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坝镇十八大宣讲工作方案

2024-04-12

九坝镇十八大宣讲工作方案(共2篇)

篇1:九坝镇十八大宣讲工作方案

**镇十八大精神学习宣讲工作方案

为开展好十八大精神宣讲工作,把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到村组和群众中,特制定本宣讲工作方案。

一、广泛做好宣讲资料收集

党政办和党建办负责收集十八大宣讲资料。资料内容包括十八大报告全文、专家解析、国发2号文件及省市县重要文件。将收集资料装订成册发放到村、组和党员干部手中。

二、成立学习工作指导组

镇党委书记**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同志为副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学习领导小组,负责学习工作的开展。各支部要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支部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学习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学习。各挂村领导为各村的督导人,参与各村支部的学习,并作好工作指导。党政办、党建办、督查室做好学习情况的收集和督导。

三、时间安排 2012年11月16-25日,镇组织镇村干部进行专题学习。2012年11月26日-11月30日,各机关支部、村支两委及组长进行专题学习。

2012年12月1日-15日,各村支部组织党员、人民代表、离退休干部、群众代表集中学习。

四、学习内容

1.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2.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3.胡锦涛同志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4.《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2〕2号)。

6.栗战书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7.《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大力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确保全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决定》。

8.赵克志同志7月20日在省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8月3日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8月14日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开班式上的动员讲话及8月17日结束时的讲话。9.十届省纪委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10.喻红秋同志在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11.廖少华同志8月30日在市委中心组2012年第五次集中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12.***同志在中共**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五、学习要求

1、各支部的学习要与当前工作相结合,不要就理论而理论。要通过学习,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各村支部的集体学习要做好预安排,提前与分管领导联系,并报党建办。

3、在学习前,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精心准备,针对当地的发展进行献言献计。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党员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党员的纯洁性建设。

4、本次学习纳入2012年党建工作考核,学习时要做好会议记录,镇村干部要写心得体会于12月25日前交党建办。

中共**镇委员会 2012年11月15日

篇2:九坝镇十八大宣讲工作方案

九坝镇中心学校“和雅”文化特色建设方案(初审稿)

一、“和雅文化”的提出

基于桐梓县育局提出一校一特的办学要求,基于九坝镇党委政府提出“和善之乡”的精神文化建设理念,基于学校 “诵读经典、点亮人生”校本课程开发,经学校认真分析校情结合域情,提出了“和雅”文化立校的特色发展思路。我们取“和雅”即“和善,雅行”之义,“和善”具体是指教师之间的和善互学、学生之间的和善互助、师生之间的和善互动、家校之间和善相处、人与环境之间的和善共生。“雅行”则是学校文化要达到的目标,指“教师儒雅、学生文雅,课堂蕴雅、校园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二、总体目标及办学特色

总体目标是:确立“和雅”核心理念;建设“和雅”文化;实施“雅行”教育;塑造“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少年;实现蕴雅课堂;打造优雅校园。

办学特色项目是:开展“雅行教育”系列主题活动(打雅拳大课间及太极拳、培雅性及每周一节自选课:有唱雅歌、写雅字、练雅球、画雅画等);自编“雅行教育”校本课程(诵读经典、点亮人生)读本;背诵雅行三字经。

三、和雅文化理念系统构建

办学理念:和雅

即“和善,雅行”之义 学校校训:举和善 践雅行

“举和善”---九坝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和善之乡”,“和善”既是待人的一种形象描绘,更是人的内在品行的体现;既是对弱者的同情、怜悯、慈悲,对他人的关心、付出、贡献,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主动鼓励,更是全社会追求的人与人这间、人与环境之间相处的最佳境界,作为学校,育人之地,更是责无旁贷。“践雅行”—“雅行”指行为雅正。要想人与人这间、人与环境之间和善相处,只有全体师生共同去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雅。

学校教风:儒雅善导

“儒雅”一词的意义,《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两义:1.学识精深。2.气度温文尔雅。其实这两义也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只有学识精深,才能真正做到气度温文尔雅;而气度温文尔雅,则是学识深湛的外在表现。教师只有自身做到了儒雅才能培养文雅的学生,“善导”是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意思等同

学校学风:文雅善学

“文雅”温和有礼貌,温文尔雅,讲礼仪。有称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

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善学”善于学习。《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学校校风:和善雅行

只有在行成前者教风与学风的基础之上,和善雅行的校风才会形成。

办学目标:共建和善之乡 孕育文雅之士

四、和雅文化创建路径:

1、儒雅教师文化

(1)开阔视野,外出学习;

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

(2)和善互学,相互提高

学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竞赛比武搭“台子”等各种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发展。

(3)终生学习,读书活动

每学期要求教师至少阅读1本教学业务类书刊,撰写心得体会及交流文章至少1篇。

2、文雅学生文化、(1)学雅规

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

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为蓝本,结合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明确雅行的内容及标准,同时在校园内张贴温馨提示语。另外,制定学生“日常雅行量化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管理。

(2)尽孝雅

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行教育能培养人的善良之心,引导学生学孝,行孝。

(3)读文雅

校本课程:诵读经典,点亮人生,经典美文,陶冶心灵。(4)说话雅

教育学生:见了师生,主动问好。与人交谈,亲切微笑。(5)就餐雅

教育学生:按时就餐,排队有序。讲究卫生,各取所需。(6)走路雅

教育学生:上下楼梯,自觉右行。若遇他人,让人先行(7)着装 雅

教育学生:学生着装,整洁舒爽。避免怪样,朴素大方。(8)爱校雅

教育学生:门窗桌椅,不得涂划。花草树木,杜绝践踏。(9)上课雅

教育学生:学具备齐,提前预习。认真思考,勇于质疑。(10)课间雅

教育学生:走出教室,切勿追赶,正常活动,不宜喧哗

(11)集合雅

教育学生:有序进场,保持队形,动作规范,整齐安静。(12)扬雅风

定期评选校园忠孝之星、博学之星、诚信之星、洁美之星、劳动之星、礼仪之星、仁爱之星。另外评选最高奖“和雅”少年,在校园橱窗展示,以榜样示范激励其他学生的言行规范。

通过打造,努力达到教师儒雅、学生文雅,课堂蕴雅、校园优雅。

(二)优雅环境文化

让学校更优美、更和谐、更具有人性化,让每一面墙、每一块绿地都成为自我教育、展示风采的最佳场所,以实现良好的和雅育人环境。

1、校门,设计表现和雅为主题风格。

2、和雅文化主题长廊(围墙):用仿古木宣传栏展现学校简介、办学理念、和雅名人故事图文、校园十雅内容、儒雅教师风采、“雅行好少年”手抄报汇展、雅行之星与和雅少年墙(相片)、书写《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古诗文,以启迪智慧,通明事理;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另外,预留出一部分橱窗供师生才艺展示所用。

3、楼道文化。每层楼布臵有主题,墙面以师生作品展示为主,统一规划。

4、食堂文化。增加几块图版,以就雅餐为主题。

5、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核心),如班级目标、班训、班风、口号等;制度文化(班级规章制度),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黑板报、图书角等教室内环境的布臵,重点突出学生和雅文化。

(四)其他文化建设思考

1、走廊二楼外侧:室外材料制作校训“举和善 践雅行”

2、教学楼顶: 室外材料制作主题:和雅二字与校徽

七、时间安排:力争2015年9月全面完成。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校长蔡忠负总责,书记文飞总协调,主任杨学军具体组织实施,财务钱锋后勤保障,其他教师均为成员,共同参与,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经常召开工作例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重点开展学生雅行教育训练,及时调整细化各个板块方案。下发相应的创建工作计划,落实实施方案。

3、工作推进:

2015年5月18日至5月31日为方案审定期,学校教师人人参与讨论后逐级上报九坝镇中学校办室、九坝镇党委政府、桐梓县教育局。

2016年6月1日左右启动学校硬件建设、维修、改造、采购,拟定出环境文化布臵的详细方案,包括班级文化、廊道文化、办公室文化、花坛、操场、橱窗、食堂、厕所等公共环境文化部分。强化学生养成习惯训练,全校参与。

2015年8月底前完成环境文化基本布臵。新学期每周一个重点训练学生“雅行教育”,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让办学理念、文化内涵深入师心、生心,达到一致认同感。

2015年9月底前,学校教学等常规档案资料基本做到与校园文化同步。

上一篇:签约及贷款流程下一篇:学生营养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