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 《阿里里》音乐教案

2024-05-05

二年级上册 《阿里里》音乐教案(共6篇)

篇1:二年级上册 《阿里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并用身势动作参与表演。2.在《阿细跳月》的民乐合奏听赏中,体验彝族民歌的特点。

3.参与《阿西里西》音乐游戏,边唱边玩钻篱笆洞的游戏,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喜爱民族、民间音乐。

4、掌握音乐知识:音高、唱名、手势,随着琴声唱唱做做。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体验和理解,并大胆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学唱歌曲《阿里里》

1.导入。

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同学们去云南的纳西族做客,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2.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用歌声在迎接我们呢? 3.师放范唱带,学生听赏。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一些歌词?(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师:真聪明,“阿里里”是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讲解“撒小秧”的意思。4.师再次放录音,学生跟唱。学唱《阿里里》。你们看看能不能跟纳西族小朋友学上一、二句。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生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学会的当小老师进行歌曲教唱。集体随乐演唱《阿里里》。5.为歌曲进行身势伴奏。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注意强弱的变化)(2)师弹琴伴奏,学生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3)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绪。(情绪—优美活泼,速度—中速稍快)6.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并用固定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7.参与表现。

三、欣赏《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一首民乐合奏,其中有很多彝族的特色乐器。这首歌曲写的是彝族人民在明月下,围着篝火,随着优美的音乐,载歌载舞。

1、师播放一段跳舞的录像导入

2、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

3、简单介绍跳月的故事:(略)

即换脚跳三步,空中蹬脚两下,形成五拍组合的基本舞步————“阿细跳月”

4、初听全曲

5、再听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手

6、让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

按“ X X X 0 0 ”的基本节奏型来创作、变化

7、学跳“跳月”基本舞步:

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

8、随着音乐跳起来:

将男女分成并排的两组,面对面跳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到了,首先请男女生互相问好吧!生:互相问好

三、歌曲《阿西里西》(一)教学导入

1、提问

师: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56个民族。

师:非常正确!56个民族像56朵花,百花争艳,各显千秋。

2、欣赏师:那么今天又会是哪朵美丽的花朵向我们绽放呢?请欣赏(播放《阿西里西》视频)。

生:欣赏。

师: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民族吗? 生:彝族。

3、简介

师:对。彝族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有美丽的风景和秀丽的山水,每逢节日他们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唱歌跳舞,在歌舞中跳出热情、跳出团结、跳出幸福的生活,那场景可热闹了!

4、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唱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

1、感受歌曲:(1)听录音

师:你们想不想听其他小歌手是怎样演唱这首歌的呢? 生:想。

(2)提问

师:歌曲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地

师:请说说歌中唱了什么?(听到哪些歌词,可把歌词贴到黑板上)生:回答

(3)教师出示完整的歌词(4)解释词义

师:彝族人民也有自己的语言,你们知道“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吗?是“我们是好朋友”。“丘都拉迪嗡啊”是什么意思?是表现欢快情绪的衬词。(5)师生按节奏读歌词。(师一句、生一句)师:同学们读得真棒!(6)接龙游戏。(教师读上句,同学们读下句)

2、学唱歌曲:(1)倾听音乐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休息一下,听陈老师用钢琴弹歌曲的旋律。

(2)对口型游戏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范唱,只张嘴不出声。

(3)跟钢琴轻声哼唱。(4)欣赏录音范唱。

师:他们唱得怎么样? 生:他们唱得很有感情。(5)完整演唱歌曲。

3、音乐游戏

师:《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平时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喜欢做什么游戏呢? 生:回答。松鼠钻树洞,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师:下面我们就用这首歌曲来做游戏,好不好?每—组同学商量一下选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游戏,然后告诉我。

生:回答

师:当音乐响起后,请同学们一边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一边做游戏。

生:做游戏

4、歌曲处理(讲解演唱技巧:自然大方、吐字清晰、富有感情、气息流畅、强弱力度的变化,还要有表情。)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做游戏时的心情如何? 生:很高兴、很开心!师:注意“丘都拉迪丘都拉迪嗡啊, 嗡啊,啊呀”表现了彝族小朋友召唤朋友来做游戏时的欢快的心情,大家应该唱得欢快些。

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那群少年,体会一下愉悦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再把这首歌演唱一遍。

四、音乐知识:音高、唱名、手势。

1、认识高音(re)、(mi)

2、老师带唱这两个高音。

3、老师指导学生随着音高做手势。

4、跟着琴声唱唱做做。学生边唱,边做手势。

5、听老师弹奏音组,将弹奏的顺序记下来。

五、结束语: 师: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都能热爱我们的少数民族,更加喜爱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请同学们回去后把这首歌曲唱给家人听,把你们的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 下面请随美妙的歌声快乐地跳起来吧。让我们下—节课再见!

篇2:二年级上册 《阿里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阿细跳月》并能用自己的声音或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品做出相应的反应;

2.主动学唱《阿里里》这首歌; 3 在歌表演《阿里里》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演。

教学重点:

让学生听赏音乐,并用声音或动作参与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三个旋律不同地第三乐句,以及各段之间的衔接。

教具准备: 钢琴、电脑、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阿里里》这首歌;在歌表演《阿里里》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演。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阿里里》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兴趣,自信的参与创造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唱一唱 动一动

老师弹琴,全班同学进行歌表演

三、教唱新歌、听音乐《阿里里》,你听到了哪些歌词 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2、让学生再听《阿里里》,你学会了哪些歌词,唱给大家听一听 3、学唱歌曲

4、为歌曲《阿里里》进行声势伴奏(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2)引导学生说出哪儿强些,哪儿弱些(3)全班在教师的伴奏下练习

5、情感处理

学生随音乐在教室走动,并说出音乐的特点: 情绪 优美活泼 速度 中速稍快

6、参与表现

全体学生随音乐在教室表演

四、小结评红花

五、随音乐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表演;听赏音乐《阿细跳月》 教学重点:

听赏《阿细跳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听赏音乐,把学生带到音乐情境中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共唱1=C 24边唱边做动作

55 | 6 3 | 12 34 | 5--| 44 44 | 5 2 | 54 32 | 1--| 11 45 | 6 6 | 51 75 | 6--| 51 54 | 3 2 | 1(23 45 | 67 10)||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小世界”,你们好。生:老师好

二、复习

1、分组表演,自由选择所学歌曲进行表演 《天天好心情》 《快乐小舞曲》 《小树小树》 《阿里里》 2、老师评比

以鼓励为主,为优秀组盖小红花

三、音乐听赏 《阿细跳月》 1、播放音乐,整体聆听 2、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唱歌跳舞等

3、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音乐情绪 4、你听到哪个音乐出现的次数最多

四、细听音乐主题()唱一唱

师生合作唱“主题音乐”游戏接龙 51 313 52 1 53 313 52 1 51 61 3 52 1 53 31 3 52 1()动一动

师示范在52 1的位置动起来 学生设计动作动一动

分组合作表演,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

五、音乐游戏《彝家娃娃真幸福》

1、师示范

2、学生边唱边表演

3、分成几组进行练习

4、上台表演

请四组小朋友唱歌,其他四组扮成相对应进行表演

5、老师点评

6、创作表演

师:小朋友还想到了其他动作吗?可以也试着把它编进乐曲里。生创作表演

7、评比

篇3:二年级上册 《阿里里》音乐教案

从“低位加起”是笔算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之一, 这在课改之前的人教版教材中均很明确。实践证明, 这一规范对提高笔算进位加法的正确率及学生的计算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却对此做出了修改, 把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改为“既可以从低位加起, 也可以从高位加起。”

这一修改, 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 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就此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 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进位加法。实验规定, 在二 (1) 班教学时, 按照教材编排, 同时教学两种算法, 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二 (2) 班虽然也教学两种计算方法, 但必须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算法的优劣,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规范:“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在课堂上, 由于知识正向迁移的作用, 两个班的学生都能由不进位笔算加法“既可从个位加起, 又可从十位加起”之经验, 很快得出了进位加法的两种计算方法。在 (1) 班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对两种算法的优劣没有倾向性意见, 最后选择从“高位加起”的学生占60%以上。在 (2) 班教学过程中,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关于两种算法的优劣比较,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笔算进位加法从高位加起的不便, 最终确定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从低位加起”。

一天后, 我们进行了课后测试, 发现 (2) 班除了个别学生因忘了进位出错外, 无其他错误, 正确率为98%, 而 (1) 班的学生除了犯有 (2) 班同样错误外, 还出现了15+27=312类的错误 (学生因先算高位, 个位进位的1不知如何处理, 直接写在了十位与个位之间) , 正确率为85%。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笔算进位加法如果从高位加起, 有两种算法。其一是先写好高位相加的结果, 当低位相加需要进位时, 再修改高位上的结果, 这种方法无疑是不方便的。其二是先算出高位相加的和暂时不写, 同时心算低位是否产生进位, 如果有进位, 加上进位得出高位的和。这种方法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不适合二年级小学生。当学生选择用“从高位加起”进行笔算进位加法时, 往往会因思维能力不足, 而先写好高位相加的结果, 当低位相加进位时, 有的就顺手在高位结果的后面写上了低位相加的和;有的则是对计算法则理解不清, 当低位相加进位时, 不知如何处理, 而把低位相加的和直接写在了高位和的后面。

为了进一步探究笔算进位加法的教学模式, 我们又对其他几个学校任教二年级的教师进行了调查, 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笔算加法“从十位加起”一般都避而不谈。

教材安排此教学内容的目的, 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学生在计算方面的个性, 开发学生的智力。然而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可能会事与愿违,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反而给学生的计算思维造成了混乱, 也不为一线教师所接受。鉴于以上情况, 我们建议教材对此内容进行修订:在编排不进位加法的教学内容时, 出示“既可以从个位加起, 又可以从十位加起”, 而在编排进位加法时去掉“可以从十位加起”的说法。这样, 一方面可引导教师在进行不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开发学生的智能;另一方面, 可引导教师在进行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中, 开展两种算法的比较和讨论, 使学生经历算法由多样化到规范化的过程, 达到既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二、“用数学”的题材选择正确吗?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2~6的乘法口诀”例6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图片来呈现的 (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例题的教学要求:在收集数学信息的基础上, 理解并掌握用乘法来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而刚刚上过的例5 (见下图) 也是一道用图片呈现的实际问题, 且涉及的数学知识为乘加、乘减两步计算。

教材怎么会把难的例题编排在前, 而把简单的、基础的例题编在后呢?《教师用书》是这样解释的, 例5属“式题”, 例6属“用数学”。“式题”与“用数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们一时感到迷惑, 《教师用书》也没有具体说明。

当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后, 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例5及其配套练习题全部是用图片呈现的, 图中反映的信息对列式有很大的引领作用。学生在解答练习题时, 面对着图片,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是“几个几在相加”, 而且问题的答案是可以从图中数出来的。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属于直观形象思维, 由此可见, “式题”就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看图列式。

在例6的配套练习中, 虽然不少题目仍然是以图片为载体呈现已知条件, 但图片仅仅起着引起学生注意, 使题目形式活泼的作用。学生在解答练习题时, 需要通过想象、分析来确定其数量关系是“几个几”相加, 问题的答案更不可能从图片中数出来。解题时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抽象思维来分析思考, 所以“用数学”就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教材先安排“式题” (例5) 再安排“用数学” (例6) , 其编排思想是完全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由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的脉络,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努力体现数学的运用价值。然而虽然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但“用数学”例题的题材选择却过于直观, 致使教师如不深入钻研教材, 将难以把握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 (据调查, 对于二年级“用数学”的教学, 90%的教师都是就例题教例题的) ,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

课改之后, 为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教材留有较大空白, 这本身无可非议。但一方面由于教师平常事务繁忙, 用于钻研教材、开发教材的时间与精力都很有限;另一方面有不少教师尚不具备开发教材的能力。为此, 轻视教材的作用, 盲目强调教师钻研教材、开发教材的做法极有可能会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是不可取的。

篇4: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指导(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标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了《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点拨:此题通过设置情境,综合考查了长征的过程。学生只要牢固掌握关于长征的基础知识,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井冈山会师后建立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所以D项是与史实不符的一项。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如右图),它是一把手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把枪陈列在此,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C.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

D.秋收起义

4.决定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特殊国情B.国民党的反共政策

C.毛泽东思想的指导D.苏俄的革命经验

5.井冈山成为人们“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6.在一次历史课上王老师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王老师的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7.毛泽东《长征》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红军所渡河流,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湘江 ②乌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⑤大渡河

A.②①④⑤③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

8.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主要旅游点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遵义会议会址),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瀑布)”。你认为贵州省的“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

A.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B.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在这里党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状况是()

A.已经恢复了正确的领导,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B.已经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还在“左”的错误路线上徘徊

D.正同国民党进行主力大决战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与探索。请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A 5.C 6.B 7.C 8.D 9.A

二、10.(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2)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或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家宝: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材料二:2008年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从前首相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到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的“融冰之旅”,再到福田首相访华的“迎春之旅”,胡锦涛主席访日的“暖春之旅”,两国关系逐渐走上了正常轨道。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右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温总理所说的“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和“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2)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3)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点拨:这是一道将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紧密结合的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同时本题又将中日两国从古到今的关系纵向联系,对中日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题目的最后一问体现了期待中日关系向友好和平方向发展的导向。

参考答案:(1)中日友好交往史实:日本派遣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中日之间50年不幸的史实: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等。(2)“结冰”的主要原因: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如何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3)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这首歌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遭受日本侵略期间所经历的痛苦,其中的“十四年”是指()

A.日本昭和十四年B.民国十四年

C.1931年到1945年D.1937年到1951年

2.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索活动中找到一张旧报纸(见下图),他们对该报纸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

B.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涉及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等人

C.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和平解决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通过这张报纸的报道可以看出该报纸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为是支持的

4.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5.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6.李红同学在参观下列城市的著名景点时,发出了一些感叹,其中不合适的是()

A.图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B.图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C.图三:让我们继承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

D.图四: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爆发后D.黄埔军校建立后

8.某媒体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经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这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改革开放

9.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10.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反省材料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1.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在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前提下,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选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A.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坚持的敌后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国际盟友的支持

D.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一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日战争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14.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观察图片后回答:

(1)这是哪一次会议?

(2)小明同学在看了该图片后,为图片写了如下注解:在全国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修改党章》的政治报告,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将面临两种前途的选择。以上表述有什么问题吗?

(3)此次会议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D 5.C 6.C 7.C 8.C 9.A 10.D 11.B 12.D

二、13.(1)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邓世昌,左宝贵。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义和团。(2)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胜利的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3)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篇5: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聆听《问声好》      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森林水车》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聆听《早上好》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    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       课时:2——1

教学目标:    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早上好》。

二、基本部分:

1、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早上好》及教材主题《问声好》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节奏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2——2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麻雀》。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在钟表店里》: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点。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3——1

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在钟表店里》

(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这是什么》    课时:3——2

教学目标: 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这是什么》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听唱法学习歌曲。

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钟表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钟表的声音。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编创与活动: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创造出钟表的故事。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表演《童话故事》    课时:4——1

教学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表演《小红帽》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      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小红帽》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童话故事  课时:4——2

教学目的: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2、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红帽》

(1)结合歌曲《小红帽》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小红帽》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

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聆听《小天鹅舞曲》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什么?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课时:5——1

教学目的:1、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感受体验音乐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够运用有正确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静静的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提示;请你想象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结合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有一个人在林中》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课时:5——2

教学目的:1、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4、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5)结合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6)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7)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8)结合《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我的家在日稞则    课时:6——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我的家在日稞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我的家在日稞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我的家在日稞则》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3.聆听《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提示;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选一种动作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课时:6——2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演唱,感受藏族民歌的特点。

2、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藏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3.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音乐轻轻地拍手。

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

小结.课题:期中复习     课时:7—1

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一、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中考核     课时:7—2  两课时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课题:爱劳动       课时:8——1

教学目的:

通过歌曲的演唱《劳动歌》《不再麻烦好妈妈》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劳动歌》《不再麻烦好妈妈》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听《不再麻烦好妈妈》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劳动歌

》    课时:8——2

教学目的:通过歌曲的演唱《劳动歌》《不再麻烦好妈妈》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的力度。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劳动歌》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这首音乐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音乐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

篇6: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问声好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重点: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难点:

能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课时安排:

3课时 教材简析: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人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乐曲采用回旋曲式,G大调,2/4拍。乐曲以序奏“A B A C A”加结尾的程式构成。《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歌曲为F大调,3/

4、2/4变换节拍。歌曲为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个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第二部分旋律2/4拍,旋律富有动感。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民趋势、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小麻雀》: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2、能感受歌曲不同的节拍及其强弱规律。

3、乐于评价自己与他人演唱优缺点。教学重点:

能演唱好变拍子歌曲,能感受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难点:

能体会不同拍子的不同强弱规律。教学方法:

聆听、演唱、律动

教学用具:

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 早早早,你为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什么 背上 小书 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 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 第一拍跺脚 第二拍拍手拍腿 3/4 第一拍跺脚 第二拍拍手 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

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小麻雀〉

2、复习〈早上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韵律,并能准确地演唱三拍子歌曲。

2、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能较好地演唱三拍子歌曲并乐于编创歌词。教学难点:能与人合作编创歌曲的歌词及动作。教学方法:聆听、演唱、律动

教学用具: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早上好〉

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 指名学生唱一唱。其他学生律动。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 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

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

3、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LU“轻声哼唱。

4、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唱歌词

5、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记忆歌词。

6、听录音,分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7、将六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六段,分段表演。A、分组边唱边表演。

B、学生评价

8、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A、出示图谱 B、让学生自行选择

C、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练习,尝试搭配的效果,下节课演示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演奏得协调、好听。D、分组活动。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带好水彩笔,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聆听〈森林水车〉

2、复习〈小麻雀〉用打击乐器伴奏

3、表演,〈早上好〉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

2、能听出乐曲的不同段落,感受乐曲的情绪及要素。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听出乐曲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教学难点:能在乐曲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及音乐要素。教学方法:聆听、律动

教学用具: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早上好〉边唱边表演

三、复习〈小麻雀〉

1、拍节拍唱一边。

2、边唱边表演

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提示: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4、演示:

Ⅹ Ⅹ 0∣Ⅹ Ⅹ 0║木鱼或双响筒 0 Ⅹ Ⅹ∣0 Ⅹ Ⅹ║串铃或沙球 0 0 Ⅹ∣0 0 Ⅹ║三角铁或碰钟

四、聆听〈森林水车〉

1、初听: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注意听音乐(小溪潺潺流水声,小鸟啾啾叫,仿佛轻风吹拂着)

2、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

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的农村也有这种水车。

3、复听音乐

要求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和太阳升起的感觉。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

幸福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和《 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能相互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并背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准确模唱“ s o l m i d o ” 三个音,并能用这三个音自由组合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

3、能够用动作体会和表现彝族音乐《 快乐的罗嗦》 的风格,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

4、感受《 阳光下的孩子》 的音乐情绪,能听辨出歌曲中的领唱与合唱,并能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教学重点:

演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和《 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教学难点:

能准确模唱“ s o l m i d o ” 三个音,并能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

教具准备:PPT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2、聆听领唱、合唱《 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演唱 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基本要求

1、用《 幸福拍手歌》 第一段歌词作为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导入教学。2、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并在衬词“ 阿里里” 处 8 拍手伴奏。

3、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首彝族歌曲,以及“ 阿里里” 这个衬词的含义。师生合作读歌词和衬词。

4、用师生接唱和男女生接唱等方式学唱歌词。

5、在图形谱的辅助下,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参阅活动设计中的图形谱)。

6、用舞蹈律动表现歌曲。

活动设计

1、《 彝家娃娃真幸福》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会歌曲,表现歌曲。活动准备:图谱、打击乐器 活动开始:

(1)聆听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 歌曲中很有特点的衬词是什么?学生听出之后,教师作简介: “ 阿里里” 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很快乐的意思。

(2)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边拍手边接读衬词。如: 教师读歌词,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接读 “ 阿里里”。

(3)教师引导学生接唱歌词(或唱名),用图谱辅助学生练习衬词的音高,并边唱边用手划旋律线。图谱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单手弹琴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正确演唱。在唱好衬词后,师生交换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唱会歌曲后,还可将衬词部分换成字母谱,让学生模唱衬词部分的唱名。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图谱辅助学生合作演奏乐器。可参考下图:(以两小节为例,一个方格代表一拍)

(5)用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 学生1 0个人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第 1小节拉起手,先迈右腿向右走四步,第2小节衬词时,单数学生向右、双数学生向左,与身边的小伙伴按照“ ”的节奏双手击掌。第3、4小节反方向做动作,击掌的伙伴也换成另一侧的同学。

活动策略: 在图谱的有效辅助下,通过师生接读、接唱等互动形式,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通过生生合作的形式,用打击乐器和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同时,感受合作的乐趣。

三、《 彝家娃娃真幸福》 律动设计(内为小节数)准备姿势: 双手叉腰,脚正步站立。第一段:

1 一至二拍起左脚向左交替横步,双手叉腰,如图一 第二拍,左脚再向左横迈一步。

2 按“ ” 节奏,右脚跺地三次,同时眼视二点。3 同第 1小节,只是跺脚的同时拍手。

4 动作同第 2。

5—8 动作同 1—4。第二段:

1 1 —2拍,先起左脚向前交替小跑步,双手从一位托至二位。2 按“ ” 节奏,右脚跺步,同时双手在胸前击掌。

3 起右脚向后交替退步,同时双手从三位落至一位。第二拍右脚向后退步,同时双手落至一位。

4 按“ ” 的节奏,双手胸前击掌的同时,左脚跺步三次(如图二)。5 动作同第 1。

6 左小腿按“ ” 节奏踢三次同时双手击掌(如图三)。7 动作同第 3。动作同第 6做反动作。(张安利编舞)

四、聆听 领唱合唱《 阳光下的孩子》

1 . 听辨本单元几首不同音乐作品片段,感受情绪变化,导入本课教学。2 . 聆听《 阳光下的孩子》,感受情绪及歌曲表达的内容。3 . 复听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的三个部分。

4 . 听辨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分别表现合唱和领唱。如: 听到合唱随歌曲的节奏拍手,听到领唱有节奏地点头等。

四、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2、学唱歌曲《 乃哟乃》

3、编创练习;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1、发声练习

2、练习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演唱 歌曲《 乃哟乃》 教学基本要求

1 . 用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导入。

2 . 欣赏土家族风光及舞蹈,在《 乃哟乃》 歌曲背景声中学跳摆手舞,熟悉旋律。

3 . 在视觉图谱的指引下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用多种方法模唱歌词“ 乃哟嗬”。

4 . 通过字母谱辅助唱好“ s o l m i d o ”三个音。并做接唱练习。如: 男:“ ” 女: “

”男:“

” 女:“

”。

5 . 分角色扮演“ d om i s o l ”,自由组合唱一唱。教师可根据情况使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演唱,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演唱。6 . 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土家族简单的摆手舞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基本要求:

练习时,教师可通过弹琴、范唱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三音组合的音程旋律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并借助手势辅助和听音模唱练习,逐步过渡到旋律接唱的练习。在音准为前提的基础上,再按照课本练习的提示,自由组合 “ d om i s o l ” 三个音,做一做即兴编唱的练习。以达到巩固音高概念的目的。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弹拨乐合奏曲《 快乐的罗嗦》

2、复习歌曲《 乃哟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简单的练声

二、复习歌曲

《 乃哟乃》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活动准备: 图谱课件、土家族风光图片 活动开始:

(1)走进少数民族村寨— — —看风光图片,学跳几段简单的富有特点的少数民族舞。

(2)走进土家族— — —欣赏土家风光,以及土家族摆手舞。教师解释舞蹈中姑娘们说的“ 乃哟乃” 是什么意思。

(3)教师带领学生在《 乃哟乃》 的音乐背景下跳摆手舞,感知音乐情绪。(4)师生问答形式学唱“ 乃哟嗬” 这一句,在此基础上师生接唱,教师唱其他部分,学生唱“ 乃哟嗬”。教师可参阅下图,并用手势辅助做师生接唱的游戏。

(5)在接唱歌词的基础上,换成接唱唱名,学生唱与“ 乃哟嗬” 相对应的“ s o l m i d o ”,教师唱其余部分。(6)完整聆听范唱,轻声跟唱旋律。

(7)跟琴用聆听—学唱—纠正的方式学唱各乐句。教师纠正问题,强调唱出二拍子的强拍。

(8)完整跟伴奏演唱,指导学生以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9)在完整演唱的过程中跳摆手舞,用铃鼓伴奏,进一步表现歌曲的民族风格。

活动策略: 以土家族文化为主线,通过聆听、欣赏、舞蹈、歌唱等参与形 12 式,让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图谱的辅助下,通过问答交流学唱、师生接唱等形式,启发学生能够用自信且饱满的声音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聆听 弹拨乐合奏《 快乐的罗嗦》 教学基本要求

1、复习演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从彝族孩子快乐生活的角度导入。2、教师演唱主题音乐改编而成的儿歌(见下列歌谱),学生感受其情绪,并记住主题旋律。

3、聆听弹拨乐器演奏的《 快乐的罗嗦》,数一数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可用手指表示次数,或用图形谱辅助记录。学生随琴小声哼唱以下旋律,并用手指随旋律的线条划一划。

4、按教科书提示,边听音乐边模仿弹拨乐器做弹奏的动作。教师简单介绍曲名《 快乐的罗嗦》 的含义。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随着音乐跳一跳。6、整体聆听两首不同版本的《 快乐的罗嗦》,比较两首乐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不同。并结合活页习题,填一填器乐曲《 快乐的罗嗦》 速度和力度的选项题。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

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2、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乐于参与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3、聆听《白鸟朝凤》,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巩固“X、X、X ”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教学重点:

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 和《唢呐配喇叭》,让学生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教学难点:

学唱并表演歌曲,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课时安排: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 14 —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快乐的音乐会》曲调欢快活泼、琅琅上口,从歌词来说,歌词风趣幽默,拟人化强,整体比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学生十分喜欢小动物,更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起唱歌游戏,沉浸在欢快热闹的气氛当中。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这首歌曲中还含有休止符、儿化音、象声词等,能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滋妞妞滋妞滋妞

得儿喂;的的打打的的打打的打得儿喂,初步学习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的难点之一是休止符节奏0××,还有就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节奏不一样,而且这一节奏还与休止符节奏紧紧相连,作为第一课时的新授内容,应该作为难点来解决。借助形象的图谱和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理解并正确表现休止符和不同乐器的声音节奏,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

2、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 3、乐于参与活动,增强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律动

2、过度谈话

“我们一起用手中的打击乐打出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大家准备好了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笑脸)

“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 那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一个快乐的音乐会.3、欣赏感受音乐旋律

首先是给学生听觉欣赏和感受(听!森林里传来了音乐声,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学生完整欣赏音乐,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听出来了吗?热闹吗?)[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理解想象音乐表达的欢快和热闹的意境。根据歌曲的特点,我们采用分段教学,由此引出——

二、难点节奏与旋律学习

1、解决教学难点xx xx|xx xx|xx ox|x

0|的节奏

师:音乐会上都使用了哪些乐器呢? 生:胡琴.师: 小胡琴亦称胡琴,是中国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我们常见的“二胡”、“京胡”、“板胡”等等都是胡琴的家族。教师采用我出示乐器二胡的实物,让学生模拟出它的声音“嗞扭扭”。

师:再来听一遍,你能用这条节奏来模拟读出胡琴的演奏声。“嗞扭扭”吗? 我再出示难点节奏问学生xx xx|xx xx|xx ox|x

0| 嗞

扭扭

扭扭

得儿喂

学生练习。

然后我手持小喇叭唱出“嘀嘀哒哒 嘀嘀哒哒哒哒得儿喂”从而引出难点句的旋律。学生进行模唱,然后把小胡琴的演唱也带到旋律之中。

2、解决教学难点八度大跳

最后进入到歌曲一段的学习我发出疑问“咦?你们听,音乐会上都有哪些嘉宾呢?你听出来了吗?”(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唱第一段歌曲的后半部分)

老师在这个小音符“5“下面加了一个小圆点怎么唱呢?我们来听听。学生模拟演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第一段。

2、随琴模唱第一段。

3、分角色演唱

师:“瞧,这歌曲多好听呀,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

4、解决问题:

师:“我们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第二句同学们要注意唱准歌词。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5、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师:“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随伴奏音乐演唱)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小猫、小狗心情很高兴,那么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吗?”(随伴奏音乐演唱)

6、歌曲二段的学唱

带着问题“小胡琴演奏完了,该那种乐器了。小猫小狗又会怎样呢?”来听第二段,然后用唱的形式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给与及时的纠正。最后集体根伴奏演唱。

7、小组合作,演唱第三段。

师:“第一、二段我们已经轻松拿下,那么第三段能不能自学?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第三段吧?”师:纠正错误。

师:三段已经学完了,告诉老师现在的心情又如何?(很高兴,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一唱吧。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教学延伸

“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下课的时间到了,下节课上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交响乐,让我们多多的认识一些乐器,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走出教室。”(播放伴奏音乐,师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板书设计:

快乐的音乐会

xx xx|xx xx|xx ox|x

0| 嗞

扭扭

扭扭

得儿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学习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教学重点:

1、学唱并表演歌曲。

2、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首先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活动活动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

二、寓教于乐: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该怎样完整的、有节奏的读歌词。

2、范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教师范唱)歌曲老师演唱完了

3、下面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用噜来模唱)

4、下面我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5、下面我请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

6、再来一遍。(再次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再轻声地唱歌词)同学们唱得真好,但是要注意喇叭的喇和唢呐的唢要唱的节奏准确,听老师来唱一唱。(教师范唱)我们试着来唱一唱。

7、那么下面我请同学们完整的再来把歌曲唱一唱。师弹琴生唱

8、很好,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个对唱练习,好不好?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好吗?(好)然后我们在换一换,行不行?(行)。

三、创造表现

1、下面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打击乐器,有响板、沙锤还有三角铁

下面呢请同学跟着随着音乐来敲一敲响板的节奏。

2、那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沙锤的节奏。(点击“沙锤的节奏”)请大家听一听。(听明白了)下面呢请同学随着音乐来敲一敲沙锤的节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

3、同学们敲击的非常好,那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三角铁的节奏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听一听。下面呢请同学跟着随着音乐来敲一敲三角铁的节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

同学们分组练习的真不错,下面呢就让我们共同合作来为这首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同学们表演的真好,现在就让我们敲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吧。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唢呐配喇叭》,我们还认识了两种乐曲:一个是唢呐一个是喇叭,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希望呢,在课后同学们能够学习更多的乐器,掌握更多的本领,最后让我们吹起喇叭和唢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跟着伴奏一同来唱歌一同来跳舞)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一、聆听《白鸟朝凤》,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

二、巩固“X、X、X ”节奏,复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教学内容:

一、聆听《白鸟朝凤》

二、复习歌曲《快乐音乐会》 教学重点:

即兴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头饰、音乐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

2、常规训练

二、聆听《百鸟朝凤》

1、谈话导入:

师: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

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它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它就是百鸟之王。

2、初听音乐:

我们来凝听《百鸟朝凤》,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首乐曲表现了啥子景象?让你想到了啥子?(生边听边看课件,并思虑)

3、简略介绍唢呐(出示挂图)

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是由一种名叫大鹿花菌唢呐的乐器演奏的,唢呐是我国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它的管身是木制的,上面开有八个音孔,上端装有一个细铜管,下端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唢呐最擅长模仿鸟儿的叫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唢呐是怎样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你能跟着学一学吗?

4、复听音乐。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怎样呢?

5、小结

三、设计教学情景

大家心情都不错,那这堂课我们来开个快乐的音乐会,请你们小声商量一下,音乐会上,大家想表演那些节目呢?

(学生商量,教师和学生商量,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欢迎的形式:歌、舞、小品,并建议做一个游戏。)

排序:舞蹈(或歌表演)——小品——游戏——唱歌并表演(加节奏乐器)

四、举行“音乐会”

同学!“快乐的音乐会”现--在--开--始。老师要告诉大家,凡是在今天的音乐会上,表现得好、表演得好的同学,将获得奖励,发给漂亮的头饰一个。

(一)第一个节目:歌表演《小红帽》——体验2/4节拍。

请同学们自己决定表演什么内容。表演结束,由教师评价颁发头饰。

(二)第二个节目:超级模仿秀。——巩固所学节奏时值

1、请学生模仿表演动作、叫声,并随机给学生颁发头饰。

(教师出示小狗、小猫、小鸭、大象的图片,竖着,便于写合奏节奏)。

2、教师随机评价,提取节奏

(1)小鸭: ||:X X X X | X X X X :||

嘎 嘎„„(2)小鸡: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叽 叽(3)小猫: ||: X | X :||

喵喵

(4)大象: ||: X X | X X :||

咚咚咚 咚(5)小狗: ||: X 0 | X X 0 :||

汪 汪 汪(6)请全班同学合作表演。

要求:节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慢,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动作。

(三)第三个节目:游戏“听听、走走、跑跑。”——巩固节奏,培养聆听及对音色与节奏型的反应能力。

要求:感受节奏,并变换动作。方法:双圆,反向,动作不同。

1、学自由选择节奏如:

大象: ||: X X | X X :||(走走)

小鸭: ||:X X X X | X X X X :||(跑 跑)

2、教师用小鼓区别节奏型。学生聆听表演。适时评价,颁发头饰。

(四)第四个节目:小小音乐家——复习巩固歌曲

1、(放录音范唱)全班齐唱。要求:用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

2、主持人有个问题,《快乐的音乐会》都唱了哪些乐器?你们都谁去参加了音乐会?

(学生表演,教师评价,并出示二胡、小鼓、唢呐提示.鼓励学生加动作表演

3、表演唱

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用歌声,用乐器伴奏表演》。

五、下课

同学们,在快乐的音乐声中,现在我宣布快乐的音乐会结束。

第四课 咯咯哒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三、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教 学 建 议:

一、本课可安排四课时完成。

二、本课围绕着“鸡”的学习内容展开,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较短的时间表述自己对 “鸡”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聆听乐曲的图形谱供参考,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初听乐曲后自画图形谱,便于加深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运用表现自己想象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公鸡母鸡》。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现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教学难点:

1、完整地聆听音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一、组织教学,调适学生心理。(1分钟)

1、唱《师生问好歌》,上课。

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

(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微笑的娃娃头)

二、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快乐”气氛。(3分钟)

(一)第一个节目 超级模仿秀。——巩固所学节奏时值(8分钟)

请学生模仿表演动作、叫声,并随机给学生颁发头饰。

请全班同学合作表演。要求:节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慢,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动作。

(二)第二个节目:游戏“听听、走走、跑跑。”——巩固节奏,培养聆听及对音色与节奏型的反应能力。(6---8分钟)要求:感受节奏,并变换动作。

1、学自由选择节奏如:

公鸡: ||: X X | X X :||(走 走)

母鸡: ||:X X X X | X X X X :||(跑 跑)

2、教师用小鼓区别节奏型。学生聆听表演。适时评价,颁发头饰。

(三)第四个节目:小小音乐家——复习巩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创作能力。(14分钟)师:刚才,同学们用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了一支动物交响曲。第三个节目,是什么呢?全班齐唱音乐会主题歌《公鸡,母鸡》。

(四)复习巩固歌曲:

1、(放录音范唱)全班齐唱。要求:用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创编歌词,展示比赛,培养创作能力:

1、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歌词,并小组集体编动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鼓励)

2、小小音乐家展示比赛。(学生分小组展示,学生互评,颁发头饰。)要求:情绪快乐、活泼,加动物、乐器表演。

三、综合表演:《公鸡,母鸡》(3---4分钟)选择学生创作的新编《快乐的音乐会》,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用歌声,用乐器伴奏表演》。(放录音范唱)

四、教师表演快板。

五、下课。(1分钟)

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开动脑筋,创作了很多动物声音,自编了歌曲,还作了有趣的游戏。向尊贵的客人,表达了我们的敬意。现在我宣布快乐的音乐会结束。(鼓掌,唱师生问候歌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小鸡》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我的小鸡》,在音乐声中,自由地用体态语言表现歌曲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运用表现自己想象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1、乐曲谱例

2、音乐mp3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

进入“鸡村”玩。

二、聆听歌曲、创编表演:

听音乐《我的小鸡》(欣赏乐曲第一遍)。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他们在干什么?(游戏、跳舞)

运用情景引出主题,在听、说中自然地融入到了情境中,为学生欣赏音乐做好了铺垫,自然地过渡到了感知音乐的性质。

三、结合图谱、完整欣赏。

四、分段欣赏、感悟音乐:

1、第一遍聆听歌曲时重点让学生听出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

2、边听边动:第二遍聆听时可让学生为歌曲中部分有代表性的歌词编律动,如“叽叽叽叽”、“我的小鸡”、“可爱的小鸡”、“毛茸茸的身体”等,听到这些歌词时做相应的律动。

3、第三遍聆听歌曲时可让一部分同学当“我”,一部分同学当小鸡,跟着歌词内容和歌曲节奏,自编动作进行“我和小鸡”的唱游活动,表现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感情。

三、两两合作、快乐体验:

1、两两合作,小结前面的表演,请一组小朋友示范,规范要求。

2、在一组小朋友的带领下,合作表演第二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等打击乐器,并通过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教学难点:

“脖子伸伸两翼扑扑„„”这一句的演唱,以及一个3度音准的把握。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公鸡母鸡的叫声,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 2﹑请个别学生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

二、新歌教学

1﹑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师提出问题:

(1)母鸡在干嘛?它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的?(教师范唱)

师:母鸡们在干嘛呢?母鸡是怎样叫的呀?(答案:叫咯咯)(2)打开书本朗读歌词,回答以下问题。

师:在跟读歌词之前,同学们先看看歌词,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3)按节奏拍手朗诵。

出示“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解释“两翼”。边念边做动作。请跟琴完整学唱,注意音高。然后师生对唱,唱这一句。(4)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小声的跟唱。(拍手拍腿)(5)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唱词。

师:同学们,你们说刚才我们那样唱,能表达母鸡高兴的心情吗?(师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跟唱,一起分享鸡妈妈的快乐。)

三、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鸡的一家》。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小鸡的一家》。,在音乐声中,自由地用体态语言表现歌曲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运用表现自己想象中的音乐形象。

2、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担任音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并有兴趣和大家一起唱歌、游戏,同时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歌曲《小鸡的一家》进教室,律动。[学生和老师开着小火车开始农庄之旅]

二、聆听《小鸡的一家》

导入:咦,小朋友谁在唱歌呀?

1、聆听《小鸡的一家》,问:小鸡的一家在干什么呀?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2、表演。

三、学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导入: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唱唱这个快乐的小鸡的一家吧!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曲小声地演唱一遍,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四、表演《小鸡的一家》

1、看来我们的小朋友已经被母鸡快乐的心情感染了,你们能不能边唱边表演呢?四人小组创编表演。

2、哪一组上来展示一下,评价。

3、全体学生边唱边表演。

五、游戏“找朋友”

六、总结全课

第五课

童趣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3.能用线条、点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4.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教学内容

聆听《小狗圆舞曲》和《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2.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鸟儿的叫声用手势表示出来。

3.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打花巴掌》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教学准备:

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聆听《小狗圆舞曲》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结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安排好一个参与歌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演唱好。(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4)结合歌曲提示学生

2、编创与活动:

(1)、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

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读出带词的节奏。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结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演唱好。(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4)结合歌曲提示学生

2、编创与活动:

(1)、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聆听《出发》

1.完整地聆听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2.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鸟儿的叫声用手势表示出来。

3.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三、结束部分:

第六课

跳起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四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结合琴键盘认识d、r、m,能按字母谱准确唱谱。

3、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充满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其情绪。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教学方法:

听唱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总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四小天鹅舞曲》

2、表演《小红帽》。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具有通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认识“d、r、m、f、s”五个音。

3、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器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准确的演唱《小红帽》第三乐句和第五乐句 教学过程:

一、聆听《四小天鹅舞曲》

1、初听前可结合图片或幻灯,用行动的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示: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合上音乐。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提示:请你用耳朵仔细听,敲击声音的强弱是否与音乐想适合?使学生注意乐感,培养合作的意识。

4、在适当的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表演《小红帽》

1、导语:我们刚听了《天鹅湖》的故事,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咦,这里有一篇《小红帽》的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歌曲学习

师:嘘,这里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些字。这附近有大灰狼,但是你们也不用害怕,因为只要你会唱《小红帽》这首歌曲,大灰狼就不敢伤害你。怎么办?只有抓紧时间学。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红帽》怎么唱?(1)听范唱(2)简短讨论(3)读歌词(4)唱词(5)情绪处理

师:你们唱是会唱了,但收录机的小朋友他们有意见,他们觉得你们的情绪还不够好,应该把这首歌曲描述的内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3、歌表演

师:祝贺你们今天顺利过关,我们打败了大灰狼,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边唱边表演继续前进。

4、个别表演

一名演大灰狼

一名演小红帽

四名演花草

5、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糖果仙人舞曲》。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糖果仙人舞曲》的音乐,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充满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其情绪。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等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教学方法:

听唱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洋娃娃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你们说好不好?下面,我请他自我介绍一下。

2、我胡桃夹子,我的小主人是一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她特别喜欢我,你们喜欢我吗?(学生回答:喜欢)“谢谢大家。今天我想带你们去我们‘洋娃娃、小木偶、糖果仙人’的童话王国去玩,你们愿不愿意去?”(学生回答:愿意)可是,要到童话王国可不是很容易的呀?你们要懂音乐才行。好,我们一起坐飞船去吧。”(大家随老师坐到中间的地毯上)(师:“咦!飞船怎么不1开呀?”(胡):这飞船是自动起飞的,不过要先请大家听出下面这段音乐是什么情绪的,选择对了它才能起飞。”

3、欣赏《玩具兵进行曲》(选自第二册第五课欣赏曲)

4、蹈创编音乐

师:“同学们,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糖果仙子”要给我们跳个舞,它问你们愿意看哪一种情绪变化的舞蹈,是欢快优美欢快还是优美欢快优美?

5、学生聆听音乐,区分情绪的变化,了解乐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能够欢快、愉悦的演唱,培养学生乐观活泼的情感。

2、学会歌唱表演,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表演。

3、初步训练学生歌词创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有表情演唱、表演,并且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啊老师收到从国外寄来的一封邀请信.是小洋娃娃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她的生日舞会,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吧!

二、新授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律动

1、教师随着音乐跳舞,给学生示范舞蹈。(一遍)

2、请同学听音乐跟老师一起跳。(两遍)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学生两人一组做组合动作。(一遍)

5、放音乐,完整来一遍。(两遍)

(二)学唱歌曲

1.看谱听歌曲,师提问分为几句及情绪。(一段)

2.出示歌词(第一段),师先按节奏念一遍(打节奏),学生跟读。3.师带生按节奏歌词接龙(第二段)

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生:跳呀跳呀,一二一。师:他们跳的多整齐呀,生:多整齐呀,一二一。师:我们也来跳个舞呀,生:跳个舞呀,一二一。师:我们也来跳个舞呀,生:跳个舞呀,哈哈哈。4.学生跟钢琴逐句学唱旋律。

5.学生随老师的歌声琴声唱歌曲(加歌词)。(老师帮助学生找出唱的不足的地方,纠正错误)6.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提示注意前奏间奏)。

三、深入创作

1.请学生把原来的歌词中小熊的地方改成其他的动物名,如果这样动物的叫声可以模仿的话,可以把原来一二一的地方改成动物的叫声。2.教师先举一例做示范。

3、分小组创编

(给一分钟时间讨论练习后,请小组上台展示。)及时评价。

四、小结

师:“天黑了,洋娃娃要休息了,小动物也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再见啦!”

第七课 大海的歌

教学内容:

1、聆听《大海摇篮》

2、聆听《海上风暴》

3、表演《大海》

4、表演《云》 教学总目标:

1、通过表演《大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3、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4、能发挥想像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2、学唱歌曲《云》

3、表演歌曲《云》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利用制造声响与音乐综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云》,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体验歌曲舒展平稳的节奏、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的旋律。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云》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简单谈谈大海变化无常的习性。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线段图)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

3)复听时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与乐曲一起综合成为一个生动的大海。

2、教师范唱歌曲《云》;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八课 新年好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教学难点:

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内容

1、聆听:《窗花舞》《晚会》

2、表演《小拜年》、《过新年》

3、编创与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热热闹闹过新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窗花舞》、表演《过新年》 教学目标:

1、聆听《窗花舞》、《晚会》

2、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窗花舞》

1、导入:讲故事《白毛女》

2、初听,听后说说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觉得喜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3、复听

师:你会剪窗花吗?

生:边听音乐边剪窗花,撕纸花

4、再听,自编动作表演贴窗花

三、新歌教学

1、过新年了开心吗?你是否注意到在过年时家门上贴的对联?你喜欢哪一幅?抄在课本上,读给同学们听(课前布置)

2、学生读对联放《过新年》音乐

3、放《过新年》VCD,看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咚咚咚咚呛”是什么声音?你会用动作模仿吗? 放歌曲录音学生徒手模仿打击乐器的动作

4、学唱歌曲: 重点练唱: 6 ︱ 5 3︱ 2 2 5︱ 6 —︱ 幸 福的生 活 甜呀

甜又

香 1

︱5 3 0 ︱ 5 6︱1 0 ︱ 咚

咚呛

咚 咚 呛

唱好休止处和反复记号处,让学生听录音后说说唱几遍。再采用A、连唱B、师生接唱C、生生接唱的方法练唱 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评价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选择哪些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比较叫合适? 生:自由选择

听录音边徒手模仿打击乐的敲打动作 分组编创伴奏

选一组同学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唱歌

四、创编

师:哪些节日也是很开心呢?学生创编 为新年晚会对歌

出示1 2 3 4 5 学生唱一唱

分小组编创,唱给大家听,音唱不准是教师可以用琴伴奏提示 听一听,比一比,谁编的旋律好听。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拜年》

2、用打击乐伴奏

3、聆听《晚会》 教学目标:

1、表演《过新年》

2、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过新年》 完整地唱一遍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看VCD,看后说说湖南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过新年的? 师:简单介绍湖南人民欢度新年的风俗

2、听录音,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师:你会模仿舞龙灯、狮子灯吗? 学生边听音乐边舞龙灯、狮子灯 听着音乐再来一边

4、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5、朗读歌词

跟着老师的琴声读歌词

6、学唱歌词

轻声跟录音唱词(2边)

找出喜欢唱的乐句和不会唱的地方 重点练唱:第一句 3︱ 6 1 ︱3 6 3︱ 1 6︱

月里

好耍

狮 子

灯 呀 3 1 3 ︱ 5 6 1︱ 6 3 6︱5 —︱ 耍起

那个

狮子 灯

拜个

年 逐句练唱、连唱 你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分男女个唱一段

指名学生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7、听音乐分小组编创动作 学生展示,评价 边唱边跳

8、用打击乐伴奏 徒手敲锣打鼓

用锣鼓锸等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四、聆听《晚会》

1、初听,听后说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简单介绍贺绿汀(1903--199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0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学习音乐。大革命期间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广州起义。1928年创作了《暴动歌》曾在海陆丰一带流传。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黄自学理论作曲,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钢琴。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头奖和名誉二等奖。此后进入电影界,参加歌曲作者协会,为左翼进步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写音乐,其中的《春天里》、《天涯歌女》等插曲广为传唱。半个世纪以来,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3、复听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六、小结,师生再见。

欢乐谷

《大鹿》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大鹿》,突出可爱小动物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大鹿》(1)

反复聆听歌曲。

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大鹿》怎样淘气?(2)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

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4)

分小组边唱边表演《大鹿》。(5)

加入打击乐器歌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

组织学生分小组,将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试一试。(2)

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请你唱个歌吧》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歌曲,认识顿音记号,了解其作用,并准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2、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教学难点: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发声练习:《拍手唱歌笑呵呵》、《郊游》

二、走进春天

1、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用非常轻快的歌声演唱了《郊游》,那么你们喜欢郊游吗?哦,喜欢在什么季节出去交游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在春天或者秋天出去郊游,小朋友想一想,春季去郊外游玩,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你能用身体的动作来告诉我们吗?

4、师请学生律动表现春天。

5、全体学生听音乐律动。(放伴奏音乐)

三、学唱杜鹃

1、师模仿小鸟叫“咕咕、咕咕”。

2、学生回答是什么小鸟的叫声:布谷鸟。

3、介绍布谷鸟:刚才老师模仿的小鸟叫杜鹃,也就是我们小朋友猜到的布谷鸟,因为它的叫声很有特点,“咕咕咕咕”,好像在提醒农民伯伯赶快播种谷子了,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布谷鸟,很有趣。杜鹃是一种,听到它的叫声,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在这样美丽的春天,怎么能缺少了小杜鹃的身影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学生模仿杜鹃叫声“咕咕咕咕”。

5、师:小杜鹃有特色的叫声吸引了音乐家,我们的音乐家创作了音乐旋律来表现小杜鹃,我们听听,像不像?

6、师弹奏两条旋律。

7、提问:请你再听一遍,听到最像的地方举手告诉张老师。

8、师再次弹奏旋律学生辨别并举手表示。

9、出示乐句,分析旋律中的音符:音名2、1、5和一个休止符。

10、学生学唱歌谱。

11、提问:那么我们能不能唱的时候表现出小杜鹃清脆而有弹性的叫声呢?小朋友你能唱出来吗?

12、学生按要求唱歌谱

13、介绍顿音记号。

14、学生练习顿音记号。

15、学生用“咕咕”唱词。

16、师:非常好,音乐家表现的小杜鹃好像叫了两次,这两次的叫声相同吗?是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对,一句声音位置高,一句声音位置低。

17、听音游戏:现在老师来和你们做个游戏,老师再来把这两句表现小杜鹃的旋律弹一遍。如果你听到的是叫声是比较较高的,就请你把小翅膀飞到头顶,如果听到低的叫声,请你停好小翅膀在身后。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准确听出来。

18、学生听音乐辨别高低再次唱谱。

四、歌曲学习

1、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现杜鹃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怎样,是几拍子的?

2、学生听音乐辨节拍并回答:三拍子的。

3、学生模仿鸟飞的动作感受三拍子韵律。

4、提问:你听到熟悉的旋律了吗,小杜鹃有没有为我们唱歌?

5、出示乐句:这两句就是小杜鹃的歌声,我们读一读歌词。

6、学生读两句歌词,并学唱歌词。

7、出示歌词:学生读一读完整的歌词。

8、提出要求:歌谱中还有两句歌词还没有填上,请小朋友来把这些歌词准确的填进去。

上一篇: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下一篇:温馨圣诞节祝福语,寒冬里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