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2024-05-09

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精选7篇)

篇1: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5以内序数,学习10以内序数。

2、能从不同方向辨别序数。

3、发展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会在生活中运用。

二、活动准备:

教师教具:洞洞板、棋子

幼儿学具:洞洞板、棋盒

三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能说出10以内序数词。

2、难点:从不同方向辨别序数。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5以内序数,感知10以内序数,

游戏一:看谁猜得对

1、教师取出一摞带有小动物图案的棋子,洞朝上插在演示板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

2、教师提问小朋友:“现在我们来猜猜这些棋子的图案是什么?你们想先猜第几个棋子?”(请小朋友说序数词并指出所说棋子的位置),鼓励小朋友大胆猜,引起幼儿兴趣(例如,我猜第5个棋子下面是小猫,然后请小朋友翻开排在第5位的棋子,看看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小朋友说出正确的名字,并说出它排在第几位)。以此类推,直至把5个棋子翻完。

3、这个棋子排在第几?(指着第5个),老师在后面添上一个棋子,问:“这个棋子排在第几?依次插出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个棋子。”教师:“小朋友真聪明,如果我把棋子换一个排列方式,你们还能说出他们排在第几吗?”

4、将棋子摆成一个圆圈(棋子数在10以内),教师:例:“如果猴子排在第一,从右往左数,蝴蝶排在第几?小兔排在第几?“从左往右数,蝴蝶、小兔又排在第几?”“要找到动物在圆圈里的位置,怎样才找的对?”

小结:在圆圈中确定一个排头,找准数的方向,就能知道要找的动物排在第几。

(二)、练习10以内序数

游戏二:我说,你做

1、请小朋友将有房子图案的1摞棋子洞洞朝上插在演示板上第一数字1的后面。

2、教师:“现在我们来翻翻看,这些棋子的图案都是什么?你们想先看第几个棋子?”(请小朋友说序数词并指出所说棋子位置)“请小朋友翻开从左往右数第四个棋子。”孩子翻过来并说说从左往右排在第四位的是谁。(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游戏三:听指令,摆棋子

请小朋友取出1摞有小房子图案的棋子,听老师的指令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不同方向摆棋子,并说一说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某某图案的棋子宝宝排在排在第几位?或排在某某位置的棋子宝宝是谁?(教师可变换多种方式提问,发展小朋友多向思维)。

延伸:让小朋友回家数数自己家在第几单元第几层,回来悄悄告诉老师(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篇2: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二、活动目标:

1.掌握10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2.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不同排列次序。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数字卡、序数卡片、地垫、小动物、音乐。

经验准备:幼儿能够用语言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好消息,森林里要盖新房子了啦!我们一起看看都是哪些小动物有新房子住?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看这座漂亮的房子它一共有几层楼?每一层有几间房子呢?

(二)基本部分

1、帮小动物找门牌号,理解序数的位置。

师:这么多小动物住在大楼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看看它们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房子,我们先从每层楼的左边数,小羊住在哪里呢?它在第几层的第几间房子?那我们用哪个门牌号来表示呢?门牌号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第二个数字呢?小狗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其他小动物分别住在大楼的哪里呢?它的门牌号是什么?

2、再次引导提问,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师:刚才从左边数小羊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那从每层楼的右边数,小羊的门牌号发生变化了么?正确的门牌号是在第几层的.第几间?那为什么小羊两次都在7楼,房间号却不一样呢?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去确定物体在队列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3、游戏:小小魔法毯

(1)游戏玩法:有9×9的地垫格子,幼儿跟随音乐在地垫上跑起来,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幼儿选择一块格子站下来,并用语言正确表述自己在二维空间中的具体位置。

(2)师:森林里的小熊家有一块非常好玩的魔法小地垫,今天小熊也想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来玩。但是当音乐停的时候,你要找一块小地方站上去,并且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如果说对了位置,魔法生效了就可以继续玩游戏。

(3)师:从左边数,你在魔法地垫里的第几层第几间?那从右边数,他在第几层的第几间?

(三)结束部分

游戏:开火车

篇3: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一、活动实录

设计和执教的教师为园级骨干教师,能代表全园大多数教师认识和实施《指南》的水平。

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从两个方向(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 辨别5以内数物体的排列位置,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物体排列次序。

2.喜欢辨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经验:已初步学习5以内的序数(从左往右数)。

材料:鞋(小拖鞋、小皮鞋、小运动鞋),图书(动物绘本、人物绘本、水果绘本),食品(巧克力、口香糖、饼干)生均两份;自制三层的鞋柜、书架、食品架各两个;记录纸,车票,图卡。

活动过程

1. 复习5以内的序数。游戏“坐车”,幼儿根据车票的序号找到自己的座位。

2. 学习从不同方向辨认5以内的序数。引导幼儿观察鞋柜有几层,说出三种鞋分别摆在第几层,知道鞋柜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数到数字几就是第几层。

3. 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介绍材料(书架和图书、鞋柜和鞋、食品架和食品)及操作规则(根据图卡摆放物品)。(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分享与小结。

二、问题和困惑

教学活动后,我们组织了研讨活动,大家先找出了活动中能较好实践《指南》的主要表现:

1. 目标比较到位。首先,目标要求幼儿“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物体排列次序”,体现了《指南》中有关数学认知的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其次,在幼儿已会从单一方向辨认物体序列次序的基础上,设定了高一层次的目标要求: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2. 材料体现生活化。活动的材料和情境都来自幼儿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指南》所要求的“数学应让幼儿在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理解和学习”。

3. 过程体现“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理念。活动过程以游戏“生活小能手”贯穿始终,关注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活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研讨,大家分析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的讲解不到位,二是缺乏幼儿的表达和交流,三是材料未能较好地物化教学目标和内容,四是教师对幼儿数学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中缺少数学语言。

(二)教师的困惑

这四个问题是我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后继的研讨中,教师们就上述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1. 数学活动中如何认识和把握教师的讲解。

大家认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讲解不到位,如教师没有具体讲解新游戏的玩法与规则,也没有通过讲解把幼儿的操作经验提升为相应的知识。对此,执教教师深感困惑,她说:“我之所以在活动中尽量简化教师的讲解,是希望能体现 《指南》所要求的‘幼儿自主和主动学习’。如果教师讲多了,幼儿可能就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教师的讲解呢?”

2. 数学活动中要不要组织幼儿的表达和交流。

教学活动中缺少幼儿之间的表达和交流,这也是大家重点指出的问题。对此,执教教师的困惑是: 数学概念、术语都比较抽象,幼儿难以表述清楚。

3. 如何从学习经验中梳理和提升数学知识。

材料的操作使幼儿获得数学经验,教师的梳理和提升才能帮助幼儿从经验中获取数学知识。但我们发现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有关数学概念、术语的表述有误,这是许多数学教学活动的通病。对此,执教教师的困惑是:目前自己处于对数学概念、术语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的水平,提升自己水平的途径有哪些?

4. 如何借助材料物化数学目标和内容。

幼儿是借助材料的操作来获得数学经验的,因此,材料是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材料,执教教师的困惑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物化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学具或材料。

三、我们的结论

大家认为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也是多数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时面临的。就此,我们以本次活动为案例,组织教师们进行认真而深入的研讨,获得以下共识。

(一)适度性讲解,避免讲解的“过”与“不及”

以教师的“少讲”来体现幼儿的自主、主动学习, 这是对“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理念的认识有误。教师的讲解并不是代表幼儿的被动学习,教师要思考的是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怎样讲才能确保幼儿的主体地位。

活动中教师必须讲解的内容有游戏材料、玩法和规则,还有活动的重、难点以及对幼儿数学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不能不说或少说。讲解的方法可以是:

1. 用互动式讲解介绍材料、游戏玩法及规则。

师幼互动式的讲解是指教师在说一整段话时, 对其中一些需要幼儿注意的问题做停顿,让幼儿补充完整后方才继续讲解。如,在环节1教师讲解游戏材料、玩法和规则时,师:一共有——(幼:5)辆公共汽车,两辆是——(幼:黄)色的,两辆是——(幼:绿)色的,每辆车都有——(幼:5)个位置。小朋友要看清自己车票是哪一辆汽车的,是第几号座位,根据车票上车找自己的座位。互动式讲解既有助于集中幼儿注意力,又能帮助幼儿了解教师讲解的重点。

2. 问题在先、讲解在后,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的讲解最好与提问相结合,在幼儿自主思索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 如讲解前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把活动过程由教师“告诉幼儿”转变为“引导幼儿自己找出答案”,让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基础上,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构建数学经验和知识,凸显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例如:在环节2中,为了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运用序数词,正确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教师可以提出三个问题:(1)货架共有几层?你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数的?(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下往上)这个问题点出了活动的重点,即序数的方向性。(2)饼干(巧克力、口香糖)摆在第几层?这个问题是让幼儿迁移已有的单方向辨认序数的经验,说出食品的位置。(3) “有人说口香糖摆在第一层,也有人说口香糖摆在第三层,这是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即数的方向不同,同一物品排列的顺序也不同;在环节3要求幼儿按题卡上的标志摆放物品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认真想想,题卡上的标志代表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学的新知识,自主分析标志;在操作完成后的幼儿检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和好朋友相互检查,看看你是不是把所有的物品都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如果发现有物品放错了位置,请把它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提问在先, 讲解在后的方法尤其适用在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点的学习和检查等环节上。

(二)表达和交流是幼儿学习和运用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认为数学活动必须提供幼儿表达交流的机会,因为幼儿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感知和认识有关数学的知识,是一种对数学经验或知识的内化过程。例如:在环节1幼儿找到乘车位置坐下来后,可以请幼儿相互检查,说一说“我坐在第× 位”。在环节2中学习从不同方向数序列时,教师不要急于教,而是让幼儿借助已有经验和同伴相互说一说“ 我看见饼干(或巧克力、口香糖)摆在第 × 层”。在环节3幼儿按图卡摆好物品后,指导幼儿互相检查后说一说“从上往下数,我摆的东西是在第× 层,从下往上数,我摆的东西是在第×层”。

(三)用数学语言梳理和提升幼儿的数学经验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教师应该用规范的数学语言组织数学活动和梳理、提升幼儿的数学经验。例如: 环节1乘车游戏结束时,教师指导幼儿复习序数的知识“从单方向数说序数”,应该这样表述:“想找对自己的座位,先应该知道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然后找到第一把椅子,从它开始接着往后数椅子,数到几就是第几把椅子”。环节2的学习新知识“从不同方向数, 同一物体排列的序数不同”时,可以这样梳理和提升幼儿的操作经验:“货架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开始数的方向不同,同一物品排列的顺序也不同。我们只有说清楚数的方向,别人才能明白每一个物品的位置。”为了改变教师的数学理论和知识较为贫乏的现状,我们将组织专题培训活动。

(四)用材料物化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篇4:复习10以内序数的游戏两则

游戏目的:

通过听同伴口令“第几个蹲”,熟练掌握自己在队列中的序位。

游戏玩法:

4位小朋友朝同一方向站立成排,确定起点后开始报数,明确自己是第几位。然后由4位小朋友中的任意一位开始游戏,也可由“黑白配”确定第一位游戏者。游戏开始后,由被选中的那位小朋友先双手围报“萝卜”,并依据自己的站位说:“第五个蹲,第五个蹲,第五个蹲好第二个蹲。”第二个小朋友听到了,赶紧接,“第二个蹲,第二个蹲,第二个蹲好……”他想挑第几个都行,游戏依次进行。

游戏规则:

1.孩子在游戏中若没及时接上,需同伴提醒的,就当众学小动物叫,自己是第几位的,就学叫几声。

2.游戏进行中,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幼儿在队列中的位置,重新进行游戏。

3.也可根据幼儿对已有序数的掌握程度,酌情增加人数。

游戏二:“摸人”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学习从不同方向、排位确定被摸人在队伍中的序位,巩固1-10的序数。

游戏玩法:

此游戏分三个层次:首先请10名孩子站成一排,由幼儿确定摸谁,教师默数后确定其位置,上前摸此幼儿,让幼儿猜老师是如何“一摸就准”的。谜底揭示后,请幼儿尝试摸人。

第二个层次是请两名孩子同时摸人,先确定其中被摸的一人,明确其是从哪边数起的“第几个”,然后找到从相反方向数起的“第几个”,由两个小朋友蒙上眼睛后同时摸,看谁摸得又对又快。

第三个层次是请20名幼儿分站两排,先确定第一个被摸的小朋友的位置,在从前往后数或从后往前数的第几排、从左或从右数的第几个,然后再根据这个孩子的位置,找到另一排中相对位置的孩子,请其举手示意,集体说出他的具体序位。然后由两名孩子同时蒙眼摸人,看谁先摸到。

游戏规则:

1.在游戏的第一层次,尽量排除被摸幼儿显著的特征干扰,如梳小辫的、穿裙子等,让幼儿快速寻找到教师一摸就准的“窍门”,如若幼儿认为是上述原因所致,教师也可尝试多摸几人。

2.在游戏的第二层次,一定要说清楚某某小朋友在队伍从左(从右)数起的第几个,在明确了各自要摸的小朋友的具体序位后,由两名幼儿从各自队伍的一头(从左或从右)同时蒙眼摸人,以求比赛的相对公平。

3.在游戏的第三层次,两名蒙眼摸人的孩子要说出“我摸的某某小朋友在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数第几排、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数的第几个”后,才能开始摸,站立位分别位于自己对应一排的同一侧,以求比赛的公平。

篇5: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使幼儿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不同位置。

3、培养幼儿乐于探索、勤于思考、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动物图、楼房作业纸、双面胶、小动物图片各一幅,1-7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他们特别的高兴?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二、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看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1)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2)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动物排在第几?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大家有不同的结论?

(4)教师小结: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不同。

2、小动物安家: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这下小动物们可为难了,都不知道自己该住那一间房了。经过讨论,它们决定举行一场赛跑,用赛跑的名次来决定自己住哪间房。比赛开始了(出示课件):

(1)数一数有几个跑道?第一道上是谁?第二……、第三……、

(2)比赛开始了,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动物排在第几?(出示课件)

(3)引导幼儿说:颁奖仪式。(出示课件)

(4)教师说某一动物的`名称,让幼儿说出它得了第几名?搬进了第几间房?(出示课件)

三、引导幼儿感知安排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数楼房(让幼儿知道数楼房是要从下往上数)(出示课件)请幼儿数一数,说出新房子一共有几层:第一层、第二层……第十层,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从哪个方向开始数的。

2、小动物搬新家幼儿操作学具,以帮助小动物搬新家的形式帮小动物住进新房子里。引导幼儿说出“我请××动物住进第几层楼房里”。

3、教师说某一动物让大家用序数词表示小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四、游戏“换房子”请幼儿记住每只动物家的位置,教师待幼儿闭上眼睛后迅速调换动物的位置,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说说哪两只小动物换房子了?说说××小动物原来住在哪里,现在住在哪里?

五、幼儿操作活动。

六、拓展延伸:

师:小动物们又一次住进了新房,它们可高兴了,准备了许多奖励贴要分给我们班的小朋友。

请幼儿根据师提示送奖励贴。

如:你的位置是第几?

篇6: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有益的学习经验: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掌握序数词第x排第x号。准备:将行号写在椅背的角上,列号写在椅背的中间。活动与指导:1.游戏:找座位。事先将全体幼儿编好次序,(第几行第几列)然后教师发出指令:请对号入座。幼儿应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说出自己从哪个方向数,第几行第几列。2.指导幼儿练习。引导幼儿从小兔的住房层号分析,楼房是从哪个方向分层分号的,然后按照这个方向数一数,找出每一种动物的住房在第几层第几号。

篇7: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三、活动重难点:

1、方向不同,数序所处的位置不同,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四、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2、楼房背景图,幼儿熟知的动物如:老鼠、马、鸡、猴、狗、羊、狐狸等图片。

3、课件、1-7数字卡、5节车厢的火车图片

五、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1、《小手真灵巧》

2、《十个手指来押韵》

(二)、复习1-10的相邻数:

1、说出1-5的相邻数

2、说出5-10的相邻数

3、坐火车找相邻朋友

(三)讲授新知识(操作课件)

1、出示小动物排队参加运动会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欣赏,从中找出每只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2、从左往右数,老鼠排在第几?从左往右数,小马排在第几?从左往右数,谁排在第3?从左往右数,小狐狸排在第几?

3、从右往左数,谁排在第1?从右往左数,小羊排在第几?从右往左数,小猴排在第几?从右往左数,谁排在第6?从右往左数,老鼠排第几?

(四)列举实例(操作课件)

1、运动会正式开始,小动物们正在进行赛跑比赛,它们都从左边向右用力跑,谁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第七名?

2、为获得名次的动物颁发奖状,是谁站在最高领奖台?“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是谁站在最低领奖台?(老师出示领奖台,第一名站最高)

3、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彩色房间里休息吧!(出示房子图片)数数这房间有几格?(1、2、3、4、5、6、7间房间。)从左往右,大公鸡住第几间?从右往左,小羊住第几间?

4、老师出示彩色楼房,从下向上,小老鼠住第几层?

(五)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方向不同,序数所处的位置不同。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乘火车。

(六)游戏方法:

用椅子搭成两列火车,分别编上1、2、3、4、5、6、7、8、9、10的编号。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教师当列车员查票,幼儿对号入座,幼儿随音乐《火车开开》出舞蹈房。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上一篇:日月潭教案简案下一篇:员工执行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