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2024-04-07

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精选20篇)

篇1: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就能使教育变得更简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育孩子也要掌握时机。今天我们与各位分享教育孩子的4个最佳时期,大家可以试试哦。

1、吃饭的时候

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交流,于是就把餐桌变成了教育孩子的课堂――每到吃饭时间,家长就开始检查孩子的学习成绩,指出孩子的过错,往往弄得孩子愁眉苦脸的,整个饭桌的气氛都变得很压抑。

有专家指出,很多家长都喜欢用的这种“餐桌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营养的吸收,而且会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利用吃饭的.机会教育孩子呢?其实,吃饭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一认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告诉孩子这些菜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烧熟了后又是什么样子,并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名字。这样,一边吃东西一边学习,孩子会吃得更香。

此外,家长如果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就等于搭建了一个和孩子良好沟通的桥梁。在愉快的环境当中,孩子有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2、家里来客人的时候

接待客人时,是孩子学习待人接物礼仪的好时机。比如,客人给孩子带了礼物,孩子却没有表示谢意,这时家长就应该提醒孩子说:“你好像忘了该说什么呀?”假若孩子还没有意识到,家长可以对客人说:“谢谢您给孩子的礼物,我代孩子谢谢您!”

孩子听了家长的话,就会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应该表达谢意。

3、孩子做错事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尤其是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训斥、打骂孩子,而应该平静地和孩子交流,耐心地帮助孩子勇于面对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4、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

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时,通常情绪都比较高涨,信心满满。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提醒孩子“胜不骄”,并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在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将孩子一时的热情转化为继续努力的动力。

篇2: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一、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

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养成恶习往往与第一次发生不良行为时未能及时得到指正密不可分。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往往主观上并未意识到。家长若能在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紧紧抓住这“第一次”不放,及时地对其进行明辩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必能帮助孩子打下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二、新时期开始的时候。

任何一个被认定的“坏”孩子,在其失足或犯错之后也都存在着悔过自新的本能。如果家长在他们立志发奋、决心从头做起的时候抓好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和鼓励,必能有效地促其变好。这种时机便是各种新时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如:考取新的学校、新的学期开始、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刚刚换了班主任、刚刚当选为班干等等。这种时候,孩子会有一种新鲜感、希望感,容易产生强烈的“从头开始”“好好学”以求得到教师、家长或别人承认和肯定的内在动力。此时家长若能因势利导,定能“旗开得胜”。

三、孩子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

当孩子没有做错事而被人误解,或好心办了坏事而被人责怪时,他们往往认为别人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因而由于委屈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时家长若能以冷静、宽容和理解、同情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帮助他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孩子必然会产生感激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总结教训甚至训诫的话孩子都能听得进去,也乐于接受。

四、学校教师来家访的时候。

教师家访是孩子最不安的时候,他们唯恐父母在教师面前将其说得一无是处。有些父母正是有教师来家访便告状,一味指责,想借教师的威严来教训孩子,结果引起孩子反感,进而以后 对父母的话不管好坏一概不听。如果家长在教师来访时,先将孩子在家的优良表现向老师汇报,则容易博得孩子的好感。在此基础上再以希望的口气委婉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孩子一般乐于接受,并在日后的行动中积极改正。

五、遇有困难或失败的`时候。

孩子在校运会上因故没能拿到名次,在最沮丧的时候如果所听到的不是父母的鼓励,而是“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块料”、“没得本事瞎逞能”的讥讽,他必定对父母没有好感,以后对体育也很可能再无兴趣。相反,在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不是训斥,而是首先肯定其已经尽到了努力,然后再引导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他及时补救,使他走出困境,孩子定会因感激而自觉地加倍努力。

六、有较大过失的时候。

孩子在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的时候,大多会产生畏惧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此时,他们比平时更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若能抓好这一时机,在充分理解、同情和体谅的基础上,帮其总结经验教训,循循诱导,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父母若抓住孩子“闯祸”的辫子不放,横加责骂,没完没了,却会适得其反,使其破罐子破摔,无心思改。

七、他人或自己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

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共性。因而当朝夕相处的同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他们表面上可能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却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和超过对方。而当他们真的取得了成绩或做了好事受到夸奖时,更会以此为动力,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因此,父母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指导,向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促其将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行动。

八、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当孩子对某一事情如绘画、弹琴、踢球等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产生积极追求的欲望,他们会自觉地去寻求知识、去刻苦努力。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逼其去做不愿做的事,学不愿学的东西。聪明的父母大多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帮他们入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教其平衡发展,夯实知识基础,厚积薄发,少走弯路。

九、有重大集体活动的时候。

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希望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因为乱了大局、坏了大事而在同伴面前出尽洋相;相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受人褒赞、受人夸奖。家长可以巧妙地利用孩子的 这种心理,抓住搞大型活动(如校运会、艺术周、参观、春游等)的大好时机,适时地对孩子进行遵纪守法、 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等教育。

十、出外做客或家中来客人的时候。

篇3:幼儿教育的最佳时机案例评析

关键词:幼儿,最佳教育时机,教育反思

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最佳教育时机,教师若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则其教育必会事半功倍。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是教育机智与能力的表现,它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的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一位高明的教师总能充分地挖掘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从而化弊为利,变被动为主动,这里我讲一讲,我和幼儿园小朋友发生的故事。

大课间活动,大部分孩子已经做好课前准备,我习惯性地来到走廊,一边督促没有拿好备品的孩子,一边“啪啪”地关好储物小柜的柜门。我正检查着,突然看到一个摆放特别整齐的小柜,我对着旁边的两个孩子随口说了一句:“小浩(化名),你的小柜收拾得真棒!”一阵沉默。林胜(化名)怯怯地说:“老师,那是我的小柜。”他那委屈略带不被重视、茫然的目光,使我心头猛的一振,这是个在我心目当中样样都不突出、啥啥都做不好的孩子。可今天他的储物小柜收拾的有让我“士别三日让我刮目相看的感觉”。我为何不抓住这个契机,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呢?居里夫人也曾说过:“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因此说,在教育教学中要主动寻找、创造、设计时机,才能教得主动,学得主动,先发制人。于是,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上课前,我让林胜把书包、衣物拿进教室,组织小朋友坐好后说:“刚才老师检查了小朋友们的储物小柜,我发现林胜小朋友的小柜里面摆放的物品最整齐,现在请他来讲一讲自己的好办法。”林胜先是一惊,接下来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把自己早晨来到后,如何放下书包,整理文具,叠放衣物的过程演示了一遍,又把这一过程结合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我能看得出他在讲解的过程中自豪里带着自信,我接着问他:“你是如何做到的呢?”他自信地说:“我仔细听过,老师你不是每天都和我们这样讲的吗?”我大加赞扬他是个有心的孩子。这时,其他小朋友有的露出羡慕的眼神,有的还点头赞许,还有的小朋友向他提出了问题。他都从容自如,一一作答。自然林胜的评比栏中又多了一颗星。第二天,林胜来得特别早,看到我以后红着脸鼓起勇气说:“老师,让我帮助小朋友整理储物小柜吧!”看着他那稚气又自信的样子,我肯定地点了点头。

【教育反思】

这个事例中,我体会到,所谓最佳教育时机,实际上是坚韧和机敏的产物。尤其对于那些表现平平的孩子,“教育时机”绝不是随手可得的,通常它出现在教育过程中,并且总要把“动其情”贯穿于其中,而后才出现“喻其理”的结果。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具有耐心和宽容的品质,最佳教育时机才可能出现在你的教育过程中。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最佳教育时机往往蛰伏于教育过程中能触及、震撼教育者心灵的特定的“情境”之中,这种情境能突然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在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假如抓不住它一旦时过境迁,这种强烈的情绪体验也就会烟消云散,失去了“情”的突破口,“理”也就无从谈起。只有抓住这种情境,才能找到心灵的突破口,从而取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教育评析】

让每个幼儿能够真正拥有一个快乐、自信、天真、活泼的童年,是最新出台的“绿色教育行动计划”的宗旨。它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蕴含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幼儿教育要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幼儿教育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利于其长远发展”的全新理念为基点,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为幼儿创设“绿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目标,尊重幼儿的生理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对幼儿实施一种天真自然、平衡和谐、愉快健康式的幼儿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及一日活动中能够接纳、支持、肯定、激励、信任每位幼儿。就“小柜”这件小事,这位老师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由“不被重视”到“得到认可”,及时当众表扬他,让幼儿找到了做好孩子的感觉。

在这件生活小事中,这位老师自己也得到了教育———即使是天赋不高的孩子,也有受到同等重视的权利。这位老师也在警醒的同时,把握了这一教育契机,肯定个人,激励全班,收到很好的效应,帮助林胜树立了自信,孩子的自信心无论对孩子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保持不断的创造力,保持健康的心态。

篇4:教育孩子的8个最佳时机

1.受挫时。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建议,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要用“成长型理论家学习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骗走一块糖,要告诉他: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你学会了识别谎言,以后不会再被骗。这样,坏事变好事就逐渐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今后面对挫折时,就不那么愁眉苦脸了。

2.困惑时。当孩子感到困惑,家长就可抓住他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及时帮着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念叨“什么叫理解万岁”,妈妈可以自然地给孩子讲自己与同事发生误会的事,并告诉她,被人误会在所难免,如果自己没错,要及时与对方沟通;有错就找机会道歉。

3.待客时。待人接物是孩子的必修课,外出做客或家中来客人,孩子的言行都会不自觉地“规矩”起来,家长可适时点拨,效果很好。比如,客人带了礼物,爸爸可适当提醒:“是不是忘记说什么了?”如果孩子還没意识到,可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的礼物,我代孩子谢谢您!”这时,孩子会自然地学会说“谢谢”。

4.家长会时。不论表现好坏,家长会都是孩子最不安的时候。父母不妨借此机会,与老师充分沟通。尤其当指出孩子在校的问题时,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先将孩子在家的优良表现向老师汇报,并充分交换意见。沟通结束后,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孩子一般乐于接受,并会在日后积极改正。

5.感兴趣时。发现孩子用物品探电源插座等举动,家长会立刻制止,但此时还要看到孩子对家用电器的浓厚兴趣。不妨从此入手培养其学习能力,再给予必要的安全教育,鼓励和支持安全的探索行为,因材施教。

6.不良行为刚露头时。孩子养成坏习惯,往往与初次发生不良行为未能及时纠正有关。幼儿没有是非观,如把食物扔地上、无缘无故打小朋友、不给吃就大哭等,家长应抓住这“第一次”,帮孩子打下好基础。

7.取得成绩时。孩子取得成绩时,自信心也比平时强,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加以肯定和鼓励,帮他把一时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同时,也别忽视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情绪。

8.小伙伴取得成绩时。心智发展成熟的孩子都有不甘落后的共性。小伙伴取得成绩时,孩子表面上可能满不在乎,但往往暗下决心,要迎头赶上。父母应抓住时机进行指导,提出适当的目标。切不可过分攀比,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摘自《生命时报》)(责编 悬塔塔)

篇5:教育孩子须把握的10个最佳时机

(1)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难忘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了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赠言应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2)就餐时

就餐时,就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菜肴,使孩子明白饭菜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3)交际时

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4)旅游时

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来历或故事时,有意识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乱写,乱扔脏物和投掷动物。

(5)家务劳动时

培养孩子良好的爱劳动习惯,可从三四岁时做简单的`如铺床,扫地开始,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加码”。

(6)有成绩或过错时

孩子有了成绩,在鼓励时要让其看到不足,从而激励其更大进步;有过错,应帮其找原因,分析危害,“约法三章”,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7)新学期开始或进入下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

此时,孩子会有一种新的学习意识或动力,家长因事利导,就会旗开得胜,事半功倍。

(8)享受成功或喜悦时

孩子取得成功时,家长在祝贺的基础上,要对孩子进一步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高要求,孩子会以此为目的自觉地去努力,奋斗。

(9)对某一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时

只要这种兴趣是正当的,家长都要尽自己的力量在财力,物力,时间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一些发明家都是这样产生的。

(10)有较大的集体活动时

篇6: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选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选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的教子手记 本期登场:《下一代的竞争力》(漓江出版社)(美)蒋佩蓉著邓瑜译 我们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的现实是:我们所接受的是几十年前的教育,而我们培养的是要在几十年后的国际化社会中立足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已经明确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和能力?作者以近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面试新生和培养3个优秀孩子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一一揭示如何养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孩子…… 几天前和朋友一起吃饭,她给我讲了一个朋友的故事。那个朋友和她十来岁的孩子矛盾重重,于是她决定把孩子送往加拿大去接受优良的教育。孩子根本没有学习和读大学的欲望,也不愿听他父母的建议、威胁、说理或是哄骗。这是孩子的过错吗?我说,如果父母都是忙碌不堪的职场人士,那结果就会是这样。 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悲剧。许多忙碌而成功的`父母认为,孩子成功的关键就是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更好的教育就意味着需要更多钱来支持)。让我困惑不解的是,实际上,他们自己就是抚养孩子的最合适的人选,这些聪明人为什么要说服自己,把他们最宝贵的资源―――孩子,托付给溺爱孩子的祖父母或“职业看管人”,或者干脆把孩子送往一个“更先进的文化环境”接受教育?谁更爱孩子多一些?是他们自己,还是那些保姆?要知道,保姆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没有完整的家庭使命感。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打发到美国或欧洲,就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并使他们突然之间就愿意听父母的话了吗? 在有孩子之前,我先生和我花了许多时间帮助“太空小孩”,如为一些只身住在洛杉矶的孩子们提供咨询帮助(他们的父母在亚洲工作)。我们看到整整一代聪明又有天分的孩子的挣扎和困惑:为什么声称爱自己的父母,却不想花时间和自己相处?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无非就是好成绩。我们听说有这样一位极端的母亲,她儿子自杀了。 我出生于台湾,是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的。我的祖母认为我和两个妹妹是女孩,不值得受教育。而我的父亲作为家里的长子,注定要继承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他的想法和祖母不同,他把我们送到加拿大读书,那时我们的周边环境中没有其他中国人。我父亲一再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要汲取其精髓,并化为己有。 我在对有色人种存有偏见的英国文化中长大,逐步形成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也没有认为哪一种文化是“高级文化”的错误观念。现在我住在北京,在这里我反倒发现了一种让我自己烦恼的大众倾向―――认为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好。父母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面临各种选择时,这种倾向显得尤其真切。在嘈杂声中,他们或者支持这种教育体制或是支持那种教育体制。但最好的教育体制应当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选择的,父母和孩子在这个选择、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成为友好的伙伴。 不要将问题两极化为东方和西方,我相信不管一个孩子是在哪种教育系统中长大的,他都可以成功。我认为只有一方面存在,另一方面才成为可能。 我的大儿子凯文就读于一所国际学校,在和这所国际学校的孩子们面谈之后,结合当麻省理工学院面试官的经验,我已经对最好、最聪明的孩子在这儿的生活结果有了第一手的资料。其实,我自己也质疑为这种教育投入这么多钱是否明智。不过,既然凯文在六年级的时候才到中国,之前又没有任何中国式教育的背景,他以后还必须返回美国读大学,那么,他就需要在一种全英语教学的环境里完成他的中学教育。

篇7:教育孩子要抓住时机的作文

以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是想当然,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由着自己的情绪,今天情绪好时,看着孩子什么都好,情绪不好时,脸上阴云密布,说出话也不是很好听,造成孩子还要看大人的脸色,孩子的情绪也有很大波动。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挤出时间充实自己,看书,实践,补上落下的“课”。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开始注意一些细节的东西,通过这些细节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女儿已经11岁了,去年冬天的时候只要爸爸一出差,就要和我睡一个床,爸爸一回来,又赖着不去自己床上睡,非要大家挤在一起,所以每次造成女儿思想上很失落。这学期开学后,我就和女儿一起重新给她添置了新被子,新被罩,她对被罩的欣赏和喜欢使他每天晚上高高兴兴钻到自己被窝里,早上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已经坚持12周了,女儿已经完全习惯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

以前我在做饭的.时候女儿去“瞎掺糊”,我总是把她赶去写作业或去看书,现在当女儿想去帮忙的时候,我会认认真真的教他(哪怕作业晚会写),炒土豆,炒鸡蛋西红柿,炒豆芽,做米饭,熬粥,做披萨……,女儿已经会一些基本的做饭程序,有一次当我生病躺在床上时,女儿有条不紊的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我感到很幸福,女儿也很有成就感。

上次玩魔方时玩出了矛盾,由于我的及时引导,女儿也有了一些感悟,从一些事件中感悟到深刻的道理,我觉得抓住时机太重要了。

篇8:班主任如何捕捉期末最佳教育时机

一、期末是反省教育的最佳时机

临近期末, 复习教学渐渐紧张起来, 班主任教学忙、事务多。有些学生反而趁机更加活跃, 班级问题容易暴露出来。再者, 经历学期初、期中之后, 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渐渐消失, 疲惫与厌倦感却不断增加, 外加学习受挫、各种消极影响等, 学生的学习干劲不如期初、期中足。此时恰恰是进行反省教育的最佳时机。

反省教育, 就是引导、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进行反省教育时, 最好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在集体教育中,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先后进行“自查自纠”、“总结落实”等。通过这些活动, 教育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优势发展。

在个别教育中, 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是加强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时, 班主任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以友好的方式把师爱送到每一位学生的心坎上。这样, 学生就会打开心扉, 消除与班主任的心理隔阂, 甚至把心底的秘密告诉班主任。加强个别谈话, 不仅能够促进反省教育进一步内化, 而且能够发现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为班级管理创造更多的最佳教育时机。

二、期末是学习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期末,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假期学习要求等教育过程, 无疑蕴藏着学习教育的最佳教育时机。为此, 要进行期末复习动员, 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等。具体操作上, 班主任既要以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 又要争取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合作, 实现全员育人、齐抓共管。

例如, 本学期元旦之后, 我校各班积极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按照年级分组, 班级之间自主挑战;班级内部小组之间、学生之间互相竞争、定奋斗目标。竞赛评比内容包括:比班风、比学风、比纪律、比成绩。为了收到更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各班级不仅建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各学科教师协作、家长积极配合”的全员育人体系, 班主任还指导学生建立了各学科学习互助小组。这样, 教师之间积极开展教育合作, 学生之间积极开展学习合作, 全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三、期末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机

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 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 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在期末复习过程中, 有些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勇敢的拼搏精神, 他们能够顺利克服学习困难, 并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也有一些学习被动的学生, 面对期末考试的压力, 往往带有焦虑、害怕、羞涩、紧张甚至厌恶等一些消极情感。因此, 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重视情感教育的投入, 激励学生要“富有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勤学好问、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学习情感,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 班主任可以依靠自己所教学科的优势, 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与个别辅导, 使班上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 让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只要努力, 我也能学好!”。另一方面, 鼓励学生写“心灵周记”, 结合个别谈话教育, 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为学生排忧解难, 做学生值得信任的良师益友。

四、期末是家校联系的最佳时机

欲实现对孩子的成功教育, 家庭、学校要齐心协力做好教育工作。其中, 班主任在家校联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近期末, 班主任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家长理解、支持与配合;家长也很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本学期的学习发展情况,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进步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另外, 假期教育也是期末放假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 期末也是家校联系的最佳时机, 班主任莫要忽视。

当然, 期末还蕴藏着其他的最佳教育时机。只要做个有心人, 就能捕捉到并抓住更多的最佳教育时机,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让教育创造更多的价值。

篇9:如何选择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家庭教育也不是空穴来风,是在日常的生活经历中进行的,每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个特殊的场景,是一个让孩子领悟道理、增长知识的机会。

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抢走,他向你哭诉的时候。

当你发现孩子粗心做错了题的时候。

当老师告诉你孩子上课不听讲、成绩下降的时候。

当孩子收到同学贺卡的时候。

每一天,我都要与夏树说很多的话,做很多的解释,讲很多的道理。有一些,他当时一点没有听进去,而在我忙碌的时候,我也很不耐烦,时常草草地就处理了眼前的事情。但是在忙碌过去以后,我会回想自己刚才没有做好的地方,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进行弥补。这种方法可以叫做“现场教育”。

小孩子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经历中成长起来,开始的时候,每一件摆在他面前的事物都是新鲜的,也是无知的,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他要从身边的人那里才能知道事物的性质,它與自己的关系,对自己的作用。认识多了,他才会有概念的积累,开始对事物进行归纳和分类。

夏树一开始认为街道上奔跑的那些汽车也是动物,它们不仅会奔跑,会鸣叫,还会停下来歇一歇,然后再奔跑。

他还把人和牛并列。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文学青年,他热情、时尚,留着长长的头发,还烫了两道弯弯的鬓角,并且染成了棕红色。他在沙发上坐下以后,夏树过去站在他面前看了半天,我让他喊叔叔,他喊了一声叔叔,然后问:“你是不是头牛啊?”

他小小的头脑里还一直在猜测有没有外星人,宇宙的边缘到底在哪里。

在每一件希罕事发生的时候,他都需要有人解释、引导和指点。

我是他身边使用最方便的一个人。我有时不大胜任,不得不逼着自己在事前事后进行学习。

夏树一直不很注意收拾自己的书包,也不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有联系的,有时候一件事情忘了做,就会影响到另一件,带来很多的麻烦。有一次,他把书包扔在姥姥家里,第二天该要去儿童活动中心学数学了,却不得不先去姥姥家拿书包,再去活动中心。由于心急,他骑车一出门就摔了一跤,手摔出了血。他为难地哭起来,我给他擦了擦手,告诉他以后要记着随身带书包,就不会这么麻烦了。也告诉他不要为难,遇到特殊情况耽误十来分钟,跟老师说明原因,老师会原谅的。他以后就再也没有忘记过随身带书包。

收到了同学的礼物,或者与老师、同学发生了冲突,夏树也不会处理,都需要我一一地教给他。新年的时候,我总是买一些贺卡给他,让他送给他的朋友。老师每次都给满分的同学盖一朵小红花,但有几次,老师没有给夏树盖。小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师肯定的,夏树也是这样。我就对他说,一定是老师忘记了,不要在意小红花,它是由你的成绩得到的,你得了满分,才是最重要的。夏树以后就不很在意这些小事情了。

夏树做作业时,很烦同学打搅他,但总有一些同学因为不会,过去问他。我就告诉他,说同学问他问题,是在向他请教呢,能够帮助那些不会做的同学,应该高兴才是。夏树后来就不再拒绝问他问题的同学了。一直到高中参加全国物理竞赛的时候,几个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问他一些难题,他还是放下自己的题目,毫无保留地帮助同学。

现在,夏树上了大学,他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他只要问我,我还会在生活的场景里及时地跟他交流。夏树学习了我的这种方法,在我做事不妥的时候,也会对我进行现场教育。比如我丢了东西心里难过,他就会说,你已经丢了,再难过不是损失更大嘛,就像丢了一百元钱,要是再难过就是丢了二百元。他这样一说,我真的就不烦恼了。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有了些阅历的父母,在新的事物面前,我们都是无知的,是需要学习的。而在经历了它们以后,应该有所收获,而不是一无所得。

篇10:教育孩子要注意时机和场合

这几个时间点切莫批评教育孩子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有些时间父母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门时。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二是一起吃饭时。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三是父母脾气变坏时。父母脾气已经很坏,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四是发生直接冲突时。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借鉴: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

古人对批评教育青少年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推荐阅读:好妈妈就三个字。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篇11:创业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候可能当时阻止你创业的人也会来帮你凑一些资金来助你更好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他们看到你现在有利可图,所以他们会出一些资金来帮助。记得在你没有出事来之前是没有人愿意会把钱放到一个不明去向的地方。包括现在的风险投资都是看到你的项目后才愿意为你投资的。创业者应该明白有了事业就不怕没有钱。

2、有了好的点子后。只要你认为这是人们衣、食、住、行所必须的,就应该立既行动去生产,去制造。不要担心生产出来没销路,没市场。只要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须要的就一定有市场,有销路的。为什么可以这么肯定的说呢,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穿衣,走路睡觉。

所以就必须得一些东西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中所完成的各个动作。因而只要你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而你的产品在质量上和服务上做的又是最好的,就不怕东没销路,卖不出去。俗话说:只有不挣钱的人,没有不挣钱的东西。

3、当你的公司有一定的规模时,而且有又完善的管理理制度,优后的福利和一颗真诚体贴员工的心时,

你就不必须担心员对你忠不忠了。只要你对他好,他就一定会对你的好的。每个人都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抱。”

所以只你关心,理解你的每位员工他们就一定会甘心情愿的为你效劳的。只有哪些不理解,不关心员工的企业,才会出现员工对企业的不忠。很多时候员工的不忠都是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自生造成的,而不是员工本身造成的。有些公司只认为,你给我工作,我给你工钱就行了。有这些这些的企业者领导者实在是有点太愚蠢了。你以为现在的员工到你公司工作,单单只为了钱。他们更多是为了在这里有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要想员工对公司忠心忠议,公司就必须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单单的发发工资而已。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为公司一心一意的效力。

4、现在的创业大部分都是一些无产价级者。没月太多的资产。不满足现状。创业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

篇12:面试的最佳时机

马上要接受一连串面试的我,想尽可能地增大自己被录用的几率。我是该要求头一个接受面试,还是该要求最后一个接受面试,抑或是排在所有面试者中间?是要求在上午接受面试比较好,还是在下午接受面试比较好?是在一周的开头接受面试比较好,还是在一周结束的时候接受面试比较好?有没有什么证据来佐证相关的答案?相关研究又是怎么说的?

伦敦金融城职业咨询服务公司Career Balance的董事总经理西蒙•布鲁姆(Simon Broomer)说:

我们有些人在一天之中会有状态“好”的时段和状态“不好”的时段。设法把面试安排在你状态比较好的时段,因为这时候你通常会比较机敏、比较积极、活跃。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最好的时段,比如说,我显然是上午的时候状态最好。如果你要去面试的是一个你真正想要的工作,那么就设法推掉所有其他事情,决不能以这些事情为中心来安排你面试的时间。某个工作会议或许重要,但如果它会妨碍你获得下一个工作机会,那它就不重要了。

你还要记住,在清早,面试官的注意力很可能会比较集中,而到了快下班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会比较分散,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面试了一大批人。为了保持清醒和机敏,我建议你在面试前不要吃太多东西,如果你平常喝大量咖啡,这个时候也要少喝一点。我们的许多客户都有工作要做,所以,如果把面试安排在快下班的时候,届时他们可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

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如果所有应聘者都面试完要花几天时间,那么你就应该设法尽早接受面试。企业如果在互联网上张贴招聘广告,并采用在线申请程序,往往一个职位就会收到数百封求职申请。我还听说过这样的例子:一些企业决定不再过早面试或查看新收到的申请,因为他们已经积累了大批候选者,可以从中挑选。

面试官们往往会利用头个面试来帮助理清面试流程,所以他们会安排实力较弱的应聘者头一个上场来“练练手”。在这个阶段,他们作判断时也会更为慎重,不过,排在最前面的面试者的优势在于他们比较容易被记住。

轮到排在最后的面试者上场时,面试官们已经很累了。但这个时候你的优势是能够成为他们最新的记忆,你有机会让他们忘掉其他面试者。

我个人觉得,面试的次序以及在一天或一周中的哪个时间接受面试,关系并不大。你认为自己究竟在什么时候状态最好?

我会着重其他方面。在面试中,你要在多个方面谨慎地表现你自己,包括你的专业性,你适合这个工作,你的能力,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要让他们觉得,他们已经认识(并喜欢上)了你这个人。尽量让面试官记住你,当然,要以正确的方式。

专为董事会成员和高管提供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的Iddas公司的董事长海伦•皮彻(Helen Pitcher)说:

在这些问题上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但有许多从坊间经验衍生出来的“都市神话”。

在面试中实际上是双方在互动,也就是你自己和面试官。对于控制后者,你基本上做不了什么。但你可以控制好你自己。

面试官在上午还是在临近黄昏时状态比较好,这是个未知数。但稍微想想,你就应该能够知道你自己的“最佳时间”。

千万不要仓促选择一个既不适合你、又让你有大量时间去做准备的时间。“你方便在明天上午8点来见个面吗?”你大概会因此度过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你会通宵埋头研究,做准备工作。到了面试的时候,你就会变得睡眼惺忪,只想着快点结束,而不是展现出你最好的一面。

不管你是第一个、第三个还是最后一个接受面试,你的任务在于努力促成一场生动的互动,重点是表现出你如何能够解决面试官的需要、给他们的公司带来影响。

要控制好你的精神状态,因为在面试中你的精神状态肯定会有起伏。如果你一场接一场地接受面试,就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同样的问题,你一天中可能会被问到三次,但对每位面试官来说,那都是他们遴选人才的“杀手锏问题”。

篇13:冬季改革的最佳时机

广州是中国工程机械特别是挖掘机零部件的集散中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困境。如从表面看,很多维修工厂、维修企业都停满了需要维修的“无主”设备,设备用户消失,维修费用也无处可寻。主机企业更是遇到困境。目前,工程开工率持续低于40%,导致新机销售遇阻,与此同时,主机厂又大量回购二手设备,造成二手设备滞留。这种背景下,很多主机企业开始倾销库存,许多配件企业或维修企业开始大量收购,更有甚者,采取“众筹”的方式共同收购,但收购来的这些设备却以其重量低价出售,如挖掘机几万元一吨,、十块钱一斤等,一台6.5t、配白康明斯发动机的挖掘机仅13万元左右就可购买。

的确,行业进入了冬季。但什么样的季节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冬季本身就是蛰伏和积蓄力量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主动寻求变革,例如全行业应该共同建立一个真正的挖掘机配件的交易平台、成套供应、模块化销售、服务外包、专业细分等,构建起一个系统的产业链,让设备实现良性流通和循环,而不是成为废铁。

篇14:教育孩子的八个最佳时机

孩子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此时家长若能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孩子会对家长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总结教训甚至训诫,孩子都能听得进,乐于接受。

老师来家访的时候。孩子很怕父母在老师面前数落自己,如果父母挖掘孩子的长处,先向老师汇报孩子在家的良好表现,孩子会很高兴。这时再以希望的口气委婉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孩子往往乐于接受,并在日后积极改正。

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家长若能紧紧抓住“第一次”,及时进行明辨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就能避免恶习的养成,帮孩子打下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有较大过失的时候。孩子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会产生畏惧感和内疚感,比平时更听得进不同意见,更虚心。父母若能抓住这个时机,循循诱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注意不要抓住小辫不放,没完没了,那样会适得其反,使孩子破罐子破摔。

遇到困难或失败的时候。这时孩子最沮丧,家长千万不要讥讽,要首先肯定其已尽力了,然后引导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其及时补救、摆脱困境,孩子会感激你,自觉努力。

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这时的孩子受到鼓励和夸奖,会立志好上加好,父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促进孩子将一时的热情转化为长久的行动。

篇15:抓住跳槽的最佳时机

有人说每年的三四月是招聘高峰,这个时间招聘职位多,机会也多,找到好工作的机率也高。也有人说,跳槽的最佳时间与个人所在的行业有关,行业正在高速发展期时跳槽时能找到的空缺职位也多。当然也有人说,跳槽的最佳时间其时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路线不一样,最好的时间点也不一样。前程无忧论坛曾就最佳跳槽时间进行投票,投票数据显示,有27%的个人把每年的三四月份作为跳槽的好时机。此外有65%的人表示,其实没有最佳的跳槽时间,只要职位合适就会跳。

其实跳槽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

1.把握天时:每年上半年的三四月及下半年的九十月。通常情况下,一年中职场有两次招聘高峰,一个是春季3-4月,另一个是在秋季9-10月份。根据历年无忧指数数据跟踪统计,春季的招聘职位数量要略高于秋季的。

2.选择地利:行业的发展期或是公司的壮大期。 一个新兴的行业有风险但也有机会,个人有充分的时间了解新公司、新职位、新老板,万一跳槽之后不可心,还有机会再次选择,如果是在行业的成熟期,职场已经从热火朝天、轰轰烈烈逐渐转入息鼓鸣金、变淡变冷,这个时候起跳,虽然看起职位还不少,但是适合自己的职位选择范围很小,而且万一起跳后落不下去,那么风险将大于机会。

3.所谓人和就是个人职业目标明确。跳槽是个人完成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的途径,所以如果没有职业规划,职业目标不明确,那么只能算是盲目跳槽。

篇16:测测你跳槽的最佳时机

车展表演→2

服装走秀→3

无所谓→4

2、与很久没联系的同学联系,你会用以下哪种方式?

打电话→3

发短信→4

网上联系→5

3、当自己让别人下不了台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对方活该→4

心里觉得歉疚→5

没什么感觉→6

4、在异性眼中,你是否有点高不可攀?

是的→5

不是→6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7

5、以下类型相对而言,哪种异性更容易得到你的喜欢?

对你温柔体贴,言听计从型的→6

稍微有点霸气的,有主见的→7

不一定→8

6、当你将要参加重要的聚会,然而你没有礼服,你会怎么办?

咬牙出钱买一套→7

租一套→8

向朋友借→A

7、如果你得到赚钱生意的可靠消息,然而你手头上却资金,你会怎样办?

借钱也要上→8

只能算了→9

找朋友来投资→10

8、如果对方苦苦哀求你帮忙完成一件能力以外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只能硬着头皮答应→A

耐心解释,自己搞不定→B

逃避→9

9、当你口袋没钱时,遇上朋友拉去逛街,你会怎么办?

回家吃面也要大方→A

直接大方说自己经济有困难→D

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吃→C

10、朋友欠你钱,而你已经勒紧荷包好几天,你会怎么办?

去要,反正是朋友→C

忍耐→D

婉转诉苦→B

篇17: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山花烂漫的季节又到了,周日朋友一家想去爬山,可是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做完。朋友只好白白等待儿子做了半天的作业。

中午吃过午饭一家人就急忙出发,可是上天从来不善待急匆匆的人,路上居然堵车了,朋友生气的骂着儿子:“都是因为你,如果周六就把作业做完,今天怎么会出来这么晚,现在还堵车”。孩子听了朋友的这句话,本来绽放在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愉悦的心情因为这句埋怨也变得沉重起来。

路上朋友和爱人边走边商议去哪座山游玩,决定之后儿子好像不满意的埋怨了一句:“那里没什么好玩的”,朋友一听,又忍不住训斥道:“你有什么资格参与意见呢?本来早上就该出来的事情,为了你的作业,我和你妈妈等到现在,要不是想带着你,我们早就玩痛快了”。

孩子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埋怨,赌气的说:“你们可以不用等我,我本就没有想着出来玩”。一句话尴尬了气氛,弄得一家人非常不愉快。

半天的游玩可想而知,每次孩子的眼神触碰到朋友的目光,都会马上躲闪,最后干脆不和朋友走在一起,和妈妈一起走在朋友的后面,拍照、聊天也总躲着朋友。而妈妈在朋友和孩子中间也显得非常为难,只能劝说儿子下次要早点做完作业,儿子这才解释说,这周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

一家三口外出游玩本是件开开心心的事情,为了等待孩子做完作业而晚出发了半天,孩子心里已经有内疚的成分。半天等待的时间足以说明父母对孩子的爱恋与牵挂,既然选择和孩子一起行走,就要兴致勃勃的玩耍,不要在行走的路上遇到点意外的事情,就把责任压到孩子身上。如果一味把对外界发泄式的埋怨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成为大人发泄情绪的垃圾桶,而朋友“要不是想带着你,我们早就玩痛快了”这句话,更是触痛了孩子本来内疚的心,最终成为外出游玩放松心情最大的障碍。

其实,孩子在我们面前都是弱者。因为弱,有什么事情我们往往不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一味的把自己的心甘情愿强加到孩子身上,然后又打着亲情的旗帜来绑架孩子的道德情感,弄得孩子仿佛欠下我们许多的债务,甚至到了生养的债务。其实,作为父母,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应该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2

敏儿是个农村姑娘,外出到城市打工,遇到现在的老公就走到一起,很快踏进婚姻的殿堂。老公在某单位上班,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两个人消费,平时还总能进出饭店、闲暇可以外出旅游,小日子过的也有滋有味甜甜蜜蜜。

但这甜蜜在一年后被彻底打乱了,儿子康康降临到这个家庭,康康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敏儿喜得贵子的喜悦,更带来了相夫教子的忙碌,每天看孩子、教育孩子成为敏儿工作之余最重要的事情。

孩子上学之后敏儿觉得压力更大,每天忙碌的工作,可是工资总是不够康康交学费、买吃食,更何况为了让康康英语成绩进步,为了让康康有个特长,还报了英语补习班和特长辅导班,一个月1000多块的补习费用真是吃力。

平时敏儿对康康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如果不是你,我和爸爸哪有这么大的压力,原来我们两个总是去饭店吃饭”、“如果不是你,这1000多块的补习费我可以买一件好漂亮的衣服呢”、“如果不是给你交学费,我和爸爸又可以外出旅游一次了”。在这样的说教中,康康的性格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自卑。

康康十几岁的时候,敏儿和老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家里每天战争不断、“小三”、“狐狸精”、“去死”等字眼整日弥漫着这个家庭。康康回到家里,一看到屋内狼藉一片,就知道爸爸妈妈又在开战了,康康劝妈妈离婚,妈妈坚定地说:“为了你,我不会离婚,我不会让你成为没有爸爸的孩子”。

看着妈妈的一意孤行,康康选择了沉默。可是在那以后,每当家里再出现争吵的时候,康康莫名其妙的会出现在混战中,妈妈总是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受这种气,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气死那个臭男人”。

终于,在一个寒冬的清晨,红日还未升起,康康拿了爸爸口袋里的400块钱,离家出走,只给这个家留下了极为简单的几句话:“爸爸妈妈,我走了,没有了我,你们可以过你们想要的生活”。

敏儿痛哭流涕、后悔万分,其实敏儿最开始只是把康康当作倾诉的对象,慢慢的却把对生活的抱怨强加到康康身上,把自己所有不幸福的根源都加注到康康身上,最后更是把自己婚姻的不幸归结到康康身上。这所有的负能量都堆积到康康身上,孩子最终再也无法忍受,离开或许真的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意愿一厢情愿的变为孩子的愿意,可孩子也有自己的思考,大人“为了孩子好”的亲情绑架,很多时候都让孩子痛苦万分,我们不离不弃的心甘情愿有时候并不是孩子心底的想法。

篇18:幼儿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需要从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培养, 并且要将循序渐进与持之以恒相结合, 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 遵守社会公德, 为其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一、利用课堂主渠道, 以游戏形式养成良好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我们抓住幼儿爱玩的心理特征, 把穿衣、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 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 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做。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例如: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 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 并为小朋友准备了娃娃的衣服:裙子、上衣、裤子等,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 让小朋友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 如衣领、衣袖、裤腿、纽扣等, 并告诉小朋友穿每个部位衣服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 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 这时候我们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

二、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良好习惯的培养

为了让孩子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不仅在《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表》中特别增加了户外游戏、区角游戏、手工等课程, 还在这些课程中教幼儿一些日常运用的经验。比如系鞋带, 在手工课上, 我们拿彩带教孩子在小椅子上扎蝴蝶结, 孩子们做得很漂亮, 进而学会了系鞋带。

三、孩子良好习惯越早养成越好, 切忌拖延时间

上一届的班级, 由于我接手之初没有严格要求幼儿在离开座位时必须把椅子摆在桌子下面, 以至于幼儿离开座位就走,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在要求幼儿改正这个坏习惯, 可是还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今年新接本班幼儿, 开学第一天, 我就严格要求幼儿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摆放在桌子下面, 一个星期后每个幼儿都能自觉地做到, 一举取得成功, 可见时机把握的重要性。

四、家园联系, 共同创造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契机

众所周知, 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 它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幼儿园与家庭协调一致, 要求老师让幼儿在园里必须做到的事情, 家长在家里也必须让幼儿做到,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品德, 单靠幼儿园或家庭某一因素都是不行的, 家园必须配合, 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幼儿的好习惯得以巩固。在家里, 家长应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在园里, 我们应运用自身的优势如爱清洁、讲卫生、乐于助人等为孩子树立榜样。

开学初, 我发现班上的明明小朋友有说谎、拿人东西的行为, 我及时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 明明妈妈很积极地配合我的工作。首先我们分析了明明为什么喜欢说谎 (害怕挨训) 、为什么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因为形成习惯了) , 我在园里告诉明明:如果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拿走或丢失了你肯定很伤心, 如果你喜欢什么就告诉妈妈, 妈妈会买给你的, 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在家里, 明明妈妈发现他把别人东西拿回家, 就坚决让他还给别人, 并进行说服教育, 经过几次, 明明真的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家园教育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把握住幼儿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机。

篇19: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一个家就是一个运动场

这户人家的别墅式小楼坐落在幽静的大马路边,没有围墙和院子,只见一艘游轮占据了房前的整块空地。沿着狭窄的过道进入屋内,只见作为生活区的一楼除了厨房之外,满地都是孩子的玩具和运动器械,沙发、桌椅则被放置在角落边。走入地下室,映入眼帘的还是各种运动器具。推门步入后院,我们看到了一个由露天茶座改造成的运动场,其中有自制的攀岩、吊环、蹦床……主人家的小孩和我们的两个寄宿孩子正在尽情玩耍。放眼望去,只见前面一大片草地,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主人说那是生活在这片小区的十几户家庭一起买下的公共运动场,供大家踢足球、玩橄榄球、打曲棍球……整个小楼与其说是家,还不如说是一个无所不有的运动场。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动自然成了孩子在家的主要生活方式。

我们的一个寄宿孩子生病了,让洋妈妈给他吃点感冒药,洋妈妈说他们家里从不备药,因为他们的孩子一般不生病。大冬天,我们的孩子棉袄裹身还觉得冷,洋孩子则穿着短袖赤着脚丫,两只手还是火热的;学校体育课上,我们的孩子只会跑步,而刚读一年级的洋孩子几乎都会踢足球,玩橄榄球和曲棍球……

一块伤疤就是一次成长

主人家的小儿子也在鸽子山小学读书,他活泼好动,特别擅长攀爬运动。我们发现他的校裤破了好几个洞,拉起裤管,腿上布满了疤痕。我们问他摔疼的时候哭过没有,他笑笑说从来不哭,因为爸爸告诉他疤痕是运动的勋章。坐在客厅角落的沙发上,我发现旁边的椅子上堆满了女主人来不及折叠的衣服——清一色的运动套装,有的衣服、裤子上还破了洞。洋妈妈说洗衣服是最劳累的家务活,孩子们每天都穿得很脏,裤腿上沾满了泥巴,有时候一天就弄破一条裤子,来不及买,只得继续让他们穿。洋爸爸补充道,他们鼓励孩子运动,更鼓励孩子摔跤,因为一块伤疤就是一次成长,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人生是在跌跌爬爬中走向精彩的。这时,洋妈妈拿出大女儿的照片给我们看,只见照片上的女生穿着橄榄球衣,笑得一脸灿烂。洋妈妈告诉我们,从16岁开始,大女儿就没有向他们要过一分钱生活费,全是她自己在餐厅、超市打工挣的。现在,她正在奥克兰大学主攻医学。

而打开我们游学团一个13岁女孩的行李箱,却见里面满满当当全是漂亮的裙子,有十多套。每到一个地方,购物消费就是她最主要的活动。当离开本地家庭独立住旅馆的时候,她哭了,因为她的行李箱怎么也塞不下购买的东西;离开旅馆的时候,她又哭了,因为她的手机落在房间了……这就是崇尚“女孩一定要富养”育儿观的中国家庭娇生惯养出来的小公主。洋人家庭则认为男孩女孩一个样,从小要在运动中学会吃苦。他们把刚出生的孩子浸泡在海水中冲浪,他们选择大冬天让孩子到游泳馆游泳,他们动员孩子在双休日与父母一起加入当地马拉松比赛……摔倒了爬起来,流血了不喊疼,用运动的伤疤练就孩子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个性以及生存的能力。

一声父母就是一程陪伴

再过几天,鸽子山小学又要放两周假了(新西兰学校一年有四个假期,前三个假期都是读十周书,然后放两周假,只有第四个圣诞节假期比较长),学校还是不布置作业。我们非常好奇洋家庭会怎样安排孩子的假期呢?洋妈妈告诉我们,他们事先向单位请了两周假,假期除了有三天空闲到新西兰南岛去玩一下,其余时间都是带孩子去赶各自的赛场:大女儿的橄榄球比赛、大儿子的足球比赛、小女儿的游泳比赛、小儿子的曲棍球比赛……比赛分散在各地的体育场,由家长自愿组织,所有裁判、工作人员以及观众也都由家长担任。看着我们的惊讶表情,洋爸爸笑着说:请不要质疑家长的专业性,因为在新西兰,全民皆是运动员、裁判员。

孩子们一放假,家长就得放下工作陪伴孩子度假,那公司老板会准假吗?洋爸爸笑言,必须同意,因为老板自己也要陪孩子去参加体育比赛。新西兰法律明文规定,孩子读小学时,父母必须有一方陪伴在身边。为给孩子创造运动条件,父母可以牺牲家里属于自己的空间;为让孩子积极参与运动,父母也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在西方国家,父母要担当起一程“全身心的陪伴”的职责,直到孩子18岁成人礼为止。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工作之余也会时不时地秀一秀他的天伦之乐——陪女儿们打球、游泳。而我们中国父母能做到这样的陪伴吗?中国文化过多强调了生育是一种义务,而忽略了养育更是一种责任。有些父母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把孩子堂而皇之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托管中心。有些家长说他们也很重视体育运动,也给孩子报过一些体育兴趣班,比如每周40分钟的乒乓球课、每周1小时的跆拳道课……但是,当运动已经精确到用时间来衡量时,运动就俨然成为了孩子额外的负担。

这次家访让我感受到了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巨大差异,更让我陷入了对中国家庭教育的深入思考:全身心的陪伴,并不是守在孩子身边,控制孩子的行为。也许像新西兰家长一样——陪伴孩子一起运动,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是更为“绿色有机”的陪伴方式。让为人父母的我们都能把运动陪伴作为礼物赠送给孩子吧!

篇20:做事情的最佳时机美文

落水者一边尖叫着呼救,一边疯狂扑打水面,拼命想求生。

旅行者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

但他看到船上的水手走到船舷边上,平静地观察在水里拼命挣扎的落水者。而落水者终于无力挣扎,开始往下沉。

这时,一直密切注视落水者的水手立即跳下水去救人。

等两人都平安地回到船上后,旅行者不禁问水手:“你为什么要等那么久才跳入水中救他?”

水手平静地回答:“做了多年的水手,我早就发现,当落水的人在水中拼命挣扎的时候,我如果立刻跳下去救他,那他很有可能会在慌乱中把我也拖入水中溺死。这种时候,最好让他挣扎一会儿,等力气都消耗完,那时候才是我跳下水去救他的最佳时机。”

上一篇:我的纸片小人五年级作文下一篇:诗经全书共有多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