2000, (4) .

篇8: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城市设计与传统山水美学融合现状及意义

在现代化设计的发展中,城市环境设计是衡量该城市人文以及精神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审美设计,都体现了城市中不同的精神归属感。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设计中对于传统山水美学的应用较为多样,利用传统山水美学中的艺术精髓,融合各个道教的传统文化思想来将山水之乐作为城市设计的主体意识,修复原有城市中的自然格局,保证将山水价值与城市现代化完善结合,是当前传统山水美学与城市设计融合的重要思想。

从城市的角度来说,传统山水美学的应用是个性化的建设途径,无论是苏州还是杭州,都偏爱意境式的山水融合,保证了符合城市环境适宜居民安居乐业之外,还以其特点鲜明的传统资源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意境。而纵观北上广等大都市,周边环境从功能性的角度完善了山水设计,提升了城市的人文艺术以及古典审美特性,吸收了传统资源环境来完善城市中的整体功能,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城市设计能够从多个角度上提升自我城市设计水平,保证了城市环境能够适宜居民的居住,其所基本的城市功能被体现出来。

传统山水美学与城市设计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的生态美学,其对于山水意境与意识形态的重视与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融合互补,将山水美感来完善城市当前的风貌特色,建立独特的山水体系修复城市所受现代化建设破坏的形态。下面,我们从山水美学与现代化城市的共通点入手,全面分析两者设计融合的主要因素,从人文性、功能性、境界性和生态性四个角度解读分析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山水美学元素所存在的基本意义及其所拥有的基本内涵。

1.人文性

从现代化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与人文山水的结合是对于城市美学意境的提升,利用山水中历史悠久的文学艺术来丰富设计内涵,能够促使居民在城市中寻找深刻的精神文化寄托。以湖北襄樊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其城市因为汉江以及荆山的围绕而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山水形态的设计,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浩瀚与缥缈,襄樊的设计中有着孟浩然诗句中的清远,有着王维诗句中的诗意,这样的山水灵性,为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设计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文学艺术精神,其人文思想,是城市美学建设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在山水中融合的实质体现。总体来说,人文特点在山水美学中的应用正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考虑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所具有的基本需求,保证了城市建设能够饱含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在城市现代化设计中,将山水景观的艺术审美与功能性结合,是人文山水元素最为有价值的体现。一般来说,利用护城河、广场来配合城市的娱乐功能,不仅能够回避原有山水意境中庄严肃穆的情感,还能够利用古典的审美意味来契合居民对于城市游玩环境的诉求。在追求传统与山水文化的同时,保证自然景观能够与城市需求共生共存,柔和社会城市中人们的紧张思维,保证了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山水元素形成了自然过渡,都市风情与传统艺术文学精神互为依托。

2.功能性

钱学森在1990曾经提出了城市山水的概念,其以山水元素来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的想法,是基于传统角度对于建设现代特色化城市的一种深入探究。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山水是城市功能的体现,园林城市化建设的升华,保证了原有城市核心技术与建设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尊重自然元素的应用,保证城市生活性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彰显城市的功能特色。这样的功能特性令城市山水能够充分发挥其自然作用,保证其能够利用自我调节来改善现代化城市中原有的空气环境污染等情况,保证了城市的自然和谐的发展,其所传递的功能效果令居民获得了极大地益处。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山水元素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寄托和传递,保护了原有的历史文化精髓。其从根本上传承了我国的自然文化内涵,将现代化设计思维与传统的山水美学设计理念相结合,保证了传统美学文化能够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得以展现其自我魅力,由此充分保证了山水美学中的功能效果。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山水元素应用替代了原有的城市环境点缀以及娱乐元素,利用山水的自然醒建设生态型城市,达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样的环境特点从人性的角度为城市居民打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了其能够在城市功能更为全面的生活和工作。山水元素所拥有的功能性,修复了城市遭到发展破坏的意识形态,从城市公共生活的角度营造了功能性、自然性的生活环境,保证了原有城市格局的完整以及城市功能系统性的设计原则。总体来说,功能性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传统山水元素可以充分结合的重要保证,是城市设计领域不可替代的里程碑。

3.境界性

在中国传统山水元素中,无论是儒家山水比德思想还是道家逍遥自得境界都是山水原有的境界内涵。孔子曾经把山水并提,将山水之乐与人的道德、思维结合起来,对于山水景观从思想上进行理解与接纳,将山水奉为至善至美的象征。而庄子也强调山水之美是与自然最为接近的元素,身体与心灵能够在山水中得到自由与逍遥,于山水中静悟,是心灵的升华。

在这样的境界影响之下,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山水审美元素的结合是设计者对于传统文化境界的理解,既提升了城市景观的境界内涵,还保证了居民能够在城市设计中领悟生活,感悟人生中存在的思想与自由观念。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山水中,保证人们对于自由与潇洒的追求,对于心理与精神的升华,能够真正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山水的结合。在其境界性的影响之下,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渐趋于成熟性发展,保证了居民对于山水的享受能够为其带来更为快乐健康的心情,在传统的山水美学艺术中,我国的现代化城市设计能够打破现代化建设思维的禁锢,真正做到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来完成城市设计。

4.生态性

在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基本的建筑和城市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保证绿色生态环境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美学体验。在这样的设计原则之下,保证利用传统山水美学来完成现代化城市设计能够保证原有生态性理论能够在城市建造中被深刻的体现出来,生态美能够带给生命之间普遍的关联性,保证了人与城市自然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在我国传统的美学形态之中,无论是社会美还是建筑没都需要能够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的生态特点,以此来保证生态美学能够成为城市化设计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特点。从生态性的角度来分析,其强调的恶自然纯朴、简洁的艺术环境能够保证给人以一定的精神愉悦状态,保证了城市现代化设计追求更为自然、更高层次的美学体验。

总体来说,生态性特点使山水美学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重点,无论是从环境还是经济的角度都能够给居民以美学享受,改善了城市环境建设所带来的污染情况,保证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的健康性和自然性。在生态性的影响下现代化城市设计与山水美学的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协调和发展。

总结

本文从现代化城市环境与山水元素的角度入手,全面分析了城市设计的内涵与意义。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人文性、功能性还是境界性,都是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悟以及美化,自然山水元素与城市设计审美的结合,保证了城市设计将居住与娱乐结合为一体,塑造城市的宜人景观同时还能够保护原有的城市功能。城市与山水互为依托,互相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中主要的设计手段,也是现代化设计对于自然与传统元素的尊重与赞美。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郑州城市住区环境的场所精神关注(SKL-2015-868)

上一篇:党报党刊征订任务下一篇:爱恨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