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各级妇联积极推动基层妇女参政议政

2024-05-02

内蒙古各级妇联积极推动基层妇女参政议政(精选2篇)

篇1:内蒙古各级妇联积极推动基层妇女参政议政

内蒙古各级妇联积极推动基层妇女参政议政

2009年是内蒙古第七届村嘎查“两委”换届之年,全区各级妇联抓住这一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农村牧区妇女参选参政,全面促进村嘎查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工作的长效合作机制。

一、加强协调,争取支持,为推动妇女参政营造良好环境

全国推动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经验交流会结束后,自治区妇联立即将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意见,向自治区党委分管领导、自治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第七届嘎查村“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专题汇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民政厅、妇联分别和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妇女参加村民委员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嘎查村级班子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并将“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有适当名额”、“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要占一定比例”等规定写入《全区各级村嘎查“两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各盟市、旗县妇联本着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来落实妇女参选参政各项规定政策的原则,争取地方领导的支持,积极与地方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并根据本地区妇女参选参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全区县以上妇联均与地方党委组织、民政部门出台了《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关于做好村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推动女性进村“两委”的政策规定,为推动妇女进村“两委”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深入调研,了解情况,为推动妇女参政提供决策依据

为了使参与和指导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的工作更有针对性,从2009年初开始,全区县以上妇联组织都深入到农村牧区就农村牧区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情况和妇女参选参政的重要性进行调研和宣传。自治区妇联组织了四个工作组深入全区12个盟市农村、牧区进行调研和宣传,召开妇女代表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对妇女参政议政重要性进行宣传讲解,撰写了《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党建带妇建、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等调研文章,为领导决策和推动妇女参政提供了依据。

三、加强宣传,典型引路,增强换届选举的主动性

各级妇联采取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入户宣传、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宣传女性进村“两委”的政策法规、宣扬妇女先进典型,深入开展以“我参与、我争当、我提高、我发展”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帮助妇女参与妇代会选举、争当村“两委”女性候选人。自治区妇联要求各地妇联对新产生的女书记、女主任,产生一个,大张旗鼓的宣传一个,进一步激发妇女群众的参选热情。巴彦淖尔市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上,村民自编自演宣传女村委会主任的节目,在广大妇女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赤峰市妇联印制的《酸酸甜甜话选举》女村官宣传资料,录制的《女村官儿》光碟等影像资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受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

四、集中培训,强化素质,全面提升农村妇女参选参政能力

各级妇联针对农村妇女对选举政策法规、选举程序等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以及参选主动性不高、决心不大的实际,一方面积极协调各级党委组织部、民政局的专业人员对各全区乡镇以上妇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讲解法律、政策赋予妇女参政的权利等相关法规知识,让广大妇联干部在参与此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能够依法办事,按规定组织选举,做一个换届选举明白人。另一方面对广大的农村妇女进行培训,大力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赋予妇女的权利,讲授妇女的“四自”精神,鼓励广大农村妇女昂起头、挺起胸,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勇敢自信地站出来大胆参选。今年全区围绕妇女参选参政,县以上妇联组织共举办各种培训班近200期。培训妇女骨干近20000多人次,为提升广大妇女的竞选能力,推动妇女参政参选奠定了基础。

五、排查摸底、建档立卡,确保优秀女性成为候选人

为了确保把优秀女性选入村两委,自治区妇联要求全区县级妇联组织与乡镇妇联主席要对本辖区内的“双学双比”女能手、妇女致富带头人、村妇代会主任、外出务工返乡妇女、未正式就业的女大学毕业生和热心社会事务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六类优秀女性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建立了农村妇女人才库,并向乡镇党委政府择优推荐两到三名。这一措施,在确保女性当选,特别是让优秀女性当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赤峰市林西县推荐的统部镇五四村妇代会主任张玲、统部镇水泉村村委会主任贾少英、新林镇鹿山村女致富带头人刘振兰等同志通过“公推直选”,已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六、设定岗位,专职专选,保证女性进“两委”落到实处

换届选举中积极探索实行村委会女性候选人“定位产生”制度。在换届过程中,通过法定程序将女村委“专职专选”纳入《村委会选举办法》,实行选票“单列单选”,并明确了“三条原则”:一是明确提出“村民委员会由村主任、妇女主任、委员3—5人组成”,将村委会副主任设置为妇女主任岗位,实行专职专选;二是明确要求“选举过程中,如果按照得票多少顺序确定的候选人中没有妇女,应当至少确定一名符合候选人条件的、得票多的妇女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三是明确指出“有女性参与竞选村主任、村支部书记的村,妇女主任专职专选的政策仍然执行”,以确保每个村委会中至少有1名女性的进入村委会。这一做法已经在巴彦淖尔市的杭锦后旗成功实施,并在全区推广。

七、加强督查,现场指导,确保妇女参选参政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为了确保农村妇女参选参政的政策法规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充分保障农村妇女的政治民主权利,鼓励更多的女性积极参加选举,自治区和各盟市妇联在选举工作展开后,深入到各乡镇、嘎查村,对相关的政策法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妇女进村“两委”的重点、难点嘎查村进行现场指导。呼和浩特市妇联按照自治区妇联的要求,在选举准备阶段,协调市组织部、民政局,组成换届选举宣讲团,一个旗县区、一个旗县区的对广大妇女群众进行宣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辽市妇联在调研督导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村因为没有合适的女候选人,村选举委员会准备由男委员来补缺,市妇联提出来不能违反女委员专职专选的规定,要求把女委员的位子暂时空出来,等有了合适的女候选人后在进行补选,较好的保证了妇女进村“两委”规定的落实。巴彦淖尔市妇联主席岱庆格日勒是一名新当选的妇联主席,工作热情特别高,换届开始后,亲自带队,深入到嘎查村进行督导检查,为女性参选加油助阵。岱庆格日勒一行在磴口县东地村组织妇女给一位女候选人助阵,使这位优秀女性高票当选为本村的村委会主任,妇代会主任又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目前,全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工作已全面展开,有序进行,换届选举将在10月底全部结束。截止到9月15日,全区12个盟市已有8773个嘎查村党组织和7221个嘎查村民委员会完成了换届选举。已换届完毕的旗县区,新当选的女委员在村委会委员中的比例为26%,村委会女正职的比例为4.5%,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的比例为95%,其中通辽、巴彦淖尔的换届工作已基本结束,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100%。

篇2:内蒙古各级妇联积极推动基层妇女参政议政

搭建妇女创业平台, 发挥引领和帮扶作用

为充分利用小城镇开发建设契机, 切实做好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镇妇联启动了“妇女创业就业助跑工程”。一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借助大港妇联提供的贴息小额贷款措施, 镇妇联协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渤海女子小额贷款中心等单位, 为200余名妇女协调办理贴息小额贷款近500万元, 为妇女创业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建合作组织。镇妇联在大苏庄村建立了妇女生猪养殖协会, 在太平村和崔庄村建妇女冬枣合作社, 在崔庄村建妇女就业基地, 为妇女搭建互助、互学、互比的平台。三是拓展就业渠道。借助区域传统优势, 镇妇联推广妇女手工编织业, 帮助妇女自主创业。为将妇女手工编织品逐步推向市场, 镇妇联与文化站联合在崔庄驿站建妇女手工编织文化展厅, 展示和推广妇女手工编织作品。

搭建妇女维权平台, 发挥疏导和调解作用

为提高妇女维权意识, 镇妇联聘请司法工作者, 对妇女干部、群众开展法律知识培训, 做到普及到面、宣传到人。为使妇女求助有门、投诉有路, 依托“半边天家园”, 建立了妇女维权调解服务站, 与司法所、综治信访服务中心联合组建了维权志愿者服务队, 志愿者及时介入调解, 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2011年, 镇妇联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0余件, 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有效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搭建妇女培训平台, 发挥教育和培植作用

为加强妇女就业技能培训, 镇妇联与大港经委、农办、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举办了经纪人、计算机、电焊工等专业课程培训30余次, 近百名妇女取得经纪人资格证、200余人取得电焊工证书, 定向培训近千人。为提高妇女文化水平, 镇妇联还引导广大妇女参加学历教育, 四年来共组织60余名妇女参加, 50余人取得大专学历证书。镇妇联还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和村图书室等平台, 为妇女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

搭建妇女救助平台, 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

一是关注单亲困难母亲。开展“女性安康保障行动”, 为困难母亲提供健康保险;整合社会资源, 依托上级妇联, 入村为近千名困难妇女提供免费查体等服务。二是开展救助活动。开展“一元捐”活动, 每逢节日开展对困难妇女送慰问金和结对救助。三是关注困难残疾儿童。开展“一助一”、“金秋助学”、“阳光关爱”助学活动, 募集救助款2万元, 为60余名困难儿童提供救助。

搭建妇女活动平台, 发挥组织和带动作用

上一篇: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工作和学习情况总结报告下一篇:35kv电缆接地故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