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汉字基本笔画》教学设计

2024-04-13

第二次作业:《汉字基本笔画》教学设计(共2篇)

篇1:第二次作业:《汉字基本笔画》教学设计

《汉字基本笔画》教学设计

师宗县丹凤小学

汪二稳

一、教学内容:

学习汉字基本的笔画写法。

二、教学目的:

1、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书写的姿势。

2、楷书的基本笔画

3、楷书的结构比例关系

4、笔画之间的连贯

5、汉字的偏旁部首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优秀的钢笔字贴

六、教学过程

(一)、硬笔书法的工具

现代硬笔书法的工具,一般是指笔.墨.纸。

1.硬笔是笔尖硬性的书写工具,按其笔尖制作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分为:钢笔.圆珠笔.铅笔.水彩笔.竹笔等。

2.在硬笔书法创作中,如果用钢笔,则配以性能稳定.颜色乌黑的碳素墨水较好。如果以竹笔或铅笔进行创作,则以书画墨汁为宜。

3.纸的种类繁多,有常用的书写纸,脆性白报纸,复印纸,熟宣纸等。

(二)、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1.执笔方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的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成45度左右。

硬笔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指实,才能有效的控制用笔的提按和上下运动,下笔的用力大小.行笔的缓疾变化都是靠“指实”来实现的。掌虚,是要求手掌心要虚而空,笔尖才可以在纸上前后左右运动灵活自如。

2.书写姿势

正确的姿势就是要做到“三正”既头正.身正.手正。书写时。纸张平铺于桌面,两肘平曲于桌面的弯曲是45度左右,两脚自然张开,胸部距桌面约为15厘米。无论是横写还是竖写,均应使笔尖着纸部位同视线基本保持垂直。

(三)、运笔方法

运笔是指通过笔尖的运行来书写出完美的笔画。

运笔要注意运指和运腕的配合。所谓运腕,就是手腕随着笔画的需要,做左右.上下摆动,其幅度随所写字的大小而定。只有运指和运腕相配合,才能写出生动活泼的硬笔字来。

运笔写字要讲究提按.顿挫和转折,讲究速度的快慢,每一点画都有虚实变化,才能有艺术性。所谓“提笔”,就是将笔从纸面上逐渐提起,笔迹就会从粗到细,从细到无。按比2,就是笔在纸面逐渐按下,从而使笔迹由细变粗。顿笔,就是在按笔的基础上再停顿一下,使点画的某一处圆浑而有力量。挫笔,是指转换用笔方向的一种急促而有力的运动方式。运笔在某一笔画中一般有三个步骤:即“起.行.收”(被称为运笔“三步曲”)

(四)、基本笔画的写法

1、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

点是笔画和笔法的基础。所有笔画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的。它在书

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右侧点: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如:“泛、掠、滨”等。

(2)左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如“小、滨、东、京”等字中的垂点。

(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匀、羊等字中的挑点。

(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然后转笔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

六、只、总、普等字中的撇点。

(5)长点:是侧点的延长,故名。写法是落笔要轻,随着向右下方45°行笔逐渐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顿笔回锋收笔。长点的形态,上细下粗,颜色从浅到深。楷书中有不少字的捺画是用长点来代替,故又称“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长点。

2、横:

横画在汉字中起着横梁般的作用,它的长短变化则平衡整个汉字结构,因此,既要坚挺扎实,又要生动活泼。写横画不论长短,为适合人的视觉效果,都要写得左低右高,略带斜势。但也不能太斜,以

5°~7°为宜,一般短横要斜,长横基本平正。

(1)右轻横: 因势向下凹,故又称凹横。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右上呈7°斜行,最后顺势轻按回锋收笔。右轻横大都在字的第一笔,快捷有气势。如“土、王、五、至”等字中的右轻横。

(2)左轻横: 因势向上仰,故又称仰画。写法是轻起笔,向右逐渐用力,最后轻顿笔回锋收笔,左低右高,左细右粗。左轻横常和左竖相接,在笔画中间,有时也可在第一笔。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轻横。

(3)长横: 因势向下覆,故又称覆画。写时起笔作顿,然后向右上行笔,结束处顿笔回锋收笔。由于头尾用笔重,速度慢,中间用笔轻、速度快,因此,整个横画是头尾粗,中间细,在平直中略带弧形,中间部分稍挺起,显得很有力量。如:“下、万、不、百”等字中的长横。还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长横基本平正。如“卫、亚、安、青”等字中的长横。

3、竖:

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

(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

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

(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如“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

(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直下,顺势按拉回锋收笔。短竖在与短横相逢时,起笔不作顿。如“日、且、贝、具”等字中的短竖。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竖。

4、撇:

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结构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势的作用。撇的形态舒展,笔意流畅,潇洒时如同兰叶,竖实处恰似大象的长牙,撇画用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速度由慢而快,线条由粗而细,颜色由深到浅。撇时要行笔轻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处的位置而定,力求准确,使字搭配稳当。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顶部,写得短而平,否则,头重脚轻,不成比例。写法是起笔向右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15°迅速提笔出锋。宜平、宜短,“如鸟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

(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45°快速出锋。特点是短小,尖锐,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3)斜撇: 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与斜捺相对而出,呈45°

角度。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锋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写成直撇或弯曲过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

(4)竖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约在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现多半是竖,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师、病”等字中的竖撇。

(5)竖斜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调转笔锋向下,写至一半时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横画交叉时,竖斜撇和捺呈对称形式。一般横画以上较直,以下则渐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夹”等字中的竖斜撇。

(6)直撇: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呈45°撇出,因笔画较直,故叫直撇。如:“在、老、考、孝”等字中的直撇。

5、捺:

捺,亦同人的手足。古人说,捺的“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往往顺着斜撇而来,角度为45°;平捺因在字的下面,大都取逆势,角度较平,古时讲一波三折,有波势,有折态,有节奏。写捺最忌一笔拓下,又忌曲折过度;一笔拓下,无波味,不成具体形态;曲折过度,棱角太突出,非常不自然。

(1)斜捺:落笔宜轻,逐渐向右下呈45°行笔至捺脚处用力稍驻,再徐徐平挑出尖。用笔由轻而重再轻,先提再按又提,速度由快至慢再快,线条由细而粗再细。如:“人、文、木、来”等字中的斜

捺。

(2)平捺:因其角度小,故叫平捺,写法是顺势逆锋起笔,转锋横行,随即向右下行笔,平中略斜,逐渐用力,最后至捺脚 处稍驻,平平挑出,笔尖渐渐离开纸面。平捺大都在走之底处用。如:“之、进、这、迎”等字中的平捺。

6、钩:

是笔画的附属物,是由于某些笔画的连接呼应而产生的。汉朝以前的文字几乎没有钩,汉隶也极少有钩。钩本身就起连带作用,因此,凡钩都要写得短小、尖锐、有力。勾时先用力顿一下,随后才迅速勾出。顿一下,是为了积蓄力量,迅速勾出,才显得尖锐有力。

(1)竖钩: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至钩处先用力顿或向左下挫,然后提笔向左上呈45°勾出。如:“寸、示、可、寺”等字中的竖钩。

(2)弧钩:写法是轻落笔,徐向右下弯再向左下弯,呈弓背形(起笔和出勾处在一条线上),勾时用力,向左上呈45°勾出。如:“子、手、家、象”等字中的弧钩。

(3)提钩:写法是起笔作顿,转笔直下,至提钩处略顿,然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长、民、良、切”等字中的提钩。

(4)横钩:写法是轻落笔,横向行笔,左低右高,至钩处略顿呈45°,然后向字心迅速勾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写横钩时要注意两肩平齐,勾尖对字心。如:“它、皮、写、字”等字中的横钩。

(5)戈钩:写法是起笔作顿,再纵笔向右下弧行运笔,多呈45°;出勾时略驻,再翻笔向上勾出。整个戈钩,直中带弧,充满了力量,形同满月之弓,富有弹性,气势开张。如:“戈、成、我、武”等字中的戈钩。

(6)抛背钩:先写横画,转折处作顿,折笔成环状写弯钩。勾时稍驻,用力向上勾出。抛背钩弧度较大,要既圆活,又遒劲。如:“飞、气、风、氢”等字中的抛背钩。

(五)、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汉字基本笔画。认识了不同形态的汉字笔画的书写,以及运笔方法,大家也对硬笔书法的书写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我们以后的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把我们定的字帖描摹一遍。2.每天坚持临摹字帖一章节。

篇2:第二次作业:《汉字基本笔画》教学设计

执教者

黄秀琼

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用钢笔写字,而且学生有的写字不够灵活,书写不够大方,甚至有的学生连汉字的笔画都记不牢,还有的可能连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都没有掌握,更有学生还形成了不良的写字习惯,如:写字笔画生硬、书写不工整、写字顺笔拖,写潦草字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了汉字基本笔画竖的硬笔书写方法。

2、通过学习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树立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

3、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4、培养学生硬笔书法的兴趣。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了汉字基本笔画撇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听、看、想、写的协调能力。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法、观察法、直观示范法。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钢笔,田字格模板,评价印章。

学具:硬笔,田字格模板。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

1、媒体演示课题。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又来一起交流学习书法课,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请欣赏(放媒体),请小朋友们欣赏大屏幕,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看吧!这样的硬笔楷书法多么漂亮啊。那么,这些漂亮的楷体字都是用哪些书写工具书写出来的呢?(观看大屏幕,齐读红色字体)

3、怎样写好硬笔书法?

4、讲究正确的坐姿、写姿。

书写姿势对于练习书法非常重要,为了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要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引导学生看图、示范、讲解,让孩子们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其次是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的书写姿势。(互相监督,纠正写字姿势)

5、揭示课题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学习汉字基本笔画中的“竖”。

二、新授。

1、质疑。指名说:竖有几种?怎么写竖?(可能有些同学不竟要说:“竖,我早在一、二年级就会啦,还有必要学嘛!学,要学,老师告诉你,竖里面大有文章。”)

2、课件显示。竖有悬针竖、垂露竖、短竖等等之分。揭示本堂书法课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本节书课的必要性。

3、播放竖的动画。

竖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悬针竖——字画上圆下尖,似一根粗针向下倒悬着;悬针竖又称下尖竖。垂露竖——笔画下端不尖而圆,似一颗露珠垂持着,故称垂露竖。„„你是这样写竖的吗?今天的课有必要应该继续学习吗?(应该)那我们就来学习写竖吧!请拿出田字格草稿纸。

2、指点笔画字诀(学生在田字格中按书写节奏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示范例字。引导学生仍按照节奏书写例字中的含竖笔画。...................

4、评一评作品。(集体评、互评、多人评)

5、齐读字诀。

6、小结学习心得。

1、引导学生正视以前,面对现在。

2、点化学生要有滴水穿石的功夫。

3、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书写习惯,对比今天的新课学习,认识到书写汉字应该养成一丝不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一笔一画的写好、写对的书写习惯。

三、自主练习。

1、拿出另一张田字格纸来。(合作练习书写古诗《山行》。)

2、评价。

3、鼓励与表扬。

四、课堂总结。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特有的一种艺术。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还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显示于世界艺术之林。学习书法的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极其慢长的历程。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舞文弄墨!练出一手漂亮的汉字。

五、课堂延伸。

1、了解常用字帖。鼓励学生初学书法只学一家,待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多家书法。

2、收集古代书法大师作品。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

六、欣赏《父子钓鱼》

初赛课后的反思: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坚持上好写字课,要认真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3、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6、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第二次作业:《汉字基本笔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作业04-18

汉字学 作业05-26

康熙词典所有笔画汉字04-16

汉字笔画演示制作教程05-12

2023年9月份考试网页设计第二次作业05-30

第二次作业范文04-07

第二次上机作业06-21

第二次综合作业05-14

2第二次上机作业04-12

数学第二次作业04-22

上一篇:卓越讲堂下一篇:网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