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的规划设计

2024-05-14

wlan的规划设计(精选8篇)

篇1:wlan的规划设计

WLAN工程网络勘察设计指导意见

一、WLAN设计勘察要求:

1、地市的规模原则上按照省公司统计的规模设计,如地市公司有增减要求,可以先按照地市公司的要求勘察,在每日勘察报告中,通过醒目的方式,汇报给省公司计划部,由计划部决定是否增减。

2、按照省公司的统一定位,覆盖目标为大学校园和集团客户等。需覆盖集团客户的楼宇主要为:商务酒店、办公楼、商务会所等。需覆盖大学校园的楼宇主要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图书馆、会堂等其他公共场所。

3、覆盖方式的选择

WLAN网络大体可以分为下面两种场景、4类覆盖方式。

(1)室内覆盖:单独建设方式、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2)室外覆盖:室外型AP覆盖方式、Mesh型网络覆盖方式。 已经建设完成GSM/TD/WLAN三网合一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先采用室内AP组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

 对于没有室内分布系统的,若传输已经到位且室内允许布线,可以优先选择室内AP;

 对于没有室内分布系统的,若传输已经到位但室内布线困难,可以优先选择独立型室外AP组网。

 对于没有室内分布系统的,若传输布线困难,可以选择MESH AP组网。

二、技术要求:

1、信号覆盖电平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臵,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80dBm,有特殊要求的重要热点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75dBm。

2、信噪比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臵,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SNR)大于20dB。

3、可接通率

在WLAN无线覆盖区内90%的位臵,99%的时间内无线网卡可以接入网络。

4、室内天线功率

根据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室内天线的发射功率应小于17 dBm/载波。

5、系统吞吐量

在信号强度大于-70dBm的区域,在802.11b模式下,上行或下行单向吞吐量应达到不低于5Mbps;在802.11g模式下,上行或下行单向吞吐量应达到不低于20Mbps;在可选的802.11a模式下,上行或下行单向吞吐量应达到不低于20Mbps。

6、上网速率

对于覆盖区域,应满足潜在用户无线宽带上网的容量需求,保证每用户以不低于200Kbps的速度上网。

三、WLAN网络建设的建设方式

1、室内WLAN独立组网

该方式是根据WLAN的覆盖和容量需求直接在相应的位臵部署AP,提供WLAN无线覆盖,AP与AP之间通过交换机等设备采用有线方式连接。

按照国家标准,WLAN室内型AP发射功率低于100mW,覆盖范围也比较小,单个AP的覆盖半径一般不超过30米。覆盖距离的同时受到室内的陈设、房间分隔、办公设备干扰的影响,一般不能穿透一堵水泥墙进行覆盖,在不同的房间、楼层一般需要使用不同的AP进行覆盖。在同一房间里,利用房间墙壁等的隔离效果,部署多个AP提高网络容量。

单独部署AP建设方式的优点是AP的部署位臵比较灵活,WLAN网络容量较高;缺点是网络工程量大,投资较高,后期维护相对复杂。

2、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方式

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方式是WLAN和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的一种组网方式。在该方式下,WLAN 无线信号通过专用的合路器耦合入原有的2G/3G室内分布系统,WLAN/2G/3G系统之间共天线和馈线,同时为用户提供WLAN和移动网络接入无线信号。

WLAN与移动通信网络共用天馈系统的建网方式,适合与移动运营商结合,可以减少布设的电缆、天线等器件,节省总建网成本,同时避免了由于多次进行重复施工而缩短工期。但由于使用的AP较少,网络容量较低。由于WLAN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比2G/3G移动基站要差很多,频段不同导致线缆损耗和路径损耗都比2G大很多,如果WLAN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共用天馈系统,WLAN信号的引入就要尽可能地接天馈末端,同时为节省覆盖成本,一般需要配臵干放。

3、WLAN室外覆盖方式

对于室外各种不同场景下,原则上能接入传输资源的点都采用瘦AP,在无法接入传输资源的情况下采用MESH AP。

对室外瘦AP和MESH安装方式,根据传输条件和安装条件,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安装方式:

(1)室外AP安装在楼顶的方式。在楼顶安装是较为常见的室外AP安装方式,适合多层楼房和小高层楼房。如果楼宇较高,在楼顶安装AP及天线时,应注意保证天线有足够的下倾角,以此来保证较低层用户的覆盖。

(2)对于高层楼宇的AP安装方式,可选择在楼顶及中间楼层处安装2个AP各自分层覆盖,可以让低层和高层用户都得到有效的覆盖。

(3)对于小区内高层楼宇,垂直方向上可采用功分器使用2副天线分别覆盖中上、中低楼层。其中一根天线可安装在楼顶,另一根安装在中间楼层,比如楼梯间的外墙侧。因WLAN 2.4G可用频点只有3个,用户数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功分可降低区域范围内的频率干扰。

(4)AP可以安装在路灯杆上或者采用路灯杆式的美化天线。小区内可以利用楼宇间的路灯杆进行AP安装,这样能较好的解决高层楼宇的低层用户的WLAN信号覆盖问题。路灯杆式安装也可以运用美化伪装的方法,以减少对业主的影响。

四、WLAN MESH跳数限制

MESH组网时,无线回传不应超过3跳,否则会严重降低系统性能。

五、AP覆盖天线:统一采用定向天线,天线增益及水平和垂直波瓣角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

六、电源供电方式:室内AP布放一般采用POE供电方式,在交流电提供比较方便的区域采用交流供电。室外AP布放一般采用交流供电方式。

七、分工界面:本次WLAN设计的分工界面至传输设备,传输设备至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局域网交换机设计及后面的AP设备等都属于本次WLAN设计范围。

八、室外AP设计图纸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GOOGLEARTH 中AP点位分布图、覆盖场景俯视AP点位分布图、局域网交换机位置示意图、抱杆和天线位置示意图、天线俯视仰视角、AP设备放置位置示意图、AP至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图、局域网交换机至传输设备路由图

九、室内AP设计图纸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局域网交换机位置图、AP设备放置位置图、AP至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局域网交换机至传输设备路由图

十、AP编号原则:AP-N-M,其中N为站点编号,M为AP的顺序编号

篇2:wlan的规划设计

1、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可以在普通局域网基础上通过无线Hub、无线接入站(Access Point,AP,亦译作网络桥通器)、无线网桥、无线Modem及无线网卡等来实现。在业内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多种标准并存,太多的IEEE 802.11标准极易引起混乱,应当减少标准。

除了完整定义WLAN系统的三类主要规范(802.11a、802.11b及802.11g)外,IEEE目前正设法制定增强型标准,以减少现行协议存在的缺陷。这并非开发新的无线LAN系统,而是对原标准进行扩展,最终形成一类――最多是保留现行三类标准。

802.11a扩充了802.11标准的物理层,规定该层使用5G Hz 的频带。该标准采用OFDM(正交频分)调制技术,传输速率范围为6Mbps~54Mbps,共有1 2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这样的速率既能满足室内的应用,也能满足室外的应用。

802.11b规定采用2.4GH z 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KK),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能够从11Mbps自动降到5.5Mbp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整到2Mbps和1Mbps,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与稳定。

802.11g是今年6月12日正式定案的第三个传输标准,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它虽然同样运行于2.4GHz,但由于该标准中使用了与802.11a标准相同的调制方式OFDM,使网络达到了54Mbps的高传输速率,而基于该标准的产品价格也只略高于802.11b标准产品。

802.11e将解决802.11网的QoS特性。它不像以太网那样,采用MAC层,而是代之以时分多路接入(TDMA)技术,并对重要通信增加额外纠错功能。目前标准还没有定案,原因在于对服务级别仍存在争议,另外,如何具体实现特定服务级别也还是个问题。

802.11f 主要解决802. 11在网间互连方面存在的不足。用户在两个不同的交换网段(无线信道),或两种不同类型无线网的接入点间进行漫游时,如何更好地维护网络连接,无线LAN具备蜂窝电话那样的灵活性显得至关重要。

802.11h力图在传输功率和无线信道选择上比802.11a更胜一筹,它与802.11e一道将成为欧洲广为接受的标准。802.11i主要是克服802.11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不像WEP,主管这个标准的工作组目前还未选定认证协议:一些成员想采用一种称为“办公化的电报密码本(OCB)”的新系统,但它分属三种不同的专利;它是一类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完整新型标准。另一些成员则倾向于采用通用密码。

802.11j尚在酝酿中,I EEE还没正式成立专门任务组来讨论,现在处于草拟阶段,它将采用802.11a与HiperLAN2网共用的频段。802.11n,下一个无线新规范,这一新规范的数据传输速率尚未确定,但至少将在100MBps以上。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由于可移动及高速的数据传输,使其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楼之间建构网络的连结,取代专线,简单又便宜。 餐饮及零售餐饮服务业可使用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络产品,直接从餐桌即可输入并传送客人点菜内容至厨房、柜台,

零售商促销时,可使用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络产品设置临时收银柜台。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医疗

使用附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络产品的手提式计算机取得实时信息,医护人员可藉此避免对伤患救治的迟延、不必要的纸上作业、单据循环的迟延及误诊等,而提升对伤患照顾的品质。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企业

当企业内的员工使用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时,不管他们在办公室的任何一个角落,有无线局域网络产品,就能随意地发电子邮件、分享档案及上网络浏览。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仓储管理

一般仓储人员的盘点事宜,透过无线网络的应用,能立即将最新的资料输入计算机仓储系统。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货柜集散场

一般货柜集散场的桥式起重车,可于调动货柜时,将实时信息传回office,以利相关作业之逐行。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监视系统

一般位于远方且需受监控现场之场所,由于布线之困难,可藉由无线网络将远方之影像传回主控站。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展示会场

诸如一般的电子展,计算机展,由于网络需求极高,而且布线又会让会场显得凌乱,因此若能使用无线网络,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2、宽带无线接入系统(MMDS/LMDS)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属于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以点对多点的传送方式提供高速、双向的数据、语音或视频业务,可作为DDN专线、中继或E1传输、高速Internet接入、局域网和城域网互联等应用的有力手段。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可以按使用频段的不同划分为MMDS(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和LMDS(Local Multi-pointDistribution Service)两大系列。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整体构架,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由基站和远端站构成,一个基站可在自己的无线覆盖范围内同时与多个远端站通信。基站将远端站的数据进行汇聚,然后通过光线环路或微波SDH环路接入骨干数据网络。

3、无线光接入系统FSO

FSO技术是一种基于光传输方式、采用红外激光承载高速信号的无线传输技术,它以激光为载体、以空气为介质,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方式实现连接,由于其设备也以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为光源,因此又有“虚拟光纤”之称。

FSO技术利用小功率的红外激光束为载体在位于楼顶或窗外的收发器间传输数据,红外波段比微波波段更小,更加灵活和方便。FSO系统的工作频段在300GHz以上,该频段的应用在全球不受管制,而且可以免费使用。FSO技术具有与光纤相同的带宽传输能力,使用相似的光学发射器和接收器。

甚至还可以在自由空间实现波分复用(WDM)技术,具备低雨衰、无需申请频段、设备易升级等微波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其开放的接口支持来自多种厂商的仪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最高支持2.5Gbps的传输速率,最大传输距离为4公里。不过FSO技术在理论上没有带宽上限,160Gbps的设备正在研制当中。

篇3:基于室内WLAN的工程设计分析

关键词:WLAN,系统合路,空间传播,MCL,损耗

1 概述

针对数据业务需求量大的室内区域, 在3G技术显得力不从心和LTE、4G技术还不成熟情况下, 选用WLAN技术来消除热点区域数据业务高峰是目前运营商选择的一个最有效解决方案。目前WLAN覆盖方案常采用AP独立放装、室外型AP覆盖、MESH组网和多系统合路方式。其中, WLAN部署采用多系统直接合路的建设方式具有施工简单、建网快、节省投资等优点, 但WLAN设备输出功率低, 2.4GHz频段损耗及衰落大, WLAN网络覆盖要求高, 简单的直接合路无法满足网络建设要求, 因此, 针对上述AP接入方式, 重点论述对WLAN与多系统合路部署时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1.1 多系统合路共用分布系统分析

室内合路各系统差异化如表1[1]。

从表1可以看出, 共用分布系统的3种不同制式的系统接入口设备功率有差异, 加上3种信号的器件损耗、馈线损耗、空间损耗、选择性衰落、合路损耗, 以及覆盖要求也各不相同, WLAN设备输出功率最低, 各项损耗及衰落大, 覆盖要求最高, 所以需要计算分布系统损耗来确定是否满足覆盖需求, 为室内WLAN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图1为AP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进行覆盖示意图。

以图2楼层平面天馈系统布放为基础, 当信源输入依次为GSM、TD-SCDMA和WLAN信号时, 参照公式①②③和表1分别计算出各系统在每个节点处的出口功率如图3。图3为GSM、TD-SCDMA和WLAN系统合路时各节点处功率计算。

从图3计算结果可以判断出, 当信源依次输入GSM、TD-SCDMA和WLAN信号时, 各节点出口功率均不一样, 从而判断出不同系统的室分合路在天馈系统处损耗也不相同, 但因为天线出口功率必须符合各系统室分合路时天线末端出口功率要求, 所以需要根据各系统天线末端出口功率要求, 实时优化各系统信源输入功率大小, 调整耦合方式, 尽量匹配天线输出端功率要求, 减小系统内干扰。各系统天线末端输出功率要求参考表2。

1.2 室内空间传播损耗

在室内环境中, AP覆盖范围较小, 周围环境变化却比较大, 建筑物内信号的传播受到建筑物使用材料、建筑物布局、建筑物类型以及各种干扰等因素共同作用, 因此,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不适用于室内环境中, 宜选取衰减因子模型作为室内无线传播模型。下面讨论在室外、室内的WLAN信号传播损耗[2]。

(1) 室外环境

无线局域网小区的覆盖范围较小, 因此采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2.4Ghz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路径损耗符合:

其中, L (d0) 为自由空间损耗, d为传输距离, 单位是km, f为工作频率, 单位是MHz。

(2) 室内环境

选取衰减因子模型作为室内无线传播模型.其公式为:

其中, PL (d0) =20lg (4πd0f) , 一般取d0=1 m, 当频率为2.45 GHz时, 其值为4O dB;NMF表示基于测试的多楼层路径损耗指数。典型建筑物的路径损耗指数见表3。

因此,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 衰减因子模型可以简化为:

衰减因子模型误差比较大, 常用于覆盖估计, 工程中也常用实际模拟测试来修正衰减因子。对于室内环境中传播损耗预测, 也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法, 即通过多组实际测试数据对上诉理论传播模型校正, 获得接近室内实际使用环境下的WLAN无线信号传播模型。

1.3 MCL (最小耦合损耗)

最小耦合损耗 (minimum coupling loss, MCL) 指基站和终端的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最小耦合损耗, MCL过小会导致系统上行噪声上升, 从而影响网络性能, 所以分布系统设计时应考虑MCL影响, 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 保证分布系统路径损耗和天线至最近端的空间损耗之和大于允许的最小耦合损耗值。

MCL=无线终端到天线的自由空间损耗+天线到基站接收机的天馈系统损耗…⑦

其中, 无线终端到天线的自由空间损耗参考公式④计算1m处的空间损耗, 900MHz为31.53d B, 2GHz为38.45d B, 2.4GHz为40d B, 所以各系统在1m处自由空间损耗如表4。

当无线终端离天线口1m时, 根据表1中各系统的设备发射功率和表2中各系统的天线出口功率要求, 再结合公式⑦计算出满足各系统最小耦合损耗值如表5所示。

2 结束语

针对数据业务需求量大的室内区域, 本文从WLAN多种覆盖方案中, 选取性价比最高的多系统合路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方式, 详细阐述室内WLAN工程设计时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从分析结果中判断出各系统在天馈系统处损耗、天线末端出口功率要求、室内空间传播损耗、MCL最小耦合损耗均不相同, 但这几个因素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其他因素的变化, 因此, 在做室内覆盖设计时, 为使各系统合路输出后均满足覆盖需求, 需实时优化各系统信源输入功率, 调整耦合方式, 尽量匹配天线输出端功率需求, 满足MCL损耗, 减小系统干扰。

参考文献

[1]李俊杰, 卢卓君等.WLAN及多路系统合路覆盖分析和建设指导原则[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1, 24 (4) :7~12

篇4:wlan的规划设计

文章介绍了IEEE802.11b标准采用的频段特点及中国有关部门对该频段的政策,描述了无线收发信机采用的扩频、功率控制与分集接收等技术,给出了无线局域网电波传输模型,最后结合无线局域网技术特点及室内电波传播方式,提出了无线局域网的网络规划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IEEE802.11b标准;网络规划

Abstract:

FeaturesofthefrequencybanddescribedintheIEEE802.11bstandardfor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andgovernmentpoliciestotheutilizationofthespecifiedfrequencybandarepresented.RelevanttechnologiesusedintheWLANtransceiveraredescribed,suchasthespreadspectrum,powercontrolanddiversityreceivingtechnologies,andthetransmissionmodelofradiowaveinWLANisalsoprovided.ConcerningthetechnicalfeaturesofWLANandtheindoortransmissionofradiowave,theauthorsuggestsapracticalmethodandtacticsofnetworkplanningforWLAN.

Keywords:

WLAN;IEEE802.11bstandard;Networkplanning

市场研究公司ForwardConcepts2002年12月27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02年全球无线局域网设备销售增长了100%以上,今后将继续增长。这篇研究报告预测,无线局域网设备市场将以每年43%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0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美元的水平。由于无线局域网应用不断增加,对无线局域网无线传输技术及网络规划方法进行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1、频率规划

基于IEEE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已成为无线数据通信的主流,其工作频段为2400~2483.5MHz,总带宽为83.5MHz。总带宽被划分成为14个子频道,每个子频道带宽为22MHz。各国对各子频道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

在多个频道同时工作的情况下,为保证频道之间不相互干扰,要求每两个频道的中心频率间隔不能低于25MHz。在一个蜂窝区域内,只有1,6,11号这3个频道是可以在同一区域同时工作的不重叠的频道(如图1所示)。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对无线局域网扩容,使之支持的数据速率能够达到33Mbit/s。

在中国,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局有关规定,2.4GHz频段被定为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系统、蓝牙技术设备、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等各类无线电台站的共用频段。符合技术要求的各类无线电通信设备在2.4~2.4835GHz频段内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及工业、科学和医疗等非无线通信设备共用频率,均为主要业务。

2.4~2.4835G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1)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天线增益<10dBi时,等效全向辐射功率≤100mW或≤20dBm。

天线增益≥10dBi时,等效全向辐射功率≤500mW或≤27dBm。

(2)直接序列扩频最大功率谱密度

天线增益<10dBi时,直接序列扩频最大功率谱密度≤10dBm/MHz。

天线增益≥10dBi时,直接序列扩频最大功率谱密度≤17dBm/MHz。

2、无线收发的关键技术

为了改善无线局域网络的性能,在WLAN的无线收发信机中需要采用扩频、功率控制与分集接收技术,在各种应用场合需要多种类型的收发天线进行覆盖。

(1)扩频技术

由于扩频技术具有抗定频干扰能力强、抗多径干扰能力强和保密性好的特点,IEEE802.11标准确定了直扩和跳频两种扩频方式。由于直扩与跳频相比具有数据速率高、发送距离大等特点,IEEE802.11b采用基于直扩的CCK(补码键控)编码方式,使得数据速率能够达到11Mbit/s。根据IEEE802.11标准的规定,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的方式时,扩频处理增益需要达到10dB以上,而CCK的处理增益为11dB,即使在出现重要噪声和多路干扰(如接收由某个建筑物内的多个无线反射导致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方也能够正确地予以区别。

IEEE802.11b规定在数据速率为5.5Mbit/s时,使用CCK对每个载波进行4比特编码;速率为11Mbit/s时,对每个载波进行8比特编码。

(2)功率控制与分集接收技术

无线局域网覆盖面不大的特殊要求使得无线局域网的射频发射功率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一般在30~150mW之间。无线局域网采取功率控制技术来调节发射功率,并在接收通道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来解决由于信号衰落带来的影响。一般采用基带信号控制的数控衰减器或采用控制放大器的偏置来控制发射功率和增益。

由于无线局域网终端处于移动状态,信号强弱变化很大,而无线传输信道的复杂性导致信号衰落变化也很剧烈,因此可以将相关性较小(即不同时发生质量恶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选择或合并,减轻由衰落所造成的影响,即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分集接收利用接收信号在空间、频率、极化等方面的差异实现。

(3)天线技术

无线局域网系列产品应用在各种场合,需要多种类型的收发天线,天线性能的好坏对无线局域网产品辐射性能、接收性能、传输速率以及网络覆盖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天线技术就成了决定无线局域网产品应用和推广,保证无线信道良好的一个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天线包括鞭状全向天线,平板天线、抛物面、八木等定向天线,用于终端设备的微带天线等。对于一个蜂窝小区内无法避免使用3个以上信道的情况,可以将一个小区分为多个扇区,用不同的扇区天线进行覆盖,或利用智能天线技术,自适应地将每一个(或每几个用户)用一个方向性很强的针状波束覆盖。

3、无线电波传输模型及应用

设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为Pt,满足一定误码率情况下的接收机灵敏度为Pr0,空间路径衰耗为

电缆及电缆接头的损耗为Ls,发射天线增益为Gt,接收天线增益为Gr,则接收机接收的功率电平Pr可用式(1)表示:

对于室外环境,因为无线局域网小区的覆盖范围较小,因此采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2.4GHz的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路径损耗符合式(2)反映的规律:

L0(dB)=92.4+20log(d)+20log(f)(2)

其中L0为自由空间损耗;d为传输距离,单位为km;f为工作频率,单位为GHz。

对于室内环境,选取衰减因子模型作为室内无线传播模型,可由式(3)表示:

一般取d0=1m,当频率为2450MHz时,其值为40dB;NMF表示基于测试的多楼层路径损耗指数,典型建筑物的路径损耗指数如表1所示。

如果预先设定最大发射功率为15dBm,接收网卡天线增益为0dBi,衰减因子为3.14,频率为2450MHz,则当无线网卡在各速率级别的接收灵敏度分别为-90dBm(1Mbit/s),-88dBm(2Mbit/s),-87dBm(5.5Mbit/s),-84dBm(11Mbit/s),接入点(AP)天线增益分别为0,2,4,6,8,10,12dBi时,预留10dB余量,室内环境与自由空间的覆盖范围如图2所示。从图2可见,室内环境与自由空间相比,覆盖范围会大大缩小。另外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下覆盖情况相互间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实际部署无线局域网时,必须充分考虑覆盖因素。

4、无线网络规划方法与步骤

无线网络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无线接入的效果。在发射机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小区范围大,则不能很好地实现覆盖;如果小区过小,则会增加用户越区切换的次数,降低通信的效率。干扰源的存在也会大大降低通信的质量。如果没有好的规划方法,在工程上可能多花费很多力气,还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无线网络规划应当分为初步勘测、干扰探测、容量计算、频率规划、实地测试与调整优化等几个步骤:

(1)初步勘测

了解包括室内的布局、建筑材料等,并且了解用户使用的情况,包括频繁使用的区域及人数,初步确定小区的大小、范围。

(2)干扰探测

实地测量需要组建无线局域网络的场地的干扰情况,如有干扰源存在,需及早考虑屏蔽措施。

(3)容量计算

根据特定的地形选择合适的电波传播模型及修正因子,并结合初步探测的一些数据,经过周密计算,确定每一个小区的范围、发射功率与天线等。

(4)频率规划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无线局域网采用的2.4GHz频段共有3个不重叠信道(1,6,11号信道),为了避免邻近小区的干扰,通常在频道选择上采用相邻小区使用不重叠信道的微蜂窝网络结构。

(5)实地测试与调整优化

安装完毕后要进行实地测试,确认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及时根据测得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

5、结束语

作为无线数据通信的重要技术,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传输技术与网络规划无疑是研究开发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无线传输与网络规划进行研究,可以尽可能消除盲点,实现良好的用户无线接入和越区切换,大大提高网络效率,带给用户最大程度上的方便。因此,在电信级大规模无线网络运营中,无线传输技术与网络规划的研究是无线网络建设重点。□

参考文献:

[1]朱近康.未来移动通信的信号处理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1,7(S0):52—53.

[2]侯自强.移动电话的演化和移动无线互联网[J].中兴通讯技术,2001,7(5):36—38.

[3]IEEEStd802.11Committee.WirelessLANMediumAccessControl(MAC)andPhysicalLayer(PHY)Specifications[S].1999.

[4]IEEEStd802.11Committee.Higher-SpeedPhysicalLayerExtensioninthe2.4GHzBand[S].2000.

[5]郭峰,刘乃安.无线局域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6]吴蒙,何朝霞,杨宁健.宽带城域网的无线接入[J].中兴通讯技术,2002,8(2):18—21.

[7]陈如明.中国宽带无线频率规划、频谱管理及相关策略考虑[J].中兴通讯技术,2002,8(6):1—6.

[8]赵新胜,尤肖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J].中兴通讯技术,2002,8(6):7—10.

[9]刘元安.宽带无线接入与无线局域网[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10]刘建业,蔡彤军.WLAN与WCDMA融合的解决方案[J].中兴通讯技术,2002,8(S0):41—44.

[11]程健,程时昕.无线移动通信中的空时编码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1,7(3):22—26.

[12]杜志敏,闫志刚,吴伟陵.移动通信中的智能天线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1,7(3):10—15.

收稿日期:2003-01-10

作者简介:

李晓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硕士。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从事无线数据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研究。

同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硕士。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系统室主任,负责无线通信系统的规划与预研。

篇5:WLAN培训总结

12月17日到12月20日期间,我参加了H3C公司组织的 H3CS-WLAN培训。WLAN就是无线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是当今局域网的主体,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的扩充或特殊环境下的应用而存在。无线网络项目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在项目的规模及利润上,也是形成良好客户关系统的一种渠道。下。

H3CS-WLAN培训只包括《构建H3C无线网络》一门课程。课程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无线技术理论知识;H3C无线产品特性与应用部署;无线网络工程实施及勘测设计。下面分别对相应知识点及注意事项做一下介绍,具体相关知识请见考回来的培训资料。

无线技术理论知识

几种主要的WLAN技术

IrDA(红外线)、Blue Tooth(蓝牙)、802.11系列。红外线只能进行点到点的通讯,是一种可视技术。蓝牙是一种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理想传输范围为10cm-10m带宽为1M/S。采用802.11协议族的WLAN设备覆盖距离广、传输速率高是目前世面上的主流产口。802.11协议的发展

IEEE在1997年发布了第一个WLAN的802.11国际标准,并在后续几年中在802.11标准基础上相继衍生推出了包括802.11b、802.11a、802.11g等多种物理层技术。基于802.11、802.11b技术的产品已经逐渐被802.11a、802.11g的产品所取代。目前国内802.11g的产品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基于802.11b与802.11g协议的产品互通兼容(都使用2.4GHz频率段),802.11a与802.11g使用了OFDM调制技术,最大物理发送速度可以达大54M,而802.11b使用的调制技术是DSSS最大发送速度只有11M。

无线布网的信道使用: 802.11b/11g定义了14个信道,相邻信道有相互交叠的频率段,在无线布网中如果同时使用有交叠频段的信道,会有信号干扰,只能选择没有干扰的信道使用。如

1、6、11;2、7、12;3、8、13;4、9、14,以上4种组合使用不会产生干扰。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1、6、11信道实现蜂窝式无线覆盖。(各个国家授权使用的频段如下:中国与欧洲1-13;美国与北美1-11;日本14)802.11协议族成员

802.11协议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高层的协议连接与有线网络相同。802.11物理层协议:802.11(2Mbps)、802.11b(11Mbps)、802.11g(54Mbps)、802.11a(54Mbps)、802.11n(600Mbps),物理层主要规定了无线网络在物理层的工作速率。

802.11数据链路层协议:802.11e(无线网络的QoS机制)、802.11f(漫游的切换)、802.11i(安全增强)、802.11s(mesh,指的是无线网络支持的STP)、802.11r(无线网络快速切换功能,应该指的是冗余切换功能)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

无线网络定义了一些网络元素,用于描述无线网络中的设备功能及系统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STA(Stations):任何的无线终端设备,如PC机,PDA等。

AP(Access Point):连接STA与上层网络的无线设备,负责为STA设备转发数据连接。BSS(Basic Server Set):基本服务集,能互相进行无线通信的802.11无线设备组成一个BSS DS(Distribution System):分布式系统,用于连接多个BSS网络及有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用无线,但通常使用用以太网连接。

SSID(Service Set ID):服务集识别码,用于标识一个无线服务,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VLAN,规定了相关的工作参数。

ESS:由多个BSS中具有相同SSID的部分组成的网络系统,相当于有线网络中跨交我机的VLAN。

无线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SMA/CA(载波侦听多点接入/避让机制):与以太网的CSMA/CD相似,用于解决多点发送的信号冲突问题。主要使用空闲时间IFS及连接窗口两个定时器相互结合解决。在802.11e中定义的QoS,使用不同的IFS及连接窗口获取不同的优先级队列。802.11MAC层工作原理

802.11MAC层负责客户端与AP之间的通讯,主要功能为扫描(设备发现)、认证(权限控制)、加密(数据安全)、接入(确立收发数据关系)、漫游(客户端在不同AP覆盖范围内不间断使用无线网络)和同步(设备切换)。802.11MAC报文共分为数据帧、控制帧和管理帧三类。

H3C无线产品特性与应用部署

WLAN设备 WLAN设备主要有 FAT AP、FIP AP、无线交换机和无线网桥。

FAT AP:FAT AP将WLAN的物理层、用户数据加密、用户认证、QoS、网络管理、漫游技术以及其他应用层的功能集于一身,俗称胖AP。胖AP可以用于单独组网,一端连接无线终端一端做为上行连接有线以太网。/

无线网桥(WDS):是一种具有无线技术进行网络互连功能的特殊AP,按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工作组网桥和长距专业网桥。

无线交换机+FIT AP:WLAN交换机和FIT AP配合在一起提供传统AP(FAT AP)的功能,无线交换机集中处理所有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功能,FIT AP只提供可靠、高性能的RF(射频发射)功能。无线交换机+FIT AP更适合规模无线组网,功能及性能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无线交换机+FIT AP的连接方式有:直接连接;穿越二层网络连接;穿越三层网络连接。

天线的原理与应用

天线的品种繁多,根据频率、用途、场合等可以有多种分类,无线网络中的天线主要按方向性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

天线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无线电频率(Hz);发射功率(dBm);接收灵敏度;发射天线增益(dBi);天线极化方向;天线极化方向图。

无线传输的干扰因素:多径干扰、障碍物、电磁干扰。WLAN设备的工作性能:吞吐率、覆盖距离

无线产品的应用部署

Fat AP的应用部署方式:基本服务集(BSS)模式(多个STA与一个AP独立组网);扩展服务集(ESS)模式(用骨干网络将几个BSS连接到一起);WDS模式(使用无线网桥实现AP与AP的无线连接)无线交换机+Fit Ap的应用部署:企业内部部署(整个网络使用一个无线交换机);分布式企业内部部署(网络中每个分支使用一个无线交换机);企业分支机构部署(各分支机构使用在Fit AP通过广域网连接总部无线交换机)

无线网络工程实施及勘测设计

无线网络工程实施

无线网络的使用效果较之于有线网络更多地依赖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工艺。在室外安装基站时,更要考虑到防雨、防雷、防冻、防尘。本章主要讲述了,无线产品安装时需要用到的各种配件及安装方法,着重介绍了目前H3C的多种天线产品。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

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主要讲的是在实施安装无线网络之前,需要收集的相关环境信息及无线覆盖及线路设计。达到较好的覆盖效果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无线覆盖设计方案中主要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是应用环境及用户接入密度及接入带宽的需求。

篇6:无线WLAN覆盖方案

那么对于小区这样环境比较复杂,信号衰减比较大的情况,怎么布置规划AP,有效的达到信号强度的最大化呢?对此,我们将说到室外AP覆盖的原理,覆盖注意事项以及应用的实例说明,最后注重说明小区覆盖(包括不同类型楼宇使用的天线,安装位置,注意事项等),欢迎拍砖指导

首先我们来看看室外覆盖注意到的问题: 1.当使用自带鞭状小天线时,在空旷区域的一般AP最大的覆盖距离建议考虑在200米以内,天线增益10dBi的条件下,开阔视距环境中的覆盖半径达到了300m左右,在半开阔环境中能够达到约200m。达到极限距离时速率集为1Mbps左右。

2.对小区覆盖而言,从室外透过封闭的混凝土墙后的无线信号几乎不可用,因而只能考虑利用从门、窗入射的信号。

3.即使无线信号能通过门、窗直射穿透,纵向最多也只能覆盖2个房间。

4.被覆盖的区域应该尽可能靠近AP的天线,被覆盖区域与AP的天线尽可能直视。

5.对于企业级AP设备,建议每个AP下带的用户不超过30。实际情况在20-30用户之间。

下面来来看看室外覆盖几种典型的实例总结:

(一)通过本楼安装高增益,较大水平波束宽度的定向天线进行本楼和对面建筑的WLAN

覆盖的方案,较适合于楼层较多,楼体不宽的小区单元。低楼层会存在少量覆盖弱的死角,可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的方式加以改善;

(二)通过本楼安装全向天线,对本楼与对面建筑进行WLAN覆盖。较适合楼层较少,楼体较宽,只能在楼顶安装天线的小区单元。低楼层可能出现由于副瓣覆盖不足导致的弱覆盖现象,可通过选择预置下倾角天线加以改善;(三)将天线架在高处并保持一定的下倾角,进行室外空间的覆盖;适合于室外空旷/半空旷地带的WLAN覆盖;

(四)天线上倾的定向覆盖;这种室外覆盖室内的方式适用于一些只需局部覆盖的高层建筑。

最后一起看看小区覆盖的不同场景:

2010-1-29 12:38 1.生活小区的特点是建筑物排列比较规则。按楼层高度可以分为:高层住宅区,8层(24米)以上;多层住宅区,4~8层(12~24米);别墅区和低矮住宅区,4层(12米)以下。2.各地建筑物墙壁的厚度差别较大。总的来说,南方地区墙壁较薄,一般小于40cm;而北方墙壁较厚,一般大于50cm。

3.对于高度超过8层(24米)的楼层,不适合采用室外方式覆盖。本楼天线信号经过对楼的反射后,会有部分信号反射回本楼,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利用反射信号来覆盖本楼。但如果是小区边缘的楼栋,由于物业问题,只能利用反射信号覆盖。从已有的实验和经验看,两楼相隔20米的情况下,对楼反射过来的信号可以勉强地覆盖本楼外侧一个房间。

当小区内各楼排列比较规则时,楼间距在30米之内,可考虑在正对的楼层中间安装AP和天线,对楼AP的信号透过门窗可有效地覆盖本楼纵向2个房间(约8米)。如果楼宇的纵向超过3个房间(12米),需要考虑从楼的两边向本楼进行覆盖。

由于是定向覆盖,AP使用的天线一般选择定向天线。天线型号的选择依据方位角,方位角可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

天线的最佳安装位置一般是楼层的中间位置,但是这个位置往往会遭到业主的fandui,因而天线只能安装在楼顶。为了有效地利用无线信号并保证低楼层房间的覆盖,一般需要将天线下倾,注意:下倾角度一般略大于垂直半功率角的一半。如果确实难以找到可以利用的建筑物,则需要考虑利用生活小区内的路灯柱,或另加水泥柱作AP和天线的固定物。

天线选择与实施要点

针对小区的覆盖特点,天线型号的选择应重点考虑增益、水平波束宽度、垂直波束宽度、下倾角等环节。

增益: 建议选用中高增益天线,15dBi为宜。水平、垂直波束宽度:

为了充分覆盖小区,兼顾高低层的室内覆盖,建议天线安装在楼顶平台。选用水平波束宽度为90-120度的全向天线。

下倾角:天线安装于楼顶天台,即25~30米左右高度,为保证底层房间室内覆盖及小区内信号的均匀覆盖,建议使用预置下倾角15~20度天线

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下酒店wlan组网方案,希望可以给您在组网时有些启发。酒店类场景特点就是墙壁厚、休闲开阔区域多、对认证计费系统对接敏感 酒店类场景根据现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可以采用房间内覆盖或者走廊覆盖。对于标准客房,采取走廊吸顶天线即可;

对于会议厅、咖啡厅、有特殊覆盖要求的房间建议使用房间内壁挂或者吸顶。

早期移动运营商承建的系统普遍采用室内GSM合路系统,如果是11b->11g项目,直接替换设备即可,需关注耦合器,功放等与AP设备的功率匹配。如果新建酒店的合路天线明显过少,则不可以采用合路覆盖

篇7:wlan的规划设计

比方说你在家里组建了一个小型的通过ADSL线路连接到Internet的无线局域网。由于WLAN的实际信号覆盖范围在0米左右,你的左邻右舍就很有可能通过自备的无线网卡接入你的家庭网络。不仅可以共享你的Internet带宽,而且可以访问你在私有网络中共享的各种资源;甚至,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工具截取网络中传递的数据包获得你的网络游戏账号、密码……

起手式

DD更改网络默认设置

在制定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症结所在。一套WLAN设备在架设之初仅需要遵照说明书采取默认设置即可,这是因为大多数AP(无线路由器,AccePoint)的默认设置都几乎是一致且简单的:

账号DDadmin(或root);密码DDadmin(或root);IPDD9.68..;子网掩码DD55.55.55.0;IDDDdefault(或any);ChaelDDauto;AuthenticationMethod(认证方式)DDOpenSystemorSharedKey(开放或共享);DHCPDDYes。

在上述状态下,任何一块网卡,只要在信号范围内,都可以连接上AP;但很多人在实现无线接入后就用得不亦乐乎,对这一毫无安全可言的状况浑然不知。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家庭WLAN用户,请赶紧更改以上设置项吧,你只需将自己的AP和无线网卡设置得一一对应就行了。

加密两招

DD激活WEP和启用80.x

“起手式”仅仅是一道限制网络访问的樊篱,并不足以阻挡那些居心叵测的入侵者,但我们也有更厉害的招数DD激活WEP或是启用80.x,它们不仅能控制网络访问,而且可以对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实时加密。

WEP的全称是无线等效协议(WireleEquivalentPrivacy),实际是一种数据加密算法。它的安全性和加密位数成正比。目前80.g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大都支持6位和8位这两种加密级,

启用WEP加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户仅输入控制网络访问的加密口令,一种是由用户在无线路由器和网卡的相关设置项中自设6进制的WEP键。

激活WEP也有负面影响,如果设置为8位加密,它通常会导致你的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减半;而且,WEP本身也存在缺陷。在下一代WLAN安全标准80.i正式发布之前,部分网络设备厂商联手推出了可以弥补WEP部分缺陷的过渡性的80.x,并且得到了WindowsXP的支持;因此,如果你的AP和网卡支持80.x,将之启用可以获得比WEP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铁布衫

DD绑定MAC地址,使用防火墙

家庭环境中的WLAN,用户不仅少,而且相对固定;所以,在AP设置中采取绑定MAC地址的方法虽不新鲜,但却绝对行之有效。获知网卡MAC地址的方法很多,但对于WLAN用户来说,其实只要看看设备背后的铭牌就可以了。绑定MAC地址功能几乎是所有无线路由器都具备的,并且也适用于大多数有线网络设备。此外,启用AP内置的防火墙功能并更改一些常用服务的端口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如图所示。

“迅驰机”用户往往会在不同的环境里使用无线网络接入,比如办公室、家中和咖啡馆里;此时我们的无线网络设置必须遵照环境而定,为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安装网络防火墙和实时监控的反病毒软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必杀招

DD虚拟专用网(V)

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是指建立在公共网络平台上的虚拟专用网络。所谓虚拟,是因为它不提供物理上的端到端的专有连接;所谓专用,是指它可以在LAN、WAN等之间的网络通道里共享信息。实现V需要操作系统和路由器的支持,并且根据服务类型,它还可以细分为AcceV(远程访问虚拟专网)、IntranetV(企业内部虚拟专网)和ExtranetV(扩展的企业内部虚拟专网)三类。

目前中高档的AP已经开始普遍集成V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启用它,但如果你需要在异地通过Internet以绝对安全的方式连接无线局域网,那么V就是最佳选择了;另外,V也是公共场所无线接入的优秀解决方案。

篇8:wlan的规划设计

在移动互联网逐渐拓展的过程中, WLAN作为4G网络覆盖的最好补充, 显示出价格低和带宽高的竞争优势, 这是因为在4G部署初期, 技术的限制决定其提供接入的速率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 已经较为成熟、成本低廉的WLAN就可作为快速实现移动宽带的一种比较现实、比较经济可行的途径, 极大的完善用户体验, 成为中国3G/4G发展的重要补充。在WLAN网络建设方面, 各大运营商都已开始大力推进和实施。WLAN网络在电信运营层面的发展, 会带动WLAN协议分析系统的市场发展。

2 Windows Mobile的系统架构

Windows Mobile 6.x是基于Windows CE 5.X的内核, 所以此处重点介绍Windows CE 5.x的架构。架构图如图1:

如上图1所示, Windows CE的架构自下而上以此为:

硬件层:cpu, time, 总线, ram, usb, 串口, sdio, pccard等硬件控制器接口。OAL, 驱动层:实现Windows CE对硬件的抽象。OAL是操作系统与硬件交互的核心层, 在操作系统的启动, 初始化和启动后开始管理进程等多个阶段都会用到, 它主要是对cpu, cache, mmu, sdram, flash, 串口, 网络等操作系统启动和调试必须的设备进行初始化和管理。Win CE对各种I/O设备的管理是通过调用各种驱动程序来实现的, 它一般讲驱动程序的架构设计为2个层次, 上面的与硬件无关的逻辑层由微软来设计, 下层与硬件相关的部分由OEM来实现, 这样的话, 微软设计的部分对所有具有共性的设备是通用的, 而OEM的工作也简化了, 只需要做和硬件原理和时序相关的部分。

操作系统核心功能:包括了进程, 线程管理;虚拟, 物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窗口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

Core Dll:该层是用户应用程序与Win CE操作系统核心进行交互的调用接口。应用程序调用Win32的API, API函数再通过Core Dll提供的接口调用操作系统的功能, 对于某些内核态的功能, 此处会进行用户态到核心态的切换。

应用层:该层包括了大量的应用程序, 包括Win CE自带的应用, OEM, 第三方软件厂商的应用软件, 最终用户也可以为自己的手机编写应用程序。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是微软在此核心架构上, 对应用层的相关组件, 界面进行确定之后形成的PDA, 智能手机专用操作系统。对于驱动程序开发者而言, Windows CE 5.x和Windows Mobile 6.x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对于应用软件开发者而言, windows mobile上的界面具有智能手机的特点, 所以只需在界面设计时注意与Windows CE的差别, 但核心功能层则可通用。

3 WLAN协议分析系统的功能列表

(1) WLAN网络扫描功能:扫描空中的WLAN网络, 并将网络的各个属性通过图形和列表的形式显示到界面上。 (2) WLAN客户端的功能, 可进行OPEN, WPA, WPA2等各种安全模式的接入。 (3) 接入过程中的WLAN安全协议的分析, 在以某种安全模式进行接入时, 可以按照协议的时序将所有安全协议包进行分析, 并将解析的结果通过树, 列表, 二进制等形式呈现给用户。 (4) WLAN接入过程信息显示, 可将整个接入过程中的所有相关接入信息以列表和报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5) WLAN接入故障分析, 当接入AP失败时, 系统可分析出失败的原因, 并以列表和报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6) 分析报表管理, 对加入过程报表, 协议解析报表, 接入过程报表, 故障分析报表进行管理, 方便用户分析WLAN网络。 (7) 空中接口协议分析, 通过设置网卡为监听模式, 抓取空中的WLAN协议和数据包, 并以树列表等界面形式反馈给用户, 方便分析当前WLAN网络的状况。

4 架构设计

图2为windows Mobile下的WLAN协议分析系统总体架构, 自下而上分为如下几个模块:

(1) WLAN网卡:专用于智能手机和PDA的, 能够同时设置接入和监听两种模式的WLAN网卡, 一般为:Atheros, Marvell, Broadcom等几家公司的产品。 (2) WLAN网卡驱动:需支持接入和监听两种工作模式, 网卡驱动内部已支持了wep, wpa, wpa2等安全协议和加密算法, 其设计是基于Win CE标准的NDIS架构。 (3) 网卡驱动实现了:网卡的配置, 网络OID命令的实现, 网络数据包的发送接收管理, mac层相关的实现, wlan安全协议和算法的支持等功能。 (4) NDIS适配层, Win CE操作系统内部的组件, 整个网络体系结构都是以NDIS为核心展开的。 (5) NDIS WLAN协议驱动:该部分可基于Win CE提供的标准的Ndis Uio协议驱动进行修改, 实现协议分析系统需求的功能:传递上层发送的OID命令和由网卡驱动返回的响应信息;协议包的过滤和收发;将网卡驱动向上传递的消息传递给上层模块;当网卡驱动处于监听模式时, 将从空中抓到的协议包和数据包传递给上层的空中协议和数据分析模块。 (6) WLAN空中协议和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将网卡设置为监听模式, 然后开始接收从空中抓到的实时协议和数据包, 并分析这些包的格式, 解析出各个字段, 在GUI上通过树型结构, 列表和二进制文本等形式将包的字段信息呈现给用户, 协助其分析当前网络状况。 (7) WLAN安全协议实现:该模块实现WEP, 802.1X, WPA-PSK, WPA-ENTERPRISE, WPA2-PSK, WPA2-ENTERPRISE等安全协议。其中包括如下一些子模块:向上提供的控制接口;向上的消息传递模块, 中间层消息循环和管理, 驱动接口层, 协议状态机管理, 各个安全协议的具体实现, EAP, openssl等多个模块。 (8) WLAN网络扫描模块:管理当前从周围扫描到的所有的AP的信息, 并通过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每个AP的网络名称, 安全类型, 信号强度, BSSID, 信道, 连接状态等属性。 (9) WLAN网络接入模块:网络接入管理, 控制和管理各种安全模式的网络接入。 (10) 接入过程协议分析: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 将收发的协议包进行解析, 将用户关心的字段信息以树, 列表和二进制等UI形式进行显示。 (11) 接入过程信息显示:通过与协议模块进行交互, 将整个接入过程的所有接入信息进行管理并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和存储。 (12) 接入故障分析:通过与协议模块, 协议驱动, 网卡驱动等模块的交互, 等到有用的信息, 之后进行分析和判断, 得到故障的原因, 并形成报表。 (13) 报表生成和打印模块:接收来自其它模块的分析数据, 形式各种形式的报表, 进行显示, 存储, 打印等管理。

5 结语

WLAN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但是, 随之而来的检测需求也越来越急迫。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WINDOWS MOBILE的WLAN协议分析系统, 对其进行了总体设计及软硬件实现, 通过低成本检测系统的设计和推广, 进一步推动WLAN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YD/T1484-2006.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2]YD/T1539-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3]ISO/IEC 8802-11: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4]IEEE 802.11i,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Medium Access Method (MAC) Security Enhancements.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wlan的规划设计】相关文章:

WLAN设计06-08

wlan规划设计毕业论文05-26

WLAN覆盖05-14

WLAN网络认证05-27

wlan教程培训解析05-01

wlan业务使用介绍05-12

WLAN接入点05-16

wlan基础培训扫盲篇04-20

WLAN无线网络技术05-29

移动WLAN安装实训报告04-14

上一篇:出口货物流程图下一篇:小学生学会感恩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