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2024-04-27

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制度(精选8篇)

篇1: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行为,加强公司对法律事务的管理,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降低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特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公司办公室内设法律顾问室,负责法律顾问的组织联络和日常工作。

公司办公室通过召开论证会、座谈会,听取法律顾问意见,也可以直接请法律顾问就有关事务提供书面法律意见。需要委托法律顾问代理案件的,由公司法制办代表公司办理有关委托手续。公司办公室应当为法律顾问履行职责提供必要条件。

第三条公司法律顾问由公司外聘法律专家、律师和法律事务人员组成。公司聘任的法律顾问,应当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并在所从事的法学教学、法学研究、律师、司法、仲裁等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具体人选由办公室提出建议,公司办公会审定。

第四条法律顾问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为公司各部门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信息。

2、根据需要协助起草、修改、审查合同、协议、章程、声明、函件等法律事务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

3、协助聘请方处理各类纠纷,与相关部门交涉、发表声明,代理诉讼、仲裁及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等。

4、根据需要办理或协助办理有关非诉讼(仲裁)法律事务。

5、根据需要对公司职工进行法律培训,协助公司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6、协助公司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根据需要参加经济、贸易、科技等项目考察、论证、商务谈判、签约。接受委托,参与经济合同及商务谈判,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7、根据需要参与经营项目的立项、调研、资信调查、可行性法律分析、起草合同等法律文件、商务谈判、调处纠纷等工作;

8、协助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并提供风险评估及解决方案;

9、提供最新法律法规信息,并针对国家新颁布法律、修订法律,就公司经营活动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出具《法律建议(意见)书》;

10、参与公司兼并与收购、股权转让、资产出售、重组、改制等事务;

11、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参与有关的涉外法律事务的谈判、签约活动,在授权范围内,参加招标、开标、见证和代理各种商务活动;

12、接受公司委托,办理其它法律事务。

第五条公司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可以文字或口头的方式随时(当面或电话)向法律顾问提出法律咨询要求,法律顾问提供的解答、咨询意见或法律信息仅供咨询人参考。

第六条法律顾问履行前述第四条2、3、4、6、7、8、10、11项工作职责,各部门须通过公司办公室向法律顾问交办。对于有关法律事务,如有公司办公室的书面文件统一部署或授权,各部门可以直接与法律顾问联系。

第七条凡须经法律顾问审查的合同文本或其他文书,均应在该文本签字生效之前送审,除紧急情况外,一般应适当提前,为法律顾问留有必要合理的工作时间。

第八条法律顾问办理任何法律事务须在公司授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越权处理。法律顾问的任何审查意见均为参考意见,有关人员应当认

真考虑,如认为不妥或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不予采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探讨。

第九条法律顾问可因履行职责之需要享有下列权利:

1、应邀参加有关会议,了解情况,主动提供咨询意见。

2、调阅、复制有关关联性档案资料。

3、要求有关人员如实反映情况,无保留地提供相关背景、技术、往来函件等资料。

4、声明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观点。

第十条法律顾问履行职责应当遵守公司工作纪律,保守公司商业秘密,不得以公司法律顾问名义从事与本规则所定职责无关的活动。

第十一条法律顾问应确保履行职责所需要的工作时间。

第十二条对于诉讼、仲裁案件,如因受诉法院或案情等因素,需要另行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的,由法律顾问提出建议人选供办公室、有关部门负责人参考,共同协商确定。

第十三条法律顾问室应建立健全登记、备案制度,适时梳理分析并根据需要提供分析意见。

第十四条法律顾问室可根据工作需要购置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汇编等法律书籍、资料,订阅相关法律报刊杂志。

第十五条法律顾问办理公司法律事务所发生的诉讼、仲裁费、代理费,交通、住宿费,根据事务的归属,由发生该事务的有关部门审查承办,公司根据实际发生额给予解决。

外聘法律顾问因公出差,差旅费报销按照公司部门经理标准执行。第十六条本工作制度经公司办公会批准后生效实施。

篇2: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引导语:众里挑一,只为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优秀的专业的工作总结。在您一定能找到那份属于您的工作总结。下面是工作总结栏目的小编整理的公司法律顾问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前来了解。×× 股份公司:

精诚合作又一年,我们作为贵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在过去的一年里,在贵公司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大力支持以及公司法律事务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广泛、努力配合下,并经我们二人的不懈努力,公司的法律事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飘然而至,为总结工作,继往开来,以更好开展、完成新一年的工作,现将过去一年以来法律顾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力作好已结案件的执行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挽回公司的损失。二 0 ×× 年的公司的催收货款的诉讼案件,主要有三个,一是 ×× 县 ×× 镇潘 ×× 拖欠货款案,二是廖 ×× 货运合同纠纷案,另一是广东省 ×× 县何 ×× 等人拖欠货款案。现三案早已结案并已申请进入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前一案,经我们与 ×× 县人民法院的积极、主动配合,并多次、及时与执行法官沟通,使得执行法官出工又出力,最后取得了法院及时退回了我公司的诉讼保全保证金,潘 ×× 所欠的货款也依法执行完毕的园满结果。后两案,执行工作很不顺利,至今未果,其根本原因是当事人居无定所且现下落不明,我们目前还未掌握他们的行踪及定所,法院也因我们提供当事人的住所不能而无法开展执行工作,使得后两案的执行尚未了结。从而无形中导致了公司的眼前损失。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积极主动多方打探上述两案当事人的踪迹,催促法院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并全力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以早日挽回公司的该项损失。

二• 依法出具了律师函及法律意见书,要求客户履行约定义务及指导公司及公司法律事务部有序开展法律事务工作。主要表现如下:

(一)向河南省 ×× 股份有限公司等拖欠我公司货款的公司出具律师催款函,要求拖欠我公司货款的公司及时清偿货款,以使得公司货款及时回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公司员工人身权利,应公司的要求,依法出具了多份法律意见书。×× 年 10 月份,前公司员工孙 ×× 多次以不同方式、手段威胁我公司主要领导李 ×× 并进行敲诈勒索钱物。接到公司的通知时,我们深感事情的严重性,即刻同公司取得联系,及时同公司领导研究孙平的行为性质及其法律后果。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孙 ×× 的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于是向公司明确表示:孙 ×× 的行为性质严重,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其已涉嫌犯罪。为制止不法行为发生,保障李 ×× 人身安全,我们建议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由公安司法机关介入侦查,以追究孙 ×× 的刑事责任。为此,连续两次向公司出具了两份关于孙 ×× 涉嫌敲诈勒索罪的法律意见书,以更好地维护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为规范公司管理,合法有序生产经营,继续出谋划策。公司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大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依法对其进行规范,使其科学、有序进行是非常必要的。我公司是一个大公司,且日益发展壮大,为此,对我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规范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必要。因此,我们积极、主动同公司法律事务部联系,及时调整、修改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并进行细化,使公司、员工的行为尽量做到规范化。同时,针对个案或公司管理的某方面,进行重点调整和修改,比如,在农药行业管理方面,我们依法向公司修改并提交了《对中国 ×× 行业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文,供公司参考。

四、制定和完善了公司营销人员的担保制度,办理了部分营销人员的担保手续。

(一)制定和完善了公司营销人员的担保制度。对公司历年的营销人员的担保制度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完善,制定了《担保工作操作规程》、《保证合同》、《内部销售承包合同》、《担保人基本情况表》、《担保财产清单》等。

(二)办理了部分营销人员的担保手续。20 ×× 年 3 月份,分别到桂林、玉林、贵港、柳州等地,办理了部分营销人员的担保手续。

(三)、为维护公司利益,挽回经济损失,继续对李 ×× 等人拖欠公司款项纠纷一案的申诉、抗诉。李 ×× 等人与公司欠款纠纷一案,历经一审二审,法院均裁决为公司内部事务,由公司自行解决。我们认为,法院裁决依法无据。现案子已申诉至区检察院,区检察院已将案件移送至 ×× 区检察院立案审查,并将做出抗诉。

五、举办法律讲座,对公司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 年 12 月 29 日,我所在夏威夷国际大酒店举办新公司法法律培训讲座,出函邀请李 ×× 总经理等公司领导参加,因临近年终,公司事务多不能出席。鉴此,我们向公司呈送了

此次讲座资料供公司及时 参阅,并附送律师事务所的第五期《同望法律参考》供公司存阅,以了解法律知识和当前的法律动态。以上是我们一年以来的顾问工作总结,回顾过去的一年,尽管有些货款得不到及时回笼,已结的案子亦执行不回,但我们欣喜看到,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公司的运行有序规范,诉讼事项明显减少。这在客观上,与我们顾问律师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对于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们深表歉意,并真诚希望在未来的 20 ×× 年内,我们能通力合作,尽心尽力地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为公司的科学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提高公司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市场经济当中运用法律知识这个武器,共同把贵公司的法律事务工作做得更好,确实地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努力地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公司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律师事务所 律师

以上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公司法律顾问工作总结范文,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

篇3:公司资本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

1公司资本制度的法律价值

1.1安全

维护交易安全是法律首要的价值功能, 安全意味着法律必须为主体提供某种稳定的秩序, 当人们在该法律秩序下从事活动时, 其合法的利益不会招致损害, 因而可以产生预期的安全感。相反, 动荡的社会环境、无序的经济行为、易变的法律政策, 不可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 包括公司法在内的所有民商事法律都应该一马当先地担负起使社会交易风险最小化、安全保障最大化的重任。资本经营是一项极具流动性, 风险性极高的事业, 安全性标准对公司资本制度的设计和变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公司资本制度的安全性是指公众在特定资本制度的法律指导下与公司开展业务往来的活动中, 其权利的保障情况, 即公司债权人的权利保护情况。作为公司制度核心内容之一的公司资本制度应在确保公司资本真实, 降低信用风险, 为公司交易相对人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方面发挥其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1.2公平

公平是自古以来法律孜孜追求的理念和目标, 公司资本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平主义哲学观的体现。有限责任自产生以来, 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了鼓励投资、促进资本积累、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作用, 但其存在价值和合理性一直受到质疑, 其中遭非议最多的是它对债权人的不公正性, 把本应由股东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 使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为了矫正有限责任的不足, 公司法随之创制了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等, 以实现公平、正义的市民法理念。另一方面, 随着股权的分散和所有与控制的高度分离, 股东会日益成为公司的象征性机关, 现代公司实际上为一小部分并不享有财产权的人所掌握, 股东已难以或无力决定公司及自己出资财产的命运, 所以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其权益的实现, 这也是公正观念的逻辑推理。公司资本制度所确立的股份自由转让原则及公开让渡制度无疑为股东利益的有效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1.3效率

公司法作为商法之中受社会经济秩序变更影响最大的分科之一, 其效率价值功能不可忽视。促进和刺激投资, 减少投资成本,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增值, 推动社会的发展, 是公司法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现代公司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制度, 不仅担负着维护交易安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任, 而且在如何降低筹资成本, 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也应发挥其应有的制度功能。事实上, 在法律实务中, 公平、安全与效率时常存在着不协调甚至冲突。当法律过分强调交易安全时, 往往就会提高公司的运作成本, 而影响其运作效率;反之, 如果法律过分偏重为投资者或公司提供便利条件, 过分强调效率功能的发挥, 则有可能削弱法律的安全保障机制。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资本总是追逐盈利最大化, 效率自然也就成了公司资本制度的首要价值目标, 离开效率, 安全就失去任何实际意义, 没有效率, 公平也无从谈起。各国公司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 只有建立在效率优先, 兼顾安全、公平基础上的公司制度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公司制度。

2公司资本制度立法模式

2.1法定资本制

法定资本制又称资本确定制, 是指公司在设立时, 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 并须由股东全部认足 (发起设立) 或募足 (募集设立) 。公司成立后, 若要增加资本, 则须经股东大会决议变更公司章程所载的资本数额, 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法定资本制要求:1、公司章程必须记载符合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2、公司章程所确定的资本总额必须在公司成立之前全部认足或募足;3、发起人在承诺出资后, 必须实际履行缴纳出资的义务。法定资本制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司设立时的资本真实、可靠, 防止公司设立行为中的欺诈或投机, 能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及交易安全。但这种严格的资本制度也有其不甚合理之处:它一方面增加了公司设立的难度, 限制了公司的灵活经营;另一方面因公司成立初期经营规模的限制而极有可能导致所筹资本的闲置浪费或冒险投资;此外, 增资扩股手续繁琐也使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张受到一定限制。

2.2授权资本制

授权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 资本总额亦需记载于章程, 但股东仅按一定比例或章程所定的最低限额认缴资本, 公司即可成立或开业, 未认足部分, 授权董事会根据营业需要及市场行情随时发行新股来募集。由于未认足部分已在章程所记载的资本总额之内, 再行募集时则无须履行增资程序。授权资本制要求: (1) 公司章程既要载明公司的注册资本又要载明公司成立之前第一次发行的股份资本; (2) 注册资本、发行资本、实缴资本与授权资本同时存在, 但各不相同; (3) 发起人只需认购并足额缴纳章程所规定的第一次应发行的股份数额, 公司即可正式成立。授权资本制相对于法定资本制来说, 它的优点在于赋予了公司资本灵活性, 便于公司成立以及免除了繁琐的增资程序便于公司增资扩大规模, 适应了市场经济对公司决策迅速高效的要求。但是, 在授权资本制下, 公司的实收资本可能很少, 注册资本的相当部分不能落实, 易于被欺诈投机行为所利用, 削弱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2.3认可资本制

认可资本制是介于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之间的新的公司资本制度, 也称“折衷资本制”或“折衷授权资本制”, 是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有机结合。它是指在公司设立时, 公司章程中所确定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必一次全部筹足, 其余股份可以授权董事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发行, 但首次发行的股份不得少于法定比例, 发行股份的授权也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的公司资本制度。其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缴付折衷资本制。它是指注册资本必须全部发行与认购但又无须全部缴付的模式。另一种是发行折衷资本制。它是指注册资本无须全额发行和认购, 但已发行和认购的股份必须全额缴付对价的模式。认可资本制有以下特点: (1) 融合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 克服了两者的弊端, 兼顾安全与效率。一方面减少公司设立的难度, 避免因资本闲置造成浪费, 提高了公司运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对公司首次发行股份的数额和公司资本总额的最后筹集期限作了明确限制, 使公司资本相对地稳定, 有利于保障债权人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2) 公司资本的含义趋于复杂, 出现“实收资本”、“注册资本”、“名义资本”等多种概念, 传统的资本三原则由此获得新的涵义, 仅指发行资本 (实收资本) 的确定、维持和不变; (3) 各国对认可资本制的适用一般不作强制性规定, 自由适用原则使得任意性成为认可资本制的一大特色。

3公司资本制度立法价值比较

3.1法定资本制——偏重安全的选择

大陆法系国家实行严格的法定资本制, 从其公司法规定的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原则以及对公司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中, 可以看出大陆法系的法定资本制重在对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安全的保护, 更多体现了社会本位的思想, 其合理性在于: (1) 构成对公司目的的合理限制。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目标, 加上公司创立初期, 其本身各项制度尚不完善及规范,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这一目标很可能成为公司股东为获利而不惜以牺牲他人的合法利益或社会利益为代价的借口, 因此, 通过公司资本制度设置一定的程序和条件, 对公司及其股东进行必要的限制, 可以使相关交易主体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 (2) 构成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相对于公司内部的股东而言, 公司的交易相对人和债权人, 因为通常无权介入公司的经营管理, 也没有便捷的渠道可以获得公司内部的真实信息, 在交易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通过资本制度的明确规定对他们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参与到与公司的交易中来, 才能使公司这种处于初创阶段的交易主体在市场上立足、生存下来, 并正常地运营和发展; (3) 构成对公司负面效应的防范。公司在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上具有规模性、有序性、连续性等特征, 这使公司有更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和作用于相关的市场主体, 一旦这种力量以侵蚀和损害他人利益的形态发生时, 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可能远远超过单个自然人的力量。因此, 在公司创建初期, 立法为其负面效应设置严格的预防机制, 使其在一定机制的制约下发展壮大, 要比盲目地追求效率更重要。

3.2授权资本制——偏重效率的选择

授权资本制由英美法系国家所确立, 该种公司资本制度是在法定资本制推行了一段时间后才确立的, 其在制度设计上更多地考虑到的是为投资者和公司提供种种的便利, 迎合投资者的心理, 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 体现了立法者偏重于“效率”的立法价值取向。其合理性在于: (1) 符合现代公司的经济理念。现代公司的种种制度规定都是为了实现公司和股东利润的最大化,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现代公司成本支出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授权资本制在制度上减少公司设立时及运作中的环节与程序限制, 公司的成本支出也就减少了, 效率也就提高了, 现代公司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2) 符合股东投资的目的。现代公司给予股东有限责任的权利, 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社会公众踊跃投资, 并利用和发挥公司能够集中资金、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组织优势, 为股东寻求利益最大化。若公司设立时及成立后“壁垒”重重, 公司就不能实现高效率运作, 不仅股东投资的目的无法实现, 而且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3) 认可资本制——安全和效率的平衡认可资本制也是由大陆法系国家所确立的公司资本制度, 该种资本制度确立于法定资本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并已开始影响公司的发展和运作之时, 是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对其原来实行的法定资本制进行变革并吸收英美法系授权资本制的长处的结果, 其一系列的规定, 体现了立法者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力求平衡的立法价值取向。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以认可资本制代替原来的法定资本制的合理性在于:①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效率。实践中, 法定资本制的确造成了公司效率的低下, 所以在公司人格独立观念已深入人心, 经济秩序也相对稳定之后, 立法者对法定资本制僵硬的实体规定、繁琐的程序条件进行删减、修改, 实际上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对效率价值的肯定与追求;②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追求灵活。追求交易安全的公司资本制度, 往往在公司设立和运行的过程中, 通过明确的规则约束公司的行为, 这一方面使公司的一切行为处于一种稳定易控的状态, 另一方面也很容易使公司陷入一种固定不变的僵化的状态, 削弱公司设立者的积极性及公司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对这种僵硬的模式进行变通, 才会给公司的设立者留下一定的空间, 使公司能够较为灵活地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自由地探索和有效地利用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源, 创造性地运用更为有效的办法发展公司, 更主动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巍.略论公司资本制度[J].法制与社会, 2007, (01) .

[2]杨雨泽.我国公司的资本制度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14) .

[3]史正保.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解析[J].商业时代, 2008, (02) .

[4]曹晖.试论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8, (12) .

篇4: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关键词:公司法律顾问;合同管理;预防性合同;救济性合同

一、公司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分类

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我国合同法学上对合同有各种理论分类,如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等,这些分类在法学研究层面当然各具理论价值,但从企业实务层面来说,主要考虑将合同管理中所涉各种合同进行如下三类划分:

(1)业务合同、劳动合同及其他合同。视企业所在行业或经营范围的差异,合同涉及本企业商品或服务正常生产与销售的,则为“业务合同”。

“劳动合同”为本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以劳动用工内容为核心的各种合同。

除了上述两类合同以外,以本企业作为合同当事人的任何合同均可划入“其他合同”之列。最常见的“其他合同”有银行借款合同、保险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以及运输合同、仓储合同等等,其范围十分广泛,难以也不必逐一罗列。

(2)涉外合同与非涉外合同。以本企业作为合同当事人的合同中,如果合同含有“涉外因素”,如对方当事人为境外主体、合同客体在境外,或者合同内容与境外有关的,则为“涉外合同”。它们同样可以纳入上述涉外业务合同、涉外劳动合同及其他涉外合同三项分类当中。

与涉外合同相对应,不含涉外因素的合同,无论是业务合同、劳务合同还是其他合同,均为“非涉外合同”。

(3)防范性合同与救济性合同。从订立合同的根本原因来看,企业的各种合同仅为两类,一类是为了便于事后有约可循、操作规范、减少或避免争议、防范合同风险而订立的,另一类则是争议已经发生、为解决争议而达成的各类协议。前者称之为“防范性(或规范性)合同”,后者则为“救济性合同”。

二、公司法律顾问在防范性合同管理中的主要工作

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与制定常用格式合同,发挥制度的作用与“批发性管理”的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同管理也应重在防范,即公司法律顧问应该担当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防火员”,而不该只在风险已经产生后充当“灭火员”。不过,企业涉及的合同份数众多、种类复杂,法律顾问人手有限,往往又难以事事参与、件件过问、款款亲为、字字把关。

为了解决这一管理效率上的矛盾,首先必须从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与制定格式合同开始,为企业建立或完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作用与“批发性管理”的效率。相关管理制度包括:①交易对象审查制度。从合同相对主体究竟如何开始,弄清交易相对方的身份、状况、资信等基本信息,做到不谈、不订连交易对象基本状况都没有搞清楚的糊涂合同②高水准格式合同使用制度。对于常用、非重大的书面业务合同,区别其性质与种类,由公司法律顾问会同外聘社会律师制定比较规范的合同格式,供业务、劳资管理等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③合同条款及法律讲解、培训制度。定期为业务、劳资管理人员讲解条款、研读法律,让他们在提高合同法律及风险意识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有关条款的具体含义及利害关系,避免不知其所以然的机械套用;④合同签订前的最终把关制度;⑤已签合同的公司法律顾问留存备案制度;⑥履行过程中风险出现或极有可能出现时,对公司法律顾问的第一时间报告或通报制度。

2.对于重大、复杂的业务合同,公司法律顾问必须从各个环节真正参与其中,必要时与单位外聘的常年或专项法律顾问律师协同管理

标的较大、法务复杂、事关企业重大利益的合同,从一开始洽谈时就应该有公司法律顾问的全程参与,以便在交易对象、交易标的、结算方式、品质保证、合同担保、争议解决方式、诉讼管辖乃至于适用法律、合同文本等方面从严把关,在合同签订、履行、协商等各个环节,为企业争取进了能多的合法权益。

考虑到专业知识、执业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局限,可会同单位外聘的常年或专项法律顾问律师进行合同协同管理,以真正帮助企业避免法律风险,维护企业最大的合法权益。

3.注意合同签订、履行、协商、联络等环节证据的留存与收集工作

对于与合同相关的票据、文书、往来业务资料认真收集,妥善保管;对于未能顺利履行、可能发生纠纷的合同,相关往来文书必须由公司法律顾问起草与经公司法律顾问修改发出,避免业务人员因不谙法律而可能造成的被动局面;同时,又为其后的救济性合同管理留下证据、打好基础。

三、公司法律顾问在救济性合同管理中的主要工作

由于现实世界及企业运作环境的复杂性,再周密的防范性合同管理措施也不可能绝对不出意外,从而诉讼风险的控制或诉讼管理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公司法律顾问做好救济性合同管理工作。

1.出现纠纷后,进行协商、调解解决问题可能性的判断,做好纠纷解决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完全顺顺利利、当事人之间毫无不同意见可能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利益的不同与冲突使得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同看法、争议并不少见。如果争议不可避免,且争议明显具备法律性质,则公司法律顾问就不能置身事外,而应根据争议的具体情况,如争议产生的原因、涉及企业利益的大小、对方态度与要求等等进行综合判断,看是否具备协商、调解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与业务人员一道,订好解决纠纷的各类具体协议并参与、监督这种救济性协议或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实现妥善解决纠纷的合同管理目标。

2.诉讼、仲裁难免时,应积极准备并及时进入司法或准司法程序

如果不具备协商或调解的可能,或者协商、调解久无效果,以及发现严重危害本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如侵犯本企业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等)与商业秘密,挪用、侵占企业财产,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等,则应积极收集、准备证据材料,向企业权力决策层书面建议进入诉讼、仲裁等司法或准司法程序。

参考文献:

[1]孙艳艳.论设立中公司合同债务的承担.法律学.中央民族大学,2013

篇5:公司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

一、目的

1、为公司各部门提供更紧密的核心业务法律支持;

2、提高法律服务的深度、品质和效能;

3、规范法律服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二、工作模式

1、以公司业务运营进度为轴心,在公司汇总工作进度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前置性法律分析和法律建议;

2、以公司法务部门为主导,开展法律分析和服务;

法务部门负责

(一)建筑施工领域

(1)参与勘察合同、设计合同、委托招标合同、委托监理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买卖合同、建筑装修装饰施工合同等施工阶段所涉及合同的审查及修改,并制定适合甲方的标准化合同。

(2)参与同上述合同相关合作意向人的谈判,考察、审查合作意向人的资质、资格。

(3)审查、修改招投标文件,参与招投标过程。

(4)为甲方处理与承包方、分包方、材料设备供应方、实际施工人、劳务方的法律关系提供建议。

(5)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各环节涉及的设计变更通知、往来信函、指令、通知或会议纪要等文件进行法律风险审查,提出法律优化建议。

(6)针对A设计变更与工程施工的准确衔接、B隐蔽工程、中间工程的验收、C总包方与分包方的配合施工等施工环节中的易发责任风险,设计出合法并具操作性的证据保留方式及程序。

(7)对工程签证和索赔事宜的处理及风险防范提供法律支持。(8)甲方的施工成本测算与控制提供法律意见。

(9)为甲方竣工验收、竣工结算、工程交付、工程资料整理相关工作提供法律服务,完善相关制度。

(10)针对施工工期、质量、工程款支付、竣工验收结算、工程维修等主要环节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时与甲方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建议。

(11)处理其他涉及施工的问题和纠纷。

2、前期手续报建。

(1)向甲方提供涉及前期报建手续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支持,并对本地政策特点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予以说明和提示;

(2)梳理报建流程图,对各报建环节的时间节点及所需资料,所需前置程序、所需时长提供咨询服务;

(3)对甲方报建流程提出优化建议。

3、土地一级开发。

(1)为甲方项目拆迁提供全面政策法规依据及总体法律意见;

(2)协助组织召开论证会,对项目可行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分析(专家费用由甲方承担);

(3)提供拆迁补偿安置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的预测分析报告;

(4)针对不同的被拆迁单位或情况,拟定拆迁方案降低拆迁费用(安置费用、补偿费用、税费等);

(5)参与拆迁过程中的重要谈判;

(6)设计补偿安置方案,或对现有安置补偿方案的合法性进行论证;(7)拟订、审核与拆迁有关的各种协议;

(8)为拆迁中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提供法律意见;(9)对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进行现场指导;(10)处理与拆迁相关的抵押、查封、权属纠纷等。

5、土地、项目取得。

(1)提供项目中介信息,为公司介绍可行性项目;

(2)对甲方拟取得的项目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包括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存在的风险、获取的最佳途径;

(3)参与项目可行性方案的论证,并出具法律意见;

(4)参与项目取得的谈判,包括直接取得、转让取得、合作取得等方式与对方的谈判,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5)起草、修订项目取得、运营的合同等法律文件;

(6)参与项目运营中的问题的讨论并出具法律意见和相关法律文件;(7)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文件的制作;(8)提供办理土地转让、土地抵押登记等相关土地法律服务。

6、其他法律问题。

(1)为甲方公司提供法律信息支持。提供与甲方行业及对口政府职能部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章的动态报告并定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2)参与商务谈判、合同谈判及会签。确保谈判及合同的合法合规性。(3)全程参与招投标。(4)法律风险提示义务。

(5)审查、修订公司的合同签订流程、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协助制定与

甲方公司相适应的合同签订流程、合同签订注意事项,协助甲方规范公司业务操作流程。避免同一环节相同问题的重复发生,以使甲方项目流程化运行。

(6)建立标准化合同体系,起草材料采购、建筑施工、房屋销售、前期物业管理等业务的标准化合同作为范本,便于甲方在业务中使用,避免同一类型的合同多次重复修订,提高工作效率。

(7)根据甲方需要,草拟、制订、审查、修改合同、协议、公告、声明等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维护甲方合法权益。根据甲方需要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函、尽职调查报告。

(8)根据公司或项目需要,为甲方员工提供专题性法律培训服务,以增强甲方员工法律意识,储备法律知识。

(9)协助甲方人力资源部进行劳动关系管理。拟订劳动合同、聘用协议、培训合同、竞业禁止协议、保密协议等法律文件。拟订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参与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的集体合同谈判。处理企业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诉讼。

篇6: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律师事务所常年法律顾问单位

服务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保障本所常年法律顾问单位(以下简称顾问单位)服务工作的发展,保证服务质量,并使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律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所实际,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法律顾问是指律师依法接受顾问单位的聘请,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顾问单位提供日常多方面的法律服务的专业性活动。

第三条

本所及其指派的顾问律师在为顾问单位提供日常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守诚信原则,依法维护顾问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顾问单位的承接范围和委托程序

第四条

本所接受下列顾问单位的聘请和委托,担任其常年法律顾问:

1.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其派出机构;

2.法人;

3.其他组织;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4.个人。

第五条

本所及其指派的律师为顾问单位提供如下常年法律顾问服务:

1、咨询、尽职审慎性调查;

2、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函;

3、参与重大商务谈判;

4、起草、审查、修改、制定合同和规章制度;

5、代办登记注册等法律事务;

6、法制宣传、教育、培训;

7、提供有关法律信息;

如接收顾问单位委托,代理其处理各类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案件以及参与调解纠纷的,应当另行签订专项法律服务委托协议。

本所受聘指派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服务内容、范围、工作安排由双方在法律顾问合同中明确约定。

第六条

本所受聘担任法律顾问前,要对拟顾问单位资信进行初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企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历史:法定注册登记情况、股权结构、下属公司、重大的收购及出售资产事件、经营范围;

2、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管理架构(部门及人员)、董事及高级管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理人员的简历、薪酬结构、员工招聘及培训情况;

3、公司业务情况:产品及服务、重要商业合同、销售条款、销售流程、信用额度管理、研究及开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中国特殊的经营环境和经营风险分析、公司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及影响;

4、公司财务情况: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投保情况分析、外币资产及负债、历年财务报表的审计师及审计意见、最近三年的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或有项目(资产、负债、收入、损失)、无形资产(专利、商标、其他知识产权);

5、公司债权和债务状况:债权基本情况明细、债权有无担保及担保情况、债权期限、债权是否提起诉讼、债务基本情况明细、债务有无担保及担保情况、债务抵押、质押情况、债务期限、债务是否提起诉讼;

6、公司资产及权属状况:土地权属、房产权属、车辆清单、专利权及专有技术、以上资产抵押担保情况;

7、公司涉诉事件:作为原告诉讼事件、作为被告诉讼事件、作为第三人诉讼事件;

8、其他有关附注:公司股东、董事及主要管理者是否有违规情况、公司有无重大违法经营情况、上级部门对公司重大影响事宜;

9、企业经营面临主要问题:困难或积极因素、应对措施。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第七条

本指引第六条所载信息由负责承揽该拟顾问单位的律师(以下简称承揽律师)负责收集。

第八条

根据拟顾问单位提供的证据、材料,承揽律师应依照《律《律师执业避免利益冲突规范》的规定,在本所范围内进行利益冲突查证。

如有违反《律师执业避免利益冲突规则》规定的情形,原则上不得与该拟顾问单位签订聘用协议。

第九条

发生本指引第八条所载情形时,承揽律师应当向该拟顾问单位完整真实的说明相关情况;在取得该拟顾问单位书面同意给予豁免并经本所业务委员会同意后,方可与该拟顾问单位签订聘用协议。

第十条

拟顾问单位通过利益冲突查证和资信调查后,应当与顾问单位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条款:

1、顾问单位及受顾问单位的名称(姓名)、住所、通讯方式;

2、法律顾问的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履行职责的权限;

3、聘期起止时间;

4、顾问单位为保证法律顾问职责的履行提供的必要工作条件和物质保障;

5、顾问律师应有的知情权;

6、法律顾问费的支付标准和办法;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7、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8、双方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

9、违约责任;

10、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章

顾问单位的日常服务流程

第十一条

签署完毕委托合同后,由负责该顾问单位日常法律服务的律师(以下简称“承办律师”)负责对顾问单位进行风险评估调查。

第十二条

承办律师依据法律风险评估调查结果,对顾问单位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起草《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应风险防范建议。

第十三条

承办律师应就顾问单位的《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防范建议上报本所业务管理委员会审批。

业务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评估结论和建议的,就该评估报告和建议加盖事务所公章,送达顾问单位。承办律师负责与顾问单位就该报告和建议进行沟通,并协助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第十四条

受本律师事务所指派担任法律顾问的承办律师必须是本所律师及以上级别律师。律师助理、实习律师不得以事务所名义担任法律顾问,但可以协助律师完成法律顾问工作。

第十五条

受本律师事务所指派担任顾问律师的承办律师,应尽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快熟悉顾问单位情况,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1、顾问单位的性质、职能、经营范围、内部结构及负责人、隶属关系、主要关联方等;

2、顾问单位近期的法律事务的性质、种类、有否特急事项;

3、对顾问单位需提供法律服务的事项进行归类、整理。

第十六条

对于专项法律顾问服务,承办律师应当根据《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对顾问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整理公司各类合同文本。

2、劳资法律培训。

3、协助完善规章制度。

4、一线人员法律培训。

5、税务建议。

第十七条

在与顾问单位签署日常法律服务合同时,应明确双方具体联系人。此后双方具体事务的对接和处理,由双方联系人负责。

第十八条

承办律师在为顾问单位提供日常法律顾问服务时,应遵照如下具体流程:

日常合同审核等简易类事务:联系人→承办律师→顾问单位;

重大复杂法律事务:联系人→承办律师→合伙人律师或业务委员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会→顾问单位;

第十九条

对顾问单位的法律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直接接收顾问单位法律服务需求的承办律师或联系人,不论该事务之后转至何处,均应对该事务的最终处理负责,其应对该事务的后续进展承担跟踪和督促落实之责。

第二十条

承办律师应当建立法律顾问服务工作日志,详细纪录法律顾问服务工作每日进展。

承办律师应对与顾问单位之间的全部邮件、文件等往来函件做好备案和保存工作,并分单位进行存档。

第二十一条

承办律师在受指派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过程中对遇到的重大问题、参与重大项目、经济合同谈判及时报本所业务管理委员会讨论。

第二十二条

本所业务管理委员会定期到顾问单位征求法律顾问服务意见,对承办律师工作进行考评。

第二十三条

除承办律师与顾问单位另有约定外,本所指派担任顾问律师的承办律师在对顾问单位进行日常服务时,应遵守如下时限规定:

(1)法律咨询

对于顾问单位的法律咨询事项,要求口头解答的,承办律师应在顾问单位提出问题后1个工作日内作出解答;要求出具书面法律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书的,应在顾问单位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关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法律意见书。

(2)法律文书

顾问单位要求起草、修改各类法律事务文件及诉讼文书的,承办律师在1个工作日内响应顾问单位起草、修改法律文书的要求,就具体事宜与顾问单位联系沟通,并在沟通完毕后3日内完成法律文书的起草或修改工作。(3)合法、合规性审查

顾问单位要求对法律事务文件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以口头方式告知的,承办律师应在收到法律事务文件1个工作日内告知顾问单位审查意见;以书面方式告知的,承办律师应在收到法律事务文件3个工作日内出具法律意见书或其他书面建议书。

第二十四条

当承办律师出现请假、住院、休假等需暂时离岗情形时,承办律师应提前3个工作日确定暂时代替其履行顾问服务职责的本所律师及以上级别律师,同时应将上述事项通知全部顾问单位,并告知代行顾问职责律师的联系方式。

本所律师替代其他律师暂时履行顾问单位服务职责的,应遵守本指引之规定。

第二十五条

当出现顾问单位对承办律师服务行为投诉情形的,应由本所合伙人律师对该事项进行调查。如因本所承办律师行为不当

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工作指引

导致顾问单位投诉,应将上述情况上报本所业务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处理。

第四章

其他事宜

第二十六条

《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因期满或法律服务事项完成而终止后,承办律师应及时写出总结报告,报本所业务管理委员会。

对于已终结案件,承办律师应当按照本所《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及时整理案卷并归档。

第二十七条

《法律顾问服务协议》期满或终止前,本所及顾问律师应主动就是否续聘征询顾问单位意见,若顾问单位有意续聘,应及时就续聘条件进行磋商。

重新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应当按照本规范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篇7:xx年公司法律顾问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公司法律顾问工作总结

精诚合作又一年,我们作为贵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在过去的一年里,在贵公司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大力支持以及公司法律事务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广泛、努力配合下,并经我们二人的不懈努力,公司的法律事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飘然而至,为总结工作,继往开来,以更好开展、完成新一年的工作,现将过去一年以来法律顾问工作情况总结

一、全力作好已结案件的执行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挽回公司的损失。

0

年的公司的催收货款的诉讼案件,主要有三个,一是

镇潘

拖欠货款案,二是廖

货运合同纠纷案,另一是广东省

县何

等人拖欠货款案。现三案早已结案并已申请进入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前一案,经我们与

县人民法院的积极、主动配合,并多次、及时与执行法官沟通,使得执行法官出工又出力,最后取得了法院及时退回了我公司的诉讼保全保证金,潘

所欠的货款也依法执行完毕的园满结果。后两案,执行工作很不顺利,至今未果,其根本原因是当事人居无定所且现下落不明,我们目前还未掌握他们的行踪及定所,法院也因我们提供当事人的住所不能而无法开展执行工作,使得后两案的执行尚未了结。从而无形中导致了公司的眼前损失。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积极主动多方打探上述两案当事人的踪迹,催促法院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并全力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以早日挽回公司的该项损失。

二•

依法出具了律师函及法律意见书,要求客户履行约定义务及指导公司及公司法律事务部有序开展法律事务工作。主要表现

(一)向河南省

股份有限公司等拖欠我公司货款的公司出具律师催款函,要求拖欠我公司货款的公司及时清偿货款,以使得公司货款及时回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公司员工人身权利,应公司的要求,依法出具了多份法律意见书。

月份,前公司员工孙

多次以不同方式、手段威胁我公司主要领导李

并进行敲诈勒索钱物。接到公司的通知时,我们深感事情的严重性,即刻同公司取得联系,及时同公司领导研究孙平的行为性质及其法律后果。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孙的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于是向公司明确表示:孙的行为性质严重,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其已涉嫌犯罪。为制止不法行为发生,保障李

人身安全,我们建议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由公安司法机关介入侦查,以追究孙的刑事责任。为此,连续两次向公司出具了两份关于孙

涉嫌敲诈勒索罪的法律意见书,以更好地维护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为规范公司管理,合法有序生产经营,继续出谋划策。

公司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大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依法对其进行规范,使其科学、有序进行是非常必要的。我公司是一个大公司,且日益发展壮大,为此,对我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规范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必要。因此,我们积极、主动同公司法律事务部联系,及时调整、修改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并进行细化,使公司、员工的行为尽量做到规范化。同时,针对个案或公司管理的某方面,进行重点调整和修改,比如,在农药行业管理方面,我们依法向公司修改并提交了《对中国

行业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文,供公司参考。

范文仅供参考

篇8: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法律研究

关键词:公司司法解散,解散标准,法律问题

一、公司司法解散概述

(一) 公司司法解散概念

我国的公司解散有三种:自愿解散、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自愿解散是指公司根据自身的意愿来解散公司的行为。行政解散是指公司因其违法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被行政主管机关强制解散。司法解散是指法院依据利害相关人的申请, 依照相关的法律和事实做出裁决, 强制解散公司的行为。

1933年美国最早制定了司法解散制度, 英国、德国、日本等随后制定了该制度。我国1993年《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自愿解散和行政解散, 但并未规定司法解散制度。2005年重新修订《公司法》, 正式采行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新《公司法》第183条建立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由于规定过于抽象,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 》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二) 》。

(二) 公司司法解散影响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有效解决公司僵局和公司压迫等问题。首先, 该制度是对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保护。通常公司董事会由公司大股东操控, 有时存在恶意的打压中小股东的情况, 公司司法解散此时起到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作用。其次,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是价值平衡与协调的产物。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并非简单的将解散公司的请求权赋予股东, 而是需要以谨慎的态度来权衡相关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后, 公司司法解散有利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进程[1]。

强制解散公司有利有弊, 我们看到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积极影响时也不能忽视它消极的一面。首先, 公司司法解散会使增社会失业人口增加, 这不利于社会稳定。其次, 公司司法解散不利于保障债权人权益。公司解散时进行清算, 债权人只有在公司缴纳了职工工资、社保费用、法定补偿金和所欠税款后才能进行受偿。最后,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浪费社会资源, 公司在设立、运行过程中建立的商业资本、信誉等会在解散后消失。

二、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法律问题

(一) 解散标准模糊

虽然我国《公司法》第183条对司法解散的标准做出规定, 《司法解释 (二) 》第一条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司法解散的适用情形, 但解散标准还是过于模糊。

183条规定里的“公司经营管理严重困难”、“股东利益受损”、“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不同法院间的理解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的执法尺度也不同。《司法解释 (二) 》第一条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实践可操作性, 但学界此仍有不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司法解释 (二) 》第一条是有关受理条件的规定, 只有同时满足规定条件才受理, 但事实上法官并未将《司法解释 (二) 》第一条第一款理解为受理条件;也有学者认为《司法解释 (二) 》第一条是“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细化标准。在一些案件中, 法官确实承认这一细化标准并将此作为判断是否应予解散公司的实体标准[2]。

(二) 替代措施有限

由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救济成本过高, 因此很多国家在立法中都倾向于采取一些替代性的救济措施。在我国, 主要有回购股权和法院责成召开股东大会两种替代性手段, 但第二种方式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也就说我国在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上的替代性措施有限。

(三) 公司司法解散的恶意诉讼

司法解散诉权是中小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但也应当防止股东滥用此请求权。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个别股东滥用解散请求权, 甚至恶意诉讼的情况。有学者提出, 有少数股东有时并不排除在维护自己利益之外, 出于不正当的目的追求不合理的利益而提起诉讼, 例如以较高的谈判价格向控股股东出售股权, 因此,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 应当谨慎辨别少数股东起诉的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

三、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完善

(一) 细化公司司法解散的标准

首先, 要做到细化公司司法解散的标准, 就要明确解散事由。英国以成文法和普通法的判例制度对公司司法解散的事由进行了“列举加概括”式的规定, 德国法采取概括式立法模式, 日本、美国运用了列举式的立法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采用概括式规定。我国可以向这些国家 (地区) 学习立法经验, 通过列举式和概况式规定司法解散的事由。其次, 扩大“公司经营严重困难”的具体形态。有学者提出《司法解释 (二) 》第一条第一款既不是对公司司法解散案件受理条件的普遍性规定, 也不是对公司法183条的进一步细化, 因对很多法院在实际操作中对许多提出解散的公司的诉求予以拖延或不予受理。该规定就是基于这一情况而强调, 在公司已经出现了法律规定的任一的情况下, 法院应当受理而不能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这是对受理案件中特殊案件的专门强调, 并不意味着不满足此规定的案件就不予受理, 更不代表应当根据此规定判决是否解散。

(二) 确立公司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机制

综上所述, 我国应借鉴他国、地区的立法经验, 建立相关替代措施。如股份强制回购, 我国《公司法》在第75条规定了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 当公司陷入僵局并进入到公司司法解散程序时, 法院可以强制公司或其他股东以市价购买发生争议的股份。但一般情况下, 难以协商确定股份回购价格, 可由法院在采取委托中介机构以评估的方式确定股份收购价格。再如规定法院判决强制公司分立制度。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分立可以不经过清算程序, 公司分立后争议各方可以分开经营, 但一般公司分立必须由原公司做出分立决定或决议并签订分立协议, 而此时的公司难以形成有效分立决定或决议。此时法院可以以判决代替公司做出分立决定, 同时通知债权人和公告, 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3]。

(三) 建立防止股东滥用诉权的措施

我国没有防止股东滥用诉权相关制度以防止司法解散诉讼现象的恶性膨胀现象。建立诉讼费用担保制度和败诉股东的赔偿责任制度可以有效防止股东滥用诉权, 但由于小股东财力有限, 该制度可能会阻碍股东诉权的行使。因此要能建立有条件的诉讼费用担保制度, 即只有被告能证明原告是恶意诉讼才可以要求原告提供诉讼费用担保。

四、总结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有利有弊, 虽然经过学术界和司法部门的无数次讨论和修改, 它仍是一个不太成熟的体制, 制约着公司司法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我国可以向英美等国家借鉴立法经验, 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完善我国的司法解散制度。

参考文献

[1]覃远春.“公司僵局及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 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8年第9版.

[2]尚海明, 彭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立法的完善”, 载《商业研究》, 2014年第449期.

上一篇:爱祖国 爱新疆 爱乌鲁木齐 信息下一篇:功放噪音消除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