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象观测发展历程

2024-04-26

我国气象观测发展历程(精选6篇)

篇1:我国气象观测发展历程

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当前我国气象观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何春燕

摘 要:文章对我国当前气象观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新观点和新理论。关键词:气象观测;发展趋势;现状 1 气象观测的基本概念

传统的概念是指借助仪器和目力对气象要素进行的测量和判定。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对象的扩充,气象观测已逐步发展为大气探测。《战略研究》对气象观测的概念予以了全新的解释:气象观测是对地球大气圈及其密切相关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气象观测是人们认识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手段,其观测数据和信息是开展气象预报、预测、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科学发展的前沿。2 当前气象观测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2.1 成绩

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气象及其他相关部门先后建立了约46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初步实施了大气观测、海洋观测和陆地观测,观测对象涉及大气、海洋、水文、冰雪、陆地、生态等多个方面。卫星和雷达观测具有世界水平。我国成功发射了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双轨气象业务卫星的少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数国家之一;沙尘暴监测网、自动气象站网、L波段探空雷达网、全球定位系统(GPS)探空站、飞机探测、风廓线仪和三维闪电定位仪等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我国气象综合探测的现代化水平。2.2 不足的地方

我国现有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还存在不足,基础研究、探测技术、探测仪器和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离现代气象观测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些台站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被迫搬迁,破坏了观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严重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比较性、代表性。有些观测数据采集手段和信息传输设备落后,能够获取的数据在时空分辨率、观测精度、观测项目及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系统监测与研究的需要。3 我国气象观测趋势展望

依靠科技进步,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探测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门类较齐全、站网密度适宜、布局合理的地基、空基气象观测网。在未来系列卫星上合理搭载大气化学、大气物理结构等探测仪器;逐步构成极轨、静止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小卫星等天基对地气象观测体系,开展对天气、气候系统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全天候、长期持续稳定的监测。实现对全球进行全天候的定量观测;对常规气象要素,大气化学成分及过程,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综合监测。

3.1天基观测系统

是由传感器在中层大气之上的以低轨(极轨)和高轨(静止)卫星为观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测平台和与其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组成的天基遥感探测系统。卫星的遥感仪器向卫星探测的“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辐射测量精度以及全球、全天候、多波段观测”发展。3.2空基观测系统

传感器在地球表面以上、中层大气以下,并以飞机、漂浮气球及系留气球、火箭为观测平台的称空基遥感探测系统,以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观测对象。根据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规范和常规高空观测规范要求,高空观测站网密度达到200km;加快国内商业航空器气象观测业务体系建设,开展航空器气象资料下传(AMDAR)的业务应用工作,开发气象火箭下投探空仪系统,建立火箭探测试验、开发和应用系统。3.3地基观测系统

地基气象观测是以地面为传感器设置平台,以整个大气圈和相关圈层为观测对象,采用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性观测系统,既是气象综合观测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气候系统观测的主要部分,是气象观测真实性检验和天基遥感探测校准的基础。地基观测系统可分为地面常规观测系统、地基高空观测系统、地基特种观测系统、地基移动观测系统。3.3.1地面常规观测系统

全部建成测量准确度高、运行可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主要建设内容是调整站网布局,完善“三站四网”,形成260个左右的国家气候观象台、2400个左右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其中一级站约900个,二级站含约1500个)、30000个左右区域天气观测站,构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天气观测网;逐步向多功能综合观测平台和多圈层观测系统转变;建设城市天气监测站网、高速公路监测网及气象资料空白区(沙漠、高原、深山、海洋、滩涂、冰川等)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网,使地面常规观测系统中的基本地面天气站网密度不超过150 km,重点地区建成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站网密度达到10~15 km,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系统。2010年前建成S波段和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主的全国天气雷达网, 2020年建成包括双线偏振和相控阵在内的天气雷达网,开展雷达综合探测业务。积极推进激光雷达的业务化应用,发展微波辐射计和毫米波雷达。3.3.2地基高空观测系统

主要负责对高空气象要素进行三维空间的定时与连续观测。布设覆盖全国的云地和云间闪电定位系统,建设国家级闪电资料处理系统,对全国闪电资料进行及时收集和综合处理,开展雷电防护及相关应用服务。

篇2:我国气象观测发展历程

1949年11月,周总理首先提出:“灵活通信网的配合是气象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1965年前后,我国试制出第一代117型气象传真机。

1974年10月,中国第一个无线气象传真广台开播。

1977年10月,中央气象局正式向世界气象组织报告了北京气象传真开播情况。

1991年7月,北京气象传真广播开始启用计算机自动播放传真图业务。传真被广泛应用在气象部门的信息传递上。气象传真把绘制好的天气图及照片,通过扫描基于PSTN线路进行点对点传输,并在目标传真机上以记录的形式复制出来,以便用于各项业务当中。目前,国内气象传真广播分为两级,一级是国家气象中心,二级是区域气象中心,每天有近300张国内外预报产品传真图经由传真系统向全国传输。除此之外,北京气象传真广播还通过有线或卫星电路与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每日定是交换传真资料。传真是气象部门的关键交互方式之一。

篇3:我国气象观测发展历程

1 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可用于海洋环境观测的海上固定平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建造的用于海洋环境观测的海上固定平台;另一种是用于海上油气开采的海洋石油平台。前者由于建造成本高,应用很少,国内批准建设数量也极少,如位于山东威海褚岛的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2]。而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的海上固定平台为海洋石油平台,从渤海到南海分布超过260座,大都为钢结、基础稳固,是我国进行海洋环境观测可利用的重要平台,其中很多平台已经在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和海洋环境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渤海的锦州油气田平台是我国每年固定的渤海海冰观测点,已持续观测超过20年。

我国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洋环境观测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已经开始,主要由石油公司和相关科研单位组织进行,其主要目的是为海洋油气开发、设计、建造和运营提供基础数据[3]。随着海洋油气工业的发展,海洋环境条件在海洋工程设计中对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海洋环境的观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石油公司委托的海上观测课题等的运行,我国在海上平台水文气象观测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果,具体体现在子系统集成逐渐成熟和海上平台观测应用日趋广泛。

1.1 子系统集成逐渐成熟

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如气象监测系统、波浪监测系统、海流监测系统、水位监测系统和温盐监测系统等。经过多次海上试验和改进,目前在各子系统研究和应用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果。

1.1.1 气象监测系统

气象监测系统包括对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监测,同时对不同层位的风速和风向进行观测,以获取风速随高的变化关系,还包括气象监测数据的集成和处理、风速风向观测设备的研究等。

海上固定平台上的气象监测系统集成和应用已较为成熟,目前也已有多个海上应用实例[4,5]。

1.1.2 波浪/水位监测系统

波浪监测系统的观测要素为波高、波向和周期,波浪观测设备包括波浪骑士、波浪浮标、测波雷达和垂线测波仪等;水位观测设备包括水下压力式和水上雷达式观测设备。此外,波浪/水位监测系统还包括数据集成和传输系统。

我国对波浪监测设备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目前也取得较大的成果;在波浪观测设备的研发上也取得较大突破,包括较早的垂线测波仪[5]和测波杆,以及波浪浮标和测波雷达(包括C波段雷达和X波段雷达)[4]。在数据集成和传输方面,使用包括卫星通信、有缆通信和微波通信等技术。

1.1.3 海流、温/盐和内波监测系统

海流的观测要素包括不同层位的流速和流向,温/盐观测为不同层位的水温和盐度,内波监测是对温/盐和海流剖面的统合观测。目前我国对海流的观测设备主要包括ADCP和单点海流计,对水温和盐度的观测主要采用CTD及T。对观测系统的集成包括传统潜标系统和国内自主研发的有缆潜标观测系统,以及数据集成和传输系统[4]。

有缆潜标观测系统有重大的优势,包括平台持续供电和数据实时传输,对海洋内波能实现长期观测和实时预警。

1.2 海上平台观测应用日趋广泛

海上平台观测应用包括短期的科研观测和长期的生产观测两个方面。

1.2.1 短期科研观测

目前已有大量科研类项目依托海洋平台进行水文气象观测,观测要素涵盖气象、波浪、海流以及水温/盐度等。这些科研类观测项目主要集中在渤海和南海北部海域,主要依托海洋石油平台开展。

2006—2007年在渤海莱州湾海域胜利油田某平台上开展水文气象要素观测[5],观测要素包括风速、风向、波高、周期、流速、流向、水温和盐度等参数,观测设备使用机械式风速仪、超声风速仪、垂线测波仪、ADCP和CTD等。该套水文气象监测系统的供电系统采用平台供电加后备电源供电,数据传输系统为水下仪器自容、水面以上仪器传输至平台电脑存储。此外,在该平台上使用国产垂线测波仪观测海浪要素,积累了垂线测仪在海上观测的经验。

在南海也开展了海上平台水文气象观测。在“十一五”期间的“863”计划课题中,研制并在南海某平台上实施水文气象立体监测系统[4],该系统集成多个子系统,包括气象监测系统、波浪监测系统、有缆潜标监测系统、供电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等。在课题研究和海上观测应用中积累大量平台水文气象观测经验,尤其是在设备研究、应用、供电系统研究和数据传输方面,为平台海上观测奠定基础。

1.2.2 长期生产观测

目前我国在近海一些海上固定平台上已经开始安装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并计划进行长期观测,而且已经在一些平台上投入运行[6]。

中国某海洋石油公司计划在中国近海约17个海洋石油平台新建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并对过去分散在各个海洋石油平台的观测设备进行维护、更换与升级,统一纳入水文气象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同时该公司发布内部管理文件,明确水文气象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运行和数据管理职责部门。后来还相继发布一系列管理办法,对系统的管理、运行与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

该水文气象监测网规划新建约17个海上固定平台监测系统,加上已有观测平台,总数超过25个,覆盖从渤海到东海、南海的整个中国近海海域。该规划将已建平台上已有的监测系统进行整合和改造,包括为科研观测建立的监测系统、气象预报服务以及支持平台直升机起降的监测系统等,将这些零散的监测系统进行数据记录并统一发送到归口单位。

该水文气象监测系统由位于各个平台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独立运行,每个子系统的观测要素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波高、波向、水位、流速、流向、水温、盐度和泥温等,由气象采集系统、波浪水位采集系统、海流采集系统、温盐采集系统、泥温采集系统、供电系统和数据存储传输系统等构成(图1),子系统的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陆地数据管理中心。供电系统还特别考虑到在台风等极端海况期间平台断电情况下的备用电源供应。

海上平台水文气象监测系统设备安装方案如图2所示。气象观测系统大多为自动气象站,根据平台结构与气象条件安装于平台高处(在渤海要求风速传感器量程不小于60m/s,在南海要求不小于75m/s);波浪水位观测系统为波浪水位雷达,根据平台结构与波浪条件安装于平台底层甲板外侧;海流观测系统为有缆潜标观测系统,带有多普勒剖面海流仪和单点海流计,根据平台结构与流场条件悬挂于平台甲板外侧;温盐传感器分上、中、下3层进行安装,泥温传感器安装于防沉板下,4个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至采集系统。此外还设立平台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安装于配电间,数据存储传输系统放置于中控室内。

在该规划中,海上平台水文气象监测系统每个子系统所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陆地数据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数据接收、质量控制、观测数据分析计算、专题报告编制以及年度观测研究报告编制等。这些数据可用于海洋石油平台施工作业、生产作业以及新建平台设计条件推算等工作。

2 存在问题

通过多年的海上观测积累,我国在海上平台水文气象观测方面具有较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少统一规划

中国海上水文气象监测的规划有过一些设想和建议[7],也出台过一些规定,如《海上船舶和平台志愿观测管理规定》[8],但总体上缺乏专门针对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气象观测的国家级规划。

当前很多水文气象观测系统都是依托石油平台建立的,石油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开采海上油气,水文气象监测系统的安装存在影响海上生产的问题,部分水文气象监测设备受平台空间的限制也存在安装位置不理想的问题。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在某些海洋石油平台上存在地方气象局、研究所和高校等多家科研单位的观测仪器,一方面造成重复观测、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给海洋石油平台日常生产、管理和运营带来影响,增加运营成本。

同时,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多数观测设备都是在平台投产后进行选址安装的,受平台空间限制,部分设备选址存在不合理问题;由于缺少数据比测,导致某些观测数据不可信、甚至不能用等问题。

2.2 海洋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

之所以出现多家科研单位的观测仪器安装在同一个平台上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海洋数据共享机制的不完善。国内关于海洋数据共享已经讨论很多年,也出台一系列管理规定,然而并没有带来所期待的共享效果。

出现数据共享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国家级海洋数据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海洋数据共享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不够明确,使得数据共享在实际中难以执行;其次,由于国内科研体制存在“有数据就有项目”现象,使得拥有数据的单位从主观上不愿意将数据共享;最后,相关海洋数据管理单位公益性定位仍不明确。目前我国存在多个海洋数据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每个系统各自管理、大量数据互不相通等问题,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海上观测数据的价值。

3 对策建议

3.1 制定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气象观测网规划,捋顺建设管理思路

建议由国家海洋局牵头,联合国内主要涉海科研院校和其他有关单位,制定发布“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气象观测网规划”,并对观测网的资金来源、建设规模、观测要素、技术方案、运行管理模式和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

规划关键要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规模与资金。根据观测需求、资金情况合理规划观测网规模,如观测要素、观测站位以及不同阶段目标等。二是主要参与单位的职责与权利。在海上平台观测网建立过程中,明确各家单位的义务,明确监测系统规划、设计和安装的责任,明确日常维护和管理职责等;在获得数据的应用方面,规范各参与单位的使用权利和范围;充分调动各参与单位的积极性;对于其他科研及生产应用单位,除在海上观测网前期设计阶段承担一定任务外,在运营和维护方面也应根据各自特点承担相应任务。

3.2 完善海洋数据共享机制

对于海洋数据建议按照3个层次进行管理:一是保密数据,公开后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泄露国家、企业秘密的,按保密数据进行管理;二是免费共享数据,国家政府部门拥有和政府资助获取的数据应完全开放共享;三是商业化数据,如企业观测的海上数据,可以按市场服务原则,实现数据付费使用等。

国家海洋数据管理的单位应打破各种利益壁垒,对各个单位所获海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对保密数据范围进行明确界定,避免以保密为借口限制数据共享;对数据共享内容、形式和范围进行明确规定,避免无实质内容的数据共享。

4 结论

我国在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气象观测方面已积累较丰富的经验,在观测子系统集成和设备集成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但尚未建立统一的平台水文气象观测网,且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通过制定中国近海水文气象观测网规划和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最终将实现全面的海上水文气象观测网建设,为海洋水文气象研究和海洋工程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

摘要:海上观测数据对海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都有重大作用,海上固定平台观测网因其在位时间长、安全可靠而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中国目前在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气象观测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系统集成、设备集成和研制。其中重点介绍中国海洋石油平台观测系统,并在观测方案、系统设备和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中国海上固定平台观测网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目前中国海上固定平台观测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海上固定平台观测总体规划和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方面提出建议,为海上固定平台观测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固定平台监测,数据共享,水文气象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曙伟,郭发东,王秀芬,等.石油平台水文气象观测监控报警系统[J].山东科学,2005,18(5):61-63.

[2]孙世超.首个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落户威海[N].威海日报,2014-11-7(001).

[3]侯言.海洋平台监测装置研究与系统集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4]谢波涛,雷方辉,王俊勤.平台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海洋技术,2013,32(1):16-20.

[5]黄必桂.渤海海浪的数值模拟和涌浪对风浪影响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6]黄振东.海洋石油平台水文气象设备安装技术[J].海洋技术,2013,32(4):96-98.

[7]罗续业.国家级海上试验场建设构想[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11):1-3.

篇4:我国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现状分析

关键词: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建国以来,我国对于农业气象观测就比较重视,具有统一的观测技术规范,在长期的农业防灾减灾中,为农业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利用先进的气象监测技术,对农业气象进行自动化观测,有效预测以及防治农业灾情,不断提升农业气象的服务质量,缓解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1. 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建立农业气象观测站,目前,我国农业气象观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自然物候、农业小气候观测,二是土壤水分观测、作物观测,三是养殖渔业、蔬菜畜牧、果树、林木等观测。传统的农业气象观测,受传统观测手段和观测仪器陈旧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不仅观测的工作量大,观测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观测工作费时、费力。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格局的不断调整,对农业气象观测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气象局开始调整站网布局和观测项目,进一步规范现代农业气象观测业务,不仅有效的改进了农业气象观测仪器,还提升了观测手段,组建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网。无论是对农作物生长状况,还是对以及土壤水分,都做到了实时、在线、自动化观测。土壤水分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土钻法,二是中子仪法,三是时域反射( TDR) 法,四是频域反射( FDR) 法等。土钻法操作简单,测量结果较准确,但是工作量大、任务太重,各种土壤墒情监测、降水渗透深度、干土层厚度等农情普查频率太高,工作人員需要常年取土,耗时费力,并且也很难做到实时、动态、连续观测,这种观测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步伐。中子仪法测量存在较大局限性,主要原因在于土壤水分存在放射线辐射。时域反射( TDR) 法测量精度与用中子法相近,频域反射( FDR) 法是根据探测器发出的电磁波计算出被测物含水量,该方法不破坏土层结构,仪器安装也比较简便。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中,利用数据采集器、水分传感器,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将检测到的信息,快速的回馈到观测网各站点中。

2. 农田小气候观测

农田小气候观测,主要是通过作物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农作物生长气候评价等,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评价提供数据和科学依据,通过对农田内和作物上方气象条件观测,伪科学评价提供数据。农田小气候观测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矮秆观测,一类是高秆观测。农田小气候观测要素相同,可根据需要设置层数,一般情况下,层次数量设置标配为三层,矮秆作物观测传感器安装高度是3 层高度,即5 cm、60 cm和150 cm,一般情况下,矮秆作物顶部高度为 1.5 m。

高秆作物观测传感器一般设置 4 层,即300cm、150 cm、60 cm 、5 cm,一般情况下,作物顶部高度为3 m。根据农业气象业务,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服务需求,农田小气候观测监测农田不同高度层光合有效辐射、地温、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等,也可根据需求扩充传感器要素。我们结合各种气象指标,利用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可动态监测到大田主要气象灾害,如冻害、高温、大风、干旱、干热风、晚霜冻等。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硬件部分,一是软件部分。硬件包括无线网络传输、外围设备、采集器、传感器等,软件主要有主、分采集器嵌入式软件。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中的主采集器,提供一个用于安装系统配置和本地通信的RS -232 口,为了方便GPRS无线网络传输,还提供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业务数据传输、WEB 服务器数据传输,同时,方便现场诊断维护。

3. 作物生长自动化观测

作物生长自动化观测,还没有进行规模化的站网建设,离业务化运行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为满足新时期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一些省、市已经开始设立田间小气候观测设备,组建作物生长自动化观测网。作物生长自动化观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物生长信息自动采集,二是图像自动识别处理。另外,作物生长信息采集手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图像传感器,一种是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器。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采集的图像分辨率较高,装距地高度 4 ~ 5 m,作物观测范围俯仰角比较固定,测面积约为36.6 m2;可以连续自动观测固定区域的作物生长情况。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器安装高度 3 m,垂直方向旋角可达90°,平方向可实现360°无障碍旋转。可以实现视频拍摄图像的自动抓拍,置定点参数等功能。自动作物长势观测系统,图像自动识别处理,主要是结合不同发育期农业气象特点,通过对发育期气象指标,图像形态、色度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作物的自动识别。目前,作物发育期识别的主要农作物有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不仅可以动态监测农作物生长变化,还可以实时提供农作物长势信息

结语: 我国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观测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动化观测技术,实现农业气象观测点面结合,提高观测的准确度,促进自动化观测能力的普遍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舜,羿智华,陈亚丹.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

[2]陈江艳,李惠,王丽娟.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4(09)

[3]于科辉,于海军.农业气象服务建设与思考[J].农技服务.2011(07)

篇5:我国手枪发展历程

1、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手枪的发展历程(2)了解世界前十性能最佳手枪(3)熟练掌握QSG92

2、教学重点:

讲解我国手枪发展历程,介绍世界前十性能最佳手枪,详解QSG92手枪

3、教学难点:

详解QSG92手枪

4、教具、教学素材准备:

黑板、投影仪、PPT课件、手枪模型等

5、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利用投影仪和黑板辅助讲解;视频穿插辅助讲解;限制时间小组讨论

6、教学时数: 两学时

7、教学过程: 7.1、引入:

泱泱中国,四大古老的发明让全世界的人惊叹不已。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以及火药的发明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近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最古老而有力的依据。其中最伟大的发明——火药,可以说是近现代手枪发明的基础与前提,没有了火药,枪的出现是不可能的。也许在近代史中我们的发明被列强使用之后成了叩开我国大门的石头,并且因此我们的历史留下了种种的屈辱。但是随着华夏民族的醒来,很多很多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随着我们的火药为他们提供的制造枪炮的基础,我们的枪炮也在不断的出现,甚至有超越之势。

那么今天我们就对我国的手枪发展进行学习。7.2、教学内容:

当代国产手枪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4年的发展历程,国产手枪走出了一条从仿制到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产手枪系列,在世界手枪的发展行列中拥有了一席之地。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手枪发展呈现勃勃生机;高科技浪潮,又推动着中国手枪向世界高水平迈进。7.2.1仿制——掀开国产手枪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还没有像样的手枪制造工业,我军装备的手枪主要是战争年代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或是战争中土法上马制造的,属于“万国牌”。手枪口径繁杂,样式各异,陈旧不堪,性能落后。这些手枪现在均已成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民兵装备陈列馆中的馆藏陈列品。

在50年代吃初期,兵工战线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以仿制为主,开始了国产手枪的发展历程。1951年,首先对苏联的7.62mm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枪进行了测绘,并成功的进行了仿制,被命名为1951年式7.62mm手枪。随后,该枪装备我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仿制工作开始走上了正轨。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图纸及技术资料,聘请苏联专家,并通过培训技术人员、调整生产线、补充与检测设备、改造工艺装置开始了产品试制工作。1954年,在51式7.62mm手枪基础上,成功的生产定型了1954年式7.62mm手枪。该枪虽然是仿制品,但对原枪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使新产品的性能更加完善。这是我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列装的第一种手枪。它的列装,宣告了人民解放军装备“万国牌”手枪的落后状况一去不复返,为新中国手枪发展史册写下了光辉的序篇。

此后,我国又相续仿制了苏联的IIM 9mm马卡洛夫手枪、1926式26mm信号手枪及5.6mm小口径运动手枪等。其中,仿苏IIM 9mm马卡洛夫手枪和1926年式26mm信号手枪分别被命名为1959年式9mm手枪、1957年式26mm信号手枪。

7.2.2 自行设计——奏响国产手枪发展的凯歌

50年代对苏制手枪的仿制为自行研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既使技术人员积累了手枪的设计经验,也使手枪的生产条件大为改观。进入60年代,兵工战线积极相应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号召,自行设计和研制了64式7.62mm手枪及64式7.62mm手枪弹,67式7.62mm微声手枪及67式7.62mm微声手枪弹。这是我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军用手枪和微声特种手枪,具有历史意义。它们的问世,标志着国产手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4式7.62mm手枪 64式手枪于1960年开始研制,1964年设计定型,主要配备中、高级军官及公安干警,用于自卫和杀伤近距离内的敌人和犯罪分子。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在50m内射击效果比较理想,在400m距离上仍有杀伤威力。初速为300~320m/s,枪口动能为230J,全枪长155mm,全枪质量0.6kg,弹匣容弹量7发,战斗射速30发/分。自动方式采用自由枪机式,闭锁方式为惯性闭锁,采用联动发射机构,设有空仓挂机、弹匣回闩和弹膛有弹指示等机构,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到位保险、自动保险和射击保险。该枪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机构齐全、携带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单兵自卫武器。

67式7.62mm微声手枪 67式微声手枪作为一种特殊用途手枪,主要装备侦察人员及其他特工人员,用于执行特种战斗任务。该枪于1956年开始研制,1967年设计定型。该枪发射67式7.62mm微声手枪弹,初速为230~250m/s,枪口动能为138J,有效射程为30m。全枪长226mm,全枪质量(含空弹匣)1.05kg,弹匣容弹量为9发,自动方式采用枪机旋转(非自动)与惯性闭锁(半自动)两种,保险机构采用手动保险和自动保险。特别是消声装置采用了与枪管整体配合式,结构比较紧凑,体积较小,并使其外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消声原理采用阻性消声和屏蔽消声,具有比较好的消声效果。实际使用表明:枪口噪音较小,且具有微烟、微光等特性。该枪结构紧凑、外形尺寸较小、携带方便、射击精度较好、操作简单,是侦察人员及其他特业人员不可多得的一支特种手枪。

7.2.3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

70年代以来,国产手枪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科研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设备与工艺不断改进与完善,制造与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为国产手枪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期间,先后有77式7.62mm手枪和80式7.62mm战斗手枪通过设计定型。其中,77式手枪是我国继64式手枪之后研制成功的又一支国产化手枪,在结构设计上有所创新,是目前我国比较先进的一支军用手枪,并列装部队使用。它的推出,表明中国手枪的发展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77式7.62mm手枪 77式手枪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研制,1977年设计定型,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二种手枪,主要配备高级军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业人员。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更适合隐蔽携带,执行特殊战斗任务。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有效射程50m,初速318m/s,枪口动能242J,全枪长149mm,全枪质量0.5kg,弹匣容弹量7发,战斗射速30发/分。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惯性闭锁,击针平移式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和到位保险。其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这在国外各种手枪中还尚无先例,利用该机构可实现单手装填枪弹或单手排除瞎火弹,提高了手枪射击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由于该枪设计独特、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单手装填射击,因此深受部队的青睐,同时也引起国外同行的注目。

80式7.62mm战斗手枪 80式战斗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战斗手枪。这是一种既可以单发又可以连发的全自动武器,国外一般称其为冲锋手枪。该枪的设计思想是拟为部队基层军官及特种专业士兵设计一种体积较小、质量较轻、威力较大、既能自卫又能突击战斗的单兵自卫武器,其性能不亚于7.63mm毛瑟手枪,拟取代54式手枪。1970年开始研制,1980年设计定型,历经10年。它配有两种可卸式枪托:一种是枪套枪托;一种是匕首枪托。装上枪托后可实施抵肩连发射击,有效射程可达150m,从而提高了手枪的战斗性能。该枪发射51式7.62mm手枪弹,初速470m/s,枪口动能617J,全枪长302mm(不含枪托),全枪质量1.37kg(含20发空弹匣),可选配10发、20发两种弹匣,战斗射速60发/分。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方式为卡铁摆动式,发射方式为单发或连发。该枪虽然没有列装部队,但是它以独到的设计、较好的性能弥补了我国在这一产品上的空白,为手枪系列化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尝试。7.2.4其他手枪

70年代后,我国在发展国产军用手枪的同时,还积极研制和生产其他种类的手枪,用以不同的目的和配备不同的人员。如84式7.62mm微型手枪、91式7.62mm4管匕首手枪及运动手枪等。84式7.62mm微型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与研制的一种手枪,专门配备于各种警卫、保卫人员,用于对付在狭小空间或近距离内出现的单个有生目标,并对周围设施不会造成破坏,如在飞机上实施反劫机行动。

91式7.62mm4管匕首手枪是我国于90年代设计和研制的为侦察兵使用的特种自卫武器。它既是匕首又是手枪,既能在与敌人格斗中用匕首杀伤敌人,又能出其不意的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杀伤50m以内的有生目标,达到以奇致胜的作战效果。

在50年代期间,我国运动手枪基本上是仿苏产品。进入60年代,我国开始自行设计、研制运动手枪。到70年代末,我国已形成了国产化运动手枪系列。如庆华牌SS01型5.6mm速射运动手枪、MS01型5.6mm慢射运动手枪、ZS01型7.62mm转轮运动手枪、BS01型5.6mm标准运动手枪、PS-01型5.6mm普及型运动手枪、西湖牌I型5.6mm慢射运动手枪。我国运动健儿在世界大赛上使用国产运动手枪多次获得射击比赛的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从80年代开始,我国为适应民用枪外贸的需求,大量开发、生产、出口民用枪支,民用手枪就是出口大项之一。我国不仅仿制生产了国际知名的勃朗宁9mm手枪、0.45英寸M1911A1式自动手枪、CZ75式手枪和P226式9mm手枪等,还自行开发了54式手枪和77式手枪系列。

80至90年代,世界范围内高科技浪潮的兴起,使世界手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结构、新原理、新材料及新工艺等不断得到应用,涌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手枪,我国的5.8mm及9mm92式手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国产手枪一定会全面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7.2.5世界前十最佳性能手枪

1意大利伯莱塔92F型手枪 2奥地利格洛克17型

3手枪美国柯尔特M2000型手枪 4德国P229型手枪 5中国QSG92式手枪 6德国HKP7型手枪 7美国鲁格P85式手枪 8美国M1911A1式手枪 9捷克CZ83型手枪 10前苏联托卡列夫手枪

很是让人可喜可贺的是,我国的QSG92式手枪在此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可谓是为我国的手枪发展在国际上添上了有力的一笔。7.2.6 QSG92式手枪 国产手枪的发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最具说服力的当属1998年定型的国产QSG92式手枪,该枪发射国产DAP9毫米手枪弹,也可发射巴拉贝鲁姆弹,全枪长199毫米,全枪质量0.76千克,枪管长111毫米,采用15发双排双进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

特点:一是枪弹侵彻力好。通过与世界名弹9毫米巴拉贝鲁姆弹进行对比试验表明:50米距离发射国产DAP9毫米手枪弹,在穿透1.3毫米厚的232钢板后仍能击穿50毫米厚的松木板,而使用巴拉贝鲁姆弹在同样条件下则不能有效穿透1.3毫米厚的232钢板。二是结构设计优化。采用全塑料握把和组件化结构,具有弹性的发射机支架,可吸收后坐能量,降低了后坐力,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系统(一般简称为92式手枪)共有两种不同口径的型号,研制这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是由军方使用部门提出的,从1987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立项,交给工业部门研制。1998年完成了9mm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2000年5.8mm手枪及其枪弹完成设计定型。

口径:9毫米 全长:190毫米 枪宽:35毫米 枪高:135毫米 全重:0.76千克 枪管长:111毫米 瞄准基线长:152毫米 初速:350米/秒 射程:50米

枪弹:DAP92式手枪弹 9*19毫米 弹匣容量:15发 全枪寿命:大于3000发 7.3、小结:

今天我们利用两个学时的时间对我国手枪的发展史、世界前十性能最佳的手枪以及我国目前最先进、性能最佳的QSG92式手枪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切实达到最初的我们学习目的。同时,这里鼓励大家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能够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对我国各种武器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使得自己的武器装备素养能够有所提高。

8、教学后记:(课后总结和反思:教师平心静气从教和学等多方面来审视自己原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将之记录下来;将原来所设想的与教学实际脱节的方面,以及具体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备课和授课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6: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任彬

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遇到许多机遇,面对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物业管理 历史 问题 趋势(宁夏大学医院环境学院宁夏银川西夏区贺兰西路498号750021)摘要:我国物业管理从旧中国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蒜素发展,逐渐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发展过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现在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并得到蓬勃发展,被人们视为现代化诚实的朝阳企业。我国物业管理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带来房屋产权格局变化,房地产综合开发带来大规模住宅小区建设,从而推动房屋管理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

1.1我国物业管理诞生发展

19世纪中叶到上世纪20年代,旧中国房地产业诞生。在这个时期,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建造了许多八九层,甚至10层以上的建筑。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代理租赁、清洁卫生和保安服务等专业性的经营公司,这是我国物业管理的萌芽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才从香港引入。1988年伴随着深圳住房制度改革,房管制度的革新也陆续展开,此后的十几年内深圳的物业管理迅速发展,从小到大,从涉外商品房到普通商品房,由传统的房管式逐步发展为专业化、企业化和一体化招投标的三化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日趋成熟,物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1.2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特点

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业管理法规更加完善,政府监管日趋规范;经过不断的行业重组,物业管理企业实力增强,市场化行为更加理性规范;专业技术重组使得物业管理的专业技术服务基本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业主维权行为趋于理性;业主委员会的运行逐步规范并开始纳入政府监管范围。[1]

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滞后于物业管理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奇怪现象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流人员、传统房管局(所)的转型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充斥着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 33 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中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的人数并不多,具备高级管理资格(如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三总师”等)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不足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

2.2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

一方面,舆论宣传缺乏明确的政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读者,缺乏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肆意扩大物业管理中的矛盾报道,或者受企业恩惠为企业摇旗呐

喊。热衷于典型事件的吵作,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对业主的理性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而深刻的思考。

2.3物业管理收费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羁绊

《条例》中规定业主的义务之一是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在物业管理中也应该贯彻“谁享用,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念还有相当的惯性,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不符等现象时有出现,许多物业公司收费范围和价格透明度低,有的公司收取物业费后,一些维修工作仍需要缴费,而物业公司提交的物业收费预算、决算等财务报告也存在问题,收费难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物业管理企业,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也遏制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4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据资料显示,1997 年底我国约有物业管理企业 7 000 家,至 2003 年底达 2 万余家,增长速度极快。建设部 2003 年颁布的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只有 78 家。尽管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相互模仿严重,既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抵御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同行的“入侵”。

2.5物业管理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从福利分房转向个人购房,随之而来产生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但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出台,近两年引发多起群体纠纷。虽然 2003 年国务院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相关部门又陆续颁布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但现有的物业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剥夺业主选择权、强迫业主接受有资质(甚至没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模式,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管理”课题组对北京 70 个居民小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住房质量引起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22.8%,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80%,随意修改规划的小区占 34.2%,产生肢体冲突与暴力冲突的占 37%,在所有这些纠纷中因公用财产被严重侵占的占 60%,这充分说明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

2.6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实践看,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物业管理开展比较早、发展快;北方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中小城市相对较慢。深圳市是全国物业管理发展较好的城市,在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 40 家物业管理资质一级企业中深圳占了 18 家;全市有 146家住宅区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占全国的 1/7.据不完全统计,2002 年底全国实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已占物业总量的 38%,经济发达城市已达 50%以上,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2]

3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物业服务伴随着房地产的发展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市场的需求正交汇于一点,那就是物业管理将不仅仅局限于安防、绿化、维修等产业链的末端服务,还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对物业资产管理方面的有效支持。

物业管理升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物业管理专业化,最根本的目标其实在于降低管理成本并使物业保值增值,这也正是对物业进行资产管理的价值所在。

资产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特指证券市场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在此不赘。广义上则是指资产管理人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依照委托人的意愿或请求,对委托资产进行管理运作,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特定目标可能是资产保值、增值,也可能是其他目标。对不动产的物业管理,即住宅区、写字楼及其他楼盘的业主委托专业机构管理,是最

典型的资产管理。

将物业管理上升为资产管理,不仅能使拥有的物业资产保值增值,更能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使其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况且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具有一定优势。

鉴于中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作为其后续产业,必将随之不断成熟。成熟的物业管理市场,是由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成熟的开发商、成熟的客户(业主)以及成熟的物业服务企业来共同实现的。资产管理作为物业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还需要各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21世纪,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由发展、完善到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物业管理行业将要进入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趋于完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的时期。对物业管理行业而言,面临质量理念和品牌理念的角逐、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等问题,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服务观念到服务方式,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定位,各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回顾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30年历程

上一篇:徐鲁《小狐狸的书桌》读后感450字下一篇:哈贝的背叛_小学想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