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莲花的观察日记

2024-04-20

写莲花的观察日记(精选8篇)

篇1:写莲花的观察日记

昨天去玉米地回来,看见路上,路旁盛开的马莲花,真的好感慨。

马莲花;又名马兰花,蝴蝶花,蝴蝶兰;马莲花又含有宿世情人的寓意,所以中国某些地方又称马莲花为英台花。马莲花在老怪的家乡,5月末6月初开花,现在正是马莲开花的季节。

马莲花是野生花卉,它生长在农村的村边地头,山沟田埂,到处都能看到它。它的生命力极强,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风吹雨打;不论是人踩,还是车压,它都顽强的生长着,从不向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屈服低头。并且马莲花坚韧的性格使它的适应力,繁殖力,生长力都极强。

老怪家乡的马莲花,高矮株不同,高株的如紫蝶翩翩飞舞,极其美丽。矮株遍地都是,无人欣赏。每到端午节前后,人们都採一些马莲的叶径包粽子用;孩童们大都採摘马莲花的枝丫做叫叫,老怪小时就经常吸这样的叫叫。

好多年前,一次老怪在地边,发现一株高株的马莲花,喜欢的不得了,当时照相机因为胶卷时间过长,怕跑光,不敢用;立即跑回家中取笔拿纸画了下来。今天看见天天踩踏的马莲花,感慨万千;老怪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欣赏马莲花,老怪赞赏马莲花坚韧不拔 自强不屈倔强意志;赞赏马莲花平淡普通的顽强性格;更赞赏马莲花荣辱不惊的品德。

马兰花的故事、童谣、电影从古至今就有很多,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善良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老怪到今天还清楚的记的;一二三四五六七,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篇2:写莲花的观察日记

在故乡的山谷。

这些美如妖精的姐妹们,这些野浪浪的姑娘们,这些勤劳的女子们。手拉着手,纵情欢笑着,打闹着,挥舞着她们的蓝衫子,前呼后涌地奔跑着。她们从沟谷一直跑到山顶,她们要把她们的蓝,与天空的蓝,挥成一片。

美丽的马莲花,纯朴的马莲花,蓝盈盈的马莲花,她们是我故乡的女子,梦幻般的女子,一场细雨领来女子,被太阳的嘴唇亲吻的女子,暖我心怀的女子。

当春风吹醒大地上多情的事物,吹开我心中的马莲花时,我骨头里的疼痛也被吹走。

那开在田边的一朵,是我勤劳的姐姐,那开在路边的一朵,是我思嫁的妹妹,那长在溪畔的一朵,是我梳妆的情人。

她们用柔柔的声音与我说话。

她们用轻轻的声音与我说话。

世上有无数个村庄,我只爱我的故乡,世上有无数种花,我只爱马莲花。因为马莲花守护着我贫瘠的家园。她们是故乡的花,是穷人家养出的好闺女,不慕繁华虚荣的好闺女。

在春天,当马莲花铺满山岗的时候,我的故乡是蓝色的,月亮和风儿是蓝色的,我的情爱和诗歌是蓝色的,我心底的温柔也是蓝色的。

在春天,我要卸下生计的辎重,不去他乡与远方,我要与故乡的马莲花,共享大地清贫的美丽。在春天,我要在马莲花丛中做梦、幻想,在故乡的田野中守望、劳役。

在春天,我要怜娶故乡的女子。

在春天,我不再被光阴伤害。

篇3:写莲花的观察日记

一、加强观察指导, 激发观察兴趣

兴趣是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对于有兴趣的事, 学生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做。因此, 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 具体的事物, 生动活泼的目标, 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 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观察日记有“看”有“写”, 是实现由说话到写话, 由观察画图到观察生活的过渡。抓好这个过渡, 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指导并激发观察兴趣。如夏收到来之前, 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师生站在蓟运河大堤上, 举目四望。近处, 河水潺潺, 花草争芳;远处, 蓝天白云, 金色麦浪, 尽收眼底。置身于这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丰富了生活, 扩大了视野, 开拓了思路, 激发了情感。陶醉, 神往之情, 启动了学生的心扉和写作欲望。这时, 教师抓住时机, 鼓励启发学生, 大胆地将耳闻目睹的情景, 在头脑中还原、整理, 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学生们兴趣盎然, 一个个将自己捕捉到的素材变成习作, 形象色彩跃然纸上。起步阶段, 要求不宜过高, 只要能把观察所得用语言文字描写出来, 就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以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给观察方法, 培养观察习惯

兴趣是基础, 方法是关键。学生有了观察兴趣, 教师还要及时交给他们观察方法。把观察的“钥匙”交给学生, 使他们具备独立观察的能力。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 但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时空的先后与距离, 机构的整体与部分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要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 采用不同观察顺序的方法。这样写出来的日记才言之有序,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如指导观察人时, 要抓住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克服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的毛病。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选择观察到的材料, 通过分析、比较, 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特征, 找到不同事物的差异。如三年级学生刘静从观察到的大自然四季不同景色的材料中, 把握了“春华秋实”的不同特征, 在一则秋假观察日记中用“火红的高粱、含羞低头的谷穗、绽开笑脸的棉花……”来描述金秋十月华北平原上的丰收景象。

学生掌握观察方法的同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事物, 养成对什么都感到有兴趣, 有劲头。什么都想去看一看, 听一听, 闻一闻, 摸一摸。如发现一枚新邮票, 看看它是什么图案, 反映什么内容。新来一位同学, 注意他的外貌、语言、行动, 捕捉其性格特点。总之, 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强化观察训练, 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决定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生初步掌握观察方法, 能够写出观察日记的同时, 还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 采取他们乐于练、练得好的训练方法, 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使他们的观察日记言之有物。如参观区文化馆举办的菊展后, 一名学生在观察日记中仅仅罗列了一大堆花的名字, 没有具体内容, 最后以“简直好看极了”结尾。针对这一情况, 老师告诉学生:世界上的事物是五彩缤纷, 千差万别的。菊花品种那么多, 不能都写出来, 应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品种, 细心观察, 具体描写。这个同学受到启发, 再次进展厅对“碧波仙子” (菊花名称) 的颜色、外形进行了细心观察。再重写的观察日记中, 不仅写出了它怎样美, 还写出了自己的想法。这篇观察日记的内容就充实多了。

解决这类问题, 要针对儿童认识事物的情况和心理需要, 有意识地组织专题观察, 预先布置观察任务, 明确观察重点和要求。这样送上一程, 提高学生“看”和“写”的能力。

开展观察比赛, 比一比, 看谁的观察细致;赛一赛, 看谁的观察日记写得具体、生动、有条理, 这也是强化训练的一种好办法。评出的优秀作品可以写到“班报”上, 也可以张贴在班内的“习作展览”专栏里。鼓励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自由选择观察, 启发观察联想

观察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要启发联想和想象, 使观察日记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能力之后, 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鼓励他们到生活的海洋中去, 让他们去观察事物, 观察生活, 观察社会。这样有利于他们写真人真事, 抒发真情实感。只要坚持天天练笔, 持之以恒, 通过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来鉴别效法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运用, 形成能力而得心应手的过程;就是通过观察和自身矛盾斗争, 矫正、升华认识的过程。这样既解决了“没事可写, 没话可说”的问题, 又培养了健康的文风, 并使学生在观察、描述中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发展了个性, 实现了质的飞越。如王小梅同学在一则观察日记中叙述了一群蚂蚁怎样拖走一只死苍蝇之后, 以“我想, 一个人的力量很小, 大家团结起来, 力量不就大了吗?”结尾。这样, 通过观察和联想, 从现象中抽象出其中的道理, 深化了主题, 提高了写作水平。

篇4:写观察日记好处多

一、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可以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一篇作文,得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和储蓄。比方说,要有写作素材、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有谋篇布局等。再看写作素材,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这需要亲自观察来获得。可是对一个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大多数人都不会观察。而写日记的形式就很好,实践证明,它是写好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日记可以把自己在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它内容广泛,包罗万象,随意性很大。任你在日记里怎么写都可以,可以尽情写意抒情,最好刚开始就让学生写观察日记,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比如说,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平常就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如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人,可以抓住人物的特征,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行为描写,还有场面描写等。写观察日记时可长可短,选择自己喜欢做的、感兴趣的去写,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调动学生写观察日记的积极性,发挥集体共振激励效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要做到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就要从写观察日记开始,可以有目的地进行,通过集体的强化训练,会使学生有大幅度提高。比如说,让学生都写自己的班主任老师,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写出方方面面的观察日记,让每个学生在班级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口头表达方式、互相交流的形式來进行,让学生来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自己的写作天赋彰显出来,最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发挥集体共振激励效应,开展写作竞赛,比、学、赶、帮、超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一篇篇佳作来。

总之,我们要教会学生写好作文,当然方法有很多,不过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篇5:写莲花的观察日记

分析现在的作文教学, 不难发现,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 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习作技巧方面, 而不去引导学生收集习作素材。这样的教学, 很有可能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学生写作文, 是要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通过评议与文字表达出来。离开生活这个素材, 就如同加工产品没有原料一样。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 甚至感到头痛。针对这种情况,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一) 必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在习作课上, 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句话:“其实用心来写作文是快乐的, 做生活的有心人, 你会发现, 作文原来如此有趣。”因为写作文是件很轻松的事, 只要自己“用心”去写作文, 只要是你眼中所看到的, 你心中所想的, 哪怕是你的手曾碰过的, 你都可以把它描写下来。这样, 就算是一根柱子, 一块橡皮, 一丝灰尘, 都逃不出你的手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刻刻都注视着生活, 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把你身边所发生的事都记叙下来, 一段短小的情景, 一句温暖的话语, 一个信任的眼神, 都可以做为你笔下的宝藏, 用心来写作文, 是轻松快乐的。心想到了什么, 手就记下什么!习作, 真的如此有趣, 试试吧!经过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 学生对写作充满了信心。

(二) 要培养学生积累习作的素材, 从身边的小事中慢慢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学生阅历不深, 阅读面窄, 肚子里的东西少得可怜。那么, 怎样才能更好地积累素材呢?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积累、运用本》, 坚持写观察日记, 并坚持不懈, 除此之外, 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什么, 写什么。

课文是学生积累习作的最好素材, 每学一课, 都让学生把课中的优美句子摘录下来, 这些闪光的诗句、语句不仅要求写下来, 而且要求学生会背, 同时也要求按不同类型的体裁仿写课文。

2. 看什么, 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每天的课外书、电影电视、与他人的谈话, 都是积累习作素材、写观察日记的良好途径。例如: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就可以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或《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从看过的影视节目中写《我最爱看的影片》或《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等等。总而言之, 无论看什么, 写什么, 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才能写出具体的内容来。

3. 干什么, 写什么。

学校组织大扫除, 就让学生写大扫除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今天值日, 就让学生写出今天是怎样值日的, 心里是怎么想的;“六·一”节快到了, 该怎样以实际的行动迎接“六·一”儿童节等。这样学生就感到有写不完的内容, 由课本知识走向生活, 题材不断扩展, 内容也从学校、家庭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根本上解决了习作的源头问题。

(三) 评优激励, 激发创新动机

一个人的情绪越低, 注意力也就越分散, 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 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在作文教学中, 要变批评为评优。评优的实质就是激励。就作文教学而言, 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 教师应通过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 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 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 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 放胆表达, 拓展创新思维动空间

作文教学中, 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 有创意的表达。让他们自由表达, 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 自己选材立意, 不限体裁, 不规定字数、时间, 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这时, 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例如《海边的我》、《我想飞》、《我的未来》、《我的理想》……写出了学生想象中的意境, 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幢憬。值得一提的是, 鼓励学生放胆表达, 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 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 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 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情感, 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 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 培养学生习作技巧, 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

培养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用心去发现, 这样才能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例如写事的记叙文, 要注意给学生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作顺序方面, 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也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或者倒叙顺序来写, 不过, 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写人为主的文章要遵循写人的表达方式来要求学生, 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写景状物的文章, 要注意静态与动态的描写。观察人、事、景、物要有一定的观察点, 或由近到远, 或由远到近, 或由下到上, 或由上到下, 或按一定的空间位置, 或不同地点的转换, 来观察。

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要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 即要写出人人心中有, 但人人笔下无的文章。吃别人嚼过的东西, 就感到不香。例如有个学生学过写景状物的文章后, 她用书上描写的方法, 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景物, 她在《雨后的葡萄》这篇文中这样写道:“雨后的葡萄真是美丽啊!叶子遮着一串串葡萄, 在雨水中舒展着, 有的静静地躺在碧绿的藤上, 像一位穿着草绿颜色的衣裙、戴着浅绿帽子的少女睡在荷叶上;有的悬挂在空中;还有的被一片片又嫩又绿的叶子遮盖着, 似乎是一位娇嫩的小姑娘害羞地躲藏在叶子下面。一串串的铜铃上留着一粒似珍珠的水珠,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似珍珠发出刺眼的光芒, 使人想摘下一串尝一尝。我摘下了一粒, 剥掉皮, 拿在手中, 就像冰凉的软球, 放在嘴里, 滑而不腻。太阳发出的光芒照在雨后的葡萄上……”

通过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坚持写《积累与运用》的实践, 学生也摆正了积累与运用的关系, 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只有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用心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 就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把以前“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觉行为。现在, 绝大部分同学每天写观察日记, 有个别同学要求自己写两篇观察日记, 一学期就写了200篇左右的日记, 他们从不同体裁、不同类别, 多角度多方位地写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 坚持写观察日记, 是提高习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篇6:写日记,从学会观察做起

一、在游戏中学会观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要给孩子们讲什么是神态、动作,只需要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游戏者的神态、动作表现,并用通顺、形象的话语表达出来,即为自己观察所得。

二、在玩耍中学会观察。比如把自己生活中的小玩具的样子写出来,再把自己是怎么喜欢玩具的,按照玩的顺序写出来,即为自己观察所得。小朋友都很喜欢小宠物,小猫、小狗、小乌龟……好好观察一下,把你看到的小宠物是什么样子写下来,再写自己和它之间的小故事,你和它是怎么玩的,你是怎么照顾它的,这些即为观察所得。

三、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如自己在家里、学校扫地、抹桌子,收拾卧室,整理书包,洗袜子等,可以把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写下来;在学校办手抄报、剪纸,美术课上的手工制作等,按照做的顺序写下来,即为观察所得。

四、在漫画、动画、读书活动中学会观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少儿喜欢的连环画、漫画,或者动画片,在合理的想象中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画面中的人物的样子、动作,以及先后做的事情描述下来,即为观察所得。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看书,看完之后,告诉日记本自己看了一本什么书,喜欢不喜欢它,为什么喜欢它。

日常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多留心一下周围的生活,用心去想一想,日记的材料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到日记里去,我相信一定会把日记写得很好。

可以说,学会观察,是学会写日记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下面是两位小朋友在观察中学写日记,在写日记中学会了观察。

篇7:怎样才能写好观察日记

怎样才能写好观察日记呢?

第一,要想学会观察,写好观察日记,必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是观察生活的前提。

第二,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是写好观察日记的基础。只有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观察越细,认识越深,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来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初学写观察日记,可先从静物写起,观察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静物。例如一件精致的工艺品,由于它是静止不动的物体,就易于观察,便于记叙。当然还要按照方位顺序观察。观察动物,既要观察它的静态,描写外形特征,更要观察它的动态,描写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观察植物,要观察它的外部形态、色彩特征及其变化和生长习性等。观察自然景物要善于捕捉典型景象,选择观察时机,确定观察点及抓住景物特点,既要观察其静态,又要观察其动态。观察记叙一件事,首先要观察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才能写得明白清楚。写活动既要按活动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做到条理清楚,又要围绕中心,抓住活动特点进行观察,选择典型材料重点描写,才能使人读了印象深刻,如临其境。观察人物就要仔细观察其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要选择典型事例,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使人读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第三,要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就会产生感情。写时要把个人情感融化进去,激发联想。也就是说,要带着感情观察生活。这样,才能使观察日记有情有味,让人爱看。

第四,由于观察对象的丰富多彩,表达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可记叙,可描写,可说明,还可以插入抒情及议论。写观察日记时,要能够根据需要变化表达方式,交织使用,紧密结合。当你学会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其作用时,就有利于准确表达主题,提高艺术技巧,增加观察日记的感人力量。

总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极为重要。当你把一次次的观察所得写入观察日记里的时候,你就会一天天地变得“富有”起来。

篇8:写莲花的观察日记

(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广西南宁530200)【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脑梗死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和莲花针拔罐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以注射用丹参与川芎注射液静脉注射,口服维生素B1、B12等常规疗法。莲花针拔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莲花针拔罐刺激穴位治疗。治疗15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莲花针拔罐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莲花针拔罐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脑梗死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显著。【关键词】脑梗塞肢体麻木;针灸疗法;拔罐疗法;壮医药疗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73-01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角质细胞和血管)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死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1]。其病死率虽较脑出血为低,但其致残率却高于脑出血。其后遗症常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自理能力,临床上经药物、康复治疗和自我锻炼可一般恢复,但预后常遗留下肢麻木较难消失,患者自觉运动不便,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一、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65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急性发病期至半年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莲花针拔罐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1例,男 12例,女9例,年龄43~78岁,平均64岁。莲花针拔罐治疗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51~79岁,平均66岁。均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留偏身肢体麻木,或伴有发冷、发热、出冷汗、蚁行感等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诊断要点:(1)可有前驱的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史,即中风先兆。(2)安静、休息时发病者较多,常在晨起睡醒后或夜间起床小便时发现症状。(3)症状常在几小时后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甚至呈恶化型脑卒中。(4)意识可能清醒(梗塞面积小)或昏迷(大面积脑梗塞),瘫痪出现,语言不利或失语。(5)发病年龄一般较高,50岁以上。(6)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7)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色泽清亮透明。(8)脑CT可见低密度灶。3、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疗法:注射用丹参与川芎注射液静脉注射,口服维生素B1、B12等。治疗组配合莲花针拔罐刺激穴位治疗,穴位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少阳、少阴经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内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面瘫加颊车、下关;语言不利加通里;手指屈伸不利加八邪。用壮医医疗技法中的特制的莲花针叩击相应穴位,然后在叩击部位拔罐,吸出瘀滞的气血,8~15分钟后取罐,消毒棉签擦干吸出的淤血,最后将壮医活络逐瘀酒涂擦拔罐部位。每2天1次,15天为1疗程,共1~3疗程。二、治疗结果1、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临床疗效模糊评价法:根据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模糊判定。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基本治愈:麻木完全减轻。显效:麻木减轻,出汗、发热、发冷、完全消失。有效:麻木减轻,出汗、发热、发冷、蚁行感减轻。无效:麻木如前。2、 常规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表(%)注: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脑梗死肢体麻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三、讨论 引发脑梗死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闭塞性改变,未能及时获得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血液供应之间产生不平衡所致。祖国医学称脑梗死为中风,认为其病位在脑,病变涉及心、肝、脾、肾,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病理基础则为肝肾阴虚。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也可互为因果。中风病机虽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类[2]。(1)虚:主要为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或暴怒血菀于上,气虚无力推动,可致瘀血停滞。(2)火:主要为内生之火,心肝之火,风火相煽,气血上逆,神明蒙蔽所致。(3)风:即肝风、外风之别。肝肾阴精亏耗,阴亏于下,风动于上而致中风。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中风发生。(4)痰: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湿痰内生;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或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内生痰浊;或形盛气弱,中气亏虚,脾运失司,聚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风痰上窜,闭阻清窍而突发中风。(5)气:气血上逆,上冲于脑;或气滞血瘀,氣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所致。(6)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指出中风乃“气虚血瘀”所致,在后期治疗注重调理脏腑气血平衡,益气活血通络非常重要[3]。祖国医学认为,中风肢体麻木归属痿症。《素问·痿论》记载:“帝日:如夫子占可矣,论言治痿独取阳明,何也 ”歧伯日:“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此段话揭示了“治痿者独取阳明”这一思想,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脾的精血也有赖于脾胃的生化,所以胃津不足者,宜养阴益胃,脾胃虚肉者,应益气健脾。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气血津液就充足,脏腑功能亦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痿症的恢复[4]。对照组药物,中药丹参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等功效。在中医药学被视为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要药,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的说法。《本草便谈》言:“丹参,调理血分之首药”。《本草汇言》曰:“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也。补血生血,功过地、黄;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穹药”。中药川穹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可旁开四肢、辛温走窜,可散寒邪、通经络、畅血脉、开郁结血气,善行头痛行脑络之瘀[1]。《神农本草经》:“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本草汇言》有言“芎,上行头目,下调经血,中开郁结,血中气药”,《本草新编》曰“川芎……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甚神,止金疮疼痛”。故注射用丹参与川芎注射液静脉注射可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降低血粘度和提高脑组织摄氧能力等作用[5, 6]。壮医莲花针拔罐疗法是将壮医莲花针叩刺与拔罐相结合,通过针刺与拔罐把体内瘀滞的气血吸出体外,恢复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达到改善人体气血流通,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排泄瘀毒,通则不痛之功效:同时也改善受损局部的微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代谢,使受损神经得以修复[2]。壮医莲花针拔罐疗法与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相似,一方面可以疏通经络,使得气血运行顺畅;另一方面还可以清除血液中造成病症损伤的病理产物,正如张从正所说“岂知出血乃所以养血也”,“年衰火胜之人,最宜出血”,“先论攻其邪气,邪去而元气自复也。”现代医学也认为,针刺放血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同时选用的手足阳明经穴能调节阴阳,通经活络,调气活血。曲池可行气活血,合谷可疏通经气,环跳可健脾益气,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和血气、扶正培元、通经活血,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同属阳经穴,此5穴相配可行气活血,通络化瘀。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可舒经活络,三阴交可补益肝肾,三阴交、内关都可健脾和胃,又同属阴经穴,此阴阳经络相配使用,阴阳互补,相互协调,终达阴阳平秘之效。本次临床观察及讨论表明,壮医莲花针拔罐疗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麻木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杨建萍,林辰. 壮医验方火把螺旋汤对老年人谷道病疗效机制的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8).[2]赵东风. 壮医莲花针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0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11): 56-57.[3]黄岑汉,刘燕平. 壮医经验方——壮通饮组成药物现代研究进展: 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Z]. 中国北京: 2010508-510.[4]黄瑾明,王粤湘,陈林,等. 壮药内服外治配合壮医针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3).[5]李凤珍,钟丽雁,梁艳. 壮药内服配合壮医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8): 38.[6]朱红梅. 中医及民族医(壮医)外治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综述[J]. 亚太传统医药. 2010(5): 118-120.

上一篇:回填土施工合同范本下一篇:读钱文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