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从100元到1亿元的致富经

2024-05-15

励志故事:从100元到1亿元的致富经(共3篇)

篇1:励志故事:从100元到1亿元的致富经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财智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A.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B.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赚第一个百万花费了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C.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工作人员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篇2:励志故事:从100元到1亿元的致富经

‚最初注意到这家公司,是因为它很特别。‛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砚对记者说。‚这家公司‛指的是北京金伟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个仅有一百多人的企业,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总资产从50万元增长到近8亿元的‚神话‛。‚不同于一般企业自己实现专利产业化的发展模式,‘金伟晖’经常到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登记备案专利许可,然后把专利许可给其他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便主动与这家企业联系,了解到该公司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九年间总资产增长了近1600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09.13%。‛周砚说。

北京修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方成说:‚如果中国多一些这样的企业,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将会飞跃提升。‛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专利技术。‛公司董事长丁冉峰介绍说,金伟晖公司创建于2001年8月,是一家在石油化工、新能源领域从事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工艺设计工程服务、高端产品、关键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选择低成本、短周期搞工程设计,还是高投入进行技术研发?丁冉峰曾经犹豫过。在公司初创之时,经过反复论证,他选择了后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本行业核心领域的技术缺陷,然后设法弥补,以此占领技术和行业制高点‛。

‚当年,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汽油、柴油的标准不断提高,常规的石油炼制技术已无法满足产品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刚成立的金伟晖公司独辟蹊径,变常规技术所采用的加法为减法,经过数年艰苦攻关,终于成功研发出‘烃重组技术’技术,使国产石油炼化技术跨入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以前石油炼化主要依赖欧美发达国家技术体系的被动局面。‛金伟晖公司副总经理刘常青介绍说,2004年5月,该技术在中石油乌石化分公司首次应用,签订了40万吨/年的普通专利许可合同,成交额1100万元,为公司掘得了‚第一桶金‛。

为保持核心竞争力,金伟晖公司在注重技术研发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技术的专利化,通过专利对技术成果进行了实时保护。据公司法律部经理耿小强说:‚大体上,公司采用的是主动进攻型的专利战略,在核心专利上‘跑马圈地’,不断地对核心技术进行改进,延长它的寿命,同时进行外围专利申请,形成保护圈。‛目前,金伟晖公司已注册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60%。‚该公司从全国217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跻身于第二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行列,是名至实归啊!‛北京修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方成充分肯定了这家企业。

篇3:从100元到1亿元的致富经

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赚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工作人员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上一篇:新春对联内容下一篇:《做最好的护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