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应急物资管理论文

2024-05-18

港口应急物资管理论文(精选8篇)

篇1:港口应急物资管理论文

0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物资管理中,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应用,有助于促进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物资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渗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港口物资管理系统只是简单地进行统计、查询等工作,不能实现规范化的物资管理。因此应加强港口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高效的物资管理,也促进港口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

1港口物资管理的特点

港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物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港口惬意的经营管理实现良好的发展,对物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港口企业的物资种类比较多,物资管理人员往往希望了解所有物资管理的流程,能够明确库存的情况,但是由于物资管理系统比较复杂,物资的定货、管理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单据的数量比较大,相关的信息也比较多,使得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管理人员的希望实现,减少库存的积压,促进港口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当前企业管理中,物资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的效益与成本。

2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生产以及流通中的物资以及信息流动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并使其能够实现协调发展、良好管理。物资管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实现了普遍的应用,物资管理中会出现一定的数据,但是这些物资信息却不能转变为经营管理中有用的信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根据物资管理模式进行设计的[1],根据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新物资管理模式进行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之所以没有充分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主要是业务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根据港口物资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数字化口岸的前提下形成了全新的物资管理方案,能够对物资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实现物资的申请、审批、计划制定、采购、入库、发放的全面管理,使资产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减少港口企业的成本消耗,促进港口企业实现良好的运行与发展,也使港口企业物资管理从简单的基础性实现现代化技术性管理方向的发展。

2.1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

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也就是客户/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服务器的执行过程中,客户申请服务的计算方法,以PC机为前提的个人小型的数据库渐渐渗入到局域网和多用户的数据库中,实现用户数据的共享。大部分的办公室自动化工作都可以利用文件服务器中的LAN进行处理[2],但是如果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过大,就会影响其性能,因此根据PC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能够更加丰富。客户/服务器希望吸收两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像大型机一样能够实现集中管理,并且实现绝对功能,也能够像PC机一样有较低的费用,实现平衡有效处理。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实现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通信的语言。在数据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客户/服务器模式能够实现集中性的控制,并且能够使管理人员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数据能够储存在安全的地方。费用是客户/服务器模式能够吸引客户的力量,客户/服务器只有很少的网络传输,并且费用不高。

2.2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要

在采购管理方面,要根据以往的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明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本经济指标的确定,同时根据当年的经济计划确定月计划。在选择物资时,可以进行批量的增加,然后进行审批工作,审批挖鼻后,如果需要改变,则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只有当物资已经入库,才能够对采购计划进行结算。入库时,要明确物资的单号、入库的时间、供应商名字、发票号、物资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库房号、备注等。出库时要明确领料的部门、时间、数量、责任人、发放人、物资的名称、型号、库房号、库存数量等。物资发放时,要对员工最后一次领取物资的时间进行记录,作为初期的维护工作,根据物资的名称进行查询。计算每个工种物资领用的周期以及员工最后领用的日期,对物资的发放进行登记,并以此作为下次发放的依据。查询时,需要显示计划号、申请的部门、时间、审批的相关人员以及意见,物资的名称、数量、价格、合同等。

2.3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需要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数值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两位,从生产系统中读取部分相关数据,自定义审批流程,实现多功能查询。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硬件设备价格比较低,性能满足实际需要。软件上,技术应用也比较成熟,具有可行性。同时,这种工具系统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业务的规范与科学,能够为领导提供相关的信息数据等。这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的,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下,保证数据完整、准确,实现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建立。此外,还应加强港口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促进港口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实现物资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实现物资管理信息资源以及管理流程的顺利运行,为港口物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信息管理平台,使日常的物资管理更加顺利,促进物资资源的合理划分,实现港口企业的稳定发展。

篇2:港口应急物资管理论文

2.1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

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也就是客户/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服务器的执行过程中,客户申请服务的计算方法,以PC机为前提的个人小型的数据库渐渐渗入到局域网和多用户的数据库中,实现用户数据的共享。大部分的办公室自动化工作都可以利用文件服务器中的LAN进行处理[2],但是如果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过大,就会影响其性能,因此根据PC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能够更加丰富。客户/服务器希望吸收两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像大型机一样能够实现集中管理,并且实现绝对功能,也能够像PC机一样有较低的费用,实现平衡有效处理。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实现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通信的语言。在数据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客户/服务器模式能够实现集中性的控制,并且能够使管理人员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数据能够储存在安全的地方。费用是客户/服务器模式能够吸引客户的力量,客户/服务器只有很少的`网络传输,并且费用不高。

2.2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要

在采购管理方面,要根据以往年度的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明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本年度经济指标的确定,同时根据当年的经济计划确定月计划。在选择物资时,可以进行批量的增加,然后进行审批工作,审批挖鼻后,如果需要改变,则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只有当物资已经入库,才能够对采购计划进行结算。入库时,要明确物资的单号、入库的时间、供应商名字、发票号、物资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库房号、备注等。出库时要明确领料的部门、时间、数量、责任人、发放人、物资的名称、型号、库房号、库存数量等。物资发放时,要对员工最后一次领取物资的时间进行记录,作为初期的维护工作,根据物资的名称进行查询。计算每个工种物资领用的周期以及员工最后领用的日期,对物资的发放进行登记,并以此作为下次发放的依据。查询时,需要显示计划号、申请的部门、时间、审批的相关人员以及意见,物资的名称、数量、价格、合同等。

2.3港口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需要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数值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两位,从生产系统中读取部分相关数据,自定义审批流程,实现多功能查询。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硬件设备价格比较低,性能满足实际需要。软件上,技术应用也比较成熟,具有可行性。同时,这种工具系统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业务的规范与科学,能够为领导提供相关的信息数据等。这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的,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下,保证数据完整、准确,实现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建立。此外,还应加强港口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促进港口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篇3:港口应急物资管理论文

1数据仓库和OLAP概述

1.1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由“数据仓库之父”W.H.Inmon首先提出,他这样定义数据仓库的: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且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决策[1]。数据仓库的主要作用是面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分布在企业内业务数据库的数据从宏观角度进行提取、加工和存储,建立分析型数据处理环境,为解决决策问题提供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DDS)资料存储理论。

数据仓库基本的特性是:面向主题、集成性、非易失性、随时间变化。面向主题是指数据仓库数据组织形式是根据管理决策的分析需要对用户进行决策时所关心某一方面(即一个主题)的重点数据(可能在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数据表)从不同的业务数据库中抽取出来,进行综合归类组织,方便用户进行决策分析时查询数据;集成性是指从不同业务数据库中抽取出来的数据,可能存在数据格式不一致、测量单位不统一、数据代码和数据名称混乱的情况,因此,数据在载入数据仓库之前要经过清洗、转置、汇总、集成,保证数据一致性,并且数据是按照一定的周期分批载入到数据仓库中的;非易失性是指由于历史数据对决策分析的重要性,所以信息数据一旦被写入数据仓库,就轻易不会被删除或更新,数据仓库是以只读的方式被用户访问;随时间变化是指由于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周期性、分批装载的继承性,因此在基于数据仓库的历史信息数据进行决策分析(如OLAP、数据挖掘)时,分析的结果始终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管理决策人员也就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情况了解企业某些方面的历史发展趋势,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决策支持。

1.2 OLAP技术

OLAP,即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面向某个特定主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数据分析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公司分析人员的面向某个主题的分析需要,对数据仓库中的大量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快速、一致和交互的观察和复杂的分析操作,从而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种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企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为公司的数据分析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可以说OLAP是专门设计用来对数据仓库中的大量数据进行访问的工具。它的技术核心是“维”。

OLAP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的多维观察,即通过对多维组织后的数据进行切片和切块、钻取、聚合、旋转等动作实现多维分析,使用户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多种数据综合度查看数据。切片和切块指的是对多维数据在某以个维度或某几个维度选定一个度量值,得到的多维数据组的一个子集;钻取指的是从较高的维度层次上到较低的维度层次上观察数据的过程,使用户获得更详细的数据;聚合是钻取的反向操作,实现从低维度层次到高纬度层次观察数据的过程,使用户得到综合度更高的数据;旋转是指改变维度的位置关系,使用户能够层不同的视角观察数据。其次OLAP还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入加工。

可以看出,数据仓库注重面向主题的数据存储和管理,OLAP注重对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多维分析,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组织和OLAP的多维数据分析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决策支持系统的主体。

2 系统设计方案

2.1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典型数据仓库系统的模型,物资管理联机分析系统包含四个层次:数据源、数据仓库服务器、OLAP服务器和前端展示工具。物资管理联机分析系统的数据源层主要包括港口企业的采购计划数据、物资库存管理数据和来自供应商商务平台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物资管理联机分析系统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是联机分析的基础;物资管理联机分析系统的数据仓库服务器层主要功能是面向主题构建多维数据集,然后将存放在不同数据库物资采购计划数据、物资库存数据和供货商产品数据进行ETL(抽取-转换-载入)处理,将数据载入到数据仓库中,对数据按照联机分析的要求重新组织存储。数据仓库是OLAP分析的数据层。OLAP服务器根据分析需求面向分析主题构建多维数据集并将数据自动定期从数据仓库载入OLAP服务器的多维数据集,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对采购、库存、单价数据进行分析。前端展示工具为用户提供分析多维数据的展示平台,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展示给客户。图1为物资管理联机分析系统架构图。

2.2数据仓库设计

数据仓库设计主要包括数据仓库模型设计和数据仓库的ETL(数据抽取、转换、装载)设计。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主要完成数据仓库的主题选择、粒度选择、表的分割等。

数据仓库是根据主题组织数据的,因此数据仓库的概念设计首先要确定主题和主题的边界。港口企业物资管理的主题主要包括部门主题、物资主题、供货商主题、仓库主题。物资主题主要包括物资的采购情况、物资的仓储情况、物资的部门使用情况,部门主题主要包括部门领用物资的情况,仓库主题主要包括仓库储存物资的情况,供货商主题主要包括供应商供应商品的情况。经过分析确定使用数据仓库的部门主要包括物资管理部门、物资采购管理部门、集团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物资材料管理部门的管理管理人员,他们只关注各个时间物资的使用数量和仓库的数量,为公司的物资计划上报和集团对物资管理监控提供支持;对于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重点关注物资的采购价格的变化趋势和供货商的供货质量,为物资采购计划指定和策略实施提供数据支持。根据数据仓库使用对象的需求,确定港口企业物资管理数据仓库的主题域:物资采购、物资领用、物资库存三个主题。物资管理数据仓库三个主题的维度分别是:物资采购主题的维度包括时间、商品、供应商;物资领用主题的维度包括时间、商品、部门;物资库存的维度包括时间、商品。由于三个主题域有部分共同的维度,因此物资管理数据仓库的维度可以设定为时间维、商品维、供应商维、部门维。这四个维度支持用户从各个维度对物资的进货、领用、库存的情况进行分析。在从各个维度对物资材料的采购、领用、库存数据进行分析时,各层管理人员关注的数据主要是数量和金额,因此选定物资采购、领用、库存数量和金额作为各个主题域的度量值。

数据仓库逻辑模型设计主要确定数据粒度策略、表的分割策略和定义关系模式。物资管理数据仓库不同的维度根据分析的粗细需要进行粒度的划分,时间维度的粒度为:年、季度、月、周、日,用户既可以使用较细的粒度查询物资采购、领用、库存的详细数据,也可以使用较粗的粒度对各个时间的物资采购、领用、库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下一年度的物资管理计划和策略制定提供支持;商品维度的粒度包括:商品、商品小类、商品大类,为用户对各类的商品的使用和库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的物资采购计划、物资管理计划制定提供支持;部门维度的粒度包括:部门、分公司、集团,一个大型港口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划分比较复杂,各个分公司既独立经营又需要集团统一管理,因此部门粒度的划分既可以支持各个分公司的管理层对本公司各部门的物资材料使用数据和公司内部的物资材料进货、库存数据进行查看分析,也可以支持集团管理层对各个分公司和集团整体的物资材料采购、领用、库存数据的查看分析;供应商维度的粒度包括:供应商、供应商类别。由于商品维继续进行层次化扩展,得到商品小类维、商品大类维2个维度表,部门维继续进行层次化扩展,得到公司维,因此多维数据仓库的存储模型采用雪花型。其模型结构如图2。

数据仓库的多维模型设计完成后接下来就需要将多维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即将事实和维度转换成事实表和维表,因此物资管理数据仓库包括物资采购事实表、物资领用事实表、物质库存事实表、时间维度表、商品维度表、商品小类维度表、商品大类维度表、部门维度表、公司维度表,

物资管理数据仓库的物理实现在MSSQL Server2005系统中完成,在SQl Server2005中创建事实表和维度表,创建事实表的主键、维度表的主键和外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3数据的ETL设计

ETL指的是数据的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和装载(Load)过程,是数据库建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物资管理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数据库、物资超市商务平台数据库、供货商产品数据库以及一部分Excel文件,这些来源于不同数据库和文件的数据在载入数据仓库之前需要根据数据仓库的设计要求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清洗错误数据,统一商品大类编码、商品小类编码、商品编码,统一公司、部门编码,完成数据聚合汇总。物资材料数据仓库的ETL设计与实现使用SQL Server2005的SSIS,在SSIS中定义一个载入和替换数据的SSIS包,将数据定期自动的从数据源载入到数据仓库的事实表和维度表中。

3 基于Analysis Services的OLAP分析实现

3.1面向主题创建OLAP多维立方体

Analysis Services是Ms SQL Server2005中提供的分析数据仓库数据的工具,包括OLAP和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的主要作用是根据用户的分析需求迅速从数据仓库中获取数据创建多维数据立方体,进行高效率的多维分析,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基于Analysis Services进行OLAP分析的一般过程包括:配置服务器、创建数据库、连接数据源、创建维和立方体。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面向主题创建维和立方体,我们分别面向采购主题、仓储主题、领用主题创建维、事实表和度量,创建各个多维立方体,Analysis Ser-vices同时支持多维OLAP(MOLAP)、关系OLAP(ROLAP)、混合OLAP(HOLAP)三种立方体存储结构,根据OLAP分析的数据量,我们在创建立方体时选择ROLAP存储结构。

3.2使用MDX语句查询数据

MDX语句与SQL语句类似,都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的语言,不同之处是,MDX是对数据仓库中的多维立方体数据进行操作的语言,MDX的重要功能是对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进行复杂的查询,其基本语法为:

SELECT坐标轴标识符,……

FROM立方体标识符

WHERE条件

如检索领用数量度量和时间维、商品维的值的MDX语句:

3.3 OLAP结果展现

OLAP分析的结果只有通过客户端软件展示给系统用户才能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OLAP结果展示可以由开发人员编写专门的web应用程序进行结果展现,也可以通过现在工作人员比较熟悉的Excel软件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进行展现。在没有开发专门的客户端程序前,Excel软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Excel数据透视表通过Analysis Services OLE DB数据访问接口与OLAP多维数据集建立连接,通过列、栏、页的设置实现对度量值的上卷下钻、切片切块、旋转分析,比如对各类物资材料的进货金额按照年、季度、月下钻分析。Excel数据透视表支持对数据的多维分析功能,并转换为数据透视图直观展示。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数据仓库和OLAP技术实现对大型的港口企业的物资管理的消耗数量、金额以及供货商服务质量进行联机分析处理的方案,以及基于MS SQL Server2005 Analysis Services实现港口企业物资管理联机分析处理的方法。多维模型设计和ETL设计是OLAP设计的关键点,决定着OLAP能否高效的运行。MS SQL Server2005 Analysis Services是OLAP系统实现的平台,该平台为开发人员创建数据仓库和ETL抽取包提供支持,并且提供客户端程序开发接口(ADOMD.NET、OLE DB等)和多维查询语言,支持用户开发各种客户端程序对分析结果进行展示。

摘要:该文对通过数据仓库和OLAP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港口物资管理数据仓库模型,并分析了基于MS SQL Server2005数据仓库实施方案的OLAP分析结果展现过程。

篇4:港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探讨

关键词:港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来看,现阶段国内的现代化综合型港口的年基建与生产的材料消耗达到3000万元,而特大型的港口消耗更为惊人,已经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最近十多年,物资市场迎来空前的发展空间,但与之伴随的竞争也在逐渐增大,凭借其无批量要求、服务周到、送货上门等,使得港口的运转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因为物资本身的品牌与品质无法完全掌握,很容易出现伪劣假冒的物资,所以,做好港口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才能真正地稳定市场秩序,达到最佳化的市场运转需求。

一、港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港口企业的采购管理欠缺透明度,让企业人员总会产生一种不信任之感,认为采购人员一定获得了某种好处,导致原本廉洁自律的采购人员无法为自己辩解。久而久之,辩解无效,就产生了不拿白不拿的观念。这样不仅毁了自己,同时,还会影响周边的业务人员。所以,港口企业要懂得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做好稳定市场竞争,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同时,做好业务人员的保护,这才是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措施。

二、港口企业市场模拟化运作

(一)收集市场信息,做好市场调研

对港口企业现有的物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需想方设法去收集市场信息,准确掌握市场价格发生变化的趋势,并给予市场信息动态密切的关注,针对供方进货的质量、渠道、经营状况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应全面掌握,并依据ISO9000的标准严格开展评价、评定工作,完成审核之后再把合格的供方收入目录[2]。

第一,分类。基于港口企业的现实需求、所需购买产品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程度,可划分为三个类别:A类,钢丝绳、钩头、吊环、压制索具、砂轮类;B类,电机、港口机电配件、橡胶制品、电工器材、仪器仪表等;C类,其他物资,包括化工材料、五金工具、杂品等。

第二,依据上述分来开展差异化评价工作。每年年初,港口企业需组织相应人员评价上一年度顺利通过市场准入条件的物资供货方,并仔细填制评定报告和评定表,等待批准之后,再进行登记。具体而言,评价的内容包括:A类,供方所供物资的价格、质量及其保证体系、售后服务等;B类,供方物资质量、价格、营业执照、价格等;C类,供方物资价格、质量等。但是,其中如果存在小业务交易,可以不作考虑。

(二)合理利用市场,尽量满足综合经济效益需求

招标、采购的主要目标是合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实惠。在对市场价格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应明确货比三方的重要性,同样的物资也要从质量、价格、信誉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筛选。另外,在采购过程中的运费、付款方式、期限等也需要做好比较。不能仅仅认为价格适合,就忽视了其余的运费或者是资金利息等成本花费。

(三)降低采购综合成本,开设特色采购模式

按照月消耗、年消耗的实际情况,可以寻找消耗的一般规律,如果使用物资的频率很大,应做好相应的计划编制工作,以便集中采购物资,将零星化为批量,实现化零为整,之后将原本的小批量转换成规模化采购。这样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实惠需求。

(四)做好市场预测,进一步深化比价内涵

比价管理实际上是二维坐标管理模式的实施,也就是通过“纵横坐标法”来对采购物资的具体实际价格进行比较,即纵向比较物资的历史价格,横向比较物资的市场价格。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价格,应认真审核价格动态,如此才可以把握时间价格差,预测市场价格趋势,获取经济利益,这样才能让物资的消耗更具针对性[3]。

(五)减少消耗,降低采购成本

减少物资消耗与降低采购成本同等重要,这需要对比价采购管理以及物资的采购招标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比较质量与价格时,还应注意性价比的灵活运用,即F=V/C,它是港口企业获得良好综合经济效益的最佳举措之一。采购比价时不能只关注物资价格,还要对物资价格功能进行综合考虑,以便能够站在价格总体功能的角度上,获取最大限度的效益。如在油封购买中,需要考虑到使用油封的位置,如果是用在装卸部位,就可选择一般的油封;如果是在某一个机械内部装卸中使用,就需要选择质量佳的油封。并且,相同的装卸,所需要的时间与人力都会有着直接的差异,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六)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效控制采购质量

在采购物资的环节,须严格执行谁采购谁负责的基本原则,但在区分采购的物资时,就应依据物资的质量、安全差异,将其划分成为三类物资。A类物资直接关系到装卸生产,并且对安全系数有着极高的要求,比如门机卡环、钢丝绳等,所以,需要重点的对待A类物资;B类物资属于次重要,对进货渠道需要严格控制;C类物资作为一般性物资,只要一般化的控制即可。

三、港口企业采购物资管理实证分析

某港口企业作为沿海一家特大型的国有港口企业,主要承担集装箱、液化品、原油、煤炭等一系列的货物装卸运输业务,并且提供船舶代理、引航、码头租赁等一系列的全方位服务。在该港口企业的采购物资管理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针对性改善,才能提高企业的采购物资管理能力。

(一)资质认证采购原则

1、坚持分工负责、集体决策

坚持这一原则,需要做到相互配合、职责明确、健全组织、合理监督。大的采购方略包含了采购价格、采购工作程序、资质认定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审核,要以集体的决策作为主要依据,将业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做到责任分工,则要求了部门与组织的职责都需要详细明确,做到不替代、不越位,以高采购效率、完整的责任部门作用发挥来实现采购。

nlc202309031458

作为资质认证的领导小组,主要是对采购的方法与程序进行制订,并且做好工作要求的规范,对供应方的资质加以审核,检查并监督物资部门和评审小组一系列的工作。专业评审小组主要是对各方专业力量加以调动,评审供应方的实际活动,将部门作用发挥出来。物资部门采购小组则是按照采购管理的实际要求,承担相应的组织工作,其中包含了采购计划、价格审定、资质评审等多个方面。采购验收小组则做好所采购物资的验收,并做好跟踪和后评估工作。通过这样的组织结构,在发挥其功效的同时,才能够达到强化责任、相互制约的目的[4]。

2、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

在物资采购管理中,需要将采购决策的办事程序公开,将资质评审的具体标准和内容公开,并且将这一方面的信息提供给每一个供应商,也包含潜在的供应商。针对供应商的信誉、服务、产品、技术能力等,都需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考评其动态业绩,并鼓励供应商相互竞争,达到优胜劣汰,为港口企业选择最具生命力的供应商的目的。

(二)创新采购管理机制

1、物资供应保障体系绩效评价指标

通过物资供应环节的评价改进,就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还需要考虑到对供应实际的运行状况有合理的评价。在评价中,需要将不足之处划分清楚,做好妥善的解决;在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评价指标的本身是定量的,同时,还必须浅显易懂,要懂得指标的扬长避短,并且评价的结果必须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在评价中,指标要是人人皆识的,并且还要将整个物资的工作过程覆盖。另外,在评价环节,要注重核心环节,能够以经济效益的增加作为目标,并通过绩效评价来增加彼此的信任度。

2、在物资管理中需要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要懂得先进的物资管理技术和设备的运用

懂得新技术在采购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要通过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使用,让企业从最初的设施设备、技术操作、工具配送,从信息处理、控制流程到后面的管理决策等一系列的过程都能够与生产经营活动保持同步。如运输、订货、采购、服务、维修等环节,都需要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将整个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这样才能在节约运作时间的同时,降低运作所耗费的成本。目前,该港口在试点环节选择资产管理系统(EAM),尝试新的物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将物资管理水平提高。

3、针对不同的采购品种,选择恰当的订货形式

在生产环节,港口企业需要大量原材料、配件材料,因而需稳定供货的渠道、数量,最好能实施半年订货或者是年度订货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执行期间,因为随着市场的变化,物资的价格也会不断调整,因而如果预计到所需原材料、配件材料降价的可能性较大,就可在半年或者是年度的合同当中将需求的总量确定,但是不确定价格,并且在合同中表明,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变化,通过双方的协商,来确定价格,并且按照这样的价格来继续进货。

市场的价格是千变万化的,港口企业所需材料的量与消耗量并不规律,所以很难找到规律来订货,这就要求企业要懂得抓住市场机遇,做好风险规避,可以根据行情选择大量订货,避免价格出现上涨,影响后续的订货。另外,懂得落价风险回避,达到最优化的批量价格优惠,才能实现最佳的采购。

如果生产中急需使用部分材料,可以按照市场的比价,重新签订合同。如果品种规格复杂,但是需要量却很少,就要懂得社会库存的处理,避免工厂储备的存在。

(三)创新采购激励机制

采购激励机制创新,需要队伍激励制度的支持。如何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做好采购人员的管理,让其主动第、自觉地搞好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确保其将成本放在第一位?

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需要时效性强、监控体系完善的管理方法予以支持,做好激励管理,才可以避免出现“灰色”现象,将可能面临的问题解决。此外,对于采购人员还需要做好管理培训工作,主要是沟通能力与采购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对供应商也需要做好针对性培训,在供应商团队中,可以渗透采购方的运作方式与企业文化,这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完成任务的人员,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懂得激发热情,但完不成的则需要视情况给予惩罚,帮助其分析原因,真正实现“忠其事、尽其职、热爱岗位”。如果采购人员能感受到工作赋予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那么采购人员的激情必定会无限放大[5]。

确立长期的双赢关系,这对供应商的激励尤为关键,如果购买方连激励机制都没有,谈何良好的供应关系。在设计激励机制上,要体现一致性和公平性。延长或者是缩短合作时间、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做好供应商的奖惩处理。这样不仅可以让供应商对其供货的行为进行持续的改善,同时还可以确保更优质的供货,降低采购总成本。

四、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的成熟,让竞争愈演愈烈,所以,采购工作也逐渐复杂化,特别是在形成买方市场之中,这一问题就更加明显。所以,港口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规范处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物资采购是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希望通过本文对港口企业的采购物资管理的深入分析,对今后的采购有更进一步的帮助作用,实现最大化的成本控制,促进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斯建东.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3):49-50.

[2]冯伟,李慧宣,王喆.浅谈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门窗,2013(11):272.

[3]吴爱民.生产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129+131.

[4]卞磊.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创新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7):41-42.

[5]薛贺来.小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D].河北工业大学,2011.

篇5: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一、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风场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三、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风场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审核。预案应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五、应急演练。根据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安质环保部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六、应急通讯设备保障。风场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七、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公司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八、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要按应急报告制度逐级汇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事故发生后及时封闭现场,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篇6:应急物资管理办法

为加强平阳高速建设管理处内部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应急救险预防工作的落实到实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应急物资管理

3职责

3.1由后勤中心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工作

3.2使用部门负责对应急物资的监督检查工作。

4工作程序

4.1物资储备

4.1.1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包括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应急抢险类及其他。

a)防护用品类:防护服(衣、帽、鞋、手套、眼镜),防火服,头盔,手套,面具,消防靴,安全帽(头盔),安全鞋,水靴,呼吸面具。

b)生命救助类:止血绷带,骨折固定托架(板),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缆索,保护气垫,防护网,充气滑梯,云梯。

c)生命支持类:便携呼吸器,急救药品、防疫药品。

d)临时食宿类:炊具,过滤净化机(器),压缩食品,罐头,真空包装食品,帐篷(普通、保温),棉衣,棉被,简易厕所(移动、固定),简易淋浴设备(车)。

e)通讯广播类:移动电话,对讲机,有线广播器材,扩音器(喇叭)。f)污染清理类:喷雾器,垃圾焚烧炉,杀菌灯,消毒杀菌药品,凝油剂、吸油毡、隔油浮漂。

g)动力燃料类:防爆防水电缆、配电箱(开关),电线杆,工业氧气瓶,煤油,柴油,汽油,液化气,干电池、蓄电池(配充电设备)。

h)器材工具类:葫芦,绞盘,滚杠,千斤顶,手锤,钢钎,电钻,电锯,油锯,张紧器,液压剪,灭火器、灭火弹,风力灭火机,防水望远镜,工业内窥镜,潜水镜。

4.1.2应急物资储备定额由各专项预案所在部门,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需要确定。要重点建设重要应急储备,优化现有应急抢险类、公共卫生类储备物资。

4.1.3安环部要统筹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综合实物储备资源,要负责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指定人员和地点,科学合理确定物资储备资整合实物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加强实物储备、技术储备。

4.2 物资管理

4.2.1各车间要根据应急物资管理办法,坚持“分工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做到“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

4.2.2各车间要根据信息报告制度,定期向安环部报告应急物资储备,使用情况,没季度报告一次。4.3物资调用

4.3.1应急物资的调用,各车间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自主调动应急物资;经安环部授权,方可统筹调配应急物资。

4.3.2情况紧急时,个车间向其他车间提出申请调用;若数量较多的,可向安环部申请,经批准同意后,向储存车间多的直接调用。

篇7: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1 事故分类与管理

1.1事故可按以下几类分别进行管理:

1.1.1生产(工艺)事故:指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产品损失的事故。

1.1.2设备事故:指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时间、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事故。

1.1.3火灾事故:指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事故。

1.1.4爆炸事故:指由于爆炸,造成公司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1.1.5伤亡事故:指公司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

2 职责

2.1安全生产委员会和设备动力部负责管理生产(工艺)事故、设备事故;总经理负责处理火灾、爆炸、伤亡事故。各职能部门及按分类管理的要求调查、统计,存档。

3 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

3.1设备事故按《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动力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火灾事故按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执行。

3.3交通事故按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3.4伤亡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有关规定执行。

4 抢险与救护

4.1公司发生事故,必须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4.2发生重大事故时,总经理要直接指挥,各部门、员工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

4.3对有害物料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5 事故报告程序

5.1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主管领导和总经理上报。对各类重大事故,公司领导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等)用快速方法在1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

5.2发生事故的单位,在8小时内按规定填写书面事故报告上交总经理。

5.3对重大事故,应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于24小时内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5.4.对于重大责任事故,除按有关规定上报外,还要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报告。

5.5凡外单位人员在企业劳动、实习、培训时发生伤亡事故,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向总经理汇报。

6 责任划分

6.1安全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各部门主管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责任制。

6.2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由总经理和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管理部门已制订规章制度,部门负责人不颁发或组织实施的,由部门负责人负责。

6.3设计有缺陷或不符合设计规范的,由设计者和审批者负责。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发现设计有缺陷,可能采取措施弥补而不采取的,由施工或油库管理部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已制定措施,却不执行,而酿成事故的,由违反者负责。

6.4凡转让、应用推广的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其科技成果中未提出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及 “三废”处理的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追究技术设计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

6.6因“三违”造成事故的,由“三违”人员负责。

6.7学徒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师傅带领下进行工作,不听师傅指导擅自操作造成事故,由本人负责;在师傅指导下操作发生事故的由师傅负主要责任。

7 调查和处理

7.1事故调查

7.1.1发生事故都要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的原则办理。

7.1.2对一般事故(经济损失1000元以下的`事故)、重大未遂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三日内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和有关部门主管组织调查并召开事故分析会。

7.1.3对重大事故(经济损失1000元及以上的事故),总经理应组织由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7.1.4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主管责任人、安全生产委员会、综合部、油库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事故相关单位等人员组成。

事故调查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7.1.5事故调查小组的职责和权限

7.1.5.1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1.5.2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小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7.2事故处理

7.2.1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来执行。

7.2.2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而发生重大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人员,由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7.2.3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可根据事故大小、损失大小、轻重情节、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处分、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出厂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7.2.4对各类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者,要追究责任、从严处理。

7.2.5对防止事故扩大或事故抢救中有功的人,公司应予以表彰、奖励。

篇8:应急物资管理浅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是我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然而,最近几年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各级政府已将应对突发事件作为当前的重大任务。

在救灾过程中,要想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抢救,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应急物资的供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灾后的重建工作也离不开应急物资的支持。应急物资的管理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应急物资的管理,提高应急物流运作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用价值。

2 应急物资概述

众所周知,普通物资在管理上存在差异性,应急物资作为一种特殊物资,了解其特性是做好管理的前提,切不可对其一同视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2.1 应急物资主要特点

应急物资是指应急管理中使用的各种物品、设备的总称,它不同于一般的物资,具有自己的特点。

2.1.1 时间紧迫性

应急物资的需求具有延迟性(即灾害发生后才产生需求),灾害一旦发生,就需要将应急物资以最快的时间送达灾区,应急物资反应快速性是救灾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与灾害抗争的过程也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

2.1.2 数量大、品种多

应急物资的数量种类因灾害的种类、发生时间和地区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几乎所有类型灾害的应急物资都包括医疗用品,而医疗用品又分防护用品类、生命救助类、生命支持类等,每一类又有很多品种。应急物资的种类繁多,可形成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底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2.1.3 物资需求数量不确定性

有些灾害,其受灾区域和群体的数量以及灾害的程度提前无法预知,并且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具有一定的蔓延性及扩大性,导致需求数量的不确定性,像非典类灾害,矿难和一些人为灾害。有些则是灾害发生后,由于受灾面积大,通讯中断,灾区与外界信息交流被阻断等原因引起。像最近的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两次大型地震在应急物资需求统计过程中都遇到类似的困难。

2.1.4 运输过程中存在弱经济性

应急物资与普通物资在运输过程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其明显的弱经济性,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利润最大化,成本节约成为普通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优先考虑因素,应急物资则是追求时间效益,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费用最小化已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即其运输过程中的若经济性[1]。

2.2 应急物资分类

根据分类依据不同,应急物资可有多种分类方式,目前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表1。

3 应急物资管理现状

分析应急物资管理现状,发现问题,才能够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对策。

3.1 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已颁布了一些应急物资储备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还没有一个综合性、规范化的专门针对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规定。目前已有《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防洪法》、《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2],这其中大部分是个别单行法中的应急储备制度,很多不具有普篇适用性,导致了应急物资储备实施起来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缺乏有力法律手段的保障。

在应急物资管理上,目前我国采用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垂直管理结构。这种管理结构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采用分类别、分部门的管理模式,使得应急物资的管理独立、缺乏协调、在采购和储存品种、数量等方面会存在大量的重复现象。二是,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2条第2款的规定,应急物资储备的主体主要是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3]。因此,应急物资储备成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之一,客观上降低了投资基金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2 应急物资库规模小,储存种类和数量不足

我国民政部设立的中央级紧急物资储备库位于哈尔滨、沈阳、天津、郑州、合肥、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10个城市,只有天津和郑州库规模较大,仓储面积1万余平方米。武汉和西安库为租借的,其余的库均较小,距离面积为2万余平方米左右的标准相差很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和地形差别大,各种灾害发生的几率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应急物资的种类覆盖面较为广阔。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当天,民政部就从合肥、郑州、武汉、南宁四个物资储备库调拨救灾帐篷45650顶。5月13日,再次要求迅速调运中央直属库所有帐篷。仅仅两天,民政部设立在哈尔滨、沈阳、天津、郑州、合肥、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10个城市的中央级紧急物资储备库灾前存储的约18万顶帐篷就被全部调空。然而,为安置川、陕、甘三省灾民,共需300多万顶帐篷,仅绵阳一市,就至少需要帐篷60万顶。绵阳当时库存——棉被200多床、帐篷不到200顶。在上百万人受灾、400余万人需要转移的绵阳,这充分暴露了物资储备的严重不足。这样的储备状况无法达到“灾民在灾害发生24个小时之后就应该得到救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国家要求。

3.3 相关信息系统发展落后

目前,我国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处于发展初期,许多救灾物资储备数据库和灾害数据库处于单机、封闭状态,由于信息技术的非标准化,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容易出现信息传递错误的现象。包括救援物资的生产厂商、名称目录、货物类型、可供数量、运输路线等信息的数据库尚未建立,难以在第一时间调出可供救援物资的信息。信息共享的缺陷,导致指挥系统无法准确掌握应急物资的需求供应情况,造成分析判断不准确。降低应急救灾的效率及效益。

3.4 应急经费短缺

应急物资储备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应急物资的购置费用和储备管理费两种。购置费用包括采购应急物资的费用以及调运维修经费和更新经费[3]。目前我国的应急物资购置费用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政策,即中央级的由中央财政支出,大部分省市则相应地由省级财政支出,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一方面做硬性的规定,所以具体做法也不统一。在储备管理费问题上,中央级实行代储制度,管理费由中央财政按实储物资的比例拨付。各地方由于自己的特殊情况,很多应急物资经费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无力建仓库和购置应急物资,直接导致应急物资储备不足。

3.5 储存方式过于单一

我国应急物资供应不足及连续性跟不上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使用单一的实物储存方式。不可否认实物储备是一种重要的应急物资提供方式,它在应急物资提供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应对需求时间长,数量大的物资供应时,持续性跟不上就表现的尤为突出。往往灾害的救济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单一的实物储存方式的弊端就会更加显露无疑。

4 应急物资管理对策浅析

4.1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管理体制

法律保障对处理应急灾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物资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实现物尽其用的前提与保障。应尽快改进现行的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制定统一的规范制度。为应急物资的筹备、储备与发放提供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4]。

现行的垂直式应急物资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已经在多次应急救援过程中表现出来。我们应该打破各部门分别负责管理、条块分割的现状,设立一个责任机构来具体负责所有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机构成员由发改委、经贸、民政、财政、建设、水利、卫生、环保、安监、公安等有关部门组成,形成一个高效率的指挥系统。

4.2 整合资源,优化储存结构

我国在运行的10个中央级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全都位于较大的省会城市,大都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而西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地区的应急物资储备力量薄弱,这种储备仓库不均衡、不合理的储存结构影响了物资调运的时效性。

合理制订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布局分布方案要以我国国情、生产力布局、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储备仓库。国家物资储备仓库覆盖全国,但并不是所有仓库都要参与救灾物资储备,这需要根据我国灾害的地理分布、地区交通状况、救灾物资储备调运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对国家物资储备仓库进行筛选,科学规划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网络体系,实现救灾物资储备大规模调运的快速响应[2]。

4.3 建立专门的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社会,实现快速应急救援最有效方式是通过信息系统。应急物资信息系统是应急物资管理的神经中枢,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应急救助提供物资信息,发布调度和指挥命令,了解物资流向和效果[5]。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此系统可为指挥决策系统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利于指挥系统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决策。此系统的用户除了各级政府部门、储备库之外,还包括相关的生产企业及物流公司等。因此,应该在互联网平台之上,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开放的系统。同时,重视信息的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4.4 研究物资结构需求,实现供应的快速反应

物资的结构需求主要是指需要的各类物资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6]。比如医药类物资,在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过程中,有足够的消毒水的同时还要保证卫生棉棒的供应,还有很多药品也类似,在考虑药品的需求数量时还需要一定比例的配套医疗器械。不同类型的物资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结构需求,物资的种类又决定于突发事件的类型。

以往在应急工作中我们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时间进行物资配比发送和接收,往往还会出现一类物资短缺引起相关物资的闲置,而闲置的物资在别的灾区又或是短缺。在组织物资储存管理时,必须研究物资的结构需求。明确各种物资之间的结构需求,可在仓库内进行简单的流通加工继而实现配比储存,这样储存部门接到物资调运指令后可立马发货,到达灾区的物资也可以快速直接的投入使用,大大的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

4.5 加强采购管理

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采购过程中的供应商选取、价格制定,应急物资采购包括以储存为目的的采购和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采购两种。

以储存为目的采购,政府应实行社会投标制,使社会企业在公开、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竞争。一来可以使社会监督政府工作,使政府工作透明化。二来可以提高应急物资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降低国家财政负担。

对于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采购,往往会出现盲目追求采购的快速性,而忽视了物资的质量和成本问题。特别是对于像生命救助类、生命支持类物资,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那应急物资的供应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对于这类物资我们可以采用组建应急物资筹备委员会的方法,动员相关企业加入该组织,但政府要对申请加入企业的储备方案和保障制度等进行严格的考核。同时政府可对入围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或优惠政策。一旦灾害发生,立即向成员企业发出应急物资采购指令,使他们通过库存供应和紧急大规模生产来提供物资。在紧急生产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的质量监督,保证应急物资的安全性。另外对于成员企业可实行先征用后结算的办法,解决临时性的应急资金短缺问题。

4.6 实现储备方式多元化

单一的实物储存方式,由于其定额的储存数量,在应对大规模长时间的灾害救援活动中容易显得捉襟见肘,多元化的储备方式势在必行,其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4.6.1 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并行

我国现在运行的紧急物资储备库规模普遍较小,基本没有达到标准的2万平方米的库存面积。实行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并行的储备方式可以借助企业力量缓解政府空间短缺的问题。政府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或协议,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明确的规定,防止发生问题时双方互相推卸责任。

4.6.2 实物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

生产能力储备是指政府确定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作为储备企业,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生产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主要适用于不易长期储存,或者储存需要太多空间的物资,并且转产时间短、生产不需要很长周期的情况[3]。实物和生产能力,虚实结合,实现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扩大了库容。政府对储备企业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企业的储备能力和物资品种等要视其能力和规模而定,不可求大求全,搞浮夸作风的储备,企业与政府要及时的沟通其生产情况和储备现状。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和相应的补贴政策要落实到实处,监管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可立即取消企业的储备资格。

4.6.3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在灾害发生后要想被救必须先要自救,因此对公众的宣传工作很重要,这项工作应从小做起,像德、日等国家设置应急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使人人都有应急意识,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重视公民家庭的应急物资储备。居民的家庭储备主要是生活必需品和简单的防灾用品,把它们做成急救包,一个急救包一般可供他们使用3天[7]。微小的家庭储备不但给救援人员赢得了宝贵的施救时间,灾民还可以巧妙的运用手电等防灾物品给外界人员发送信息,减少他们的待援时间,帮助自己尽快脱离危险。家庭应急储备是一种实施简单,见效明显的储备方式,今后我国应大力鼓励公民进行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由于我国各地的灾害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差别较大,因此对于应急物资储备方式不能进行严格的统一选定。这需要各地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制量身式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也可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策略。

5 小结

应急物资管理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的研究阶段,未构建起完整的管理体系,为确保社会安全和公众生活稳定,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钱佳.应急物资特性及其库存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09,(07):5-4.

[2]邓莘.关于应急物资储备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25,(19):99-101.

[3]张红.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J].应急管理,2009,(03):44-47.

[4]刘宗熹,章竟.由汶川地震看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1):52-55.

[5]丁斌,夏云天.安徽省应急物资管理对策研究[J].安徽科技,2008,(9):43-44.

[6]王丽姝,郑哲文.应急物资供应快速反应网的建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4):70-71.

上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感悟青春:青春畅想》教案下一篇:市经济工作调度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