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有感

2024-04-29

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有感(精选6篇)

篇1: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有感

今天在作文课上,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一篇美文,它的名字叫《妹妹扮演的角色》。主要介绍了在一次募捐演出,妹妹很幸运的成为了里面的演员,但却演一只叫做“危险”的小狗。妹妹起初很不高兴,然而经过爸爸的劝说后将小狗演得惟妙惟肖。而爸爸的教导也只有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小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读完后,我感慨万千,是啊!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哪怕你连一句台词也没有。我们自己也何尝不时如此呢!我们自己的角色有时很渺小,但当你充满自信去将自己的角色放在班级第一、年级或者全区第一,你就会获得成功。

在文中,正是因为妹妹的自信、勤奋才使得她成为整场戏中名副其实的主角。文中的一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危险”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惰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的动作,惟妙惟肖。正因为妹妹将自己的角色当成主角来演才能成功。我曾经听到一个故事:一次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位残疾人在纸上,用手写下了两个字——搏击。我想正是因为他有这种把自己当主角的心态才让他最终获得成功的。

同学们,现在你的角色可能很渺小,但只要你用演主角的态度来演绎你自己,你一定会成功!

篇2: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有感

这篇文章讲述了妹妹因为演配角――狗很不高兴,然而经过父亲的劝说后积极排练,认真表演,最后获得了成功。后来作者知道了父亲那句改变妹妹态度的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读后,我想: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么?虽然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但是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博得人们关注与赞赏。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的一件事:小学二年级,我因为搬家转学了。来到新的学校,我很陌生,没有人理我,但是几个星期后,我的优异成绩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也有大批的同学与我交友。就连从不和我说话的同学也夸夸其谈地说:“徐冉,那是我朋友。”大家与我越来越亲近了……

瞧,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我用努力换来了别人对我的信任和赞赏。你知道“新东方”的校长吗?他曾经因病休学一年,复学后被所有同学忘记了,没有人理他,但是通过努力他成了名。这时,所有的同学奇迹般地都记得他了。

篇3:如何扮演好记者的角色

1 记者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在大众传播学理论中,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被称为守门人。“守门人”实际就是记者扮演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记者可以决定某一信息的处理方式,是褒是贬,是扬是抑。由此可以看出,记者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信息传播主要是靠记者这一角色来完成。一方面要为上层建筑服务,当好当地政府的喉舌,服务工作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记者的记录来让大众了解事实真相,满足人民大众获取信息的知情权,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在信息传播中记者的角色不可或缺。

2 记者角色“错位、越位”现象

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只扮演着某一种社会角色。记者同样如此。新闻记者常常处于这种痛苦的角色冲突之中。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扮演好自己的基本角色,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传递信息,丰富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好自己基本角色以外需要扮演的角色,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位置偏差,超越自己的职责、身份,表现出角色的“越位”和“错位”。

2.1 记者的“错位”现象

“错位”是指新闻记者的态度、言行及行为方式不是以采访者身份出现,而是在不自觉地与采访对象混为一谈,站到一起,混淆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这种记者的“错位”现象在新闻报道中时不时的存在。这种角色“错位”现象在“企业报道”中尤为突出。涉及企业正面的新闻报道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应。因此,很多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会千方百计拉拢新闻记者及其身后的新闻媒介,力求“用版面换效应”。个别新闻记者为谋取经济利益,违背职业道德和新闻报道原则,不自觉的站到企业一边说话,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欺骗受众,一定程度上让媒体失去公信度。这种现象在其它行业也有出现。

2.2 记者“越位”现象

“越位”指的是采访报道中记者的态度、言语、行为方式等超越了自己身份和职责的传播现象。记者是社会中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着巨大的权利,这种权利有时是无形的。正是这种特殊身份和权利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一些涉世未深的记者滋生出我是“无冕之王”的念头,由此导致记者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或在报道中加入进自己的感情色彩;最终出现报道失实的现象。

3 防范记者“错位、越位”现象的对策

其一,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搞清楚自己的职责,深知权利是党和人民给的,在行使权利过程中要以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重,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要明白自己只是一个真实事件的记录者,真实事件信息的传播者,不是裁判员,更不是断案的法官;要搞清楚,在利益面前,如何站稳脚跟,把握好导向关不被利益所诱惑,坚持做到客观真实,坚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其二,要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树立新闻敏感意识。发现新闻线索要及时跟进,同时要做到“抢”新闻要合乎时宜,有的放失。新闻报道讲究时效,并不等于对所有事实的报道都无条件地一味追求时效。我们主张“抢新闻”,但又反对“唯快主义”。什么情况下要“抢”,什么情况下“不抢”,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全局利益出发,选准报道时机,当快则快,该慢则慢。时机选择得当,就会引起受众的兴趣和重视;反之,会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同时,还要强化法治意识,采访报道行为只能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把注重时效同匆忙混淆起来。

其三,报道突发事件中把握好“度”。应对突发事件是当今媒体或新闻记者面对的一大课题。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方面需要记者做到“兵贵神速”,抢在第一时间做报道;另一方面又不能违背政治原则和宣传纪律。报道的着墨和份量上还要处理好“度”的关系。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深度报道,哪些内容可以浅一些,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比如:自然灾害,为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救援救助中,就应进行深度采访报道;报道车祸、雷电现象,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不需要作过多深究。

其四,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记者遵循事实的本来面目是毋庸置疑的行为准则。当面临威胁与诱惑时,心中的那杆秤一定要保持平衡。一位记者在矿难报道中曾这样说:“不管怎样,绝不用那沾满弱者眼泪的新闻素材和报道做交易。”这充分体现了记者的正义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记者的言行和举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做到不错位、不越位,避免导向错误造成的“祸”,真正做到导向正确带来“福”。

摘要:作为担任传播社会舆论信息的媒体记者,在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担当为大众服务,为大众负责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搞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为什么人说话,说出的话能不能得到社会和大众的认可。“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媒体记者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此,凡从事新闻宣传的媒体记者都应首先找准自己的定位角色。

篇4:妹妹扮演的角色

“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

“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儿子。

“你的角色是什么?”

“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但他们不肯透露谈话的内容。

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儿: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危险”。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然而,直到看了演出,我才真正了解那光芒的含义。

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危险(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但这不是简单的爬,“危险(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接下来,剧中的父亲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他刚说到“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危险”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危险”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因为“危险”的位置靠后,其他演员又都是面向观众坐着,所以观众可以看见妹妹,其他演员却无法看到她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对话还在继续,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也没有间断,台下的笑声更是此起彼伏。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變成主角,哪怕你连一句台词也没有。

(岑惠娟摘自《感悟》)

篇5: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有感

文章主要讲“我”的妹妹被选上演狗的角色,妹妹一开始非常难过,后来在爸爸劝说下努力排练,最终妹妹的演出非常成功,抢了整场戏。

是啊,在任何一个组织里,有“主角”也有“配角”,关键不在于你的角色,而是在于你的心态。心态好,自然成了主角;心态不好,只能成为配角。

赵本山原来就是一个种地的农民,在整个中国没几个人知晓他,但经过努力,赵本山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品演员了。

任何成功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是一颗万众瞩目的珍珠、钻石,充其量也就是一粒沙子,只有经过超于常人的努力、付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我们不应该抱怨,为什么自己就是配角?为什么没有人欣赏自己?答案很简单,像文章中爸爸说的那样:“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条狗,狗也能成为主角。”如果我们演好每一个“配角”,做到最好,以至于超过了“主角”。那么,我们就是人生中真正的“主角”了。

篇6: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有感

文章主要讲了:在一个话剧表演中,妹妹分到了不喜欢的角色,演一只狗,可经过爸爸的劝说,妹妹每次都去认真排练,付出了很多,两条腿都爬在地上磨烂了。表演的那天,妹妹表现得惟妙惟肖,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成为舞台上的焦点。这是因为爸爸告诉妹妹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多有意义的一句话,我们只要认真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不管怎样,只要你认真做,就有可能成功。

看到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一次书法比赛。于是我就自告奋勇的告诉班主任:“我要去参加”,我们的班主任十分不看好我,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太一般了,但是班上也选不出其他的人了,班主任只好让我参加。我为了让班主任对我刮目相看,每天晚上练字到深夜,不停的想:怎样写这一撇,那一竖,我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在比赛的时候,我拿了到了二等奖,从此班主任对我刮目相看了,每次办黑板报都叫我。只要我们要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每一件事情中我们都可能成为主角。

上一篇:以指路明灯为题的作文下一篇:蒲河小学办学理念、发展理念、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