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

2024-05-10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精选8篇)

篇1: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

第一节 杂剧的南移和衰微

在宋金对峙时期,南宋虽偏安一方,经济上仍远比金国统治下的北方繁荣。在蒙古征服中国的过程中,南方经济上所遭受的破坏也比北方为轻。随着南方城市经济和文化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大约从大德末年开始,杂剧创作活动中心逐渐由大都移向杭州。从此直到元末是元杂剧发展的后期阶段。

后期杂剧作家有姓名可考的有二十多人,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十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南方人,如杨梓、范康、萧德祥、王晔、沈和甫等;也有流寓在南方的北籍作家,如郑光祖、宫天挺、乔吉、曾瑞卿和秦简夫等。

随着杂剧创作中心的南移,杂剧也由黄金时代转向衰微。后期除了郑光祖、宫天挺和秦简夫的个别作品有相当成就外,大都缺乏前期杂剧的战斗性和现实性,在艺术上也缺少动人力量。

首先由于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科举制度的恢复,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从而在杂剧作家中间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其次是元朝统治者加强了对戏曲的干涉和利用,一方面禁止民间子弟在城市坊镇“演唱词话,教唱杂戏”(见《元史·刑法志》),一方面也积极加以利用,使杂剧为他们服务。兰雪主人《元宫词》云:“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奉宣赍与中书省,各路都教唱此词。”《尸谏灵公》正是后期杂剧作家鲍天佑宣扬愚忠的作品,元统治者对这些作品的提倡与宣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剧创作的倾向性。第三是受到南方社会风气和文风的影响,较多的反映家庭内部的矛盾,艺术上也偏向曲词的工丽华美和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最后是杂剧每本四折由一主角独唱到底,在形式上较南戏有更大的限制,不容易反映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和发挥角色多方面的才能。这些都是杂剧走向衰微,终为南戏所压倒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二节 郑光祖和乔吉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山西临汾附近)人。是元杂剧后期的重要作家。《录鬼簿》说他曾“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闻天下,声彻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者,皆知为德辉也”。他写过杂剧十八种。今存《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等八种。

《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后期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本事出于唐人传奇《离魂记》。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开篇看,在金代,这故事已编为说唱诸宫调。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杂剧当是继承同题材的说唱文学作品并在借鉴《西厢记》、《墙头马上》等优秀爱情剧的基础上写成的。剧情大略是这样:王文祥和张倩女原是“指腹为亲”的未婚夫妻。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他与倩女成婚。文举上京应试后,倩女相思成疾,致灵魂离开躯体,追赶文举赴京。文举得官后和倩女回到家中,她的灵魂和那卧病在床的躯体又合而为一,一家遂欢宴成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倩女对文举能否考取功名,并不介意,使她担心的倒是怕他得了功名后会变心。

你若是赴御宴琼林罢,媒人每拦住马,离挑起渲染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你恋着那奢华,你敢新婚燕尔在他门下。

——第二折〈东原乐〉

正是对文举的一片痴情,更禁不住离愁的痛苦,因而不顾封建礼教的责难,灵魂离体,化作另一个张倩女追随文举而去。剧本一方面写离体后的灵魂追赶文举,即使在文举“奔则为妾,有玷风化”的责难下,仍坚持初衷,始终不变。另一方面倩女身在家中卧病呻吟,“一会家缥渺呵忘了魂灵,一会家精细呵使着躯壳,一会家混沌呵不知天地”。一个身,一个魂,一个在家卧病,一个在外飘扬,彼此映衬,正好表现出封建社会中闺女性格的两个方面: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精神负担的沉重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全剧抒情气息浓厚。第一折的送别场面,第二折倩女灵魂月夜追赶文举的描写和第三折倩女怀想文举的一些曲辞,尤其显得柔情婉转、美丽动人。

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带云)王生,你好下的也。(唱)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梅香云)姐姐,俺姐夫去了未及一年,你如何这等想他。(正旦唱)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篇琅干翠。

——第三折〈迎仙客〉

想鬼病最关心,似宿酒迷春睡。绕晴雪杨花陌上,趁春风燕子楼西。抛闪杀我年少人,辜负了这韶华日。早是离愁添萦系,更那堪景物狼藉。愁心惊一声鸟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飞。

——第三折〈普天乐〉

这些曲辞接受婉约派词家的影响较多,它写出封建社会青年女子内心的幽怨,使《倩女离魂》成为具有独特成就的爱情剧,对后来汤显祖的《牡丹亭》有相当影响。

和《倩女离魂》同一类型的《刍梅香》,写诗人白乐天的弟弟白敏中和晋国公裴度的女儿裴少蛮的恋爱故事,情节全属虚构。作者是模拟《西厢记》写成的。全剧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远不如《西厢记》的鲜明。在主角婢女樊素的唱词和说白中之乎者也,引经据典,带有更多封建文人的气味。剧中某些曲词虽然比较优美,但缺点是过于典雅、工整,缺少生活气息。

郑光祖的《王粲登楼》是根据王粲《登楼赋》虚构而成的,在王粲落魄荆州,登楼作赋的场面中,抒发了游子飘零,怀才不遇的感情。

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栏干、栏干在天外倚。(许达云)这里望中原,可也远。(正末唱)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带云)看了这秋江呵,(唱)越搅的我这一片乡心碎。

——第三折〈迎仙客〉

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则我这襄阳倦客苦思归。我这里凭栏望,母亲那里倚门悲。(许达云)仲宣,既然如此感怀,何不早归故里。(正末云)吾兄,怕不说的是哩。(唱)争奈我身贫归未得。

——第三折〈红绣鞋〉

这些曲文中所流露的流落他乡的感慨,特别容易引起封建时代失意的文士的共鸣。明清以来,许多写文人轶事的杂剧,有不少是受到它的影响的。

此外,他还有五个取材历史故事的杂剧,以《智勇定齐》为较有特色。它写无盐的采桑女锺离春,貌奇丑,但有超人的智慧和胆识。齐公子以其贤,纳为后。在她的辅助下,齐国大治,战胜了秦燕,被尊为上国。作品歌颂了封建社会中一个抵御外敌侵略的巾帼英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从上述作品中,可以看出郑光祖杂剧的主要特征是情致凄婉,词曲清丽,而思想倾向则不很鲜明,生活气息也不够浓烈。王国维把他比作词中的秦观,是有一定道理的。

和郑光祖同时的作家乔吉,留传下杂剧三种,《两世姻缘》是其中较好的作品。剧本写书生韦皋在游学途中和洛阳名妓韩玉箫相爱。玉箫母嫌韦皋功名未就,生生把他们拆散。韦去后,玉箫相思成疾,郁闷而死。玉箫死后转世为荆襄节度使张延赏的义女。韦皋得第后,因出征吐蕃立了大功,他在班师途中拜访了张延赏,在酒席间重与玉箫见面,经历了一番波折,最后奉旨成婚。就剧情的曲折变化和曲词的清丽说,它与《倩女离魂》有近似之处。剧本在反映妓女的“从良”愿望,歌颂玉箫、韦皋间的真挚爱情方面都是可取的;但还未能突破才子佳人的套子。最后以奉旨成婚来达到大团圆的结局,更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他的另外两个杂剧《扬州梦》、《金钱记》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剧;内容落于俗套。特别是《扬州梦》,把封建士大夫的纵情声色当作风流韵事来描绘,流露了作者庸俗的思想感情。乔吉喜用华美、工丽的语言描写艳情,很能投合封建文士们的口味,因此,他的杂剧在过去曾得到很高的评价。

第三节 宫天挺、秦简夫及其他作家

宫天挺,字大用,大名人。《录鬼簿》说他“历学官,除钓台书院山长,为权豪所中,事获辨明,亦不见用,“卒于常州”。他写了六种杂剧,今存有《死生交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二种,风格和马致远的杂剧相近,可以看出马致远对他的影响。

《范张鸡黍》写后汉范式和张劭的故事,他们愤恨奸臣当道,不苟仕进。张劭死,范式千里送葬。太守第五伦慕其德,推荐为官。作品在歌颂朋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还通过范式和王韬的辩难,抨击了仕途的黑暗:

你道是文章好立身,我道今人都为名利引。怪不着赤紧的翰林院那伙老子每钱上紧。(王仲略云)怎见得他钱上紧。(正末云)有钱的无才学,有才学的却无钱。有钱的将着金帛干谒,那官人每暗暗的衙门中分付了,到举场中各自去省试殿试,岂论那文才高低。(唱)他歪吟的几句诗,胡诌下一道文,都是些要人钱谄佞臣。

——第一折〈天下乐〉

这种对现实的不平,正是他个人遭遇的反映。它和马致远的《荐福碑》中所表现的“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的愤满情绪是一致的。

他的《七里滩》杂剧通过严子陵轻视功名富贵的隐士生活,表现对现实政治的消极态度。当剧中汉光武向严子陵夸耀帝王家的富贵时,严子陵奚落他说:“只是矜夸些金殿宇,显耀些玉楼台,遮末(尽管意)是玉殿金阶,我住的草舍茅斋,比您不曾差夫役着万民盖。”把人民自己盖的草舍茅斋看得比帝王强迫人民修建的玉殿金阶还可贵,表现了作者突出的民主思想。

宫天挺的杂剧在表现对现实不满的同时,流露了逃避现实的思想。后者在前期马致远的《任风子》、《岳阳楼》等神仙道化剧中已有明显的反映,到了后期,它已成为杂剧作家创作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倾向。

秦简夫,大都人,曾寄寓杭州,现存杂剧有《东堂老劝破家子弟》、《宜秋山赵礼让肥》、《晋陶母剪发待宾》三种。《东堂老》是他的代表作。剧本写扬州富商赵国器,因儿子扬州奴不务正业,日与无赖为友,沉迷酒色,屡戒不改,因而忧虑成疾。临终,将儿子托付那号称东堂老的东邻密友李实。赵死后,扬州奴在无赖子的诱惑下,把家财挥霍一空,沦为乞丐,由于现实的教育和东堂老的规劝,终于败子回头,重振家业。这里作者的用意是很清楚的。他想通过扬州奴这一形象使剥削阶级子弟引以为戒,显然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但作品通过“败子回头”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执迷人难劝,临危可自省”这一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经验教训,因此历来影响很大。剧本结构谨严,关目紧凑,冲突鲜明,曲辞本色自然,其中写东堂老对扬州奴的谆谆劝告、扬州奴的狂荡和悔悟以及无赖子的帮闲等无不跃然纸上。前人称秦简夫为后期关派的重要作家,从艺术表现看是有一定理由的;但如就思想倾向而言,他和关汉卿那样伟大的戏剧家是没有共同之点的。在他的《赵礼让肥》、《剪发待宾》中,作者通过赵礼和陶母等恪守封建礼教的典范人物,宣扬了封建道德的神圣,其用意比《东堂老》更为明显。

元后期其他作家还有萧德祥、朱凯、王晔、金仁杰、范康等人。他们的杂剧成就较低,部分作品中还明显地宣扬了封建伦理和迷信思想。萧德祥的《杨氏女杀狗劝夫》中,肯定了弟弟对一个无道兄长的逆来顺受的感情。王晔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范康的《陈秀卿悟道竹叶舟》,内容荒诞不经,大肆宣扬迷信思想。这种倾向到明初的一些杂剧作家如王子一、谷子敬、贾仲名等的作品中,发展得更厉害,出现了大批神仙道化剧,杂剧生命至此也就接近衰亡了。

篇2: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

记录南宋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杂录,十卷,周密撰。《武林旧事》成书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南宋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瞭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如“诸色伎艺人”门著录的演史﹑杂剧﹑影戏﹑角觝﹑散耍等五十五类、五百二十一位名艺人的姓名或艺名;“宫本杂剧段数”门著录的二百八十本杂剧剧目,对於文学﹑艺术和戏曲史的研究,尤为珍贵。

今有:《武林旧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武林旧事》裴效维选注,学苑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小品选刊,版;《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中华经典随笔》版。

《东京梦华录》

记载北宋都城开封都市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历史轶事类笔记,十卷。南宋孟元老撰。孟元老,原名孟钺,号幽兰居士,开封人。生卒年不详。据《宋会要辑稿》及苏辙等人著作,可知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领都水﹑将作二监事务孟昌龄的族人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生平事迹不见他书记载。现在仅能据其自撰的《东京梦华录》序,了解其生平大概。他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1103)随其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1127)北宋覆亡后南逃,在东京共生活了二十三年。

《东京梦华录》十卷,约三万言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一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如:卷一记载东京内外城的规模,河道桥梁的分布,宫内门殿阁的座落;卷二、卷三、卷四所述开封各街巷各种商店、货摊,名目繁多的的食品和酒楼、夜市;卷五、卷六记载京瓦伎艺和娶妇、育子、正月元旦朝会、立春元宵等各种节令民俗。其中“娶妇”条记述由由起草帖到婚后新女婿到女家拜门的经过;“育子”条记述孕妇临产前由娘家送衣物“催生”到来年小孩“周岁”的种种讲究,可以考证古今风俗的演变。卷六、卷七中记载的皇帝出行仪制、看百戏的情景、亦可补《宋史·礼志》之阙。

由于《东京梦华录》对徽宗政和、宣和年间汴京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均有翔实的记载和详尽的论述,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探索那个时代汴京城里各个阶层居民生活面貌的大量宝贵资料。自从它于南宋初年在临安刊行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封建社会里的文人墨客,在谈到北宋晚期东京掌故时,莫不首引此书,如赵甡之的《中兴遗史》、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以及陶宗仪的《说郛》,对本书的部分资料,都有所选录。到了近代,由于其所反映的内容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文化史的价值,更引起了中外许多从事各种专史研究的学者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交相征引利用。人们往往把本书与《清明上河图》视同姐妹之作,二者对于我们考察研究北宋城市经济发展史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东京梦华录》也开创了以笔记描述城市风土人情、掌故名物的新体裁,为以后反映南宋都城临安的同类著作《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如梦录》﹑《续东京梦华录》等书所沿用。

今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注,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2年版;《东京梦华录笺注(上下)》伊永文箋注,中华书局版;《东京梦华录注》,邓之诚注,商务印书馆1959年初版;《东京梦华录》贵州人民出版社版;《东京梦华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梦梁录》

记载南宋都城杭州都市面貌、市民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历史轶事类笔记,二十卷,南宋吴自牧撰。吴自牧,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中“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书中所署“甲戌岁中秋日”(即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疑是传抄有误。

该书仿效《东京梦华录》体例,记载南宋临安的郊庙、宫殿、山川、人物、市肆、物产、户口、风俗、百工、杂戏和寺观、学校等情况,如卷一:元旦大朝会、立春、元宵、车驾诣景灵宫孟飨;卷七杭州、大河桥道、小河桥道、西河桥道、小西河桥道、倚郭城南桥道、倚郭城北桥道、禁城九厢坊巷;卷十六:茶肆、酒肆、分茶酒店、面食店、荤素从食店、(附诸色点心)、米铺、肉铺、鲞铺等,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活动,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都城的面貌,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其中卷十九“瓦舍”和卷二十“百戏伎艺”记述了讲唱文学的名目、演员人名和演出场所,为文学史研究留下极为宝贵的资料,如“百戏伎艺”中写道:

百戏踢弄家,每于明堂郊祀年份,丽正门外宣赦时,用此等人,立金鸡杆。承应上竿抢金鸡。兼之百戏,能打筋斗、踢拳、踏跷、上索、打交辊、脱索、索上担水、索上走装神鬼,舞判官,斫刀蛮牌,过刀门、过圈子等……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至损坏。

此条所记杂技名称达数十种,还有踢瓶、弄碗、花鼓、弄熊、藏人、烧火、吃针等,可见此时已有大型魔术和驯兽等表演。另外傀儡戏又分为悬线傀儡、杖头傀儡和水傀儡等门类,极为丰富。

有《知不足斋丛书》本,《说郛》本、《稗海》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今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梦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梦梁录》符均张社国解说,三秦出版社“历代名家小品文集”版;《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中华书局20版。

《游宦纪闻》

记载宋代历史轶事、人物掌故、风土人情笔记,十卷,南宋张世南撰。张世南,《文献通考》作“士南”,字光叔,鄱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1225)在世。与刘过、高九万、赵蕃、韩淲诸人游。张世南系当时文献故家,曾随其父官于蜀,在蜀活动时间较长,自称“游蜀道,遍历四路数十郡,周旋凡二十年”,又尝官于闽之永福,游历浙闽。《游宦纪闻》就是他笔记半生游历的结晶。

《游宦纪闻》卷帙虽不多,仅十卷计一百零八条,但所包括的内容,却很广泛。举凡当代掌故,逸闻轶事,风士人情,文物鉴赏;以及艺文,小学,考古,历法,术数,医药,园艺等方面,均有所论及。而又注重实际,不尚空谈。其中如:蕲春铁钱监、谒见刺字、赐绯借紫、高丽国使人状、杨临式等条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四库总目》称其为“多记杂事旧闻,为说部佳本之一”。

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稗海》本,《说郛》本,

今有:《游宦纪闻》,张茂鹏等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游宦纪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历代笔记小说大观》1983年版;《游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版。

《枫窗小牍》

记载宋代人物轶事、典章制度类笔记,二卷。南宋袁褧撰,子袁颐续。袁褧字尚之,吴县人(今江苏苏州)。早年为诸生,可是乡试屡试不第。晚年躬耕于谢湖,自号谢湖居士。工诗、文、书、画,与兄表、弟褒、袠及从弟砄、裘,时称袁氏六俊。书法俊迈,宗法米芾,与文征明齐名,又善画花鸟。诸生贡太学。法米芾,与文征明齐名。画山水潇洒,林丘掩映。任意写竹枝花朵,饶有生趣。卒年近八十。有《田舍集》及《奉天刑赏录》。《枫窗小牍》由其子袁颐续成,书名也由其子定名于渡江之后。其序云:“余迫猝渡江,侨寓临安山中,父书手定都为乌有,第日对窗西鸟,相省念旧,闻得数十事录之,以备遗忘。时晚秋萧瑟,喜有丹叶残霞来射几案。会录成,辄呼酒落之,名曰《枫窗小牍》”。

《枫窗小牍》多记汴京见闻,亦及临安杂事。有关北宋后期南宋前期礼仪、风俗、政事、艺文等佚闻,可与史传相参较。如记张思训在仁宗时制作的浑天仪,可补中国科技史之阙:“太平兴国中,蜀人张思训制上浑仪。其制与旧仪不同,最为巧捷,起为楼阁数层,高丈余,以木偶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钟击鼓。又为十二神,各直一时,至其时即自执辰牌循环而出。余大王父赞善公尝入文明殿漏室中见之”。书中所记宋初到北宋末年徽宗朝户籍增长情况以及南渡初尚存的户籍,更为经济史中宝贵资料:“国初,杭粤蜀汉未入版图,总户九十六万七千五百五十三。至开宝末,增至二百五十万八千六十五户。太宗拓定南北,户犹三百五十七万四千二百五十七。此后递增至徽庙,有一千八百七十八万之多。噫!可谓盛矣。及乘舆南渡,江淮以北悉入虏庭。今上主户亦至一千一百七十万五千六百有奇。生息之繁,视宣和已前仅减七百万耳”。

《枫窗小牍》有明万历年间刻本,《稗海》本,《知不足斋》本、《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篇3: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专题化,教学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是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部分文科、 艺术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不仅对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而且对于传播中国文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来备受师生重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需要涵盖 “文学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1], 具有时间跨度大、名家名作众多等主要特点。 因此,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通常遵循教材的编排方式, 即以朝代为经, 以文体为纬。 这一教学模式固然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 可以使学生对历朝历代的主要文体、重要作家、代表作品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容忽视问题:首先, 教学内容庞杂而零散, 但教学时间又相对有限, 如何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程度的把握, 着实不易;其次, 教学对象多为大一新生, 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尽相同, 如何在短时间内使更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课程的教学节奏, 亟待解决;第三, 除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以外, 汉语言专业还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及一系列与古代文学有关的选修课, 如何使作品选读课程和文学史等相关课程互相配合, 需要兼顾。

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 在遵循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化教学,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进行专题化教学的过程中, 课程内容的专题化是关键, 可以从文体、思潮、题材、意象、技法等诸多方面着手展开。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每一种文体都有各自的发展线索。 如果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方式, 在讲解每一个历史阶段时谈及各类文体, 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 每一种文体的演进历程都会遭到割裂, 而学生也就很难建构起某一文体的发展线索。 因此, 从文体的角度进行专题化教学, 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以诗歌为例:从《诗经》到汉乐府, 再到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民歌的发展脉络可以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从唐诗到宋诗, 其艺术风貌是否有高下之分, 亦可加以讨论。 借助这样的内容整合, 学生就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某一文体的传承与发展, 得到相对初步的认识, 这也可以为其日后的文学史学习埋下伏笔。

即便遵循现有教材的编排方式, 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来整合教学内容, 比如, 魏晋时期有所谓的“文学的自觉”, 唐朝有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 宋代有诗文革新。 当课程内容推进到某一历史阶段时, 教师不妨根据当时的文学思潮来选择相应的名家名作进行教学,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对文学思潮产生直观的感受, 一举两得。 以北宋诗文革新为例, 教师在讲解王禹偁、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等人的作品时, 不妨突出各家对于文、道关系的论述, 从而顺理成章地勾勒出革新思潮的发展主脉。

除了文体、思潮这些比较大的方面以外, 题材、意象、技法等相对较小的方面也可以作为专题。 在古代文学史上, 伤春、悲秋之作比比皆是, 思乡、悼亡之作亦代不乏人,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相关作品进行串联, 使学生对某一题材的创作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体认。 以悼亡文学为例, 潘岳有《悼亡诗》, 苏轼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纳兰性德有《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细致的比较来剖析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 另外, 在探讨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时, 意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通常情况下, 诗词中的意象并非孤立地存在, 而是根植于业已形成的文学传统。 比如, 芳草连天这一意象往往与离愁别绪有关, 从汉乐府的《饮马长城窟行》到范仲淹的《苏幕遮》, 再到李叔同的《送别》, 概莫能外。 值得注意的还有技法。 比如,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貌似劈空而来, 可如果联系到自《诗经》以来历代诗词对于叠字的精彩运用, 就不会认为这七组叠字的出现纯属偶然了。

与此同时, 教学形式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第一, 改进教师的讲授方式。 尽管课堂上的师生讨论在很多场合被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 甚至大有取代教师讲授的趋势, 但是, 在这样一门相对传统的课程中, 教师讲授的重要地位一时间恐怕难以撼动, 特别是在面对大一新生的情况下。 不过, 教师的讲授绝不等于照本宣科, 毕竟“依注上书, 学生自会”[2]。 因此, 教师讲授的重心应当从“授人以鱼”转移到“授人以渔”上, 不仅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将获取知识的方法呈现给学生。 在很多情况下, 与学生分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往往比仅仅提供结论更具示范作用。

第二, 确保课堂的讨论环节。课堂上的讨论环节之所以在这门课程中不太常见,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门课程的内容较多而课时较少, 时间紧任务重。 有些教师认为, 一旦提高讨论环节在课堂上的比例, 无形中就会影响教学进度。 这一担忧不无道理, 毕竟学校要求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完成一定的进度。 但是, 课堂上的讨论环节又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启发、锻炼学生的思维, 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也为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磨刀恐怕不至于耽误砍柴。

第三,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的内容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课堂统计、课后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加以了解。 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是值得珍视的, 教师应当因势利导, 带领学生精读相关作品, 开始比较初步的学术训练。 当源于兴趣的自由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兴趣的自主思考时, 学生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了。

第四, 完善课程的考核机制。 现阶段对于学生的考核, 大多轻平时而重期末。 其实, 期末成绩只是一次测验的结果, 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平时成绩则不然,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考察学生的投入程度、进步速度, 打出的分数相对而言更为客观、公正。因此, 适当调整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比重, 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 如果条件允许、准备充分, 以面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也未尝不可。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中进行专题化教学的尝试, 对于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任课教师需要在古代文学领域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注意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 以自身的专业推动教学的创新;其次, 任课教师需要在专业领域之外不断开拓视野, 注意充实文献学、文艺学、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以自身的广博开阔学生的眼界;第三, 任课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甚至质疑, 及时进行反馈, 以自身的诚意赢得学生的信任。

当然, 上述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专题化教学的论述, 只是笔者根据有限的教学经验提出的初步设想, 浅陋之处, 在所难免。 不过, 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 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使这一充满历史感的课程焕发出新的更大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内容简介.

篇4:从古代文学作品中看中国体育文化

关键词:体育文化 古代文学 发展 多样性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有关于体育文化方面的题材,其文学体裁涵盖了诗词、歌赋、笔记、戏曲、小说、散文等,这些文学作品以独特的风格为我们逼真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体育活动状况,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的场景。尽管历经漫长的岁月,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文学作品中了解到我国的体育文化精神,我国体育的发展历史,及其多样性的体育文化内容和形式。

一、从古代文学作品看中国体育文化精神

《礼记》中有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可见先秦时代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比赛,并非将名次及成绩作为争夺的首要目标,这也奠定了中国体育文化精神与西方体育文化精神的差异。如果说西方是一幅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赛跑图,那么中国则是一幅古代的养生图。早在2300多年前,庄子就在其著作《庄子·养生主》中提倡动静结合,以保养生命。他秉承“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的思想,开创了中国体育文化精神的养生观的先河。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化的日趋成熟,人们逐渐确立了动以养身的思想,即主张通过身体运动来达到养生健身的效果,只有加强身体保健,才能防病于未然。在《后汉·华佗传》中,记载了中国汉代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所创编的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五禽戏可谓中国古代健身术的代表,关于它的功效,我们可从该书中略见一斑:“身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另外,从太极拳的创造及推广,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所具备的浓厚的人文精神,太极拳体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在和谐持中的理念中实现道法的自然,彰显人文关怀,同时也与庄子动静结合的养生观不谋而合。与西方浓厚的竞技性不同,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更多的是强调娱乐性,养生性,讲究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的切身体会,每个人均可身体力行,体育运动不仅注意到人体外部的肢体活动,更注意到身体内部机能的锻炼,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精神反而更接近体育的真精神。

二、从古代文学作品看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纵观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雏形期、成长期、定型期、发展期,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准确地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中国体育文化的雏形期距今大约2.8万年,当时的人们将劳动生产时的砍、扎、刺、割、射等动作相应转变为军事技能。《史记·五帝本记第一》中记载了“轩辕乃习用五兵干戈,以征不享,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的场景,为顺应战争而展开的原始的体育教育就此拉开序幕。此外,《淮南子》中说到“燧人氏以匏济水,伏羲氏始乘桴”。可见我国在燧人氏时代就有了木筏,伏羲氏时代就开始使用独木舟,《帝王世纪》记载了尧时期出现击壤,《世本》“尧造围棋”;《别录》中的黄帝发明蹴鞠、角抵等,可见先古时代人们已经有了体育文化的雏形。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成长期是夏朝到战国时期,当时各国的体育竞技活动俨然成为日常娱乐手段。《礼记正义》中描述了“孔子射于瞿相之圃,围观者如堵墙”,我们可看到孔子和当时的社会民众很注重体育。由《诗经竹竿》中的诗句:“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普遍有了进行体育活动排解心理郁闷的意识。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定型期在秦汉至南北朝这一时期,秦朝将体育技能“射”作为官职称谓,《文献通考》记录了秦统一中国后将角觚作为阅军大典的内容,可见当时对体育的重视。《汉书·武帝本纪》也记载了汉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的盛况。《后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一书中系统整理并总结了射法、戈法、剑道、手搏、蹴鞠等体育项目,推进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期是隋唐时期到清朝,进入隋唐以后,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人民生活富足,体育活动已然成了全民运动,杜甫《哀江南》中写道:“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可见唐朝女子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英姿。武则天创办“武科举”,以及宋朝办武学的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间武术的发展,明朝总结了我国武术的套路,其代表作品有《纪效新书》、《武备志》等作品,是我国古代体育文献的经典著作。明清时期,许多小说也对体育活动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金瓶梅》一书中,对象棋、围棋、击壤、双陆、秋千、毽球、击球等运动进行详实的描写,《水浒传》中记载了武术和拳击场面的描写,《红楼梦》中出现了放风筝、下围棋等体育活动,可见,那时中国在体育文化上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三、从古代文学作品看中国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从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五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体育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性,先人在劳动和战斗间隙将体育独立出来,并跟随时代变迁的脚步不断做着调整和完善,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仍得以传承下来,我们择其几个加以表述。

其一,作为现代竞技体育足球的雏形,蹴鞠在历朝历代几乎都有所涉及并被保留至今。

蹴鞠最早被记载在《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而我国古代蹴鞠活动主要盛行于寒食的时候,从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寒食蹴鞠的传统,到了唐朝,人们对蹴鞠进行了改进并加以创新,使蹴鞠活动使得更多的民众喜爱和接受,唐朝诗歌中不乏关于蹴鞠活动的描写,例如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杜甫的《清明》:“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到了明代,蹴鞠甚至已经普及到女性,例如钱福在一首七律诗中写道:“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诗中所述的女子蹴鞠比赛盛况,令人读来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其二,马球,又称“击鞠”、“击球”等,球状小如拳,游戏者乘马分两队,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比赛场地多是草原或旷野之地。我们可以从三国时期著名才子曹植的《名都篇》中的表述:“名都出妖女,京洛出少年。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中看出马球运动至少在当时就已经存在。而到了唐代马球更为风行,对骑术要求也更高。武则天就曾写诗称赞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马术,由于马球主要流行于军队和宫廷贵族中,该运动到了清代便开始没落。

其三,剑术,是我国最传统,也是传承至今最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早在描述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之初的名作《鸿门宴》中,就记载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情形,可见剑术在当时颇为流行,在汉代还出现了《剑道》三十八篇等有关剑术的专门论著,唐朝著名的诗仙李白不仅是个高产诗人,同时也是位体育明星,可谓是文武双全,他毕生对剑术颇有造诣,在其《与韩荆州文》一诗中,自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可见其对剑术的痴迷程度。现存的《李白全集》共有964首诗歌,其中关于剑术的描写就高达100首,诸如“起舞拂龙泉,四座皆扬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等,可见剑术亦成就了诗仙李白的豪放与洒脱。

其四,角抵,即摔跤,是极为古老的竞技项目,两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了这些体育运动,当时人们通过角抵获取食物,与自然界做斗争。根据南朝《述异记》中的相关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其中说到的蚩尤戏便是摔跤的雏形,是为纪念与黄帝逐鹿中原的蚩尤而出现的一种民间的竞技活动,到了东周时期,这种角抵戏比较普及,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中非常多见,甚至是当时周朝军队操练的主要军事科目之一。唐朝大诗人杨万里在观看朝廷举办的“角抵”大赛,写下一首《角抵诗》:“广场妙戏斗程材,才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摆宴,卷班出殿戴花回。”彰显了“角抵”比赛的盛况及皇家恢宏的气势。

其五,秋千,在春秋时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秋千运动不仅是极为精彩的竞赛活动,还十分锻炼人的意志,促进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因其简单易学,深受人们的喜爱,到了汉代,秋千成为我国许多传统节日必备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宋词中就有许多描写女子荡秋千的情景,诸如苏轼《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这些描写女子进行秋千运动的真实情景是极其富有情趣的。著名小说《金瓶梅》其中一回标题是“吴月娘春昼打秋千”再现了明清时期女子对秋千的喜好与秋千的普及程度。

篇5: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西厢记

《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录鬼簿》及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都记录在王实甫的剧目里;而且从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和《太和正音谱》的引文看来,文字同今本《西厢记》基本相同。有关王实甫生平的资料很少,《录鬼簿》说他“名德信,大都人”,并记录了他十三种杂剧。从他在《破窑记》中流露的“世间人休把儒相弃,守寒窗终有峥嵘日”的思想和在《丽春堂》中抒发的宦海升沉的感叹看来,他可能是一个在仕途失意的文人。明初贾仲名吊王实甫的〈凌波仙〉词说:“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风风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显然他也是一个熟悉当时勾栏生活的剧作家。王实甫的戏剧除《西厢记》外,现在流传的还有《丽春堂》、《破窑记》两种,以及《芙蓉亭》、《贩茶船》的各一折曲文,成就都不很高。《破窑记》写吕蒙正与刘月娥的爱情故事,影响比较大。《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当时就深受读者欢迎。因此,贾仲名的〈凌波仙〉词又说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宋金时期,说唱崔、张故事的作品,有赵令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戏曲方面有宋官本杂剧的《莺莺六么》、金院本的《红娘子》、南戏的《张珙西厢记》等。到了元代,这些各自在南北流行的唱本、剧本,又重新在大都、杭州等戏剧发展的中心都市汇合,南北戏曲得到交流。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王实甫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写为戏曲,虽故事基本相同,题材却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也更鲜明了;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上也有所提高。《西厢记》第五本的情节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里就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西厢记》里更明确地体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第五本没有前四本写得好,主要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没有为剧中提出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当时的现实社会还没有为剧中人物的美满结局提供丰富的素材,而并非由于它们出于不同作家的手笔。在《西厢记》的长期传刻过程中,文字上又经过后人的修改,因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即在同一个版本里,也存在一些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但不能根据这些表面现象得出第五本不是王实甫的作品的结论。

第二节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根本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歌颂了莺莺和张生为自由结合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并明确提出“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南吕宫·瑶台月〉)的要求,以反对从封建家族利益出发要求门当户对的婚姻。王实甫《西厢记》更以同情封建叛逆者的态度,写崔、张的爱情多次遭到老夫人的阻挠和破坏,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并通过他们的美满结合,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要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虽然爱情故事的主人公莺莺与张生是出身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对佳人才子,但在故事的长期流传过程中,人民突出了他们的热情、勇敢等等新的品格,并在他们的美满结合中寄托了自己的希望。王实甫的《西厢记》正是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和愿望,使它成为数百年来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赞歌。

崔莺莺是个深沉、幽静的少女,她有着美丽的容貌,又“咸黹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却被深深地闭锁在寂寞的闺中,并由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终身早就许给了“花花公子”郑恒。她无法驱遣自己青春的苦闷,因此在遇到青年书生张珙时,就一见锺情。到“隔墙酬韵”和“佛寺闹斋”之后,她对张生的感情更深了一层。随着她身上爱情萌芽的滋长,她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她说:“俺娘也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提防着人;小梅香伏侍的勤,老夫人拘系的紧,则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下书、老夫人许婚之后,莺莺满心欢喜,以为幸福在望;哪知老夫人食言,一场喜事化成无穷苦恼,从而激起了她对老夫人更大的反感,也提高了她对那“口不应心的狠毒娘”的认识:

……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

——第二本第四折〈离亭宴带歇指煞〉

在老夫人赖婚之后,莺莺一方面由于老夫人拆散他们的姻缘而开始了内心的反抗,一方面又怕老夫人的威严而不敢行动。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她的心理矛盾。她请求红娘为她去张生那里问病,但当她看到张生的回信时,又忽地向红娘发起脾气来:“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过简帖来戏弄我?

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她要红娘带信,口说是叫张生“下次休是这般”,但寄去的却是约张生月夜私会的诗简。当张生应约而来时,她又翻脸不认帐,把张生教训了一顿。经过几次波折之后,她终于与张生私下成亲。莺莺是个相国小姐,她的家庭教育和贵族身分,使她在热烈追求爱情幸福的时候,不能不产生一些怀疑与顾虑,从而不断加深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苦闷。同时由于封建家庭防范的严密,一个少女在封建社会轻易向人表示爱情时所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她不能不采取隐蔽曲折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戏剧冲突,既善意地嘲笑她与封建礼教斗争中所流露的弱点,同时细致地描绘了她性格里深沉、谨慎的一面,显示了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深刻,体现了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达到的高度。

剧中男主人公张生,在作品里实际是以一个穷书生的身分出现。作者洗刷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里过多的轻狂、庸俗的表现,突出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他一见莺莺便深深地爱上了她,并通过联吟、请兵、琴挑等多种方式的真诚努力以获得莺莺的爱情。他为了莺莺而宁愿抛弃功名、废寝忘餐,甚至身染沉疴,对莺莺的爱情一直没有改变。

作为一个书生,作者也写出了他在斗争中软弱的一面。老夫人赖婚之后,他竟要“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莺莺赖简之后,他也说:“此一念小生再不敢举……眼见休也。”但作者更主要的是突出了他对爱情的大胆追求,让他和莺莺在红娘的帮助下取得了爱情的胜利。另外,张生身上某些近于轻狂的表现,是为了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而加以渲染的,并不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主要倾向。

红娘是剧中另一主要人物。她是崔家的婢女,有着一种受压迫受奴役者的是非标准和从这种是非标准出发的正义感。她性格爽朗、乐观、聪明而勇敢,而熟悉这封建家庭内各个人物的性格和弱点,因此不论和莺莺的冲突,或和老夫人、郑恒的斗争,都显得特别机警和老练。她是帮助崔、张克服自身弱点和对老夫人的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人物,是作品里对封建礼教最具有冲击力量的光辉形象。

红娘最初对崔张的结合并不想有什么帮助。张生第一次遇见她并作一番自我介绍时,她以“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抢白了他。对于崔张的隔墙酬韵,红娘的态度也是比较冷淡的。但在逐渐看到崔张间的真挚爱情和老夫人的背信弃义之后,便由对崔张的同情进而积极帮助他们的斗争,为他们出谋划策、递简传书,并率直而善意地嘲讽他们的弱点,促进他们的结合。她常常不满张生的书呆子气,俏皮地说他是“傻角”,是“文魔秀士,风欠酸丁”,有时“酸溜溜螫得人牙疼”。在莺莺赖简之后,张生不知所措,红娘就责备他“没人处则会闲磕牙”,在《拷红》一折里(注:明清人依照传奇的体裁,替《西厢记》每一折都安了个题目。《拷红》是第四本第二折的题目。),还说他是个“银样鼠枪头”。对莺莺也是这样。莺莺看到红娘带来的张生的简帖,假意发怒,红娘立即指责她“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并进一步揭露她内心的秘密:“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红娘对她的批评是如此尖锐:

把似你休倚着拢门儿待月,依着韵脚儿联诗,侧着耳朵儿听琴。(白)见了他撇假偌多话:“张生!我与你兄妹之礼,甚么勾当!”(唱)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迭歆。欢时节——(白)“红娘,好姐姐,去望他一遭!”将一个侍妾来逼临。……

——第三本第四折〈紫花儿序〉

在老夫人发觉莺莺与张生的私情之后,莺莺与张生惊慌失措,她从容镇静,勇敢地在老夫人面前为他们辩理:

信者之根本,……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

——第四本第二折

她巧妙地应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搬出老夫人百般回护的“家谱”进行反击,说得老夫人无言可对,不得不应允了崔张的婚事。《拷红》一折实际上成了红娘对老夫人的审问和指责,集中地体现了正义对虚伪、爱情对礼教的胜利。

红娘是出于对受封建势力迫害者的同情来为崔张奔走出力的。张生曾许她以金帛拜谢,她立即生气地责备了他,这就突出了她热心为人的高贵品质。作者把这种品质集中体现在一个婢女身上,为崔张故事增添了新的民主思想内容。

老夫人是莺莺、张生、红娘等人物斗争的主要对象,代表剧中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封建礼教势力。她是治家严肃的相国夫人,一心守着“相国家谱”。当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莺莺有被“贼汉”抢走的危险时,她曾将莺莺许嫁与任何能够退兵解围的人。但在张生献策、兵退身安之后,便马上变卦,著莺莺对张生以兄妹之礼相见,并打算以金帛来打发张生,坚持她不招白衣秀士的家谱,充分表现了她的阴险和狡猾。

老夫人表现上是爱女儿的,但她爱的具体内容就是严厉的管教与防范,实际上爱的是“相国家谱”。因为她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怕辱没了家谱,才舍不得将莺莺献与“贼汉”。一当莺莺违背“相国夫人”的道路而追求真正的幸福时,却硬要拆散他们的姻缘。她好象处处为莺莺着想,却处处给莺莺带来痛苦,这更显示了封建礼教残酷的本质,同时也塑造了以“慈母”面目出现的封建家长的典型。

作品中的惠明送书,表现了一个火头僧人的豪侠性格,讽刺了僧侣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在基本主题之外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同时塑造了一个佛门叛逆者的形象。

作者在张生、莺莺、红娘对老夫人的斗争取得胜利之后,让张生听老夫人安排上京应试,并一举及第,回来与莺莺团圆,一方面表达了作者“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封建势力的让步。

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西厢记》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它成为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为明清以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西厢记》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崔张故事里的人物虽不多,但揭示的比较深刻。不仅在老夫人与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而且由于阶级地位、社会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莺莺、张生、红娘之间也不时引起误会性的冲突。张生一见倾心地爱上了莺莺,但在封建礼教壁垒森严的社会里,一个青年书生要和相国小姐接近是非常困难的,作为相国小姐自然也不容易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自由地处理自己的爱情,所以他们只能用“酬韵”、“听琴”等隐蔽的方式来相互倾吐彼此的爱恋;而在遭到重大阻力彼此隔绝时,便只有各自抒发自己的苦闷和相思。作者在这些描绘里充分表现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但由于封建社会中男女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也不可能一样。张生是个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书生,在追求莺莺时不时流露出狂热的态度,他的深情和弱点都呈露在外面;而莺莺却尽可能地把追求幸福的热情埋藏在内心的深处,表面上显得十分矜持。张生和红娘间也不是没有矛盾的,张生在红娘面前可以更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爱情,要求红娘的帮助;但红娘开始并不了解他,而张生身上某些软弱、轻狂等书生气,红娘又看不惯,因此在他第一次遇到红娘时就招致了她的抢白,以后还时常被她嘲弄,张生的那些弱点就在红娘面前表现得更加突出。老夫人是张生获得爱情的主要障碍,在和老夫人的斗争中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也表现了他的软弱。张生的形象就在这些人物关系中完整而丰满地表现出来。作者也用同样的方法塑造了莺莺的形象。莺莺热恋着张生,但张生某些近乎轻狂的表现又不能不使她谨慎自己的行动;红娘是莺莺身边唯一可以替她传书递简的人,但在莺莺还没有了解红娘的态度之前,也不能不提防三分。作品的第三本就以红娘为中心,展开她与张生、莺莺之间一连串的戏剧冲突,充分揭示了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如何克服封建礼教加在她身上的枷锁的过程。作者用这样的方法描写人物,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而且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适合舞台演出的要求。

其次,人物性格和情节开展得到了高度的结合,成功地表现了事件曲折复杂的过程。在情节上,就全部剧情发展看,一方面是波澜壮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面五本二十一折,一气呵成,结构相当完整。崔张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有两条互相关联的情节线索,一是崔、张、红对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一是崔、张、红三人之间的误会性冲突。崔张爱情的产生不能不冲击着封建礼教的壁垒,随着崔张爱情的发展,不但崔、张、红与老夫人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同时也引起了他们三人之间的误会性冲突。作者掌握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合理地安排了事件的主次矛盾,展开故事情节;同时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突出了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第一本写崔张爱情的发生;第二本写崔张爱情的趋向成熟,并由于老夫人的赖婚,展开了他们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第一次激烈的冲突;第三本写崔、张、红三人之间的误会性冲突,并在冲突的展开中克服崔张性格上的弱点,进一步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第四本写莺莺和张生最后获得了自由的爱情,并在和老夫人第二次激烈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第五本写崔张的最后团圆。第一本、第三本里所描写的是崔张爱情的主线,它们的展开又为第二本、第四本的情节发展作了准备,从而进一步完成崔张的爱情故事。另外,在全剧主要矛盾斗争的前前后后又交织着不同性质、时起时伏的矛盾冲突,例如在老夫人赖婚之后,莺莺和张生几遭扼杀的爱情由于红娘的帮助又进一步成熟。莺莺主动请红娘去问张生的病,送去了约张生月夜相会的简帖,张生满心欢喜,但又意外地出现了莺莺的“赖简”。作品就这样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展开戏剧冲突,展现了崔张争取爱情自由的曲折复杂的过程,使《赖简》、《拷红》等场面,具有很强的舞台生命力,获得观众的长期喜爱。

第三,作者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多数场次饶有诗情画意,形成作品独特的优美风格。

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帏屏。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枕头儿上孤另,被窝儿里寂静。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第一本第三折〈拙鲁速〉

人间看波,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

——第二本第五折〈小桃红〉

前一支曲子很好地衬托了张生“坐不安,睡不宁”的初恋心情。后一支曲子写赖婚之后,莺莺看月时的情景。作品在许多与此类似的描写里,为全剧酝酿了爱情剧的气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

第四,选择和融化古代诗词里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容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长亭送别》一折里莺莺的一段唱词最能集中体现《西厢记》在这方面的成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正宫·端正好〉

恨相见的迟,怨妇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滚绣球〉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温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西西惶惶的寄。

——〈叨叨令〉

在〈端正好〉一曲里,作者用几个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把读者引向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里。〈滚绣球〉和〈叨叨令〉两支曲子是朴素自然而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口语,但一经排比、重叠,又显得流转如珠,倾泻出莺莺与张生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另外,《西厢记》在主唱脚色的分配和结构的扩大上,对杂剧体制也有所革新和创造。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每折由一人独唱到底。《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而且部分地打破了一折由一人主唱的限制。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现实主义的杰作,它对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热情歌颂特别获得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的喜爱。这样,它必然要招来封建统治者的排斥,指为“诲淫”。明代中叶以后,更有人说王实甫的《西厢记》只到《草桥惊梦》为止,以下是关汉卿的续作,加以丑诋;到后来金圣叹批本流行,影响更大。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确实材料作根据,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第五本的团圆结局同《莺莺传》的“始乱终弃”不合,也就是“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反封建思想同《莺莺传》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为“善于补过”的思想不同。卓人月《新西厢》自序说得最明显不过了:

篇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资料(全国版)

本资料谢绝转载或以任何方式进行传播,不得借此牟取商业利益,违者侵权!在自学中应注意:1.对知识点重在理解和灵活运用,识记好要素,不必死记硬背。2对重要点重在识记要点。3.要结合教材弄懂知识点和重要点的含义。4.知识点和重要点在考试

中往往会相互转化,因而全面掌握,识记要点、重在理解是考试成败的关键。

一,先秦部分

《诗经》: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范。“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

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氓》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

省。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夫妇共同生活

到老,老使我怨)(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简或选)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

归期的丈夫的深切怀念。言情写景,真实纯朴。君子:这里指丈夫。

《将仲子》1.选自《诗经。郑风》,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少女劝告她的恋人不要翻墙

越院与她相会,因为害怕父母、兄长的责骂,也怕旁人的闲言碎语。

2.这首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生动地展示了她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硕鼠》1.选自《诗经。魏风》,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表达了人民对美

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

篇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教案

西安安市广播电视大学视频课教案

主讲:刘孟虎

2014年12月13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作品的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按中国文学发展顺序,精选诗、词、散文中若干名篇,节录古典小说与戏曲名著中若干篇章,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

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资源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葛晓音与周先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为基本教材。主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媒体资源

通过西安电大教学平台浏览各种媒体资源。

四、教学建议

(一)主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是以中国文学发展的时间为经,以作家、作品这两个概念为纬组织相关的内容,尽可能使复杂的文学现象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教学中要紧扣这一点,使学生能以此为视角去观察作家的创作思路和艺术结构,培养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二)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中国古代文学(1)(2)(3)》、《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

五、阅读建议

1、以主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中的精选作品为主,引导学生对文学名著进行“鉴赏性阅读”,即强调学习者心灵的投入,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不仅注意作者“写什么”,更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反复揣摩作品的言语,行文结构与文体风格

2、在鉴赏性阅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部分基础与条件较好的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即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质疑与客观评价。要引导学生把作品放回到“文学史”中,进行比较性的阅读(不同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等等)。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3、本课程与其它文学课程相比,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学中要突出两个环节。首先是“读”:要集中主要精力读教材中的选文,读全书,读作家的其他作品,读得越多越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再去读必要的参考资料,开拓阅读视野。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的细读,揣摩作者的语言与写法。最好背诵诗词与文章的精彩片断。

其次,在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多写”,一是要勤写“读书笔记”,要养成“每 2 读书必动笔”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写法是自由的:读后感想,片断的分析,提出不同看法,抄录选文中的佳句好词„„都可以。有条件与兴趣,还可以进行模仿性以至创造性的写作。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的读与写中作适当地点拨;不要越俎代疱地作过多的、过于琐碎的分析。

六、教学要求与阅读提示

1、我们对所选作品作了“精读”与“略读”的区分。“略读”要求对作品有一个总体的感悟与把握;“精读”则要求在总体感悟与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细读,细心揣摩作品的语言和写法。(精读作品加※予以标注,其余都为略读作品,大纲重点介绍精读作品。)

2、针对全体学员。我们提出不同要求。对基础与条件较好、有进一步学习兴趣的学员,引导他们把作品放回到“文学史”中,进行比较的阅读(不同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的比较,等等),或作更深入的研读,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第一编 先秦部分

一﹑古代神话故事

神话是上古人类在幻想中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战胜自然界,战胜危害生命的一切致人的愿望。反映了原始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表现了古代人民顽强的斗争精神。

1、《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2、《鲧禹治水》写上古人类与洪水的斗争。神话塑造了两个正面的半神半人的形象,鲧是失败了的英雄,他不怕天帝的威势,宁可触怒天帝,也不放弃拯救人民的理想。禹是成功了的英雄,在他身上表现出了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3、《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原始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灾害进行的斗争构成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在斗争中不断涌现出战胜自然灾害和凶禽猛兽的英雄,他们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鲜明地集中于女娲身上,因此,故事反映了上古人类战胜自然的理想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女娲是为民除害的英雄。她辛勤劳作,有神秘的法力,过人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斗争手段。这一形象的突出特点和本质意义,在于当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表现出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幻想。故事用奇妙新颖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既有气势又优美动人。二﹑《诗经》

(一)基本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广泛,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其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

(二)主要作品

1、《周南·芣苢》

这首诗的语言、节奏都非常简单,好在哪里?芣苢(车前子)既不能当饭吃,又不宜当柴烧,更不能盖房屋,采集芣苢是一种什么劳动呢?

另一种理解:《毛诗》对《芣苢 》的理解是:“妇人乐有子也。”因芣苢(车前子)结籽多,古人便认为它有“宜子”的功能,反映了古人祈求多子的观念。在古代社会里,人口繁衍是部族、家庭的大事之一。妇女在部族、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是由他是否生孩子和生孩子多少来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来体会这首诗,则采集芣苢只是妇女祈求多子的象征性仪式,不同的妇女心情是不同的:少妇满怀着对多子的憧憬和不能生育的惊惧。已生子的妇女祈求多生。已经多子的妇女满怀喜悦,感谢神灵赐福。早该生子而未生的妇女满怀悲伤,同时又不甘绝望„„„

2、《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诗,是一个女子追忆和男方从恋爱、定约、结婚到受虐、被弃的过程,倾诉她悔恨交加的心情;反映了妇女被玩弄虐待,婚姻没有保障的悲惨命运和她们的不平。

女主人公(弃妇)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结婚前,对爱情一往情深。婚后她诚挚无私,勤劳持家。被弃后他对氓的虚伪暴虐进行了揭露、谴责,她是一个善良、勤劳、理智而刚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美德和不幸命运。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色是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既充满悔恨之情,又暗示了婚姻的转折。大量地运用感叹词,造成具有排比形式的感叹句,以加强感情效果。艺术上的另一特色的赋、比、兴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

3、《豳风·七月》是一首农事诗,采用按月歌唱的形式,但由于月份之间有跳跃,初读起来觉得不通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作为歌唱之词,当初人注重的是传唱效果,不大注意意义的严谨;二是由于文字流传中的错简。第一编 先秦部分

本诗用平铺直叙的手法,按月歌唱的形式,层次脉络还是清楚的。全诗好像是以一个老农哀哀倾诉的口吻,叙述农民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过程和他们的衣、食、住等方面的生活状况。

贯穿全诗有一条思想线索,这就是贵族与农民的生活悬殊,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差别和社会本质。这种社会的不平是从诗歌的客观叙述中表现出来的,而叙述主人公主观上对贵族老爷还是驯顺的,还没有明显的反抗意识。

三、先秦散文

(一)基本常识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有萌芽而至成熟。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事记言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

先秦散文兴盛的原因有:

1、经济的发展,都市的繁荣,促进了散文的兴盛。

2、“士”阶层的形成,促成了散文的发展。

3、诗歌篇章短小,于是散文起而代之。

4、竹简和书的发明,书写工具的进步。

(二)主要作品

1、《齐晋鞌之战》(节录《左传·成公二年》)

4(1)、生动逼真的战争场面描写。记述了战国时代秦晋间争夺霸权的一次大战的前后经过,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的描写,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人物形象鲜明,(2)、在紧张的战斗过程叙述中写出了双方将帅的不同表现和性格。清晰交待了战争发生的原委,并揭示了战争胜负的原因。(3)、语言精练传神。从人物言行中写出了生动的个性,外交辞令巧妙精美,隽永含蕴。

2、《冯諼客孟尝君》:通过士人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使孟尝君相位稳固的事迹,颂扬了“士”的智谋及其在战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颂扬了冯谖争取民心的政治卓见。

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因事显人,事由人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作者通过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等情节,不断制造悬念,展现了冯谖的奇士风采。用笔曲折,欲扬先仰,欲露先隐。冯谖一出场故作平庸,表面是“抑”,其实是要给人以不同寻常之感。

3、《庄子·逍遥游》描述了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逍遥游。(1)有待和无待。庄子所追求的 “无所待而游于无穷”。(2)无功、无名、无己。这是一种忘怀一切的境界,是一种无所追求的人生态度。(3)大智和小智。由于生活范围的不同引起的精神境界、思维视野的区别。

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巧妙灵活地运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动,寓意丰富而深刻。行文跌宕纵恣,大开大阖,挥洒自如,具有章法结构的变化之美。

四、楚辞

“楚辞” 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两湖)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为《楚辞》。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离骚》是屈原的第一代表作,也是楚辞的第一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伟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抒写了屈原的美好理想,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表现出屈原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

《离骚》的艺术成就:(1).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2).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3).在诗歌形式和语言上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以大量的方言口语入诗,特别是“兮”字的运用,增强了咏叹的抒情气氛和诗句的音乐感。

第二编、两汉部分

一、两汉辞赋

(一)基本常识

汉赋乃两汉一代之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它兼收并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等诸种文体。形成了一种容量宏大且颇具表现力的综合型文学样式。

贾谊的《吊屈原赋》是骚体赋,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司 5 马相如的大赋是汉赋的顶峰。之后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为汉大赋力作。张衡的《归田赋》还开启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二)主要作品

1、《鵩鸟赋》是贾谊谪居长沙因受了鵩鸟入室之事的触发而作。假托占鵩鸟的问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情绪,并以老庄死生等祸福及知命不忧的思想来自我排遣,体会贾谊“以文为赋”赋中说理的特色,同时也体会其“文洁而体清”的艺术风格,还要注意比喻、对比手法的运用。

2、枚乘《七发》:楚太子有病,吴客往问。以吴客与楚太子互相问答的形式。意在揭示,养尊处优,吃喝玩乐,不仅消磨了一个人的意志,使人一事无成;而且连个健康的身体也保不住。作为一个统治者,不能整天沉醉于声色狗马这种,要研究春秋以来各派的学说,从中找出对巩固统治有用的东西。

《七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并不是他的思想性,而是文中那些大肆的铺陈描写。作者在这里用比较平易的语言,用一系列的生动形象来比喻海涛的奔涌飞腾,音声满耳,奇景迷目,使读者不由得感到心旷神怡。《七发》是汉赋发展史上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

二、《史记》

(一)基本常识

散文有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两汉文学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开辟了传记文学。东汉班固的《汉书》与之齐名。政论文中名篇佳作叠现,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二)主要作品

1、《项羽本纪》垓下突围及乌江自杀部分,通过项羽别姬时的慷慨悲歌,写出了他心已死而意难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情。写他的死法也非同常人,仍然是英雄本色。把项羽的英雄末路写得绘声绘色,可歌可泣。项羽是秦末历史的核心人物之一。

司马迁以饱醮感情之笔从多个侧面写出了项羽的盖世英雄形象将项羽立为本纪,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项羽的性格具有刚直、磊落、豪爽、厚道,不善于勾心斗角。对项羽的态度体现了司马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项羽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司马迁都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2、《李将军列传》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治军简易,对士兵从不苟刻,尤其是他与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深得将士们的敬佩。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艺术特色:文直事核,寓形象于叙事;不虚美、不隐恶,寓感情于形象;(1)虚实相衬法的运用(2)正反对比法的运用(3)直抒胸臆法的运用

三、两汉乐府诗

(一)基本常识: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种新诗体。著名的《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中的叙事长篇,后人把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古诗十九首》则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称为“双璧”。

(二)主要作品

1、《陌上桑》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通过 6 这个故事,揭露封建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并表示出对他们的鄙视。故事以被侮辱者的胜利而结束,从而把一个在一般情况下本应是悲剧的故事,变为一个喜剧故事。

诗中着力塑造了罗敷美的形象。在她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美的理想和斗争精神。作为一首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充满活泼、愉悦、轻松的气氛。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其次是衬托手法,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

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思想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它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兰芝与仲卿的婚姻悲剧,以血的事实有力地揭露、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寄托了青年一代对幸福婚姻的热烈向往。中心人物是兰芝美丽、勤劳、聪明、善良、懂礼貌、刚强不屈,集中了中国古代妇女的一切优点。

作品塑造兰芝的形象是非常成功的,她完美无缺,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人挑剔,这就更加大大地引起了读者对她的热爱与同情。整个故事基本上都是由对话组成的。尽管经过了文人的许多加工,但它仍然保留着非常浓厚的民歌韵味。重沓反复,既有一种原始的朴实天真,又有一种和谐的气势之感,它还有一个带有浪漫主义抒情韵味的结尾。

四、汉代古诗

(一)背景知识

西汉以后,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到了东汉末年的桓灵之际,由于社会现实日趋黑暗,很多诗人如郦炎、赵壹、蔡邕等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愤恨和避祸远害的心理。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诗风较之前一阶段有了明显的不同。《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将其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它们形式都用五言体,语言朴素自然;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情别绪和士子文人仕途的失意之感,充满感伤情调。

1、《上山采蘼芜》这首诗反映汉代妇女地位的底下,注意对比手法的运用。此篇向来列入古诗,其实是“缘事而发”的民歌。从表現手法上也可以看出它不会是文人的抒情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弃妇是如何冤屈:她勤劳、能干、柔順,但她还是被弃了。作者巧妙地通过“故夫”自己的招供揭示了他的丑恶的灵魂。不难想象:那个新人的命运并不会比故人好些。

2、《行行重行行》写思妇对离家日久的游子的思念。抒情极其缠绵深挚。先忆别时情景,再说路远难会,后写相思之状,最后以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作结。通过对思妇感情的发展、曲折的描写,十分细腻地表现了她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中缠绵深挚的抒情是完全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的。全诗无一奇字奇句,甚至以穿衣吃饭之事入诗,全是家常口语,但却表达了极深沉曲折。诗中还恰切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中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来比喻在外的游子宁不思家,隐含着思妇对游子的抱怨之情;这两处比兴含义丰厚,更深一层地表现了思妇的情感,增强了本诗的感染力。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

一、建安诗赋

(一)背景知识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期间,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与政治的权力一起世代相传。南朝以后逐渐减少。

(二)主要作品

1、曹操的《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和表达渴求贤才的忧思。情感表现曲折跌宕,反复咏叹,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及爱才若渴的心情。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混乱的现实中建立功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以各种事物形象作比,表达强烈的求贤愿望。经过几个低昂回旋,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复杂多端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曹操的诗极为本色,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朴质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尽管在语言形式上极接近汉乐府,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2、曹植的《洛神赋》是他抒情小赋中的名作。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徒倚旁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珰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浓厚的悲剧气氛。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采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3、王粲的《七哀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叙事诗,记述了诗人离开长安到荆州途中所见所闻,深刻描述了东汉末年军阀争战,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民苦不聊生的悲惨情形。诗人面向血淋淋的现实生活,毫不掩饰地加以暴露,充满悲愤之情的血和泪的控诉。

从艺术风格看《七哀诗》,也可说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这固然主要是社会原因,但和“粲性躁竞” 的个性气质也分不开。因此王粲的诗中哀怨悲惨的气氛,胜于慷慨悲壮之气。当然,这不一定是王粲诗的缺点,反之,这种尽性缘情之作,正是六朝缘情绮靡诗风的开始,比“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诗教有很大的突破。

二、正始诗文

阮籍的《咏怀》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现实里的诗人内心苦闷,表现出他那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思。借古以寓今,多用比兴手法。

三、西晋诗歌

左思《咏史八首》 其旨不外借古讽今,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把忿激之情化为投枪,投向那贤愚倒置的社会制度和持权骄宠的显贵。全诗情调高昂,气韵沉雄,笔调劲挺,这就是钟嵘《诗品》中所谓“左思风力”。实际是“建安风 8 骨”的延续,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主流。

艺术特点:一是它的结构很奇特。一般咏史诗多借史实以言志,少用比兴,而这首诗和其八“习习笼中鸟”却采用了比兴。二全诗皆以上下、大小、高低、贵贱、贤愚等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来说明阴阳易位,贤愚颠倒的极不合理的事实,给读者以强烈深刻的印象,达到讽喻的最佳效果。

四、东晋诗文

(一)背景知识

时代特征:偏安政局、门阀政治、风气。风气。东晋文学的分期:东晋文学的分期: 前期郭璞及《游仙诗》; 中期 孙绰 许洵及玄言诗; 后期陶渊明及山水诗。

(二)主要作品

1、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共五首,是陶渊明归隐之初的作品。这一首《少无适俗韵》都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诗人坦诚地倾吐了对过去仕途生活方式的鄙弃,和退隐归田、从自在中寻找新的生命价值的怀抱,也刻画了诗人与世俗不合,热爱自然、崇尚真朴的性格。他把求取功名进入仕途看作是“误落尘网”。

以主观感受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园田居的农家风貌。这种重在写意不在写实的表现方法也是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这首诗用了许多对句,不仅词语工整,表现出汉语形式美,具有内在的韵律美。这是格律诗产生之前的一个范例。从节奏上、意境上,恰具了平淡自然的韵味。

2、陶渊明《读山海经》描写了躬耕读书的乐趣。也有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陶渊明《饮酒》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意志。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表现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的诗充满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构思巧妙。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在自然平淡中流露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值得体味。全诗写景、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境界。另外,简洁、朴素、自然,也是此诗的特色。清代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中说:“‘心远’为一篇之骨,而‘真意’又为一篇之髓。”

五、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的产生地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的两大区域:吴歌(吴声歌)产生于长江下游,以首都建业为中心;西曲(西曲歌)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以江陵为中心。为时代论之,前者多为晋宋时的作品,后者则多为齐梁时的作品。

《西洲曲》是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诗。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

六、北朝乐府民歌

是北方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牧歌、战歌、情歌,以叙事为主;多属军乐、9 武乐,风格刚健粗犷。

1、《 敕勒歌》 反映北方民族的遊牧生活和北国风光。2、《 木兰诗》 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在表現手法上,也具有两结合的因素。

七、南朝诗文

1、谢灵运《登池上楼》写自己官场失意的满腹牢骚,及在边郡久病之后见到满园春色的新鲜感受,最后表达了隐居的愿望。研读时要细心体会谢灵运在山水诗上的成就。

2、鲍照《拟行路难》抒写一种难言的痛苦和愤慨。

八、北朝诗文

郦道元的《水经注》节录部分写三峡江流的峻急和两岸优美的风光。

庾信的《拟咏怀》抒发了刻骨铭心的乡关之思。注意体会典故的妙用及对偶的工整。

九、魏晋南北朝小说

干宝《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反映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人民的反抗精神,情节曲折动人。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过江诸人》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语言简练。

第四编:隋唐五代

一、隋代诗歌

国家统一与南北文学的合流;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与变革;边塞诗启唐人之先鞭。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唐代文学的过渡阶段。薛道衡《人日思归》这是一首抒写思归之情的名作。巧于造语乃此诗一大特点。此诗语言朴素明白,感情却表现得含蓄委婉。

二、初唐诗歌

(一)背景知识

具有过渡和创新的特点。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贞观时期的宫廷诗人齐梁积习犹存,初唐“四杰” 开创了新诗风。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

(二)主要作品

1、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按时间顺序,描写当时社会各类人的生活,展现了长安繁华兴盛的社会风貌,最后以寂寞著书的杨雄与之对照,点出繁华难久,好景不常,权贵们一时的骄奢,终不如寒士名节的久远。

2、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写狱中闻蝉而引起的哀怨,以蝉自喻,表达了清白无辜而无人可为申诉冤屈的痛苦心情。通篇运用比兴手法,以物喻人,全诗由物及人,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3、杨炯的《从军行》抒写书生投笔从戎,立功塞外的豪情壮志。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夸张、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风格雄浑刚健。

4、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通过登幽州台吊古伤今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深切悲愤和孤独情怀,10 同时也流露出天地悠悠、人生短促的忧伤。意境开阔,格调慷慨悲凉。

本诗不同于一般登临之作的重在描写登临所见,而是着力表现时空的无限和人生的有限,在有限与无限的对照中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这种情感相适应的是北疆原野广阔而萧索的图景,苍凉而悲壮的气氛;使本诗显得意境开阔,格调慷慨悲凉。

三、盛唐诗歌

(一)背景知识

所谓“盛唐”,一般指从开元元年到大历元年半个世纪,包括玄宗、肃宗、代宗三个历史时期,即陈子昂之后、大历十才子之前的时期。盛唐文学也可指开元元年到安史之乱爆,共四十三年。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

(二)主要作家及作品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从春江月出写到月落,描绘了月光照耀下江天、芳甸、花林、沙汀融为一色的美景,赞叹青春的美好,感慨宇宙的无穷。并借月光所到之处照见思妇和游子的相思相望之情,表现人生的离别之感。抒写了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为传统闺情题材注入了新内容。

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词清句丽,韵律悠扬。诗中紧叩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展开描写,而以月为主线贯穿全篇,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的整体,其中还流动着一种哲理的思致。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与诗情相得益彰,读来一唱三叹,情味无穷。

2、王昌龄《从军行》抒写书生投笔从戎,立功塞外的豪情壮志。诗中首先描写了典型的边塞战斗、生活环境,整幅画面规模宏大,极其肃杀。长时间的战斗使战士们疲惫不堪,甚至身上穿的铠甲都已磨穿,战士们发出雄壮的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见士卒奋战到底的决心。

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风格雄浑刚健。王昌龄总能以凝练的语言,摄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描摹生活中最精彩的场景,委婉含蓄地抒发情感。他的诗歌也因此为历朝历代的人们所喜爱。

3、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秋天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这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地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他的诗取景典型,以声息、动态衬托宁静、诗情、画意兼具。既有陶诗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谢诗精工刻画的描写。语言也高度清新冼炼,朴素之中有润泽华采。细心体会王维“诗中有画”艺术特色。

4、李白《蜀道难》是作者送友人入蜀之作。先借助神话传说写蜀道开辟之难;接着借描绘沿途山的高峻、水的湍急、路的崎岖和气氛的悲凉,写蜀道行路之难;最后借描绘剑阁要塞的险要和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写留居蜀地之难。也流露出对唐王朝政治前途的殷忧。

诗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把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形象的比喻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来;不是客观、冷静地描绘蜀道景貌,而是以浸透着感情的巨笔,抒写他对蜀道之难的独特感受。全诗的语言纵横驰骋,变幻莫测。具有“惊 11 风雨、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李白《行路难》集中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想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辅佐圣君,拯物济世;另一方面却受到统治者的排挤打击,怀才不遇,心情极为苦闷。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对前途仍充满信心,相信理想一定会实现。

诗的前四句,写作者棉队美酒佳肴,停杯投箸批不能食的无限苦闷心情。中间四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作者上下求索,寻找正确道路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后四句,表现作者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本诗在广阔的时间、空间里,驰骋作者丰富的想象,表达诗人的奇思遐想和强烈起伏的感情。诗中运用典故浅显贴切,既增强诗的形象性,又丰富带诗的表现内容。

5、高适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描写战士慷慨赴敌,转战边塞的情景,揭露军中官兵的苦乐悬殊,抨击将帅的腐败无能,对广大战士寄予同情。较传统诗歌广泛的多,复杂得多,深刻得多。对当时整个边塞战争的形象概括,具有典型意义。

运用七言歌行的体制,叙写生动,抒情真挚,有时直接揭示人物的思想活动,有时借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衬托战士的心境,使诗的情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雄壮,时而悲凉,表现了征人在不同情况下思想感情的变化。对比鲜明,风格雄浑悲壮。

6、杜甫的《兵车行》反映唐王朝在天宝年间的社会**及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这首叙事诗是作者困守长安时期所做,抨击了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致使人民流血破产。是杜甫最早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可视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光辉起点。

杜甫善于运用乐府的形式来反映现实,《兵行车》这个题目就是他根据“即事名篇”的原则而拟定的新题乐府。诗中多典型化的描写。诗感情很激切,通过纪事与纪言、纪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描写,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痛恶完全化入字里行间。

四、中唐诗文

(一)背景知识

中唐诗人在盛唐那样的艺术高峰面前,表现出拓展新的诗歌艺术领域的巨大努力,从而使中唐成为继盛唐之后诗歌的又一繁荣时期,不仅诗人和诗作的数量大大超过盛唐,而且流派繁多。

第四编:隋唐五代

(二)主要作家及作品

1、韩愈的《进学解》借“学生”之口,抒发怀才不遇、屡被贬谪、投闲置散的愤懑之情。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喜欢标榜选贤授能,唯才是举,以此作为政治清明的标志。韩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了当权者在用人方面不明不公的事实,发泄了内心的愤慨不平,具有批判现实的积极意义。

散文语言奇崛而在中唐文坛上独树一帜。此文有显著的创新出奇:一是将辞赋的对话形式与反话正说的讽刺手法揉为一体;二是将辞赋与散文的长处融于一篇;三是语言方面的锤炼。作者务去陈言,创造了不少既有概括性又有形象性的新词警语。巧妙的构思。高度锤炼、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大量使用排偶句式,既整饬又流 12 畅。

2、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是作者被贬为柳州刺史初到任所的赠友寄怀之作。抒写迭遭打击的忧愤和对同道的怀念。尾联直抒情怀,着一“共”字,关联自己和友人,叹处境险恶、悲友朋不见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惆怅。

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巧用比兴,情景交融,景物描写十分精妙,不但饱含感情,而且有更深的寓意,极富形象性和感染力。虽满篇“愁思”,但愁思什么,只是用景物和比喻、象征手法来暗示,终未一语道破。深沉含蓄,余味不尽。

3、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首诗描写乌衣巷斜阳下燕子飞入寻常人家栖息的情景,感叹六朝门阀贵族都已成为过去,写煊赫了二百年的王谢世族的没落。刘禹锡的怀古作品也是历来著名的,在低徊感叹中充满了对兴亡变化的无限沉思。

这是一首怀古诗。没有半句议论之词,句句写景,将浩茫深沉的历史感慨完全寄寓于景物描绘之中,写出了如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化。并且全借小景点出,以小见大,言简意深,语意隽永,耐人寻味。

4、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的双重性。叙述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并对此寄予深切的同情;同时对玄宗的重色贪欢、荒政致乱予以讽刺。以抒情笔调叙述了李杨之间的关系和当被意外事件毁灭之后引起的刻骨相思以及天上人间分离的遗恨。在叙述之中有委婉的讽刺,也有故意美化的因素。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虚实相生、自然浑成,我国诗歌史上最为传诵的长篇叙事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故事完整,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和浓重的抒情气氛。按专宠、死别、相思、仙会的顺序,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语言绚丽流畅,音节婉转悠扬。

5、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运用奇妙美丽的想象,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艺术魅力。

李贺是一个很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辞语上,都不屑蹈袭前人。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五、晚唐诗词散文

(一)背景知识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杜牧的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李商隐的七律学杜甫,用典精巧,对偶工整。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诗人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二)主要作家及作品

1、杜牧的《早雁》,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反映了北地难民南逃,又不为朝廷所恤的悲惨处境。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 13 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2、李商隐《锦瑟》是作者晚年自伤身世之作,代表了李商隐诗歌意境朦胧、情调感伤、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特点。借助象征性诗歌意象,将琴瑟触发的年华之思,化为四幅象征性图景:身世遭逢如庄生迷蝶,伤春忧世如杜鹃泣血,才而见弃如沧海遗珠,企望之事如蓝田云烟。

全诗情景兼有音乐意境、画面形象与诗歌意象的多重暗示性,使此诗意蕴丰厚而境界朦胧。其间虽无明显的逻辑联系,却均带有浓重的悲怆迷惘情调。加以工整的对仗、凄清的声韵及相关意象的映带关系,全诗仍具有整体美感。

3、温庭筠的《菩萨蛮》写闺怨,描述贵族女子晨起梳妆的过程:绣屏掩映,鬓丝撩乱,画眉梳洗,梳洗停当,插花为饰,愈增艳丽。用“懒”、“迟”字,暗示出了上片弄妆迟懒的真正原因。描述贵族女子晨起梳妆的过程,表达其空虚寂寞的内心世界。

运用浓丽的色彩,客观地描摹女主人公的慵懒及娇态,极尽浓艳香软之致,带有显而易见的人工雕饰痕迹。寄寓着女主人公的幽思苦情。采用象征、暗示和烘托手法,写得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颇富隐秘深婉意味。

六、唐传奇

(一)基本常识

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叫唐传奇。“传奇”的提法一般认为始于晚唐裴铏的小说集《传奇》,因“作意好奇”、“多奇异而可传示而得名。鲁迅认为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指出了唐传奇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

(二)重要作品

蒋防的《霍小玉传》描写霍小玉被李益抛弃的爱情悲剧,揭露门阀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中妇女被侮辱、被损害的悲苦命运的同时,揭示了豪门士族和市井细民间的对立矛盾。

作者运用烘托手法,联系霍小玉探访李益的情节,描写了一连串的陪衬人物。通过性格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因此结构谨严,形象完美,富有典型意义。化鬼报仇的结局带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色彩,但也表现出作者鲜明的爱憎。

七、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现存唐代最早的民间词,大都作于唐玄宗年间至五代时期,20世纪初发现于敦煌藏经洞。《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这首词写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

比喻省略了喻本和喻词直接托出喻体,一气排开,使人于目不暇接之际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此词不追求含蓄蕴藉,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句亦不假雕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朴拙、自然的本色。八、五代词

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首词哀悼自己永别故国江山,往事如流水落花随春而去,天上人间无处寻觅。这是我国文学史上许多以感伤为其基调的诗人的共同特征,他们跟那些格调悲壮的诗人可以明显区别开来。

这首词摆脱了花间尊前曼声吟唱的传统风格,而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 14 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第五编:宋元部分

一、北宋诗词散文

(一)基本常识

宋诗不似唐代那般辉煌,自有风格: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最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黄庭坚与陈师道开创了宋代“江西诗派”。梅尧臣、苏舜钦并称“苏梅”。欧阳修、王安石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

(一)主要作家及作品

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首词写秋日边塞的萧条景色和远离家乡、久戍边塞的将士的沉重心情。上片写景,用点染手法写出边塞风景之“异,再现了一派荒凉冷落的边陲景象。下片抒情,情感虽压抑、悲苦而不消沉、颓丧。

本词上片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抒情而情中有景,景色的描写,正好衬托出人物的心情,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上下片浑然一体。意境开阔,格调悲凉雄浑。

2、范仲淹《岳阳楼记》这是一篇以游记形式表现人格与理想的著名散文。作者借对古仁人的赞颂,提出了他的最高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怀抱,表明自己虽处逆境,仍要坚持理想,关心国事的积极政治态度。这种不计个人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境界,有着永恒的进步意义。

本文的题目是“记”,实际以议论为主,文中的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了议论,由于有叙事、写景、抒情的铺垫,议论只须点到为止,显得特别精警。全文章法谨严,跌宕多姿。语言上讲究铺陈、排比,辞采壮丽,骈散相间,以散语叙事议论,以骈语写景抒情,变化灵动,韵律和谐铿锵。

3、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结合春景,从游子和思妇两个方面抒写了离愁别绪。这首词在抒发游子思家之情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的登高怀远,并致其劝慰之意,流露了词人对思妇心情的体贴。又通过离愁不断如春水的妙喻和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设想,构成了清丽而纤绵的意境。

主要特色是以乐景反衬哀情,以递进层深之笔加强感情的表达。最能代表欧阳修词抒情深婉的特色。上片展开一派初春景色,用来反衬离愁。下片转换角度,就闺中人着眼写离愁,感情层层加深。词中“迢迢不断如春水”,以眼前实景设喻,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诉不完的离愁,是为人称赏的妙喻。

4、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出色描写了西湖景色的秀美和杭州都市的繁华,铺张中流露了作者对统治者奢侈享乐生活的赞美和艳羡之情。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这都市风情画,展现出社会的太平气象。

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都市的繁华生活和自然景物。有总写,有分写;有详写,有略写;有实写,有虚写。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写杭州景物之美和都市的繁华富庶。语言非常精美,既有刻意的雕饰,又有精彩的白描,不加任何夸饰,形象鲜明,香气袭人。

5、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叙述游山的体会,认为“一切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有志者必须具备不畏艰险的意志,充沛旺盛的体力,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领略。最后借仆碑谈治学,提出对待过去事物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触景抒怀,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步步深入:前半记游,但句句为后半议论作伏笔;后半议论,又处处紧扣前半的游程。从游山观景悟出探求真理和学习应取的态度,坚持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全文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从而开掘了思想内容的深度,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6、苏轼的《前赤壁赋》是抒情散体赋。泛游赤壁,即景生情,抒发自己谪居期间的人生感慨,“乐—悲—悟”。是在被贬的哀愁之中的激越之音,既是对命运的超脱,又是对命运的韧性的抗争。看出作者贬谪生活中的矛盾心情和对人生的见解。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到心灵人格的提升。

文章虽为赋体,实为优美的散文诗。把叙述、抒情、议论完美地结合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及矛盾心理。触景生情 “水”、“月”二字构成了全篇的主要线索。文章描写生动,语言优美。再加之结构上,条贯紧凑,一气呵成,感情饱满,一注到底的特点。

二、南宋诗词散文

(一)基本常识

“靖康之变”在宋人的心灵上留下了耻辱的记忆。使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呼声,诗风也随之一变。一般以永嘉四灵的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二)主要作家及作品

1、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这首词通过比较汴京和临安元宵节时自己的心境,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思,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和衰老感。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流亡的感慨。含蓄而深沉地表现她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心。

词以铺叙手法写成,叙述描写极有层次而富于变化。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流亡的感慨。结构精巧紧凑,首尾圆和。语言工致而不纤巧,平易而不粗俗;充分显示了李清照作为婉约词大家的铺叙描写才能。

2、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表现了作者美满婚姻遭到封建家长的破坏后产生的痛苦、无奈的心情。侧面反映了封建礼教对男女爱情的无情摧残。上片写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和被迫离居后的痛苦和悔恨。下片写沈园相会时的所见所感:满腹的心里话更是无法诉说。

将写人与写景紧密结合,忆旧与感今紧密结合,并善于在细微处表达缠绵悱恻的深情。上下片句末“错”、“莫”二字的反复迭用,传达出无限的悲苦与无奈之情。语言明畅精炼而意蕴丰厚,哽咽难言,欲说还休,比之酣畅淋漓,尽意发挥,艺术感染力强。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警告统治者在做好充分准备以前不可轻率北伐。上片表达了自己景慕英雄。下片表现了词人炽热 16 的爱国情怀和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

词通篇使用典故,上下片浑然一体,典故和典故、人物与人物之间巧妙联缀,组合成完整的意境。通过历史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古今对比,含蓄地表达出政治见解和爱国情怀,满腔的悲愤。语言雅俗相间,节奏铿锵有力,与情感的起伏相得益彰。风格沉郁悲凉,意境雄浑壮阔。

三、金元诗词

元好问《岐阳[百二关河草不横]》是首丧乱诗。描写了凤翔城被蒙古军攻陷时人民流离失所和金兵横尸野草的惨状,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诗人对侵略战争的谴责。

诗的首尾两联叙写实际形势和直接抒发感情,是实写,中间两联是由“望”而生发出的悬想情景,是虚写,但虚中有实。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的时空跨度更大,涵盖面更广,概括力更强,也使得诗的结构更加灵活。全诗风格遒劲,兴象深邃,情调极为悲凉。

四、元代散曲

(一)基本常识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前期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接近民歌;后期代表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等,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开始远离现实。

(二)主要作品

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套曲生动率直地表现了关汉卿与下层歌女演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多才多艺的慧质和放浪不羁的性格,从一个侧面看出他在戏曲艺术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他大胆渲染眠花宿柳、追欢逐乐的生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特定内容。

独创性在于用第一人称“我”直陈胸怀的方式,以通俗诙谐、酣畅淋漓、自我调侃、自我赞赏,塑造出一个元代社会所特有的完全市民化了的、多才多艺的、性格化的艺术典型。大量运用排句,任意累积多层定语,随心所欲地添加衬字,字里行间充盈着涌腾不息的气势,使作品更富有高亢激昂的斗争性。

2、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曲子歌颂渔夫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并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从中寄寓了作者的隐逸思想。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3、马致远《[越调]天净沙》一幅秋郊夕照图,化景物为情思,于苍凉景色中反映漂泊者的旅思羁愁。它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

构思精致巧妙,语言凝炼自然,为马志远散曲风格的典型代表。用景物画面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含蓄委婉。前三句并列九个实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组成一幅萧索的画面,第四句又给这幅画面涂上一层昏暗的色调,最后点出画面中的人物——天涯断肠人。五、宋元话本

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 17 底本。有以下特点:注重趣味性和虚构。思想感情与市井民众相通。描写趋于细腻。《碾玉观音》写了一个爱情的悲剧。人物形象的对比,情节的曲折生动,各有特色。

六、元代杂剧

(一)基本常识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

(二)主要作品

1、关汉卿的《单刀会》这折戏正面描写关羽与鲁肃的冲突,席间关羽以非凡的英雄气概,拒绝交出荆州,并喝退伏兵,在关平的接应下安然回到了荆州,剧本最后完成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历史英雄关羽维护汉家事业的歌颂,流露了民族感情;描写了他对敌斗争的勇敢和智慧,鼓舞了人们向压迫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在场面安排上是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在关目处理上,关汉卿一方面能从不同人物的处境出发,展开冲突,引向高潮;一方面又移步换形,变化多端,使人不能预测它的发展。在剧情发展中还善于埋伏下一定的“悬念”,以增强戏剧效果。读时仔细体会。

2、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以同情封建叛逆者的态度,写崔、张的爱情多次遭到老夫人的阻挠和破坏,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并通过他们的美满结合,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要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

爱情故事的主人公莺莺与张生是出身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对佳人才子,但在故事的长期流传过程中,人民突出了他们的热情、勇敢等的品格,并在他们的美满结合中寄托了自己的希望。使王实甫的《西厢记》成为数百年来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赞歌。

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多数场次饶有诗情画意,形成作品独特的优美风格。选择和融化古代诗词里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熔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西厢记》在主唱角色的分配和结构的扩大上,对杂剧体制也有所革新和创造。打破了一折由一人主唱的限制。

第六编:明清部分

一、明代诗文

(一)基本常识

明初刘基、宋濂等以文名世。北迁后出现台阁体。弘治时拟古派的复古运动掀起两次高潮:第一次为前七子时期,代表是李梦阳、何景明等。第二次为后七子时期,代表是李攀龙、王世贞等。明中自沈周开始至唐寅、文徵明、祝允明,精于诗文画。万历时反对拟古派的公安派、竟陵派兴起。

(二)主要作品

1、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态度平易近人,文笔质朴生动,读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富于启发意义。

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很鲜明,很有说服力。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2、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借轩写人,借轩抒情,以项脊轩统领全篇,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

3、宗臣的《报刘一丈书》是一篇笔锋犀利的讽刺性杂文,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化的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权贵、奔走于权贵之门的阿谀奉迎者和权贵的走狗三种人的丑恶形象,寥寥数笔,他们的心理神态并皆跃然纸上。刻画了藐视权贵、不事奉迎、刚正不阿、正气凛然的作家自我形象。传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运用反衬笔法,对比两种做人准则,表现出他的鄙视、轻蔑和义愤,从而烘托出自己的高洁和骨气。以事实说理,富有感染力量。善于根据不同人物,选用不同语言来表现。

二、明代小说

为明清文学的主要成,明清长篇小说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为代表。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三言”和 “二拍”。“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冯梦龙收集整理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通过被侮辱、被迫害的妓女杜十娘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热情歌颂了杜十娘的美好品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

艺术构思精巧、含义深刻,它一波三折、紧凑巧妙的曲线结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性,正反相生、形往神留的人物形象。情态毕肖、雅俗咸集的语言风格,尤其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明代戏曲

传奇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明中叶的三部著名传奇是:梁辰鱼的《浣沙记》,李开先的《宝剑记》,王世贞的《鸣凤记》。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两个戏曲流派: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汤显祖的最杰出作品《牡丹亭》代表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成就。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描写杜丽娘在美好的春光里慨叹深处闺阁的寂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牡丹亭》浪漫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采取抒情诗的手法,倾泻人物内心的感情。《牡丹亭》的对白饶有机趣,曲词兼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曲辞优美,刻画心理细腻。

四、清代诗文

清初,钱谦益首开“宗宋”之风,而吴伟业主张“宗唐”;清中诗人有袁枚、赵翼、郑燮、黄景仁等。侯方域有《李姬传》《马伶传》,魏禧有《江天一传》《大铁锥传》。影响最大的是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

1、顾炎武的《海上》这首诗写作者观海而怀想郑成功等入海的抗清壮士,写的悲壮沉郁。美景衬哀情,哀景壮豪志,虽为传统笔法,但如顾炎武运用得如此纯熟而不露痕迹者,却也并不多见。诗读至此,有谁会不心潮澎湃、壮怀激烈呢?

2、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本文这种表现左光斗公而忘私,以国家利益为重,将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崇高品质和斗争精神。作者善于提炼典型的场面和细节,叙事简练集中,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五、清词

明末清初词和清词常被后代笼统称为“清词”。清词整体成就虽然不及宋词,但是也出现陈子龙、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王国维等著名词人。较有成就者还有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屈大均、吴伟业和清初的彭孙遹、王士禛、等人。

陈维崧的《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这首词寓情于景,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在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中,写出一种萧瑟清冷的境界,寄寓了他对身世遭遇的感慨。全词意境雄阔,气势豪迈,设喻奇特,造语不凡。

六、清代小说

是中国小说史上继明代之后又创作和传播的高峰。清代文人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伟大和优秀的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蒲松龄的《促织》这篇小说以一只织促为情节线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享乐生活是建立在普通百姓的深重苦难基础之上的,也揭露了封建官吏不过是满足皇帝的需要而压迫摧残百姓的工具。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以一只织促的得失、生死、优劣为情节线索,情节生动,悬念丛生,构思严谨营造跌宕起伏的曲折性和起承转合的完整性。神态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精炼,生动形象。

七、清代戏曲

清代戏曲南洪北孔《长生殿》与《桃花扇》堪称双璧。清代其它戏剧有李玉与“苏州派”。李渔明末清初的传奇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喜剧作家。

洪升的《长生殿》借李杨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化“至情”的追求,同时寄寓着深沉的民族兴亡之感。《惊变》是全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揭示了李杨荒淫享乐是导致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在结构方面,全剧长达五十出,场面壮丽,情节曲折,而组织相当严密。李、杨爱情是戏的主线,这条主线又以一组道具——一对金钗、一只钿盒贯穿始终,随情节变化由合而分,由分而合。《长生殿》的曲词优美,尤为人们称道。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即作者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却奁》一折歌颂了李香君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和守志不污的高尚气节。

艺术构思巧妙:巧妙用一柄扇子,把一部南明兴亡史有机贯穿连接在一起。忠实历史史实。舞台人物艺术形象突出,矛盾关系相互交织发展。人物形象丰满,个性特征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布局铺排扣人心弦。

一、近代诗文

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诗歌相当繁荣,作家和作品数量众多。

龚自珍《病梅馆记》这篇文章通过梅花被扭曲摧残以及自己爱梅、疗梅并辟病梅馆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和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恨,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

篇8: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

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某一个形象或某一类人物的评价, 不仅关系到对这一人物或形象的理解, 更是对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的认识,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促进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多样化

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重新认识与评价, 能够促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多样化。很多读者对家长形象都是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甚至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简单地贴上“封建家长”的标签, 导致长期以来家长形象一直是单色调。一旦读者打破了传统的人物评判方式, 转而对作品进行多层次的探讨和多层面的研究, 例如从文化传统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或从语言艺术或哲学人生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等, 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使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方法论更趋多元化。

(二) 加深读者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

当阅读者开始理解作品中的家长形象, 而不是给其贴上“封建家长”标签, 简单的将其看成是破坏和践踏青年一代爱情幸福的罪魁祸首时, 阅读者已经加深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进而也会推进对作品中人物的研究。例如《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篇, 杜十娘为了追求爱情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 就会让我们思考爱情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 两者之间是否应该有个界限?进而可以教育青年一代不要将“反对封建家长”作为借口违法或违反道德, 也不能以轻易舍弃生命为代价去获取爱情的纯真和自由。

二、如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重新认识与评价

(一) 将封建家长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加以区分

在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很多家长形象并非都是“封建家长”, 他们对内是家庭乃至家族的长辈, 关爱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对家庭负有管理的义务和权力;对外他们是家庭的代表, 代表着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利益。他们在家庭管理中也会遇到各种利益冲突, 当冲突发生时, 必然会有所取舍。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在做决定时也会考虑孰轻孰重, 并非都是一味的冷酷无情, 因此不能将“封建家长”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简单的画等号, 需要加以区分。

(二) 结合作品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需要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去研究和思考, 而不能简单的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受儒家思想熏染, 主要讲求家庭和睦。从这个角度来看, 即使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对儿女婚姻或爱情进行干涉, 其主观并非要故意破坏儿女幸福, 而是希望儿女能够步入家长所希望的幸福, 这一点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长有共通之处, 也是传统中国式家长的特点。因此, 在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时, 不能简单将矛盾对立和尖锐, 而应该侧重解读家长对子女的关爱。

三、以《警世通言》中杜十娘一篇为例, 重新认识与评价其中的家长形象

当下学界对《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作品中李布政的形象多持批判的和否定的态度, 但如果试从客观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一下这一家长形象, 则评价结果将会有所不同。李布政作为家长一直从各方面影响着小说中主人公李甲, 这也是历来对其进行批判的主要依据。文中说李甲“志诚忠厚”, 不管其是天生还是后天养成, 都可见李布政对其要求之严格, 同时, 李布政在对儿子学业上要求严格的同时也关心着自己的儿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有出息, 不惜重金为其买了监生的名额, 可是儿子却将学费和精力葬送在妓院之中。即使当代开明的家长也不会对儿子这种行为给予认可, 就这一点可见李布政并非简单只是一个反面形象。

从李甲方面来看, 李布政不承认这个儿媳, 李甲就没有勇气带回杜十娘去面对家人。也就是说, 李甲在父亲面前只有驯服, 无力反抗, 显示其生性懦弱。在李甲的生活选择天平上, 其一端放置的是杜十娘的人生幸福, 另一端放置讨得父亲的欢心时, 李甲心中的天平无论是在别人的诱导下还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最终偏向了后者才引发了人间悲剧。可见李布政不属于“好人完全是好, 坏人完全是坏”的扁平式人物, 而是活生生的真人。

摘要:长期以来, 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的评价并不客观, 没有将其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去做评价, 而只是做简单的符号化处理, 脱离了文学作品的实际, 同时与生活常识也不相称。要正确理解文学作品, 并且做到文学史的正确撰写, 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重新做正确和公允的评价。

上一篇:可怕的科学优秀读后感下一篇:交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