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2024-04-21

《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精选16篇)

篇1:《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毖Щ嵘母r和特殊韵母er, 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2蹦茏既菲炊链有r的音节。

3倍炼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

读准声母r和带有r的音节,记住特殊韵母er。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相关拼音卡片。

生:拼音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猜谜:一个球,圆溜溜,晚上没有白天有。(太阳)

出示一轮红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与“日”读音相近的字母。

二、新课教学

激趣:要学会这个新朋友可要闯过“三关”,有信心吗?

1钡谝还兀何一崛稀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一轮红日下,一棵小苗正茁壮成长。)

(2)出示r,师范读,讲发音要领:与sh的发音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发音时声带要颤动。生跟读,指读,齐读。

(3)引出ri,从音、形两方面说一说和r的异同。

(4)读ri的四声,同桌练习组词,说话。(例:日:红日,一轮红日升起来。)

(5)r还有好多好朋友呢,学习“拼拼读读”,生自由读,指名读,齐拼读,抽读音节卡。

(6)看第二幅图,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从来不见面。”(谜底:耳朵)领读“耳”,体会舌头怎样动。

(7)出示er,猜猜它可能读什么。配合手势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8)介绍er是一个特殊韵母,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特殊?),探索解疑,领悟“特殊”(因为它不与别的声母相拼,单独作音节)。

(9)练读er的四声,组词说话。

小结:你通过第一关了吗?

2钡诙关:我会写。

(1)仔细观察图画,r像图中的什么?教顺口溜:小苗出土rrr。

(2)师板书,生书空,提示:r占中间格。

(3)完成“读读写写记记”,想写几个就写几个,在最满意的字母下画一颗五角星奖励自己。

第二关你顺利通过了吗?同桌评一评。

3钡谌关: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大屏幕显示儿歌全文)。

(1)生自己拼读,圈出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rì、ér、ěr。

(2)范读,重点指导zhào、jiān、yuán、shuí的读音。

(3)分段读,指名分角色朗读二、三小节,读出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加上动作。

(4)指导背诵。

(5)仿照2、3小节的形式,自编儿歌。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耳朵?它们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考考小伙伴。

恭喜大家顺利闯过三关。

三、巩固练习

1背槎量ㄆzh、ch、sh、r,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背槎量ㄆz、c、s、zh、ch、sh、r,辨别平、翘舌音。

3蓖瓿捎镂氖樯系摹岸炼亮连”。

[《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2:《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2、认识本课11个字,一个多音字“没mo”,会正确书写8个字。

3、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

三、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韵律的同时,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同时,培养学生喜欢古诗、爱学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图片、课前查找有关资料。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农民伯伯辛勤耕种出来的)请大家到田间看看他们是怎么种田的。(课件演示或出示图片)

2、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再仔细观察农民伯伯的动作、表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3、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同情讲。悯农是同情农民的意思。

4、学生介绍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了解唐代诗人李绅。

5、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二)在朗读中理解诗句。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3、小组里互相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4、再次用课件演示农民耕作画面。

边读边看图,理解第一句。

(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

(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5、指导朗读。这句诗应该怎样读?自己练,在班里读。(饱含辛酸的语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范读、领读、指名读)

6、学习第二句,领悟其义。

(1)个人读句,小组讨论,说说读懂了什么。

(2)理解词语的意思是:“盘”指吃饭的碗,“餐”指饭,“皆”是都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每粒都是农民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4)指导朗读,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吟诵全诗,联系实际。

1、大声诵读,练习背诵。(采用诗句、单人背、互背等方式)

2、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你想对浪费粮食的人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篇3:《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策略一:读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手段, 让学生走进文本, 与文中人物紧密相连。

郭老师在这节课上, 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 悟读课题。一开课, 郭老师请同学们读课题, 并表扬学生能抓住关键词“特殊”读好课题, 然后请学生再读一遍课题, 接着把“关键词”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尽管只是一个简单的开课环节, 但可看出郭老师用心良苦, 让学生在上课初始, 就明白了本课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来理解分析施密特博士的内心世界。

第二, 默读勾画。郭老师先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3、4自然段, 并请其他同学一边听, 一边用“——”勾画出最能体现卡尔.施密特博士工作认真、严谨的语句。这个环节, 郭老师是让学生以自己的积累去自由解读文本, 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 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初步感知施密特博士工作时的认真、严谨。

第三, 精读词句。郭老师很注重学法指导, 先抓关键词句, 再体会感情, 然后指导朗读。其中“关于时间”句子的处理, 我觉得郭老师拿捏得比较好!郭老师先让学生找到句子:“时间啊, 你慢些走, 让博士完成他最后一个实验, 实现他的心愿。不!时间你快些走, 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要再受痛苦的折磨……”学生自读后, 就关键词语“快些走”、“慢些走”进行集体讨论, 分析作者当时内心的极度矛盾, 让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体会到作者对博士深深的爱以及无比的崇敬、敬佩, 然后再一次又一次指导学生深情朗读这个句子, 帮助学生融情会意, 深刻体验, 让学生的激情随文本飞扬。

策略二:问

本节课, 郭老师的“导”是围绕学生的“问”进行的。如学习重点句子:“他把体温表夹在腋下, 抬头看看手表, 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感觉详尽地写下来, 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郭老师请学生找出这句话的关键词语并提出思考题:读到这里, 你能抓住“像往常一样”提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接下来, 学生提问很踊跃。然后老师顺势而为, 总结归纳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仔细阅读课文, 解读课文。郭老师这种抛砖引玉的做法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因为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 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更便于老师直接把握学生的思维状态,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而且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策略三:说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指点,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本堂课, 郭教师引领学生围绕关键词语提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后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勾画、思考, 努力让学生主动地与文本进行了对话。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推敲关键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请看课堂实录:

师:这次实验“像往常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有什么不一样?生:这是一次令人恐惧的实验。生:这次实验卡尔.施密特博士用自己来做实验。生:这是一次死亡的实验。生:这是一次十分痛苦的实验。师:谁痛苦?生:卡尔.施密特博士。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卡尔.施密特博士的痛苦?找出来, 读一读。生: (读) 汗水, 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着, 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 他感到从来没有过的燥热, 想喝口水……生: (读) 突然, 他什么也听不见了, 耳朵里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噪音, 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着:“睁开眼时, 眼皮疼……快4个小时了……”

从课堂实录中看出, 面对学习难点, 郭老师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通过独立思考、作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实践中就领悟了“抓住重点词句,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这种学习方法。郭老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上也是很成功的, 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了学生的推敲词句的能力, 又突显了教师适当的“导”的作用。双剑合壁, 效果明显。

另外, 郭老师这节课的精彩之处还在于结尾的“说”:为了深化学生对博士的这种无比的崇敬、敬佩之情, 郭老师顺势安排学生凝望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 并让学生在博士的墓碑上写一句话, 表达此时的心情。学生此时已经激情澎湃, 几句话就畅快地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卡尔.施密特博士, 你以生命为代价, 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 你真伟大!”“卡尔.施密特博士, 你留下的实验记录, 为后人研究抗蛇毒血清提供了多么珍贵的资料, 你真了不起!我们永远忘不了你!”

然后老师导:是的, 我们不会忘记您——

学生齐说:卡尔.施密特博士!

老师再导:更不会忘记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为代价完成的——

学生再说:一次特殊的实验!

这样, 郭老师以精彩的说写结合回扣了主题, 并抓住了关键词语“特殊”和“珍贵”让学生再次感悟理解,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真是巧夺天工的设计啊!

教学思考: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通过听郭老师《一次特殊的实验》这一课, 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想让学生爱语文、学好语文, 老师要的事情很多。从这堂看, 郭老师抓住了四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指导思路清晰, 层次清楚, 突出了教学重点, 也基本突破了教学难点, 整体效果很好。

篇4:《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关键词:培养习惯;设置情境;加法含义;体会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1-02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从始至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时,思维方式较为开放。在学生探讨“1+1=2”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中加法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2.确地认读加法算式,能写出得数。3.认、读、写符号“=”“-”。4.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根据加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纸鹤主题图,课件,气球图,4个圆形。

[学具准备]4个圆形,4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同位互听互说2、3、4数的组成。几和几组成2?几和几组成3?几和几组成4?2.左右方位的训练。(1)师: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反方位的示范),请举起你的左手,教师带着示范两次,再让学生独立举手2次。(2)训练学生手指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二、创设情境,体会加法含义

(一)结合儿童生活,体会“1+1=2”的含义

1.师生共同演示。①伸出1只左手,伸出1只右手,合起来是几只手?(师生共同边说边做,并把左右两手合起来)②引导学生说一遍,教师板书:1?摇1?摇2。③让学生独立说一遍,教师板书 + = 。让学生齐读两遍1+1=2。

2.①学生起立,师生共同演示一只左脚(轻踏一下),一只右脚(也轻踏一下),合起来是几只脚?(两脚并拢)②同桌互说一只左脚,一只右脚,合起来是几只脚,算式是什么。(教师手指1+1=2让学生齐读)

3.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还有没有1+1=2的。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眼睛、耳朵、胳膊、腿等,只要说出来,教师就给予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加法,使学生极感兴趣又能够很快地理解加法的实际含义】

(二)创设情境,体会“1+2=3”“2+1=3”

1.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玩纸鹤主题图。师:请小朋友看图中有什么?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并找出加法算式吗?看谁说的又多又好!2.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3 2+1=3。(预测此时有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出1+1+1=3,教师应予以表扬,但不做要求)让学生读算式,先指名读后齐读。3.再次看图,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师:在这幅图中还能找出1+2=3的吗?2+1=3呢(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所以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不必强求一致)4.认识“加号”和“等号”(1)认识“加号”。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教师用红笔板书:加号。齐读)加号怎样写呢?(教师示范,让学生先书空,后在桌上写。)(2)认识“等号”。师:这个符号叫什么?(板书:等于号。齐读)等于号该怎样写呢?

上下两横要怎么样?先书空,后在桌上写。【通过教师的领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自主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体会加法含义

1.课件出示出示气球图,让学生得出,“3+1=4 1+3=4”。看图你能找出一道加法算式吗?(如果学生只找出一道加法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一道)教师板书:3+1=4 1+3=4。2.实际操作动手摆一摆:摆学具得出“2+2=4”。教师演示,带领学生摆学具,左边摆2个圆形,右边摆2个圆形,合起来是几个圆形,你能说出算式吗?教师板书:2+2=4,让学生读算式。[动手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课间活动,放轻音乐,做一做课间操,让学生放松一下。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学习的都是几加几等于几的加法算式。板书“加法”(并注上拼音)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

三、加强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1.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用桌上的4个圆形或4根小棒自由摆,说算式,同桌互查。2.师生做拍手游戏。(1)学生拍1下教师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2)男生拍1下,女生拍3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3)左边的同学拍2下,右边的同学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此拍手游戏可根据课堂时间剩余多少来决定是否让同位同学互相自由拍手说算式,自由拍手可使知识得以延伸,例如一生拍3下另一生拍2下,合起来是5下。)3.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边或教室,说一道加法算式(预测学生的思路会很开阔,如灯管、黑板、门、窗等)【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4.动手操作。看算式,摆小棒。2+1?摇1+1?摇2+2

教师出示口算卡马先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拍手游戏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四、课堂作业

写+号和=号,教师可以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一个,再让学生写。(要求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延伸

篇5:《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白”(白字旁)。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受优美的语言,展开想像。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4个生字。

教学方法

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日”字。小朋友,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谁会读?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画出生字,把难读的多读几遍,向同桌提个醒。

3、同桌考读。

4、教师用卡片采用不同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你能为“平”“鸡”“美”找几个好朋友吗?

汉字“是”在课文里带了一串它的好朋友和大家见面,你能读好它们吗?

出示: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

太阳是被雄鸡叫出来的;

太阳是被鸟声闹出来的。

5、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

相机出示课后第二题让学生比较。同时老师示范写“鸟、的”。学生书空。

三、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读、和好朋友一块儿读、和同桌比赛读……

2、这课出现了一个新的标点符号,找出来。认识“;”。现在数一数,这课共有几句话?

3、请大家出主意,我们可以怎样来读好这篇课文?

4、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太阳可以从哪些地方升起来?(感受太阳升起带来的快乐。)

指导读好课文1~4分句。小朋友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跳、冒、闹”。

5、太阳还能从哪些地方升起来?学着儿歌的样子讲一讲。

6、出示最后一句,学生练读。(学到这儿,你想对太阳说点什么?)

7、看谁最先能把儿歌背下来。

四、老师指导,学写生字

1、出示四个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它们在四线格的位置,你觉得写这四个字应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师巡视指导。

篇6:《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认识四个生字;能按笔顺笔画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四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字形美,认识一个部件。

2、准确地认识生字,初步认识方位。

3、激发学生识别方向的兴趣以及参加锻炼的热情,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方位。

教学准备:

1、与课文相匹配的歌曲。

2、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及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始游戏,感知方位。

1、在《健康歌》配乐下,让学生练习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前看,初步感知方位。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参照图画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1)、悬念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森林里去探险,你们愿意吗?(愿意)可森林里有猛兽,还有很多可怕的危险,你们敢去吗?(敢)小朋友们都是勇敢的孩子,真棒!不过森林很大,小朋友们如果不认识方向就会迷路,所以在去之前小朋友们要跟着老师先把方向搞清楚,然后才能去寻宝,好吗?(好)

(2)、学念儿歌,出示太阳教具。

现在老师手上拿的是早上的太阳,现在小朋友们都面对着太阳,然后跟着老师念口诀(告诉小学生是口诀远比对他们说是儿歌带给他们的兴趣更浓厚),好吗?

生:好!

师: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儿歌)。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听到大家的读书声,课文里的一些生字高兴地跑出来了,你们认识它吗?

4、认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读。(注:提醒学生“南”的声母是n,“北”的声母是ei,“左是平舌音。)

(2)、摘掉拼音小帽再读。

师:我们的生字娃娃也热了,它要摘掉帽子了,那小朋友们还认识他们吗?

(3)、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得意的认字方法。

(4)、按笔顺笔画书写生字。

东:......

西:......

南:......

北:......

三、辨认方向

全班念儿歌,边做动作边认生字卡片。

(2)、游戏

请四个小朋友分别站在老师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让小朋友们分别说出他们的名字,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换方向后再请小朋友说出他们的名字(确定学生是否分清东西南北)。

(4)、好了,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这么快就记住了口诀,现在我们就出发吧!到森林里寻宝去。

四、作业

1、小朋友回家找方向给家人或同学看。

2、复习东西南北,预习前后左右。

篇7:《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一、谜语导入

牐犑Γ盒∨笥眩喜欢猜谜语吗?

牐犐:喜欢。

牐牫鍪久沼铮阂晃焕瞎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牐犐一下就猜出。

牐牐ù友生喜欢的谜语入手,学生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

牐犑Γ盒∨笥颜娲厦鳎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太阳吧。

二、课件展示,感知画面

牐1、课件展示:太阳分别从大海、草原、山村、森林升起来,大地变得一片光明,充满生机、活力。

牐牐ㄖ惫邸⑸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边看边不时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地印下)

牐2、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强调说完整话)

牐犙生自由发言

牐犐:我看见太阳从大海中跳出来。

牐犐:我看见太阳从草原中、森林里升起来。

牐犐:我还看见太阳升起来后,到处都很美丽!

牐牎…

牐牐ㄒ蛭学生在前面欣赏了太阳升起的美丽的画面,在说话时,是争抢着要把看到的情景说给大家听,说起话来就自然流畅了。)

牐3、师小结:美丽的太阳,美丽的景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叔叔也看见了这一美丽的情景,写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学吗?

三、初读韵文,初感字音

牐1、出示韵文《太阳》

牐犑Γ合忍老师读一读,如果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给我鼓励一下,也可以给老师提提意见。

牐牐ㄊΦ幕耙舾章洌生就纷纷地告诉师,他们已经会读了,可见有些学生回家已经预习过了,这时,师如果抓住机会,放手让学生试着读一读,会读的就当小老师带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可惜的是,师并没有这么做,仍然自己按着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机智不过灵敏,二是观念没有更新,害怕学生会出现什么差错,自己的教学任务会完成不好。)

牐犑Ψ抖

牐犑Γ耗忝窍氩幌胱约憾烈欢粒壳崆岽蚩48页(学生翻开书本后),读书时,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牐犐: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

牐犐;可以问一问小组的同学。

牐犐:可以问老师,或者问听课的老师。

牐犑Γ盒∨笥严氲陌旆ǘ夹校现在请小朋友读书,选择一种方法解决不懂的生字。

牐牐ㄕ飧龌方谏杓频媒虾茫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识字的方法,再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读书、识字,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牐2、学生自由读韵文,解决生字。

牐3、请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2-3个)韵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听,师生一起纠正字音,齐读。

四、认识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牐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棵神奇的树,咱们赶快看一看。

牐牫鍪旧衿娴墓树。

牐犐:哇,真美呀!

牐犐:我知道了,每一个果子里都藏着一个词,还有字呢,太有意思了。

牐犑Γ盒∨笥阎灰能读准每一个果子里的字或词的音,就能把它摘下来,谁先来摘果子?

牐犙生抢着上台做摘果子的游戏。

牐牐ㄕ飧龌方谟惺钡ザ狼胙生回答,有时小组回答,有时分男女同学回答,有时全班同学回答。读对的及时奖给一朵花。学生非常积极,"我来,我们来"的声音此起彼伏,课堂气氛异常热闹!老师真不知该请谁好,但是,从学生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

牐2、师:今天,聪明狗又来到我们中间,"小朋友们好!"聪明狗的朋友小狗汪汪要跳楼梯,需要小朋友的帮忙,你们愿意吗?一个字就是一个台阶,小朋友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小狗就能跳上一个台阶。

牐犑Φ幕耙舾章洌"我来,我们来"的声音又再次地响起。

牐犙生做游戏(可以单独请,小组,男女同学,全班同学)

牐犑κ实奔右怨睦,注重读准平、翘舌音。

牐牬硬萁刑照森世阳

牐牐ㄔ俅慰梢钥闯觯趣味性的游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浓厚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牐3、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现在,请大家把桌上的小卡片拿出来,两人一组,互相读给对方听,读得好的,请你奖励他。

牐犙生两人一组互相考评。

五、再读韵文,巩固识字

牐1、师:刚才,小朋友把字和词语读得特别准,你能把这首诗歌读准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牐犌1-2名学生读一读,读得好的给予肯定,读不好的给予鼓励。

牐犑Γ赫馐资歌比较长,注意读好来。老师建议小朋友这样读。师带读,生跟读,齐读。

牐2、你喜欢太阳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牐犑Γ菏茄剑有了太阳,才有美丽的世界(课件展示),太阳的贡献可真大呀!读儿歌时,怎样才能读出对太阳的喜爱?小组读一读。

牐犘∽槎烈欢粒指1-2名读一读,男女生比赛读。

牐3、小朋友们读得越来越好了,你愿意读给别人听或者当小老师考考别人吗?好,现在请小朋友,找个小伙伴或老师,读给他们听或当当小老师。

六、布置作业

牐牷丶蚁蚣页せ惚ń裉斓难习内容。

反思:

《太阳》这课是上完了,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课前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引来学生啧啧的称赞,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课中进行的识字游戏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小狗跳楼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讨论喜不喜欢太阳这一环节,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但是,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忙着自己交流,即使我看了他们好几次,他们也无动于衷,过后了解,他们却是这样说:"老师,刚才你讲的,我都懂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讲,你才能听得到。"学生的话使我感到尴尬,也引起我的深思,我们的教学到底是为谁服务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篇8:法国巴黎RER线整修列车

2007年11月, 阿尔斯通签订了一份价值1.03亿欧元的合同, 该合同是为法国巴黎RER B线的119列4辆编组市郊动车组的中期整修提供配件, 这些动车组是巴黎运输公司 (RATP) 的MI79型车和法国国营铁路 (SNCF) 的Z8100型车。

从1980年开始, 阿尔斯通陆续交付这些列车, 现在制造商正在策划这批车的整修计划及原材料供应计划。此次整修将会使这些车辆的寿命延长15年~20年。整修包括采用新型的空调装置、座椅、扶手、内顶板、信息系统和照明装置。

预计在2009年3月, 将完成第一批列车整修工作, 然后对该批列车进行试验, 直至2009年第三季度。此后由RATP和SNCF对剩余列车进行整修, 以每年46列车的整修速度, 2010年一季度将完成全部车辆的整修, 重新投入运营。

篇9:《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师:上课之前,我们进行“精彩识字3分钟”。同学们课余又认识了不少汉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这些汉字的?

生:猜谜语。

生:讲故事。

生:编顺口溜。

生:熟字加偏旁,还有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组汉字,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吗?仔细观察这三组汉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大屏幕显示)千 干;日 曰;开 并

师:这几个汉字还有个幽默小故事呢,想听一听吗?

[点评:通过交流复习猜谜语、讲故事、编顺口溜、熟字加偏旁以及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等识字方法,让孩子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既复习巩固了多种趣味识字的方法,又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 我会认,我快乐

师:同学们,感觉学习汉字怎么样?

生:真有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多的汉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识字2”。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几点起床?起床后又做些什么?(指名答)

师:有位小姑娘叫晶晶,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她每天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点击出示上半部分情境图)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纷纷起来发言,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师:是呀,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清脆地响起,小鸟在欢快地唱着歌,愉快的一天开始了。(出示词语:太阳 闹钟 小鸟)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师:晶晶听到小闹钟响起,她会怎么做呢?

生:穿衣服。

生:走下床。

师:(出示词语)穿衣 下床 起早

师:(点击出示下半部分情境图)晶晶起床后又会做哪些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生举手发言)

师:(出示词语):刷牙 洗脸 用餐/上学 升旗 做操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这几组词连起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赛读)

师: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学了这几组词语,你想说什么?

生:早上的时间很宝贵。

生:不能浪费时间。

师:是啊,说得太好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早上的时光,动作要快,上学不能迟到。所以人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啊!

[点评:在词串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认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激活思维。]

三、 我会读,我快乐

师:这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就像是在读一首美丽的小诗。听老师读。

(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跟老师比一比?

(两名学生读)

师:听你读后,我体会到了你愉快的心情!后面那位同学还加上了动作,非常好。我们一起拍着手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体现训练的层次性。通过拍手打节奏,让学生体会词串的节奏感。]

四、 我会做,我快乐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请两名同学,一个做动作,一个来猜。(依次出示词语卡片,一个比划一个猜)

师:做完游戏,这些词语娃娃该回家了。可这一课里的几个生字宝宝却不想走,它们很想留下来和大家做朋友,最先跑出来的是这几个!(出示一类生字:太 小 鸟 下 早 牙 上)

(生齐读)

师:看,又跑来几个。谁认识它们?(出示二类生字:阳 钟 穿 床 餐)

[点评: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识字兴趣,理解词语的大意,引导低年级的孩子主动学、学中玩、玩中学,使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巩固识字。]

五、 我会写,我快乐

师:在这一课中,出现了四个新的笔画,(出示:竖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竖折)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我们先来看“太”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生:因为以前学过“大”,再加一点,就变成今天要学的“太”了。

师:你是用“熟字加减法”记住的。

师:谁再来说说你是怎样记住“鸟”字的?

生:我把“鸟”字的每一笔都当成小鸟身体的一部分来记的,横折钩像小鸟的头,竖折折钩像鸟的身子,点像小鸟的眼睛,下面长长的一横像小鸟的脚。

师:你的办法真好!怎么知道的?

生:是哥哥告诉我的。

师:“早”这个字谁有好办法来记住呢?

生: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记住它。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就是“早”。

师:那么短的时间,就想出这么棒的谜语,真不愧是“识字小博士”!

师:今天生字里还有一组反义词,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生(异口同声):上 下。

师: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这几个字就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这些字只记住了还不行,还得会写,并且还要写好。那么,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生:姿势正确。

生:一笔一画地写。

生: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两个字:鸟、小。

师:“鸟”这个字特别要注意的是“竖折折钩”,鸟的头不能比身子大。第一笔“撇”像鸟的嘴巴。“撇”下有“竖折折钩”,“竖”不出头。(老师边写,边讲述注意的地方)

师:“小”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按照课本上的笔顺书空一遍。然后,仔细观察它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上认认真真地描红,然后在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小”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坐姿)

[点评: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少,而且有效的指导尤为重要。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充分利用田字格读帖、描红、临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汉字的本领。]

师: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或感受是什么?

生:要珍惜时间,尤其是早晨的时光太宝贵了!

生: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

师:是啊,中国的汉字的确很奇妙,同学们课后请继续用咱们说过的多种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汉字,祝愿你早日成为咱们班的“识字小明星”。

篇10:《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学会 g、k、h 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并会正确书写。

2、掌握 g、k、h 和单韵母 a、e、u 拼读方法。

3、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g、k、h 的发音及书写。

2、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本课的教学挂图;2.拼音卡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 g、k、h 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学习三个声母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给你们带来几位老朋友,和他们打打招呼。

生:b m n f d

师:声母的发音要轻短一些,再来一次。

生:b m n f d t l p

师:单韵母的发音要长而响亮,请大声呼唤这些字母娃娃的名字。

生:a o e i u ü

2、提出学习目标:

认识声母“g k h”3个小朋友,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5钟。)

1、字母读音展示:

生:我会读g,ggg。

生:我会读k,kkk。

生:我会读h,hhh。

生:我会记住g的读音:鸽子,鸽子 ggg。

生:我会记住k的读音:蝌蚪,蝌蚪kkk。

生:我会记住h的读音:喝水,喝水hhh。

2、字母字形展示:

生:我记住g,像个9字ggg。

生:我记住k,一挺机枪kkk。

生:我记住h,一把椅子hhh。

3、字母书写展示:

生:我知道g占中下格,k和h占上中格。

(学生在四线三格中书写,指名在黑板上展示书写。)

三、激发知识冲突。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可以记住g k h ?(可以用手势等。)

四、知识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g k h?

篇11:《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儿歌和古诗,认识18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田字格,认识汉字的九种基本笔画“一”(横)、“︳”(竖)、“丿”(撇)、“”(捺)、“丶”(点)、“L”(竖弯钩)、“乙”(横折弯钩)、“-|”(横折)、“L”(竖弯),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写字时注意良好的姿势。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与背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配的教学挂图(幻灯片、课件),生字卡片;基本笔画卡片;10个汉字数字卡10拉伯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观察引入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观察图画,把你看见的说一说。

2、出示1~10个阿拉伯数字,请学生认读。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有趣的数字儿歌。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小伙伴纠正字音。

3、班上交流。请小朋友来试试,其余学生仔细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他的声音响亮吗?

4、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把你认识的数字用“_”画出来。

6、出示生字卡片:“十”、“一”“二”、“三”、“六”、“八”,请学生认读。

7、再出示生字卡片:“个”、“数”、“又”,请学生拼读。

8、“开火车”读,齐读。

9、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全班讨论。

10、背诵课文。

三、游戏扩展

1、“找朋友”。先把阿拉伯数字卡片和汉字数字卡片分别发给两组小朋友。游戏开始,一学生拿“3”跑上台,说:“我是3,谁是我的好朋友?”另一学生拿“三”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转向大家大声读“三”。其余依此类推。

2、完成课后“读读连连”。

四、指导写字

1、教读儿歌。要想写好字,得按顺序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写到下,从左写到右。顺序记得牢,写字写得好。

2、认识田字格,读、写基本笔画。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篇12:《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比鲜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蹦苷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3蓖ü反复朗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CAI课件,头饰(花儿、鱼儿、苗儿),苹果生字卡,磁带,游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毙∨笥衙牵老师今天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谜语和大家一起猜,看看我们大家谁最先猜到。

2背鍪久沼铮

远看像层沙,

近看珍珠一串串。

只要它一来,

地上顿时开满会走路的小伞花。

3苯沂久盏祝ㄐ∮辏。

4苯淌Π迨榭翁猓盒∮晟成场

5毖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学习会读的8个字

1庇们Ρ嗜Τ隹挝闹写骱烀弊拥纳字。

2毖生小声、自由地拼读,并且给会拼的生字打上“√”。

3蓖桌互读、互检。

4毙∽榻涣鳎各自汇报会拼的生字。

5痹僖孕∽槲单位,进行挑战读,比比谁最棒。检查生字。(强调让没有发言的小朋友来挑战读。)

6蓖嬗蜗罚ü固生字)。

老师种了一棵苹果树,今年果子结得特别多,小朋友们想吃吗?谁能准确地读出苹果背面的生字并组一个词就可以摘到一个苹果。

三、写字

1惫鄄炜渭上田字格中的4个字。

2蓖ü观察,你觉得字应该怎样在田字格中书写才最漂亮呢?

3毙∽樘致郏ㄌ致鄣耐时动手写一写)。

4被惚ㄌ致劢峁。

5毖生齐书空、读生字。

6鼻胪学组词。

7毙∽楸热写(看哪个小组成员的字写得最工整,写字姿势最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苯淌Τ鍪酒还生字卡片,同学开火车朗读生字。

2逼攵辽字。

二、学习课文

(一)听读课文。

你们听,小雨点沙沙地会落在哪些地方呢?

放录音磁带(学生边说句子,老师边展示CAI活动画面)。

(二)深入学习课文。

1卑涯阆不兜哪且唤诖笊地朗读给我们听,好吗?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进行朗读练习。(鼓励学生边读边进行动作表演。)

2彼嫜生学习课文。根据学生回答,举例学习课文:小雨落在花园里。

老师提问: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儿怎么样啊?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找出“乐”。

从哪儿可以看出花儿的“乐”呢?

引导学生找出“花儿乐得张嘴巴”,生齐读。

3庇靡陨戏绞窖习课文其他两节。

4比班表演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

5毖请小朋友到台上朗读表演。(学生戴上花儿、鱼儿、苗儿的头饰。)

6蔽什么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以后,花儿乐得张嘴巴,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向上拔?

7毖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春雨贵如油”,以及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毙∩自由读(放课文磁带)。

2毙∽楹献骼识痢

3备鎏逭故径痢

4狈中∽楸热读。

(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培养学生语感。)

(四)延伸拓展。

小朋友们,小雨点除了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让学生注重平时观察和积累,了解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五)听音乐《小雨沙沙》,拍手齐唱。

篇13:《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字。

2、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两个熟字合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新字。

3、能自己编儿歌,归纳构字规律,提高自学能力,能够把字形、字义结合起来记忆生字,感受汉字构字规律的神奇,增强自主学习祖国文字的兴趣。

4、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己准备熟字卡片。

2、老师准备生词卡片。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自编儿歌,归纳构字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忆构字规律,引入新课

1、出示前两课,熟字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

2、这些字是怎样构成的呢?引导回忆构字规律。

3、孩子们真棒,掌握了两种构字方法,老师奖励你们做个游戏,请4个小组用桌上的熟字卡片拼摆新字,请拼摆最快的几个学生上台摆一摆,讲解自己的摆法,师引导:这种新的构字方法,我们就叫“合一合”。

4、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掌握字音

激趣:合起来变成的新字念什么呢?

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主地拼读课文,不会认的多拼读几遍,读完后,划出生字反复拼读。

2、多媒体展示课文,指名读一读,请生评一评,指出:“男、新、尖”要读前鼻音,“的、房、要”读后鼻音,齐读。

3、合作学习:请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带着大家读一读,互相提醒难读的字音(如:男,声母是鼻音,韵是前鼻音)。

4、“抢汽球”游戏。

请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汽球上的生字朋友,这个汽球就送给他。

(三)质疑读文,掌握字义

1、两个熟字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新字,真有趣啊!谁用这些生字来组词,组得越多越好,你愿意组哪个就组哪个。

2、自读词语,讨论交流字形、字义,引导用“光明”、“顶尖”来说一句话,让学生在另一种语境中理解词语。

3、多媒体展示:女--马--妈(妈妈)配上儿歌:“女和马,组成妈,妈妈的妈,我送妈妈一束花。”学生读两遍后,师生共同编儿歌。

4、学生边拍手,边读自己编的儿歌:

“日和月,组成明,光明的明,太阳出来放光明”;

“小和大,组成尖,笔尖的尖,上小下大就显得尖”;

“田和力,组成男,男女的男,男女老少去耕田”;

“户和方,组成房,新房的房,我最喜欢住新房”。

5、有了对词的理解,再引导学生把字义和字形结合起来记忆。

(四)朗读短句,明确构字规律

孩子们能自己编儿歌来认识汉字,真能干!下面,我们来学习短文。

1、自读短文,读了短文后,谁能总结出本课新字的构成规律?

指名说一说,师生共同小结出:两熟字合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新字。

2、恭喜孩子们又掌握了一种汉字的构字方法。

3、美美地读短文。

4、配上动作,高高兴兴地读短文。

(五)指导书写,把握汉字结构

1、多媒体出示:“女、合、光、尖、男”5个生字,套红“”学生认识新笔画书空。

2、观察生字字形,找一找要把字写得漂亮最关键的一笔。

(如:女的“啊保光的“丨”和“”,男上面的“田”要放正,稍扁。

3、学生交流书写心得,老师适时点拨难点。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5、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姿势。

6、把自己认为最难,或最想写的字在田字格中再写一写,练一练。

(六)自主实践,迁移识字方法

游戏:用“日、又、十、也、土、禾、火、寸”这些字组字,看谁组的字最多?又快又多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篇14:《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P70~71第6单元《购物》里面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特别是对分币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发给小朋友人民币的卡片(中有各种元币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并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4、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学习重难点】

认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会实际买文具。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小面值人民币及课件。

学具: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有个别同学,到上课做练习就没有笔呀,橡皮呀,本子呀……可是一下课,他就把自己包里的钱全都拿来买零食吃了,小朋友说一说他这样对不对?我们应该把钱拿来买学习用品是不是,该到哪里去买呀,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地方,就是机灵狗新开的一家小小商店(电脑出示小小商店)小小商店里的东西可多啦,琳琅满目,任你选购。不过,要买东西得用到什么?(钱)对极了,世界上的钱啊多种多样,请看……(电脑出示世界上有代表性的钱及中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呢?我们中国的钱,它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吗?(人民币)(你的课外知识真是太渊博了)。

(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等一会儿我们学了人民币,老师就带大家到机灵狗的小小商店去--“买文具”好吗?

二、探索新知 认识人民币

师:瞧,有这么多的人民币!摆在那里是不是有点乱呀?我们来想办法给它整理,分类好吗?

师:有的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你们认识哪些人民币呀?指名回答,等等学生回答后,

教师说明:大面值的人民币下节课我们再学,本节课我们只学习小面值的人民币。

师: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电脑示一张1元的纸币)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上面写着数字“1”字。

师:写有1就是1元吗?你看这张人民币也写有1,它是1元吗?(电脑示一张1角的纸币)。

生:还写有“壹圆”,它还比1角大……

师:对,有“壹圆”的字样。(小结补充,我们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单位。)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颜色、数字、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但主要看它数字和它的单位。

师: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其它小面值的的人民币。(电脑示,学生认)……

3.再强调认识学生不太熟悉的分币。

三、互助交流 理解元 角 分的关系

师:评价学生认识人民币比较熟悉。

师:小朋友你买过东西吗?会自己付钱吗?好的,那我们来笑笑买文具吧。笑笑今天要买什么呢?电脑显示(一支钢笔1元钱)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笑笑包里有什么样的人民币。(电脑显示)

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想一想,你觉得笑笑会怎样付钱呢?

(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

得出1元=10角

笑笑还要买一张手工纸5分钱,该怎么样付钱呢?如果买两张呢?又该怎么样付钱呢?

得出1角=10分

再一次评价学生,学的好,认真学……

四、应用创新 体验生活

师:笑笑买完手工纸,想起老师说要准备尺子,用来学习厘米的知识,就决定再买一把尺子(电脑显示一把尺子8角钱)。

师:这个尺子漂亮吗?老师也想买一把,可老师没空,我这里有钱,谁能帮老师买一把呢?学生想。

指名上来,问:你见过没有一张面值是8角钱的人民币呢?那这个8角钱又该怎么付呢?请你凑一凑吧。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小奖励)

师:笑笑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具又买了一瓶水喝,就只剩1元钱了,小朋友想一想,笑笑还可以买什么呢?(电脑显示小文具)

五、学生活动 换钱游戏

1、大家不但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而且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换零钱”的游戏好不好?假如我是顾客,你们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现在我拿5元到银行去找你们,全部换成1元的零钱,你们该拿多少张和我换呢?(各小组商量好,并动手摆出来)

2一张2角的能换几张1角的?

3、5角又怎么样换2角和1角的呢?

(反馈后)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看来呀,只要多动脑筋,大胆尝试,同一个问题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不过,看到大家这么聪明,笑笑可不服气了,她偷偷告诉老师,她不但认识单张的人民币,好几张人民币放在一起,她也认识,你们想不想与她比一比?(练习2、3、见课件过三关,指名答)

六、实践活动 购买文具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教师拿出所有物品及标价)

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请一名勇敢的同学当售货员。(售货员站到小柜台)

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要先选择你喜欢的文具,再数出所需的钱数,然后再去买。售货员们要注意,听清楚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还要看清楚他付的钱够不够。

学生活动,教师倾听、指导。

七、品德教育,总结延伸

(渗透爱护人民币)笑笑呀,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题目是这样的:你们知道每一个别人民币上都有一个什么标志吗?(国徽)

对了,上面都有一个国徽,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去买东西了,我们还要爱护人民币。

篇15:《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毖Щ岬ピ夏辅购鸵艚冢u。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闭莆炸埂ⅲu的四声。

3崩用教材的情景图和儿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课前准备

ü和yu以及带调ü和yu的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i、u以及yi、wu的四个声调

二、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惫鄄烨榫惩迹盒⊥锰锾锝樯苷馐撬的家,你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2碧富暗既耄捍禾於嗝腊!你看燕子回来了,细细的春雨在天空飘着,绿绿的禾苗快乐地喝着水。一阵春风吹来,河水轻轻地摇呀摇,把一群小鱼送来了,他们和青蛙唱起了歌。

三、学习单韵母

1毙∮愕挠憔褪堑ピ夏辅沟亩烈簟

2崩鲜κ痉斗⒁簦学生看老师的口型:扁圆嘴巴üüü。

3毖生模仿发音,齐读,个别读。

4备ü带上四个声调,请学生试读,跟老师读,然后打乱四个声调顺序读。(集体读、个别读)

5庇猫沟乃母錾调组词,随机在图上贴上带调的ü。

四、儿歌诵读表演

1背鍪径歌,小兔田田问大家认识哪些字。田田范读。

2碧锾锝潭粒学生跟读。

3毖生练读(个人读、小组读、表演读、全班齐读)。

五、指导书写

1背鍪就家唬同桌观察图,讨论怎么记住(图形记忆、指拇游戏等多种方法)。

2惫鄄歙乖谄匆舾袼占的位置。

3崩鲜υ谄匆舾裰邪逖莰梗学生边看笔画笔顺边书写。

4毖生练习书写,先描红,再仿写。

六、学习音节yu

1毙⊥锰锾锝补适拢航裉焓切∮愕纳日,好朋友们好像都忘了这件事。到了晚上,小鱼伤心地哭了起来,流着泪跑回家。刚一进家门,小伙伴们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还送给她一件特别的礼物--漂亮的新衣服!小鱼穿上这件漂亮的衣服不哭了,高兴地笑了!

2比隙烈艚冢u,用顺口溜帮学生记住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小鱼见到漂亮衣,擦了眼泪笑嘻嘻,擦干眼泪还读ü。

3绷废岸粒u的四个声调,分别用yu的四个声调组词。

4痹诙歌中把音节yu找出来,再读儿歌。

篇16:《rer》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学会韵母,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n ang,会读它们的四声;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an ang的一部分音节,体会前、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3、让学生初步接受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读准韵母an ang,体会前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

教学难点

能用声母和韵母an ang正确地拼读相应的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带调的an ang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在拼音王国的韵母村认识了两个复韵母宝宝,我们一起再给它们打个招呼吧:ao ai.

二、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将继续到韵母村去游玩,与我们见面的将是两个鼻韵母宝宝。(板书:鼻韵母)顾名思义,鼻韵母发音时气流将从鼻子里面出来。但这两个鼻韵母宝宝真淘气,它们跑得远远的,跑到哪里去了呢?跑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去了,我们一起出发,去找找它们吧。

三、新授an ang

(一)学习an

1、课件出示“天安门”图片,教学生初步认识“天安门”。师:今天认识的第一个鼻韵母宝宝就藏在“天安门”中,知道它是谁吗?

2、教师板书:an 学生读an音,课件先展示an的发音要领,接着老师辅以形象的手势教读an,然后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

3、练读an的四声 先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声调应标在谁的头上,再依次出示an的四声,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然后打乱顺序贴在黑板能上,学生认读,最后让学生从带调的an中自选一个音节试着组词或说一句话。

(二)学习ang

1、我们在天安门找到了an,还有一个鼻韵母藏在哪里了呢?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上“昂着头”的图片,学生初步认识“昂着头”的昂,“昂着头”的昂我们把它摆平是什么呢?2、教师板书ang,学生练读ang的音。首先展示ang的发音要领,接着教师辅以形象的手势教生读ang,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再打乱顺序出示并贴在黑板上,学生辨读,最后师说出有关音节ang的词语或句子,生辨别是几声。4、比较an ang的异同。

(1)从形上,ang比an多一个g ;(2)从音上,一个是前鼻韵母,一个是后鼻韵母。教师再次带学生辅以手势读an ang根据舌位的不同点,明确an是前鼻韵母,ang是后鼻韵母。(板书:前 后)

5、小朋友们猜猜,前鼻韵母an宝宝和后鼻韵母ang宝宝到天安门来干什么呢?(看升国旗)你们想看吗?

(1)课件展示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教师加以旁白。

(2)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也举起自己的小手,向国旗敬个礼吧。(课件出示天安门飘扬的国旗)

(三)拼一拼

1、小朋友们在韵母村和鼻韵母宝宝an ang玩得开心么?正在太空游玩的声母宝宝看见了,它们也嚷着要来和an ang交朋友,看,它们坐着降落伞来了。(投影展示)它们一来,拼音王国可热闹了,又多了好多音节宝宝,你们能拼出来吗?(课堂时间有限,只要求学生拼第一朵降落伞中的音节。)第1个小朋友先自己试着拼一拼,不会的可以与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相互请教。

2、等学生大概拼完后,师让学生说出最难拼的,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3、师随便指抽一部分学生拼读。

4、师:谁全部全拼,上台来拼。

5、师:谁不但全部拼得正确,声音又响亮,上台来当小老师教读。

6、全班齐拼读。

7、师:如果我们给这些音节宝宝戴上不同的帽子,也就是标上不同的声调,它们有可能就藏在了我们的教室里或我们小朋友的名字中呢。看谁最能干,最爱动脑筋,发现得多。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四)书写an ang

小朋友们累没有?an和ang宝宝说它们可玩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休息吧,那你们的火眼金睛派上了用场,快找一找,这经们分别住的是哪层楼?

1、教师在四线格中荡写an ang,边写边强调同一韵母中两个字母之间的距离,两个韵之间的距离,以及一些关键笔画的写法,学生书空。

2、学生在书上的练习中书写an ang写好了同桌前后相互检查,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此环节,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得到一种放松,同时,教师加以巡视指导,并强调书写姿势。

3、教师找出写得好的和不好的,用投影展示,然后师生共同评价优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再纠正不足。(有时间,可以叫学生在拼习本上再各写一排an ang)

四、小结延伸 这节课,小朋友们真能干,不光会读会写an ang了,还能把它们和声母相拼,希望小朋友们今天回家后,在你的课外拼音读物中去找一找,拼拼带有an ang的音节,看看谁最能干,找得多,拼得多。

上一篇:四大笔试答案下一篇:马拉松总体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