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

2024-04-27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通用2篇)

篇1:《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

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填写所属年份或申请使用资金的年份。如:2013年编报2014年部门预算,填写“2014年”。

(二)填报单位(盖章):按照规范填写单位全称(书面材料应加盖单位公章)。

(三)单位负责人:指实施项目单位负责人(书面材料应由单位负责人签名)。

(四)填报人:指具体负责填报的人员。

(五)项目名称:按规范的项目名称内容填报,应确保与部门预算上报的项目名称一致。

(六)项目属性:分为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在选项“□”中划“√”。1.新增项目:指本年新增的,以往未曾发生的项目。2.延续项目:指往年未完成,本年继续进行的跨项目。

(七)主管部门:填写项目主管部门(一级单位)全称。

(八)主管部门编码:按各级财政部门规定的预算编码填列。

(九)项目实施单位:填写项目用款单位。

(十)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用款单位负责人。

(十一)联系电话:指项目联系人的办公电话或手机。

(十二)项目资金申请:填写项目资金总额,并按资金来源不同分别填写,包括财政拨款(中央、省、市、县分开填)、自有资金、其他等。其中“其他”项,请注明具体来源。

(十三)单位职能概述:简要描述预算单位的职能。

(十四)项目概况:简要描述项目的内容、目的、范围、期限等基本情况。

(十五)项目立项情况:分别描述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申报的可行性、项目申报的必要性等。

1.项目立项依据:即依据是什么,比如文件、决定等;2.项目申报可行性:根据项目特点,有什么好的条件; 3.项目申报必要性:为什么要实施,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十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指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从项目开始到完成期间在各个阶段分别填列完成项目所要实施的内容。分别填写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完成时间。

二、项目绩效目标

(十七)项目总体绩效目标(长期目标):描述项目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计划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可采用定性描述。

(十八)项目绩效目标(定量目标):采用定量方法描述,从投入、产出和效益三个方面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绩效内容:绩效内容是用来设置评价指标、回答评价内容的一种工具,一项绩效内容可能包括多个具体内容。如“产出”中的数量目标可以包括“目标1”、“目标2”、“目标3”等。绩效目标值:对绩效内容确定具体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数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如绩效目标内容中设定的目标1是“入学率”,基准数据中则说明当地目前的平均入学率是多少,绩效目标值就要说明通过今年工作的开展,该专项资金的支出,入学率要提高到多少。

(1)投入指标:反映预算部门为完成既定目标计划,提供既定的产品和服务而预计投入的各种资源。可细分为:

时效目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 成本目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成本,包括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其他资源投入目标,反映计划用于项目实施的其他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实物资源和专业技能资源等。

(2)产出目标(任务目标):反映预算部门根据既定目标计划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可进一步细分为:

数量目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数量;比如任务量是多少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产量是多少斤等。(绩效内容“培训人员数”,绩效目标值“500人”)质量目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比如实施后要达到的要求、标准等。(绩效内容“培训合格率”,绩效目标值“达到85%以上”)时效目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比如要完成工作的时间。(绩效内容“第一批培训计划”,绩效目标值“5月份之前完成”)成本目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成本,分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等。比如:单价*数量=成本(总价)。

(3)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财政支出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包括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环境效益目标、可持续影响目标等。

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实现的涉及经济方面的具体效益指标及指标值;(绩效内容“成本节省率”,绩效目标值“达到20%以上”)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实现的涉及社会方面的具体效益指标及指标值;(绩效内容“新生儿成活率”,绩效目标值“提升到98%以上”)环境效益:项目完成后实现的涉及环境方面的具体效益指标及指标值;(绩效内容“空气质量指数”,绩效目标值“全年一级标准天数200天以上”)可持续影响指标:项目完成后实现的涉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效益指标及指标值;(绩效内容“能源消耗水平”,绩效目标值“降低20%以上”)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目标:反映服务对象对财政支出效果的满意程度。(绩效内容“受训人员满意度”,绩效目标值“达到90%以上”)(4)实际操作中确定的绩效指标具体内容,可由各部门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在上述指标中选取或做另行补充。

(十九)其他说明的问题:单位已有或拟订的保证项目实施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项目绩效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预警机制及配套措施等;对不可预见性、项目重复投资、项目实施可能面临的困难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

篇2:《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

1、:填写编制部门预算所属的年份。如2015年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填写“2016年”。

2、单位名称:按照规范填写预算部门全称。

3、预算绩效管理联络员:一般应由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牵头科室负责人担任。

4、单位职能:简要描述本单位的主要职能职责。

5、单位收入预算:填写部门收入预算资金总额,并按收入来源分别填写。

6、单位支出预算:填写部门支出预算资金总额,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分别填写,并将其中的“三公经费预算”单独列出。

7、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预算单位根据本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要求及本部门发展规划,描述内单位使用预算资金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根据计划预期实现的主要工作任务目标,依次填报目标

1、目标

2、目标3等内容。

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是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主要填报单位预期实现的多个目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两方面内容。

产出指标:反映部门根据既定目标计划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指标。

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部门整体支出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和影响,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

实际操作中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具体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指标中选取或做另行补充。

9、其他说明的问题:反映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请中其他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

1、:填写编制部门预算所属的年份或申请使用项目资金的年份。如2015年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填写“2016年”;2016年执行中申请本使用项目资金,则填写“2016年”。

2、项目名称:按规范的项目名称内容填报,如属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需与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中项目名称一致。

3、项目属性:分为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在选项前的“□”中划“√”。新增项目是指本新增的需列入本(预算)安排的项目;延续项目是指以前(预算)批准的、在本(预算中)继续安排的项目。

4、主管部门:填写项目主管部门全称。

5、项目起止时间:填写项目整体实施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完成时间,可跨。

6、项目类型:分为基本建设类、行政事业类和其他专项类,根据项目类型在选项前的“□”中划“√”。

7、项目概况:简要描述项目的内容、目的、范围、期限等基本情况。

8、项目立项依据:填写项目立项文件名和文件号,同时提供相应的纸质资料作为附件。

9、项目资金申请:填写项目资金总额,并按资金来源分别填写。

10、支出明细预算:列出项目各项支出内容,列明每项支出内容的上安排资金、本申请资金金额、测算依据及说明。

11、单位已有的(或拟订的)保证项目实施的制度、措施:为确保项目实施而制定的制度和措施,如资金管理办法等。

12、项目绩效目标:

长期目标:描述项目在整个计划期内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延续项目),主要采用定性描述,但不可缺少定量描述。

目标:根据项目规划,描述项目在本应完成的任务目标,主要采用定性描述,但不可缺少定量描述。

14、项目绩效指标:是对项目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单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从表中所给参考的方面或其他方面,设定绩效指标,要尽可能量化测算。其中,产出指标为必填项;效益指标可根据项目资金特点选填;单位可根据项目资金特点自行设计个性绩效指标。

产出指标:反映预算部门根据既定目标计划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可进一步细分为:数量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数量;质量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时效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成本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成本,分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等。

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财政支出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

(1)指标内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细分的绩效指标确定为具体内容。

(2)指标值:对指标内容确定具体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数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

(3)备注:其他说明事项。

上一篇:任小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下一篇:XX年小学优秀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