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2024-05-16

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精选10篇)

篇1: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1)

1背景 1.1国际标准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 者:王金玉  作者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00029 刊 名: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ISTIC英文刊名:WORLD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MANAGEMENT 年,卷(期):2004 “”(1)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2: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入世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国内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国际跨国公司积极抢滩,部分行业已成为外国品牌的天下;而以为“走出去”就风光无限的中国企业,在对跨国营销还十分陌生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诸如“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等种种难题。“走出去”的道路漫长而曲折,现在正是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国际定位,调整国际战略的时候。

其实,许多中国企业的失败,并不是失败在“硝烟弥漫”的国内外市场,而是失败在缺乏先进的战术素养和精准的国际定位。环视全球经济,跨国公司正在调整自己的战略步伐,将有限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产生附加值最高的业务和环节,庞大的国际巨轮正变得越来越小巧。这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由于各自特点的不同,对跨国公司来说收益不高的产品,可能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之所在。曙光微露,商机无限。中国企业正可抓住此时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挖掘巨大的上升潜力,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天做岸,登顶为峰”就不是痴人说梦。

收购剥离资产

从开始,全球生产体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进一步收缩,更加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的投资,而将非核心业务或资产从价值链中剥离出来。早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跨国公司也由于建厂成本、管理成本、市场投入过高以及对市场缺乏了解等原因在华业务陷入了亏损的泥沼,正在酝酿着业务、资产重组,以此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淘金“剩余价值”,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跨国公司眼中的鸡肋,利用业务对接和资产整合实现规模经济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正是中国企业化腐朽为神奇的明智之举吗?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是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跨国公司在华以外的业务和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这些资产被剥离后,跨国公司仍希望其发挥以往的联系和作用,这又为实现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之间以许可证协议、特许专营协议、单方持股、互相持股或合资办厂等多种形式,在研发、生产、服务以及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合作模式。而在联盟中各合作企业仍可保持各自独立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战略联盟就如同武术中的太极,“借力打力”、“化大象于无形”。竞争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而合作可以实现两者效用最大,实现双赢。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战略联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联盟双方不仅是合作的伙伴,更是竞争对手,合作与竞争共存、共生。因此,国际战略联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是一种“追随领跑者”的策略。

篇3: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对外贸易

随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我国制造业要取得长久的发展, 必须应对经济全球化, 逐步融入到国际从分工体系中,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制造业的概况和特征

2006年,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规模为4.31万亿人民币,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8%, 就业人员规模为8406万人, 占就业人口总规模的比例为11.3%。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 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例, 从2006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6.2%, 提高幅度达一倍多, 而同期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3.1%、10.3%下降到18.3%、7.6%。但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344美元, 约为发达国家的1/17。

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看, 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 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

轻制造业主要是生活资料行业,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38.25%下降到2009年的27.14%, 同期重制造业主要是生产资料行业所占比重由45.32%上升到54.04%, 尤其是2006年之后, 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由于计算口径等原因, 我国与日本等国相比, 重制造业比重较高, 但可从中发现的基本趋势就是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

(二) 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

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 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 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增长周期, 以满足居民的吃、穿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90年代初期, 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家电产品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6年之后, 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 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 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这是消费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必然出现的结果。

(三) 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

工业内部结构升级, 一般遵循加工深度不断深化的有序过程, 按照由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业、高加工工业的升级过程, 同时也是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演进过程。

由于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在重工业当中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 重工业中的采掘业所占比例下降了5.06%, 加工业却提高了4.93%, 而原材料工业则略有下降。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之比, 2006年为1∶2.1∶2.10, 2008年这一比值达到12.77∶3.09, 产业呈现向提高加工深度的方向升级的特征。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对策

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刚刚开始, 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的企业国际化起步阶段相比, 国内外环境已相去甚远。国际环境方面,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出口贸易, 虽然在许多领域已经对外企开放, 但是国内企业长期受到保护, 未能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在我国加入WTO后, 我国企业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 国际化战略不得不提上日程。与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初期阶段相比, 我们的企业更多是被动适应国内市场方面, 我国市场本身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国内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便宜, 出口加工制造业具有天然优势。跨国公司纷纷把生产制造中心迁移到我国, 既利用了国内廉价的劳动力, 又能发掘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 我国企业必须寻找灵活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并且要注意国际化模式的动态调整。

(一) 贴牌战略模式

从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来看, 我国的家电产品在制造业中占有的比重迅猛增加, 对于这类制造业产品, 我国企业应实施贴牌战略。实施贴牌战略有很大的优势。首先, 我国许多厂家品牌影响力不大, 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又没有资金去拓展销售渠道, 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 因而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实施贴牌战略有利于我国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其次, 有利于我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总体来看, 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 而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再次, 有利于我国企业摆脱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 我国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新技术快速淘汰的风险。通过“你拿过来, 我仿照生产”的方式, 我国企业不必承担技术淘汰的风险。从全球视角来看, 我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为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战略发展的普遍趋势, 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利用其强大的品牌, 可以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

(二) 海外投资模式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是体现在海外投资方面。根据制造业的特点, 海外投资模式在重工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具有一些优点:一是企业可通过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 从而减少中间环节, 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目标市场, 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二是在此模式下, 企业不仅可以直接扩大产品出口, 通过直接掌控海外销售获得流通领域的可观利润, 还能直接了解市场信息。三是“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对于我国企业具有吸引力。四是对于部分大型企业而言, 设立海外营销渠道, 有利于全面考虑进出口和国内外市场可利用的资源。五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看, 还能够为国家出口创汇, 并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 “模仿创新为主, 合作创新为辅”模式

制造业技术创新方式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方式。其中通过自主创新方式获取的先进技术, 有利于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 使自己处于较强的竞争地位, 并形成创新的辐射和聚集等效应, 但自主创新需要很强的技术条件, 市场风险大。而模仿创新通过学习、模仿创新者的最新成果, 集成和转化为自己的创新点。模仿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入的后倾性, 即将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上, 同时所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小。合作创新方式是指中外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 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研发而获取创新技术的行为。根据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情况, 可选择“模仿创新为主, 合作创新为辅, 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方式获取制造业创新性技术。为此, 一是积极引进外资, 利用其技术溢出效应, 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学习和模仿能力。二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 利用第三方智力, 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速度。三是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四) 信息化模式

对于我国钢铁、化工、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性制造业企业, 实行信息化模式尤为重要。所谓的信息化模式, 是指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 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 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降低消耗, 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 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 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借助信息化模式可加快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采用集中一贯管理模式和制造执行系统, 贯通了订单计划到作业计划的技术, 加上它雄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基础设施, 首先在我国大陆钢铁行业成功建成了整体产销管理系统, 并很快发展到企业资源的全面规划、电子商务、经营决策支持等纵深领域。

(五) 绿色制造模式

从保护国际环境出发, 我国企业应向绿色制造模式发展。所谓的绿色浪潮, 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绿色营销活动。其主要特征是:提倡绿色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的群体意识。创造绿色消费的宏观环境, 培育绿色文化, 进行以绿色产品为主要标志的市场开拓。这种绿色消费浪潮, 适应了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各国消费者的认同。在绿色浪潮中, 企业发展目标开始了与环境目标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开始了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这种绿色浪潮的飞速发展, 已经为绿色制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并提出明确的生态要求。

当前, 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家居、绿色包装、绿色建材、绿色环保汽车, 绿色节能产品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 就是必须从制造业下手, 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支撑。这种巨大市场需求不仅给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而且给制造业提出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绿色制造模式可以从国际贸易和国内需求两方面来研究其必要性。

从国际贸易看:近年来, 许多国家要求进口产品要有“绿色标志”认证。有些国家还制定了极为苛刻的产品环境指标, 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绿色制造业的发展。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能够满足绿色认证的要求。

从国内需求看:洁净生产和净化环境的要求亟需烟气脱流装备, 水资源的匮乏亟需绿色水资源洁净装备;环境污染的控制亟需清洁能源制造设备, 小至眼镜架的生产也亟需无焊药一次成型焊接设备。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制造业依旧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日趋活跃, 我国制造业融入到国际经济分工体制之中。由于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的情况还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 从中长期来看, 能源、资源、环境将明显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我国企业面对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企业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开拓思路, 打破思维定式, 把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 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周健临.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刘小东.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发展战略[J].当代企业管理, 2008 (12) .

[3]、刘树森.现代制造业企业信息化[M].科学出版社, 2009.

[4]、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关键词:零售企业国际化 战略选择

一、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一)外部动因

1、全球经济一体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每一个成员,成为零售业国际化的一个重动因。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在经营时不再仅仅面对一个局部市场,而是一个全球一体的市场,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迫使零售企业不得不主动出击,参与国际化进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贸易关税和贸易障碍的减,对国际投资政策的逐渐放开,使零售商的对外投资和跨国采购难度降低。

2、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零售商业领域向外资有限开放以来,大批国际零售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12月11日,我国取消零售外资进入的所有限制,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在内进行愈益深入。而一定时期内我国的购买力是一个常数,各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必此消彼长。零售企业的数量超过了市场承载能力,过度的竞争,使得国内零售企业的境愈加艰难。我国零售企业若一味地在国内市场被动防御,容易被挤出市场,只有“走出去”,才能占有新的市场份额,回避国内同业的过度竞争,实现与国外竞争对手互占市场的效果。

3、海外市场的吸引力

海外市场的吸引力主要包括海外市场管制程度的放宽,海外市场消费潜力的增长在经济全球化下,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迅速,对新型零售服务在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巨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为弥补不足,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及落后国家的政府提供了许多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国零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区位优势,即使竞争激烈的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竞争,再加上当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喜好,也为我国零售企业的进入提供了公平的环境。

(二)内部动因

1、优化本土零售业的资源配置

零售企业由于其自身流通企业的性质,通过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能够带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和分工,发挥东道国和母国的产业优势,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从而可以为零售企业自身带来巨大利益。因此,国际化经营成为本土零售企业优化配置,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在与跨国零售商较量的过程中才能学得真本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培育和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在广阔的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增加销售额及利润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理所当然的。不管企业的理想有多么高远,利润都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的根本。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国内外商业平均经营成本和利润的比较,在发现长期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运用各种形式在国外从事零售经营,可以提高资金的利润率和企业的销售额。

3、投资多元化,分散经营风险

许多零售业海外扩张的动机实质上是希望使投资结构更加多元化。企业经营中时时刻刻都会面对一些不确定风险,如果公司长期将发展中心放在一个国家,这样必然存在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一旦这个国家出现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或者重大经济决策的变化等都会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导致巨大的损失。而通过国际化经营,零售商能够实现投资多元化,降低风险,并且能够通过和当地的合作伙伴结成战略联盟,进一步分摊部分风险,最终实现平稳经营。

4、规模化优势

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能够促使零售商扩大规模,利用规模经济引起自身收益的增加。大型零售商庞大的购买力使得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而且大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它还可以依靠雄厚的财力,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宣传、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活动,同时也使得这些活动的效用最大化和投入的最大化,有助于其获得低成本的领先地位和优势。

二、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行性

1、国际经济环境的宽松和成熟

WTO的成立和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出台使得各国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逐渐减少,对国际投资的管理和限制逐步放松,这有利于跨国投资和采购,也为零售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

2、国际消费需求的趋同化

现代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流动和融合,消费信息流行、传播极快,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购买方式和习惯等正在逐步趋同,使得人们的消费要求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零售业态、销售方式和“最大公约数”的全球化的商品购买和消费得到满足。

3、我国零售业态的创新及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我国零售企业在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有了长足发展,初步具有了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输出管理技术、形成规模经营的优势。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加工和供应基地,我国零售企业依靠多年的积累和优胜劣汰已经能够在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链中引导生产商和供应商,并且拥有关系较稳定、成熟、供应能力强大的生产商和供应商队伍,紧密、系统、高效、市场化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这是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三、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区位选择

从东道国经济发达情况看来,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对象基本可以分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国家各自的环境特点不同,对其投资则有不同的优缺点。工业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具有以下的优点:政策变更少,投资限制少,进出自由,国民经济基础良好,消费水平高,市场容量大,信息通畅,通讯设施发达;缺点是竞争激烈,投资优待少,经营费用高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具有以下优点:投资优待多,经营费用低,竞争对手少,当地顾客较易对之欢迎和有兴趣;缺点是投资环境差,投资限制多,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市场排斥力量大等。从我国零售企业现状来说,应重点考察投资环境好,限制少,同业竞争力较弱,消费潜力大的国家,在自身经营能力控制下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内有选择地投资,重点是经济发展状况较好、较有市场潜力、与我国政治关系稳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较为理想的区域包括东南亚地区、印度为主的南亚地区、中东地区的卡塔尔、伊朗等国,还有非洲诸如埃及、南非等国。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这些国家与我国有地理邻近性,加上活躍的边境贸易的影响,中国产品在当地很受欢迎,有较大市场潜力,同时由于长期进出口贸易关系,我国零售业在该市场存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信息获取相对容易,在进入市场时较易找到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零售企业通过在这些国家经营能够积累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等到有了一定规模,可以考虑向海外其它国家进行跳跃式的发展。

(二)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业态选择

不同零售业态的服务对象不同,提供的零售产品组合也不同。目前,零售业态主要有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仓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业态选择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根据国际市场需要,从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出发,发展一种业态为主、多种业态并存的海外零售投资格局。既要对外投资、百货店、杂货店等传统业态,也要投资超级市场等现代业态,并要以超级市场为主。每种业态也要采取多种具体形式,如超级市场,可以是综合超市,也可以是专业超市,可以是超市与百货店融合,也可以是超市与杂货店融合。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要选择何种业态,主要应分析拟进入市场的要素结构和本企业经营系统特点之间的关系。拟进入市场所要评估的要素结构主要包括进入市场的市场集中或分散度、公共交通设施、政府管制、城市规划及规则,土地价格和店铺租金、物流基础设施、制造业与批发业的发展水平、住宅状况、人口规模与结构、收入水平与结构、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等。如果两者有较多的共同属性,则可以采取相同业态,继续发挥在本国市场的经营系统作用;反之,则需要进行变更和调整因地制宜选择其他业态。分析国外跨国企业国际化成功经验,他们大多选择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主力零售业态,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超市,抢占最有成长前景的市场领域。目前很多国内零售企业服务对象主要是大众消费者群,主要业态是与国际上的新兴业态相一致的大型超市,走出去发展大型连锁超市,既迎合了世界购物方式的发展趋势,又发挥了企业本身的特长。

(三) 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选择

1、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指授予某个国家和地区特许经营权人经营权,签订协议。授予者依据协议规定,在特定的时间内提供加盟店完成事业所必要的所有信息、知识、技术和训练等,同时还要授予店名、商标、服务标志等在一定区域内的垄断使用权,对被授予者(加盟店)在经营上有持续控制权,开店后还要继续进行经营指导,而加盟店则依协议规定向总部交纳权利金和部分利润。特许经营对采取该策略的零售商来说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却能够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投资风险的优点。在国外,“特许经营”一直被跨国零售巨头们看作是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的最佳方式,如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国外就有70%到80%的店是加盟店。但该策略却要求实行特许经营的零售商必须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强大的商品配送能力,而且特许绎营也存在着不稳定,企业收益有限的弱点。

2、合资。合资即通过寻找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立一个合资企业。这种方式适合进入一个环境比较复杂的市场或者新兴市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资源。通过这种方式,零售商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专门技能和当地的分销网络,从而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有利于获得当地的市场信息,以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由于它可以使东道国政府在保持主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因此受到地方政府的接收和欢迎;另外,合资的方式还能够向合资双方提供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机会,但这种方式也存在弊端,如:合作双方常会就投资决策、市场营销、财务控制等问题发生争端,有碍于国际零售企业执行权的统一协调。

3、独资。独资经营指零售商运用自己的资源从其他零售商处购买现有场地,或者從零开始在国外建立自己的零售店。独资经营模式可以使投资的零售企业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独占权,直接向当地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如果当地的劳动力、原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更便宜的话,可以带来较大的成本优势。但这种进入模式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资金和管理),风险较大,投资回报周期也比较长,经营者需要熟悉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而且还要掌握当地这个全新市场的营销技术。因此,独资经营不大适合零售企业初期的跨国经营。

4、并购。并购是指直接收购国外已有的零售企业的全部股权或大部分股份,以达到控制企业的目的。欧洲零售商进入海外市场的时候更倾向于采取收购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购逐渐成为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的主导模式。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己经饱和的或成熟的市场,如美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可以用不多的投入迅速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并购为跨国零售商在东道国确立市场份额提供了最快的路径,但是由于企业很难发现和评估一个候选企业,不同的会计标准或虚假的财务记录可能使并购的过程复杂化。但并购之后如何使原有的企业和本企业互相融合的问题比较复杂,有不少企业因为整合失败又重新分开。

我国零售企业通过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可以寻求到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竞争力,获取国际超额利润,从而促进我国零售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昌富.国际零售业巨头在华战略布局与国零售企业对策[J].商业研究,2003,24.

[2]汪旭辉.零售国际化:动因、模式与行为研究[M]东北大学财经出版社,2006.

[3]汪旭辉.跨国零售企业与本土零售企业的战略互动[M].企业天地.2006,2

[4]居长志.我国连锁超市发展的策略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5,(l).

[5]杨允平.零售业如何与狼共舞[J].陕西综合经济.2005,1.

[6]李飞,汪旭辉.零售开放度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测评研究[J].国际贸易.2006,8.

[7]陈万卷.冲击与促进:外资零售企业带来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5,4.

[8]隋红霞.中国零售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

篇5: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摘 要]在全球经济基本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借鉴国际农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农业合作社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性,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问题。[关键词]农业合作社;品牌战略 ;启示 1 农业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的国际经验比较 从1844年世界第一个公认的农业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合作社成立以来,农业合作社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社取得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如日本的农协、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合作社、以色列的基布兹合作社等国际知名合作社。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在品牌战略实施路径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差别。目前,从世界范围看,法国、美国、日本的农业合作社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在这里,主要就这三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展开分析。(2)日本。日本农协的主要特征是以综合性为主,是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日本政府为推动农协品牌化,在两个方面做得较为突出。一是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日本颁布了一个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业的投入品,包括农药、肥料规定了1万多个标准,并把这些标准下发到各个农协严格执行。二是给予了大量的资金补贴。如日本在新品种推广、农业基地建设等方面都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又如为确保农协资金来源,日本政府提供贷款贴息、无息贷款及农林渔业金库贷款等支持。此外,日本也在税收方面对农协给予政策优惠。(3)法国。法国农业合作社的主要特征是专业性强,即以某一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如奶牛合作社、销售合作社或农机合作社等。为了推进合作社品牌化发展,法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建立国际化的农产品品牌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目前,法国有4种国家级官方认可的农产品标识认证:原产地命名控制认证、红色标签认证、生物农业标识认证、产品合格证认证;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合作社品牌经营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③政府积极支持,实行了一系列减免税收、优惠贷款、财政补贴等政策。如一般企业需缴纳赢利后30%的利润税,而合作社免征;④重视科研。法国合作社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将科研成果在社员中推广,并给社员进行技术指导,以此来统一质量标准;⑤重视对社员的培训和教育,尤其重视对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合作社开办各种长短期培训,为农民传授科学知识和新技术。2 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品牌化发展的启示(1)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农业合作社品牌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社普遍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经验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排除贸易技术壁垒因素,农产品质量无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在。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夯实合作社品牌化的基础。(2)培育合作社文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发展的关键前提。国外的许多合作社品牌之所以发展良好,在于它们重视合作社文化建设,有意识地把合作社理念、合作社基本人文精神等贯穿到农民教育中去。我国有部分合作社如果不加强文化建设,很可能会因为缺乏文化根基而无法永续发展。这是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进程中需要重点防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3)政府的政策扶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发展的必要手段。从发达国家的做法看,政府为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做大做强,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尤其在投资、税收、金融、财政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合作社品牌规模偏小,影响力弱。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民专业社的政策扶持力度。(4)完善合作社立法是农业合作社品牌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国际经验表明:凡是立法比较完备的国家,合作社都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合作社的品牌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指导,而政府的帮助和指导首先体现在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 为合作社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合作社产生160 多年来,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社法律体系。目前,我国虽然颁布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主体地位,但在品牌保护和发展问题上依然任重道远。3 制约我国农业合作社品牌化战略的主要因素(1)内部因素。主要包括:①资金约束。绝大多数专业合作社自身没有建立积累机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组织活动经费短缺,不利于品牌的打造;②人才约束。合作社普遍缺乏较为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品牌运作水平不高;③专业合作社的运行不规范。相当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在制度上还存在问题,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2)外部因素。主要包括:①政府扶持不利。在扶持上,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情况并存,无法有效解决合作社普遍面临的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实际问题;②合作的文化基础薄弱,合作水平低。由于缺少合作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而目前的合作教育培训还不能普及。各种合作社大多处于孤立经营的状态,区域性的合作联盟较为少见,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③品牌的保护和淘汰机制不健全。一些合作社和农民受自身眼前利益驱使,竞争行为不规范,有的以次充好,自砸牌子,有的假冒别人品牌,影响农产品品牌的美誉度。农产品品牌数量过多过滥,形不成品牌优势,浪费了资源。4 我国农业合作社品牌化发展战略(1)明确品牌个性定位,塑造鲜明品牌形象。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个性化特色。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强调鲜明的个性,强调特色的品牌,使产品更具个性, 更具有传播性,从而更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要积极引进合作社形象识别体系,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2)加快推进管理创新,积极培育品牌文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对品牌管理的长远规划工作,加快建立品牌管理机构、完善品牌管理制度。此外,一个品牌要想获得真正成功就必须要有文化,这是一个品牌实现更大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文化是品牌的根。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培育一个在顾客心目中有分量的、具有亲和力的、满意的品牌,就应该通过品牌传播培育独具个性的品牌文化。(3)注重品牌整合传播,加强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整合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方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 农业合作社把品牌管理的重心放在建立合作社旗帜品牌上, 明确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 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并且充分利用合作社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进行品牌扩张。文化营销就是在农产品品牌中注入文化的内涵,从而使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文化营销模式可以根据农业产业文化资源特点与消费者需求趋势,依托当地产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在合作社品牌的设计和培育中,强化浓厚的人文、风土气息, 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4)加强品牌自我保护,科学进行品牌延伸。农业合作社要在品牌设计、注册、宣传、内部管理以及各项品牌运营中加强自我保护, 同时也要进行科学的品牌延伸。任何一个成功的合作社品牌,都离不开其赖以成长的农业背景和农产品土壤。因此,在向其他行业和产品延伸时,合作社必须考虑品牌已经形成的市场形象和消费者认知是否符合准备进入的行业和产品的特性。(5)建立农业合作社联合会,品牌经营形成规模。2006 年11 月全国第一个合作社联合会在浙江温岭成立, 这个名叫温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组织总共由76 家专业合作社组成,从成立之初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由于运行得当,效益明显,不久之后浙江的台州等地先后成立了多个合作社联合会。借助联合会的力量,原本依靠单个合作社无法实现的品牌经营可以因为拥有更雄厚的资金、更规范的操作流程、更丰富的人才储备得到很好地实现。参考文献: [1]李中华,曹春燕,辛德树.国际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2008(1).[3]李玲玲.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12).

篇6: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2012年6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通过财政补贴推广节能家电的活动。这是近年来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结合起来成为我国一以贯之的战略抉择,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外贸增速曾单月下降29%,经济遭受巨大冲击。

“出手快,出拳重”——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调控措施:

2008年11月9日,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投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等。

“保民生”和结构调整是4万亿投资的重头戏。中央财政新增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4%,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投资占16.5%。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间,我国先后出台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10个重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成为应对危 机一揽子计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规划实施后,受益最明显的是汽车行业。短短一月后,中国车市就止跌回稳,强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寒冬中的一枝奇葩。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00万辆,同比增长40%,并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

除此之外,拉动消费尤其居民消费是一揽子扩大内需计划的战略重点。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汽车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措施。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达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2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亿台,实现销售额5378.5亿元。

一揽子扩大内需措施为中国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计显示,2008年四季度我国GDP增速降至6.8%,2009年一季度降至6.1%。一揽子计划实施半年后,中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二季度增长率恢复到7.9%,三季度增长率回升至8.9%,成功实现V形反转,在全球经济体中率先企稳回升。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7.7%的增长中,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评价道:“中国推出的扩大内需措施有效阻止了经济下滑,保证了增长速度,也为世界经济复苏 提供了动力。”

在扩大内需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也注意加强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仍然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等多项措施,按期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在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过去,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减弱再度考验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是要在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已陆续到期,最近又推出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一系列措施,同时正在抓紧确定继续支持家电下乡的政策,以及降低流通成本的措施。

同时按“十二五”规划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近日,国资委发布14条意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国企改制重组;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卫生部等部门也密集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细则。

篇7: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国际银行业战略性并购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杨辉

一、对并购浪潮的重新审视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并购浪潮,笔者认为,世纪之交的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银行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一种战术安排,更是为了在下世纪抢占国际金融市场而作出的一种战略安排。

首先,这场并购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迅速,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度明显升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全球90%的金融业市场将获得开放,其中包括20万亿美元的银行资本,20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2万亿美元的保险金,10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资本,10万亿美元的上市债券。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一方面使国际银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扩大业务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和重组。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使银行的并购不仅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水平,更是为了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银行通过并购原有的竞争对手,强强联合,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业务和服务的扩张,取得产业垄断地位和领导地位。

其次,这场并购与以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这次并购高潮中,强强联合,超大规模巨型银行间的并购现象普遍,交易额十分巨大,经济影响和发展势头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以美国为例,美国4月一周内发生的三起巨型并购行动,影响空前。第二,这场并购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内(指金融业内部的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并购和行业间并购同时发展。而且,许多国家为了加速调整步伐,对原有法律作出修正,当有些并购活动与法律相抵触时,会迫使当局作出某些让步。第三,这场并购浪潮充分体现了银行业全球化、国际化、无国界化发展的趋势。

最后,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分析,可以把这次并购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进攻型战略并购,二是防御型战略并购。进攻型战略并购主要是指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大银行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并购组建世界性超大银行,以达到其发动全球领域的“抢滩”行动,维护其世界银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或竞争优势的目的。这类银行主要以美国和欧洲银行为主。防御型战略并购则是指那些经营业绩较差,不良债权较多,潜在金融风险较为严重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来化解不良债权,调整内部结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达到维持生存和发展目的的一种战略性行为。这主要以日韩银行业并购为主。

二、战略性并购对中国金融业的新挑战

首先,把中国的金融业放到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看,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比较脆弱的,金融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潜在风险较为严重。因此在全球性竞争的环境下,我们目

篇8: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一) 东盟市场潜力巨大

东盟自1961年7月成立以来, 已经逐渐成为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东盟市场拥有丰富的石油、锡等自然资源。马来西亚的锡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是世界上最大的锡产国, 储量居世界第二。同时, 其热带农作物十分丰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这些自然资源为我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投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在我国占比很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进口的石油、天然气、棕榈油、天然橡胶、热带木材等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方面, 东盟与我国相比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 这使得东盟市场对我国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另外, 东盟市场的人口多达5个亿。随着其经济的稳步发展, 东盟市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 东盟的劳动力价格不会像欧盟、北美自贸区那样随经济发展而大幅提高, 而是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低廉的价格。而我国沿海部分企业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 东盟市场正是其转移生产基地,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首选地域。此外, 随着“电子东盟”的启动, 我国与东盟在金融、保险与电信领域的合作也将更大规模地展开。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这一方面是由于贸易区的建立, 使得中国与原东盟六国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 平均关税降到0.1%以下。2011年至2015年, 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也将实现零关税。这无疑会吸引我国企业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另一方面, 我国与东盟在经济结构上互补性很强。在资源构成上具有各自的优势, 在产业结构和商品贸易方面具有各自的特色。具体表现在我国纺织品、服装、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机电、化工产品等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而东盟在原木、石油、天然气、煤、天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双方合作的空间与潜力非常大。

(三) 东盟华人优势

从地理分布来看, 90%以上的华侨居住在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亚洲, 东盟十国无疑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华人华侨的市场, 约有总数近75%的华人华侨居住在东盟, 人数约达到2526万。对于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来说, 中国的海外华人华侨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库。这主要是由于:第一, 海外华人华侨非常偏爱能体现民族精髓的中国传统产品, 这些产品只能由中国的企业提供。第二, 华商经济的发展, 是华商在全球各地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们的经营范围也纵深到东盟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额。

我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 可以充分利用海外华人华侨的关系, 来更好的与当地的政府、团体、企业打交道, 更好的处理与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种优势, 对面向东盟的中国品牌国际化来说, 可以使我国企业少走弯路, 加快品牌国际化的进程。

二、面向东盟市场品牌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实施品牌国际化是品牌拥有者的主观愿望。但由于东盟各国的法律、文化、历史和竞争环境都不尽相同, 而且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认识, 对产品的实用性的需求也存在这较大差异。另外, 我国企业自身在品牌的打造与产品的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我国的品牌在面向东盟市场实施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 存在这很多阻碍。

(一) 东盟市场环境及文化上的障碍

1. 竞争结构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由于东盟各国都有其自身的产业发展过程, 存在着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本国或他国品牌, 这会导致我国企业难以把自己品牌的定位和品牌联想直接移植到他国或同一国家的其他地区, 从而使得品牌的国际化遭遇阻力。而且, 一个品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不同阶段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也不同。如果一个地区早已认可这个品牌, 就不需要再通过广告等方式强调产品的特性及优势。而如果这个品牌初次进入某一地区, 则必须通过各种商业手段来促进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认可和信任。

2.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是面向东盟的品牌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障碍。社会文化包括价值观念、信仰、思维方式、习俗等。东盟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惯, 如果我国企业不能准确的把握, 就很有可能在东盟市场打造国际性品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品牌的标识所带有的元素, 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会对品牌的国际化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 大象在中国及泰国是人们喜爱的动物之一, 是力量的象征, 但在其他一些东盟国家如新加坡, 大象却有“笨拙、大而无用”的意思。因此, 以白象作为品牌名称及标识在面向东盟市场时就并非可以通用。

(二) 我国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品牌意识淡漠

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对于东盟市场的开拓, 许多经营者只是将其作为了商品出口的一个渠道, 却并没有想过要将自身品牌也在完全进入东盟市场。这就使我国企业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 不能在同类商品中让东盟市场优先选择从我国而非他国企业进口。

2. 产品质量与适用性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一些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也没有考虑到当地市场消费者的偏好与产品本身的适用性, 导致东盟市场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产生了劣质、仿制、无用、过时、落后等不信任的心理。

3. 品牌所蕴含的文化不深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价值巨大的宝藏。在中国—东盟贸易区建立时, 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是我国的中药文化和中药产品。而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 却并没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产品品牌有机结合树立个性化的品牌形象。

4. 对产品和品牌的宣传过于依赖广告

我国企业对于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一般都只限于广告宣传, 有的甚至夸大。由于消费者没有亲自体验过产品的用途, 会觉得广告不真实, 产品不可靠。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未意识到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 尤其是通过中国与东盟之间正日益增多的国际性博览会来宣传和展示自己的形象。

三、面向东盟市场品牌国际化策略

基于以上这些制约因素, 我国品牌在东盟市场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 需要针对产品与宣传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 品牌策略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而且东盟国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也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 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在开拓东盟市场时要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对品牌的影响力, 将民族文化与品牌融合在一起, 在品牌国际化的同时进行文化的输出, 加深品牌的文化底蕴。这一方面要求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明确自己的产品要展现的是我国的哪种文化传统, 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拥有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 或者通过专业的设计公司来设计标识, 将企业的精神与产品所蕴含的文化结合到产品的品牌标识中。而且, 在标识中, 特别要注意不能有违背当地文化习惯的地方, 否则, 会得不偿失。

(二) 产品策略

1. 生产适应性产品

当企业的产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的时候, 必须考虑企业原有的各种产品能否适应新市场的需求。而且企业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潜在的消费需求, 不断改进产品功能。生产适应性产品, 有三种途径可供选择。其一是销售全球标准化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是文化差异不敏感、代表某国特定文化的或常用的消费品。如肯德基、中国瓷器、法国香水、可口可乐等。其二是对企业自己的产品进行改进, 根据消费者的偏好 (如喜欢什么味道的食品, 偏爱什么颜色及款式的服饰等) 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创新改进。还有一种是直接收购当地的企业, 利用其品牌、市场等优势, 推广自己的产品。同时, 也有利于企业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

2. 重视产品质量

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塑造高信誉品牌形象和树立企业形象的必要条件。产品长期而稳定的高质量, 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要保证产品质量, 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严格按照当地的质量标准, 从原材料的采购, 在产品的加工, 一直到产成品的入库出库等都要严格做好监督工作。而且产品质量要随着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 全方位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三) 宣传策略

1. 合理选择广告的标准化与地方化

广告应当根据产品的特性以及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产品的需求程度等因素来考虑是标准化还是地方化。如果广告的内容在于强调其产品质量高, 售后服务好, 价格公道, 则可以采用标准化广告策略, 因为各国消费者在这方面的需求是相同的;若广告的内容是新产品的宣传, 介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特点, 则要采取地方化的广告策略, 因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审美观不同, 对不同功能的产品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另外, 如果各国的目标消费者都具有同样的特点, 则可以采用标准化的广告, 否则, 就要采取地方化的广告策略。

2. 注重广告媒体的选择

广告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体来表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直邮广告以及网络广告等。企业要根据当地目标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媒体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媒介。而且, 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促销对象选择对应的媒体, 也可以组合各种不同媒体。

3. 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进行品牌推广

会展是一种有效且直接的宣传活动。通过会展, 企业可以收集到竞争对手的信息、分销商的信息和相关的技术信息。而且, 会展比普通的媒体的宣传效果更好。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国际性的会展也在不断增多。由于会展的参与者以及参观者很多, 企业可以直接面对面向他们宣传产品的特点与功能。除此之外, 企业的管理者还要注重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自己品牌的宣传。因此, 我国企业应该把握好机会, 争取在会展上展示自己的新产品, 展示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 向“中国—东盟国际品牌盛会”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皞, 芮雪银.论中国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特区经济, 2011 (3) :100-101.

[2]吴明革.中国企业直接投资东盟市场的机会分析[J].当代经济, 2007 (8) :83-86.

[3]刘琴, 王麟.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之路[J].中外企业家, 2007 (11) :92-94.

篇9: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关键词:粮食国际贸易进出口结构调整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45-01

1、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一直是自给为主,进口作为补充。即以储各粮为基础,以进口为调控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政府是以考虑国内市场为主的,达到国内产销平衡。因此,我国在粮食贸易上就往往存在内外贸脱节,政策滞后以及粮食生产与进口逆向操作等问题。

由于在WTO中中国限制外资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发展的过渡时期基本结束,国外大型粮食企业开始进军中国传统的粮食流通领域。ABC三大谷商相继进入中国投资建厂。外资粮食企业通过控制世界大豆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使国内油脂加工厂家巨亏,再进行行业之间的大规模并购。由于大豆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并且大豆只收3%的关税,且不设配额是高度自由贸易的商品等原因,大豆大量进口,达不到调控目标。当前,中国市场上80%的大豆加工能力被外资粮食企业操控,国内大豆企业丧失了话语权。在国际大型粮食企业已掌握我们国内植物油定价权的不利情况下,如果让其进一步取得在粮食流通方面的主导权,将会使我国粮食企业失去完整的定价权,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会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跨国粮商已控制了大豆压榨业,控制了我国大豆进口,以及利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流通市场,大量县级粮库生存难的时机,收购县级粮库和中小粮商,有可能垄断粮食流通领域,这都会影响到我国粮食市场调控的自主性。比如,2007年国庆节前夕,中国为降低过高的食用油价格,向市场投放20万吨食用油,结果都被跨国粮商收购放于仓库,市场价格根本没有丝毫降低。一句话,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已丧失大豆及食用的定价权。

2、完善我国粮食国际贸易战略体系策略

完善国际贸易政策体系,独立自主地进行粮食产量和价格的调控,是我国实现粮食紧平衡调控目标的基本前提。建议采取如下贸易策略:

从进口粮食方面来说,不仅要考虑调低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税,还要考虑国内农业产品比较优势等利好因素,制定恰当的税率结构。当前,我国农业产品中粮食等大宗进口农产品的税率很低,与此同时小宗进口产品的税率却比较高。这种税率结构使我国算术平均税率很高,但有效保护率却很低。未来的税率设置应着重照顾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在维持对部分粮食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我国拥有竞争力并且进口较少的其他农产品品种,适当降低其税率。将关税配额和最低准入量进行核定,完善非关税措施,其中包括优化粮食质量标准体系、粮食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等标准体系。

在粮食的出口方面,将重点发展优势粮食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放在首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出口力度;对粮食贸易体制进行改革,暂时取消对大米、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成立粮食行业联合协会,让粮食贸易格局多元化;增加出口退税。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WTO的规则,让国内农产品出口厂商能够根据WYO对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行使规避我国产品可能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法律权利。

3、完善粮食战略性进出口贸易策略

(1)合理安排进口规模和节奏,通过期货交易锁定价格风险,分期、分批进入国际市场,避免突击采购和大量采购推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除少量高品质软麦和硬麦允许進入国内市场流通外,进口小麦应直接进入中央和地方储备,避免打压国内小麦价格。

(2)调整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受制于土地资源和财政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的完全自给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不影响粮食安全供给的前提下,对缺乏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应适当减少其生产,利用国际贸易满足我国需求,适当加大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力度,集中资源发展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提高粮食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效益。考虑到当前拥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能完全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因大多在于产品质量较差,缺少稳定的出口渠道。给出建议:①加大农产品科技投入以改善品质;②改善深加工、产品包装、物流条件:③重点培植建设一批粮食产品营销网络:④加强农产品的宣传、形象策划。

(3)对缺乏比优势的粮食产品的国内保护政策进行调整,生产贸易结构调整最少要考虑二个制约因素,一是发挥我国粮食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国内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现阶段,国际农产品比较优势已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过去片面优先发展粮食、追求粮食供给的粮食发展战略明显与比较优势原则不符。

参考文献:

[1]王永春.论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J].经济论坛,2004.11.

[2]黄玖辉.中国地级城市粮食行政管理模式探析[J].粮食问题研究,2005.3.

[3]黄三富.粮食行政职能转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2006.2.

[4]蔡开泉.试论粮食行政管理职能转换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6.3.

篇10: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新的重大外交理念,清晰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基本国策,选择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旗帜;与此同时,捍卫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不二选择。这两点构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两大支柱,相互并不矛盾。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的共赢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但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显然双方对此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双方业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首先,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提。世界上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是大国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前提。

其次,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是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保障。大国需要建立新型的国家关系,是因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大国调整其对外政策都是为本国的生存和发展,为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力量是一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确立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挥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中学学科减负工作计划下一篇:那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