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佛教的认识

2024-05-07

现代佛教的认识(精选8篇)

篇1:现代佛教的认识

随着佛教的发展,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信仰者的要求,佛教需要大众化,于是产生了上种新的佛教派别——大乘佛教。由此把原来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或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在教义上显示出与小乘佛教不同的宗旨:1。普渡众生,体现出明显的利他主义。2。大慈大悲,以行善威德为修行解脱的主要途径。3。承认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给信仰者一种永生的追求。4。不出家也可修行,只要布施积德,也能成佛。

早期原始佛教按照当时的传统,不允许描绘人形的佛陀像,凡需要表现佛陀事迹的地方,均无一例外地用其它事物来代替。桑奇大塔栏循上的雕绘、菩提迦耶的佛像雕塑、野鹿苑的柱冠都是采用象征、“隐喻和暗示手法。这是原始佛教艺术的广大特点。

键陀罗的造像运动,在佛教内部几乎是同大乘教派的掘起同时并兴的。大乘佛教秉其应世太俗的宗旨,主张以善巧方便化导众生,理论上也可樟助声色形相对佛陀世尊进行艺术表现,这对佛像的出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公元1世绿贵霜王朝时;希腊人的神明观念和造像意识,打破了次大陆原回固避佛像的禁忌。这一对期不仅雕刻了许多佛的座像和立像、而且在佛传图的浮雕中也出现了涅磐佛的本相。但键陀罗的佛教雕刻,检的来说还是以表现小乘佛教的内容为主,特别是涅磐像所刻划的佛大”无余涅磐“的境界,”完全是小乘教徒的宗教理想、与不般大乘教义主张的“无住涅磐”(无余涅磐、无住涅磐,未来佛教唯识法相宗把涅磐分为四种,即涅磐、有余涅磐、无余涅磐和无住涅磐。有余与无余涅磐指断烦恼障,无住涅磐指断所知障)恰好相背。因此卧佛这一造像形式,就其包含的宗教思想的来源和特质而论;始终同小乘佛教保持着更为亲近的关系。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特别是在西域地区,佛教造像多为小乘艺术。龟兹地区的克孜尔。库水土拉、森木塞本等石窟中,大量的宣扬“忍辱牺牲”“厌身灭智。等思想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及涅磐变相,这些小乘经故事画通过高昌传到敦煌。所以敦煌早期洞窟,多为小乘思想,宣扬”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经过累世而成佛。早期壁画占主要地位的是小乘教《六度集经》、《贤愚经》和《佛说本起经》等为依据所画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画面充满了悲惨绝望,消极厌世,看不到一点点生的欢乐。另外,七佛造像和交脚弥勒造像也是小乘佛教艺术的特点,在炳灵寺、云冈及麦积山等处石窟,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开凿的窟穴,此类题材造像都比较多见。

唐代大乘数流播全国,宗派不断兴起,各种内容的经变画增多,如《维摩诘经变》中维摩诘,这位在家的居士,拥有妻儿、奴婢和庄园,享尽荣华官贵且辩才无碍又具有超越世间的种种神通变化,最为中国士大夫们所激赏。大乖教内容以经变画为多,如以《法华经》为依据的“二佛并坐说法图”,以《金光明经》为依据的“流水长者救鱼”故事,以《佛说阿弥陀佛经》为依据的净土变,着重表现”极乐世界“的种种豪华与欢乐。画面也开始脱却质朴粗犷的气息,进而追求丰满华丽的效果。

早期洞窟中,佛像多为说法图,特别是正龛佛像与壁画相结合的大场面。隋唐以后由于大乘佛教思想流行,佛像画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佛、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大天王、地藏菩萨等单体的形象。唐代净土思想流行,因而观音塑像受到佛徒们的特殊崇拜。禅宗盛行,罗汉造像和画像的流行与普及,便在早期究僧像的基础上,以禅师为摹本创作出入世住法的五百罗汉像。而在历代文人书画中所.体现出的大乘禅宗艺术那种含蓄、空灵、疏淡的审美待征显然不同于早期小乘艺术所追求的“满”、繁复和浓艳的装饰美。南传佛教诸国如泰国“苏科达耶”时期佛教艺术由于受斯里兰卡影响,提倡上座部佛教,并定为国教。这种”苏科达耶“风格在线条类型化和形式简化上十分突出,较典型的佛像特征是:

颜面呈卵圆型,双眉呈满弓形向下曲线,头顶螺发高耸成尖顶火焰状,表情空法,并有些冷漠,完全不含印度雕刻充斥色情的成分,这种观念符合14世纪平稳年代小乘佛教艺术的崇高和禁欲主义的理想。

缅甸和斯里兰卡一样,小乘上座部佛教有很长的流传历史。著名的那难陀寺,寺壁上刻有佛本生故事浮雕数百幅,寺柱上刻有佛传故事数十幅,代表了当时佛教雕刻的最高水平。缅甸供季在庙宇中的大佛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和过去四佛,通常是用砖砌塑;再用灰泥粉刷,镀金而成。由于小乘上座部佛教重视精确地按照佛像仪轨造像,故很多作品程式化严重,缺乏生气。

印尼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创造要算婆罗浮图,这座现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佛教建筑物体现出大乘佛教的宇宙观。塔基部雕刻的是佛的早期生活,从佛本生故事开始向上进入佛主求道、寻求人生真讳的过程,再上则是天上的大乘诸佛。这样的三层,实际上是按照大乘思想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安排的。佛教认为欲界众生,在生与再生的循环中永远解脱不了轮回之苦。色界,虽已摒弃各种欲望,但仍有名有形。只有进入无色界:才永远获得绝对的安宁和静止。当一个朝拜者进入佛塔时,他好似经历了一次由前生至来世的旅程,看到了佛主的前生、生活和各重天界的景象,体验了一次从低级到高级、从尘世到天庭的宗教经历。

柬埔寨也是大乘佛教国,吴哥王城中心的巴荣寺是一座奇特的金字塔形庙宇,庙中有无数的观世音菩萨头像,另一处是小吴哥,它的形式好似模仿婆罗浮图,设计意图亦是体现大乘佛教思想。

篇2:现代佛教的认识

尊敬的老法师!

尊敬的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阿弥陀佛!

弟子在二零一三年九月六日,偶然的机会恭听到老法师的开示,听了很是欢喜。之后就天天在网上收集着看,越看越着迷,于是就决定要好好学佛。没想到有这么殊胜的因缘,在网上能很系统的参加学习,为现代学佛弟子们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弟子真诚感恩老法师慈悲开示!真诚感恩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阿弥陀佛!

老法师以讲故事、说案例的形式给弟子开示,非常耐心、非常详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弟子在恭听老法师慈悲开示的《佛教是什么》课程之后,对佛教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彻底转变了原有错误的观念。真正认清佛教是一种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确确实实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育。教弟子对于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能力辨別真妄、正邪、是非、善恶。帮助弟子通达明瞭宇宙人生一切理事现象,恢复弟子原本的自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教的内涵包括了无量无边,为一切众生说大圆满法。比我们现在一所完整大学里面包括的还要多。从时间上讲,它的内容讲到过去、现在、未来。从空间上讲,它讲弟子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如孔老夫子的教育是讲一世,讲弟子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世的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尽虚空遍法界。

佛法所教,佛法所學。佛法是教弟子如何修学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给我们所说的法,就是给弟子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大乘经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在《华严经》上讲宇宙人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教弟子如何断烦恼、如何破迷开悟、如何转凡成圣超越三界。这些讲解,就是佛教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因此弟子应依据佛教的经典进行修行,找对法门,选对老师,依教奉行,勇猛精进。即信而学之,学而行之,行而省之,省而改之,改而学之,如此循环,必将成就。

明白了佛教是什么后,老法师慈悲开示,让弟子知道了应如何修行及修

学的方法。真正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错误的行为,即思想错误、见解错误、话说错了、动作做错了。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首先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体的一举一动,即身业的行为;然后是口的言语,言语的行为,即口业的行为;最后是起心动念,即意业行为。三业行为把它统统修正过来,这是真正修行。依据大皈依修学,大皈依是皈依大圆满的自性,是圆满的自性三宝(三宝即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佛菩萨告诉弟子在这末法时期,应发愿修念佛法门,最容易成就。念佛是从净门入,目的是求一心不乱,修得清淨心。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有解有行。以念佛为主,听经读经为辅。因此,经书要天天念,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训,把《无量寿经》变成弟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来处事待人接物。一句阿弥陀佛,以净念相继、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必定成佛。

老法师慈悲开示,明确了学佛的修学次第。教弟子修行一定得先打好基

础,扎好根,以孔老夫子的德行作为弟子入佛们的根基,就是《论语》上讲的夫子五德,即温厚、善良、恭顺、节俭、忍让。以「信、愿、行、证」这

四个阶段为指针。发大心,大心就是要度一切众生的这一个愿心,然后断烦恼、断习气,再学法门,最后圆成佛道。依据净土经典五经一论,按净宗五课依次修行:《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三福》,是个人修行的基础。何谓三福?即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善业是世间善法的标准。《六和》,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六和敬,是大家在一起共修的六个戒条。一条都不能少,少了一条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团了,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三学》,即戒、定、慧三学(如理如法,清净平等,真诚慈悲)。《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是教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要守的六个原则。《普贤十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老法师慈悲开示,让弟子懂得了修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路线,有

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而行之,落实在自己的生活行持上。从地藏菩萨的孝敬学起,学观音菩萨的大慈,学文殊菩萨的大智,学普贤的大行,踏踏实起心动念是根本。把心里自私自利、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把这些统统看破放下,修正自己錯誤的看法、想法、做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一心稱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如是一生,决定往生净土。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它绝对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更不是

迷信。因此,弟子一定要老实念佛,天天读诵《无量寿经》,依教奉行、一门深入、长时熏习、永不退转,这才能在今生成就自己,普度一切有缘众生!

以上是弟子粗浅整理的内容及一点学习心得,有不当之处,恭请各位同

修,以及学院的大德菩萨们批评指正!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顶礼尊敬的老法师!

顶礼各位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弟子德纯(学号eb34537)敬上!

篇3:现代佛教的认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在佛教艺术产生之始,它的各种造型就伴随着强烈的装饰意味和画面布局中的纹饰式样创作。在塑造佛教人物、建造佛教建筑、大兴佛教崇拜的同时,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被应用在有关佛教的各个领域,这些纹样汇聚了印度早期宗教艺术、犍陀罗艺术和我国新疆地区产生于公元5世纪以前的诸多宗教艺术因素和形式,并吸收了本土传统艺术装饰形式中符合佛教审美取向的内容,呈现出变化多端、多姿多彩的风格和气势。这些纹样所蕴含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与佛教教义、佛经故事等密切联系的;有的则只是为纯粹的装饰目的而运用的。但无论是以那种目的而运用的这些纹样,都丰富了传统装饰纹样的内容,也为装饰艺术及现代设计留下了无限的发展和设计空间。

一、佛教基本装饰纹样的内涵特征

在众多的佛教装饰纹样中,其基本的装饰纹样主要包括莲花纹样、忍冬纹样、龙形纹样和鸟形纹样。

(一)莲花纹样

佛教把莲花视作象征圣洁、崇高、吉祥的名物,受到佛教的极大尊敬和爱戴。在佛教装饰中,莲花可以说是与佛、菩萨形影不离的重要装饰题材之一。传说中释迦牟尼一降生便走七步,而且“步步生莲”, 可见莲花与佛祖之关联。作为一种装饰的题材,莲花在中国的运用并不算太晚,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有这种装饰了,比如考古发现在某些青铜器上发现有莲花纹样,但不多见。莲花题材的装饰真正意义上在中国的广泛流行,与佛教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

早期佛教艺术已将莲花刻画为自己宗教的神圣之物,因而莲花不仅作为佛教的象征物和对佛陀做供养的最重要的形式,也被作为佛教艺术创作中使用最频繁的对象加以描述和颂扬(如图1)。莲花常常被装饰在一些重要的位置,如宝座、藻井中心、头光和背光中心等。北朝时期的莲花纹样以写实造型为主,多选取正面俯视的角度来表现,中心为圆盘状莲蓬,周围为均匀分布的莲瓣,莲瓣数量、层次和造型的变化也非常丰富。唐代以后,写实的折枝莲,经变图中的荷塘池莲,边饰图案中的各种变体莲纹更是丰富多样。

莲花纹样的变换形式主要有单体莲花装饰、团莲纹样、团莲组成的装饰纹带和莲瓣延长式装饰纹等。

(二)忍冬纹样

忍冬纹,又名“金银花”。典籍中有关忍冬的记载不少,如《辞源》中记载:忍冬,“药草名。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三四月开花,气甚芬芳。初开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又名金银花”。其他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中也有类似记载,可见忍冬草这种植物确有其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半常年灌木,茎蔓生,叶卵形或长椭圆形……”由于其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因此,佛教中也将忍冬称为宝花。然而就形状来看,佛教装饰中的忍冬纹与金银花显然不是同一种植物,在佛教文献中也找不出有关忍冬植物在佛教中特别寓意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所谓忍冬纹只是一种外来植物装饰纹样,本无实指(如图2)。

在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时,犍陀罗艺术中存在着包括忍冬纹在内的许多希腊罗马成分,印度早期佛教装饰中所采用的忍冬纹样式也许就是出于装饰的目的,最后又随同佛教一起出现在中国早期佛教装饰之中,并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一同被中国文化所改造。

忍冬纹的装饰大量运用于中国早期的石窟寺中,至隋代以后逐渐减少,唐代后几乎消失。南北朝时期,忍冬纹装饰的范围很广,藻井、平棋、人字披、龛楣以及各种边饰中,忍冬纹都是重要的题材,尤其在龛楣和各种边饰图案中,更是以忍冬纹为主。在忍冬题材的运用中,除部分纯粹的忍冬装饰以外,大部分装饰往往是忍冬与其他题材的组合、穿插,最常用的是忍冬与莲花的组合运用,并穿插点缀以各种动物、飞天、化生童子等内容,显得丰富多样,杂而不乱。

忍冬纹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古代装饰图案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意思不只是多了一个装饰题材,而是忍冬纹装饰中优美的波曲线结构的大量运用,如同给中国装饰艺术注入了催化剂。在中国佛教艺术兴起之前,这种明确的波线结构装饰极罕见,少数类似的装饰也只是在传统云纹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如汉代画像石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而自忍冬纹装饰传入之后,优美生动的装饰图案便日益丰富了起来,忍冬纹激发了合乎中国审美理想的新的装饰样式的形成,成熟于唐代的卷草纹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

(三)龙形纹样

龙是护法的天龙八部中之第二部,因此在佛教装饰中,龙是一项重要题材。《佛学大辞典》说佛教中的龙“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八部众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由于龙也是中国传统装饰的典型内容之一,汉代以前的龙纹造型已经基本定型,因此从一开始佛教装饰中的龙的造型就是中国化的,同时也因为龙在佛教装饰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而促进了中国龙纹的变化发展。唐宋时期龙的造型已与清代的龙纹相差无几了(如图3)。

早期的龙纹装饰主要应用在石窟的窟顶、门拱、平棋、龛楣、天顶等位置,有的饰以一对回首相望的龙的前半身(俗称“反顾龙头”),有的将两龙相连,构成两龙共用一身的形象;有的两龙相对交颈曲身,构成交龙图案,再装饰以忍冬纹样,既对称又富于变化,柔中见刚;有的则在龙身的部分饰以飞天、火焰等内容,龙的造型苍劲有力,颇具威势。像在云冈石窟、莫高窟中都出现了大量的龙纹装饰,如天人乘龙、龙车、九龙灌顶等。宋代的龙纹大多已显得柔弱无力,缺乏生气,但也有十分精彩的宋代石刻龙纹,比如河南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内石柱背面的龙云纹,雕刻精细,造型生动,即便是一鳞一须也都十分细致。刻于初祖庵大殿西山墙外壁肩石上的群龙图更是气势磅礴,充满活力的游龙、汹涌波涛中若隐若现的飞龙,颇有翻江倒海之势。

(四)鸟形纹样

唐大雁佛教装饰纹样中的鸟的形象多以金翅鸟为目的塑造。金翅鸟即八部护法之一的迦楼罗,又名妙翅鸟,因翅金色而得名。《妙法莲华经文句》中解释:“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亦称为凤皇。”并取龙为食,入海水内,吃卵生、水生、胎生和化生的龙。这样凶恶的大鸟,后来悔过自责而皈依佛法。

强大的金翅鸟成为护法,其形象的塑造自然受到重视,因而其形象经常出现在佛教艺术中。大多数南北朝及唐朝的石窟中的金翅鸟形象最具装饰性,其造型比较接近我国传统图案中的朱雀与凤凰(如图4),融刚健与柔美于一体,形象生动而富有变化。另外,在龙门石窟中还有大雁、水鸟等其他鸟列的装饰。

二、佛教基本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佛教装饰艺术这种非常传统而又独具一格的装饰风格,不仅在佛教艺术中展现了其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装饰特点,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它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无论是作为一种灵感,抑或是一种设计元素,都好似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设计展现出一种新的风格和面貌。

范例一:

图5是以佛教为主题的包装设计,运用了佛教中最常见的莲花及莲花的变体图案以及忍冬纹为原型,将佛教装饰与中国传统观念相结合,通过图案与文字的组合,将佛教装饰题材及内涵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元素及融洽的结合在了一起。

范例二:

标志是一种象征艺术,是具有特设意义的视觉传达符号,有着传达信息的功能。如图6示,该标志是以佛教界视为祥瑞之花的莲花为原型并对其进行变形运用。如前所述,莲花是圣洁、崇高、吉祥的象征,受到佛教的极大尊敬和爱戴。标志以莲花为原型,是借莲花所蕴含的深层的涵义来传递标志所表达的意义。整个图形完整、优美,再饰以中国传统书法字体的文字,典雅、清新又大方。

范例三:

书籍装帧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书籍的封面设计,它占据了书籍第一形象的重要位置,肩负着说明书籍、宣传书籍和保护书籍的多重任务。设计书籍的封面首先要了解书籍的内容、时代背景等,要着眼于全局,使设计作品充分展现书籍内容,达到对书籍的宣传作用。

如图7所示的这本书籍名称是《中国莲花》,从其装饰手法上看是与中国的莲花以及莲花图案有关的书籍。在设计时,设计师对莲花图案作了变形应用,又将莲花图案与石窟石刻的佛龛形式相结合,古朴、典雅而沉静,主题突出。

由此可见,像这种或是利用纹样的型,或是利用纹样所表达的意境来进行的设计,只是给我们了运用佛教装饰这种装饰元素来进行设计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佛教装饰这种由外来而来的装饰艺术,经过了在中国的若干年的吸收、融合、发展和变化,如今已经发展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装饰艺术。无论是与佛教教义相关的,或是有只为纯粹的装饰目的的佛教装饰纹样,都为现代平面设计增加了新的设计元素。而这种装饰艺术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心体会。同时,我们也应当珍惜和给予它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本文分析了佛教装饰纹样中的几类基本纹样的内涵特征和寓意, 从一方面反映了佛教装饰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 传承与发扬它, 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 必定会使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关键词:佛教,装饰纹样,现代设计

参考文献

[1]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城一夫.东西方纹样比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3]倪建林著.中国佛教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0.

[4]梁昭华著.现代图案设计表现技法[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

篇4:论佛教五戒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五戒;戒律;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99—02

五戒,是佛教徒的根本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虽只有五条,但分量很重。在家众能守持五戒,可以称清净居士;出家众能持五戒,可以称清净僧侣(清净比丘,清净比丘尼)。守戒,持戒,能因戒生定,有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引导我们迈向解脱之道。不仅如此,而且能给家庭,社会,国家,自然环境带来宁静,安乐与平安。戒,原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尸罗。意为惯行。守戒,持戒,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这种习惯是好的习惯,善的习惯。

一、 佛制戒的目的

为了防非止恶,因为终生的恶业,烦恼,困惑,缠缚,无时无刻莫不如火炽盛,煎熬着我们的身心。佛制五戒,是为了克制私欲,熄灭贪瞋痴难,以达到内心的清净,内心清净持戒就不难了。对持戒者而言,能持所持,都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一种人与众生的关系。因为持戒的所有内容都是对自己的尊重,都是要做到对一切众生的不犯,苟能如是,则人际和谐、家庭和谐、团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众生和乐,也就不难实现了。这又谈何容易,你能持戒守戒,你就必须有坚毅的决心,持久的恒心,接受并忍受种种身心内外的考验,所以持戒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心修持的过程,检验自己是否经得起考验的过程。

我们还应看到,佛陀当初制定五戒,也并未强制弟子受持。因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其后果完全由自己负责,佛陀不是最高的裁决者,他不是创世主、救世主,他也不能任意主宰苍生。因果简言之,一个人的意念,言语,行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邪是正,有其本人直接招感苦乐果报,这是由“因果律”决定的。就是“自作自受,共做共受”。所以,佛陀以其悲心悲愿,以他的智慧来教导我们,希望我们都能选择光明的正道,走向解脱圆满。佛陀告诫他的弟子:《法句经》中说:“汝当自努力,如来唯示道。”佛在临近涅槃之际,一再谆谆告诫守侍的弟子们:以戒为师,以法为师。如果我们不牢记佛陀的教诲,不顺应佛陀的教导,毁戒弃戒,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则佛教式微,佛法不昌,僧团形象受损,僧人威信扫地,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之词。所以历史先贤,律宗大德,一再强调五戒即是五堵城墙,能防卫我们免在解脱道上误入歧途。

由此可见,五戒中之前四根本戒不仅是佛教中诸戒之母,也是其它各大宗教设定的基本要求;不仅是宗教徒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非宗教徒做人的行为准则。所以说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不管你是否宗教徒,都应该持守四根本戒。五戒中的第五戒,不饮酒戒为[遮戒],佛教特别强调不饮酒戒,是与佛教强调智慧有关,因而成为佛教的一大特色。

二、五戒的重要性

不杀生

五戒中的第一戒,是不杀生。生,指生命,也指一切众生,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鵑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有情识反应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不杀生的积极态度是,是护生。这种超出人类本位的护生规范,正来自佛教“众生平等”的崇高理念。

不杀生的利益:个人方面——不杀害众生,则心无烦乱狂痴或悔恨,身心轻按,自在,相貌和悦,受人尊敬。社会方面——若人类皆能守护佛陀所制不杀生戒,则战争止息,无刀兵之灾,社会祥和,世界和平,人人充满慈爱和乐。改过迁善——为了避免冤冤相报,放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放生不但体现慈悲心,而且可以减轻杀业,连带也可以对过去所造作的杀业,烦恼弃补偿,赎救,改过的作用,后悔,自责,是被动的,无奈的;忏悔是主动的,而改过放生才是积极的,有效的。这既是佛教的伦理观,也是佛教的智慧观。

不偷盗

何谓偷盗?偷谓暗中窃取,盗谓强劫豪夺,戒中称为“不与取”。别人没有给,你竟拿来为已有,这就是偷盗。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未得别人的同意,应允,就取别人的东西;二是用诈骗,瞒骗,偷窃,抢夺等不正当手法取得他人的财务。清心寡欲,勤俭持家,廉洁自重,而且勤修布施,关爱他人,与前面的第一戒不杀生,护生惜生相一致,那是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这里是尊重他人的财务,财产。

不偷盗的利益:个人方面——廉洁自奉,安贫知足,人格高尚,受人尊敬,大家信任,现世得安稳,来世得富裕,子孙受福荫。社会方面——人人皆不偷盗,社会风气公正,治安良好,生活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和平安康的太平盛世。改过迁善——贪为三毒(贪嗔痴)之首。在上座部佛教中,贪被视为所有恶中最重的恶。殊不知越是追求贪欲,人将经验更多的痛苦。由此,人们总是因贪而成为激情的奴隶。人只有不贪,才能导致善。

不邪淫

淫有正邪之分,正式结婚的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为法律,道德所承认的配偶间两性关系为正。除正式配偶关系而外的两性关系,包括通奸,偷情,非礼,强奸等等非法的两性关系,则称为“邪“。对于正式的夫妻,即使关系名正言顺,而非处,非时,非到,也都属于邪淫。它只戒绝一切错误的性行为和一切放纵的邪行。

不邪淫的利益:个人方面——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世人若离邪行,即是四种智所赞法”。何者为四?(1)诸根调顺。(2)永离諠掉。(3)世所称赞。(4)妻莫能侵。若能回向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社会方面——社会上人人洁身自好,不作邪行,每个家庭皆享幸福安乐,伤风败俗之事不会发生,情杀等案件杜绝,传染性病与艾滋病毒等亦将根除,子女得到正常教养,身心健康,国家富强,世界清净光明。

不妄语

不妄语戒的本质是诚实无欺,禁止谎言。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只要它可以构成对方受骗上当误导对方以谎言为真,即犯此戒。因此戒又分为四个内容:妄语——口是心非,欺诳不实,或夸大或缩小或隐瞒,无中生有,以言诈人,以术愚人,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皆为妄语。绮语——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轻浮戏弄,伤风败俗,使人心志迷乱种种。两舌——向此说彼,挑拨离间,制造冲突,反目成仇。恶口——粗话脏话,言语恶毒,辱骂毁谤,甚至明骂他人,使被骂者精神沮丧,产生痛苦,心生恐怖等等。

不妄语的利益:个人方面——为人诚信,忠实不欺,人人尊敬,信任,无宿怨隔膜,处事顺畅,被人推心置腹,无事不办。经商则商誉卓越,生意兴隆,朋友遍天下。社会方面——人人真诚,不会发生欺诈,坑蒙拐骗,家庭和乐,邻里和睦,互相帮助,感情融洽,必能同心协力,有助于公共事业的进步,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不饮酒

酒本身没有什么罪过,而是“酒能乱性”,即饮酒后,能使人昏昧,迷失本性,做出杀盗淫妄等不合理的事情来,所以佛制五戒,把不饮酒也列在第五项。前四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本身。而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由于饮酒,能引發各种罪恶,所以,它是犯罪东风恶诱因。

不饮酒的利益:个人方面——不饮酒,就不会引起酒后的种种过失或罪恶。《长阿含经》云:“夫饮酒者,有六种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争斗,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不饮酒,这六种过失就可以预防了。当然,不饮酒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社会方面——因酒滋事,引发的社会悲剧还是屡见不鲜的。如果不饮酒,对社会安宁,家庭和乐,儿女少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十分有利的。

以上五戒,是一切佛制戒律的基础。前四戒。称为性戒,即根本性的大戒。第五戒不饮酒,称为遮戒,这是指拒绝饮酒,可以挡住由饮酒而造成的其它行为。五戒的本质,就是道德,就是理性,就是维护了人的尊严和人与人之間关系的和谐。从这点来看,五戒,也正是人类的一条道德底线。

三、佛教五戒的意义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每一个人都有求生存的权利,并且当我们活着的时候都应有安全感,这是人权最基本的要求,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我们绝能安心的工作,生活幸福,社会也因此向前发展,变得繁荣富强。反之,如果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就会觉得整天不安全,随时随地都有危险,朝不保夕,生活在这样极度恐惧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绝能活着,主要的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所以生存的第一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安全,因为人民爱惜自己的生命重于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儿。所以佛陀把[不杀生]放在第一位。

佛教五戒的不杀生,不仅包含不杀人的意义,也要爱护动物,并且提倡仁慈之心,做到尊重生命,爱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众,反对民族歧视和迫害,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不偷盗,不仅意味着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也不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别人的财物,并且反对强国以不公正的贸易乃至其它强制手段掠夺贫弱国家的财富,致力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不邪淫,不只是禁止个人发生非正当的两性关系,也应当制止各种危害妇女、儿童和青年的色情买卖的丑恶现象;不妄语,不仅包含个人之间不说谎话,不进行欺骗,提倡人际之间的诚信关系,而且也应反对国际间制造谎言,以讹诈和恐吓的手段达到政治企图的做法;不饮酒,对于一般人是提倡适量饮酒,并且提倡节制吸烟,还要制止危害公众卫生健康的污染、公害和贩毒吸毒的现象。社会道德主要靠经过长期的文化、习俗传统的积淀与熏陶形成的社会风尚、舆论和个人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操来加以维护。用于评价社会道德观念、行为的概念有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忠与奸、孝与不孝等等,若有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出色地做出符合道德的事情,便受到社会舆论的褒扬,个人也会获得道义上的欣慰与满足。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2]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台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3]释大恩.律宗大义[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

[4]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M].台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篇5:佛教的特质与现代意义

佛教的特质与现代意义

佛教虽然经论繁杂,法门众多,宗派林立,方便叠出,但是其基本精神是恒常的,其异于其他宗教或文化形态的.特质是一以贯之的。 ....

作 者:李远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宗教所在职博士天地出版社副编审 610012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年,卷(期):“”(2)分类号:B94关键词:

篇6: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学号:6031210328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4-3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伦理思想开始主要是在南亚地区发生着影响。后来,随着佛教传播地域的扩大,它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它在中国等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在亚洲外的不少地区都有影响。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东方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态之一,在世界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这一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

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平等观念

佛教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定后,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

在佛教的教规方面,也体现了其在伦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

(二)克己观念

这里所谓“克己”即克制自己,特别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意识。“克己”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方面伦理观念的概括。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克服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名声等的贪欲。

在佛教理论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三)慈悲利他观念

慈悲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

佛教中的这种转变对佛教后来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如果佛教仅仅是一个教个人如何修炼,达到个人解脱的宗教,他就没有后来佛教所具有的那种感召力,就不会产生后来那么大的社会影响。只有强调慈悲利他,只有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的改变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大量的佛教徒自觉地在世间利乐有情,造福众生。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佛教影响的扩大。因此,慈悲利他的观念后来成为佛教伦理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

二、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

客观地说,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在其主要经典中已经形成。随着佛教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等地的传播,这种伦理思想也逐渐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挥着影响。这种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没有消失,而且在某些地区还有所发展。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至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佛教各种理论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亚洲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古代是如此,在现代,从总体上看仍是如此。佛教虽在不少亚洲外的国家或地区也有流传,但影响大的区域仍是在亚洲。亚洲受佛教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或是印度教文化系统或是儒家文化系统国、朝。但发展到近现代,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而现代西方文化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成分。

受西方这种文化的影响或受对这种文化理解的影响,现代的一些东方国家中流行着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思想或行为。如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只要对自己有利,哪怕损害他人利益,也毫无顾忌;一味追求当前的享乐,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甚至也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利益。现代社会中的享乐主义与佛教的种种戒律或戒规也是完全对立的。对于现代社会中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人在极端化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时常会顾忌到佛教教义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的结果。

佛教的教义在这些国家中对抑制这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那些印度教曾有重要影响,而后来佛教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中更是如此。在这些国家中,严格来讲,是佛教的影响和印度教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对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抑制作用。

总之,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东方国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它促使人们自律,反对损人利己,反对奢华。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现象,儒家等文化传统虽然也起着抑制作用,但佛教的独特作用是其他文化形态所不能取代的。

(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

佛教的许多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较好的作用。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首先要指出的是,近现代的不少佛教著名僧侣或居士,自身就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中国近代,许多佛教组织或佛教僧侣都能较好地借鉴历史上佛教思想家或流派所提出的涅槃与世间关系观念。

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不少人虽然没有出家,甚至居士也不是,但对佛教的这种慈悲利他的精神十分赞赏,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这种精神行事。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这种影响不仅在中国有,在不少亚洲国家或一些受佛教影响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中也存在。如在日本和韩国说,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这种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

佛教的伦理思想在古代起着规范教徒行为的作用。在规范他们行为的同时,佛教也向教徒许诺,如果按照这种行为规范去做,将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而在这些教徒从事信教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感到有所遵循,并相信遵循这些规范必定能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即起着一种鼓励教徒对宗教理想努力追求的作用。在近代和现代,佛教的伦理思想不仅依然对教徒起着这种作用,而且对不少一般的群众也起一种类似的作用。不同类型的人中,佛教的伦理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人在从事一些活动或处理某些事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佛教的伦理观念行事。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常常掺有佛教伦理思想的标准。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行事,是必定会有一种好的或理想的结果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佛教的伦理思想也确实起着一种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在当今一些国家中,不少传统意识形态的原有模式被打破。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意义被重新估价,人们的价值取向有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转变时期,有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有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则对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些人那里,佛教的理想被作为他们的人生理想,佛教的伦理观念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也不应是政府部门或教育部门所希望出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就是这样客观地存在着。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民众中有人按佛教的行为规范去行事,有时却也能起到某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社会作用。这比那种没有任何理想、无道德、无纪律、肆意破坏社会安宁的状况要好得多。

三、佛教伦理思想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人类的精神文明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是在古代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吸收古代精神文明中有价值或有意义的成分。这样的成分有多种多样。佛教的一些伦理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它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在提倡为人民服务,提倡奉献精神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相当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各个地区是不平衡的。而且在一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地区,却存在精神文明滑坡的现象。如上述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损人利己等丑恶现象在不少地区抬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较复杂,但其中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伦理方面。如佛教的一些伦理思想就能起到一些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但对佛教的教理却很感兴趣,对佛教的伦理观念也很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如许多信佛教之人或受佛教影响较大的人能自觉用佛教的克己精神待人,在遇到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或民众利益相矛盾时,能本着佛教的“利他”精神先人后己,为他人或为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佛教的一些伦理观念所引发的一些人的行为对社会是有正面作用的,所收到的社会效果有些是政府或社会教育部门的正面教育想收到但在现实中难以收到的。这一方面说明佛教的伦理思想确有其独到之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应当吸收借鉴一些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二)在提倡自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在当代,尽管人们的文明程度有很大提高,遵纪守法的观念普遍加强,但在这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扰乱民众安宁、破坏社会秩序的人依旧不少。因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在这方面,佛教的伦理思想也可起一些好的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与上述情况类似,有些人对政府或一些社会机构的法规制度并不以为然。但却对佛教的教义十分看重,对佛教的教规非常赞赏。在许多场合却能自觉地遵守佛教的一些教规,用佛教的伦理思想约束自己。它在客观上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反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特权思想、腐败现象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都确立了公民的平等地位。人们有分工或职务的不同,但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人人都平等地享有作为人的尊严,在这方面没有等级的划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财产、职业、职务、种族等方面具有的差异,因而在社会上所具有的影响力或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在社会中实际存在着各种歧视。这种特权思想在当今世界是阻碍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也常常是产生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消除这种特权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在这方面能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篇7:现代佛教的认识

您好,此次问卷意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调查结果不会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您放心填写!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完成我们的问卷!(无特别说明为单选题;有补充请在横线部分填写详细内容,谢谢!)

您的学校_________ 您目前的年级_________ 您的性别__________ 您的专业__________

1、您对宗教的定义或看法:

A.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的一种,有内部规范和文化

B.非科学、难以理解的迷信

2、在世界三大宗教中,您对哪种了解较多?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3、在以下几项中,您认为佛教与其他两大宗教的主要区别是那一项?

A.基督教、伊斯兰教有绝对真理,而佛教讲究包容性

B.基督教、伊斯兰教有真神,有等级,而佛教讲究“因缘说”,众生平等 C.基督教、伊斯兰教讲求神主宰一切论,而佛教讲究人可自救,需积极行善

4、请问佛教的起源地是哪一个(以现代的世界版图为准)?

A.印度

B.中国

C.尼泊尔

5、据您了解,您认为中国佛教现状如何?

A.很兴盛,有很多寺庙

B.应该不错,但没有特别兴盛

C.不清楚

6、您信佛吗?_________

您的家人或朋友中有信佛者或佛教徒吗?_________

7、您去过佛寺吗?如果有,会去跪拜祈愿吗?

A.去过,会拜佛,因为相信佛教

B.去过,会拜佛,是种寄托和自我安慰

C.去过,一般不会拜,但不排斥

D.去过,但不会拜,觉得没有意义,都是无稽之谈

E.没去过,不感兴趣

8、您有参加过佛教活动吗?

A.有

B.没有 有的原因是?

A.陪同家人或朋友

B.祈福

C.凑热闹

D.忏悔

9、您对中国佛教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吗?

A.完全没有兴趣

B.一般般

C.比较有兴趣,觉得挺新鲜的,可以尝试加深了解

D.很有兴趣或已经在了解当中

10、您对大学生信佛教有什么看法?

A.赞成B.反对

C.无所谓

11、如果您身边有佛教信仰者,您的态度是:

A.非常尊敬,认为他们是有思想追求的,有善心的 B.非常理解,尊重他们的信仰,并且会偶尔帮助他们

C.基本理解,尊重他们的信仰,但不会帮助他们

D.不理解,偶尔有劝说信仰佛教的人放弃信仰佛教的想法

E.鄙视信仰佛教的人

12、您所在的学校有开设相关中国佛教文化的课程吗?

A.有,而且比较受同学欢迎

B.有,但参与的人不多

C.没有

D.不清楚

如果没有,您希望开设吗?

A.希望,也是文化的一种,需要了解

B.随便

13、您是否有读过相关佛教典籍如《金刚经》、《心经》等?

A.有

B.没有

14、下列选项中,您最欣赏佛教的哪三项教义?

A.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B.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C.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

D.四圣谛(谛:真理或实在),即苦、集、灭、道 E.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

F.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G.因果业报

H.三界六道,即轮回说

I.三十七道品,即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 J.涅盘,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

15、您认为僧侣信佛出家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B.忏悔、赎罪

C.内心需要,精神寄托

D.它的教义启迪了内心,成为了心灵向导和追求 E.F.迫于生计

没什么特殊原因

16、您认为普通民众信佛的最主要原因是?

A.忏悔、赎罪

B.消灾免祸保平安

C.内心需要,精神寄托

D.它的教义启迪了内心,成为了心灵向导和追求 E.没什么特殊原因

17、您认为佛教对于个人修养有无意义?

A.有意义,是陶冶情操和品性的一种方式

B.消极作用,会使人耽于想象,消磨人的意志

C.没有特别感觉,纯属个人喜好问题

18、您认为佛教对于社会有无意义?

A.有意义,充实中国文化,约束民众,促其向善,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

B.是否存在无关紧要

C.应该限制或禁止,有可能沦为有心人士的工具,引起社会不稳定

19、您对于国家实行宗教自由这一政策有何看法?

A.是正确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者

B.是不正确的,中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神论 C.没什么看法

篇8:现代佛教的认识

中国内陆地区新型佛教建筑虽然不多, 但是根据其整体建造样式和景观规划, 建筑装饰等已经可以看出佛寺建筑开始随着现代佛教观念的转变而摆脱传统固定、单一的古建筑外观及装饰样式, 转而向现代建筑及装饰设计领域汲取营养。导致其转变的因素可能有很多。

1. 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影响

现代装饰艺术手法多样, 造型语言丰富, 更加入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 这种装饰元素多元化发展对佛教空间装饰给予很大的帮助。首先体现在佛寺空间尺度方面, 传统佛教建筑由于受砖、木、石材质及营造工艺的限制, 较难适应造型与空间的创新。即便有很多新颖的装饰或建筑样式意念也会因为施工工艺或材料的局限被扼杀在摇篮里。然而, 当代建筑行业无论是材料, 还是建筑技术均达到很高的水平, 空间结构跨度可以从几十米到上百米, 中间不用一根柱子。宽阔的室内空间给装饰设计的多样化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平台。其次, 造型艺术方面, 传统室内装饰大都以雕刻、彩绘为主, 如佛像的背光装饰, 为了能够完美的突出展现佛陀的光辉形象, 仅背光一处就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施工工艺很是复杂。而现代LED灯能够模拟七彩的自然佛光替代佛像的木制背光。如无锡灵山梵宫一层大堂装饰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彩绘艺术装饰墙面, 而是采用雕刻 (东阳木雕) 辅助电脑控制不断变换色彩的灯光模拟美轮美奂的佛国氛围。不断更新的环保材料可以将现代的佛教场所装饰得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2. 现代佛教文化转型

现代佛教起始于十九世纪末的杨文会, 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太虚, 滥觞于上世纪中后期的印顺及当代星云大师。因为它产生于现代, 关注现代生活, 直扣现代问题, 表现出积极的入世倾向。这也是佛教复兴的主要因素。而佛教文化与佛教装饰及建筑外观联系密切, 佛教装饰艺术是佛教思想、文化的物化形态, 当代佛教建筑装饰艺术在主题、审美观念、外在形式等方面都要严格遵循佛教的基本教理和教义, 以生动的形象和高超的技艺有效表现佛教的入世观点和立场, 将世俗的审美需求引入佛教装饰中。佛寺空间是佛教修行、传播活动的物质载体。现代佛教建筑也是现代佛教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佛寺装饰则是传播现代佛教艺术的间接途径, 好的装饰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佛教的社会形象, 而且对当代信众起到相当重要的教化作用。

二、现代佛教建筑及装饰的发展

1. 建筑外观、装饰风格的借鉴

无锡灵山佛教园区建筑及装饰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这种探索为中国大陆佛教建筑装饰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灵山梵宫室内装饰过度注重表面的富丽堂皇, 过度依赖现代科技带来的人工环境, 对传统因地制宜、巧借天时地利的地域设计重视不够;忽略高技术带给环境的巨大压力, 形式大于功能等。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佛教建筑装饰呢?我觉得可以从日本水御堂的装饰设计中获取一些灵感。

在水域堂的设计过程中, 安藤忠雄没有过多拘泥于传统佛教建筑样式, 而是根据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展开。建筑空间设计富于变化, 正如安腾所说:建筑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建筑空间以供人体验。水御堂采用了象征性的几何形状, 用卵形池塘象征诞生和再生的佛教理念, 内植莲花象征佛国的清净、纯净。建筑外观采用清水混凝土为主要材料, 通过裸露的材质, 使人专注于感受建筑物的空间和光线, 进而引领信众进入纯净的灵修状态。装饰设计很简洁, 室内空间采用大面积的红色窗格和排成方阵的柱子继承了日本传统建筑, 透出浓浓的禅意, 与强烈而明媚的光线象征生命的复苏和顿悟。整体设计简洁明快, 没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装饰空间。借用建筑空间设计, 对天、水、光的充分运用, 渲染了不同的色彩, 营造了丰富的空间体验。

2. 充分发挥传统佛寺的艺术语言

传统佛教建筑装饰不仅仅体现着佛教文化的特质, 其自身还是一种象征符号和信息系统。比如莲花是佛教的典型象征物之一, 佛像的手势总是固定地传达着一定的宗教观念、佛经、佛像和佛塔是佛教信众供奉膜拜的三种主要福田圣物。研究佛教建筑这一跨文化载体, 对于研究不同文化间相互传播、冲突和融合的历程, 具有重要意义。

在创新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在转型过程中, 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创新, 还要客观的认识继承, 客观对待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设计或工艺。许多优秀传统要符合时代, 符合地域因缘加以消化、取舍。选择性吸收就是充分挖掘中国佛教文化内在的积极因素, 把佛教建筑的装饰艺术上升到文化层面, 真正实现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有效传承。中国当代宗教建筑的装饰是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体系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以“柱”为主要承重构件, 使得墙体不承担重量, 为灵活分隔室内空间提供了可能性。室内空间有的完全分隔, 即在柱子之间砌薄墙或镶板;有的是半分隔, 相邻空间之间设置隔扇、屏风、碧沙橱、帐幔、罩、博古架或其他陈设, 形成独特的序列空间和流动空间, 达到了视觉上的封闭和空间上的流动。而且, 院落的纵深排列、柱式的重复节奏表现出诗意的序列之美。创造性融入就是在学术层面上, 对宗教学、科学技术史、人类学、民俗学、建筑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不仅要汇集当今前沿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传统工艺, 还要弘扬民族文化,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实现佛教经典思想和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 实现当代人生存空间文化多样性的转变。

3. 中国当代佛教建筑装饰的文化多样性

中国当代佛教建筑装饰的文化多样性, 不仅体现在人类的佛教文化遗产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来传承和弘扬, 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适合当今人类生活需求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1

首先现代佛教建筑及装饰要体现宗教性。佛教建筑及装饰的发展过程中佛教装饰一直作为佛教教理及教义的外在表现形态, 渲染佛教的审美观念, 以生动的人物、壁画或雕塑形象和高超的技艺淋漓尽致地表现佛教的基本观点和立场, 表达佛教的信仰体系。

其次要体现出民族性。当代佛教建筑装饰既是中国建筑审美文化的形象表现, 又是佛教艺术审美改造的具体实践。佛教本为外来文化, 传入中原以后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屋顶、藻井、梁柱结构、门窗、栏杆、屋饰等必要建筑构件作为佛教艺术外现的主要载体, 也形成了中国现存佛教建筑装饰独特的语言和秩序, 体现了佛教仪式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和谐之美。在转型过程中依然要考虑到佛教文化与现代建筑装饰的结合, 同时结合当代工艺

基于SICAS模式的体验式广告传播策略研究

王芹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体验式广告是应web3.0时代而产生的互动性很强的新兴媒介, 相对于传统的单向传播广告, 它更注重受众体验分享, 更关注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对话。本文针对当今媒介传播环境需要, 对受众的体验诉求进行深入分析, 并对当今新媒体时代整合传播与品牌推广策略进行了深层的探讨。

关键词:体验式广告;体验分享;体验诉求;传播;整合;品牌

一、引言

随着Web3.0网络技术发展与新媒体的兴起, 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也在发生转变, 传统的被动接受媒体信息正在朝着通过交互形式实现的传播功能方向发展。以小众聚合、用户主动性为主的Web3.0数字媒体网络平台也由此创造了全新的媒体营销模式—“湿营销”, “湿营销”意指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会性软件聚合群体, 以温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品牌追随者, 并赋予消费者力量, 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形式贡献和分享内容, 影响商家的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营销战略。“湿营销”是基于新的消费行为模式而催生的新的营销方式。

新的消费行为模式可简称为SICAS模式 (Sense—Interest&Interactive—Connect&Communicate—Action—Share) 。它打破了传统AIDMA模式 (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 中线性的、单一的以广告商为主导的品牌导向传播方式, 逐步转变为用户体验、分享、用户创造内容的多维度交互模式。根据受众深层次个性化需求激发用户感知引起兴趣, 实现体验分享, 构建交互连接, 通过湿营销方式温和地向受众传播媒体信息, 增强受众品牌意识与强化品牌认同。图1所示用户消费行为模型给出了传统AIDMA模式向SICAS模式发展的过程。

基于当今web3.0互联网时代的SICAS模式, 媒体传播路径与

美术方面的创新成果, 更准确的传达中国现代佛教文化的特征。

三、结语

佛教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每个细节无不凝结着文化融合的智慧, 无处不体现着它们主动适应中国建筑、哲学、人文等各方面的文化思想。但是也必须注意到,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些当时合理的生态观念现在己丧失了合理存在的价值。如传统佛寺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不符合环保生态的思想;空间大小及布局方式不能满足现代信众对佛教空间的需求等等。在当前的佛教建筑转型方式正在发生相应变化。同时, 随着社会消费需求逐步趋向个性化, 受众的自由选择度增加, 消费者的深层体验需求日益受到广告商的关注, 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价值诉求着眼点的体验式广告也因此受到众多广告主的青睐, 并以体验式广告作为新的传播路径增加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构建品牌认同。

本文将对基于SICAS模式的体验式广告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

二、体验式广告诉求分析

互动沟通与体验分享是整个体验式广告传播过程的关键环节, 受众的体验诉求占据着核心位置, 关系到整个体验式广告传播策略的成功与否。因此, 如何将受众体验符号化, 有针对性地把握好其广告诉求显得尤其重要。

1. 感官体验式的广告诉求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媒介环境学学者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 阐述了人与人、人与周围一切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必然存在与人体各感官相连通的各种联系, 比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 广播是听觉的延伸, 电子技术是人类整个中枢系统的延伸等, 提出“任何一种感觉的延伸都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 即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当这种比例改变的时候, 人体也改变了。”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和阐述了任何一种媒介的产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人的感官系统的平衡状态发生变化, 在受众的心理上产生影响, 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传播效应。任何一种媒介在放大了某一感官功能的同时, 也改变了人体原来的整合结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现代新的传播媒介的兴起, 又重新对人体感官进行整合, 实现了人的完整性的回归, 即媒介使人体感官出现“整合—分解异化—重组”过程。

体验式广告以受众全方位感官为着眼点在实践层面上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进行全新的诠释。它通过将受众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各个感官要素以符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某种感官要素的强化, 引发其他感官要素的联想与共鸣,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相对于以往传统硬广告, 体验式广告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体验和以情境沉浸体验的方式更直接、全面地实现信息传递与价值理念传输, 缩小了受众与广告品牌的距离, 通过软性广告的亲和力增强了受众黏度。例如, 巴西的布拉马啤酒体验式广告正是运用以其“滋滋”声为听觉符号、以变动的颜色和“海龟”形象为视觉符号、以外包装上的热感应为触觉符号等多维度的通感体验来实现广告品牌与受众的双向情感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 感官体验式广告需对受众的感知时效性、感知承载程度、感知需求做详细的受众心理分析与研究。另外,

过程中这些地区的民居应根据现实条件进行新的设计定位。我们现在从科学的角度细致分析并有取舍的把优秀佛教建筑及装饰元素利用到现代佛寺建设中, 不单是对传统佛寺设计理念的弘扬, 更大的意义是把这些经典的、优秀的营造技术及装饰符号注入到现代佛寺建筑及装饰中。

参考文献

上一篇:篮球开幕式致辞范例2020下一篇:郊游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