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unit6单元检测

2024-05-15

八下unit6单元检测(通用9篇)

篇1:八下unit6单元检测

1.怠;迸;腴;盎;虬;颀;臭;伫

2.砥;滋;妍;俊

3.错别字既际嘎底改正即济戛蒂

4、A

5、B

6、D

7、(1)去掉“地笑”或去掉“忍俊不禁地”(2)去掉“否”或在“是”后填“能不能”

8、1)不设统一答案,意思与上下文吻合,符合语境,语言精炼简明即可,例:花儿说:快乐就是为人们张开笑脸,释放宜人的芬芳。快乐就是奉献啊。)

9、答案提示:能说出污染严重,钓鱼只要用清水作饵(3分),能回答出启示,有自己的观点(5分)

10.能进行描写(3分),能使用象征手法,语言优美(5分)

1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语言表达要符合简明、生动、形象的要求。

12.文章副标题把意思说反了,会让入误解为: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重伤以上事故”以前为零,现在“实现零的突破”,变成至少有一件了。可将副标题改为:中铝中州分公司“重伤以上事故为零”

13.描绘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形象

14.乌云听出了欢乐;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15.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16.与海燕进行对比,突出海燕的战斗英姿。

17.提示:只要是乐观,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或英勇顽强的人都行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19.以树叶之生命喻人生之生命: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逝去也是有益于生命的再生的

20.启示:生命是短暂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要谛:人的生命与树叶的生命一样,生命的逝去有益于生命的再生(或答“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

21.只要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的文章中出现的图画都行

22.略。(鼓励创新,言之成理都行)

23.王/者/得/曰/请

24.捐:花费遣:派遣期年:满一年市:值

25.告诫君主,要想得到人才必须有求贤若渴的诚心,要不惜重金。

26.略

篇2:八下unit6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一、古诗词默写

1、,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关雎》)

2、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蒹葭》)

3、,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

4、与君离别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5、,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6、茅飞渡江洒江郊。

7、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白居易)

9、,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0、挥手自兹去。(《送友人》李白)

11、,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2、,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二、《北冥有鱼》对比阅读(15分)

【乙】蜩与学鸠笑之①曰:“我决②起而飞,抢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④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注释】①蜩:蝉。学鸠:一种小灰雀。②决(xuè):迅疾的样子。③抢(qiāng):通“枪”,触,撞。④控:落下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分)

(1)怒而飞()(2)志怪者也()(3)抟扶摇而上()...(4)去以六月息()(5)奚以之九万里()..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庄子对大鹏、蜩和学鸠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分别是哪句话表现最为明显?(4分)

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15分)

【乙】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③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⑤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⑦!’”(选自《庄子·外物》)【注释】①贷粟:借粮。贷,借。粟,谷子,泛指粮食。②邑金:封地的租税。③鲋鱼:鲫鱼。④波臣:水族中的臣民。此为鲋鱼自称。⑤游:游说。⑥激:激发,引发。⑦肆:店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分)

(1)是鱼之乐也()(2)安知鱼之乐()(3)固不知子矣()...(4)请循其本()(5)活我哉()..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3、结合文段,请分析庄子的语言技巧有何特点?(4分)

四、《虽有佳肴》对比阅读(19分)

【乙】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③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④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⑤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释】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揠:拔。③芒芒:疲倦。④苟:假若,如果。⑤矜:夸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

(1)虽有嘉肴()(2)不知其旨也()(3)然后能自强也()....(4)教学相长()(5)学学半()(6)于初植者()...

2、翻译下列句子。(9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3)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3、甲乙两文都是讲学习方法的,但是两文的立意不同,请分别简述之。(4分)

五、《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24分)

【乙】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③,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④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⑤为良民。

【注释】①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②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③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④十千:指一万铜钱。⑤卒:最终,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

(1)选贤与能()()(2)讲信修睦()...(3)男有分()(4)如其欲与之()(5)至明使去()...

2、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两文都写了“盗”,乙文的“盗”如果生活在《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他会为盗吗?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六、《马说》对比阅读(27分)【乙】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②,而刖③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④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⑤之以石,贞士⑥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⑦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选自《韩非子·卞和泣玉》)

【注释】①玉璞:未经加工的玉石。②诳:欺骗,迷惑。③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④奚:何,为什么。⑤题:品评,这里是被判定的意思。⑥贞士:志节坚定、操守方正之士。⑦理:加工雕琢。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9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死于槽枥之间()(3)不以千里称也()...(4)一食或尽粟一石()(5)才美不外见()(6)执策而临之()...(7)使玉人相之()(8)及厉王薨()(9)使人问其故()...

2、翻译下列句子。(12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5)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3、甲乙两文通过“识马”、“相玉”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篇3:“动量”单元检测试题

1.两木块A、B质量之比为2:1,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A、B在开始滑行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滑行的时间之比和距离之比为()

(A)初动能相同时分别为1:2,1:2

(B)初动能相同时分别为1:2,1:4

(C)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2,1:2

(D)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2,1:4

2.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量的变化相同

(B)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恒定

(D)在刚抛出的瞬间,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为零

3.A球的质量是mA,以某一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静止的B球运动,B球的质量是mB,A与B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损失,当mA和v0不变,而B球质量取不同值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B=mA时,碰撞后B球的速度最大

(B)mB=mA时,碰撞后B球的动能最大

(C)mB

(D) mB>,mA时,mB越大,碰撞后B球动量越大

4.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拿着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1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木块静止,d1=d2

(B)木块向右运动,d1

(C)木块静止,d1

(D)木块向左运动,d1=d2

5.如图2所示,材料不同,但是质量相等的A、B两个球,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的速度是6 m/s,B球的速度是-2 m/s,不久A、B两球发生了对心碰撞.对于该碰撞之后的A、B两球的速度可能值,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很多种猜测,下面的哪一种猜测结果一定无法实现()

6.水力采煤是利用高速水流冲击煤层而进行的,假如煤层受到3.6×106 N/m2的压强冲击即可被破碎,若高速水流沿水平方向冲击煤层,不考虑水的反向溅射作用,则冲击煤层的水流速度至少应为()

(A) 30 m/s (B) 40 m/s

(C) 45 m/s (D) 60 m/s

7.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中,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现知道子弹A射入深度dA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dB,则可判断()

(A)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间tA>tB

(B)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kA>EkB

(C)子弹入射时的初速度vA>vB

(D)子弹质量mA

8.如图3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mA:mB=3: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B与长平板车的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很短的时间内有()

(A)A、B系统动量守恒

(B)A、B、C系统动量守恒

(C)小车向左运动

(D)小车向右运动

9.如图4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动量最大

(B)在C位置小球动量最大

(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二、实验题

10.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5甲、乙两种装置: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2)若采用乙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

(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

(D)弹簧秤(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甲装置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4)在实验装置乙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一个小球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是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

三、计算题

11.如图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光滑的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相连,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上表面相平,B、C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滑块A以初速度v0从右端滑上B,并以滑离B,恰好能到达C的最高点.A、B、C的质量均为m,试求:

(1)木板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圆弧槽C的半径R;

(3)当A滑离C时,C的速度.

12.如图7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与B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B的质量均为0.4 kg,一颗质量0.1kg的子弹以140 m/s的水平速度从左边飞来,射穿A后射进B并留在B中,子弹射穿A的过程中,A与B始终并排挨着,测得A、B落地点距桌边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求:

(1)子弹射穿A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A;

(2)子弹射进B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B.(g取10 m/s2)

13.如图8所示,光滑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半径为R,一水平轨道与圆轨道相切,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一个质量为M=0.99 kg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0.01 kg的子弹,以v0=40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中,然后一起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水平抛出.试分析当圆轨道半径R多大时,平抛的水平位移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14.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A=1 kg的物块A与质量mB=2 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49 J.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9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 m,B恰能到达最高点C.取g=10 ms2,求:

(1)绳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vB的大小;

(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

(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

参考答案

一、1.(A)、(D) 2.(D) 3.(A) 4.(C) 5.(D) 6.(D) 7..(B)、(C)、(D)8.(B)、(C) 9.(B)、(C)、(D)

二、10.(1)(C)(2)(A)、(C)

12.(1)QA=760 J (2)QB=80 J

13.当R=0.2 m时,smax=0.8 m.

篇4:八下unit6单元检测

一 列写作提纲

《游陵西湖》提纲(空间顺序)

中心:通过介绍家乡的陵西湖各个景点的特点,表现其优美风光与人文精神,抒发喜爱之情。

1.开篇点明游览的时间,交代游玩地点——陵西湖。(略写)

2.介绍去往途中的风光见闻,渲染心情。(略写)

3.摹写湖心岛千姿百态的怪石。再写湖心亭,说明整体印象。(最详)

4.湖心岛北岸风光,只见鱼儿欢快,人影荡漾。(较详)

5.攀登北岸的小山,从山顶俯视湖面,一派好景致! (详写)

6.回家,内心留恋。(略写)

《颍南植物园》提纲(逻辑顺序)

中心:按照逻辑顺序,说明颍南植物园的位置、建设缘起和各个组成部分,让读者领略其特色,突出其社会意义。

1.概括说明植物园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以及人们的总体印象。(略写)

2.介绍建设生态园的缘起,给人们呈现一个绮丽的自然风貌,开创界首旅游业发展新篇章。(略写)

3.由主到次,依次介绍植物园的布局和组成。

(1)介绍主要景区,即东部的果树种植示范区和名树区,让徜徉其间的人们,能领略到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详写)

(2)介绍北部的盆景园,介绍花的品种、岩石景观,中西方环境艺术巧妙结合,匠心独具。(较详)

(3)介绍南部的休闲中心——垂钓,介绍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略写)

4.总结风景区特色,凸显给人们的感受,点明主题。(略写)

【李老师评】

无论写说明文还是写记叙文,除了言之有物外,还要“言之有序”,这正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的名胜或景点,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确定好文章主旨,还要一个环节,就是“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也就是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需要详写,哪里需要略写,都要胸有成竹,然后精心列好提纲。

上述两个写作提纲,是依照课本中的导引和掌握的说明文写法来拟定的。《颍南植物园》采用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对颍南植物园的成因及其文化意义作出了探讨说明;而《游陵西湖》,却是采用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移步换景,层次清晰,表现对景区的观赏与喜爱。这就告诉读者,安排说明顺序完全是根据写作主旨而确定的。

篇5:8b unit6 单元练习

第三周8B Unit 6巩固练习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30分)

()1.All of us found ___ hard to work out the maths problem.A.thatB.it’sC.howD.it

()2.I’m thinking about ____ it.It’s a good chance ___ about working together.A.joining, to learnB.joining, learn

C.to join, learnD.to join, to learn

()3.It’s wise _______ you ________ a map and a mobile phone.A.for, to takeB.of, to take C.for, taking D.of, taking

()4.It’s meaningful for everyone to __________ the Tree-planting club.A.joinB.join inC.take part inD.take part

()5.It’s hard to keep the house _______ with three kids.A.cleanB.cleaningC.toD.cleaned

()6.When I passed the next room, I heard someone _____ before that I had

never heard anyone _______.A sing, singBsinging, to singC.singing, sing D.sing, singing

()7.________ do they donate money to support Ben for?

A.Why B.WhatC.When D.How

()8.I’m ______ about tomorrow’s test because I’m not ready for it.A.gladB.worriedC.unhappy D.excited

()9.This kind of T-shirt looks _______ and sells _______.A.good, wellB.good, goodC.well, wellD.well, good

()10.The bridge is too long for us to _________.A.acrossB.across it C.cross D.cross it

()11.The computer room should be ______.A.keeping clean B.kept cleaning C.kept clean D.kept cleaned

()12.Remember to return your form ________ mail ________ 15th May.A.in, byB.by, inC.in, onD.by, on

()13._______ necessary that you hand in your homework on time every day.A.That’sB.It’sC.This isD.you

()14.You can show your support to our school team ___ cheering for our players

A.byB.forC.toD.of

()15.do you need to do ?

A Where elseB What elseCSomething elseDElse what

二、短语英汉互译。(30分)

1.迷路____________________8.a small lake for fish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走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 9.early in the morning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欣赏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on the way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

5.离…近________________ 13.hear the birds singing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双楼矿校九年级英语周周练编题老师:王波

6.一次去南山的游玩_____________play hide-and-seek 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学习的机会15 对。。感兴趣

三、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5分)

1.Fund-raising events are _________________(meaning)to organize.2.It’s_________________(help)to learn English well.3.It’s _________________(sadness)for poor children that they can’t go to school.4.I don’t think it is easy_________________(finish)the work in one hour.5.__________________(walk)on the moon is harder than on the earthIt’s right that you train _________(you)before the walk, boys.It’s _______(possible)for you to pass the exam.You’re too lazy.Development means the process of ___________(grow)and making things better.4 For __________(far)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on 33445566.It’s necessary that we help the __________(able).They’re not able to walk freely.6 It’s ________(please)to go hiking with old friends.Don’t be afraid of the dog, it’s ___________(harm).Everything should be planned ____________(care)than before.They’re reading an article about a fund-raising event __________(call)Trailwalker.10 It’s __________(polite)of you to talk loudly in a cinema.四、动词填空。(15分)

1.I often hear the sound of children ___________(play)in the park nearby.2.It’s a long way, so it’s best for us to take turns _____________________(drive).3.If you’re interested in ________(hike)and ______(help)children, don’t

miss the chance.4.The charity walk ______________(hold)next week.Please get ready for it.5.What else do I need ___________(do)?

6.This dictionary mustn’t ______________(take)away from the library.7.What do you think can be done _______(keep)the miners()safe?

8.Computers are quite useful.For example, they can be used____________ _(send)

e-mails.9.What _____________(happen)to the forest in China in the last 10 years?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necessary/we/ clean/ our city / keep(用形式主语it 改写、连词成句)

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angerous / after drinking /drive(用形式主语it 改写、连词成句)

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o visit old-age homes is meaningful.(同义句转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 meaningful ___________ _________ old-age homes.4.一些人看不起残疾人是错误的。

It’s _________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生们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是有礼貌的。

篇6:八下第一单元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2、通过自学、讨论、展示,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3、激情投入,阳光展示:理解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二、自读课文,填写提纲:【独立学习我最棒】

1、准备:1949年9会议通过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为国旗,以《》为国歌,把北平改名为作为新中国首都,采用纪年法,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一座,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时间:)。请讲述这一历史事件的盛况。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4、西藏和平解放: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

5、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三、【合作学习求共赢】 探究1: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心,1952年8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1958年5月1日落成揭幕。人民英雄纪念碑全高37.94米,碑基由花岗岩做成,碑心是一块重约110吨的巨石,正面刻有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碑文。碑身两侧是由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装饰。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坐上,镶嵌着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按历史顺序依次排列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和渡江战役。在最后一块浮雕的两旁,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为主题的装饰浮雕。这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我国百余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记录了人民英雄们千古不朽的光辉业绩。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⑴想一想:“三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先烈,请举出两个著名的人物,说说他们的主要事迹。

⑵“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那些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探究2: 议一议: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此你如何理

解? 中国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人民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

高,国家实力将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

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

政治协开国大典国际意义时间

商会议时间过程国内意义意义

五、自主检测

1、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的决定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央人民政府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新中国成立后的施政方针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性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祖国大陆的统一

4、西藏和平解放于()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5、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

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八年级下册第2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堂堂清(吴洪霞)姓名班级学号

一、【复习目标】

1、通过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

2、小组课前前搜集、整理资料,通过自学、讨论、展示,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

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复习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复习难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二、自读课文,填写提纲:

1、归纳抗美援朝的原因:

2、抗美援朝的目的:

3、抗美援朝的经过:年月,以为司令员的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4、战斗英雄: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 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5、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

6、结束时间及标志:______________

三、【合作学习求共赢】

探究1: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11)

材料二: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引自《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1950。10)

再读课文P7正文及“毛泽东的论述”思考下列问题:中朝两国唇齿相依,接到金日成的请求,毛泽东闭门思索三天三夜。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中国当时能不出兵吗?不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

答:不能,不出兵的结果:美国将会认识到中国政府的软弱,得寸进尺,进而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出兵结果:可援助朝鲜,打败美国,保家卫国。

四、总结梳理【我的知识网络】

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

五、复习检测【基础过关】:

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A.朝鲜内战爆发BC.美国派兵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D.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根本目的是: A、援助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弱小邻国 B、决心迎战强大的美国 C、打破外国封锁为解放台湾作准备D、保家卫国

3、“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该句中的“他”是()A、林彪B、贺龙 C、彭德怀D、朱德 4、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

5、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B、八路军C、红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请回答:①材料阐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②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什么被誉最可爱的人?请你举出两个典型代表。

③“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堂堂清(孙美春)姓名班级学号

一、复习学目标:

1、知道《中华人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2、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3、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

二、自读课文,填写知识提纲: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进行土地改革的的必要性: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1、土地改革开始于年,基本结束于年。

2、土地改革中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是

它规定废除所有制,实行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获得了。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阅读课文13页最后一段,进行归纳)

三、问题探究

1、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四、课堂巩固【我的知识网络】

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

1、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

3、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4、巩固了人民政权

5、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五、【课堂检测我最棒】

1、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

A.《共同纲领》B中央人民政府公告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我国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A.1949年B.1952年C.1950年D.1951年

3、土地改革是要改变()

A.农民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

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巩固了人民政权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材料二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请回答:

(1)综合两则材料,说明这一局面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运动中?

(2)这一运动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什么变化?

(3)这一运动中富农和地主的地位与解放前有什么不同?

篇7:八下第6单元课文教案

1、能欣赏文中精彩的演讲,领会演讲的魅力,掌握演讲的特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2、能学习优秀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3、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4、能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能自行设计口语交际题,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悼念玛丽居里》 1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1课时

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课时

读书报告会 1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3课时

语文活动:演讲比赛 3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本单元的课文有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真挚的悼念,有左拉对英年早逝的莫泊桑的深情回忆以及精辟的评价,有公刘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幽默答词,有北京申奥陈述发言的热切诚恳和翩翩风度,也有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激动、谦虚。六篇演讲各具特色,或真挚,或幽默,或诚恳,但都同样精彩,令人叹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名家的风采,也能让他们学习那些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更能使他们领会演讲的魅力,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由”二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如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口语交际题等,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 伴你学语文》。明确任务。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等。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讨论,交流。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以《悼念玛丽居里》为例,学习阅读方法

学习目标:

1、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2、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3、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前学习:

1、复习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圈点阅读方法。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关于玛丽居里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 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圈点勾画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导入:相信居里夫人大家都不陌生了,也是一个辉煌的名字,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哪位同学能来简单介绍一下居里夫人? 倾听,讲述。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用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回忆,思考,复习。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本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阅读,圈点勾画,思考,小组讨论。组织交流评价。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介绍新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作摘录等。倾听。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喜欢的阅读方法或综合运用以上阅读方法,再次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两题“探究练习”题。运用新的阅读方法再次阅读课文,并设计“探究练习”题。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交流阅读心得,并共同探讨“探究练习”题。通过刚才的阅读实践,你比较喜欢哪种阅读方法,并讲述理由。思考,讲述。你还知道其他好的阅读方法吗?请介绍给其他同学。讲述,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拓展阅读,学习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问题情境;本文着重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人格、品格、力量等,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思考,讨论。组织交流评价。全班交流,畅所欲言。请从居里夫人的工作成果,和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方面写一篇演讲稿。交流,写作。组织交流评价。演讲,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复习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

2、运用上述的阅读方法阅读喜欢的文章,并写一篇读书心得,在小组内交流。

第3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学习目标:

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能根据发言人的身份比较两篇发言的重点内容,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3、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课前学习:运用网络或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北京申奥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巩固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导入: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视频)倾听,欣赏视频。在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申奥成功做出贡献的功臣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精彩演讲,听听他们是如何打动奥委会成员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两篇发言稿,简要概括这两篇发言的要点,并思考: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用喜欢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思考、讨论。组织评价交流 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比较阅读。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请再次欣赏李岚清副总理和何振梁先生的风采,比较:李岚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怎样的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身份相符吗?(播放视频)倾听,欣赏视频,思考。组织交流评价。全班交流评价。播放其他发言人,如杨澜、邓亚萍等的发言,请与前面两篇发言比较,他们的发言符合身份吗?你有什么结论? 欣赏视频,思考。组织交流评价,明确演讲应符合演讲者的身份。全班交流。请你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作陈述发言,写一篇演讲稿。思考,写作。组织交流。小组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演讲练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再次播放发言人的发言视频。你觉得演讲还应注意什么? 欣赏视频,思考,讨论。组织交流评价,明确手势、姿势、语言等等。各抒己见。请你以申奥发言人的身份演讲自己的发言稿。演讲。组织评价。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第4、5课时 自由阅读

学习目标:

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

2、能为每篇课文设计“探究练习”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课前学习:复习巩固阅读方法。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巡回指导。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巡回指导。为每篇课文设计“探究练习”题。组织交流评价。小组交流读书心得,探讨“探究练习”题。巡回指导。撰写演讲稿,为下节课的读书报告会作准备。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小组交流,推荐参加读书报告会的选手。

第6课时 读书报告会

学习目标: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

课前学习:小组合作,准备读书报告会。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倾听,记录。每个语文学习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及读书心得。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并及时总结。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

第7、8、9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及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能归纳演讲稿的特点,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

2、自行拟题,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第7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比较本单元六篇演讲稿,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思考,讨论。综观整个单元,你认为一篇好的演讲稿要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讨论。组织交流。全班交流。组织学生阅读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自学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组织交流,明确写演讲稿要注意:

1、有针对性;

2、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

3、语言通俗易懂。交流、总结。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提供参考话题 学生讨论,拟题。明确写作要求。明确写作要求,写作。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作文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织学生互相修改作文。互相修改作文。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反思

第10、11、1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演讲比赛

学习目标:组织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10课时 确定演讲比赛的内容和规则。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明确任务:读了一组精彩的演讲,同学们一定被深深打动了,甚至跃跃欲试了。我们也将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和三分钟即兴演讲两部分,请每小组分别设计三道口语交际题。我们比赛内容将在其中产生。听讲,明确任务。征集演讲题。小组讨论,拟题。组织交流,确定演讲比赛的内容和规则。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11学时

网络教学环境: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及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

课堂教学: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明确搜索任务:(1)历史上著名的演讲故事;(2)欣赏优秀的演讲稿及演讲视频;(3)搜集与演讲比赛相关的资料。听讲,明确任务。巡回指导。上网搜索,写作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完成规定内容演讲稿的写作。

2、小组交流,推荐比赛者。

第12学时 演讲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组织演讲比赛。开展演讲比赛活动。组织交流评价。评委评定名次,学生点评选手表现。活动总结。交流总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搜集精彩的演讲稿、演讲故事等,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专题手抄报

附:演讲比赛规程(仅供参考)

1、演讲比赛规则。

①内容:演讲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5~7分钟)和即兴演讲(3分钟)两部分,两者分数相加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②评委:由每小组推选一位评委,以及语文老师。

③评分方式:10分制,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均分。

2、演讲比赛评判

内容: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词句得体。(30%)

语音:普通话流利标准,声音清晰,口齿清楚,语调准确。(30%)

仪态:表情(含眼神)丰富,姿态(含手势,身姿)得体。(20%)

临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控场能力。(20%)

第13学时 单元总结

综合单元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篇8:概率单元检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掷一枚硬币的试验中,共掷了100次,“正面朝上”的频率为0.49,则共有“正面朝下”的次数为()

(A) 0.49 (B) 49 (C) 0.51 (D) 51

2.下列四个命题:①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②若A,B为两个事件,则P(A+B)=P(A)+P(B);③若事件A、B、C两两互斥,则P(A)+P(B)+P(C)=1.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3.一个射手进行射击,记事件E1:“脱靶”,E2:“中靶”,E3:“中靶环数大于4”,E4:“中靶环数小于5”,则在上述事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共有()

(A)1对(B)2对(C) 3对(D)4对

4.若以连续投掷2次骰子得到的点数m,n作为点P的坐标,则点P在圆x2+y2=25外的概率是()

(A)(B)(C)(D)

5.一条河上有一个渡口,每隔一小时有一趟渡船,河的上游还有一座桥,某人到这个渡口等候渡船,他准备等候20分钟,如果20分钟渡船不到,他就要绕到上游从桥上过河.则他乘船过河的概率为()

(A)(B)(C)(D)

6.函数f(x)=x2-x-2,x∈[-5,5],那么任取一点x0,使f(x0)≤0的概率是()

(A) 0.5 (B) 0.4 (C) 0.3 (D) 0.2

7.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它们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1,2,3,4,5,6),骰子朝上面的点数分别为X,Y,则log2XY=1的概率是()

(A)(B)(C)(D)

8.如图1,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图形,现用红、蓝两种颜色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相邻两个图形颜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A)(B)(C)(D)

9.抛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和n,记向量a=(m,n)与向量b=(1,-1)的夹角为θ,则的概率是()

(A)(B)(C)(D)

10.从装有4粒大小、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玻璃球的瓶中,随意一次倒出若干粒玻璃球(至少一粒),则倒出奇数粒玻璃球的概率比倒出偶数粒玻璃球的概率()

(A)大(B)小(C)相等(D)大小不能确定

11.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3个为顶点,组成三角形,则组成的三角形恰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A)(B)(C)(D) 1

3612.设一元二次方程x2+Bx+C=0,若B、C是一颗骰子先后掷两次出现的点数,则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学校组织郊游活动时,租用了两辆大客车,要求每班仅派3名同学参加,若每名同学随机乘坐客车,则三年级一班的3位同学中有2位在同一辆客车上的概率是______.

14.在面积为S的△ABC的边AB上任取一点P,则△PBC的面积大于的概率是______.

15.在5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然后将它们混合,再任意排列成一行,则得到的数能被2或5整除的概率是______.

16.如图2,在一个边长为a,b(a>b>0)的矩形内画一个梯形,梯形上、下底分别为,高为b,向该矩形内随机投一点,则所投的点落在梯形内部的概率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从1,2,3,…,30中任意选一个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它是偶数;(2)它能被3整除;(3)它是偶数且能被3整除;(4)它是偶数或能被3整除.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1,2,3,4,5五条线路汽车经过的车站上,有位乘客等候着1,3,4路车的到来,假如汽车经过该站的次数平均来说,2,3,4,5路车是相等的,而1路车是其他各路车的总和.试求首先到站的汽车是这位乘客所需线路的汽车的概率.

19.(本题满分12分)△ABC的三边长都是10以内的连续整数,求任取其中一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的概率.

20.(本题满分12分)甲、乙两艘轮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轮船的码头,它们在一昼夜内任何时刻到达是等可能的.

(1)如果甲船和乙船的停泊时间都是4小时,求它们中的任何一条船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

(2)如果甲船的停泊时间为4小时,乙船的停泊时间为2小时,求它们中的任何一条船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一条直街道上的A、B两盏路灯之间的距离为120米,由于光线较暗,想在中间再随意安装两盏路灯C,D,路灯次序为A,C,D,B,求A与C,B与D之间的距离都不小于40米的概率.

22.(本小题满分14分)如果有两组牌,它们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2、3,那么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是多少呢?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几的概率最大?

下面是小明、小颖、小亮的求解过程.

小明的做法:

总共有9种情况,每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相同,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情况出现的最多,共3次.因此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最大,概率为,即.

小亮的做法:列表得到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为.

你认为谁做得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概率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D) 2.(C) 3.(B) 4.(B) 5.(C)6.(C) 7.(C) 8.(C) 9.(C) 10.(A)11.(B) 12.(D)

二、13.解析:3人随机乘车的可能情形有8种,其中3人在同一辆车上的情形有2种,故所求概率为.

14.解析:如图,P为△ABC的边AB上一点,,,欲使,则,故

15.解析:个位总的来说有5种情况,符合条件的有3种,由古典概型可求得.

16.解析:几何概型

三、解答题

17.解:从30个数中任取一数基本事件总数为30,记A={此数是偶数},B={此数能被3整除},C={此数是偶数且被3整除},D={此数是偶数或能被3整除},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15;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10;事件C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5;事件D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15+10-5=20.

所以(1)

18.解:记H=“到站的是1,3,4路车”.Ai=“第i路车到站“(i=1,2,3,4,5).由题意知P(A1)=P(A2)+P(A3)+P(A4)+P(A5),且.所以.

又H=A1∪A3∪A4,且A1、A3、A4彼此互斥,所以P(H)=P(A1)+P(A3)+P(A4)=.

19.解析:不妨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n-1,b=n,c=n+1(n≥2,且n∈N),由a+b>c得2n-1>n+1,即n>2,所以△ABC的最小边长为a=3-1=2.

因为△ABC的三边长都是10以内的连续整数,即从{2,3,4,5,6,7,8,9}中取三个连续整数共有6种情形.要使△ABC的最大角∠C为锐角,需,所以n>4,即要使△ABC为锐角三角形,△ABC的最小边长为4,共有4种情形,所以任取一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20.解析:(1)设甲、乙两船到达时间分别为x,y,则0≤x<24,0≤y<24,y-x>4或y-x<-4,作出区域

(2)当甲船的停泊时间为4小时,两船不需等待码头空出,则满足y-x>4;当乙船的停泊时间为2小时,则满足x-y>2.

设在上述条件时“两船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为事件B,画出区域

篇9:八下unit6单元检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下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试题附答案4,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二.比较阅读

(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分)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2)()(3)()(3分)

(1)A、期在必醉B、君问归期未有期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B、怅恨久之C、楚人怜之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B、其两膝相比者C、以彰其咎D、其真无马邪

2、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4、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作者:

人物形象:

(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每有会意(2)性嗜酒(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C.亲旧知其如此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句子(3分)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

2.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分)

3.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3分)

3.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4)执策而临之

2翻译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

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二)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2)才美不外见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5)执策而临之执: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3分)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

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②③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答案

1.与朱元思书一、答案:1.B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一)1.B2.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4.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二)20、①奔:飞奔的`马。

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21、C

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2.五柳先生传答案:(一)1、(1)A(2)B(3)D。2、(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4、略

(二)1.(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2.B

4.略5.(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三)1.C2.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3.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3.马说一、答案1、(1)顿(2)通“饲”,喂(3)用鞭子打(4)面对

2略3、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4、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二.答案1.(1)或:有时(2)见:显现(3)等:等同(4)安:怎么,怎能(5)执:拿着,举着2.(4分)(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分)4.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4.《送东阳马生序》答案:22、①跑(赶快)②等待③浸泡④气味香气(2分)

23、A(2分)

24、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每题1分。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

25、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3分)

上一篇:广东公务员面试下一篇:幼儿五一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