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作文优秀

2024-04-16

英语高考作文优秀(精选8篇)

篇1:英语高考作文优秀

Everyone must work to live, but many people are fortunate enough to make more money than they immediately need. What should they do with this extra income? While it is tempting for people to spend it all on things they desire,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save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extra income for the future.

By saving money, people give themselves more security. They cannot predict the future; perhaps one day they will be jobless. At a time like this their savings can spare them a great deal of suffering and help to see them through the hard time. In addition, saving money allows people to build up a larger sum. They can then buy something more worthwhile than the small things they can but if they spend the money right away. For example, they may be able to buy a house with their savings. Finally, he practice of saving helps people develop the habit of setting goals and planning for their future. In this way they are bound to lead more meaningful and successful lives.

Most people would like to enjoy their money immediately. Nobody likes to wait for the things that he wants. However, if we learn to save our money, we cangain more advantages in the future. We will lead more secure and, thus, happier lives. We will also be able to buy the things we truly want but cannot afford right now.

篇2:英语高考作文优秀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my parents, my sister and I. My father is very strict to us. When we make mistakes, he educates us. But my mother is very gentle. When my father is angry, she always consoles my sister and I then says good words about my father. Though sometimes we have arguments, the family atmosphere is very harmonious. For parents, one must play the strict role while the other plays the gentle role. My parents educate us in the classic way. My sister and I have grown up, and we are from naughty girls to responsible adults. Now we are brave and polite. When people speak highly of us, my parents will be very happy, because it owes to their education. I am lucky to born in a harmonious family.

篇3:高考优秀作文因何“出彩”

一、立意深刻

分析去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的题目,“他们”、“人之常情”、“带着感动出发”、“举手投足之间”、“坚强”、“在自然中生活”、“触摸都市”或“感受农村”、“不要轻易说‘不’”和一些新材料作文,都直接或间接地考查着考生的主观世界。透过考生的作文,往往能反映出他们的人生态度,反映他们是否品学兼优。人生是一个大话题,它包括我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信念,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准则等。面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是全面客观地评价,还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乐观积极地正视,还是悲观消极地躲避;是患得患失,只顾自己,还是胸怀大局,兼顾大家。如果我们在作文时能将话题置于人生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就能使作文思路得到进一步拓展,写出更为深刻的文章来。

08年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青山一道同风雨》,文章开篇以歌词点题,即在灾难面前,我们与灾区人民共度难关。接着,以被困废墟下百余小时的姑娘乐刘会在被救出时的事实和言语“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一定会。我相信你们!”阐述在国难面前,青山无法阻隔我们风雨同舟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了团结的民族头上那一轮共同的明月。第六段,以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在五千米高空这个在国际军事学术上认为不可能执行的跳伞空降高度上跳下,给灾区中与世隔绝的乡镇带去了救援福音的事例,表述了“乡民与国家最动人的团聚”。进而写来自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的一次次友爱的救济与拨款行动,展示了这次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爱心的最盛大的团聚。这篇文章选取了典型事例,有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层层深入论证,视野开阔,境界高远,思想深刻。体现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是一篇立意颇为深刻的考场作文,得到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满分。

二、关注现实

作文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除了要健康、积极向上,还要有时代气息。关注社会、联系现实也是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当学生把话题放到阅读、人生、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后,学生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性的东西,才能在常人的观点或说法上再进一个层次。只有让这些天天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进入学生的视野,进入语文教学课堂,反映在学生作文的笔下,学生的作文才能有源头之活水。

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一文,作者将笔触及千千万万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女,将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真实地描绘出来,写出了他们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自然、不适应,再到他们心态的逐渐成熟,使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对一个成天只为高考拼搏的考生而言,能够将笔触及社会的现实问题,触及我们应关注的弱势群体,这本身也是教育的进步。而且,从总体上看,作文表达了作者对同龄人的同情、关注和企盼,言为心声,这也正是作文题目要求的体现。更为可喜是考生看到了问题,但没有一味抱怨,而是写出了农民工子女变化和作者的希望:“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这位考生走出了个体和小我,学会了关注他人,学会了以多元视野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女的观察、关爱,字里行间流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章的思想深度赢得了所有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满分。

三、构思别致

作文构思,指我们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它是写作的中心环节,是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构思大体包括材料的选择、中心的确定、形象的构想、结构的布局、技法的运用、表现形式的探索及考虑读者的特点与需求等。构思的新颖别致,指的是在提笔写作之前或正在写作之时能够想到并合理运用出一般人不易注意到的新角度、新材料、新的行文思路和表达方法,让人读了文章能够眼睛一亮,精神一振,觉得有收获。构思别致才能产生富有特色的佳作,这是获取高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如2008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作者巧妙地以“无字碑”为视角,来打量、考察、探索武则天。同时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较为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诠释了作为女人的武则天辉煌、无奈、痛楚和辛酸的一生。

文章以“无字碑”为第一人称叙述,既有对武则天一生大事件的勾勒、体会和透视,又有历史的大视野,以“碑”说话之后,又将目光投向时光的坐标。文章以“好奇”为由,命意所在,端在“理解”,故能深入幽微,叩动心弦,捕捉到历史的心跳与喘息。这样的巧妙构思值得提倡。

四、脉络清晰

兰德尔说过,“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在一篇文章中,结构和语言一样,都是给文章内容以具体形态的要素。文章结构脉络,不仅关系文章的表达质量,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生成或者改变思想内容。文章的结构,主要包括纵式结构法、横式结构法、总分结构法和小标题结构法等。文章如果能做到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不但能条分缕析,表意鲜明,而且会让人觉得整体性强,非常容易得高分。

如08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先总写“我相信,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人间社会,都会使我们收获最宝贵的财富”,接着分两个段落,分别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论述感动和出发的关系:“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纷乱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结尾总括点题: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自然中聪慧,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于是,我们要将这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这篇文章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方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总”,是对“分”或者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而“分”,则是对“总”的扩展,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整篇文章悟理而发,构思精巧严密,首尾呼应,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深得阅卷老师好评。

五、感情真挚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者,文之本也”,“一切作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歌唱出来的”……古今中外的无数格言说明,感情———尤其是真挚的感情是写文章的基础,情真则文活,情虚则文败。要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一定要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依托,所表现出的感情强弱、变化以及对人造成的影响要合乎生活逻辑,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怪话。这样的文章,就能做到“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2007年,在江苏,发生了一篇作文的分数从初评时的37分到终裁时猛加到53分,使这名学生的录取前景大为改变的“稀奇事”。对于这篇被“抢救”出来的优秀作文———《怀想天空》,江苏省语文高考阅卷组组长、南师大教授何永康点评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如:“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这段文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真情”!“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文章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

这几段文字,质朴无华,却情感真挚,很能震撼人的心灵。为此,何永康教授也告诫说:“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作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

篇4:英语高考作文优秀

2008年高考英语作文满分30分,总的原则是分六个档次酌情给分。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词数少于120的作文,从应得的分数中扣除2分。评分时应注意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多样性和准确性以及语言的连贯和得体。评分时应考虑拼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如果书写较差,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除了这个总的原则,具体操作起来,阅卷领导小组又对各档次做了更为明确的评卷要求,笔者在此仅说一下对优秀作文的评分要求。优秀作文得分在26分以上,要求要点全面,紧扣主题,观点表达充分,能有效的使用连接手段,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语言小错(拼写、标点等)不超过四个。由此可见,高考英语作文中要得到高分,考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文章要有精彩之处,或者说要有一些亮点,体现出考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用词要贴切而丰富,适当用一些有深度或难度的词汇或短语。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文章的好坏,选词很关键。一篇优秀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作者所运用的词汇来体现的,阅卷老师能从你的选词探知你是一个什么程度的学生,你的作文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档次。在英语写作中,遣词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如果用词重复,写出的句子往往单调乏味,文章没有感染力。用词多样化可以使句子表意生动,能增强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

二、句式准确而且要灵活多变,善于运用复合句。

简单句用得太多,会造成文章读起来乏味。同样意思的内容,能够运用比较复杂的句式结构来表达,要比只会用简单句来表达要好,得分自然就高一些了。例如:在作文中可以使用适量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等,适量运用非谓语动词作定语或状语,巧用with复合结构、倒装句、感叹句、强调句、虚拟语气句等。高考评分标准强调使用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复杂性,鼓励考生尽量使用较复杂的结构,并且对由此产生的错误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类从句,必然会使文章出彩。

三、巧用过渡词,使文章思路流畅、过渡自然。

恰当使用连接性的词语和句子,是使作文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篇好的文章不但要句子正确,要点齐全,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手段,从而使得文章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面笔者就以山东卷为例来看一看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附2008年山东卷英语作文及优秀作文例文及简评:

假设你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张华,班里从外地转来一名同学李明,他一时无法融入新的班级体,感到很苦恼。请根据下列要点用英语给他写封信:

帮他分析原因

给他提出建议

陈述你帮助他的具体打算

注意:次数120-150

优秀例文一:

Dear Li Ming,

Welcome to our class!Judging from your puzzled expression,I can say that its difficult for you to adjust yourself to the new class,isnt it? Now,cheer up and listen to me.

As far as I know,you left your hometown to study here,so you sometimes feel homesick.Besides,you might feel lonely since you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surrounding and people here.Whats more,the customs here might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your former school,am I right?

In my opinion,there is no point in worrying about these.What you should do is concentrating on your class and study.Then,try to be optimistic and out-going.Dont hesitate to turn to your teachers and classmates.Im sure that they are always pleased to help you o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would you like me to show you around our school,and then play basketball for a while? In addition,Id like to introduce some of my friends to you.

In a nutshell,please feel at home when you study here!

Best regards,

Zhang Hua

点评:这篇作文在试评的时候专家给了29分,应该算是一篇出色的文章。文中应用了大量的连接手段,过渡自然,行文流畅。在Judging from your puzzled expression,I can say that its difficult for you to adjust yourself to the new class,isnt it?一句中应用了分词及it作形式宾语。文中还运用了许多优秀词汇和固定搭配,如: optimistic and out-going,be familiar with,There is no point in doing sth.,adjust oneself to sth.,concentrate on,In a nutshell等。

优秀例文二:

Dear Li Ming,

Im sorry to learn that you have trouble in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the new class.So I hope I can give you a hand.

I think the biggest obstacle you meet with is yourself.You maybe regard yourself as a new comer and look down upon yourself.Besides,there may be some difficulty in language since you are not a native student.Thus you are too shy to communicate with classmates and teachers.

In terms of these,Id like to offer you some suggestions.Firstly,you should try to get rid of the feelings of being frustrated and lonely.Secondly,you should learn to talk with others actively an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various activities.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ur classmates.As for me,Ill encourage more students to study and play with you.Also,I can help you with your study and daily life.In a word,Im ready to help you whenever you turn to me for help.

Im firmly convinced that you will soon become a part of our class and you will enjoy it.

点评:作文中本来有一两处小错,笔者已经纠正了,当时这篇文章给了28分。总的来讲,这篇作文为一篇佳作,语法结构和词汇应用准确,句式灵活多样,如用到了倒装句: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ur classmates.定语从句: I think the biggest obstacle you meet with is yourself.状语从句: In a word,Im ready to help you whenever you turn to me for help.文章中有效地运用了连接手段,全文结构紧凑。此外,obstacle,frustrated,convince等词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

篇5:优秀高考英语作文

Sense of crisis means when you are in a comfortable situation and can’t feel anything bad would happen, but you have to have the feeling that the comfortable situation would not last forever and you need to make preparation in advance. Do not ignore it.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It is common that people are easy to get lost and get used to while they are in a comfortable situation for a long time. When something happens, they will lose their head. It will be hard for them to deal with. For example, Lucy is very good at English. With the talent in English, she only need to put a little attention on that subject, she can get be the No. 1. Then she is very proud and never work hard on that subject. However, she finds that she is not in the first place for a long time, and several classmates have done better than her. The result of her is because she does not have the sense of crisis.

篇6:高考英语作文优秀

假如你是李华Li Hua,你的英国朋友Peter给你发来微信,想了解一下你的家乡自“十九大(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以来所发生的变化,请你用英文给他回复。

内容如下:1. 精准扶贫(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效果良好;2. 环境保护得到了明显改善。

注意:1. 词数100 左右;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优秀范文】

Dear Peter,

I’m glad that you are car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my hometown. Now I w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i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since the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 has reached its ideal aims. Many poor families have got effective help from local government and have improved their life greatly. Many old houses are replaced by new tall buildings which are surrounded with green trees and colourful flowers. The rivers that had been polluted seriously before are getting clearer and clearer. Besides, all kinds of fishes return the rivers. The sky is filled with white and cleaner clouds.

Please come to visit my hometown in the near future.

Yours,

篇7:优秀高考英语作文

金刚的故事 The Story of King Kong

New York city is the first city of America. It has many famous buildings, we can see these landmarks in the movie all the time.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is one of the tourist sites, most people will think of the movie King Kong. I also know about this building from the movie. King Kong was captured by the bad guys and was brought to the New York city. Compared with the human beings, King Kong was more like human beings. He fell in love with a girl and spared no effort to rescue the girl from all kinds of dangers. The scene of King Kong , sitting in the tall building, watching the sunset was so touching, but later this peace was break by human, at last, King Kong fell down and died. People said he died for the beauty, which makes it a legend.

纽约市是美国的第一大城市。它有许多著名的建筑,我们随时可以在电影中看到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帝国大厦是其中一个旅游景点,大多数人会想到电影《金刚》。我也是从电影那里了解到这个建筑。金刚被坏人们被带到纽约市。与人类相比,金刚更像是人类。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不遗余力地拯救女孩于各种危险中。金刚坐在高高的建筑里,看着日落的情景是如此感人,但后来这份平静被人类破坏了,最后,金刚从楼上坠楼死亡。人们说他为美女而死,这使它成为一个传说。

篇8:高考优秀作文的引用技术探析

翻开高考优秀作文试卷, 很多文章都不乏吸人眼球的名言佳句。 据统计, 在广东省考试院公布的10 篇2015 年高考优秀作文中, 有9 篇作文引用了名人名言或经典诗词, 有的作文甚至多处引用, 可以说, 名句成为了作文高手们的 “至爱”, 引用名句是夺取高分作文的一大法宝。 为此, 笔者总结出一种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引用方法, 又称 “引用技术”。

一、 引用技术的格式

引用作为一种漂亮的修辞格, 若是仅仅当作一种可供欣赏的语言图画, 这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毫无益处。只有实践性强的引用技术, 才能发挥修辞格的写作力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提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引用名言名句到底有没有实践性强的技术格式呢? 为此, 笔者梳理高考优秀作文, 总结出4 种常用格式。

1. 显摆式引用

这种引用格式常常为 “作者+引句” 或 “作者+出处+引句”, 有些引用只有引句而无作者也无出处, 格式可以灵活多变, 不拘一格。

很多考生写作时总是困于想不到恰当的名句, 其实, 主要原因是不敢大胆架设名句与主题之间的桥梁。 我告诉大家, 引用是显摆的一个有用技术, 引用的关键其实不在于 “恰当”, 而在于 “含金量”。 引用的名言含金量之所以高, 主要在于句子本身有一种人类永恒的精神共识。 只要名句与主题有丝毫关联, 就可以冲破羞涩的牢笼。 若是还要增加引用的分量, 最好的做法是泄露作者和出处。 这样表面上是增加可信度, 实际上是提升引用的阅读征服力。

比如2015 年重庆市高考满分作文 《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开头引用: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恶, 往往是昙花一现的, 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 而善, 则永世长存。”

开头第一段即为一处引用, 若是用心咀嚼的话, 就会发现狄更斯的名句与主题中心 “人做错事, 会内疚, 会惭愧, 也是一种美德” 关联并不大; 若要说有联系的话, 那只能说, 该名句也是谈论道德问题。 这里, 把名句置于开头, 更多的是将读者带到一种道德高地, 引人深思。 另外还泄露名句的作者和出处, 而且为作者挂上头衔, 更增添了名句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 评析式引用

这种引用格式常常为 “作者+引句+评析”, 也是一种巧妙的引用方法。

倘若显摆式引用较为粗糙的话, 那么评析式引用的技术含量显然高出一截。 这种引句内容要与主题存在直接关联, 或正相关或负相关, 也就是说两者的吻合度较高。 评析引句需要较强的思维功力, 巧妙的引用不仅仅是为了推出引句, 更是为了导出作者的思考, 增强议论的力度。 引句后文常常接着两项内容: 评点和分析, 评点引句的影响力, 分析引句的内涵。

评点的目的在于 “吹嘘” 引句的震撼力, 并把这种震撼力传递给读者。 如2015 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 《匠人精神, 别样风采》 的引用: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 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的这句话时常响在耳边。

这里, 作者打破常规, 机智引用, “故意” 说 “时常响在耳边”, 强调名句的价值, 目的不外乎想兜售名句, 冲击读者心灵。

当名句内容能直接论证主题时, 不妨对名句进行细致分析, 挖掘名句的内涵价值, 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分析时常用的句式有 “此言一针见血地道出……”“诚然……可是……”。 如2015 年福建卷高考优秀作文 《行与路》 段首引用:

龙应台曾说:“在这世上, 有些关, 只能一个人过, 有些路, 只能一个人走。” 诚然, 泅渡在生命的急流中, 有人陪同会增加我们劈波斩浪的勇气, 可是人生的重要关口, 却往往要一个人去跋涉, 才能完成自我精神的升华与成长, 实现自我提升与飞跃。

在亮出作者和引句之后, 结合论点, 对引句内涵进行辩证性分析, 可以运用句式 “诚然……可是……”, 体现作者的多元思维和辩证思考。

3. 嵌入式引用

这种引用格式常常为 “引句+ ‘的’ +中心词”, 这是一种经济且实用的引用格式。

在这种引用格式中, 引句嵌入原文句子中, 常常扮演定语的角色, 修饰后面的中心词, 形成修饰关系, 引句与中心词之间也可以是替代关系。 此时的引句往往是简洁精悍的诗词佳句。 嵌入诗词佳句, 能够使得中心词的内涵更为丰富, 更为典雅, 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 更能让阅卷者立刻 “触摸” 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

比如高考优秀作文的引句短语:“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执着, “独钓寒江雪” 的悠闲,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的迅速, “泥腿子想做科学家” 的嘲讽, “霞光亦满天” 的余热。

引句对中心词进行解释修饰, 使内容更为形象, 更为具体。 再如高考优秀作文语段:

身近自然, 去享受诗意的生活。 我向往 “采菊东篱下”的悠闲, 我心仪 “人迹板桥霜” 的静谧, 我追寻 “低头弄莲子” 的祥和……而身近自然, 它恰能给我们带来悠闲、静谧、 祥和的感受。 (2015 年广东考生 《身近自然, 诗意生活》)

这里连用3 个诗句来修饰中心词, 以具体的意象对中心词进行阐释, 使得 “悠闲”、“静谧” 和 “祥和” 的内容可感性更强。

4. 穿引式引用

这种引用的格式为 “引句+引句+引句”, 这是一种富有活力的引用格式。

当写作的思路或者说分论点可以用名句来表达时, 我们不妨引用名句来串起文脉, 穿引全文, 成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 增添文章的光彩度, 也使文章笼罩浓浓的文化情味。 同时, 这样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 读起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从阅卷效果来看, 这种引用容易制造兴奋, 诞生新意, 而在高考阅卷场上, 阅卷老师需要的正是兴奋点、 刺激点, 这样看来, 这种引用格式就是考场上一种理想的选择。 当然, 这种引用需要作者贮存丰富的名句, 并能智慧地找准引句与分论点之间的关联。

以被赞为 “2015 年十佳高考满分作文” 的作文 《深入灵魂的热爱》 为例, 通篇以名句穿引全文, 运用名句作为线索, 所有引句均从不同角度描写莲花的特点, 表现对莲深入灵魂的热爱, 这样的引用诗意地表现了中心。

开头:“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主体: (1)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2) “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 3)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二、 主题整合与引句运用

如果说, 引用格式解决的是引句表达的问题, 引用主题解决的是写作对象的问题, 那么引用技术解决的就是引句表达与写作对象的组合问题。 其实, 作文就是一个用语言文字缔造秩序的过程。 作文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工程, 而是系统的长期工程。 只有经过序列化、 层级化、 主题化的训练, 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 我们更应看到作文是一门语言的技术, 技术过硬, 才能言之有文。 引用作为一种修辞格, 只有引用技术过硬, 才能化为写作的生产力。 而当前作文语言表达的教学弊端在于, 引用修辞纯粹被看做一种可供鉴赏的语言现象, 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概括, 或者说陈述性知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写作知识的学习, 并不是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更不是作文教学的目的和重点。” 当然, 作为现象分析, 引用修辞具有很强的理论解释力, 但作为作文应用, 引用修辞则难以转换成可操作的实践能力。 这也就不难解释, 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背诵诗词名句, 但是到了高三, 学生可能还是难以引用一两句名言, 更不要说形成比较稳定的引用意识。

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 即便学生大脑中装有浩繁的名言佳句, 但是由于积累的名句支离破碎, 学习的内容、获得的体验呈碎片化, 写作还是一头雾水、 无从下笔。 其实, 积累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 而是提取。 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 要真正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建构起引用的序列化结构, 加强专项性训练, 建立可操作的实践体系。

为此, 笔者从同一主题出发, 依据主题将意义相似、相反的名句整合起来, 建构名言佳句体系, 上下延展, 左右逢源, 使主题更为立体, 更为饱满。 并分主题来训练学生引用名句的能力, 目的在于强化学生运用引用的自觉意识, 提升学生的引用加工能力。 我国著名修辞学教授王希杰在 《修辞学通论》 中告诫我们 “修辞格的生命全在于运用”, 于是, 笔者归纳了八大主题: 时代价值、 青春时间、沉默与表达、 传统与现代、 变革与坚守、 读书与写作、 人性与品德、 物质与精神。 每大主题都配有30 句名言佳句, 每句名言附上出处, 并标明名句的分析功能, 使得名句的运用更为圆满和自如。

比如, “人性与品德” 主题有下列名句:

真正的平静不在于远离车马的喧嚣, 而在于内心修篱种菊。 (民国才女林徽因) 【对 “平静” 的措施分析】

眼泪, 是生命的果; 歌声, 是生命的旗。 (当代诗人汪国真) 【对 “喜怒” 的特点分析】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美国女作家奥尔珂德) 【对 “忧患” 的意义分析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当代诗人北岛) 【对 “卑鄙” 和 “高尚” 的对比分析 】

要逆转人性, 必须有两个因素: 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 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当代作家王小波) 【对“人性” 的要素分析 】

最有道德的人, 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 【对 “道德” 的特点分析】

… …

又如, “时代价值” 主题有下列名句: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 偌大的中国, 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而今日, 偌大的中国, 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对古今 “安静” 的对比分析】

活着就是一种成就。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对“生命” 的意义分析 】

我是哭着来, 笑着走。 ( 中国著名文学家金克木) 【对 “社会” 的态度分析 】

人生如钟摆, 在痛苦和领奖台之间徘徊。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 【对 “社会” 的状态分析】

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 【对 “时代” 的特点分析】

下个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对 “时代” 的属性分析】

… …

该主题所列项目包括校园生活、 现代文明、 精神品质等各个方面, 涉及的范围广泛, 且具有代表性, 是学生所熟悉的、 都有亲身体验的。 从应试角度来说, 这些主题基本可以覆盖作文的话题, 主题设计具有思辨性, 避免单一化的思想, 这也比较符合高考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因此, 这样的主题安排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 主题化的引句整合比较符合人类的记忆规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 否则很快就会忘记。” 我们所获得的名句, 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 那将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 因为一串不连贯的名句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

在训练层面, 每次小作文规定主题或者中心论点, 要求引用两个以上名句; 每次大作文也规定相应的名句。 这样的写作训练虽然具有至上而下的指令性特征, 但帮助了学生检索相关信息, 使训练更具明确的指向性。 尤其可贵的是, 这样的写作训练建立了 “作文与阅读积累” 之间的桥梁, 拓宽了写作思维宽度, 让学生亲历专项写作的过程, 体验专项写作的过程, 使得训练的实效性明显增强。 学生的引用意识明显增强, 让引句扎根于学生的笔尖, 更可喜的是学生引用名句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引用名句的格式自由灵活, 语言自然文采飞扬, 意蕴深远。 借来梅花一缕魂, “借” 来他人深邃的思想, 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抵达刘勰所说的 “据事以类义, 援古以证今” 的高地。

比如, 笔者要求学生围绕 “坚守道德底线” 观点, 写一篇不少于150 字的小作文, 必须引用两句以上名言, 选择 “时代价值” 主题中的名句。 学生的作文精彩纷呈, 如:

坚守内心最纯真的道德底线, 恪守社会最质朴的规则。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曾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诚然, 喧嚣的时代炙烤着人的心灵, 美丽的玫瑰在远处摇曳, 但是, 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心中的玫瑰而冲破道德底线, 因为那是对社会秩序、 对他人利益的践踏。 叔本华曾告诉我们, “人生如钟摆, 在痛苦和领奖台之间徘徊。” 在徘徊中, 我们不仅需要坚守 “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道德底线, 更需要有胸怀天下、 放眼四方的高远。

上面引句主题貌似不能论证此论点, 两者没有一一对应, 吻合度不高, 通常看来, 作者不会把这样的引句引入这里, 但是作者巧妙地把主题放置在时代背景下来思考, 找到了引句与论点之间的契合点。 于是, 底蕴丰厚的语段就诞生了。 其实, 古代文人吟诗作赋也喜欢贴上他人的佳句, 达到黄侃在 《文心雕龙札记》 中所言的 “引事引言, 凡达吾之思而已”。

上一篇:足球方队解说词下一篇: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