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嫦娥奔月说

2024-04-14

新嫦娥奔月说(精选6篇)

篇1:新嫦娥奔月说

说教材: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嫦娥奔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选用的一篇美丽的神话故事,课文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赞美了嫦娥,”李商隐也曾在诗中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样的结局相比,我更喜欢本文,文中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尤其是嫦娥升天时,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写,后羿射日归来与爱妻天人永隔的场景,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同时学生也被嫦娥舍己为民的奉献精神所感染。

说理念:

本课我继续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生本理念.坚持生本课堂实施流程,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思、思中悟。由此,课堂成为学生最自由,最素朴的德育生成地。

说学情:

神话故事丰富多彩,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热情,况且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自学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说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篇课文分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说课的是第二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拟定以下三点: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美。

能力目标:精读课文,在语言文字中感受人物特点,

德育目标:体会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对人物心情的精确把握。

教学目标的设计其目的是在句子、段落中提炼词语,进一步感悟词眼的表情达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品读中达到情感的升华,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力求“不见自我”,以读代讲,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创建快乐、愉悦地学习氛围。同时我对教材进行二次挖掘,引学生换位思考,展开想象。

说课前准备:前置性作业、课前三分钟内容、《后羿射日》的动画、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流程:我的教学脉络分五部分:情景回忆——赏画体会美——读中学,学中品人心——读中悟,悟中有情——情感延伸,拓展升华。

首先,课前三分钟(课件):三名学生简短的讲述三篇神话故事。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一部分:情景回忆——设计学生看《后羿射日》的动画,再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其意图是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重点部分。

第二部分:赏画体会美——以读为主。首先,欣赏“嫦娥奔月”图,想象图画,感受图画美。然后读课文相关段落,学生对比图画配乐读。我相机做评价“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激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我。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意境之美,也为学习嫦娥做铺垫。

教学第三部分:读中学,学中品人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部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教师帮扶的过程展开教学。

首先,自由读文“一品嫦娥”——学生以独学再同桌互学,学生汇报、交流、评价(“我来补充”“我来表扬”等语言)后,创设语言表达情景,感受人物形象。出示课件: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

有人没有粮食了,嫦娥会( ),所以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有人被子很薄,嫦娥会( ),所以乡亲们都……

有人没钱看病,嫦娥就( ),所以乡亲们都……

我会相机板书:嫦娥美丽善良。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嫦娥不仅美而且善良的人物特点。

后然,小组合作学习“说逢蒙”——从嫦娥“吞药”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抓住描写逢蒙的重点词进行学习、汇报、评价(“我的看法”“我的体会”等语言)。出示课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逢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温馨提示:从课文中3-6自然段找出描写逢蒙的词、句学习交流,记得要结合前置性作业与你的同桌讨论。)

我相机板书:贪婪奸诈 凶恶 强盗

这一环节的设计其意图是人人参与讨论学习,不仅给学生充分读、思、议的空间,而且还增强合作精神和民主意识。

再次,全班交流“二品嫦娥”——这一环节重点理解“周旋”“吞”这两词,在学生对这两个词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在全班交流中体会到嫦娥的机智、勇敢等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重点词,加深学生对嫦娥这个人物更深层的感悟。

最后,教师帮扶——对教材二次挖掘。创设情景:嫦娥飞出了窗子,飞过了( )越飞越高越飞越( ),她一边飞一边想:再见了( )再见了( )再见了( )。给学生突破故事的重、难点找到了借力点,学生能有感而发,最终达到了感悟人物性格品质。

教学第四部分——读中悟,悟中有情。主要教学环节是引读三次后羿呼唤嫦娥的句子(出示课件)再创设情景,让学生换位思考:此时此刻是你亲眼目睹这对夫妻分离的情景,假如你有无穷的神力,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再读乡亲们的企盼。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想象练读、练说,营造人物情感高潮,懂得用环境渲染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最后一部分——情感延伸,拓展升华。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用月亮来寄托思念。学生吟诵于月有关的诗句。结束本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会流传至今?

这一环节的设计的意图是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知识,学会灵活的用,同时也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一定的道理,时时注重自己的德行。

结束语: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这个故事中蕴涵着动人的美!那就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用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歌来思念月宫中的嫦娥(课件)

篇2:新嫦娥奔月说

大庆一中机关附属小学

张荣霞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嫦娥奔月》。

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作业设计这七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引领学生形象思维和形象的表达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我的教学一直遵循“读中感悟,情感熏陶,提升语感”的教学理念。通过想像感悟文章的意境美人物美培养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感悟文本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说教材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这是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让奸诈之人成仙称霸,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从此夫妻分离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感人,让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的好文章。据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意境美,感受嫦娥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三、说学情

学习这类课文,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喜爱,学习兴 趣非常高,而且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四、说教法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模 式,来进行教学。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五、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剖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将以读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在朗读中自主、合作、探究,在朗读中思考、感悟。

六、说教学流程

语文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依据这一理念,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初探文本,欣赏嫦娥奔月之美

教师引入:提起“嫦娥奔月”,你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后出示课件嫦娥奔月图,引导学生说图上的内容并感受图画的美。教师接着问: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感受一下,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飘飘悠悠、碧蓝碧蓝”来感悟意境之美,如果把把这两个词换成“飘悠”和“碧蓝”可以吗?对比着读一读,体会不同的用词效果。这样设计,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走进文本,品析人物性格特征

“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有目的的去朗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借助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文本的能力。抓住“接济”这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穷人的。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在第5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是这么创设问题情境的:逢蒙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奸诈”体现在哪儿?“贪婪”又体现在哪儿呢?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请你们读一读,画一画相关的句子。在学生找出句子,找准关键词语后,让学生演一演逢蒙的“威逼”和嫦娥的“周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适时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在这个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接着,引导学生再次回到嫦娥奔月的文字描写中,再读此段文字,感悟这段文字不仅是画面美,还衬托出嫦娥的心更美。教师引导:嫦娥的心是美的,当她飘出窗外,越飘越高,此时她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感受嫦娥可能会有的内心情感:欣慰、遗憾、留恋、不舍等情感。这时学生的情感被完全调动起来,充分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三)回归文本,感受嫦娥奔月之美

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

文章的第7自然段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当后羿回来没看到嫦娥,他是什么反应?你从文中哪些细节读出来了?” 通过再次的朗读嫦娥奔月的画面描写,与文本形成情感的共鸣,感受到嫦娥奔月不仅仅是画面的美,更是心灵的美。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画面描写这段话,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内心感受后,教师继续引读: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从而感受这凄美之情。

最后齐读“期盼想念”一节,读出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然后让学生说说人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这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和感悟。

(四)、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为故事编个圆满的结局。旨在发展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同时也达到练笔的目的。

七、说作业设计 本课作业布置:

1、复述课文,用上以下词语。远古 昆仑山 后羿 逢蒙 嫦娥

敬重 奸诈 贪婪 接济 宝剑 时值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翻箱倒柜 洒满银辉 焦急 树影婆娑 企盼

2、《嫦娥奔月》还有其他版本,请同学们课下读一读。这两项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篇3:“嫦娥”探月开启中国航天新征程

推开揽月窗意义深远

对于月球科学和探索来说,“嫦娥”落月日——12月1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此次登月堪称史上最“惊艳”的月球任务之一,这一成功具有历史意义。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这是中国太空计划最新取得的重大胜利,是这个崛起大国雄心勃勃实现太空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中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完成了37年来月面首次软着陆,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已成为探索太空的重要角色中国太空项目的一系列成功,正鼓舞其他国家增加投入,在航天领域发力。

“嫦娥”成功落月,“玉兔”上路探险,无不让海内外及国际媒体心驰神往,好评如潮。“嫦娥三号”任务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最终会让老百姓受益。

历史任务举足轻重

嫦娥三号成功与否,关键环节就是月球车自己走出去以后进行巡视勘察。月球车是很复杂的一套东西,它肩负着巡天、看地与测月三项任务。巡天,就是在月球上看天体,没有空气遮挡,没有污染,看得非常清楚。二是探地,不是探地球的地而是探月球的地,探测月球土壤的情况。除此之外,月球车还肩负着测月的任务,大家都默契地美其名曰“探宝藏”。嫦娥三号是着陆器与月球车联合探测,巡天、看地、测月这都是别国没做过的,都是嫦娥三号重要的科学任务。

嫦娥三号将实施我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任务,这也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发并首次执行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难度大,实施风险高。许多新的技术要求,都是我国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经过不懈努力、艰苦攻关才得以实现的,充分体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团结奋战、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山西研发产品再助力

在这项万众瞩目的探月工程中,山西多家企业研发的产品成功应用于多个关键部位,再次助力“嫦娥”飞天。

12月1日22时,应急分队进入发射前待命状态,与此同时,1 800公里之外的太原,山西省军工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技术后援中心人员也在各自岗位进入值班待命状态。嫦娥三号2日凌晨发射升空后,中辐院承担的发射阶段核应急准备和待命任务圆满完成,受到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肯定,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航天器核应急准备和待命。中辐院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辐射防护研究的科研单位,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多次承担国家航空航天工程任务,曾为“神舟”系列飞船航天员研制可实时监测太空辐射的个人剂量仪,该剂量仪在使用时间、可靠性等方面受到国家相关部门肯定。

众所周知,两器互拍,是“嫦娥三号”圆满完成任务的标志。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乐百利特公司所生产的“嫦娥三号”两器互拍上的光源经过一个多月的月球考验后,质量稳定。光源的成功运行标志着乐百利特这款中国创造、自主研发的LED光源,研发实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乐百利特公司在任务急、研发经费不足、科研人员缺乏的情况下,顶着重重压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用近一年时间成功研发出适合复杂空间环境使用的紫外LED光源,乐百利特也成为“嫦娥三号”卫星在该项目上的唯一星上定标光源制造商。一月余的月球考验,“嫦娥三号”全景相机设计单位设计师杨建峰对乐百利特给予高度肯定,乐百利特为中国争了光,为山西争了光。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及运载火箭使用了太钢两类三种产品,让太钢品牌再次翱翔于太空。据了解,此前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也都使用了太钢的多种关键材料,嫦娥系列、神舟系列的成功飞天,无不凝聚着太钢人的智慧和心血。航天产品生产批量小、规格多、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十分严格。为满足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不断提供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太钢高度重视每一单产品合同,充分发挥全流程服务优势,确保航天工程材料的质量及交货进度。航天梦承载太钢梦,随着国家航天事业大踏步地迈进,太钢瞄准“高精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科研创新优势,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航天企业的技术合作,开发出多种高端航天产品,有力促进了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太钢也多次受到航天部门、国防科工委的表彰。

篇4:新嫦娥奔月说

当教学到逢蒙的人物特点时,我循着之前的教学主问题问学生:“那么逢蒙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读出呢?”话音刚落,许多只手又举起了,这时我注意到平时课堂上甚少举手发言的张祥也举起了手。我看着他举起的那只手,看着他坚定不移的眼神,想:这逢蒙的奸诈贪婪在字里行间呼之欲出,再说课文之前就已经提到过,还是很简单的,给他个机会吧!于是我满心欢喜地请他回答。谁知,他站起身来,竞清晰响亮地吐出了这样一句话:“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全班顿时哄堂大笑。我当时也一惊,逢蒙是个反面角色,与“聪明”怎么会搭上边儿?他看着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似乎觉得很奇怪。

我知道,他并不是因为想恶作剧而故意给出这样的回答,而是他对文本人物的把握完全错误。怎么办?批评是肯定不行的,本来就不怎么发言的他好不容易举手发言了,要是被批评了,不仅会打消他发言的积极性,而且批评也不能解决他理解文本偏差的问题,得让他真正弄懂啊。想到这儿,我决定开始纠正他的说法。但转念一想,其他同学都笑他,说明大家都知道逢蒙是奸诈贪婪而非绝顶聪明。我单独给张祥讲解,岂不把其他人晾在一边了嘛!既然孩子们都不同意他的看法,不如就让孩子们来说服他吧!于是,我大声问:“看样子大家都不同意他的看法,形容逢蒙为什么就不能用‘绝顶聪明’这个词呢?”我这一问,学生们便按捺不住了,个个抢着举手发言我不慌不忙,对着张祥说:“张祥,让我们先听听同学们的看法,好吗?”接着我请学生一个个说自己的理由。俊凯说:“绝顶聪明是一个褒义词,是形容人优点的,可是逢蒙是一个贪心狡猾之人,想自己偷吃仙药飞天成仙,是个大恶人,表扬人的话不能用在他身上。”听他说得头头足道,与文章契合得很紧密,我想,这正是把握文章理解方向的好时机。我马上小结:“俊凯是从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来分析的,找到了问题所在”季玮琦站起来说:“如果你评价逢蒙是绝顶聪明的话,那我们不是人人都要向他学习了吗?可他威逼嫦娥抢仙药本来就是错的,是我们应该批评和憎恨的”我心中大喜,继续小结:“季玮琦联系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来反驳,也是有理有据”俞霏然又站起来说:“如果用绝顶聪明来评价逢蒙的话,说明看待人和事善恶不分,把好的看成坏的,把坏的看成了好的,这就是不对的。”我心想,对啊!从这个角度来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我马上点评:“是的,能分清世间美丑,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要具备的素质,俞霏然角度新颖,观点明确”我转头朝向张祥:“现在你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了吗?”他听了点了点头我继续趁热打铁:“让我们来交流—下文章表现逢蒙奸诈贪婪的词句有哪些?”又有更多的同学想要发言了,张祥同学又举起了手,我请张祥交流,他果然找对了好几处。

孩子们读懂文本,感悟文本,交流所读的想法,一堂课就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质疑、反驳与交流中结束了。课堂上师生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也使我更加明白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话的道理有时我们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怕孩子答错,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包办代替,这样无疑是剥夺了孩子锻炼能力的机会。课堂上我们的放手虽然有可能出现孩子答非所问、跳脱文本、偏离主题的情况,但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解决学生所惑吗?只有让孩子在这样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下,他们所内化到的所得才是真正掌握了的。

篇5:嫦娥说课稿

1、教材简析:《乞巧》和《嫦娥》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八组课文第29课古诗两首。前一首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嫦娥》一诗借嫦娥奔月的故事抒写了诗人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读本课生字,会写“乞、巧、霄”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意,积累语言。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民间传说和习俗,进而激发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是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诵读能力,只是还处在接受的阶段,因此我力求以半扶半放为主,渗透多元诵读方法。另外他们对神话故事很有兴趣,但是这两首诗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也未必听过乞巧节,含义就更难理解。故我利用神话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再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达到以读促悟,并适当穿插相应民俗文化知识以解决学生的疑问来设计本次教学。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设境想象法:运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使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然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重点字词剖析法:利用形声字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来区别今宵的“宵”和云霄的“霄”,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提高“学诗”的深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3、朗读体会法:简化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在诵读中积极感悟。

四、说学法

主要围绕“读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这三条主线来进行吟诵学习。

五、讲教学程序

主要是三步式教学:

第一步:神话激趣引课题。谈话后课件出示几幅神话故事图片,指名说说故事名称,并齐读该名之后出示牛郎和侄女,嫦娥奔月图揭示课题《乞巧》和《嫦娥》(板书课题,提示生字乞巧的写法和变音)

第二步:朗读感知觅诗意

(一)初读意会。先让学生放手去自由读两首古诗直到读通顺为止。接着指名读乞巧这首诗,其他学生来评议是否读准确了字音,教师相机正音后再找人读。过后师示范读,同时让学生思考与前一位同学读的有什么区别(为了引导学生明白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师生合读、换读。

(二)区别宵和霄来理解“七夕今宵看碧霄”。师提问激趣:这首诗里有个小秘密,不知你们发现没有?(课件出示乞巧诗课文)提示生找出两个同音字:宵和霄,指名回答不同之处。利用形旁宝盖头和雨字头的表义特点从字形上指导区别出这两字,再递进理解词语:今宵和碧霄。然后用顺口溜帮助他们记住字形。这时学生们对诗意有所悟就可以进行齐读全诗了。

(三)教读《嫦娥》。之前已读通了乞巧一诗,现在利用迁移的学法让学生自读《嫦娥》,期间巡视指导,对于读不准的情况,教师正音过后教读一遍再要求齐读,齐读之后再抽前面读错的学生来读,加以鼓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第三步:研读两诗悟诗意

1、乞巧的诗意浅显易懂,不必多做深究。指导小组自学资料袋。汇报交流,过后再次齐读乞巧。

2、研读《嫦娥》。这个环节的关键是要理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先从题目作文章,询问孩子们标题为什么是女字旁,再指名回答。同时课件出示本句图文,指明屏风是什么,配乐,并通过语言感染烘托气氛,让学生试着说出嫦娥的心境,再多找几人来读本句体会出嫦娥独居月宫的孤寂。之后简述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是借写嫦娥的孤独来表述自己的寂寞。有所感悟后再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最后是布置作业:默写古诗,搜集民间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听。

六、板书设计

乞巧嫦娥

宵———————今宵↘↙

篇6:嫦娥说课稿(共)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开篇课文。这组课文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

《嫦娥》这首古诗情感绵长幽怨,学生在情感上很难跟进,共鸣。因此,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本诗和嫦娥奔月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和神奇。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释义、填空等方法认识“乞、霄、烛、晓”等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通过配乐、赛读、引读等途径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体会两首诗中欢乐和孤独的情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3、通过预习、拓展,结合资料袋等手段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4、阅读课前准备的民间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的孩子之前已经学过几首古诗,他们对古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之前学的都是一些写景的古诗,所以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就是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设境想象法: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课文朗读乐曲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

重点字词剖析法: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反复诵读古时中积极感悟。

三、说学法 运用“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帮助学生学习。

四、说教序

一导入

师多媒体出示嫦娥图

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学生会建立起对嫦娥这个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一)导学

师: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会读会写会背会意思悟情感知诗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怎样全面地了解一首诗,传授学生方法,授之以渔。

师:你会背他的诗吗?

生背李商隐诗《登乐游原》。

大屏幕出示李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我们在学《嫦娥》诗时会有所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已学习的古诗的回忆和背诵,能够使学生建立对诗人的初步印象。

(二)粗读古诗读正确

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抽生读。

读屏幕出示生字词,师抽读检测,并借机指导正音。

指导生字“屏”、“烛”“晓”“偷”的书写,生每字写三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重难点字词的书写,真正地理解字形结构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细读古诗会诗意

读出节奏

读出韵律本诗一、二句押韵,押韵的字是“深”“沉”,这几个字儿都是前鼻音,注意读准确。

读出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些什么?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从学生出发理解本诗,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师生互相启发,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

师生共同归纳诗的大意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激发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互相交流,在这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回归课文,归纳大意。可以说是有收有放。

(四)品读古诗悟诗情

师:细细品读,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生嫦娥偷吃灵药奔月后,十分后悔,心情孤独寂寞。

师:作者写诗,总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我们读诗的人,要善于从诗中找到最能表达感情的词语,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你认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是哪个或那些?

生“悔”“心”

师:我们先来感受嫦娥的“悔”。嫦娥为什么而后悔?

生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对不起心爱的丈夫、受到世人的谴责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

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师:正因为这无穷的悔恨占据着嫦娥的心,所以嫦娥每天夜晚孤独寂寞地看着这碧海青天难以入眠,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来想象一下,嫦娥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思念、悔恨、哀怨、痛苦、寂寞

师:漫漫长夜,寂寞难耐,思念丈夫,思念人间,怎奈已吃药成仙。嫦娥再也无法回到充满温暖、充满爱的人间了,她怎能不“碧海青天夜夜心”啊!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这一首诗呢?在诗中,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心呢?

生同情、怜惜、惋惜、哀叹

师: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

师:感受了嫦娥的心,诗人的心,现在你想想你自己的心,读着这首诗,你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

生对嫦娥的同情之心、对诗人的钦佩之心

师:读一首诗,我们既要感悟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的情感,也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还要体会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情感才会不断丰富起来,做一个有情、有心的人。

设计意图:牢牢把握三个“心”,嫦娥的心、作者的心和学生的心,让品位诗歌情感的时候不是流于表面。

(五)深读古诗领悟哲理

师:古诗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嫦娥》这首诗不只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还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呢。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嫦娥该不该偷吃灵药?

设计意图:通过对嫦娥该不该偷吃灵药出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从讨论出学生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这时教师再继续适当引导,即可达到德育的目的。

生不该

师:为什么?

生失去了幸福生活,得到的是痛苦。虽然长生不老了,但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人间温暖的月宫中,又有什么意思呢?

师:是啊,嫦娥为了长生不老,一念之差,偷吃了灵药,飞奔入月。从此,她与丈夫凡仙相隔,永不相见。每日每夜,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在广寒宫上,没有了丈夫的陪伴,没有了亲人的爱,没有了人间的温暖,她感到心酸,感到心痛,感到心寒。在碧海青天的月宫里,她遥望人间,有叹不完的气,有流不尽的泪,有说不出的爱,有道不尽的悔。

师: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要像嫦娥那样,因为一己私念,一念之差,悔恨终生。

(六)积累古诗抄写背诵

生认真抄写古诗一边边抄边读边抄边记抄后诵读直至背诵

三拓展延伸

师:这位才情横溢、多愁善感的诗人曾写下了无数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诗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两首。

多媒体展示李商隐名诗:《夜雨寄北》《无题》

上一篇:下课10种情景作文范文下一篇:2016暑假前安全教育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