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2024-05-05

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精选9篇)

篇1: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20日下午,我参加了教育办期初安排的师资培训,有幸聆听了泉州市教科所卓和平老师做的《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专题讲座。听了此次讲座,本人受益匪浅。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完全理解课程标准。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崭新的变化,那么,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再结合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从具体情境中理解、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教师要善于保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

二、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教学活动要注重实效,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新课标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因此,在课堂上,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篇2: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李威

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参加了优秀教师讲授的小学数学课,有幸面对面聆听了几个教学案例《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和关于“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以及关于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的讲座,讲座中列举的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三百多名数学教师。

列举了其中的经典案例就是:“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在同学们的一片唏嘘声中,徐老师轻声自语到:我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呀。刹那间,那孩子找到了投缘人,于是发表了其背后的思考。后继在吴老师巧妙的“你明白我明白但大家不明白”引导中即肯定了孩子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但又指出了孩子理解过程中的片面性,让孩子体会到“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的则更为简单明晰些。教育是点燃、教育是唤醒、教育是成全、教育应给人以希望,教育应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徐老师在她的讲座也谈到,儿童首先是活生生的人,要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儿童,要学会期待,要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因此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包容学生的错误,能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儿童重新跃起的机会。

徐老师认为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应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数学教育应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唯有参与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体验;数学教学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烙下“数学印”,即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会自省。

在培训会上,徐老师还谈到了怎样的数学适合儿童的学习?许老师认为,要教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儿童的话语系统来解读数学,教师要说儿童能懂的话,教师要鼓励儿童说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张老师老师举例兔妈妈和兔宝宝对话的故事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在许老师《估算》教学片断中到得到验证,在这节课中,我们老师连想都不敢想的“新鲜名词”出现了:大估、小估、凑估、整百不统估、四降五升法。虽然这些提法不准确、不严谨,但是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甚至是看这节录象课的几百位老师,谁又不能意会这些“新鲜名词”的意思?

这些名词不是来源于枯燥的数学书,不是出自于老师的嘴里,而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我们要培养的 是可以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数学家。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而学生获取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动态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充当一名组织者,提供学习材料,提出学习要求;充当一名引导者,提示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去做;充当一名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许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使教学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

溢着生命的色彩。

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了解了修订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白了修改由以前的“两基”变“四基”: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 了“双能”变“四能”: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讲座中列举的许老师的一个个精彩案例,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让我再次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尊重学生,怎样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篇3: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一、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数学教学就像工程设计一样, 值得挖掘和探索。要想使一堂课获得圆满成功, 教师就必须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以便教而有序、学而有趣、循而有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的激励性, 手势的提示性, 教具的直观性, 举例的恰当性,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 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学生学习高效的关键。人往往受环境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心理, 良好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情绪放松、愉悦,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起到促进作用。因此, 想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课堂上心理轻松、愉悦, 才会敢说敢想, 才有可能创新。

2. 教师应善于制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及探讨交流时间, 尽量创造机会,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遇到问题教师应先让学生思考,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 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做题方法、途径, 拓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改革数学教学, 基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上,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应注意做到:概念的教学重在形成过程, 公式法则的教学重在推导判断, 应用题的教学重在审题分析。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钥匙思路训练,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考方法。其次在掌握一般解题思路的基础上, 要有意识地通过问题和条件的变更, 引导学生思考角度或思维方法的变换, 优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摆脱常规思维定式,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逐步养成多向性思维的习惯。

例如:以测量为例, 当学生认识了线段之后, 面对各种各样的线段, 比较线段长短的问题成为关键。测量成为定量认识线段的中心, 包括单位和实测两层含义。一是“单位”, 单位的理解需要感受其实际意义, 像一张课桌的长度、一棵树的高度等。这些都是感受和理解单位不可或缺的尝试, 通过这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单位之间的差异, 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量”, 即如何实测的问题。教学的重点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 从实际问题开始,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归纳各小组使用的工具和单位, 指出其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从而导向规范的工具和单位,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使摸索的测量方法逐步走向科学的测量。

测量课是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探究课, 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究, 然后教师归纳整理。学生不仅要知道用什么工具去测量, 还要探究如何去量, 知道一切都来源于实际,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让教师明白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应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 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师生要想在课堂上互动交流, 展示真实的自我, 就必须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 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 有的窃窃私语, 有的小声讨论, 有的高声辩论。同学们积极发言, 有的学生的发言居高临下、提纲挈领, 有的学生的发言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学生们充满独特个性的发言,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 教师也要用眼神或动作给予鼓励, 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敢讲真话、讲实话, 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如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学习了分类知识以后, 学生就明确了什么是分类。我为了锻炼学生对分类的理解, 以及分类的方法, 将十几个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水果打乱放在一起, 让学生去分类, 看谁分得多、分得快。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 有按形状分类的, 有按大小分类的, 也有按自己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分类的等, 然后按分类方法的不同, 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 先小组讨论, 再让每组学生谈谈分类的理由, 鼓励讲的好的学生, 并指导讲不清理由的学生。这样做就让学生在小组实践活动中, 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学习, 锻炼了能力,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想学、乐学、会学。

篇4: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 小学数学 ;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43-0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只将教材的内容被动传授给学生,很少的考虑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因教材面向的是各地不同的学生,而具体教学时教师面对的却是个性特点分明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学会创造性的解读教材,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理解并尊重教材

教材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编绘的教学材料,它能够准确的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是进行教学的基础。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框架,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创造性使用教材并非抛开教材,而是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二、科学处理教材

1.适当删减教材内容

很多内容具有时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教材上的内容会与实际不符,因此应做适当删减。如在学习《利率》一课时,实际存款中,在2008年10月9日起,国家就暂免征收存款利息所得税。但例题及课后练习中都还出现了存款要缴纳5%利息税等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应对学生做背景介绍,并将例题及习题中的附加条件“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删去。这样,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又便于学生计算,提高了课堂效率。

2.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受到教材篇幅限制,很多教学内容并未做详尽介绍。《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适时地介绍数学的有关背景知识,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完善数学思想,以便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合理把握教材学习进度

教材中的学习内容难度高低不同,因此在教学当中,当教学难度过高时,往往一节课会变得“忙乱”,顾此失彼,从而造成知识的巩固不扎实。对此,如果每一个环节确实很有价值,应宁可放慢节奏,增加教学时间,不要一味追求教学进度。

三、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顺序

1.调整顺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认知习惯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数学广角”中《合理安排时间》时:比较教材中的两道例题,例1的问题解决方式必须突破通常的直線型习惯思维,学生较难想到,也较难理解。例2则不同,学生很容易想到煮稀饭的30分钟里是可以顺便炒菜。教学设计中,我将例1和例2的顺序调换,先让学生从易到难的学习,然后顺势而问:完成这一顿营养早餐,小明最短共需要多少时间?从而把例1和例2整合为一,既顺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奇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课时安排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将知识从整体角度进行整合。这样,能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让学生自如的根据原有的知识和思维进行新的学习。如学习第五单元百分数中《利率》后,我们可以跳过第六单元《统计》而先学习综合实践课《合理存款》,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巩固储蓄存款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顺着原有的思维促使学生了解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理财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适当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1.角色互换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以说教为主的形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一些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现代学生实际教学的需要,有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同龄的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易于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课堂上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会学得非常轻松、愉快。尤其是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他们会认真预习和事先请教家长、老师,自觉把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掌握,同时也更能体谅教师上课的辛苦,可谓一举两得,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当客座老师

虽然教师具有很多专业方面的要求,但又是大众化的职业。《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我们在家访时发现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虽然没有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但他们表达能力强,有很好的亲和力,教育教学方法得当,在“家长进课堂”活动时注意积累教学方法,在与老师交流时能提出一些独特的教学见解,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可挖掘家长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当客座老师。如:在教学《合理存款》一课,我们就可以请班级里在银行上班的家长或理财专家来上课。虽然有的家长不一定能够独立完成教学内容,但这种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让学生走出课堂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这样会造成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且十分吃力。把静止抽象的问题进行动态化处理,不仅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便于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学生通过课外观察学习的方式,增强了探究欲望,直观的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

总之,教学是一种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实际出发主动、合理且具有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和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的内涵,认识到数学的真正价值,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仁芳,朱莹,孔璐璐.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J].消费导刊,2013(10):16-17.

[2]王萍.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4):63-64.

篇5: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本人有幸参加了如此规模宏大的小学新课程改革培训(美术),培训数日,有不少收获,同时也有不少感叹。

一、培训收获

“新课程”本身就是针对旧教材,旧考纲而言。就我所培训的学科――小学美术。是不可能有知识点上的本质更改的,因为这是培养兴趣的学科,它的人文性很难有什么变动。那么,它的变化在哪里呢?

新课程的主要变化在于——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

二、整体思路

本次修订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况的把握,努力使《标准(2011年版)》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三、课程修订的具体思路如下:

1、保持原有的基本理念和学习领域,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

2、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作为修订工作的起点。

3、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

4、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

5、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

6、追求文本精致,突出可理解性

四、重新梳理了课程设计思路,包括:(1)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五、调整课程目标。

* 总目标的文字稍微做了调整,使得表述更合理。原来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的阶段目标因为与课程内容部分重复被删除了。为了文本的平衡,将原来各领域的目标作为分目标列入课程目标中。而且,依据“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

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哪些东西我们值得坚持?

1、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

2、从三维目标表述课程目标。

3、精选课程内容。

4、拓展学习方式,尤其是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以评价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

以上是本人培训后的一点认识,望老师批评指正。

篇6: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有感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谈几点感受。

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数学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数学规律,为下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再次,数学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动手认真的去做,去尝试,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总之,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数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感想

数学活动课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一、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作用与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完全改革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加强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笔者认为,新增实践活动课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与国际教学接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展数学活动课,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重新审视“素质教育”口号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仍难以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传统的教学目标、陈旧的教学方法、单调的课堂交流、枯燥的教学训练,都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也促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巨大变化。

二、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过程

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导、学、做三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说明了这一道理:“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因而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如:笔者在设计《截一个几何体》这一活动课时,做了一个前期准备:即在上课之前,便引导学生准备一些易切割的立方体材料,如萝卜、马铃薯、粘土等。在做立方体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空间图形及实践操作经验。在截几何体的活动中,笔者没有直接将书上给出的结果展示出来,而是通过学生的切与截,让他们在操作中寻求结果。然后,再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填写活动报告,总结活动过程。自始至终,都由学生占主导地位,让他们在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

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中,注重形式的多样是必不可少的,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

1、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

2、精选内容,注重普及性。

3、精心设计,渗透创新性

数学活动课,可以安排大量的思维训练内容和动手操作内容,通过这些充满了数学逻辑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励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勤思、善思,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教学的评价

数学评价是数学活动能否真正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以往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学习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

新课程需要的学习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总而言之,数学活动课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划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所以一节成功的数学活动课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研修感言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使我对于“教育部2011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体会。

新课标在 “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等方面都有一些修改。比如: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程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等。“课程内容”方面,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用规定的课程目标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步认识、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并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将这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1、通过研修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来参加这次培训,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这次的培训学习,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2、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观看学习视频使我领略到了教育专家和名师的风采,专家和名师的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引起深层次的反思。看着同行发表文章和评论,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实用性的建议和意见,认识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反思不足,努力改进。

通过远程研修,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在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感言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班学习。首先要感谢国家教育部,给我们这样一次难得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收获很大。我深知参加本次培训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天很热,也很辛苦,但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讲座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专业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水平.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好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我们要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了就应改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

二、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三、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有学生立场。

学生是个独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智慧的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要有学生立场。对学生说话的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嗓门;尽可能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并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四、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篇7: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发布者:黄秀华 发布日期:2012-04-17 我校数学组把新课标挂在校园FTP软件上,要求全体数学老师用两三天时间进行自学,然后于2012年3月13日下午数学教研时,组织了教师对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同时对新、旧课标进行比较,还结合教学实际

提出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旧课标比较】

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根据几年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组形成了的《标准》(修改稿)。标准(修改稿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例与结构做了适当调整

本次修改,在保持原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两处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明确了《标准》应以《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在前言中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同时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2、修改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理清了《标准》的设计思路

《标准》中设计思路表述的不够清晰,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对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较清晰的描述。

4、对学生培养目标做了修改

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表述方式更加合理

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

为了削弱形式化,明确指出,几何证明不限于“综合证明法”。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修改中适当减少的一些知识点。如“图形与几何”中减少10个左右的知识点;在“数与代数”中删去了“一元不等式组的应用”等。具体修改情况如下: 数与代数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第二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图形与几何

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

《标准(实验稿)》的“空间与图形”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二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与变换;(4)图形与位置。

《标准(修改稿)》的“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其中,第(1)部分大体整合了《标准(实验稿)》的第(1)、(4)部分的内容,以利于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的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标准(修改稿)》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第(2)部分除了《标准(实验稿)》第(2)部分的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相似外,还包括了图形的投影。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第(3)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坐标与图形的运动,比《标准(实验稿)》的第(3)部分内容有所增加,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

2、主要内容的修改 第一学段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3)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二学段

(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

1.统计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三个学段统计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

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标准修改稿》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以及案例

21、案例

43、案例73中也可以看到。

(4)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2.概率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综合与实践

在标准的修改中,根据课程实验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主要变化为:

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第一学段:

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具体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第二学段: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师应通过问题设计、求解过程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具体目标

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于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

3.结合实际背景,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学习新课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标将于2012年9月开始实行,而教材跟不上新课标的理念,造成老师教学

不便,如:新课标将平移中的“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改为放在第二学段,而现在所用的人教版在二年级就有这个教学要求了。

2、新课标中把旧课标里的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是否理解为“只要求会解简单方程就可以,什么方法都可以”?

3、《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评价重诊断性,轻激励性,淡过程性。

4、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篇8: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1. 注重趣味性

在设计作业内容时, 应从每一课入手, 细致入微地渗透游戏作业, 带有“玩”的色彩, 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如《认位置》一课后, 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戏;《认识物体》一课后, 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 让他们用手摸桌上的东西, 说出是什么东西, 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2. 注重探索性

教材按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 坚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以自主发挥的空间。

在教学“统计”一节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作业题:

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情可以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来?

请你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方法画一幅像书上一样的统计图。

在整个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主动去观察、操作、实验、推理, 通过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 也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积累学习方法。

3. 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 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 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 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仅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 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 通过切身感受, 来加强观念的认识。在设计此类题时, 要求教师自己应对这些量的观念有正确、清晰、完整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应做到人人练习、多多练习, 加强实践, 增加感受。例如, 学习了《克与千克》后, 家庭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 估一估, 称一称等, 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 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通过亲身实践, 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 促进理解。

诸如此类的作业, 旨在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 帮助理解知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 作业形式多样化, 具有趣味性

4.1 书面作业要创新, 要图文并茂, 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等形式, 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4.2 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 因为我们也要注

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 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如“丁呱呱和他的伙伴们”、“八戒分桃”等故事, 抢“30”游戏, 模拟购物等游戏, 这些童话故事和游戏可能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高段的学生可以阅读《小学数学报》、《小学数学》等, 也可阅读数学发现和数学史中的知识, 如高斯求和、毕达哥拉斯定律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还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从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 关于作业批改

5.1 错题处理双重化。

对于学生做错的数学题, 应要求学生除了在课堂作业本上订正, 还必须备有专门的“数学作业错题集”, 把错题写下去, 分析做错的原因, 弄清错误症结所在, 然后在旁边订正, 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这样, 学生在头脑中经过思考, 主动订正, 对错题错在哪有了深刻认识, 便于矫正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同时, 数学老师要像语文老师批改作文那样, 备有“数学作业批改记录簿”, 把学生的错题记下来, 写出学生做错的原因。这样做, 便于教师积累数学教学经验, 更利于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总结。这样做对教师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 学生错题形成原因往往是共性的, 这一届的学生解这道题会这样错, 下一届的学生学到这个知识时, 还会产生同样的错误。

5.2 批改时间课堂化。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批改, 很多老师习惯于课后去进行, 课堂大讲特讲, 总怕学生学得不透, 不敢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去支配。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数学课堂上, 应尽量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作业, 尽量做到当堂作业当堂批改完毕。这样, 对于学生做错的题目, 便于及时让学生去订正, 便于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在课内去解决。长期坚持, 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3 作业批改评讲化。

有些数学老师认为评讲作业是语文老师的事, 与数学老师无关, 那就大错特错了。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分析教学中的不足。根据学生作业批改中的反馈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作业批改后, 应根据学生作业情况, 及时讲评作业。评讲时要发挥教师“作业批改记录簿”的功效, 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讲。其实, 讲评过程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6. 用好学生错题集

6.1 学生错题集的使用要有老师的指导。

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 往往只会把错题抄在本子上, 顶多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上写上“粗心”、“没认真看题”, 不能把错误的真正原因找出来。

6.2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暴露学生真实的想法。

错题集地使用重点要在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要让学生反映出发生错误的当时是怎样想的, 是怎样做的。如:公园里有一块草坪, 安装一个射程为20米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 能喷灌到得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部分学生原来的解答是:3.14×10×10。学生分析原因:当时我想喷嘴向四面的喷射, 从喷嘴这边最末端到喷嘴那边最末端的是20米到喷到, 这就是射程。从学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的错误是因为生活经验不够引起的, 因此老师要解决这个问题, 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现场看一看喷灌的过程。

6.3 指导要具体,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篇9: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15-01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在教学任务中,规定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文化内涵,理解跨文化因素,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的缺失

1.1 顾此失彼,忽略教育的整体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语言本身的教学上,却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学生在进行英语的阅读时,也往往是逐字逐句的阅读,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中文进行注释,但是对文章的整体含义却还是无法有效的掌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语言和文化的讲解,而是如何将文化意识渗透到教学互动中,使文化和语言融合为一体。

1.2 机械的讲解不利于整体的把握

文化渗透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文化意识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差异,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只是通过英语的表象对其含义进行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这也是我国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英语交际的主要原因。当我们用习惯性的中国文化的思维去理解英语文化,会出现用词不当,影响沟通。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机械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遍一遍的阅读课文,每次阅读都设定不同的侧重点,这样则违背了整体性的规律,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1.3 人为对文章进行分割,只选择考试重点进行教学

有的英语教师往往从强调语言符号这一方面的学习,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有的学生也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课文、记生词,实际上这种思想是人为的将英语的学习进行了分割,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教学大纲划定教学重点,却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2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

2.1 积极营造英语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英语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传统风俗等多方面内容的展现,是学生了解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文化意识。

2.2 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教材的编排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的特征,因此,教材是十分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对于日常教学活动也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尤其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材,更增添了多处与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内容,只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便能够从中获得有利的素材,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提供依据。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借助语言知识的传授来渗透国外的文化意识,比如在讲解衣物的单词时,则可以利用课件总结出国外不同国家的衣物名称,如:leather coat,leather shoes,boots,worn by Canadianin cold weather, kimono worn by Japanese women, leaveskirts by Africans,然后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衣着,如:shirt,skirt,dress,sweater等进行对比,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了解了国外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主要指的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文化意识进行渗透,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进行分级要求,适当的渗透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2.3 巧借节日文化渗透文化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外的商品在我国也随处可见,国外的节日在我国也十分受欢迎。除了我国的节日之外,国外的很多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在我國也十分受欢迎,而这些节日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节日这个话题,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俗人情。如圣诞节,Christmas Day,教师可以用圣诞树、礼品盒等物品将教室进行装扮,学生一进入到教室就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在这种其恩中,教室可以将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等故事进行渗透,同时与我国的春节进行比较,让学生总结出其中的异同。每到节日,礼物则是必不可少的话题,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

3 结语

语言的学习要以文化的渗透为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小学英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于英语语言以及其语言文化的基础较差,想要不断的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必须要加强对语言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洪华英,蒋松来.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施璐嘉.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1).

[3]倪金萍.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教育界,2011(26).

[4]孙颖.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融合与文化意识的渗透[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

上一篇:2011年兔年新春祝福短信下一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新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