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2024-05-18

国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国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南充外国语中等专业学校第二教学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教学部控烟禁烟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三禁两不” 规定》和《四川省南充外国语中等专业学校禁烟工作方案》,加强本教学部控烟禁烟工作,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健康的育人环境。结合我教学部当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成立第二教学部禁烟工作小组 组

长:邓兴发 副组长:奉兵、蒋芳泽

员:瞿梦 张洪樱 石巧华 各班班主任老师

2、制定控烟禁烟制度,纳入考核机制,把控烟工作与学生德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并纳入到安全校园和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中。

3、教学部进一步做好控烟禁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知晓率。进一步广泛开展控烟专题教育中,团总支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横幅、主题班会和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学校禁烟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了解《学校禁烟工作方案》的内容,知晓烟草烟雾的危害,掌握必要的控烟知识和技能,自觉遵守《学校禁烟工作方案》的规定,形成全员参与营造无烟校园的良好氛围。

4、各班级对照要求开展自查,查找工作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各班级将吸烟学生名单进行摸排、统计、上报,做到随时掌握有吸烟史学生的动态,及时跟踪,有的放矢。

5、继续成立完善一支控烟文明志愿者队伍,加强学校内部巡视和督导检查。经常对抽烟行为进行劝阻,并上报教学部或学校保卫处。本教学部师生的相关行为,每位师生均有责任对本教学部禁止吸烟区域内的吸烟行为进行劝阻。

6、处理措施

1、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反“三禁两不”规定纪律处分暂行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内吸烟,给予批评教育、警告及以上处分;屡教不改的,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

2、学生在校内吸烟被发现者,一律登记在册,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记入学籍档案,取消该生当学期评优评先资格,并按规定扣该生所在班级一定的量化考核分值。

本方案自2015年4月10日开始执行。

四川省南充外国语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教学部 2015年4月10日

篇2:国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

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班、择师的问题,江川县在2013年秋季推行 “阳光分班”方案。“阳光分班”重点考虑的是班级学生的性别均衡,而不是传统的考试分班模式,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质量均衡,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这种分班模式所带来的客观现实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中不去认真思考应对措施,势必会产生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学校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研究探讨如何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实现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认真调查研究,实施科学分组。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差生。这一工作可以放在期中考试后,结合考试分数进行。

分组原则: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二)、落实分层思想,优化教学环节

1、备课。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必做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较基础的题。选做作业主要指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等生和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优等生必做,并要求一题多解。鼓励中等生都能去做,并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做的多,谁做的好。对后进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4评价: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5、辅导: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四、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做到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2、标准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最终还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发展性原则

篇3:国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1视听说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 高校都设有语音授课教室, 硬件条件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但是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翻看国内许多出版社出版的韩国语视听说教材, 不难发现供教师可选用的"视听"教材寥寥无几, 而冒充"视听"教材的"听力"教材却比比皆是, 虽然教材内附光盘资料, 可往往是音频资料而非视频资料, 这就使得视听说教学一直延续着单一的教学模式, 即"听资料-做题-对答案-再听资料"的四部曲, 这往往是由于教材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另一方面, 当前的视听说课堂, 在教学中过多的关注"听", 而忽略"说"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说"的部分就应该交给"会话课"负责, 单方面强调听力, "听资料-做题-对答案-再听资料"的四部曲教学模式贯穿课堂始终, 使得教学气氛沉闷, 教学模式单一, 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 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外, 有些教师为了改善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 往往会在课程中引入韩国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弥补"视"的缺失, 但是实际上, 很可能因为学生听力水平有限, 或所选内容语速过快、不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等原因, 学生的听懂率并不高, 所以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情节中, 更加忽视"听"和"说", 视听说课程变成了"电影欣赏"课, 使得视听说课程失去了其开设的真正意义。

2以《初级韩国语视听说》教材为例的授课方案

我院《韩国语视听说》课程安排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 每周4学时, 每学期64学时, 选用的教材为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卢星华主编的《韩国语视听说》系列教材。下面以大二下学期的一次课堂教学为例, 简述一下授课方案。课文选择《初级韩国语视听说 (下) 》TV动画第一课, 视频长度3分钟左右, 分成3段。

步骤1 (8分钟) :首先播放一遍视频, 在播放视频之前让学生边看边注意听课文中自己能听懂的单词或简单语句, 然后进行提问。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情况, 也可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情况的差异, 通过提问效果掌握班级的整体学习状况。在这一步骤中要求学生说出单词, 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环节再进行纠音正音, 另外也可以增加分组比赛等小环节, 看看哪个组说出的单词更多, 准确率更高,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步骤2 (8分钟) :简单讲解必需词汇, 这本教材的单词讲解, 并非韩中意思对照, 而是用韩文来解释单词, 可以通过速读让学生猜中文意思, 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步骤3 (10分钟) :连续播放2遍, 听后让2-4名学生用韩国语简单地阐述课文的大概内容, 询问学生的不同意见, 保留疑问, 等再次听时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在这一步骤中再一次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步骤4 (24分钟)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听后问题 (一般每篇课文4-5个问题,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增加问题的数量) , 带着问题再听课文, 分段进行, 每段8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斟酌播放的次数。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记录关键词语, 再根据关键词组织语言口头回答问题。

步骤5 (24分钟) :进行听模练习。在没有听力原文的情况下, 在播放视频的时候进行断句播放, 让学生对每一句话都进行听说模仿, 对学生表达不准确的地方, 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和讲解。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要求学生在保证说话的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模仿原文的语速;更要要求学生尽量模仿原文的语气语调,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步骤6 (8分钟) :给出听力原文进行自我纠正。通过以上的各个步骤, 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已十分清楚, 要求学生对照课文原文再次准确地断句跟读, 自我纠正步骤3、4、5中的错误。

步骤7 (8分钟) :听后巩固。让学生在不看原文的情况下, 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一说观看这一视频的感受, 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课文内容复述, 或让学生说一说和课文内容相似的自己的亲身经历, 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课文里他印象最深刻和最喜欢的原句。

以上的各个教学步骤中, "视"、"听"、"说"这三个视听说课程的要素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尤其是近年来在教学中一直被忽视的"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有让学生"说"才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会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会有很好的互动,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研究《韩国语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教学讲授方案, 之后将积极思考和实践, 从课堂教学出发, 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不断总结经验, 进一步提高视听说教学的质量, 让视听说教学真正担负起培养符合国际化时代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崔香玉.高职汉语听力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 2011, 06.

[2]于慧踊.国内韩国语教材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 2009, 11.

篇4:国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关键词】韩国语 语法教学 教学原则

一、引语

著名应用语言学家Mohammed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范法,也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基础。对于韩国语来说,进行语法学习同样十分必要。

韩国语语法不同于英语和汉语,每一个语法点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有些程度不算高的学习者,甚至到了中高级阶段,单独抽出某个知识点对其进行讲解,都能很快接受并能当场运用。但是,一旦把这个知识点融入浩瀚的语法海洋中去,他们很快就会发生知识点的混乱,造成相似知识点的混用、误用等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法教学方法落后、不科学,不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全面培养,最终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形成不良循环。

二、目前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韩国语专业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讲授韩国语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通过进行大量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韩国语基本语法,具备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其中,语法作为基本能力的基础,教学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韩语综合能力。

在目前国内的韩国语教育中,语法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依然普遍存在于课堂之中——教师单刀直入地讲解语法的涵义和用法,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反复朗读。整个讲授过程呆板、缺乏交流,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明照本宣科,语法练习也大都是造句、填空之类的机械单调的题型。枯燥的独白式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种“哑巴韩国语”已经遭到不少业内专家的诟病。

“哑巴韩国语”的具体表现为,由于平时缺乏口语实践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发音存在不少问题,听力水平也很难让人满意。比如,在写作课上,学生写的作文基本上通篇都在使用简单句,其中有很多都是病句。在进行口语表述时,口语听上去特别流利,但所说的内容却不知所云。

因此,探索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灵活。有效的韩国语语法教学方法,是目前韩国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

三、语法教学的几条原则

首先,在进行韩国语语法讲解时,应注意系统性的原则。韩国语语法难点可分为助词、语尾、惯用型等几大类。教师在进行语法讲解时,应该坚持关联性原则,将与其相类似的语法总结归纳为一个体系,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语法学习具有系统性。

其次,语法课教学要避免“一言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解时要言简意赅,切中要点;练习时多采用一些如韩国文学著作中的原汁原味的例句来进行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语法练习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也可以通过对话、情景再现等多样的模式来进行练习。

第三,对于一些易混淆的语法,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来进行讲解。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在使用上的异同点,如此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语法。

选择多样的语法教授方案。实践证明,图画远比文字更加直观形象,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图表等直观的方法进行语法教学。比如,在对韩国语的助词、语尾进行解说时,就可以使用图表来进行概括说明,更加简洁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最后,及时建立语法误用数据库。教师每讲完一课之后,都应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然后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以集中讲解的方式对错误集中的问题加以重点强调。纠正并多次强调后的语法往往是印象最深的。久而久之,每讲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从语法误用数据库中搜索出对应的项目,既能使学习者迅速接受新的语法点,又避免了和其他类似知识点的混用,做到一举两得。

四、结语

语法教育在外语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语法学习不是通过单纯的背诵规则来掌握,在进行语法课程教学时应注意系统性,采用一些分析比较、图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方面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作为韩国语教育的实践者,应当不断地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寻找出一套有效而实用的语法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语法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韩国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韩国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高贤.关于韩国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研究,2013.

[2]张晶.韩国语语法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篇5: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教务处:

通过对我院2010级学生问卷调查后可得出:在所有同意采取分级教学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约95%)认为分级教学针对性强,浪费时间少,教学效果好,个别同学(约5%)同意的原因是本身英语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希望学习一些更为简单的内容。对分级教学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提出的理由是:(1)会造成更严重的两极分化;(2)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1)分层教学势在必行。这样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人性化,因人的接受能力施教,因人的意愿需要施教;(2)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分级给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如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我们认为通过合理控制分层比例和分层的升降级制度既可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激励学生好学上进,不断提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拟提出2011级英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划分依据

1、根据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进行划分;

2、或入学后进行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在新生入学后马上进行。作为高职高专学校英语基础阶段的一种水平测试,英语分级教学入学测试应在贯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前提下,以《要求》内容为基本依据。但由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英语水平普遍下降,因此我们的分级测试应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音标。48个英语音标犹如60个汉语拼音,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它们,对学习英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第二方面是词汇。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种语言依靠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有意义的语篇。词汇的重要性,正如语言学家McCarthy(1990)指出,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音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就无法用

这门语言同别人交流。不少学生因词汇量小,看不懂句子和文章,因而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后,英语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少。据调查,我们的一年级新生平均词汇量在700词左右,有大约15%的学生具备1000以上的词汇量,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因此我们的水平测试应把词汇难度定在《要求》的词汇表中未做标记的1000个词,占全部考试内容70%。

第三方面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是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无法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是否具有扎实的语法功底是区分学生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是否具备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也是我们分级水平考试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的长度大概在250-300左右,如果阅读材料较简单,可以适当加大长度。

在测试题型上,选材和设计题项十分重要,正确答案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阅读技能,而不能靠常识和背景知识或猜测而得,干扰项应当起到干扰作用。适当地增加填空题、简短回答、完型填空。

二.划分层次

根据调查2010级显示的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拟划分为A、B、C 三个层次,具体如下:

A层:(高职英语A),占年级人数的15%。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及涉外工作能力。使用高职英语教材,毕业时应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

B层:(高职英语B),占据年级人数的绝大部分,避免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要求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有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同样使用高职英语教材,毕业时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水平(或公共英语考试2级水平)。

C层:(兴趣英语),即针对几乎没有高中英语基础的学生,几乎是零起点的高职英语教学,而且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因此使用教师编写的讲义,教

师讲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我院高职专业划分为几大块有针对性的编写,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升降级考核

根据每学期成绩测试,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的变化,对A、B 两个层次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以激励学生好学上进、刻苦攻读、不断提高、学有所得。每学期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进入下一层次,如成绩全部合格则不淘汰。升级则由学生本人申请,英语教师推荐,并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顺利升级。

外语系

篇6:化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个班中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差异,在化学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一、分层教学做法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化学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差异,科学分类,优化组合。分类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化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大家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化学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把学生分成甲(优生)、乙(中等生)、丙(差生)三个程度等级并按照优、中、差搭配进行编座。这种安排给教师按层次教学带来了便利;每一桌都有一个甲类(或乙类)学生和一个丙类学生,这样便于组织优秀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秀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进步。

(二)针对实际,分类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化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目标、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课标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1.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上课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2.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合(集体讲授)——分(分层质疑)——分(分类指导)——分(分类练习)——合(集体归纳)。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学习各有所得。

3.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新课标、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

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

4.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秀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化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化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课标约束。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基础题训练,培养其分析、理解、表达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5.注重抓关键、重补缺的过关考查。过关考查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化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秀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秀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补救外,还可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6.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

加努力拼搏。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实验中,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二)主导性原则

由于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但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群体的差异也不尽一致。因此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

(三)保底性原则

篇7:初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由于招生形势的变化,我校的生源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校生中有正取生、择校生以及镇鳌生,他们无论是认知水平、智力水平还是学科成绩的差异都非常大,以前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现在的教学,只有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使学校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适应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与提高,个性得到最优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高,是当前教育教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

分层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最优化教育理论进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它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条件的实际出发,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环境,教师通过分层组织教学、改革教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

教育的起点在于: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差异施教。

二、分层教学的思想来源

1.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存在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三种差异:一是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二是认知风格的个别差异,三是智力的差异。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决定其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学习的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的程度有深有浅。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向教育提出了必须有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的要求。

2.对学生“分层”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天赋素质或生理条件,是构成人的差异的物质基础,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从事不尽相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等特点。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其表现:一是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既便是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也各不相同;二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

3.对知识结构“分层”的合理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这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考虑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内容的展示始终贯彻“可接受性原则”。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全体性”(全体学生要有所发展)和“全面性”(每个学生要全面发展),并要求“教有特色”、“学有特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同时,必须做好知识结构的“分层”。

基于上述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分层教学思想,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系。这不同于“抓中间、带两头”的思想,也不同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思想。而是时时处处在全教学过程要始终建立面向全体,关照个体的教学思想。

所谓“分层”,就是在承认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智力结构、情商、智商、学科成绩等综合标准测量,对学生大致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因此,“分层教学”就是学校以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前提,教师有区别地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授方式、确立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我国教育原则之一的“因材施教”思想。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人是有区别的,在智力上有“上智”“中人”“下愚”的个别差异(《论语·雍也》),在基础上有“入门”“升堂”“入室”的不同进度(《论语·先进》),在学习上有“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不同态度(《论语·雍也》),他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国教育经过几千年发展,在学习上人的个体差异已经得到确认,“因材施教”已经作为教育学上的教学原则之一。由于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2.教育家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曾经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教学实验。实验的最后结论是:“在恰当的条件下,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优等生。”布卢姆说,“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

3.心理学家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纳德认为,人类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有些人的某些智能比较弱,却可能在其它智能上存在惊人的潜力,这些智能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是:①语言能力:对文字和词句搭配的敏感性。②逻辑—数学能力:处理连锁推理及识别模式和次序的能力。③音乐能力:对音节、节奏和音调的敏感性。④身体活动能力:身体灵活的运动和灵巧的操纵物体的能力。⑤人际关系能力:理解人和处理好与人关系的能力。⑥空间感知能力:准确的感知世界以及再创造或改造世界某个空间的能力。⑦探索心灵的能力:认识感性生活的能力,并以此作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手段。因此,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评价都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式化的,教育应该根据个体智能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4.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四、分层教学的主要措施与策略

教育学家的理论运用于分层教学的实践主要从学生个体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辅导、评价六方面来展开。

通过学情分析按照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分析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各段组织召开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情分析会,会诊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具体分层标准是:A层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成绩好;B层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一般,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困难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厌学。分层结果由教师隐性分层,学生分层的目的是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实施教学分层备课计划和教学目的分层计划的前提。

1.教学目标分层。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和归宿点,也是评价、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确立明晰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做哟个。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

“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层教学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及内容,综合班级各个层次学生的已有水平,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制定与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分层讲授新知”前使学生其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同一知识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虽有差异,但目标之间应配备拾级而上的“台阶”,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有所认识, 并在教学中逐步分层认知。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因此,分层教学在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C层学生使用基本目标,但必须能够达到《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中的“识记、理解”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易学。

2.教学内容分层。

“一个课时一个教案、一个层次一个教案”,教学设计要作到四个清醒认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水平有清醒认识;对教学的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有清醒认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清醒的认识;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和个体激励的方法有清醒认识。

分层课堂教学应坚持先预习后学习,方法重于知识,过程和兴趣重于结果的原则;分层课堂教学应该坚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的方法;分层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C层次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情景创设、问题设计、教学策略、作业布置等都要围绕C层次学生的学情来设计。

教学进度分层。难度降下来,进度不降。教学难度降低并不是降低要求,低难度、高要求。教学难度降低到连考纲要求都达不到,所以无法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不满,而且让家长不满,这不是我们分层教学目的。

3.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

对C层次的学生一定要单独设计作业,可以是做课本后面的作业,也可以是练习纸,但必须全部由教师自行精选、编印,内容以本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为主,难度主要以识记、理解为主,即要求学生记忆、简单理解和一步到位的运用,以通过会考要求为标准。A、B层次的练习可以合起来,但一定要分别对待,指明B层次哪几道可以不做、选做。

4.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

确定分层辅导的目标。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C层次班级学生要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为此,老师在制定辅导目标的时候,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完不成教学任务。老师应较好地去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几个方面。C层次班级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这些好习惯,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提醒他们在哪些方面努力,并与其他科 任 老师和学生一起帮助他们。比如,学好地理,要学会看地图,就要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步骤:第1步要看图的名称,了解题目考察的地理知识、第2步要看图中的图例、第3步要看图中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更多的获取图中的有效信息,提高答题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得分率。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进行提高性辅导;对优生采取个别点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成立“兴趣小组”,采用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合作。同时,还要做好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这样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修改教案,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5.分层评价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

分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动态评价、纵向评价和综合评价3种方式。动态性评价,每个层次班学生学习水平是动态化的,考试评价也应使其具有动态性和选择性与之相适应。纵向评价,主要是通过不同阶段的和平时的课堂提问、谈话、作业等评价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主动性等信息通过纵向的比较,而做出的评价。综合评价,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不能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要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主体性和主体精神品格的提升。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即要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时都应遵循及时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应有所区别,对A类、B类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对于C类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

在纵向评价的基础上,按月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评价,期末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

(1)考试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月考、年级统考等环节,合理设计试题,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C层次的考试试卷要求单独命题,A、B层次的试卷可以合在一起,但可以附加题的形式进行分层要求。

B、C层次学生要想进入A、B层次,报名参加A、B层次的考试,采用A、B层次试卷。不以一考定输赢,几次重要的考试每次占一定比例,最后合成一个总分,确定学生能否进入A、B班。A班也确定一个方案,后面的学生流动到B班。

(2)评价分层——包括对平时练习、月考、统考成绩等评分,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各层的评价方法应该不同,多鼓励学生,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积极肯定。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经验,得到成功后还可以再做更高层次的题目。

五、分层教学的管理与评价

1.分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1)成立定海一中实施“分层教学”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定海一中分层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陈兴浩 副组长:虞硕铭

组员:李莹吕薇 夏邦国 洪伟方 姚如康 林雅红 傅嘉平高宏彬 沃维林

定海一中分层教学工作小组

组长:虞硕铭 副组长:姚如康 林雅红

组员:顾苗章 潘微 陈跃文 陈志军 黄明才 叶教科 柴晓敏

(2)教务处负责分层教学方案的制订、分层教学的监控与档案收集工作以及分层教学的检查,着重检查教学常规各环节中分层教学的安排与落实情况、分层教学的质量情况。

(3)年级段负责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管理工作以及分层教学的协调,做好分层教学的实际操作。一要分别制定三个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二要修改常规检查办法,在原有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把分层教学内容作为重点,定期进行检查,看老师们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了分层教学;三要向教务处推荐在分层教学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并对作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4)任课教师负责分层教学的实施与信息反馈,教案上看得到,课堂上听得到,作业上查得到。

在教学管理中以备课组工作为抓手,促进课堂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对备课、授课、作业、辅导、测试五大教学环节的检查,坚持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意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班貌。尤其是对于平行班,特别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作用。年级段要关注各层次班级的状况,为各层次的教学提供保障。

2.分层教学的监督与评价

从评价对象看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评价(指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过程中,对教师教的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是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学科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

坚持以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避免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的不良做法。通过评价,掌握教学反馈信息,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不良环节,激励教师修正、调整改进教学工作。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教学目标。

坚持对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进行群体评价,把全年级全体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发展作为评价该学科教师群体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该组教师的学科教学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全组教师的团结合作。

(1)及时检查,注重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例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评价分层教学;加强对教案、课堂教学、作业、辅导、测试五大教学环节的检查。

(2)多渠道获得学生反馈,掌握一线现实资料与信息及效果,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整方案及时调整相关策略;

(3)年级段、教导处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4)A层次的班级以舟山中学的平行班为参照,比较统考、高考的平均分与上一类大学的比例;C层次的班级以舟山二中的平行班为参照,比较统考、高考的平均分与上二类大学的比例。

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要通过舆论宣传,提高教师的认识,以形成共识,产生合力;又要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老师积极性,以产生动力。对担任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确定合理的课时酬金分配办法,保证及时、足额兑现。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校内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

六、其他

1.分层教学的课堂管理。

班级教学难以覆盖班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课堂上的分层教学仍然是教师面对群体的一对多,对每个学生都施以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纠正是不可能的,推行学生之间的分组帮教、争创全优组,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不足。分组帮教,以固定分组为主,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品质进行合理搭配,混编组,突出以优辅差、生管生、生教生。每组2—3名学习好、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骨干作为教师的助手,分组之后排位,注意层进性以达到“以好带差”和互相取长补短。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差生学习,也有利于团结学习,共同提高,班内各科学习情况,通过“小助手”或“疑难问题征答”迅速反馈给各类教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和辅导的重点。

2.班级内分层教学的思考。分层教学不但是班间的分层,还要做到班内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班级内分层教学法,还可采取“全班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主要着眼于 B 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 A、C 优差两头。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 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 B 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 C 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 A、B 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学校分层教学采用重点推进、分步展开的策略,先以容易分化的数理化等学科重点推进,然后在各个学科中逐步展开。但其他各科教师一定要有分层教学的概念与意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加以贯彻。

篇8:国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自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后, 随着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方面进行密切而活跃的合作和发展, 需要大量的中韩两国的双语人才, 在这样的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 国内的韩国语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扩展, 到目前为止, 国内有143个大学 (包括本科、专科、民办大学) 开设了韩国语课程。随着韩国语教育发展成熟, 韩国语课程也更加细分化了, 但作为语言教学中很重要的文化教育在教学课时量和质量方面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 对韩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学校的韩国语教师只重视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 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而且相应的教育方案也不够系统、不够完善, 这导致目前韩国文化教育只是作为语言课程的补充课程, 只起到辅助语言教学的作用, 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韩国文化教育。

(二) 韩国文化课程的课时量很少, 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 对文化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或者客观上安排不了韩国文化有关的课程, 所以韩国文化的课时量很少。创建于1945年, 在国内高校中最早设立朝鲜语本科专业的北京大学来说, 单独开设的韩国文化课在整个学年中只有一个学期, 周学时2节, 韩国民俗课, 周学时2节, 占据大部分课时量的课程是语言技能方面的课程和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课程。

除此之外, 据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普遍对韩国文化课的教学不太满意, 觉得文化课枯燥无味。一般文化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 由教师来讲解和介绍韩国文化有关的相关知识。这样一味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无法提起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 也就无法让学生主动地、创新地学习有关韩国文化的更多知识。

(三) 韩国文化教育的内容没有深度, 韩国文化教育目标不够系统化、具体化

由于对韩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太高, 相应地, 对韩国文化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没有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文化的内涵广泛, 涉及到方方面面, 简单来说文化是一个团体区别于其他团体的, 而且是特定的团体所共有的人们生活的总体, 不仅包括可以看得见的语言、习俗、艺术、建筑等;还包括看不见的人们的信念、价值观、制度等内在的、深层次的部分, 所以应该进行更广泛、更有深度的文化教育。

据了解, 韩国语专业的学生说虽然大概了解韩国的政治、经济、民俗、节日等一些有关韩国文化或者韩国概况方面的内容, 但是对于韩国人怎样思考, 生活习惯是怎样等深层次方面的内容还是不太了解, 这说明文化教学内容没有深度。韩国人的思考方式、价值观、行为特点等深层次的、内在的文化知识正是跟韩国人进行交流时最能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团体中的人们互相传达意思的重要手段和媒介, 也是该团体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而思想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可以说文化主要是用语言来表现的, 所以,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 寓示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孤立地就语言来研究语言, 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是无法正确使用语言、更不用说真正掌握了语言。此外, 孤立地就文化来研究文化, 没有语言作为载体也是不行的。学习任何一门外语, 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 更要熟知该语言在特定的环境中的文化内涵, 要了解人们怎么用自己的语言反映思想和行为。

如果不清楚了解该语言所属国的文化, 在用外语交流的时候会出现误会和问题, 比如, 一个学习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在韩资企业实习的时候, 有一次下班之后, 跟所在部门的部长打个招呼。这位实习生由于不了解韩国人根据身份、级别的不同, 敬语使用方面也有差别, 导致部长非常生气。韩国是自古以来等级关系非常分明, 这最直接体现在韩国语语言方面, 所以韩国语中有最高的尊敬语、比较的敬语、非敬语, 可以说, 有没有学好韩国语, 关键在于有没有正确使用敬语。

可见, 要想让学习者正确使用语言, 没有语言所属国的文化知识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进行文化教育。

三.韩国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方案的一些建议

上文通过分析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阐明了文化教育对语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但现实情况是在大学本科韩国语教育中, 光要培养听、说、读、写这四个语言技能, 在时间上也是不够的, 所以把文化教育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开设, 显然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所以把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教学。

所谓语言和文化融合教育是指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紧密连接起来, 通过学习目标语言所属国的文化, 进行语言教育。这不是在语言教材中片面地进行文化教育, 而是通过学习文化, 进行语言教育, 所以这种教育模式的目标不是传达文化知识, 而是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即, 文化是作为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 文化的内容是学习目标语言的素材。这样通过学习文化, 进行语言教育的方式,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对正确理解承载在语言当中的文化,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也很有帮助。

以下就针对这样的教学方案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 文化内容根据韩国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 进行分类。

文化教育应从韩国语学习初级阶段开始进行, 随着韩国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 文化教育的内容也逐步深入。从学习韩国语的初级阶段开始, 选择复杂的、深入的文化内容, 不仅让学习者难以理解, 也可能会给学习者产生文化上的误解。所以, 在初级阶段, 以韩国人日常生活活动为中心, 对一般文化事实的表层文化为主, 到了中级、高级阶段, 以理解韩国人的价值观、思考方式、行为特点的深层文化为教育内容。简单来说, 以学习者接受程度的变化和韩国语言能力的提高, 循序渐进地提高文化内容的深度。

(二) 让学生体验韩国文化的方式, 进行文化教育

目前, 大部分文化课程只是通过讲解相关文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吸收, 这样单方面“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像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容器, 教师在这个容器里不断注入水的情况类似, 这样的教学模式时间长了, 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学生很快就会忘记大部分内容。相反,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 并参与到与韩国文化有关的活动的话, 一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来通过经验得到的对韩国文化的感受和理解会很深刻, 而且无意识当中, 培养了学生对韩国文化的自己的见解。例如, 在介绍韩国民俗文化当中的游戏文化时, 教师简单说明游戏名称和由来, 还有游戏规则之后, 可以用提前准备好的游戏工具, 现场教学生怎么玩游戏, 让学生玩一下这个游戏。游戏结束后, 让学生可以用韩国语谈谈玩游戏之后的感受, 或者再把游戏规则简单说明一下。总之, 在韩国语课堂上进行让学生理解并能体验韩国文化的教育活动, 这样的活动的编排要以全方位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而进行。

(三) 通过图片、电视剧、电影等形式展现韩国文化

通过图片或视频, 让学生亲眼所见和感受到的文化教育比教师以说明、讲解为主的文化解说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取得的教学效果更有效。比如, 在讲到韩国民俗文化中“假面舞”的时候, 给学生先放一段韩剧“王的男人”中带着面具跳舞的场景,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假面舞”这个韩国民俗文化的由来和相关文化内容。像这样文化中可以看得见的文化, 如:建筑、服饰、饮食等最好用图片或视频来展现。在展现韩国文化的图片和视频之后, 教师根据所介绍的文化主题, 让学生用韩国语看图说话, 或者写一篇感想, 也可以让学生比较韩国文化和自己国家在某个文化内容方面的差异, 培养学生个人对文化的思考力。

(四) 使用韩国语出版物, 进行语言和文化融合的教育

像新闻报纸、杂志等出版物里, 出现在教材中所没有的文化内容, 充分利用这些出版物, 进行韩国语和韩国文化教育, 不仅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最新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还可以了解最新的韩国文化, 是非常实用的文化教育素材。这些出版物的使用以中级、高级韩国语学习者为对象。学生读完报纸后, 用韩国语进行概括, 或者扩展写新闻, 还可以对所读物发表感想, 进行讨论, 也可以作为听力资料, 进行听力教育。在文化教育层面来看, 教师从这些出版物中摘取有关韩国文化的资料内容, 让学生比较自己国家的相应的文化, 并进行讨论。

四.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育现状的分析, 找出目前学校和教师对韩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文化课时很少, 学生在文化课堂内所能学到的文化知识很肤浅, 对韩国文化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如:韩国人的价值观、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文化内容没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在实际交流中会带来很多误会和问题, 因为一个国家的语言反映的是所属国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这些思想和行为构成当地文化, 所以不了解语言所属国的文化, 就无法正确运用外语来进行交流。因此, 必须对语言教学中重视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应该从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开始进行, 并根据不同阶段, 规划文化教育的内容, 从简单的日常生活有关的韩国文化和社会制度开始, 随着韩国语学习不断深入, 进行更深入的韩国文化内容的教育。文化教育的方式, 不只是教师口头讲解和说明的方式进行, 应采取多样的方式, 如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韩国文化, 此外, 让学生亲自体验韩国文化的方式, 全面打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机能,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来进行文化教学, 培养学生对韩国文化的关心和兴趣, 让学生自觉地寻找学习并了解韩国文化的机会和通道。这些体验韩国文化的活动, 不仅以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文化为目标, 同时通过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能够掌握韩国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并提高语言技能。

总而言之,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了解韩国文化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进行韩国语言教育, 同时提高韩国语言技能和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作为外语的韩国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模式 裴志云sunmoon大学教育学院2005.8

[2].作为外语的韩国语教育中文化教育方案 沈呅娥 梨花女子大学1998

[3].韩国语教材中的文化教育分析 张润正 延世大学2002

[4].五年制大专英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的方法 贠霖 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037039

[5].谈跨文化交际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刘夏云 山西财经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山西太原 (2010) 01

上一篇:“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下一篇:三年四班假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