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节作文:幸福的春节

2024-05-17

写春节作文:幸福的春节(精选8篇)

篇1:写春节作文:幸福的春节

本文是一篇六年级写春节作文,

六年级写春节作文:幸福的春节

今天是羊年除夕,我几乎每年都在外地

晚上的年夜饭,可谓是丰盛极了。首先是饺子。大人们买来了饺子皮,做好了饺子馅。我们一大家子都行动起来,烧水的烧水,包饺子的包饺子,煮饺子的煮饺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做的,吃得更有滋味。我既不会烧水,也不会煮饺子,那干什么呢?包饺子!我和表弟洗干净了手,捋起袖子,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由于我们有创新,各式各样的新型饺子在我们的巧手里诞生了。

每次包饺子,表弟必做一个飞碟饺子,这种新型饺子扁扁的,而且大得像张饼。表弟先将一张饺子皮平铺在手掌上,在上面放了普通饺子两倍多的饺子馅,再盖上一张饺子皮,拧紧,压实,真像一个飞碟。我呢,“发明”了一种又长又扁的饺子,看起来像长了四对脚。

吃好饭,我们一起到海边散步。蓝色的

篇2:写春节作文:幸福的春节

大年三十下午,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回老家。在奶奶家,我和鹏鹏哥哥玩炮,玩完了,我们俩还拿压岁钱去商店买炮和小手枪。

第三天上午,我去姥姥家看电视和放炮,舅妈给我们准备了午饭,可丰盛啦!我吃了很多很多。第三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又去了宝鸡,晚上出去吃饭。宝鸡的小吃有:擀面皮、醋粉、活络等等。我还跟豆豆玩,她是一个五岁半的小女孩。她来到我们住的酒店,我俩高兴得看电视。

第四天宝鸡下雪了,我们全家和宝鸡的朋友们吃完中午饭就一起回家了。这是多么愉快的春节啊!

篇3:北京的春节(节选)

老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在作家笔下,又有哪些特色呢?读完之后,请小读者们自己总结一下!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进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学童们到腊月十九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篇4:团聚永远是春节最幸福的瞬间

祖辈:讲不完的习俗 吃不饱的肚子

聊起春节,年逾七旬的卓奶奶便勾起了她简单快乐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每到年底就缠着问大人‘怎么还不过年啊’,最盼望的就是年初一穿新衣服,吃年糕和米团了。”卓奶奶从小就住在老宅子里,“门锁、香炉、烛台都是铜制的,每天都要擦,特别是到了过年这几天,要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从当年的战火纷飞到如今的和平昌明,丰富的人生阅历让卓奶奶对春节有着复杂的记忆。“我上小学的时候赶上抗战,有一年春节,日本鬼子就在家门口溜达。”她说,那年是“关门过年”,“不敢出门拜年,家里大人也不让出去玩,现在想想都害怕。”

“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过年能吃饱就不错了,那时候都吃‘无缝钢管’”,卓奶奶跟记者卖关子,“‘无缝钢管’就是空心菜啊”,她眯缝起眼睛,笑声里夹杂着难以名状的苦涩,“还有就是菜头果,把萝卜丝用米浆混起来一起蒸,凑合凑合也就过年了。”

“不管怎么艰难,老风俗还是讲究的。”卓奶奶说,自从嫁到丈夫家,每年年底都是她来准备扫尘、祭灶、分年,“扫尘就是打扫卫生,一般在腊月十五之后;祭灶是过了小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连着三天,供灶糖、灶饼祭祀灶公和灶母;分年就是蒸年糕、杀鸡杀鸭,祭祀老祖先和天地神灵,从腊月二十五以后就开始忙活了”。

直到现在,卓奶奶每年还是虔诚认真地遵循着祖辈的风俗,为全家人祈求健康和平安。

父辈:生活条件变好了 年味淡了

“那时候确实没什么好吃的,更没有漂亮衣服穿,但是到了过年,孩子们都很高兴,整天围在大人屁股后面,帮忙打扫卫生、贴春联,再就是放鞭炮。”听母亲说完,卓奶奶的小儿子欧阳先生兴致勃勃地插话,“除夕夜里,闻到蒸年糕香甜的味道从家家户户传出来,别提有多兴奋了。”

“小时候没有车子,走亲访友都是步行,去外婆家要走3个多小时,在路上,跟姊妹几个说啊笑啊,也没觉着时间有多长,妈妈提前做好糖饼、年糕,把我们的衣服兜里都塞得满满的,路上饿了也舍不得吃,那时候一年也吃不上几次。”欧阳先生把时光倒回了那个交通闭塞、物质匮乏的时代。

“那时候盼着过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物质的需求,一年里就除夕这一天,父母允许你放开肚子使劲吃。”说到这里,欧阳先生看看卓奶奶说,“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平时的吃穿消费跟过年没太大区别,年味自然也淡了”。

欧阳先生说,对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他们这一代人的感受最为强烈,虽然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却也产生了新的烦恼。“现在生活压力、经济压力都太大了,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情味淡了,很难有小时候那种过年的兴奋劲。”欧阳先生说,“过年的这些习俗到我们这一代已经很简化了,不知道到了下一代会怎么样。”

欧阳先生说:“春节的时候,孩子回家,父母健康,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要是能跟相处多年的老朋友见见面,一杯小酒一杯茶,谈天论地,家长里短,就更知足了。”

子辈:过年方式在变 亲人团聚温情不变

欧阳先生的儿子是个“90后”大学生。“其实,长辈的很多想法我都不能理解,祭拜祖先也就算了,又是拜天拜地又是拜菩萨的,真心接受不了。”小欧阳抱怨地说道,连续几年的年初一,父母叫他一起去寺庙烧香,他都没去。“我对春节的印象也很简单,就是压岁钱、跟家人吃年夜饭,跟同学吃饭、唱卡拉OK。”小欧阳说,“长辈们过年的那些习俗,除了贴春联、扫尘之外,我了解的也不多,更不知道具体是在哪天了。”

“父母以前经常告诉我他们小时候过年,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的场景,但现在娱乐方式这么多,春节期间很多时间都是用来唱歌、去茶楼打牌,要不然就是出门旅游,这些都冲淡了春节原有的年味。”对于春节,小欧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现在通讯工具这么发达,网络、手机联系起来都很方便,即使不在家也能经常联系,像我跟家人就经常视频聊天。”

篇5:春节的幸福作文

接元宝,家家户户乐逍遥……”动听的歌声从我们家里传了出去。

“妈妈,你唱得是什么呀?真好听!”我瞪着大眼睛看着一脸喜气的妈妈。

“好听吧,这是新年歌谣啊!小懒虫!”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大早,妈妈就唱着好听的歌谣叫我和姐姐起床,妈妈说我们一家人要去外婆家过春节,我和姐姐好开心啊!一下子翻身下床穿上舅妈早早给我们买的新衣服,很快洗漱完,准备就绪,出发咯!

很快就到了。外婆站在窗口,开心地和我们打着招呼,我和姐姐连忙叫着:“外婆,过年好!”一边喊一边冲进了电梯。还没等电梯门完全打开,外婆就站在门口,高兴地抱了抱我们,可真温暖!外公更是热情,什么吃的都往我们手里送。突然鼻子闻到一阵好香的味道,忍不住溜进厨房瞧了瞧,哇!腌菜冬笋肉骨头、香香甜甜糯糯的八宝饭、红烧臭鳜鱼、油焖大虾、酱爆四季豆、卤鸭舌、白斩鸡雪菜春笋、可乐鸡翅……还有我最爱吃的番茄炒蛋,这也太丰富了吧!简直就是满汉全席啊!不愧是我外婆,厨神外婆的手艺可了不得,一晃眼的功夫就能做出一大桌又好吃又好看的美味佳肴!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吃到一半的时候,外公就从口袋里拿出好多个红包,把红包分给我们四姐妹,外公说这是给我们的压岁钱,让我们睡觉压在枕头下面的。四个红包上面都写着“学习进步”四个字,这是外公外婆对我们满满的爱和希望。我们拿着外公外婆给的红包可开心了!连爸爸妈妈舅舅舅妈都有外公给的压岁钱呢!

我们一起举杯:祝外公外婆身体健康,祝爸爸舅舅工作顺利,祝妈妈舅妈越来越漂亮,祝我们四姐妹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

篇6:幸福的春节作文

我拉这大姐姐的手开始爬山,一开始妈妈也在跟前,后来妈妈由于穿着高根鞋就让我们爬,她在后面慢慢的爬,我拉着大姐姐的手爬的更快了,姐姐在半山腰的时候说:“咱们下去吧!”我说:“不行!我要爬山,我可喜欢爬山了。”

于是我跟大姐姐就继续爬山了,当我们爬到山顶的时候,我很高兴,看着周围的一切都在我的脚下。后来我给姐姐说:“姐姐,我想下山了”,姐姐说好吧下山后,我们就回家了。

篇7:写春节的作文:难忘的春节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穿上新衣,孩子们去跟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给他们“赏钱”,孩子们拿到了红包,便跑回家给家长,或是偷偷拿去买烟花、鞭炮。

而我,最难忘的就是除夕了。除夕晚上,妈妈煮了年夜饭,有糖醋排骨、饺子、清蒸鱼、鸡汤、青菜、肉丸等美食,看得我眼花缭乱,真不知道该先吃哪道才好。

吃完了年夜饭,鞭炮声响了起来,我和妹妹带着烟花和无比喜悦的心情来到院子前。烟花飞上了半空中,只听一声爆炸,烟花炸出了炫丽的花朵,像宝石似的星星点缀了夜空,像仙女在施魔法下幸福雨,还像五彩缤纷的彩虹……美丽、壮观极了!

我们放完了烟花,便返回家中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喜剧、歌舞等许多节目,有的让人笑得流泪,有的让人感动到哭,总之让人感慨万千。

已经过去,已经来临,我也即将升初中了,有人盼望着新一年的到来,可我不希望时间流逝地飞快。因为时间太匆匆,我要向新的一年勇敢地迈去,努力学习,好好迎接小升初!

教师点评: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文章,文章开头点题,自然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叙述条理清晰,娓娓道来,结尾再次点题。祝你新学期学习进步,点亮心中梦想!

作者:全南县第二小学六年级 钟焕奇

篇8:我的春节故事

春节,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些抹不掉的记忆。

也许是买年货、吃年夜饭, 也许是贴春联、会老友, 也许是家人团圆、同学相聚, 也许是人在他乡、坚守岗位……形式在变, 温暖不变。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春节故事。这些故事或温馨或快乐或回味无穷或令人感动……总之, 故事各有不同, 年味就在心中。

上一篇:纪检部成员竞选下一篇: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