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2024-04-28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精选6篇)

篇1: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

摘要: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对许多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既有技术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也有观念、管理等方面的。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了一些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关键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1引言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正在成为世界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企业信息化是实施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已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必将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作为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程度还不够深入,很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还很茫然,如何建设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了当前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2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实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应用大众化以及信息贡献的社会化等。

企业信息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进步。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其普及应用和广泛渗透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办公和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职能管理层、经营决策层和电子商务层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组织关系。企业信息化在管理、经营上的变化和时空上的拓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基础条件,电子商务为企业信息化增添新的内涵。企业信息化大大拓宽了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企业信息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施敏捷制造和集成制造;在空间上,企业信息化以虚拟形态将全球聚合在一起。

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2.1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要使用好两个技术,一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加传统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以往的模拟手机同现在的数字手机在保密性和性能方面无法同日而语,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增值产生了数倍的影响;二是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冰箱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进行控制,可以向用户通报何时需要添置新的食品,从而产生了新的附加值。产品的质量改变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通过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2.2设计信息化

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

统,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

(CAA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应用、网络

化计算机辅助开发环境、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的设计(DFX)系统二次开发与应用与产品

建模、模型库管理与模型效验系统开发与应用;

2.3生产过程信息化

即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其中主要应用包括数控设备地应用、计算机生产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生产数据自动收集、生产设备自动控制、产品自动化检测及生产自动化覆

盖等;

2.4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

(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

统;

2.5市场经营信息化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

非比寻常的意义

3.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

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3.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

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

济效益。

3.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

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3.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

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3.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

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3.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所以说,企业的决策者们在制定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应该将信息系统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把企业的信息化当作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来抓。企业信息化实施应遵循五个原则

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又需

要人力、物力、智力的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必要时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

构进行改造,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

4.1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

4.1.1 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

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

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

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

4.1.2 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

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

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选择从瓶颈

突破。

4.2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

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

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

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

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

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

4.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

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

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

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

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

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

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

问题出发,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

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外,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

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

入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4.4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

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

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

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

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

4.5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

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4.5.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

4.5.2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

稳定,维护要容易。

4.5.3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

4.5.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

4.5.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

4.5.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

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由

于企业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投入研发信息系统的精力就不可能很多。

研究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在对国内外ERP实施过程模型以及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ERP实施的方案,建立了适于我国中

小企业信息化实施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方法。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深入研究,综合所做过

程感受到选择一种合适的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评价方法十分重要,实施过程有待进一步研

究。

[1]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改革[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欧阳锋,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0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Hu Bei Da Xue Zhi Xing Xue Yuan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会计学专业

学号:0811140156

姓名:胡之昂

指导教师:张乃洲

2011年 6 月 14 日

篇2: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微课程跟微学习、微内容密切相关。我是这样来理解的,微课程是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说的,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课程应该是“微”的。微内容是从设计者和学习者的角度说的,提供的学习内容应该也是“微”的。微学习主要是指学习的方式,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不必非要用40或45分钟,更体现出了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三者都有“短、平、快”的特点,是从不同的侧面阐释着同一个理念──“微”。

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微课程,因为它是主导,只有我们设计的课程是微课程,其他两者才能容易的实现。

微课程是由各种学科各种小知识点组成的课程的统称。如何实施微课程,有的人说得更干脆,直接名之为“碎片化”。那么如何以微课程的理念,来深化、优化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初中历史实施微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策略,希望以此为开端,我们能一起行动起来,深入研究、认真落实,不断丰富、完善、提升微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微课程为处理教材提供了工具

以前我们在研读教材时,相关的工具有点缺乏,思路也不太明确,现在的微课程、微学习等理念,为我们深化教材、处理教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我们可以把教材进行碎片化处理,或者叫微处理,而不是满眼都是教材,无处下手。

现在我们处理某一课教材时,先要想清楚这一课教材中,涉及几个知识点,我如何来处理这几个知识点,通过什么措施让学生掌握这几个知识点,通过什么方式检测这几个知识点的落实情况等等,要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

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计、规划微课程时,一定要抓住这个“微”字,知识点划分得要小些,要为学生进行微学习服务,从时间段上来说,学习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上限一定不要超过十分钟,如果超过了,就要想办法对我们设计的微课程重新加以处理。

二、微课程为二度开发教材提供依据

如何对国家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微课程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依据。如我们在学习隋唐科举制时,有的老师进行了微处理,把这部分内容分为:科举制的创立、完善、废除、影响等几个微内容,这就有点局限于教材的表述了。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明朝的八股取士作为一个微内容,放在一起学习,这样对科举制的理解就更加全面,对科举制的影响就更加客观,对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使之知道在不同的时期,对科举制有不同的评价,学会把具体的历史放在具体环境中评价的能力,使能力的培养不再变成一句空话。

三、微课程可以让教学目标更加清晰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时把课程目标跟课时目标弄混了。比如有的老师制定《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是这样设计的: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等方面。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第一个目标感觉有点啰唆,可以这样概括一下,如通过衣、食、住、行、乐等几个方面,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而后两个目标,感觉有点空而大,显然属于课程目标这一层面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整个初中阶段来完成。可以另找一个切入点来表述,如第2个目标:可以这样设计,每个学生查阅一个与宋代衣、食、住、行、乐有关的事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第3个目标,可以这样表述:通过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变,说出历史对现实的影响等。

我想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时,要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具体而微”,看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就让学生能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目标测量等,我想这样的目标才是有用的目标,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目标,如果大而空,目标就成了海市蜃楼,中看不中用。

四、微课程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微课程可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初中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减轻初中历史老师的授课负担,我们一般一个教师教五至六个班,存在重复劳动的现象,同一内容要讲五至六遍,难免会让人懈怠,而微课程可以让我们把要所讲的内容录制下来,然后配以PPT课件,用相关软件把声音录制下来,再转化成视频的形式。完成上述工作后,我们可以拿到不同的班级中播放,减少了重复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同时,因为采用了新技术,对学生来说也是新鲜的,从录音中听到老师的声音,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效率也会在无形中得以提高。

五、微课程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教学

要落实微课程,首先要明确地划分好知识点,而划分出的知识点,都是一个小小的主题。而这一个个小的主题,都应该围绕在课时主题这面旗帜下。如“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节课,课题本身就是一个主题,而划分微课程,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先划分为这样两个主题,即“友好往来的使者”和“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在“友好往来的使者”这一微课程下,再微分成“使节来华(包括遣隋使、遣唐使)”、玄奘、鉴真三个微课程,在“对外影响”标题下,再分为对日本的影响、对新罗的影响两个微课程。这样细分之下,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要学习的内容。当然对这节课的微课程化还有许多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微课程化,如按照本节课教材上的标题来微课程化,也是一种方法,也有它的道理。还是那句老话:教无定法。迁移过来,那就是微课程化也无定法。

在设计微课程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知识来设计,同时要紧扣历史主体知识。如在“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课时,在学习玄奘西游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西游记》导入学习,不过不要偏离了主体知识,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作为过渡语,而不要作为历史学习的重点。引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故事,是要为完成历史教学服务的。如通过回顾《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知道玄奘西游的时间、出发点、带回了什么,他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等内容,不必再按照教材来学习这些内容了。玄奘在印度游学多年,登上了佛学的最高讲坛,受到了当地人的尊重。在学习玄奘的品质时,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他不怕艰险,还要引导学生得出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有追求信仰、为信仰献身的精神的结论,以及人应该爱学习、尊重知识的结论。这也是微课程的要义之一,即要抓住一些关键字词、关键语句,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简要、清晰、明确的认识。

在课程微化的同时,当然还要有一种中观、宏观的眼光,我们要站在中观或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课程微化。同时,我们在课堂小结时,还要把微化的课程进行整合,使微化的内容整体化,使碎片化的内容系统化。

微课程虽然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它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理解这一概念时,我们要抓住它的核心特征,即一个“微”字,融合我们以前的好做法,催生出一些好的做法来。

篇3: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企业信息化是实施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必将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作为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在我国企业中的推行程度还不够深入, 很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还很茫然, 如何建设企业信息化, 已经成了当前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2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信息化就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使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公众随时随地都能通过图像、数据、声音或者影像等享用和互相传递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处理计算机化, 信息传输网络化, 信息应用大众化以及信息贡献的社会化等。我们可以把企业信息化理解成一个企业应用信息技术, 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于企业实践中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 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 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 (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 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 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 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 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3.1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 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 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 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 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3.2 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 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 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 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3 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 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 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 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 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4 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 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 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

3.5 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 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 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 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 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6 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

3.7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企业信息化, 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 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 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

4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4.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应遵循的策略

4.1.1 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策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策略, 就是目标定位上的策略。即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 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 既不能为业务带来好处, 又不能为新的增长创造条件, 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费。

4.1.2 要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

首先, 在生产过程上实现信息化, 为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其次, 数据处理的信息化, 从使用的角度出发自行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管理软件, 对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部门的数据进行处理, 建立内部网, 进入因特网, 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决策, 从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要真正以企业的效益为根本, 分析、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 既不能消极等待, 也不能盲目乱上。

4.1.3 要建立企业决策的信息支持系统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如何全面地理解企业的信息管理, 建立适应本企业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是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为主管者提供信息, 如帮助他们做决策的系统。该系统能向决策者提供大量历史的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数据, 企业的内源信息是其主要处理内容;另外, 它还能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和决策者的需要随时以灵活的方式组织起来, 以便协助决策者作好决策工作。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不单纯指一套计算机系统, 而是包括应用了此系统的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 他们都是借助于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 (计算机和网络等) , 以加强对本企业的内外源信息的综合管理, 最终为企业的经验

4.1.4 要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规定哪些工作应由主管部门下发软件, 哪些只需统一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就可以, 同时要统一运行平台和网络的通道。

4.1.5 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应用基础

一个企业员工业务素质怎么样, 经理的管理素质怎么样, 变革能力好不好, 整个外部应用环境又怎样, 等等。另外, 在考虑应用基础的同时, 还要考虑未来发展。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 需要考虑维护成本, 持续投入, 主流平台, 这是基础性的策略。

4.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4.2.1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是指根据企业当前业务以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 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就是认识上的提高, 即由计算机选型、买设备, 提高到建立性能价格比合算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 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最根本条件。建设企业信息网络, 企业信息网络是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在原有企业局域网的基础上, 用Internet技术改造成外联网 (Internet) 和内联网 (Extranet) , 这是企业信息化

4.2.2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搞好信息组织工作

说到信息, 就不能不提到数据, 一个时期以来, 不少人从“重硬轻软”转到了“重软件轻数据”, 数据涉及到企业的内外资源以及企业进行管理监督工作的各项标准, 它不仅包括了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客户、供应商、存货、库存等重要信息, 还包括了进行管理监督所必须的能源、工时、材料等耗用的定额和费用开支的标准以及预算数据, 企业应该对数据高度重视, 实现对数据的规范化。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 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 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地组织好信息, 就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

4.2.3 按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开发企业集成信息系统

生产型企业重点要搞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 建立从设计到制造和经营管理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即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 (CIMS) 。服务型企业重点要搞好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 既要开发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内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还要实现企业与业务伙伴或与客户间的信息自动交换, 外部互联的有效方法就是通常讲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实际上, 是要建立更大范围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积极利用外部资源, 进行供应链合作, 最大化地提高业务效率。

4.2.4 开展企业信息化教育

开展信息化教育, 提高全员信息化认识水平和开发使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对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 提高项目人员的义务和管理水平, 并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认识程度和责任感, 提高其归属意识和其对自身在工作中对自我价值的承认。

5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时常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 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信息技术,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峥, 张列平.供应链与现代管理思想[M].北京:北京企业出版社, 1999.

[2]比尔·盖茨.未来时速——数据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M].蒋显景, 姜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篇4: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关键词】计量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意义;策略

企业由于处于不同的行业、规模不同、组织架构不同以及运营模式的不同,会导致企业构建不同的计量管理体系,但是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计量管理体系是重要的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里仅仅对制造业如何构建符合企业要求、符合法律规范的计量管理体系进行探讨。企业运行需要依靠准确的数据,而准确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计量管理体系。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而计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产品过程受控的关键。因此需要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计量管理体系。

1、计量企业建立计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在2003年以前,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形成企业系统化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而且基本上各个子公司依据其自身的情况拥有各自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这样的管理验证体系,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一些子公司没有自身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浪费。由于缺乏计量检验系统的管理,造成系统业务培训和系统的技术交流无法正常的运行。另外,由于计量管理体系没有监督和监管,会造成各个分公司之间的物流过程中出现“金属不平衡,物料不平衡”的问题,还会造成企业的有形资产的隐蔽性流出。针对这些情况,计量企业逐渐的建立起来计量管理体系,它可以强化标准化测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和持续改进,能够促使企业的测量活动处于受控制的状态,而且能够为企业各个管理阶层实施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建立计量管理体系,计量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核评价活动,而且企业通过对下级企业实施审核评审活动,构建了计量管理体系的约束机制。

2、构建计量企业管理体系的策略

2.1加强计量管理体系的宣贯

集团公司计量管理体系文件于2007年正式的颁布实施。集团的计量管理部门对集团公司与体系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的分管领导以及各个单位的计量员进行宣贯。对分管领导进行在《计量管理手册》的重点的宣传,而对于管理人员进行《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宣贯。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到集团公司各个主要的部门进行《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宣贯。各主要的相关部门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测量设备的培训,从而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执行系统文件的目的。

2.2重视对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重点推进

对于有特殊要求而且执行难度比较大的计量管理系统程度,需要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对于《产品研制过程计量检测控制》程序,这种程序是国防科技工业承担军品研制单位的特殊要求,但是执行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种程序的执行中,需要采取重点宣贯、问题研讨、组织协调等方式进行推进。对于涉及面比较宽,而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计量管理体系需要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对于《产品生产过程计量检测控制》程序,它涉及面比较广,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需要采取召开专题推进会的形式进行推进。对于基础薄弱而且操作难度大的计量管理体系程序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测量过程控制》程序,由于测量过程的基础比较薄弱,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2.3强化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监督

集团公司计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需要强化日常的监督。建立完善的两极计量监督运行机制。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计量管理科室领导需要依照季度计划加强对集团计量工作的监督,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的计量监督网络机构的计量监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这些人员业务水平。在监督中如果发生问题,计量监督人员需要依照《纠正措施》记录相关的错误,并且及时的督促责任单位进行解决。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情况利用局域网进行定期的通报,这样的监督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计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4实施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加强内部审核是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在计量企业的计量管理体系中,首先做好内审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内审员在不断的变动,要及时的补充新的内审员,才能够确保内审队伍的建设。对于内审员需要进行业务的培训和新标准的宣贯,确保提高内审员的审核水平。做好内部审核工作计划,审核主管和业务管理人员需要依照之前的审核情况,依照集团公司的规定进行定期的审核,并且结合计量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在经过计量主观部门的审核合格后,才能够实施。内部审核人员必须依照审核计划进行现场的审核,确保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从而能够对审核单位进行正确的评价。审核人员需要对于不符合项给予判断,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做好问题整改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加强计量企业的内部审核,确保计量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中需要对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做好问题的整改的跟踪检查和验证,是确保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的保证。内部审核人员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并且对于整改的情况进行跟踪和反映,确保问题能够彻底的解决。

2.5做好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计量管理体系的评审,目的在于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现有计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从而确定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想要做好体系管理评审的工作,一是要把握好管理评审的时机。依照集团公司的计量管理体系的规定,管理的评审工作需要每年进行一次,而且两次的评审工作不应该超过12个月。依照相關程序的规定,集团公司的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会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是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质量事故,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管理评审的频率,从而减少计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风险。二是重视管理评审的策划。加强对管理评审工作的策划,通过评审能够对测量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依照集团公司的管理规定,在实施评审前,评审计划必须由集团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而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才可以进行计量体系的评价。三是注重管理评审的后续工作。责任单位需要对管理计量评审部门提出额问题进行整改,并且进行跟踪验证,及时的记录验证结果。

3、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构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计量管理体系,促使计量检验业务能够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确保实现重要的计量检验业务环节。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是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计量管理体系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董效林.贯彻测量管理体系应作为企业通过其他管理体系的充分必要条件[J].中国计量,2010,17(5):34-35.

[2]温旭.航天科研企业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量技术,2008,16(11):115-120.

[3]刘捷,张静宇.浅谈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工业计量,2008,17(05):156-158.

[4]]曹国昌.基于ISO 10012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计量技术,2007,18(9):58-60.

篇5: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杨陵区人民政府,示范区安委会成员单位:

为了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意见》(陕政办发〔2014〕7号)精神,结合杨凌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推进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通过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把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寓于生产全过程,使生产过程中的目标责任具体明晰、工艺流程精准规范、防范措施严密周到、安全检查全面细致、整改治理扎实有效,实现对人、机、物、环、法等生产要素实施严格控制和高效管理,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实现管理“零缺陷”、隐患“零容忍”、生产“零伤亡”。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推进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实现生产与安全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基础和关键。各类企业都必须依法依规建立健全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办法和措施,大力推进工作落实,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上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主要任务

1、建立实施科学严谨的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风险评估、试生产试运行、危险作业、承包商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检查等重点环节的过程管控制度。

2、建立实施以“精、严、细、实”为要求,以管理制度、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岗位管理、装备管理、标准管理精细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事前防范,强化事中控制,主动发现、控制和治理安全隐患,降低事故风险。

2、科学规范原则。以科学、规范的制度、规程、措施实施管控,促进人、机、物、环、法等生产要素最佳结合、最优配备、最准操作、最严管理。

3、统筹兼顾原则。坚持以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为重点,在所有行业领域全面深入推进。

4、结合实际原则。针对行业和企业特点、规律,把握安全生产关键部位、要害场所、主要环节、危险工序,大力开展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5、精益求精原则。坚持以精细、精准、精确为特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从生产流程细节和人的行为细节入手,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控制设备安全运行,保证危险工艺和流程有序衔接。

(三)工作目标

1、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实现“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人员无失误”。

2、企业本质安全能力和事故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风险。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材、机械等重点领域企业全面实现达标。已达标企业抓好巩固提升,争取每年5%以上的三级达标企业提升标准化等级。

4、逐步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和生产企业全覆盖。已实现标准化达标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其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要从2014年开始实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其他企业要在2015年开始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三、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重点环节

(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管控

新设企业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按照有关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安全教育培训管控

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完善全员教育培训体系和培训档案,积极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本岗位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异常工况识别判定、应急处置、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与方法,熟练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从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安全风险评估管控

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参照相关标准,建立本企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制定生产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和安全评估制度。要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对涉及危险工艺、危险流程、重大危险源和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环节、场所、部位以及生产装备装置、设施设备,都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每年至少进行1次,其他生产过程至少每2年进行1次;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总体情况进行1次评估,及时对重大隐患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用评估结论指导日常安全管理。

(四)试生产、试运行管控

项目试运行阶段,企业要明确试生产安全管控范围,合理界定项目建设单位、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范围与职责。试生产前,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项目、工程质量、工程隐患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严格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五)危险作业安全管控

企业要建立健全危险作业准许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要严格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实施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得到落实,经危险作业审批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现场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擅离现场。

(六)承包商管理

企业要建立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承发包安全责任。要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照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方案和作业安全措施;进入作业现场前,要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要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要严格审查承包商相关资质,每年要定期评估承包商安全生产业绩,及时淘汰业绩差的承包商。要对承包商及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凭证入厂。

(七)变更管理

企业要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将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生产方式、生产环境和从业人员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纳入变更管理。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等管理程序,对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消除、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以及对操作规程的修改、变更审批权限、变更后的安全验收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

(八)应急管理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要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评估预案演练效果,及时完善修改预案。企业预案要和属地政府及周边其他单位的预案相互衔接,形成联动机制,并按规定报属地政府备案。要建立应急响应系统,加强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对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九)安全检查

企业在作业前对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方可实施作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使用危险物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应当在生产作业场所、岗位、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及作业现场建立安全确认制度,实行安全管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等安全确认办法,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一线。要建立严格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长效机制,全面、持续、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和违规违章行为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并限期整改。重大隐患应当局部或全部停产整改,严防引发事故。

四、企业精细化管理主要任务

(一)管理制度精细化

企业要按照精细化要求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完善,进一步增强制度的严密性、规范性和强制性。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准确定位各部门和各级负责人以及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形成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要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足够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企业、车间、班组安全例会制度,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把企业领导和管理干部带班、巡检与走动式管理、夜间安全生产交接等制度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科学、严谨和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机制。

(二)现场管理精细化

要制定现场管理手册,确保对作业现场中人、机、物、环、法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计划、审核、调度、执行、监控和检测确认。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求,克服主观随意性,细化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偏差,做到准确无误、精益求精,使所有生产过程畅通有序,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三)流程管理精细化

要细分生产业务流程,全面梳理、细化、再造生产业务流程,明确管理层级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的界面与权限,处理好业务之间的接口,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有效运转。企业每年要对生产流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业务流程。要定期开展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培训考核,确保员工熟练掌握和运用。

(四)岗位管理精细化

企业应结合工艺流程和设备运行情况,合理设置工作岗位,避免安全职能交叉重迭或无人负责等情况。要定岗、定人、定责、定制度、定标准,使每个岗位权责一致、合理匹配。要对岗位操作规程不断量化、细化。对特殊工种或危险操作岗位,要建立严谨、科学、细致、精准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规则。要建立岗位激励机制,把岗位精细化管理与职工奖惩紧密结合。

(五)装备管理精细化

企业要对所有设备设施建立管理台账、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特种设备设施管理,确保安全可靠运行。要编制设备设施操作和维护规程,并至少每2年进行1次审核修订。要以落实设备设施“零缺陷”和“零故障”为目标,加强维护保养、开停安全条件

检查确认、异常工况和险情实时监测预警等全过程精细管理,不断提高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水平。要主动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最大限度减少因设备运行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六)标准管理精细化

企业应坚持以国家安全生产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科学合理优化企业安全生产各项重要技术管理规范,以更严格、更精准、更精细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促进人的行为、设备运行、物料状态、环境保障、规章执行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保障安全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物料、工艺、流程等高效、可靠,消除生产安全隐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和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较差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企业要成立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开展本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

(二)落实责任,深入实施

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夯实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责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三)严格考核,形成机制

杨陵区政府和示范区安委办要把各级各部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评优评先、开展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参考因素。企业要把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并与员工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形成与安全评估、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相统一的考核机制。

铜川市印台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

为切实提升我区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按照《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通知》(铜政办发〔2014〕1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预防为主、科学规范、统筹兼顾、结合实际、精益求精的原则,以“精、细、严、实”的企业规范化管理为重点,以管理“零缺陷”、隐患“零容忍”、生产“零伤亡”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统一部署、分布实施、抓点带面、逐步推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本质安全能力、事故防控水平和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目标任务

按照“统一部署、分布实施、抓点带面、逐步推进”原则,从今年起利用两年时间,到2015年底区属所有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

运输及其他工贸企业,全部实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三、主要内容

㈠企业过程控制方面

1、建设项目“三同时”管控。新设企业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按照有关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2、安全教育培训管控。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完善全员教育培训体系和培训档案,积极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本岗位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异常工况识别判定、应急处置、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与方法,熟练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从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安全风险评估管控。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参照相关标准,建立本企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制定生产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和安全评估制度。要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对涉及危险工艺、危险流程、重大危险源和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环节、场所、部位以及生产装备装置、设施设备,都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每年至少进行1次,其他生产过程至少每2年进行1次;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总体情况进行1次评估,及时对重大隐患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用评估结论指导日常安全管理。

4、试生产、试运行管控。项目试运行阶段,企业要明确试生产安全管控范围,合理界定项目建设单位、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范围与职责。试生产前,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项目、工程质量、工程隐患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严格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5、危险作业安全管控。企业要建立健全危险作业准许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要严格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实施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得到落实,经危险作业审批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现场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擅离现场。

6、承包商管理。企业要建立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承发包安全责任。要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照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方案和作业安全措施;进入作业现场前,要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要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要严格审查承包商相关资质,每年要定期评估承包商安全生产业绩,及时淘汰业绩差的承包商。要对承包商及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凭证入厂。

7、变更管理。企业要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将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生产方式、生产环境和从业人员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纳入变更管理。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等管理程序,对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消除、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以及对操作规程的修改、变更审批权限、变更后的安全验收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

8、应急管理。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要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评估预案演练效果,及时完善修改预案。企业预案要和地方政府及周边其他单位的预案相互衔接,形成联动机制,并按规定报当地政府备案。要建立应急响应系统,加强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对应

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9、安全检查。企业在作业前对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方可实施作业。矿山、冶金、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使用危险物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应当在生产作业场所、岗位、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及作业现场建立安全确认制度,实行安全管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等安全确认办法,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一线。要建立严格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长效机制,全面、持续、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和违规违章行为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并限期整改。重大隐患应当局部或全部停产整改,严防引发事故。㈡企业精细化管理方面

1、管理制度精细化。企业要按照精细化要求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完善,进一步增强制度的严密性、规范性和强制性。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准确定位各部门和各级负责人以及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形成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要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足够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企业、车间、班组安全例会制度,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把企业领导和管理干部带班、巡检与走动式管理、夜间安全生产交接等制度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科学、严谨和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机制。

2、现场管理精细化。要制定现场管理手册,确保对作业现场中人、机、物、环、法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计划、审核、调度、执行、监控和检测确认。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求,克服主观随意性,细化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偏差,做到准确无误、精益求精,使所有生产过程畅通有序,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3、流程管理精细化。要细分生产业务流程,全面梳理、细化、再造生产业务流程,明确管理层级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的界面与权限,处理好业务之间的接口,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有效运转。企业每年要对生产流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业务流程。要定期开展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培训考核,确保员工熟练掌握和运用。

4、岗位管理精细化。企业应结合工艺流程和设备运行情况,合理设置工作岗位,避免安全职能交叉重叠或无人负责等情况。要定岗、定人、定责、定制度、定标准,使每个岗位权责一致、合理匹配。要对岗位操作规程不断量化、细化。对特殊工种或危险操作岗位,要建立严谨、科学、细致、精准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规则。要建立岗位激励机制,把岗位精细化管理与职工奖惩紧密结合。

5、装备管理精细化。企业要对所有设备设施建立管理台账、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特种设备设施管理,确保安全可靠运行。要编制设备设施操作和维护规程,并至少每2年进行1次审核修订。要以落实设备设施“零缺陷”和“零故障”为目标,加强维护保养、开停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异常工况和险情实时监测预警等全过程精细管理,不断提高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水平。要主动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最大限度减少因设备运行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6、标准管理精细化。企业应坚持以国家安全生产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科学合理优化企业安全生产各项重要技术管理规范,以更严格、更精准、更精细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促进人的行为、设备运行、物料状态、环境保障、规章执行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保障安全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物料、工艺、流程等高效、可靠,消除生产安全隐患。

四、工作安排

我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已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及其他工贸企业中全面实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区煤炭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安监局、工信局、顺金工业园区管委会、周陵农业园区管委会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推进本行业领域企业实施工作。具体分两个步骤进行:

㈠制定方案(2014年5月9日至2014年5月31日):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确定本行业领域启动实施精细化管理企业名单,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将方案印发至各相关企业并报区安委办备案。

㈡全面实施(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指导监督企业单位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全面启动阶段(2014年6月前)。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任务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存在问题,细化任务措施,制订实施方案。

2、整体推进阶段(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对照实施方案,查漏补缺,全面整改,建章立制,加强内控。

3、固化提升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结合工作开展任务要求,进行检查评价,提出持续改进方向,巩固工作成果。

五、保障措施

㈠提高思想认识。各镇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上来,全面深刻领会实行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灵魂和精髓,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各镇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区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㈡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要成立专门机构、抽调精干力量负责此项工作的发动、组织、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各企业单位要成立具体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开展本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

㈢全面深入实施。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要对照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的9项重点环节和6项精细化管理任务,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进行深入调研,找准企业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精心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实施中要将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与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衔接、整体推进。

篇6: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关键词] 加薪;激励;效果

一、引言

薪酬一般可划分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以及间接薪酬(福利与服务)三大部分。加薪就是企业由于国民经济、市场竞争、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变化性,为了保持其市场竞争力,对薪酬所作的一定幅度的正向调整。它可以在基本薪酬、可变薪酬或间接薪酬任何方面的基础上调整。

一般而言,加薪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一,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或者内部一致性。这种比较所关注的是一家企业内部的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对比问题。第二,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者外部竞争性。体现为员工将本人的薪酬与在其他企业中从事同样工作的员工所获得的薪酬之间的比较。第三,绩效报酬的公平性。这种比较主要体现在,员工是否认为尽管自己所做的工作与其他员工相同或类似,但是在绩效优秀、绩效一般以及绩效不良的人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加薪差距。第四,薪酬的因人而异原则。人本主义不是平均主义,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人的收入也应该有差别。同样,加薪也应体现出员工之间的差别。

二、企业加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加薪倾向平均,体现不出核心员工的价值。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大锅饭”现象向来比较严重,就连加薪也是简单处理,大家加得差不多,体现不出员工价值贡献的差别。那些领导心想:“每人加得都一样多,员工该不会有什么想法了吧?”这种传统的薪酬做法往往得不到员工的认同,更不能说发挥其激励的效力,甚至会引发员工尤其是能力强的员工的抱怨。

2.加薪依职位级别而定,中低层深受打击。杭州某国企给员工加工资后,小李回忆说,那次加薪给他的打击很大,原以为自己的表现能得到公司的认可,获得相对较大幅度的加薪,然而他发现那些职位相近的同事与自己加的没什么区别,只要职位高就加得高。这种现象在传统的国有企业较易发生。国企“牛气逼人”,连加薪也是按照行政级别而定,职位高的加的多,职位低的哪怕你能力再强、绩效再高,在你没爬上高位之前,还是别指望能够多加。

3.加薪“厚此薄彼”,破坏团队凝聚力。加薪其实并不一定能保持员工的凝聚力,有些时候还会由于处理不当,而让企业的凝聚力不升反降。例如,有的企业加薪时给某些部门或职位加得过高或过低,“厚此薄彼”倾向过于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诸多矛盾,破坏团队的凝聚力。这些矛盾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1)部门内员工矛盾;(2)部门间矛盾;(3)员工与企业的矛盾。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部门不可能是一个高凝聚力的部门,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也不可能是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团队失去了凝聚力,没有了高效率,这恐怕不是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愿意看到的结果。

4.将加薪当万能药,忽视精神激励。薪酬机制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的话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构成双赢的局面。反之,则会让员工对企业感到失望。有些老板尝到了加薪对员工激励的甜头后,陷入了对加薪的“迷恋”,只会用加薪来激励员工,而忽视了员工的精神激励。

5.加薪手段背离企业文化,相对绩效没有上升。企业的薪酬系统应该是与公司的企业文

化相配合的。与企业文化相背离的加薪手段,在薪酬系统中就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而与企业文化相符合的加薪手段,可以起到加强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又决定和影响着薪酬系统,一个好的薪酬系统或加薪手段必须与企业文化合拍。例如,对于倾向于形成个人意识较强的企业文化,应该采用突出绩效奖金的加薪手段。

三、原因分析

1.决策层薪酬观念落后,导向不清。薪酬理念决定着薪酬的导向。很多领导对薪酬管理知之甚少,观念落后,认为加薪就要一起加,加一样多,以为这样才能提高所有员工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实际上,加薪是要通过提高部分员工的满意度,来达到提高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这个目标。在激励的过程中,员工的满意度始终是部分增强、部分减弱。加薪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公平原则、绩效原则、价值原则等。部分企业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加薪制度,没有相应的加薪原则和标准,加薪时简单处理,认为反正加薪是“好事”,怎么处理都会皆大欢喜。

2.没有遵循市场规律,违背人力资本市场的价值规律。许多国企的收入分配还没有实现与工作绩效的有效挂钩,加薪的作用难以发挥,突出表现在缺乏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尤其是那些难以量化的工作,没有有效的考核方法,也就没法根据绩效确定加薪幅度。实际上哪怕各个部门间同一级别的员工在专业技能、员工贡献及个人能力上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给予营销经理和后勤经理(比如)相同的加薪幅度显然会挫伤营销经理的积极性。企业在确定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时,可以利用岗位价值评价,从复杂性、责任大小、控制范围、所需知识和能力要求等方面对各个岗位的价值进行量化,为确定加薪幅度提供基础。

3.“官本位”思想、传统薪酬观念作祟。追求稳定的国企在薪酬制度方面也显得四平八稳。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如果得不到职位的晋升,工资奖金等只能维持在大致固定的水平,不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就是好不容易有了加薪机会,国企在分配员工加薪幅度问题上也是沿袭“传统”——注重保障功能而忽视激励功能,简单地按照行政级别确定。

4.企业内部公平问题。在薪酬设计中,员工关注内部的相对不公平远远大于外部的不公平;员工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工资水平,更关心跟其他人工资的比较。他们认为相同的工作就应该拿相同的薪酬。当员工知道身边相等工作、相当绩效的同事加薪加得比自己多时,就会感觉到领导对自己不公平,他的满意度通常会下降,同时内部员工间滋生矛盾,破坏凝聚力。

5.加薪过于滞后。激励理论中有一种理论叫成就需要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的麦克米兰提出。他指出,有高度成就的人有一个特征,即需要既实际又及时的反馈。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加薪对员工激励的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上却令人失望,表现之一就是加薪过于滞后。企业对员工行为的反馈比较实际的就是体现在薪酬的变化上,当企业对于员工表现缺乏具体及时的反馈时,也就难以很好地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数值,企业才能确定工资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加薪才能做到有科学依据,才能较好地把握加薪时机与频率。缺少了对市场薪酬的了解,仿佛“身在此山中”,加薪时就像盲人走路,没有方向与目标。

6.领导对激励理念理解偏差。近年来,部分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的技术得到很大拓展,薪酬管理更加具体化,但往往走到过度重视技术而忽视薪酬管理基本理念的极端,使得薪酬决策偏离企业的战略目标。部分领导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匮乏,他们觉得打工者图的就是个“钱”、“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实际上,仅靠加薪是不能永远有效激励员工的。作为管理者,还必须掌握其他激励方法。许多企业激励机制单一,说到激励要不就是发奖金,要不就是请吃饭,没有一个内容丰富、包含物质与精神待遇的激励机制。7.企业对福利作用认识偏差。一是随着福利项目名目的繁多,福利的规划和管理会比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的管理复杂得多,可能会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二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下企业福利和国家福利混淆,许多人将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低下部分地归咎于企业的福利制度。加之福利与服务的激励作用比较隐性,往往来得不如直接薪酬明显直接,因而部分企业对福利与服务的态度是相对消极的,许多企业宁愿多发工资,也不大愿意去搞福利。福利和服务的成本一直增长很快,在美国,雇主承担全国将近一半的医疗保险费,而医疗保险费每年以15%的比率递增;福利开支相当于员工直接薪酬的30%—40%左右。因此,福利开支对企业的人工成本影响非常大,许多企业便千方百计地压缩福利成本和预算。

8、决策层缺乏薪酬战略思想。战略性薪酬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如何看待薪酬管理的一整套崭新理念,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探讨如何通过加强薪酬战略与组织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企业的经营变得更为有效。然而,在很多时候,企业却往往因为过于关注细节问题而使得薪酬管理活动流于技术层面。这种情况主要表现是:很少真正考虑诸如“它如何帮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它是否会支持公司的企业文化”等问题。其结果就是,许多企业花了大量人力和金钱却对企业的效益没起到太大的提高作用。

四、对策

1.建立科学的加薪原则和标准。加薪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公平原则、绩效原则、价值原则等。企业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加薪制度,要有相应的加薪原则和标准,才能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核心员工的价值。为了保持薪资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的薪资要定期进行调整。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司的整体薪资水平会相应跟着变化。同时,物价指数也是整体调薪的依据。

2.遵循市场规律,不要违背人力资本市场的价值规律。企业的收入分配还要实现与工作绩效的有效挂钩,加薪的作用才得以发挥,突出表现在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尤其是那些难以量化的工作,要有有效的考核方法,这样就可以根据绩效确定加薪幅度。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绩效工资,理论上具有最大的激励性,同样的,以绩效为基础的加薪方案,既能体现客观公平原则,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员工之间的竞争。公司应改革加薪制度,改变传统的薪酬理念。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制度,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加薪方案,才能防止出现类似的“一刀切”现象,实现科学合理的加薪。

3.进行职位评估。职位评估重在解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它有两个目的。一是比较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二是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职位评估标准,使不同职位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加薪的公平性,职位评估中应实现不同岗位之间的公平。企业根据岗位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加薪,才能解决内部不公平问题。职位评估解决的是职位的相对价值,对岗不对人;而考核解决的是员工业绩,对人不对岗。加薪的依据主要是员工的工作绩效,员工的能力和业绩,并一定要在考核中集中体现。依据业绩来提升工资,用事实说话,员工不满意的情况会减少许多。此外,深入把握员工需求,了解员工需求层次,针对不同需求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了解员工加薪期望,通过某些宣传事先降低员工的期望值,也是必要的。

4.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包含多样激励方法的措施。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资需求只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因而仅靠加薪的作用是有限的。推行“人性”管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人性出发,获取激发人们行动背后真正的动力源泉。学者发现,危机、荣誉、使命、竞争、沟通、生存、兴趣和空间能带给人们最强大的行动力。基于这8种动力源泉,管理者可以开发出许许多多的激发员工热情的非经济手段,员工在收到激发的同时,也获得了需要的精神待遇。

尽管有些员工相当重视货币性报酬,但随着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个人能力的提高,他对其他报酬因素的需求也会相应提高。理念决定着决策!领导或高层需要在管理学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上好好补补课,公司可适当安排一定的培训帮助高层学习有关薪酬与激励方面的知

识,改变落后的理念。

5.公司文化导向。任何制度设计都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导向。企业关注什么、价值观是什么,在绩效考核、职位评估等制度上都会突出体现。薪酬设计也不例外。加薪应向企业关注的重点、关键岗位倾斜,引导员工向企业希望的方向努力。同时,通过向重点岗位倾斜,企业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培养“差别理念”文化激励机制的一个方面就是价值理念的激励,就是让员工们都有一种价值理念——差别理念。所谓差别理念,就是让人们用差别的眼光看待企业内部的人和事,人本主义不是平均主义,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人的收入也是有差别的,应引导员工养成这种理念,因为有这种理念才能保证企业充满活力。

6.建立相关的加薪监督机制。引入监督机制,保障薪酬制度的严肃性及有效执行。可以通过上级、同级实施监督。比如,核定员工绩效以确定加薪幅度时,可以采取上级建议、隔级核定的办法。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上下级矛盾或过度亲密引起的过高过低判断;同时,隔级核定也使得管理者可以从更高层次审视该员工的加薪的内部公平性,减少有限视野下对组织整体加薪内部平衡的忽视。

7.事先对加薪低调处理,降低期望值。在调薪时,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微妙的博弈关系。员工理所当然地希望工资尽可能高,作为企业则希望尽可能地减少人力成本。如何才能做到既可控制住薪酬,又能不使员工失望?一种方法是先降低员工对加薪的期望值,作低调处理。当员工发现其事实上的调薪幅度超出其预想时,他反而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理健康协会招新宣传单下一篇:创业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