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2024-04-15

《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精选8篇)

篇1:《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法规名称】 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颁布部门】 邢台市政府

【发文字号】 邢政[2011]21号

【颁布时间】 2011-09-01

【实施时间】 2011-09-01

【效力属性】 有效

【法规编号】 574023 什么是编号?

【正文】

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本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企业国有资产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具体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企业对其持有的国有股权或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等行为。具体指企业对所持有或所属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单位价值五万元以上的车辆、机械设备、办公设备、生产工具、通讯器材、电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处置的行为。

第四条企业国有资产处置采取以下方式:

(一)企业国有资产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之间的无偿划转;

(二)企业国有资产以有偿的方式变更其资产占有、使用权,并收取相应收益的有偿转让;

(三)企业国有资产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持有权的情况下,收取相应收益的出租出借。

第五条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履行企业申请、提交文件资料,审核批准,资产评估,确定底价等程序。

第六条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根据企业组织形式,由资产占有单位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按照下列规定向市国资委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报告:

(一)国有独资企业的资产处置,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

(二)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处置,由公司董事会审议,没有设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

(三)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公司的资产处置,国有股东代表应事先报告派出单位(产权持有单位),按照派出单位(产权持有单位)意见在企业股东会或董事会上行使权利。

被设置为担保物权的企业国有资产的处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国有资产处置行为为对外投资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按照《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提供相关文件、材料。

第八条企业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转让企业国有资产有关决议及审核批准文件;

(二)企业国有资产转让和收益处置方案;

(三)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证书及相关权证;

(四)其他文件、资料。

第九条企业国有资产报损应提交资产损失名称、数量、规格、价格等,非正常损失资产的说明文件。

第十条企业国有资产报废应由具有资质资格技术部门提供的技术鉴定书或有关规

定文件。

第十一条企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应提交拟租(借)方基本情况,拟出租出借资产名称、数量、年限、租金等资料。

第十二条企业国有资产有偿转让,按以下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一)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直接报市国资委审批,并同时报市财政局;

(二)市直部门管理的企业,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国资委审批,并同时报市财政局。

处置企业国有资产,涉及土地处置的,应按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履行审批手续;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或占有单位因改制处置企业整体资产或处置资产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经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资产处置行为经批准后,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报市国资委核准或备案。

第十四条根据资产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市场等因素确定转让底价,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公开进行处置。

第十五条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一)企业国有产权在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之间无偿划转的,由企业共同报市国资委,经市政府批准后办理;

(二)企业国有产权不在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之间无偿划转的,依据划转双方的产权关系,由划转双方企业分别报企业主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报市国资委审核,经市政府批准后划转;

(三)实施政企分开的企业,其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所出资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的,由市国资委和主管部门报市政府批准后划转;

(四)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的,由市政府和省国资委分别批准;

(五)县(市、区)政府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的,由县(市、区)政府和市国资委分别报市政府批准后划转;

(六)企业国有产权在所出资企业内部无偿划转的,由所出资企业批准并抄报市国资委。

第十六条企业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应进入市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需降低转让底价的,由产权占有单位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报市国资委审核;需报经市政府批准的,由市国资委报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七条处置报损、报废企业国有资产数额在五万元以下的,由产权持有单位通过市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处置;资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报市国资委批准后通过市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处置。

第十八条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按下列情况处置:

(一)因企业改制(国有整体产权转让)处置资产收益,上缴市财政,纳入市国有企业改制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二)其他企业资产处置收益按市政府批准的处置方式和有关规定办理;

(三)处置国有资产收益不得用于企业福利性支出。

第二十条企业完成资产处置后,应在十个工作日内,将处置结果及相关材料书面报资产处置行为批准单位。

第二十一条市国资、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对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在企业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集体企业资产处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篇2:《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邢政〔2011〕21号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本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企业国有资产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具体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企业对其持有的国有股权或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等行为。具体指企业对所持有或所属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单位价值五万元以上的车辆、机械设备、办公设备、生产工具、通讯器材、电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处置的行为。

第四条 企业国有资产处置采取以下方式:

(一)企业国有资产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之间的无偿划转;

(二)企业国有资产以有偿的方式变更其资产占有、使用权,并收取相应收益的有偿转让;

(三)企业国有资产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持有权的情况下,收取相应收益的出租出借。

第五条 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履行企业申请、提交文件资料,审核批准,资产评估,确定底价等程序。

第六条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根据企业组织形式,由资产占有单位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按照下列规定向市国资委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报告:

(一)国有独资企业的资产处置,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

(二)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处置,由公司董事会审议,没有设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

(三)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公司的资产处置,国有股东代表应事先报告派出单位(产权持有单位),按照派出单位(产权持有单位)意见在企业股东会或董事会上行使权利。

被设置为担保物权的企业国有资产的处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国有资产处置行为为对外投资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按照《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提供相关文件、材料。

第八条企业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转让企业国有资产有关决议及审核批准文件;

(二)企业国有资产转让和收益处置方案;

(三)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证书及相关权证;

(四)其他文件、资料。

第九条企业国有资产报损应提交资产损失名称、数量、规格、价格等,非正常损失资产的说明文件。

第十条企业国有资产报废应由具有资质资格技术部门提供的技术鉴定书或有关规定文件。

第十一条企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应提交拟租(借)方基本情况,拟出租出借资产名称、数量、年限、租金等资料。

第十二条企业国有资产有偿转让,按以下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一)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直接报市国资委审批,并同时报市财政局;

(二)市直部门管理的企业,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国资委审批,并同时报市财政局。

处置企业国有资产,涉及土地处置的,应按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履行审批手续;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或占有单位因改制处置企业整体资产或处置资产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经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资产处置行为经批准后,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报市国资委核准或备案。

第十四条根据资产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市场等因素确定转让底价,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公开进行处置。

第十五条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一)企业国有产权在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之间无偿划转的,由企业共同报市国资委,经市政府批准后办理;

(二)企业国有产权不在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之间无偿划转的,依据划转双方的产权关系,由划转双方企业分别报企业主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报市国资委审核,经市政府批准后划转;

(三)实施政企分开的企业,其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所出资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的,由市国资委和主管部门报市政府批准后划转;

(四)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的,由市政府和省国资委分别批准;

(五)县(市、区)政府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的,由县(市、区)政府和市国资委分别报市政府批准后划转;

(六)企业国有产权在所出资企业内部无偿划转的,由所出资企业批准并抄报市国资委。

第十六条 企业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应进入市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需降低转让底价的,由产权占有单位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报市国资委审核;需报经市政府批准的,由市国资委报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七条 处置报损、报废企业国有资产数额在五万元以下的,由产权持有单位通过市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处置;资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报市国资委批准后通过市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处置。

第十八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按下列情况处置:

(一)因企业改制(国有整体产权转让)处置资产收益,上缴市财政,纳入市国有企业改制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二)其他企业资产处置收益按市政府批准的处置方式和有关规定办理;

(三)处置国有资产收益不得用于企业福利性支出。

第二十条 企业完成资产处置后,应在十个工作日内,将处置结果及相关材料书面报资产处置行为批准单位。

第二十一条 市国资、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对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在企业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集体企业资产处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篇3:《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一、企业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一) 企业经营管理环境恶劣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同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如资产担保方面的法律、金融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不完善等, 许多企业在进行资产担保时习惯钻法律空子, 进行违规操作, 虽然表面上给企业带来了收入, 但是担保资产健康性无法准确地掌握, 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形成不良资产。

(二) 企业经营和治理方式不当

企业的目标就是为企业股东或投资者创造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制度不严、约束性不强等问题, 许多投资都没有及时到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权不明, 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不明确, 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企业产权不清, 很多资产没有得到落实, 企业股东或投资者无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无法对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监督, 使得企业的运营效率非常低下, 经济效益不高, 财务负担很重, 资产负债率相当高, 当企业无法进行偿还时, 对于其债权企业就形成了不良资产。

(三) 金融机构存在管理漏洞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经营和资金管理的制度存在漏洞。许多的国有企业贷款受到政府的影响和制约, 国有企业存在财务负担并相当严重的情况下, 很多金融机构依然为其注入相当多的资金;而且加上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使得金融机构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四) 企业对于往来款项管理不到位

企业在进行往来款项操作时, 没有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 在企业经营中, 没有对资金来往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 盲目的让对方企业拖欠资金, 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够, 催款不及时;而且进行虚假做账, 虚报资产;企业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 对于资金流动和企业经济活动监督力度不够, 企业内部出现舞弊、违法行为, 给企业带来了不良资产。

二、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原则

(一) 公开透明化

企业对于不良资产的会计管理和处置的信息、过程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化, 使不良资产会计管理和处置接受多方面的监督, 尽量避免其道德风险, 实现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和处置的有效性。

(二) 专业化

因为不良资产的数额庞大、种类众多, 既包括实物资产, 也包括权益资产, 有单项的资产, 也有组合的资产, 还有相关的责任人;它的处置涉及到银行、会计、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 内容非常的繁琐复杂, 因此需要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参与处置。

(三) 市场化

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的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够, 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在企业对不良资产进行会计管理和处置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坚持经济市场化的导向, 通过公开公平的市场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 公平地处置, 通过经济市场真实地体现企业资产的真实价格, 保护好企业的资产。

(四) 坚持科学发展观

很大部分的不良资产都是国有企业在进行体制改革中形成的, 与国有企业有很大联系。国有企业对这些不良资产的会计管理和处置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在进行这些不良资产的会计管理和处置时, 要以人为本, 综合考虑诸多因素, 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要实现其社会效益,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多方面的最大共赢。

三、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措施

(一) 债权实物化

所谓单纯的债权实物化就是以物抵债, 但是以物抵债的处置方法其本身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损失最小化与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目标并没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进行债券实物化, 不仅要包括以物抵债, 而且应该作为企业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选择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既能实现对前面托管风险的有效化解, 更能体现出其应用的优势, 这里的以物抵债具有相当大难以化解的风险, 即便能够化解, 其化解成本却非常高, 直接用抵债资产转让或者出售比较难以保证不良资产处置的损失最小化, 主要是因为抵债的资产单独转让或者出售实现的仅仅是资产清算价值, 无法体现资产经营价值。

(二) 实物资产实现股权化

债权实物化的目的最初是为了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 规避与化解企业的金融风险,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来实现对员工、社会及国家负责, 创造共赢的局面。但是债权实物化这一经济行为的风险和收益并存, 一方面可以化解进行以物抵债和一般债转股的风险;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因此可以通过相应的司法途径来实现企业实物资产股权化, 能够有效控制新企业, 建立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完善的企业制度, 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经营管理与发展。一般的债转股可以从账面上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 但是这种情况下的财务状况改善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提高企业效益。企业通过进行债转股, 可以不用再给银行支付利息,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减少企业亏损或者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

(三) 建设完善的资本市场

企业在进行不良资产会计管理和处置时, 要借助重组不良资产的工作, 促进企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不断加快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保证企业产权的安全顺畅流通, 依据相关的法人治理的结构规范, 加速对企业的改革和创新, 使企业产权明晰化;依据经济市场法则与交易内在要求来培育和建设完善的资本市场。同时要建立企业不良资产重组基金, 设立专门的资金来重组有盘活希望的企业不良资产和改造企业股份。完善经济市场体系, 培养与拓展潜在购买群体, 加快企业体制改革, 尽快使企业摆脱不良的局面, 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 其他相关措施

企业在进行不良资产会计管理和处置前, 要对企业不良资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要对处置的资产实现充分、完善的调查分析, 仔细了解贷款企业的性质、贷款方式、额度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等情况, 遵循企业回收率最大原则, 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要积极借助和利用社会力量, 实现对企业不良资产的集中处置, 加强和企业、企业行业、企业产品、资产相关联的不良资产的整合与集约化处置的力度, 企业要加快与之相关的资产选择、资产调研、整合与处置方式、市场定位等进度, 形成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优化企业不良资产重组、优化企业不良资产整合方案、优化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新型的企业不良资产处置体制, 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需求, 做好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和处置, 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强.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21) .

[2].樊艺峰.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5) .

[3].刘广华.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及会计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12) .

篇4:《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一、《办法》的适用范围和管理对象

《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市属及区县属破产国有企业档案的处置”。

国有企业破产,档案处置工作是其破产工作的重要内容,需处置的档案包括“企业自成立起至破产清算终结止形成的全部档案”。这些档案从门类上分,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从载体上分,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实物等;从形式时间上分,包括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阶段和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形成的档案。

二、关于修订的主要内容

根据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暂行办法》中存在的一些疏漏,我们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订。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各方在档案处置工作方面的职责。如根据国家央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协调市国资委同意,增加“市区县档案局与市、区县国资委共同监督指导破产国有企业做好档案处置工作”等内容。二是加大了对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与监管力度。如在具体组织档案处置方面,增加了破产企业应成立档案处置工作領导小组的规定;在强化监管方面实行档案处置方案审核或备案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主管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掌控。同时,经协调市国资委主管部门同意,增加“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召开破产协调小组会时,应对档案处置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提出要求”的内容。这两项新增措施前后衔接,目的是切实保证档案处置方案审核或备案制度的落实。三是进一步细化了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相关规定。如增加了破产企业移交档案时限的规定;增加了破产企业要对留存档案提出解密划控意见的规定;增加了“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应符合档案馆接收档案的相关规定”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破产企业档案的归属流向,明确规定市、区县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破产,要将档案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破产企业向档案馆寄存档案及其相关费用问题等做出了规定等。四是依法加强对档案处置方面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依据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在档案处置方面的违法行为,并将处罚额度由原文件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调整为“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增加了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等。

三、有关部门、破产国有企业在档案处置工作中的职责

国有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一般比较重视资产的处置和人员的安排,档案处置工作有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档案处置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如档案鉴定工作无人负责,破产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无法及时收集归档等。因此,在档案处置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以及破产国有企业等多方的作用,加大对档案处置工作的督导力度,强化破产国有企业领导对档案处置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列入破产工作程序,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各类档案得到妥善处置。《办法》依据有关文件,进一步细化了有关部门在档案处置工作中的责任。

(一)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

政府有关部门在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中,应起到政策引导、宏观监管和组织协调的作用,保证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破产工作同步进行。从目前看,破产国有档案处置工作所涉及的政府部门主要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等。其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监督指导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主责部门,但是,仅仅依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又很难对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因此,有必要通过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的配合,实现监管工作的条块结合,加大对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宏观监管力度。为此,《办法》规定:“市和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二)破产国有企业主管部门的职责

按照市国资委有关文件的要求,“监管企业中有拟破产子企业的,要成立企业破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对企业破产全过程负总责。”档案处置工作是破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破产国有企业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对破产国有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进行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要求,并进行具体指导,监督落实情况,确保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得到妥善处置,防止档案的流失。为此,《办法》规定“破产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破产国有企业档案的价值鉴定和清理移交等处置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办法》中所说的破产国有企业主管部门是指破产国有企业的上一级企业,即一级企业负责组织所属二级破产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二级企业负责组织所属三级破产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依此类推。

(三)破产国有企业的职责

档案处置主要工作由破产企业具体实施,其档案处置工作职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破产国有企业应加强对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破产国有企业应成立档案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清算机构有关人员、企业主管部门档案工作负责人和破产国有企业档案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档案处置工作,研究处理有关重要问题。”

其次,破产国有企业应专门制定档案处置方案,报请相关部门审核后执行。档案处置方案未经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破产国有企业应根据资产、专利、商标等归属,专门制定档案处置方案,一般应包括各类档案的流向与归属,对企业现有档案进行清理、鉴定、保管等工作的人员、经费安排及时间节点,档案处置工作的最终完成时限等。档案处置方案的审核部门分别是:市和区县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破产,档案处置方案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召开破产协调小组会时,应对档案处置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提出要求;国有企业下属的子企业破产,档案处置方案由该企业主管部门逐级审批后,报一级企业审批,再由一级企业根据其隶属关系,及时报市或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破产国有企业在开展档案处置工作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是收集、整理、统计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清点库存,做到账物相符,并编制企业历史沿革、档案全宗介绍。此外,还要进一步开展档案的收集工作,将散存在领导及各部门的文件及时归档,确保企业档案的完整。

二是按有关规定做好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具体工作要求是:(1)鉴定工作在企业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破产国有企业分管领导、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档案机构负责人等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对档案进行直接鉴定。鉴定工作完成后,写出鉴定报告。(2)对拟留存的档案,为便于接收方进一步做好破产企业档案安全保管与提供利用工作,应进行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工作,并写出档案利用说明。(3)对拟销毁的档案造具清册,经破产国有企业领导人审核,由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方可销毁。销毁档案需由2人以上监督,监销人员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销毁清册由破产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永久保存。为保证破产国有企业资产清算的顺利进行,拟销毁档案应在清算工作完成后再进行销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拟销毁档案的审批应逐级审批,最终审批权在一级企业,并由一级企业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三是按照档案的流向分别编制档案移交目录,档案移交目录应一式两份,由交接双方签字,分别保存在接收方和企业主管部门。为保证纳入进馆范围的破产企业移交档案的质量,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应符合档案馆接收档案的相关规定(包括全宗介绍、利用说明、纸质案卷目录一式三份,电子目录一份)。

四是协助破产管理人做好企业破产工作中所形成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工作,并由破产管理人立卷归档后,向企业主管部门移交。

第四,破产国有企业一般应当在破产工作终结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档案的移交工作。市、区县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要在此期限内,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档案和党群工作、行政管理档案,以及在破产清算工作中形成的档案,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破产工作的终结以人民法院裁定终结公告之日为准,《办法》将档案处置工作的完成实现规定为破产终结之日后30个工作日内,主要是考虑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需持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书,向破产企业的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待注销登记工作完成,注销登记材料归档后,破产国有企业才能将齐全完整的档案移交企业主管部门或同级国家档案馆。

四、破产国有企业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办法》在第十三条规定了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的一般归属与流向,基本保证破产企业的各类档案都能得到妥善处置。具体是:

(一)基建档案、设备仪器档案随其实体归属。基建档案、设备仪器档案是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仪器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这些档案必须与实体一同处置,才能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仪器今后的使用和维护。

(二)产品、科研档案(其中含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档案)按有关政策法规办理;没有规定的,由破产管理人和破产财产收购方双方商定处理;没有收购方的,移交企业主管部门。

(三)企业干部职工档案随人员归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企业干部职工档案是指他们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流向与人员流向一致,即人员如果被分流到新的企业,其人事档案交由新企业管理;人员如果被有偿解除合同(买断工龄),则与企业完全脱离关系,那么人事档案应与人员一样,交由街道管理。

(四)会计档案依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

(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档案和党群工作、行政管理档案移交企业主管部门。市、区县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将上述档案移交同级国家档案馆。上述档案是我们常说的文书档案,这些档案记录了企业的发展历史,是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材料,必须妥善管理。具体流向为:如果一级企业破产,由于这些企业全部是北京市档案馆进馆单位,這些档案由北京市档案馆接收进馆;如果是二级以下的企业破产,这些档案由上一级企业接收。

(六)暂无去处的档案,移交到企业主管部门。这是《办法》特别规定的兜底条款。由于企业档案的复杂性,可能会有一些档案不在上述五条规定的范围内,这条规定就能确保企业全部档案都得到妥善处置。

五、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费用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档案处置工作所需费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清理、鉴定的人工费、办公用品费,以及档案保管所需费用等。鉴于企业破产费基本用于清偿债务和人员安置等,不能保证档案处置所需经费,因此,《办法》规定:“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档案的清理、鉴定、保管等工作所需费用,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支付。”此外,根据要求,企业主管部门应接收破产企业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党群工作、行政管理档案,但是,部分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档案库房紧张,没有能力接收保存大量破产企业的档案。为此,《办法》规定:“企业主管部门确无保存条件,可将下一级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寄存在国家综合档案馆,寄存保管费从破产费用中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由该企业主管部门支付。”如果上一级企业主管部门无力支付,则档案处置所需费用的支付方逐级上移,直至一级企业,保证各项经费能够落实。

六、处罚

为保证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档案的损失,《办法》依据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对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罚从三个层面做了规定。

给予行政处分的:《办法》规定,擅自处理档案,拒不接收应当由受让方管理的档案,以及造成档案损失或有严重后果的,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者及相关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以保证企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好档案处置的责任。

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在档案处置工作中,凡有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涂改、伪造档案的;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及集体所有、个人所有的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等上述五项违法行为的,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责任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追究刑事责任的:违反《档案法》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5:《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档发字[1998] 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体改委、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总后勤部:

国有企业在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和出售等改革过程中,档案如何处置,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制定了《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企业档案是企业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凭证,对于今后企业和有关部门的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凭证作用,因此,做好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的档案处置工作十分重要。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把这项工作做好。

这项工作政策性强,在贯彻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国家档案局反映。

国 家 档 案 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一九九八年三月五日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有企业在资产与产权变动中的档案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和档案的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出售、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和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以及实行承包、租赁等其他资产与产权变动的档案处置工作。

第三条 国有企业档案是国有企业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宝贵财富,是企业资产的依据和凭证,属国家所有。国有企业在资产与产权变动中应当做好档案处置工作,确保其完整与安全。

第四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保守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防止档案散失;

(二)区别情况,依法、合理处置;

(三)维护档案的安全,便于有关方面对档案的利用;

(四)有利于企业保持经营管理的连续性。

第二章 档案处置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是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列入其议程,并同步进行。

第六条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管理。

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国有企业,按隶属关系及时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档案处置事宜。

第七条 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国有企业,成立企业档案处置工作专门组织。由企业分管档案工作领导人、清算机构有关人员、企业主管部门档案工作负责人和企业档案部门负责人组成,在企业资产清算组织或其他负责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组织的领导下,负责档案处置工作,研究处理有关重大问题。

第八条 企业档案部门负责档案处置具体工作:

(一)收集、整理、统计、保管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清点库存。

(二)按有关规定做好档案留存与销毁的鉴定工作。

鉴定工作由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企业资产清算机构负责人、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档案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鉴定小组主持,对档案进行直接鉴定。

对拟销毁的档案造具清册,经企业领导人和企业资产清算机构负责人审核,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向所在地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后,方可销毁。销毁档案需二人以上监督销毁,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销毁清册永久保存。

(三)按照档案的去向分别编制移交和寄存档案的目录。

(四)做好资产与产权变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工作。

第九条 档案移交和寄存的目录,由交接方和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小组负责人签字,分别保存在交接方 1

和企业主管部门及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条 档案处置工作结束前,档案库房、设备、装具及必要的办公用具等,不得挪做他用。

第十一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档案的整理、鉴定、移交、寄存等工作所需费用,由原企业或接收单位支付,破产企业由破产费用中支付。需要向地方国家档案馆寄存档案的,由原企业支付、破产企业由破产费用中支付一次性寄存保管费。

第三章 档案的归属和流向

第十二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的处置,原则上分类进行:

(一)基建档案、设备仪器档案随其实体归属;

(二)产品、科研档案(其中含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档案)按有关政策法规办理,没有规定的由双方商定处理;

(三)会计档案按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有特殊规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四)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档案由双方商定,可移交接收方,亦可随党群工作、行政管理档案移交企业主管部门或寄存所在地国家档案馆。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之间兼并的,被兼并企业的档案归属于兼并企业或新设置的企业,由兼并方统一管理,单独保存。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合并,其档案处置按国有企业之间兼并的档案处理办法办理。第十四条 国有企业被集体、私营和中外合资、合作等非国有企业兼并的,其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类档案按隶属关系移交企业主管部门或寄存所在地国家档案馆,也可由企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定有关的企业代为保管。其余档案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第十五条 军工企业被非军工企业兼并,属国家机密的档案,由其行业主管部门决定其归属。其余档案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国有企业依法实行破产的,其档案的处置原则上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暂无去处的档案,移交企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地国家档案馆。

第十七条 国有企业整体出售给国有企业的,其全部档案归属于买方。国有企业整体出售给集体、私营和中外合资、合作等非国有企业的,其档案处置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的,其档案处置列入双方合同契约。承包、租赁前该企业的全部档案由发包、出租方安全保管,承包、承租方可以按有关规定查阅利用;承包、租赁期间形成的档案,由承包、承租方按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承包、租赁期满,向发包、出租方移交,并拥有使用权。

第十九条 国有企业以其全部资产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的,改组后的档案另立全宗,由股份制企业管理。国有企业以部分资产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的,进入股份制企业的部分,其改组前后的档案分立全宗,由股份制企业管理;未进入股份制企业的部分,其档案由原企业自行管理。

第二十条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其档案原则上由改制后新设立的企业管理,也可向企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地国家档案馆移交。

第二十一条 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由中方控股、中方管理的,其合资、合作前的档案属国家所有,可作为独立全宗,保管在新的企业,供其所用;非中方控股的企业,其档案处置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国有企业的分厂、车间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合资、合作前的档案属原企业;合资、合作后的档案另立全宗,合资、合作期满,终止合同,其档案由中方保存,根据外方需要,可以提供复制件。

第四章 产权变动中形成的档案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一)有关机关或单位的批准文件;

(二)终止财务决算报告及编制说明;

(三)财产清理报告书;

(四)评估立项申请报告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评估立项通知;

(五)评估结果确认申请报告和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批复;

(六)国有股权管理报告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复;

(七)资产处置请示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复;

(八)资产处置结果报告;

(九)协议书;

(十)合同;

(十一)企业章程;

(十二)其它有关文件。

第二十三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形成的档案,由形成单位承办部门立卷归档后,向本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档案部门移交。

第五章 处 罚

第二十四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有违反《档案法》第五章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的企业,由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者及领导人,由县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犯本办法造成损失或严重后果的;

(二)擅自处理档案的;

(三)拒不接受应由受让方管理的档案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干部职工档案按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企业下岗职工档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国有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篇6:《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资产处置学习心得

一、经济下行期的小微贷款风险控制

(一)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风险

1、自身生存能力差导致抗风险能力弱、违约概率加大。一是小微企业虽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是小微企业因资本规模小,信息和战略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宏观形势及行业形势变化的冲击,抗风险能力弱。二是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小微企业的经营往往跟随社会经营热点,从而导致经营风险过高,小微企业贷款的违约概率相应增大。

2、经营管理机制不够规范。大多小微企业属于“家庭式管理”,家长式管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管理较为粗放,盲目扩张,忽视风险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约束机制较差,家族式管理特点突出,管理决策随意性大;业务经营的稳定性较差,经营投机性较高,经营风险随之增大,从而使银行的信贷资金面临较大的风险。

3、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够完善,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较低,多数财务报表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经营状况,普遍存在财务信息不透明的现象,财务信息受避税、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人为操控现象严重,经营信息严重失真。金融机构难以通过财务报表判断借款人偿债能力,势必增大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

(二)、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贷前调查应注重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和综合素质。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状况与小微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关注小微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状况。对于小微企业主本人曾经出现过违约或违法记录的小微企业贷款必须审慎对待。银行在审核小微企业贷款时,要注重调查了解小微企业主的教育背景、道德品行、健康状况、个人从业经历等,有无不良商业信誉记录或银行信誉记录;是否有黄、赌、毒等违法或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通过对小微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状况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判筛查排除部分风险。

第二,采取多种担保方式提升担保能力。小微企业融资普遍存在自身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以及难以获得信用担保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可采取其他替代性的担保方式,如接受自然人(尤其是企业法人或主要股东)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等。目前来看,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担保财产,而采用企业主要负责人个人财产对企业贷款进行担保,将企业贷款风险与个人资产挂钩,让业主或股东承担无限责任,能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第三,建立标准化贷后管理机制。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客户经理应注重审核客户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用于客户主营业务。商业银行应加强系统建设和支持,对于出现风险和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发生异常变化的小微企业,系统自动提示;建立专业分析团队,分析客户的结算帐户,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特别是通过对基本户的分析,了解小微企业的纳税、工资发放等情况,全面掌控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和风险变化。对于潜在风险及时提示有关信贷人员进行重点调查跟踪。

二、IPC模式小微信贷技术实践

1、流程介绍

德国IPC技术的信贷流程包括市场营销、贷款申请、信贷分析、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款回收六个过程,大体上和传统的信贷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该技术在国内广为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每个过程的细节上,充分考虑了小贷的特点,能简单的尽量简单。如资产负债表,最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只有7-8个项,简单的要求让信贷员容易掌握,方便从客户那里获取重要信息。

2、人员招聘

德国IPC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容易复制,对专业方面要求不高,更多的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考试形式包括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主要考察员工的诚信意识、亲和力、积极主动性等素质方面的要求,同时后期还有大量的评测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淘汰率在20%-50%左右。初入行员工一般会有3个月的培训,培训包括看文档、观摩、课堂培训、实际业务操作等,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3、组织管理

德国IPC技术一般要求小贷业务以独立的部门方式运作,总行设小贷中心,分行设区域经理,归小贷中心总经理直接领导,区域经理下面即是最小的信贷团队(一般在支行),该团队一般10人左右,包括1个主管岗,1个后台岗和8个信贷员岗,后台岗在业务上和主管岗没有直接管理关系,日常工作上后台岗归主管岗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内部交叉审核。

4、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是德国IPC技术的核心,交叉验证就是对两个方面获取的数据进行核对,如果数据偏差在一定范围比如5%以内,即认为是合理的,比如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就调查这三个数字,经过计算,口述毛利率和计算毛利率差距在5%以内,即可以认为客户提供的毛利率数据是正确的。交叉验证一般包括权益校验、毛利率校验、营业额校验等。

交叉验证有两个作用,一是获取精确的关键数据,二是用于验证申请人的诚信。

5、重要工具

篇7:《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根据《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1 〕 44 号)精神,部制定了《企业改制 土地资产处置审批意见(试行)》(附件一)和《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办法(试行)》(附件二)二个配套文件 ,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请及时报部土地利用管理司。

二零零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附件一

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审批意见

(试行)

一、审批权限划分

(一)经国务院批准改制且符合以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配置土地条件的企业 , 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报部审批。经国务院批准改制具体包括以下两类: 1.国务院直接批准、国务院会议纪要确定或国务院领导批准改制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

2.国务院直接批准、国务院会议纪要确定或国务院领导批准改制组建境外上市企业的。(二)无论哪类企业,若改制涉及的土地已经实行有偿使用或需要转为出让或承租土地的,直接到土地所在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有偿用地手续。

(三)国务院有关部门、企业集团或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且符合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配置土地的企业 ,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报土地所在地的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为方便与有关部门衔接 , 同一企业涉及在两个以上省(自治 区、直辖市)审批土地资产处置的 , 企业根据需要 , 可持有关省(区、市)的处置批准文件到我部转办统一的公函。

如果同一企业改制涉及的划拨土地 , 部分采用出让或租赁方式处置、部分采用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处置、部分土地采用保留划拨方式处置等多种处置方式并存的 , 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一并拟订 , 按照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处置的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一并核准 , 具体处置方案则按各种处置方式的审批权限分别在市县或省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二、采用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处置的范围和程序(一)适用范围 对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行授权经营或国家控股公司试点的企业 , 方可采用授权经营或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配置土地。(二)报批程序:

1.改制企业根据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关于授权经营或国家控股公司试点的批准文件 , 拟定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向省或国 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准;

2.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经核准后,企业应自主委托具备相应土地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 , 并依据土地状况和估价结果,拟定土地资产处置的具体方案;

3.企业向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初审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产权状况、地价水平进行初步审查并出具意见,并附土地估价结果初审表(见附件二中附表二); 4.企业持改制方案、土地估价报告、土地资产处置具体方案和初审意见 , 到有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

5.企业持处置批准文件在财政部门办理国有资本金转增手续后 , 到土地所在的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变更登 记。

三、总体方案核准办理要求(一)所需报件:

1.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核准申请文件; 2.改制批准文件;

3.批准实行授权经营或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企业的文件;

4.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涉及土地的基本类型、宗地、面积概略数及相应的处置方式等); 5.企业改制方案。(二)审查内容: 1.报文资格;

2.采取授权经营或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配置土地的资格; 3.企业改制所涉及土地基本类型及各类土地对应的处置方式。

四、具体处置方案审批要求(一)所需报件:

1.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的申请文件(含土地估价报告备案表); 2.土地资产处置具体方案;

3.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 4.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核准文件;

5.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权属和地价水平的初审意见(含土地估价结果初审表)。(二)审查内容: 1.土地处置方式; 2.土地权属状况; 3.地价水平等。

五、行文参考格式

(一)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核准文件参考格式 : 关于核准 XXX 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的函

XXX :

你公司《关于请核准 XXX 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的函》及有关材料收悉。经审核 , 现函复如下:

鉴于你公司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企业),同意你公司组建 XXXXX 公司所涉及的拥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XX、XX 类生产和生产配套设施用地 , 可采用国家授权经营(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XX、XX 类土地改制后仍 符合法定的划拨用地范围 , 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XX、XX类土地应当到土地所在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国有土地出让(租赁)手续。

你公司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对所涉及的土地进行评估 , 并拟订具体的土地资产处置方案按规定报批 , 土地估价报告同时备案。

年 月 日

(二)土地估价报告备案与资产处置方案审批复函参考格式 : 关于 XXX 改制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和批准土地资产处置方案的函

XXX:

你公司《关于申请土地估价报告备案与土地资产处置方案的函》及有关材料收悉。经审核 , 现函复如下 :

一、XXX 公司因组建 XXXXX 公司的需要 , 委托 XXXX 机 构对所涉及土地进行了评估 , 土地估价报告已报我部(厅、局)备案。估价报告编号为 XXX。

二、组建 XXXX 公司涉及原国有划拨土地 XXXX 宗 , 面积XXX平方米 , 各宗地土地条件及价格详见附件。上述国有土地可按XXXX 用途 , 以国家作价出资方式投入 XXXX 公司(授权你公司经营管理), 土地使用年期为 XX 年 , 根据当地地价水平和土地出让金标准 , 同意 XXXX 万元用于转增国家资本金。(你公司取得该宗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后 ,可给拟组建的XXXX 公司使用。如改变用途或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转让 , 应报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并补缴土地出让金。)你公司要按国家有关规定 , 及时办理土地登记。附件 :XXX 评估机构出具的土地估价结果一览表

年 月 日

(三)部转办公函参考格式:

关于 XXX 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的函

XXX:

你公司《关于 XXX 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的函》及有关材 料收悉。经审核 , 现函复如下 :

一、XXXX 公司因组建 XXXXX 股份有限公司的需要 ,委托XXXX 机构对所涉及土地进行了评估 , 估价报告已在土地所在地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根据 XXXX 省 XXXX 文、XXXX 省 XXXX 文和 XXXX 市XXXX 文的批复 , 改制涉及土地共 XXXX 宗 , 面积xx平方米 ,土地处置方式为 :......。

年 月 日

附件二 :

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办法

(试行)

一、备案范围

土地估价报告备案的范围是指 : 1.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估价报告。

2.土地评估机构完成的土地估价项目业绩清单。

二、备案要求

(一)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估价报告按以下要求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1.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已经实行有偿使用或需要转为出让或承租土地的 , 改制企业在土地所在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有偿用地手续时 , 所涉及宗地的土地估价报告同时交付备案。

2.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采用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方式处置的 , 改制企业在省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土地资产处置时 , 土地估价报告同时在省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一企业涉及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土地资产处置的 , 所涉及宗地的土地估价报告与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分别到宗地所在省(区、市)备案。

(二)土地估价项目业绩清单按以下要求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1.在国土资源部备案的土地评估机构 , 其土地估价报告项目业绩清单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 同时抄报机构所在地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2.在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土地评估机构 , 其土地估价项目业绩清单报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备案条件

(一)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估价报告备案须具备以下条件 : 1.受托评估机构具有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 , 从业范围符合资质证书的规定 , 并根据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条件出具了土地估价报告。

2.土地估价报告符合土地估价报告规范格式要求 , 其内容完善 , 结构合理 , 表述清楚 , 资料真实可靠 , 依据充分。

3.按规定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 符合要件齐备要求 :(1)土地估价报告在省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具体要件详见《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审批要求》(附件一)中具体处置方式审批要求所需报件。

(2)土地估价报告在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具体要件主要包括 : ①土地估价报告备案的申请函件 , 并附《土地估价报告备案表》(见附表一); ②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 ③企业改制方案和土地资产处置方案; ④企业改制批准文件。

(二)土地估价项目业绩清单备案须具备以下条件 : 1.业绩清单所列的土地估价报告是土地评估机构独立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完成 , 并已向委托方提交的土地估价报告(土地估价项目业绩清单见附表三)。

2.业绩清单应包括土地评估机构上一季度上述所有的土地估价报告。

3.业绩清单应在规定时间上报 , 上报时间以当地当日邮戳为准。(逾期未报的 , 视为上一季度无业绩清单。)

四、备案程序

(一)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估价报告按以下程序备案 : 1.申请

改制企业持土地估价报告及资产处置申请文件、材料等要件 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备案申请。2.受理与备案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要件进行合规性审核 , 凡机构资质符合要求 , 要件齐备 , 土地估价报告符合规范格式 , 应予以备案 , 并 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土地估价报告备案表》上签署备案意见。如不符合规定要求 , 则经补充有关材料或完善土地估价报告后予以备案。(二)土地估价项目业绩清单按以下程序备案 : 1.报送业绩清单

土地评估机构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星期一将上一季度的土地估价项目业绩清单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时附相应的电子文档)。

2.审核与汇总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各土地评估机构报送的业绩清单后 , 进行审核汇总 , 作为对土地估价报告进行随机抽查的依据。附表一:

土地估价报告备案表(略)附表二:

篇8:《邢台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一、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不良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并认真落实之。

二、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原因分析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不良资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实践中依然难以根除, 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1. 债权实物化策略。

所谓债权实物化, 简单的说就是以物抵债, 但该种处置方式并不利于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 同时也不利于实现损失的最小化之目标。在此所说的债权实物化, 不仅包含着以上以物抵债的意思, 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当前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设计与选择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实践中可以看到, 该步骤设计不仅可以化解前者的托管风险, 而且是托管该步骤优势继续下去的最佳结果。所谓债权实物化, 主要是指以物抵债, 而这一处置模式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就是让企业的不良资产损失最小, 并尽可能地实现债权之目标。这里所讲的债权物化, 不仅包括平时所说的以物抵债, 而且它是当前我国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规划方案选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该步骤设计能否发挥作用, 对于化解当前企业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债权实物化中的以物抵债, 主要是指以物抵债自身固有的一种风险, 而这种风险是很难化解的, 即便可以化解, 其所耗费的成本也会比较的高。

2. 实物股权化。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企业债权实物化主要是为了增加不良资产的活力, 防范和化解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 从而有效地救活存在严重资产不良的企业, 以期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通过该种模式, 可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基于此, 笔者认为可通过司法手段将企业的实物资产股权化, 此时便可对新生的企业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从实践来看, 实物股权化策略,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非常有利, 对于防止企业产生赖账效果更加的明显。将债权转变成股权, 可有效地从账面上对当前企业的财务进行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改善不代表企业的生产效益有了真正的好转;企业通过债转股, 可不再继续为银行支付利息, 因此运营成本降低, 这对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非常有利。

3. 全面加强资本市场的现代化建设。

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过程中, 应当重视不良资产的优化与重组, 全面推进现代资本市场的现代化建设。首先, 加快产权制度的有效改革, 不断促进产权的快速流通。实践中, 笔者建议严格按照法人治理结构之要求, 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明晰产权。其次, 建立企业不良资产管理与重组基金, 可将该部分资金专门应用于存在着盘活希望的企业重组与改造。最后, 建立和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实践中我们应当不断培育潜在的购买群体, 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从而促使企业尽早从当前的困境中走出来。

4. 其他的应对策略。

除以上有效措施外, 企业应当全面调查尚未处置的不良资产, 同时合理地选取资产处置方法和方式;积极利用当前国内外一些可利用资源, 进行集中和批量管理与处置。第一,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与政策, 对管理者的行为进一步规范。

实践中可通过立法形式, 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对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以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自觉地、负责地以及积极地管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二, 对项目加强预测与分析。实践证明, 项目投资会对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生产规模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项目投资时, 应当先对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研究, 然后对其经济性进行评估, 在经过充分论证与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以保证资金应用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第三, 对采购工作加强管理。在试验阶段对材料、包装结构进行采购时, 一定要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实际状况为基础来确定, 绝不可在实验阶段就以正常生产经营标准实施采购活动。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因此在这一阶段所购物资只要能够有效满足实验之需即可。相反, 若在实验阶段便大批量的进行采购, 实验失败时便会造成企业货物的大量堆积, 占用企业的大量成本。

四, 结语

总而言之,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良资产问题如果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则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因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思想重视, 尤其要对企业的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措施进行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因企业不良资产而给企业造成的各种风险问题, 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难免会有不良资产问题存在, 并始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相伴而生, 当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对企业造成致命性的影响。本文将对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理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以及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与处置措施, 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处置措施

参考文献

[1]樊艺峰.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5) [1]樊艺峰.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5)

[2]彭雨春.浅谈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理[J].活力, 2009 (21) [2]彭雨春.浅谈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理[J].活力, 2009 (21)

[3]刘广华.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及会计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12) [3]刘广华.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及会计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12)

[4]田翠红.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2 (23) [4]田翠红.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2 (23)

[5]孙郦颖.关于不良资产的会计管理[J].中国对外贸易 (英文版) , 2011 (06) [5]孙郦颖.关于不良资产的会计管理[J].中国对外贸易 (英文版) , 2011 (06)

上一篇:崔国辅《从军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长沙市竣工备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