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及对策

2024-04-23

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及对策(共6篇)

篇1: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及对策

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及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并针对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借鉴学习国内外公共行政决策的有效经验及十八大报告文件精神,提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实现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公共行政决策是指具有公共行政权力的机关为达成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综合考虑各种需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制定并抉择方案的过程。公共行政决策结果涉及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政府和公民的“双赢”格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需实现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制度化,提高我国政府公共行政决策能力。

一、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

当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要有科学、民主的决策,因此,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优化公共行政决策是党和国家对决策提出的基本要求

党和国家一直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非常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强调不同利益诉求需要协商解决,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可见,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优化促进公共行政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将有利提高政府公共行政决策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优化政府公共行政决策迫在眉睫

我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国际性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更加复杂,这都将对我国政府公共行政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2012年12月7日,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Nexen(尼克森)公司,成为我国由史来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在此前,加拿大各地非常关心这次收购案,加拿大民调曾显示,高达70%的民众认为这个并购案可能会对于加拿大的利益、国防安全方面造成影响,此项收购案饱受波折。随着我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客观上必然要求完善政府公共行政决策,以更好地保障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政治利益。

3、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政府公共行政决策提出新要求

当今已进入科技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对决策带来的重要影响就是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变化,这无疑给政府公共行政决策在决策程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与时俱进,掌握、了解最新的技术,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二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必然要求提高政府公共行政决策速度。2009年南宁市推行的燃油助力车、超标电动车整治行动的决策夭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决策依据的技术标准已过时,从而导致决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避免此类决策的“落后”就要求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以适应科技新形势的需要。

4、适应经济活动的市场化需要,必须尽快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社会的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各方的利益诉求如何达成一致,如何在纵横交织的复杂社会关系中使政府行政处于最佳平衡点,确保政府公共行政决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这就要求政府进行决策时,以科学化、民主化的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利民为导向,充分考虑各种经济主体、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充分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近期,“缩水的营养午餐”成为热点事件,如何保障各方利益,如何使政府的惠民项目真正落到实处再次引发了大众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政府的惠民项目将越来越多,因此实现公共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将有利促进我国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社会管理的法治化,也迫切要求实现公共行政决策制度化

在构建法治社会的新时代,任何领导和各级政府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管理,因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害的决策都将承担法律责任。十八大报告在权力制约监督问题上提出了新论述,如:提出了用制度制约监督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新思路,特别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出要构建全面系统的权力制约监督制度体系,不能再只是强调单一的监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权力制约监督的主体是人民,使执政者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因此,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将迫切要求实现公共行政决策的制度化[2]。

二、我国公共行政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努力下,我国的公共行政决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成就,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众多问题。主要有:民主化程度低。行政决策主体单一,听证会异化,公众参与基本上多流于形式;科学化程度低。决策主体素质不高,决策论证不细致,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最终成为形式上的点缀;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权责不一致,决策监督体制不健全,决策监督不力等。

三、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措施

基于公共行政决策优化的重大现实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一些公共行政决策的经验做法及十八大报告文件精神,形成如下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具体措施:

1、完善公共行政决策体制

不走“千里走单骑”式的决策。首先,构建公共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从行政决策方案的制定、论证、修改到审定,都要为公众开辟方便、有效的渠道,让民意有畅通的参与渠道,使决策的制定有更充分的依据。其次,建立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基础上的公开听证制度。让群众有机会提出质疑,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以便符合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第三,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发展公共决策咨询组织,以从专业的角度对决策的可行性做出论证与判断,使决策的每个环节都经得起科学检验,确保政策的科学性。最后,要建立民主、开放、有效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建立社会公示制度,其核心就是对行政决策主体进行有力的民主监督,使其决策职权在民主、科学的管理下实施[3]。

2、注重决策的科学性

首先,提高决策者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公务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二是,完善科学、民主的依法决策程序,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

三是,建立统一客观的决策标准,有效地使用精确度较高的统计数据,正确地使用决策手段和决策工具,如积极运用先进的决策工具,如AH P 层次分析法[4];四是,重视决策延续的动态化。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适度调整相应的决策,确保政策的先进性,防止政策时滞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五是,注重决策承接的连续性。决策连续化包括决策制定连续化和决策执行连续化,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策制定,一旦事物发生变化,要相应的对决策进行修改,但不因决策执行者的变更而影响决策的贯彻执行[5]。

3、注重决策环境的法制保障

加强法制建设,将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努力实现依法行政,特别是要实现行政决策制定的法制化及行政决策执行的法制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随意性,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决策法制化是将决策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通过完善政府决策立法工作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发布程序,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评估和清理制度,强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措施为公共行政决策营造法制保障。决策法制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障,以法律的形式将公共行政决策确立下来有利于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有利于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有利于对政策不太妥当的地方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调整和改善。

4、强化行政决策监督和问责

实行决策责任制,强化行政决策监督和问责。把“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制”转变为主要决策者负主要责任制,从本质上抑制不负责的决策行为,让决策者必须谨慎做出决策,避免决策者的“近视决策”和“盲视决策”,避免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实行引咎辞职制或签订责任状,从而避免责任落空。建立权责一致的公共行政决策体制,已是政府公共行政决策发展的必然要求。明确权责一致的公共行政决策主体,使决策者真正具有相对平衡的权力能力和责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让决策者在行使权力时想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力求避免决策失误。

参考文献:

[1]赵汝周.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现实意义分析.《论管理》.2009

[2]《十八大工作报告》

[3] 郭荣军.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启示.《保定师范专 科学校学报》.2007

[4] 谢东、赵泽洪、梁亚樨.论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社会发展》.2007

[5]刘 燕.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决策及启示.《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

篇2:论我国行政问责的现状及对策

目前, 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 经常可以听到诸如“行政问责制”、“官员问责制”和“行政首长问责制”之类的话题。然而, 对于到底什么是行政问责制, 法律却没有明确的界定和统一的解释, 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其实, 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度起源于现代的西方, 它所体现的是所谓“责任政府”的原则, 是现代民主和宪政原则的一种重要的制度。责任与权力是相对应存在的, 行政权力的行使对应的是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应当负有的责任。对于政府而言, 有权力就有责任, 有责任就会导致问责。政府的意志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问责的最终结果需要具体职位上的个人来承担。即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过程中, 有义务接受相关主体对其工作业绩或社会效果所进行的监督和质询。如果其违反法律的规定, 怠于履行职责或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滥用职权或有其他不正当行为, 由法定的问责主体提起的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法律制度。简单地说行政问责就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后所要承担的 (否定性的) 法律后果。

二、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困境

(一) 问责主体不全面, 缺乏有效的人大问责

从我国目前的规定和实践来看, 行政问责主体虽然出现了党委问责、政府问责与人大问责并立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但行政问责的主要格局仍表现为“以党政层级问责为主, 以人大问责为辅”。所谓人大问责, 其问责程序往往是根据党委和政府的决定而启动, 其问责的结果也往往依党委和政府的决定而作出。因此, 人大的问责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程序上的意义, 而非实质意义上的问责权的行使。

(二) 问责对象混乱, 未能体现行政问责制的特殊意义和功能

目前我国关于行政问责的对象的规定, 不同性质的规范性文件, 不同地方的规范性文件都存在很大差异。主要分歧在于三个方面:其一, 是否包括司法机关或权力机关工作人员;其二, 是否包括行政首长或负责人之外的其他工作人员;其三, 是否包括行政机关本身。不仅如此, 各规范性文件对问责对象的表述比较笼统, 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首长”、“政府主要负责人”等用语。

(三) 问责程序缺乏规范性、公正性及透明性

目前我国现行的问责制标准模糊, 可操作性不强。大多数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规定多是原则性、宣言性规定多, 细化性、可操作性规定少。问责制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 其实践最早是从应对突发事件开始起步的, 而大多数“火线”问责均为时间紧迫、问责的影响与意义非同寻常, 对程序要求上并不是十分严格。因此, 在设计和实施之初难免有漏洞, 问责程序缺乏规范性、公正性及透明性。

(四) 问责官员重新任职的制度不完善

在法治国家, 公职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并且具有法定的理由。而在被问责官员复出问题上, 我国目前仍是以政策为导向的, 且这些规定、文件等都存在着严重的模糊性。在规定中没有明确被问责官员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内可以复出, 这就给一些人有了钻“空子”的空间, 从而导致所谓最快“三天”复出的典型案例。

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

(一) 强化人大“异体问责”, 实现真正的问责主体多元化

如何加强人大在行政问责中的作用, 健全完善人大的问责机制,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各级人大对于政府和政府工作的监督问责权力。要通过立法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刚性监督问责的权力。二是细化人大问责的方式。在询问、质询和调查方面, 要进一步明确规定询问、质询和调查的方式、步骤和时限, 使其更具操作性。

(二) 理清问责对象, 体现行政问责的实质

问责客体的确定性关系着行政问责制的落实情况, 一套科学合理的问责机制, 必需明确问责客体。一是对行政正职问责和对行政副职问责的关系。因为行政问责事由的出现多与行政正职不当履行职责的行为有关, 因此行政问责首要对象应当是行政正职。同时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 在对行政正职进行问责的同时, 负有分管职责的副职也应当一并问责。二是对直接责任人问责与对间接责任人问责的关系。行政问责事由出现以后, 除了对直接责任人予以问责外, 是否需要对间接责任人一并问责则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三是对执行主体问责与对决策主体问责的关系。应针对问责事由的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合理归责, 而不应当“眉毛胡子一把抓”、“随便找个替死鬼”。

(三) 问责程序规范化、合理化

在整个行政问责制的立法上, 问责程序的确定相当重要。因为对问责对象责任的追究不仅与该公职人员的自身权益密切相关, 而且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及社会管理也会带来巨大影响。行政问责制必须要用程序来保证其健康发展。正当程序是问责制沿着法治的轨道前进、防止陷入人治误区的保证。问责程序根据其所处时间阶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程序启动阶段、程序进行阶段和程序终结阶段三个部分。

(四) 完善问责官员“重新任职”机制

“高调问责、低调复出”的不正当作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建立规范有序的问责官员重新任职机制, 需要确立两个方面的标准和制度, 一是问责官员能否 (下转第109页) (上接第86页) 重新任职;二是问责官员如何重新任职。前者所解决的是官员重新任职的实体标准问题;后者所要解决的是官员重新任职的程序要求问题, 只有符合这两个方面的条件, 问责官员的重新任职才是一种正当的重新任职。

参考文献

[1]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34.

[2]毛寿龙.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J].浙江学刊, 2005, (01) .

[3]顾杰.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J].理论月刊, 2004, (12) .

[4]沈静涛.行政问责制下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4) .

篇3: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优化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 政府 决策优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才逐渐兴起的。2003年初春,在我国发生的“非典”事件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对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使我们对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概念界定

关于“公共危机”,目前国内有不少称谓,如“突发性危机”、“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等;为了区别企业等私部门的危机,又有了“公共危机”、“公共部门危机”、“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政府危机”等概念。对于什么是公共危机,我国学界讨论的并不多,大多是借用国外学者对“公共危机”的定义,其中普遍倾向于采用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的观点:即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

所谓的“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2]。随着全球范围内公共部门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相对于私部门危机管理而言,学者们将更多的笔墨转向了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还有“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等两个经常出现的概念。“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外延上有所差异。

近年来我国学者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除了少数以“企业公共管理”或“企业危机公关”等为关键词外,其它冠以各种名称的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一般都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危机管理。

2 政府决策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

由于公共危机所特有的破坏性、公共性、紧迫性等特点,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对政府全面治理能力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的决策与处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政府的责任使政府成为公共危机管理最主要的承担者,而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其制定与执行决定着公共危机化解的成败。反之,通过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亦能对政府决策有所促进。

2.1 公共危机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非常规化的决策过程 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是民众选举的产物,政府的权利是民众赋予的公共权力,现代民主政治程序使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既能体现民众意愿又能受到民众监督。因此,现代国家的政策普遍被称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一种社会的公共选择的过程。而公共危机决策则是典型的非常规化决策,具有明显的不可逆转性,需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和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重大决定和快速反应。

2.2 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决策的促进 公共危机管理往往要求政府采取非常态的政策手段,来应对和解决危机。面对以处理公共危机为内容的决策,政府在其政策制定的程序设置上必需做出调整,如:在传统的政策议程基础上辅以公众议程、媒体议程等,形成多元良性互动,以增强公众对政府决策及其执行的认同和支持,扩大决策者的注意力资源,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度。同时,政府需要实时监控政策实施的效力和效果,并根据公共危机的发展态势,及时做出政策回应以增强其针对性。

2.3 政府决策关乎“危”、“机”转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既要果断应对难以预料的“危”害,又要敏锐发现非常状态下蕴藏的“机”遇,理性认识危机事件中“危”、“机”并存的双重效果性、相互依赖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现时的和长远的之分,如果决策者能正视危机并措施得力,危机便可能促进制度的革新和环境的变革。因此,政府决策需考虑如何转“危”为“机”,促进公共危机之后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

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优化

3.1 政府决策的目标确定 确定决策目标是有效化解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对于公共危机情境下的决策,其目标应当是尽量使决策者能够摆脱被动,掌握主动,取得公共危机管理力,以控制和化解公共危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使得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政府在决策之前应该先掌握危机性质、时间、原因、规模、发生地等有关信息并加以准确分析和认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组织开放化、网络化的特征,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政策制定体制,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公布机制,拓展公民的多种参与渠道。

3.2 政府决策的原则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要部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生命安全为重、以人的生存环境为要,用最有效的措施保护人,尽最大的努力拯救人的生命,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和一切活动,必须以此为基础和旨归。决策时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才能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在提升政府决策合法性与效率的同时,增强社会的协调性与稳定性。

3.3 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 在公共危机发生的特殊时期,部分政策或制度出台仓促,很容易出于公共安全的目的而损害部分群体的利益。多元主体(即政府、利益集团、公众、媒体舆论等)的政治互动就可以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以影响,促进政府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化,有效遏制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违规和侵权行为。为此,政府要及时公开、披露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信息,运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将政府组织制定和修正政策的过程与公众沟通,保障其能够充分参与决策过程,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决策社会环境。

3.4 政府决策的“外脑”运用 公共危机情境下,决策环境瞬息万变,政府部门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决策,如何充分发挥专家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关键。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学科互补和综合优势以及在信息分析、科学预测、制定方案等方面的强强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理性程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5 政府决策的复杂化问题处置 急剧的社会转型,深刻的社会变迁,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及其连锁反应,考验着政府处理复杂化问题的能力。首先,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配套建设,弥补公共危机决策的制度缺陷。其次,需不断提高决策者的素质,提高决策者的群体能力,优化决策群体的人员构成,强调群体内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增强决策群体对危机的感应、认知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3.6 政府决策的公民社会作用发挥 政府需要具有整合动员公民社会的能力。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行动主体是各种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能够弥补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失灵”的缺陷,增强全社会承受风险的能力。

让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应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监督者和反馈者。“任何旨在预防和解决公共争议的措施的执行,其基础必然是拥有一个充分知情的群体”[4]。首先,公共危机发生之后,公众作为直接的接触者,成为最可靠的危机信息提供者与反馈者,有助于政府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危机的决策。其次,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由于牵涉相关利益者众多,为避免争议和保证政府行为的公平、正义,公众及公民社会组织的介入和监督就十分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道德风险和政府寻租行为。最后,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能够向政府提供最为客观和准确的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信息,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客观总结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互相推诿、隐瞒事实和淡化影响的倾向。

参考文献:

[1]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1):75.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7-9.

[3]张小明.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5):20-22.

[4](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1.

本文为2011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HZ201140)的研究成果之一。

篇4: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及对策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创造了政治条件

民主的含义就是“统治归于人民”或“人民主权”, 亦即由全体人民平等地, 无差别地参与国家决策和进行国家管理, 这是民主最原始, 最简单的含义。①古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就是这种直接民主形式, 随着民族国家兴起后, 由于时空限制, 直接民主难以实现。因此, 只能通过代议制方式 (推选代表的形式来委托代表) 实行国家的管理。我国1982年《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同时规定“人民依照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管理社会事务”。从宪法层面确定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包含了代议制形式与人民直接参与的形式。王锡锌教授对民主的理解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从宏观政治层面, 认为其是一种国家的政治制度安排, 代议制民主是其主要形式;第二是微观的生活层面, 体现在行政决策过程, 社区的治理等, 公众的参与是可行也是必要的。这些年来, 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政治民主的发展:减弱对信息的控制, 赋予公众广泛的知情权;重视公众的利益表达和诉求, 尊重公众表达的自由;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以增强公众参与的能力;促进多元利益主体的沟通, 以解决冲突和矛盾等等。政治民主的发展促进了微观民主的迅速发展, 行政决策作为微观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获得了巨大发展。这意味着公众参与所形成的科学论证应贯穿到行政决策整个过程中, 表达和平衡不同利益需求, 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化。因此,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了行政决策公众参与, 为其创造了政治条件。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主体性地位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越发尊重公众的意思表达, 凸显公众参与的价值, 顾及公众利益需求, 发挥公众在决策中的创造性, 公众参与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从改革这几十年来看, 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公众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 行政决策机关与公众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在这种模式下, 治理被简化为决策者对人和事的单向管理, 决策者对公众的政策偏好甚至需求进行塑造, 公众独立的需求和政策偏好则缺乏有效的政策输入途径。”②公众基本上无法参与到行政决策的过程中, 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实行。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 以主体的独立、自由、平等、竞争为特征的经济形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公众人格权利上的解放, 个体经济的独立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市场的竞争, 可以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获得个人财富以及为社会创造财富。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 而不为其他主体所强迫, 只存在主体间的自由与合意。这种自主性地位的提升, 使得公众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对行政机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回应, 他们希望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行政决策中来, 要求决策更多地体现自己的偏好。

三、法治的发展为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提供了平等、公开的法治理念

平等、公开和正当程序是法治的基本要素, 也是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基本要求。

(一)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是整个公众参与制度的基石”。③行政决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运行有赖相关公民的积极参与, 而参与到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只有处于与行政机关平等的法律地位, 才能构建起双方的信任, 这也是双方能够沟通的前提。“沟通是现代社会消除冲突的一种平衡和补救机制”, ④行政机关在决策过程中与公众对于矛盾进行意见的交换、商洽和协调, 能够有效化解冲突, 双方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在此情形下, 行政机关既能够保存其社会治理的权威性又能获得决策的正当性。而公众也能够在不破坏社会秩序和非和平的手段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这种平等沟通的结果将会带来行政决策机关和公众的进一步协商和合作, 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二) 、政府信息公开一方面意味着行政机关将相关的行政信息公之于众,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它们需要公众对行政行为 (决策) 作出恰当的反应———我们不能认为政府公开信息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告知。

更何况,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行政机关应把自己“暴露”于公众的目光下, 让公众了解其决策的过程, 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质疑, 2007年国务院专门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让公众有机会参与政府活动中来, 以更好的保障公众的参与权。

行政决策领域是公众参与行政实践十分广泛的领域, 公众参与渗透于城市规划、政府财政预算、公共产品和服务定价等行政决策过程, 为决策的民主科学化起了巨大作用。当然, 有果必有因,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兴起有其现实条件, 这些现实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公众参与在决策中更加广泛深入也就顺理成章了。

注释

1王绍光.民主四讲[M].上海:三联书店, 2008.2.

2王锡锌, 章永乐.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从管理主义模式到参与式治理模式[J].法商研究, 2010 (5) .

3温恒国.平等:公众参与的制度基石[N].光明日报, 2010-4-14.

篇5: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及对策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渐频繁, 法律授予了水行政执法特殊的使命。同时, 也对水行政执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水行政执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1 当前水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水法规的宣传方式和方法需要改变

《水法》及水法规相继出台, 逐步完善了水法制体系, 但是在宣传时所采用的仍是宣传车、标语等一些老套的方法, 内容总是千篇一律的口号式, 每年只用很少的时间在街上一走一过, 群众只知道“法”, 根本不掌握某项法规的真正内容, 更不知其精髓, 所以, 宣传了多年《水法》功夫没少下, 力气没少费, 实际达到的效果甚微。

1.2 执法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

水政工作人员和水政监察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水政工作人员和水政监察人员大都是学水利专业的, 他们对水利专业技术掌握得很多, 对水行政执法有利, 但对法规知识却知之不多, 给人以“现学现卖”的感觉。甚至还有没有学历的, 学法律的很少, 对有关水利的法律法规掌握、钻研得不够, 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对水法规及相关法规掌握得不牢, 有些人在查处水事违法案件过程中, 难以界定该案的性质, 处罚的手段和尺度, 给行政执法部门带来败诉和行政赔偿等问题。

1.3 水行政执法规章制度不健全

水行政执法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 没有铁的纪律来保证、约束水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 将很难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目前, 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或只是部分地建立起监督机制及行政执法责任制等项制度, 影响了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质量。

1.4 执法力度不够

由于水政工作客观存在的困难, 加之行政干预、执法人员本身素质水平不高等影响, 致使水利执法力度不够, 还有一些领导对水政工作重视不够, 重建轻管思想仍然没有根本转变, 水利工作的重点仍是立项要钱、搞建设, 不少领导的观念没有转变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上来, 对水政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认为水政工作可有可无, 另外水政机构、人员、编制没有根本解决、水政工作的性质要求其机构、人员、编制都应是行政系列, 水政机构应是单设机构。

1.5 水行政执法中调查取证难

在水事违法案件中, 有很多案件无法在实施过程中监察到。由于《水法》及水法规没有可行的强制性措施, 一些管理相对人采取避而不见或不予理睬的态度拒不配合, 更有甚者, 态度蛮横, 谩骂打击、围攻水政执法人员, 一些旁证害怕报复, 不敢做证, 给水政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影响了水事案件的查处。

1.6 执法装备不全, 办案经费没有固定渠道

由于执法专职队伍刚刚建立, 有些规定还没有以政府或财政部门的名义出台, 水政执法装备没有统一, 配备不全, 在行政执法工作中, 常常受到人身伤害, 安全得不到保证, 有时因装备落后贻误了查处时机。另外, 水政执法办案经费短缺, 水政工作缺乏最基本的工作经费、立法、执法、水法宣传等各项水政工件都需要经费, 而各级水政机构却没有专项水政工作经费, 没有必要的经费来源渠道, 缺乏必要的执法办案装备、工具, 甚至工资都保障不了, 有的地方暂时靠水资源费、砂石管理费解决一部分支出, 经费来源没有保障, 更有很多执法机构因经费没有出处而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

2 加强水政执法工作的对策

通过深入研究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实现, 水政工作才会有发展, 有前途。具体而言, 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2.1《水法》及水法规的宣传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多年的实践证明, 搞好《水法》宣传, 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是贯彻好《水法》、执行好水法规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所以, 我们应在广泛深入地宣传水事法规的基础上, 做好日常水事管理工作, 热情为群众服务, 使群众知法、守法, 避免其过失违法。

2.2 内增素质, 外塑形象, 各级执法部门都已建立起一支专职执

法队伍, 通过几年的规范化建设, 水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与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 从长远来看, 还不具备跨世纪、高科技水利执法的条件。因此, 各级水行政执法机构要重视水政执法人员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训养, 选用一批懂业务、有经验、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水政执法队伍中, 对现有执法人员抓好经常性的执法培训和业务学习。

2.3 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规章制度

要想使《水法》及水法规真正得到落实, 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保护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造就一支执法准确有力、工作廉洁干练的执法队伍, 就必须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 来规范和约束其执法行为, 要充分利用当前各级政府要求建立和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时机, 通过建立和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 明确各有关机构的执法职责、范围、权限、程序、责任, 明确水政机构与有关机构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并通过加强对有关机构及其执法人员, 执法职责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 充分发挥水政机构的综合执法职能, 使各项水利法制建设工作在水政机构的统一组织、领导和监督下有序进行, 在水利系统内部形成职责明确、统一协调、运行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系。

2.4 加强水政机构和水政监察队伍建设

应单独建立水政机构, 建立专职水政监察队伍, 充实专职水政工作人员及专职水政监察员, 水政机构是水利部门的综合执法机构, 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其他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单独设立水政机构, 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变从属为领导, 变被动为主动, 水政工作的力度才会加强。

2.5 落实经费来源, 配全执法装备, 密切公安、司法部门的关系

在新的世纪里, 要做好水政执法工作, 必须有充足的经费和精良的装备, 并且还要取得公安、法院等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经费是基础, 装备是保证, 公安、司法是手段, 三者之间, 相辅相承, 缺一不可。

2.6 提高水法规可操作性

由于部门利益的原因, 我国有许多法规相互之间有交叉, 水利与城建, 水利与矿产, 水利与林业等都有这种情况, 在制定法规时, 都考虑本部门利益, 各有侧重, 使法规出现交叉现象, 影响了正常运转执法, 例如, 在取水许可预申请问题上, 规定由某某部门签署意见后水利部门审批, 但该部门考虑自身利益, 不同意取水, 又说不出理由, 这样, 水利部门按规定也不能审批, 造成取水户为发展经济乱打井乱取水, 增加了管理难度。所以, 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尽快修改、调整、完善有关法规, 使其适应新世纪的新形势。

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加强与发展水政工作, 实现依法治水, 也是水利工作的根本方向, 随着国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程的加快, 水利法制建设工作必然得到加强与发展, 水政工作是充满希望和前途的。新的世纪, 水政工作既面临着问题与挑战, 更面临着机遇与发展, 水政工作人员要充满信心, 鼓足干劲, 努力改变水政工作现状, 切实提高水政工作的地位, 使新世纪的水政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促进和保障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水政工作要想适应新的形势, 在水行政执法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当前水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切实提高水政工作的地位, 充分发挥水政工作的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篇6:论优化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意义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公共关系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 学校不单单只是按照计划培养人才的一种机构, 更多的还要注重自身与外界的各种交流与联系, 并且这种交流、联系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围城”了, 它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发生着联系。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公共关系的管理, 面向社会、面向公众, 通过积极的协调、沟通建立起与各方面的优质关系, 树立起学校良好的形象, 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才会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并且成功的学校公共关系管理, 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所大学如果处理好了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的关系, 拥有了良好的形象和较高的社会信誉, 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好的生源和好的合作伙伴, 同时获得最广泛的经费来源和最有力的社会赞助。这也充分说明了, 学校进行公共关系管理是势在必行, 是大势所趋。

一、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简单地说, 主要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各种方式, 谋求内外公众的理解、合作、信任和支持, 从而达到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管理活动。具体讲, 现代高校公共关系管理工作, 一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按照一定的制度和原则, 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充分发挥校内人、财、物等诸多因素的作用, 同时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组织和领导各个教职员工以及全体学生协调一致, 有效完成设定目标。另一方面, 是努力采取措施使学校和那些与自身发展分不开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 具体有:上级主管行政部门、兄弟院校、公司企业、学校周围的社区等, 通过持续不断的传播与双向交流, 使高校与它的相关公众相互理解, 相互适应的一种行为。

高校必须明确公共关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是专门的育人场所, 它进行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的最终任务是多出人才, 出过硬的人才, 不会以直接的经济利益为动力。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最后落脚点必然是提供质量高、效果好的教育服务, 满足人们求知、求能的需要, 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学校公共关系的价值评判标准只能有一点, 那就是尽快培养出全面合格的人才。

二、目前我国高校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管理者观念上的认识误区

尽管高校的管理干部下了很大的工夫, 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想尽了一切办法做好学校的公关, 但是在认识及观念上, 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公共关系管理就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交流, 甚至片面的理解为“走后门”、“拉关系”, 再不然认为公关就是广告。事实上并非如此, 作为实务的公共关系, 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 更不是所谓的“走后门”、“拉关系”。很多高校管理者误以为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就是与领导人头熟、有门路, 职能就是与这些有门面的人搞好关系, 从而忽略或是有意淡化了内部以及外部公众的沟通通道和效果, 以为这样就是做好了学校的公共关系管理了, 其实这是对高校公共关系非常片面的理解。

(二) 高校公共关系管理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体制

高校的管理体制由学校内的管理机构与一定的制度规范相结合。高校公共关系体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部分, 高校公共关系体制是由高校公共关系机构与一定的高校公共关系规范结合。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公共关系管理, 不同的高校公共关系管理体制, 对应着不同的高校公共关系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但是遗憾的是, 多数高校并没有专门从事公共关系管理的部门, 相应的职能主要由校党委宣传部或者是校办负责。学校没有专门的公共关系管理机构, 也就没有相应的公共关系管理制度规范。这种通过分散的机构共同从事高校公共关系管理活动, 必然会导致各项工作的不协调。同时, 没有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关系制度规范, 公共关系工作就缺乏统一管理, 会出现职责不明、效率不高, 缺乏专业性, 在实际中必然会矛盾重重。

(三) 高校公共关系活动被动、不全面

目前, 我国高校公共关系活动开展得很被动, 学校没有积极主动的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不能充分发挥学校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主动性。相反, 往往都是等到政府部门、社区或是家长等找上门来再处理。特别表现在学校的机遇管理和危机管理上, 学校不能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总是等到机遇错过了才知道宛惜, 直到问题出现才来解决, 导致学校利益、形象、声誉的损坏, 既阻碍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又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 笔者所在高校利用假期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来是让学生开阔眼界, 扩展思维, 感受集体生活, 锻炼学生能力的, 这原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由于个别家长的不理解, 认为是“走过场”浪费了自己孩子的时间, 不如回家帮忙做点事情, 从而不支持、不配合, 让学校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试想, 如果学校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 召开家长座谈会或者是给家长主动打电话联系, 让家长对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自己联系家长说明, 让学校处于被动的位置, 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高校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局部性、不全面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高校公共关系工作没有全面规划, 全程管理, 通盘考虑, 当学校在公共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时, 高校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只是哪里漏水就补哪里, 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没有树立公共关系活动人人有责的思想, 所以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只能是局部性的。其次, 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公众对象上, 往往只考虑内部公众而没有注意外部公众, 只顾及现在公众而忽略潜在公众, 只重视首要公众而对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缺乏足够的关注。

(四) 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缺乏危机处理机制, 危机处理能力不高

公关理论认为, 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的组织, 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 应该意识和关心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只有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和意见是敏感的, 才能知人知己。在今天, 高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智力教育机构了, 而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学校只有与社会、公众保持平衡和协调, 才能获得顺利发展。如果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 必然会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如果再对危机事件未采取及时正确地处理, 必将会对组织产生很大危害, 甚至危害高校的存在。尤其近些年, 在高校中发生的学生自杀、出走、精神失常等现象事件时, 对学校管理者的公关能力是个挑战能, 否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将对学校的声誉产生重大影响。

三、针对公共关系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通过各种途径增强观念并努力提高公共关系管理的意识

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目前在我国还处在初始阶段, 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 还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学校管理者要尽快从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误区中走出来, 重新理清概念, 紧密联系实际, 形成既能反应公共关系特殊规律, 又符合我国新时期高校管理中的具体情况的公共关系管理理论, 促使学校加强内外管理, 不断提升高校对内对外教育形象。具体途径,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媒体, 媒体是高校与社会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 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与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沟通, 密切政府、社区、社会各界的关系, 树立高校良好的教育形象。二是, 充分认识社区活动的重要性。学校总是处于一定的社区之中, 其与所在社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 没有社区公众的广泛参与, 学校将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 以及对教学、课程、学校管理等进行必要的改进。三是, 建立全程化公共关系的意识。让公众信任的关键是让公众知道高校面临的问题、准备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取得的成就。公共关系管理的原则是诚实负责, 让公众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而不是蒙骗。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优质化是学校累积信誉的主要方面。公共关系程序完整化是学校层面的公共关系管理职责, 一些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项目的管理应该常规化、全程化、经常化。

(二) 、建立相应机构健全相关制度

高校公共关系管理体制, 是高校公共关系机构与一定的高校公共关系规范结合体。要完善高校公共关系体制, 首要的是在高校内部设立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 而不是随便由一个部门来兼任, 要认识到这个独立的机构是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重要组织基础。高校公共关系机构的设立, 一方面要与学校其他机构协同工作, 服务于其他机构, 参与学校决策;另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要尊重客观, 要考虑自身办学规模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机构。同时有了机构还必须建立与公共关系机构相适应的公共关系规范, 要知道没有公共关系活动规范, 公共关系机构就难以维持, 也难以运行。在建立公共关系的制度规范时,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明确公共关系机构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任务, 还要有一定的评价制度。要做到各岗位职责明确, 一切都按规章制度办事, 最大化发挥制度的作用。

(三) 积极主动全面开展高校公共关系管理活动

首先, 要认清高校在公共关系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权, 要主动运用公共关系的采集信息和预警环境的职能, 不能等到公众找上门才解决问题, 一切工作要做在前面, 占据主动地位。同时, 学校要主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与内外部公众沟通, 开展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如:庆典活动、展示活动、社区服务、帮困助贫等, 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不能厚此薄彼, 必须关注每个公众的利益, 不能忽略边缘公众和潜在公众, 要切实把公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再次, 对高校公共关系活动要进行全程质量管理, 从公共关系信息的调查、公共关系活动方案的策划、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到公共关系活动结果的评价, 都要统筹安排, 全盘考虑, 使公共关系管理活动的开展高效有序。

(四) 、在实践中努力提高高校危机管理能力

危机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危机管理以预防为主, 高校应及时发现和捕捉可能引起公关纠纷的苗头和事故隐患。例如,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和相关的健康教育, 设置心理咨询常设机构, 保卫处在一些敏感时期做好学校安保工作, 建立突发事件管理预案等都是很好的公关管理活动内容。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如:学校设有专门的由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参与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各学院则相应的建立了由学院领导参与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成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同时制定了相应级别的危机应对预案, 在各种突发事件面前都不会乱了阵脚。在大学生心理干预方面, 我们每一年都会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及时发现问题, 并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 关注、约谈和进行治疗等。学校有心理咨询的常设机构, 学院也建立了心理工作室, 定期请有心理学资质和经验的专家老师为大学生排忧解难, 取得很好的实效。当然高校还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例如, 日本的应急救援管理就比较完善。不仅从小就抓好这方面的教育, 还开展了大量的各种防灾演习, 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我们也可以通过消防演习, 避震演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存技能。

参考文献

[1]林溪.高校公共关系及其实现途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

[2]李奇勇, 曹叔亮.高校形象塑造与高校公共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3]张凯, 张一飞.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8

[4]刘伟, 张万红.加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2

上一篇: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赏析下一篇:喧闹的反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