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2024-05-18

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精选9篇)

篇1: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姓名 学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 竞争的核心,技术创新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将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总是步人后尘,我们就将永远受制于人,甚至会被无情的市场所抛弃。因此,只有在危机和挑战到来之前未雨而绸缪,不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才会使企业永远保持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技术创新 1.1 技术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强调它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突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另外,企业应紧密依托市场来进行创新活动,将从创新构想的形成到创新成果的应用,并最终实现创新成果市场价值的全过程始终与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技术经济活动。

1.2 技术创新的特点

根据技术创新的不同表现,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技术创新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技术创新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造性,其核心是技术的有效应用。

(2)外延性。技术创新的外部效果整体上只能属于全社会,而不能被研发企业所独占。

(3)市场性。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围绕着市场目标而进行,纯粹的技术突破而没有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则不属于创新,其行为与市场是息息相关的。

(4)关联性。包括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活动与其他生产活动的协调关系和企业技术经济活动与外部相关环境的匹配性。

(5)风险性。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创新初期的投入与后期收入的不对称性、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但在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中国的专利发明数只有美国、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和韩国的四十分之一。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如何改变世界价值链上我国的低端地位,成为具有我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日益提上议程。

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条件和要求

3.1创新需要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撑,需要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

创新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创新行动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与用、知与行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技术创新才能脚踏实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2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具备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是企业自身应对市场竞争的一种主动行为。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表明,有效创新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企业的创新者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技术创新的敏锐反应,就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3.3要开展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具有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和核心力量。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创新构思的形成、开发设计、中间试验直至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组成的连续过程。所以,创新的机制和管理是企业能否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

3.4开展技术创新,要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都要量力而行。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谨防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脱节。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企业原有的技术资源,防止不切实际的“变革”和由此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在可能的条件下,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实现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四.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4.1从创新结果上看,存在非良性创新

非良性创新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良性的创新,即其创新是无针对性的,其模式也是不得不以牺牲企业成功所需的其他因素,如连贯性和执行力为代价。主要表现有:(1)简单层面的创新;(2)短期创新;(3)封闭型非良性创新;(4)盲从型非良性创新;(5)过于保守的创新活动。

4.2企业自身存在进行创新活动的障碍因素

我国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之所以举步维艰,除了非良性创新行为外,其创新硬软件条件建设滞后也是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及措施 5.1转变观念,树立全员创新意识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技术创新,实施“科教兴企”战略,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位干部职工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明天的饭碗”,形成人人关心科技进步的大科技氛围。

5.2面向市场,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创新

我们是煤炭企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技术创新主要应该在采煤机械化、多经三产、洁净煤、煤化工等方面进行努力。我们应在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科研攻关项目和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为把我公司建成煤、气、化综合发展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而奋斗。

5.3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我们应大力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在人才使用中,大胆启用年轻同志到重要技术岗位任职,并通过科技研究和攻关,锻炼科技队伍。其次应设立优秀科技成果奖励标准规定,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应给予奖励。另外,应给科技人员在生活、工作上创造有利条件,制订有关科技管理、收入分配、职称晋升、住房分配、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4提高创新成果的技术含量,实施核心技术创新战略

在整合战略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研究,实现产品技术升值。开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产权,制定相关的产业标准,实施核心技术创新。①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后续开发能力,通过有核心技术构筑的技术平台带动技术的整体发展,建立产品的技术优势;②将其他相关的技术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创新进行互相渗透、整合,形成关联技术群,利用技术互补关系分散创新风险,使资源使用最优化,实现范围经济。

5.5加强技术中心的建设

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像福特公司、奔驰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之所以长期在世界工业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因素,主要得益于重视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技术中心建设。拥有自己的技术中心,可以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也是晋煤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增强竞争能力,必须加强技术中心建设,一是有利于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可以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技术储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实现企业产品的高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的高效益。因此,我们应把加强技术中心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当前,随着我国很快要加入世贸组织,随着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我们应结合市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纪录。

篇2: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新技术的竞争。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创新已成为全世界竞争的焦点和新时代的代名词,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创新都将成为其繁荣昌盛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良好的技术和创新管理是企业提高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

一、技术创新的几个重要方面

(1)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观念创新是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观念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它时刻影响着人的活动。实施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切合实际的分配人、财、物资源,需要领导者进行组织。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有创新的观念。

(2)营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营销是企业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企业营销要求: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三是要分析市场特点和竞争对手,做到知己知彼。这就要求营销和技术有机结合。(3)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要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核心,要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三大机制:(1)创新的投入机制。一方面,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产出的投入则是浪费。(2)创新约束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则落后,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3)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一是用好现有的人才,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加强自身人才培养,造就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积极引进有用之才;四是制定激励政策,奖励有功之臣。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两个动力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主体, 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之前, 要对创新成功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 对创新成功的可能性进行估价, 只有成功概率较大、又有较高收益的创新活动.才能对企业有较大的动力激励作用。

1、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1)利益驱动力。对企业来说,利益总是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许多学者认为,创新利益的大小具有诱导和进一步激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双重功能。因此,利益驱动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主要内动力,它在所有内动力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在企业经营和技术创新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起作用。

(2)企业家精神影响力要素。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前提和基础。一方面企业家精神会促使企业家极力寻求创新的技术和方法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者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对创新永不满足的企业文化,使它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精神支柱。因此可以说,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是创新的精髓。

(3)企业文化感染力要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它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无形的感染和推动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

(1)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起点,也是技术创新活力的重要动力源泉和成功保证。

(2)市场竞争压力。企业为了保证不在竞争中被淘汰,同时取得竞争优势和发展,就必须用各种方法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技术优势。由此可见,竞争是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

(3)技术推动。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投入为特点的技术经济活动, 新技术既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又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意见

1、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对企业而言,为了能不断持续发展和强大,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调动技术创新资源,又能协调管理和实施有关技术创新各个环节工作的组织系统。而同时有效的管理制度改革又可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培养创新的土壤,为创新提供有用的人才储备,从而使企业能真正地在技术上创新。

2、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精神动力,它能够使全体员工为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也必须着力塑造和培育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四 结束语

篇3: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企业发展

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组成部分, 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 技术中心在谷物深加工、益生菌发酵粮饮、蛋白饮品、植物饮品的研究、关键技术、产业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创新型技术。技术中心科技人员通过深度发掘与科技创新, 一方面不断开发新产品, 另一方面又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带动企业经营。2013年, 技术中心研发项目共计30多项, 其中涵盖谷物类饮料15项, 植物类饮料5项, 蛋白类饮料7项, 发酵类饮料6项;其中10类产品被评定为济南市自主创新产品, 1类产品被评定为济南市名牌产品, 2类产品被评为山东省企业自主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产品。

2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产学研学术交流与合作

技术创新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唇齿相依。一方面, 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高的起点和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 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源动力又促进了平台的建设与维护。2011年,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以后, 公司逐渐与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探索实现了“项目共研、资源互享”的共同发展模式, 并不断申请与维护“室、站、基地”等各类国家和省市级平台的建设, 提升我公司技术中心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共同发展。2013年, 朝能福瑞达公司依托技术中心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高标准的硬件设施配置, 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中小企业食品生物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济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此外, 朝能福瑞达公司在2013年还荣获“山东省饮料行业优秀企业”等多项称号等, 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中心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注入了精神动力。

3 以技术中心的运转带动、强化公司技术创新水平, 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决策的水平

技术中心的运转关系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朝能福瑞达公司领导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体系建设和运行, 发挥公司专家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的作用, 对重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 进行科学决策。在此过程中, 公司不断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 使之更加科学规范、程序化、标准化,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施, 使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鉴定等步入了程序化轨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调度、协调和考核, 保证了项目决策科学、实施合理、成果共享、效益落实。为激励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设立专项考核金。对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和全员创新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13年全年, 研究课题及项目30多项, 其中包含中长期技术开发项目4项, 与其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服务与合作项目8项、完成市级以上项目3项, 市级项目立项1项, 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1项;截至目前, 公司已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4 加大投入, 强化硬件配制, 推动技术创新项目和知识产权的进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技术创新工作离不开精准的仪器和先进的研发设施。为此, 公司加大研发与技术创新项目资金投入, 新购置发酵类实验室中试自控生产系统三套、显微镜自动成像电子系统、实验室中试规模空气压缩及净化系统、自主开发家酿自糖化系统设施等, 为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提高了研发手段和研发过程数据与结果的可信度, 也促进了专利、科技文章等知识产权成果的实现。

5 组建科普基地, 对外展示科普文化;邀请“专家企业行”, 对内搞活学习氛围

2010年和2011年, 公司分别成立了朝能福瑞达科协和科普基地。目前, 公司的科普基地建有现代化参观走廊一个, 专兼职科普人员5名, 每年定期为内部科技人员进行科普培训, 并在每年科普日举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向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食品饮料科技平台, 传达健康的生活理念。仅2013年, 科普基地共接待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暑期小学生等共计600多人参观、实习、讲解;2013年朝能福瑞达科普基地被评定为济南市“十佳科普基地”。

公司研发团队在专心搞产品创新与研发的同时, 不忘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 定期邀请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省科学院、济南市果品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行业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 目前已经开展各类交流会30余次、专题培训会20余次, 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的专业素养, 拓展了研发思路, 为以后新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另外, 公司还借助行业专家信息网, 积极与企业专家沟通交流, 邀请鲁中汇源, 山东兔巴哥、安徽小岗村、北京德御坊等企业人员来公司参观与交流, 促进行业发展和信息交流。

6 利用专业和平台优势, 技术中心积极开展对外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

中心除开展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外, 还开展了多项对外技术服务工作, 主要涉及特色精酿啤酒和饮料配方工艺设计开发、建厂规划、设备选择、生产线安装调试、人员培训、产品检测、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咨询与指导等内容;同时朝能技术中心大力推广产学研研究成果, 为同行业搞好技术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已针对省内外30多家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60余项, 为菏泽、临邑、滨州等地企业培训指导生产技术人员100余人次。今后, 技术中心将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 不遗余力的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并积极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技术交流, 探索创新技术的市场化道路, 提升创新型技术的价值。

摘要:近年来, 山东朝能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维护、技术创新项目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市场化等内容开展工作, 同时注重加强企业队伍建设和基础管理, 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公司决策层更加明确了以技术创新服务于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与理念, 紧紧围绕纯粮饮品、益生菌发酵健康饮品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三大块内容开展工作, 群策群力, 使各项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篇4:技术创新 引领企业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使生产力得到最大释放。创新一个技术,可以得到一个市场,慧敏科技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我们推出的纳微米高辐射覆层这项技术拥有十几项发明专利,通过产品的创新,给生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进作用,经过实验室数据的论证,经过上千万组的实验,证明此项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热效率和热转化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创新可以带动企业效益的提高,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银。从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中改出的真金白银,从烟囱里抢回的效益,并且成本低。而且形成了标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每一个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品牌,技术的生产力就会减弱,品牌对提高一个产品的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企业目前形成了两个品牌,一个是企业品牌—山东慧敏科技;另外一个是注册的商标“杰能王”,在节能减排行业中,声誉极大。要实施打造自己的品牌战略,建立网上宣传平台,实现供需及技术的无障碍交流沟通。

篇5: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的`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着来自政府、公众、竞争对手以及合作者等多方面的环境压力.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成本的降低、市场份额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技术转让收益使企业走出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由于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特性以及技术创新风险大、费用高等特点,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作 者:吴兆俊 王龙建 WU Zhao-jun WANG Long-jian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学院,纪委,安徽,蚌埠,233041 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5) 分类号:F42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企业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  

篇6: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发展实力

金鼎公司

晋城金鼎煤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有着五十年历史的企业。近年来,公司始终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以创新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迅速发展成为集煤矿机械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检修、煤炭生产和矿井建设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煤矿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成为该企业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员工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2008年是金鼎公司全新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公司在新的党政班子的带领下,高举“创新兴企”的旗帜,科学提出了走发展创新经济之路,走“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哑铃型”的发展之路,通过内引外联,借船出海,坚持高起点投入,高水平运作,投入近千万元的资金,大力实施“321”创新工程,全力打造企业品牌产品,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金鼎公司自主研发的ZZ12000/28/62和 ZY11000/25.5/5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矿山支护设备检验中心的检测,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世界最高级别的欧洲标准要求,在山西省第二届太原煤炭博览会上,5.5米大采高支架以其优越的技术性能、精湛的制造工艺得到了众多煤矿用户的青睐和高度评价,提升了企业知名度,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ZZ12000/28/6和ZY11000/25.5/55型高端掩护式液压支架是金鼎

1公司通过实施“321”创新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走出的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自主研发制造的新产品。这两套支架是金鼎公司组织技术攻关小组深入煤矿、支架专业制造厂和科研院所,进行充分调研,广泛吸收国内外大采高掩护式液压支架优点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制造的。它们改进了以往大采高支架结构适应性差,工作阻力小,移架效率低等缺点,大大提高了大采高支架的支护性能,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可靠性高,支护能力大,稳定性好的特点。在检测试验中,两套支架样机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矿山支护设备检验中心46000次的耐久性强度试验,达到了欧洲标准,是国家标准的三倍多。同时,也是全国第二家一次性通过压架试验的支架,支架的各项性能完全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06)有关要求。

高端掩护式液压支架的研制成功是金鼎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晶。在研发过程中,从公司领导到一线员工,统一思想,积极参与到高端支架的研制过程中。领导组成员与技术人员,在工程开展之初,不分昼夜研究方案对策,制定办法措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取长补短,集中优势,集成创新,使技术工艺达到了国内一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实现“样机制造零风险、压架试验零风险、批量制造零风险”为目标,聘请了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的老师,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详细指导与培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练兵、大比武、大树标”活动。先后组织各类工种培训52次,参加培训人数达823人次,公司17名焊工取得了国际焊工资质证。为确保质量,公司将工作责任

具体落实到个人,实现质量管理“零空挡”、质量控制“零缺陷”、质量检验“零漏检”。同时,公司以高端支架的制造为载体,积极为员工搭建创新创造的平台,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创新、创造、创业”活动,鼓励广大员工向自主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要速度、要效益;鼓励干部员工在岗位上开展创新技改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为激励广大员工技术创新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公司加大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奖励制度。对在6.2米、5.5米高端支架研发制造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程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奖励,共分3次奖励758人,奖励金额最高达5000元。

成功伴随艰辛,喜悦源自汗水。回顾5.5米、6.2米高端支架的成功研制过程,金鼎人一幅幅勇于创新的生动画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发扬争创一流、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持工艺最精、进度最快、质量最好、管理最优的理念,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做出亮点,兼顾全局,整体推进,取得了突出成绩。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奋斗,真正做到了举全公司之力实施“321”创新工程。所有这些都是煤机企业精神的最好体现,更是我们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为推动公司的可持续、深层次的发展。公司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同专业院校进行合作,创立“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企业牵头,优势互补,共同攻关”的技术创新平台。公司同山东科技大学共同研发的等离子熔覆陶瓷耐磨材料技术,在刮板输送机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使刮板输送机使用寿命提高2倍以上;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

开发了井下巷道湿式喷浆机,新型喷浆材料,较地解决了干喷喷浆时环境粉尘大、浪费严重的缺点。自主研究设计了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装置。通过对阻尼板和托辊的巧妙结合设计,不仅解决了对皮带卡的损坏,而且起到阻止皮带飞车涌带现象的发生,这项技术已经在寺河、大阳、平遥等煤矿井下下运工作面顺槽皮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效果良好。

篇7: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公司组织的关于企业创发展演讲活动,我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帮助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本土是满目疮痍,在遭受了美国两个原子弹袭击后,整个国家在经济、军事、生产这些方面已经处于一种瘫痪

状态了,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并超过了美国,美国的经济学家发现推动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日本良好的企业文化。美国在学习了日本的成功经验后,动员多方面力量进行企业文化研究,并将企业文化理论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之中。短短几年时间,美国企业又重新造就了其竞争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底蕴支撑的经济,就像是驶进沙漠中的跑车。中外大量成功企业的发展雄辩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就必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意义非凡。

企业发展客观要求企业文化富有创新力和激情力,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创新由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决定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各种要素有机、合理组合在一起的黏合剂,是企业资源整合的无形保障。优秀的、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它作用于全员的头脑、意识之中,渗透在企业运作的各方面,体现在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经营行为和全员工作中。优秀的、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内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辅射作用和凝聚作用,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激励、驱使全员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贡献自己的智力资本;促使知识员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自由广泛地交流信息,知识共享,以形成和不断提升结构资本;以人为本,进行文化管理,关心、爱抚、成就、升华员工,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忠诚的员工自觉以创造性的服务获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背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上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企业的发展是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创新与激情。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改善企业内部氛围,也改善企业外部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实现企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企业文化,让它富有激情。

第一,联系企业实际,明确企业经营理念。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及创新就是要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通过总结提炼企业成长历程的文化积淀,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使其在企业发展中有效发挥作用。确立核心价值观,在总结和提炼企业文化积累的基础上把握特点,突出重点,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创新。好的企业文化,都是在不断地总结和创新中形成的。

第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全员共建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更要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以全新的角度重视了人的因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创立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员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普及企业文化理念,取得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既是企业文化的要求,又是建设、创新企业文化的保障。学习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员工的素质,不断满足市场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我们有着悠久文化传统,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理念融入到了企业经营发展当中,内化为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且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一直坚持不懈。然而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抄照搬的,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文化中优秀、有益的部分,又要结合现实的经济政治形势,不断开拓创新,抢占文化制高点,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出一支具有“创新发展,激情责任”的队伍勇往直前。

篇8: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 经济总量的60%左右, 容纳就业人数的75%以上, 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左右, 全国每年新成立企业15万家, 同时又倒闭10万家, 平均寿命仅2.9岁, 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停留在低技术水平这种状况如“达摩利剑”悬在许多中小企业家的头上, 使他们寝食难安。

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获得永久的竞争力, 而竞争力的取得靠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需要创新。目前, 在全球企业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缓慢, 在生产技术、科学技术, 科技投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 我国中小企业应该采取持续、率先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缺陷和其他条件的缺乏, 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与大型企业和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 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 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 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企业技术创新力度的大小、水平的高低, 特别是能否持久深入下去, 关键在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中小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后, 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大量发展起来的, 有很大一部分是乡镇、集体、个体创办的, 管理者大部分是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整体素质低, 对企业的发展存在短视行为, 缺乏战略眼光, 习惯于传统生产型的经营管理方式。导致企业要么经营保守, 安于现状, 要么市场流行什么, 就生产什么, 盲目跟随。而没有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出企业的发展规划, 树立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 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短视行为, 对人才的重视不够, 没有采取相关的激励措施留住人才, 从而导致进行技术创新所需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 进一步弱化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作用。一些企业长期没有按规定提取技术开发费用, 更不用谈专款专用, 有的企业连续几年都没有技术开发支出。这些都给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定位不准

中小企业中创新定位不准的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创新”与高新技术相提并论, 存在“高不可攀”的心理障碍, 总是自惭于简陋薄弱的开发条件, 面对创新不敢为, 局于一隅, 不敢或不肯越雷池半步, 企业创新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产品长期清一色、年年老一套。即便是搞一些技术创新的企业, 往往也“挑肥拣瘦”, 仅仅从事一些低风险、小难度的技术创新活动, 偏重于短平快, 难成大器。另一种则是不屑于小产品的创新开发, 更不注重企业的小改小革, 认为小产品本小利微、影响小、收益少, 难有作为, 小改小革成不了大气候, 对企业长期发展无足轻重, 因而盲目攀“高”, 一味追“高”, 言必“高科技”创新, 行必“高科技”创新, 最终是欲“高”而不达。事实上, 创新存在于每一个细节之中, 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是创新, 小发明、小创造、小改小革同样也是创新, “小有小的好处, 大有大的优势”, 关键是要立足实际, 实事求是, 既要积极追求, 着力提高创新起点, 又要从身边事做起, 不以“技”小而不为。

3. 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差

资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 但目前中小企业严重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就直接融资而言, 中小企业到主板市场融资不仅成本高, 而且进入难度大。进入股票市场通常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金、营业额、利润额水平, 即使在美国, 真正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也为数不多, 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仅有7000多家, 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就间接融资而言, 中国的间接融资体系是以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的, 它们并不能较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主要原因有:

(1) 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 单位资金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同样一笔资金, 如果贷给一个大项目, 只需进行一次复杂的审批程序, 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成本就比较低;如果把它分散地贷给若干个中小企业, 就必须按照几乎同样复杂的程序进行若干次审批, 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成本就比较高。

(2) 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 信息成本比较高。银行在发放贷款时, 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信审查;贷款发放后, 要对所贷放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督。这些都依赖于所掌握的关于企业从事项目的质量、企业的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大银行由于规模大, 必须采用多级的分支行代理体制, 但多级分支行代理体制很难对一个地区所有中小企业建立起足够的信息积累, 再加上中小企业信息的非透明性, 致使银行搜集信息的成本升高。

(3) 银行由于资金庞大而拥有更多的机会, 往往会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 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贷款, 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 更不愿冒巨大的风险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贷款。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贷款歧视”, 如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投资偏好较弱, 严格的审批制度等也不利于推进创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 限制了创新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而制约高技术产业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使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缺乏。

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企业要发展, 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包括产品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等, 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及时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而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弱、规模小、整体素质低, 依靠其自身的力量, 难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 即使获得了信息, 也很难判别哪些是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在如何选择技术, 使之与市场需求、自身优势相一致, 如何降低风险, 提高成功率, 集中有限资源重点突破方面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依靠其建立起来的信息渠道, 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 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进行各种培训, 还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信息收集与调查, 进行评估和预测, 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帮助企业确定发展的方向, 在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环节方面提供帮助, 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 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不多, 即使有, 也是费用高昂, 中小企业根本无力负担。

二、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1. 提升企业家的创新意识

企业家具备的创新意识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 也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高素质的企业家应具有不断创新意识、成就意识、机遇意识和善于用人的能力。应培养他们能够审时度势, 抓住企业发展的机遇, 有效地配置企业的人力、才力资源, 推动技术创新, 使企业获得长久发展的技术储备。在未来的经济战略中, 为中小企业造就一批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群体, 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一环。

2. 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

企业创新管理能力的提高, 可以通过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来实现。

企业要保证技术创新成功, 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是最关键的一步, 要全面综合考虑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后, 再做选择。企业选择创新战略, 应更多地将自身资源集中于核心专长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域, 抵制市场的诱惑, 不要盲目进入与企业自身核心专长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无关的领域。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取胜之本。企业高层次科技人员比例的高低, 在某种意义上就标志着一个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所以, 人才高层化战略是当今世界企业界R&D活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能极大的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 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进行。

3. 改善融资环境, 确保技术创新资金投入

政府方面:资金帮助。可考虑通过财政拨款, 设立政策性贷款担保机构, 专门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 对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形式的筹资优惠;积极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银行可以用在利率区较低的利率贷款投向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 逐步使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成为商业性金融服务重要的增长点。

其他方面:就企业而言, 融资的渠道不一定都要靠银行, 尤其是一些科技类的中小企业, 完全可以通过转让部分股本的方式寻找一些风险投资。上海有些外资银行目前也正在以信用卡的方式来做企业的贷款, 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鼓励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进行创新。

(1) 风险投资。实践证明, 风险投资实际上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因此, 必须积极培育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 构建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 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 基金可通过如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募集和企业入股等多种渠道筹集。

(2) 信用担保。设置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 成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 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审等级制度, 引导其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行为和经营决策行为。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政府应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面向社会发行债券, 证券部门可适当降低准入标准, 让其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4. 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和“积极培育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的任务。综合服务机构是政府为实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扶持建立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服务的机构, 是政府与中小企业、社会服务资源的联系枢纽, 是中小企业寻求服务的第一门户与窗口。

(1) 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等信息服务的机构, 应拥有一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版物, 并定期公布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 解决中小企业限于人力和资金而难以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组织问题。

(2) 加快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技术创新基地。可以选择若干个城区创建中小企业工业园, 特别是中小企业聚集地, 可总结区域性、行业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推广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成功经验。这样做, 一方面有利于在该区域内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发挥集群力量;另一方面可形成辐射效应, 带动相关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3) 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 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与大学、有关科研机构的合作, 通过这类计划, 形成在私人部门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分担研究成本, 促进技术创新商业化的机制。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积极需求者和创造者,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及相互之间的有效整合。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离开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将是十分困难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伟玲, 李海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13) .

[2]王国红.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四大障碍[J].经济与管理, 2004, (3) .

[3]吕群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之我见[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2) .

篇9: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企业性格和行为模式,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对发展成果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我院企业文化的形成正是建立在对企业发展的不断地拷问、回答和总结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的。

一、企业文化理念指引企业发展

面对市场形势的风云变换,我院认为唯有创新才能解决一切前进中的问题。经过长期企业发展经验的积累和对我院发展的实践的深刻总结,我院2010年提炼总结了我院的发展理念——“战略引领、主动求变、开放创新、责任考核”。

“战略引领”——注重战略的制定,推动战略的实施,紧紧围绕战略开展各项工作,使战略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2003年以来,我院赖以生存的彩色显像管、玻壳技术面临着被新型显示器件(TFT-LCD)等取代的技术革命,同时面临着传统电子制造业利润连续下滑、服务模式变化、人才结构调整、新市场客户等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一形势,我院主动实施结构调整,应对产业升级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优化业务链,实现了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新突破,将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院抓住国家战略转型期的发展机遇,顺应国家经济的发展形势理清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发现推动企业快速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颁布实施了“三年规划,八年设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全院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坚持创新发展,在做好原有主业—电子工程设计和民用建筑设计业务的基础上,进军TFT-LCD等新兴电子领域,并保持了在新兴电子工业的领先优势。

“主动求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顺应变化、抢抓机遇、快速发展。面对市场形势的快速变化,我院由单一的工程设计和咨询发展成为提供全过程集成服务的提供商和组织者,确立了工业工程、民用建筑、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同时,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在民用领域,我院的超高层抗震技术的“复杂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解决超高层抗震分析的技术垄断。在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研发的“干式(机械)真空系统应用于RH工艺技术”荣获“2012节能中国十大应用新技术”。在新能源领域,我院投入到对海水淡化工程应用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对微藻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目前海水淡化业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摆脱了国外对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在微藻生物能源领域,承担的北京市“新型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关键技术的研发”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被授予“微藻生物能源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4月,“国投微藻生物质实验室”被认定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目前,我院获得省部级机构认定的还有“北京微振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我院被认定为“2013年度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开放创新”——我院在“筑平台创新,聚人才强院”的科技理念指引下,搭建开放式的创新平台。

召开“两会”即召开三年一次的科技创新大会,目前已召开三届,布局我院科技发展战略;举行一年一次的科技工作会,总结年度科技创新工作。

搭建“三大平台”,搭建完成了科技创新管理平台,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成为创新技术和业务的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出光伏所等业务单位;搭建科技人才培养平台,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站内人员5名,目前已有一名博士后出站;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成立了中电投检测中心。实施“三大战略”,我院近5年来,科研提升战略,积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完成及进行中的有25项;标准化战略,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67项;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目前有效118项。通过三大平台和三大战略的实施,夯实了我院科技创新的发展基础,使我院不断做精做强主营业务同时,积极培养发展新兴业务。

充分利用和调动内外部的人才资源,一方面做好我院人才的外引内培,定期组织技术讲座和专业培训,设立了我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建立外部人才的引进机制,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我院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同时开展与科研院所和学校的合作,我院与中科院力学所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与北方工业大学合作,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摩天轮建设集团签署了节能减排领域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有优势互补,互利发展,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责任考核”——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责任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效益。我院完善了组织管理机构,调整了发展组织构架,初步建立起了适用于所属公司、直属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了考核模式——采用平衡记分卡,将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与生产单位的短期经营计划相关联,构建起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考核指标,按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静态考核与动态考核相结合、重视动态考核的原则,明确考核指标的目标值和计分标准,引导经营者不仅关注反应企业经营现状的财务指标,同时重视驱动企业长期发展的内部管理基础建设,以此鼓励了各生产单位全面、均衡成长,初步形成了形成了定性考核、定量打分、严格奖惩,鼓励创新的机制。

二、企业文化营造企业和谐发展正能量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她既能带动生产力产生实际的效益,更是提升软实力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我院的企业精神“敬人、敬业、敬科学;求质、求效、求卓越”,“敬”字体现了我院企业文化的内在气质,“求”字体现了我院外在的行动和追求,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归一,落脚点在于企业中生产活动中的人。

(一)企业文化是育人的文化。

1.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浓厚的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推进企业及个人成长发展,我院每年组织针对各类人员开展多种专业性的、前瞻性的技术培训和专题讲座,每年我院组织的管理类、技术类、安全生产类的培训共计百余次,组织了互联网+,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学习等多个开阔视野提供技能的培训和讲座等。营造学习的文化和氛围我院成立了书友会,每周进行图书的借阅,每月发送一期读书月报和好书推荐活动,定期开展读书小组的活动。每年组织“看一部好电影,走一次红色之旅”活动,使得广大员工把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实现“两促进、两相宜”,形成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浓厚氛围,培养了员工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和素质。

2.构建人本关怀氛围。一是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我院开展一年一度的员工满意度问卷调查,建立员工职位晋升体系,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增加员工补充医疗保险,完善了员工的成长发展通道,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爱,增强了他们对企业的安全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二是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我院连续多年关注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开展了健康大讲堂举行了系列健康讲座,聘请了北京知名三甲医院等多名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为员工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了缓解员工心理压力系列培训,并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聘请北医六院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举办了压力缓解培训等旨在提高员工自我压力疏导能力,引导员工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三是定期走访慰问,我院还定期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慰问生病和困难员工,开展九九重阳节为80岁、90岁以上的退休老同志祝寿活动,让企业真正成为员工的家,让员工时刻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二)企业文化是服务的文化

1.服务企业,丰富宣传的手段。做好我院“一网、一刊、一片、一平台”工作,通过内、外网站、院刊《新视窗》、院年度回顾片“我们”系列、院企业文化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方式和多种表现形式来全方位立体式地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根据时事热点,围绕院的发展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如迎合冬奥会申成功我们推出了展现我院参与国家重大盛世活动所作出贡献的“冬奥盛会我参与”、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的“永远的铭记——寻找电子院抗战老兵,听他们讲抗战的故事”等活动,为扩大企业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服务员工,开展丰富的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凝聚力建设的特色内容,我院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员工生活。开展春季登山活动、秋游活动,举办院职工运动会,开展书法绘画摄影比赛,举办了展现团队精神的多项集体活动,举办迎春拔河比赛,开展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游泳比赛,举行健步走活动。我院还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小组,并为篮球、羽毛球等爱好者组开设了场地,定期开展活动。定期举办瑜伽班,设立了“职工活动中心”,开辟了三处乒乓球活动场地,供员工休闲健身。同时还为员工统一办理公园年票,方便员工出游。

(三)企业文化是有责任感的文化

责任感让企业更有担当,作为一家央企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和回馈社会。在汶川地震、房山水灾、四川雅安卢山地震、天津重大火灾事故等灾害时,我院都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专家和人员为受灾地区进行检测鉴定、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和监理等工作。在天津滨海发生严重爆炸事件事发16小时后,我院技术专家赶到现场,投入到灾后的检测和恢复生产工作,保证了国家超级计算机天津中心的恢复运转。我院定期为帮扶地区捐款捐物,并成立了“郭名义爱心团队”等,开展了一系列的“送温暖、办实事、献爱心”活动,去“天使之家”为疾病孤儿义务劳动并为孩子送去干净的衣物,为流动儿童学校的孩子购置学习用品。

(四)企业文化是自律性的文化

廉洁自律,开展5个一即“一课、一节、一月、一册、一承诺”活动,加强廉洁教育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环境。

一课——每年我院组织重要岗位、关键人员参加廉洁从业讲座、听反腐倡廉警示课,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

一节——在重要节日,发邮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等方式,倡导健康、简朴的过节方式;

一月——每年开展“廉洁文化活动月”,组织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多形式,从思想教育、制度规范、实地学习中,形成“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长效机制;

一册——我院制作、发行了《廉洁文化手册》,分为“理念篇”、“行为篇”、“教育篇”、“制度篇”、“监督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廉洁从业工作更具有实操性;

一承诺——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廉洁谈话,完善廉洁从业规章制度,建立惩治和预防体系工作规划,营造了廉洁自律的企业发展环境。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企业文化是顶层设计,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他们认可和支持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价值观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使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产生使命感,又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领导力。

我院6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在企业发展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企业领导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都推动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院领导班子提出要在“思想上找问题、能力上找差距,发展上找机会”,指出要“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发展”,提出了“有退有进,有为有位”发展思路,并总结发展的实践,明确提出了“战略引领、主动求变、开放创新、责任考核”的企业理念,明确了“敬人、敬业、敬科学;求质、求效、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提出了“筑平台创新,聚人才强院”的科技理念,同时在制度建设层面将发展的理念进行固化,通过平衡积分卡等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让每一个人成为实践的主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企业文化要落地,是融入员工的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概念化的高高在上,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真真切切的表现,是员工的客观感受,所以企业文化还离不开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参与。一方面企业文化要有完善的激励措施,职位的晋升体系,让员工有安全感;另一方面还要营造家园氛围,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员工有精神上的满足感。同时通过建立非正式的组织方式,让员工形成特定的关系结构,让组织更加具有韧性和粘性,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我院书友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采取会员制管理。以读书兴趣分类成立了8个小组,采取在线阅读,线下借阅的方式,书籍来自书友们的捐赠以及工会会费购书。书友会不仅成为了我院爱阅读、爱分享的组织团体,也成为了院领导与我院员工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每月由书友会各小组牵头举行一期小型活动,包括新文化运动百年主题讨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参观、探索宇宙空间知识读书分享会等;确定了每月20号为书友会读书日,创建《电子院书友会电子专刊》。

(三)企业文化要发展,要适应现代媒体和潮流的趋势

我院随着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院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宣传的方式和方法,在原有的宣传方式院内外网,院刊《新视窗》和“我们系列”宣传片的基础上,我院又增加了“CEEDI企业文化微信公众平台”,目前线上成员1000余人,占院总人数的一半。利用“微信平台”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个性化突出的特点,我们策划了“印象电子院”系列内容,推出了“印象电子院——北京西四环北路160号”,“印象电子院——冬奥盛会我参与”等活动,分别获得了超过4千和近2千的点击率。策划了员工互动参与性强的“歌声献给党 传递正能量”活动、“春游晒图活动”。策划推出了主题活动“院领导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驰援灾区,电子院专家在行动“、节能宣传周活动、“廉洁电子院”以及“年假去哪儿”等内容,因为内容的生动性、语言的活泼性,反映的及时性得到了员工的好评、关注和转发,展现了我院企业的发展,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

(四)企业文化要有导向性,活动要体现新内容和新变化

我院企业文化的活动一方面要丰富员工的生活,更要起到鼓舞士气,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的作用。因此我院在组织员工活动时,更多体现集体中人的价值和配合,体现一种团队协同合作的精神。我院举行的多种活动都是以体现集体荣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我院举行羽毛球赛采取团体赛、拔河比赛、开展足球比赛,增强集体协作意识和荣誉感。

我院每年度拍摄的“我们系列”宣传片,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有新变化和新突破。从原来的篇章的叙事结构到突出展现年度大事件,从11年开始,宣传片开始去除“篇章化”,采用人物串场,来展现主题内容,同时加入了更多的同期声。

上一篇:活着经典名著读书感悟下一篇:我的爱人愿你一切安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