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材料

2024-04-21

关于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材料(精选7篇)

篇1:关于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材料

一、高度重视,积极动员组织

1、成立机构

为了切实抓好我镇的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镇成立了由14人组成的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和由8人组成的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均由镇长周梁同志任指挥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联系农业的副书记任副指挥长,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

2、召开动员会

我镇于7月31日召开各村(社区)书记、主任会议,安排森林防火和抗旱工作;8月12日上午,再次召开森林防火和抗旱工作会进行宣传动员,安排工作,要求把该项工作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抓落实。

我镇在每周一的机关职工大会上,多次对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在8月7日职工大会上,书记谭良宽同志要求机关和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值班,搞好防火工具的准备工作,镇长周梁同志要求机关职工高度重视防火抗旱工作,加强巡山护林,护林人员必须到位。8月12日下午,再次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安排布置当前的工作。

3、制定工作预案

镇政府于XX年2月1日制定了《大路镇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工作预案》。预案涉及的内容有:(1)扑火区域及火险分类;(2)防火期及火因划分;(3)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4)扑火指挥和纪律;(5)林火监测;(6)扑火力量来源;(7)扑火物资准备;(8)扑火技术培训;(9)林火报告、指挥和扑救程序;(10)安全扑火;(11)扑火经费;(12)其他。

镇政府又于今年4月25日制定了《大路镇人民政府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预案》,预案涉及的内容有:(1)防汛工作方针和防汛工作目标;(2)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3)开展汛前安全检查,组建抢险队伍;(4)加强值班,畅通信息;(5)险情应急措施;(6)防汛抗旱物资、资金保障等。

二、认真组织防汛抗旱工作

我镇从7月8日以来,连续高温天气,造成农作物受灾,部分村社人畜饮水困难。据统计,全镇水稻受灾面积近6000多亩,其中减产40-50%的面积近3000亩;红苕受灾面积1XX余亩;饮水困难人口近6000人,牲畜1000头左右。

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社区)切实加强抗旱工作:一是千方百计保证人畜饮水,动员农民打机电井;二是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加强塘、库、堰用水的协调工作;三是组织农民搞好抗旱自救工作,特别是大竹蔬菜基地,镇为蔬菜基地打机电井18口,减少蔬菜的损失。

三、加强巡山护林,预防森林火警火灾的发生

1、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镇有森林9.4万亩,其中国有林3万亩,面积大,涉及的村社多,受持续高温的影响,防火工作的形势严竣,要求机关各单位和村(社区)的干部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抽调人员,加强巡山护林,严防死守,杜绝森林山火的发生。

2、建立健全巡山护林工作体系

从8月12日起,镇成立了森林防火工作督查组,由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联系农业的副书记组成,每天对各村巡山护林的情况进行督查。镇还成立120人组成森林火险应急处置队伍,负责森林火险发生时的应急扑灭和救助工作。全镇成立了8个巡山护林大队,由镇领导任组长,各村书记、主任任副组长,驻村干部、抽调的机关干部为成员,共计87人组成,每天到各自负责的林区进行巡护。有森林的村成立由50人组成的森林防火应急队和夜间巡逻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护,建立健全了巡山护林工作体系,预防森林山火的发生。

3、落实巡山护林工作任务

各巡山护林大队的工作任务:一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二是在进山路口、林区边缘进行守护;三是对进山人员进行登记;四是对小孩和精神病患者落实监护责任制;五是对野外用火的当事人进行处理;六是发现森林山火及时组织人员扑救和上报。

4、加强对森林防火的宣传

在全镇悬挂森林防火宣传横幅5幅;组织森林防火宣传车一台,每天到有林村进行宣传;有森林的组召开户长会进行宣传;有森林的村书写宣传标语5-10条,全镇已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5、建立火警火灾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当有森林的村发生火警火灾,采取措施把火打小打了。一是村在10分钟内把本村森林防火应急队组织到事发地点开展扑救;二是及时向镇报告;三是镇在20分钟内把镇森林防火应急处置队伍组织到事发地点,并送去灭火工具开展扑救工作;四是镇及时向县报告;五是及时对涉火案件进行查处,加大打击力度。

6、加强森林防火值班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督查,确保信息畅通。一是机关和青龙湖加强值班,二是农业服务中心每天安排两人晚间坐班,三是镇分管领导和联系领导轮流值班,四是党政主要领导轮流值班。

7、加强工作督查

镇森林防火工作督查组,重点督查值班人员是否到位,巡山护林大队是否到岗,森林夜间巡逻队是否开展工作。

8、强化工作纪律

在森林防火和抗旱期间,一是机关人员无特殊情况(生小孩、得重病、参加上级会议等除外),一律不准请假,已请事假的必须回单位上班;必须24小时开手机(小灵通),保持上下联系通畅;二是各森林防火巡山护林大队人员工作期间,不准喝酒,不准打牌;三是脱岗人员按旷工处理,给予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四是因工作不到位,导致火警火灾发生,巡逻人员写出书面检查,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五是当火警火灾发生后,机关人员不服从工作安排,未上山救火的给予纪律处分。

篇2:关于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材料

乡镇抗旱救灾暨防火工作汇报材料 乡抗旱救灾暨防火工作情况汇报 乡抗旱救灾防火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乡各项抗旱救灾、防火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近期我乡抗旱救灾防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旱情基本情况。7月以来,全乡持续高温少雨,部分箐沟、山泉、溪流、水塘逐渐干涸,造成部分村寨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严重。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旱情将持续加重,将给我乡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和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由于旱情不断加深、造成损失不断

加重、受灾范围日趋扩大,抗旱防火工作进入最关键、最紧迫、最艰巨时期。截至3月21日,全乡有 1万余人、5345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有44个村小组已基本缺水,缺水人数达11535人,生活用水需到1-5公里运输有41个村小组16442人,需到5公里以外运输有27个村小组4324人,缺水特别严重的有雨厦的小法卡、大法卡、小水井、雨厦、石岩脚、科白的三家寨、上纳老和纳厦的龙向、纳圭9个村小组余人;小春作物受灾万亩,其中小麦万亩,油菜万亩,蚕豆万亩,蔬菜万亩,冬早洋芋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800万元。干旱将导致大春作物种植节令普遍推迟,预计全乡有2849亩水田将缺水无法栽种;2月9日,县温浏乡三家村丫口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至笼嘎村委会小羊街村附近山坡上,造成森林火灾,过火面积7800亩,受灾面积1100亩。2月24日,县鲁布革乡团坡村委会六秧村小组后山发生森林火灾,火势蔓延至设里村委会落业村小

组后山,造成火灾,荒坡台地过火面积760亩,林地受灾面积50亩。2月28日中午12时,乡戈勒村委会纳照村小组寨脚发现火点,火势迅速蔓延,涉及戈勒村委会纳照、泥山、未劳、便别四个村小组的山林,造成火灾过火面积520亩,受灾面积70亩。3月1日在戈勒纳照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350余亩,森林受害面积约50余亩。

联挂单位帮扶及抗旱投入情况。启动抗旱救应急工作以来,县级联挂部门和挂联干部积极相县委政府的号召,多次主动赶赴所联挂村,深入一线调研,分析旱情严重性,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因难,度过难关。市、县两级到位抗旱资金万元;县级护林防火到位资金10万元;县商务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工商局、经济局、南林局、县水务局、发改局、计生局、建行等联挂单位共筹措帮扶资金19万元,捐赠物资2万元;群众自筹投入80余万元;购买皮桶1000只、水泵4个、抗旱物资

10吨,出动人员1万余人次,出动车辆200余车次。目前全乡投入抗旱救灾经费300余万元

二、抗旱救灾防火工作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及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总指挥长,乡长及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各村委会、各站所长为成员的抗旱领导小组。采取乡党政班子成员、站所联挂到各村委会,确保每个村委会随时有1名联挂领导和5名以上的工作人员驻村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组织领导群众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进行生产自救,做好长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准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突出重点,全面夺取抗旱救灾防火工作胜利。目前,旱情还在加剧,抗旱救灾防火各项工作仍然十分艰巨,损失还会逐步加大。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打持久战的思想,突出重点,多举措夺取抗旱救灾防火工作胜利。

——想方设法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建立健全水源保护制度,并以《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紧急通知》高政发[]15号文件下发各村委会,加强对各水源点的保护和监测;制定符合各村特点的供水、送水应急预案。把干部职工群众联合起来,成立各村抗旱送水服务队,人挑马驮都要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密切监测各村水情,时刻关注和掌握边远村寨及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等弱势人群的饮水情况,必须做到水情一日一报,确保每个村小组、每个学校、每户人家饮水安全;组织各村群众采用疏导、清理、修复等一切有效方式确保水源点供水,鼓励群众修建储水的地窖,想方设法把地窖全部灌满水;倡导节约用水的意识,加强宣传力度,珍惜每一滴水,统筹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强化措施,确保粮食储备安全。结合全乡旱情实际,乡人民政府以《乡关于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的紧急通知》高政发[]15号文件形式下发各村委会,乡直

各有关单位,要求各村委会、联挂领导及驻村干部要深入一线,走村串户,调查摸底,掌握群众粮食储备和群众缺粮情况,并将关情况及时上报乡党政办;乡直有关单位加强粮食交易市场管理,杜绝内地粮食外流现象的发生,以确保全乡粮食安全生产,取得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

——树立“小春损失大春补”的工作意识。要求干部职工转变工作思路,树立“小春损失大春补”的工作意识,因地制宜调整大春种植计划,合理布局水旱作物。对干旱严重的村委会,积极推广水稻旱育、地膜覆盖等科学种植技术,引导群众到水源充足的村寨借田育秧,做到大春作物应播尽播、应保尽保,确保大春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同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类水利工程设施蓄水、引水、提水功能,确保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不断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

——总结经验,扎实抓好森林防火工

作。总结 “”、“”扑救山林火灾的有效经验,及早准备,强化火源管理,加强对重点林区的巡查力度,确保不出现重大森林火灾。督促林业站、各村委会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做到宣传到户、发动到人,积极营造全民防火救灾的浓厚氛围。继续加强火源管理,严禁野外用火和携带火种进入林区,杜绝人为火灾隐患,特别是在清明节期间,更要加重防范力度,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杜绝一切野外用火。同时,加强排查力度,对高火险重点林区确定专人巡査,严防死守;认真落实“五员”及“五种人”监护责任,指定监护人看管;严格落实扑火预案,健全防火值班、了望台、扑火预备队、后勤人员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一旦发生火情,及时调动人员、物资,迅速控制和扑灭,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继续实行森林防火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林业站站长、各村委会支书为第一责任人。实行村委

会区域管护责任制,对防火不力、玩忽职守造成森林火灾损失的村委会、站所和

个人,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用活用好每笔抗旱救灾资金。救灾经费的管理使用严格照章办事,保证救灾款的正常合理使用。在接受和发放救灾捐赠款物方面,我乡规范了接收、管理、发放和监督检查的程序,做到账目清楚,手续齐备。目前,市、县两级到位抗资金万元,护林防火经费10万元;联挂部门共帮扶资金21万元,捐赠物资2万元;群众自筹投入80余万元;全乡干部职工捐款3万余元。全乡投入抗旱救灾经费300余万元。抗旱物资10吨。——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为有效遏制森林火灾,保护群众利益,我乡决定在森林防火戒严期间实行举报奖励制度。举报故意纵火者,一经查实,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奖励;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举报烧地渣、烧田埂、烧火土等野外用火行为的,一经查实,一次性给予500元的奖励。严肃纪律,全力以赴抓好抗旱救灾防火工作。认真落实抗旱防火救灾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有效的责任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班子成员带领74名干部职工到11个村委会116个村小组蹲点驻村入户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书记、乡长不定时巡回督查。驻村干部职工必须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耐住性子、想出点子、结成对子,与村委会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必须奋战在抗旱救灾防火工作第一线。对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而造成影响或重大损失的村委会、站所和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厉问责,严肃查处。

三、存在的困难

篇3:关于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材料

从前几年的检验情况来看, 工程上抽取的材料质量差异比较大。对它的要求是什么呢?基本的要求是B2级。除了EPS有氧指数大于等于30%的要求, XPS没有氧指数的要求, 就是B2级;对硬泡聚氨酯, 不同标准的规定不太一样, 国标50404要求氧指数大于等于26, 还有一个就是达到B2级。从对硬泡聚氨酯的检测情况来看, 我个人觉得氧指数要求26%不太容易达到, 相对来说要求B2级比较容易达到, 这是前一段的情况。

最近由于46号文的公布, 很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保温材料达到了B1级, 甚至有的达到了A级。实际上B1级对于EPS来说也不太容易。虽然说德国要求EPS都是B1级, 但这有其核心的关键技术在里面。

就目前国内生产的EPS板而言, 达到B1级是有难度的。挤塑板达到B1级也不太容易。不管是EPS、XPS、硬泡聚氨酯, 即使通过改性达到B1级, 也处于刚刚从B2级过度到B1级的水平, 也就是说从A级到B2之间有一段是B1。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也是B1级的, 但它与B1级挤塑板相比, 其防火能力要高出很多。所以说级别不重要, 达到了B1级也未必就能保证防火安全, 防火安全和材料的燃烧性能级别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再有一个, 是我个人的看法。比如酚醛泡沫, 它的防火性能没问题。我觉得在有机保温材料里, 可能找不到比酚醛泡沫的防火性能更好的材料了。但要说它达到了A级, 我表示怀疑。传统的酚醛泡沫, 我测过它的氧弹热值, 是25MJ/kg, 经过特殊处理的酚醛泡沫本身, 其热值也在20MJ/kg左右, 怎么算都不可能小于老标准 (GB8624-1997) 的规定值4.2MJ, 按新标准的规定是4.0MJ, 这是A级材料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其表面抹上水泥砂浆, 把酚醛泡沫的热值分摊到水泥砂浆上, 所算出的总体热值可能符合A级材料要求, 按照相关的试验标准也可能达到A级。挤塑板的燃烧热值是40MJ/kg, 抹1cm的水泥砂浆后, 挤塑板同样也是A级。

我了解到的情况, 目前有酚醛 (检验报告) 是A级, 聚氨酯 (检验报告) 是A级, EPS (检验报告) 也是A级。我觉得, 现在想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困难, 能不能在规范中, 有针对性的, 比如说限定酚醛的氧指数大于等于40%, 而其它材料, 包括EPS、XPS、硬泡聚氨酯等, 氧指数达到40%很困难;再有, 限定酚醛泡沫的密度大于50或60kg/m3, 同时保温性能也满足要求, 就认定它可以作为A级材料使用。这样既符合实际情况, 又避免实际操作中, 与相关标准的规定产生矛盾。这样可能更实际一些。

2006年底时振利公司提出一起搞外墙外保温的防火研究。我当时的想法简单:弄一堵墙, 烧一下, 想弄个三五米的墙试一下。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就搜国际上的资料, 最先搜出来的是美国UL1040这个标准。我看了一下, 9.15米高的墙, 6米宽, 我心想这个造价很高!振利黄总说:“钱的事你不用管, 按照标准做, 一丝不苟地做”, 这就是我们点的第一把火。

随后, 我们又搜集英国的标准、瑞典的标准等, 我们都做了反复的比较。觉得英国的标准比较适合中国。第一, 模型比较大, 能够涵盖防火隔离带;第二, 采用的火源是400公斤木材, 火比较大, 功率相当于3MW的热量, 同时操作起来确实简单, 设备我们自己可以解决。如果按照国外其它标准的做法, 设备我们解决不了。比如说热辐射计, 我们现在只有航天城具有热辐射计的检定能力。

到目前为止, 一共做了24次外保温窗口火试验。其中硬泡聚氨酯8次。所有这些试验总结下来有这么几条;第一、薄抹灰系统相对来说火灾风险比较高;第二、厚抹灰系统火灾风险相对较低;第三、系统自身含有防火构造的, 火灾风险相对比较低。

这段时间以来, 大家比较关注热固和热塑的问题。热固和热塑源自塑料化工的一个定义。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解释的话, 我们现在无从谈起 (保温材料的热固和热塑) 。但对于外墙外保温来说, EPS、XPS、硬泡聚氨酯 (在有火条件下的表现) 确实又不一样。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的时候, 从外墙外保温防火这个角度把热固和热塑人为划分了。在国标GB/T8626-2007的附录A里, 规定的热塑含义是:遇火熔化收缩, 有燃烧滴落物的材料。我们把它反过来, 就是:遇火不熔化不收缩无燃烧滴落物的, 就是热固性材料。到目前为止我们做的试验, 不管是两公分的硬泡聚氨酯, 还是五公分的硬泡聚氨酯, 不管是薄抹灰的还是厚抹灰的, 在试验条件下, 都没有出现火焰蔓延的情况。

关于硬泡聚氨酯。我们所有的试验都是基于北京地区65%的节能标准进行的。比如说苯板的厚度7到8公分, 硬泡聚氨酯的厚度最多5公分, 是在这种条件下做的试验。两种极端的情况没有考虑。第一, 像黑龙江、新疆等严寒地区, 苯板要做多厚, 15公分, 20公分?硬泡聚氨酯多厚?至少10公分;第二, 像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夏热冬冷地区, 苯板厚度是多少呢?2公分或3公分, 硬泡聚氨酯1公分够不够?我们还没有进行这些外保温的防火试验。

篇4: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分析

【关键词】森林火灾;危害;措施

1.森林防火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1森林防火是自然资源保护的需要

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广阔的林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分布着多种古老的树木和珍禽稀兽,它们都是人类所拥有的无以替代的宝藏,而森林火灾却能使所有宝贵资源付之一炬。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1.2森林防火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森林是陆地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及野生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同时,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森林防火是生态保护的需要。

1.3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是森林火灾,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远远低于22%的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仍是我国林业的首要工作。

1.4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火灾会使森林遭受破坏,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另外,森林火灾还会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毁坏房屋等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构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森林火灾的危害

(1)森林火灾是一种失去人为控制的,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破坏性燃烧现象。现在世界上森林火灾的发生十分的频繁。据统计,全球每年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约在22万次以上,每年烧毁森林面积超过640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覆盖率的0.23%以上。世界上很多地方,仅一场森林火灾就能烧掉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公顷的森林。比如:1994年,澳大利亚的新威尔士州的一场火灾,烧毁珍贵的原始森林超过100万公顷;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一次火灾,烧毁森林l50万公顷。

(2)我国也是森林火灾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共发生森林火灾约69万起,年均1.4万起,烧毁森林约82.2万公顷,森林燃烧率为0.63%,年均烧伤约650人,烧死近百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国森林因火灾而损失的自然资源,其经济价值为同期全国火灾(不含森林、矿井)损失的10倍左右,由此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难以用金钱来估量。如1987年的发生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一场特大森林火灾,持续燃烧了28天,过火面积133万公顷,受害森林面积87万公顷,烧死212人。这次火灾过后,一些陡坡地段变成荒草地,对环境生态的破坏,难以用数字表达。

(3)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和土壤、水分、大气、日光、温度等非生物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综合体。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生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它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森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中心,如果森林被烧毁就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招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其造成的生态损失远远大于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主要表现:一是森林火灾烧毁大面积的林木和大量的林副产品,破坏林分结构,引起森林群落演替和病虫害。森林火灾后,如果不能及时地人工种草植树,就会引起山洪瀑发,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地下水位降低,直至涸竭水源;二是森林火灾使大量的动植物丧生灭绝,甚至使一些珍稀的动植物物种绝迹,这种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估价的。森林火灾还使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落之间赖以维系的食物链、食物网遭到破坏,需经过多年的恢复和调整,正常的食物链、食物网才能重新建立起来;三是森林火灾破坏了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不但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且还会引起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

3.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五种教育”

一是对学生抓防火课教育。在各大中小学校开展“三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即1次主题班会,1堂森林防火警示课,1条森林防火宣传标语。使“三个一”活动带动1 个学校,学校带动整个社会,学生影响家长,家长督导家庭,家庭的防火意识服务社会。二是对入山人员抓岗卡教育。在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的主要路口建岗设卡,对入山人员除检查、没收火种以外,还要进行森林防火知识教育,发放森林防火明白纸和在进山不用火的承诺书上签字。三是对外来人员抓防火意识教育。针对外来人员森林防火意识差的特点,重点加大对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制定与当地人员一对一宣传、监督原则,形成一对一的帮扶体系。四是对林区职工抓班前班后教育。针对林区职工工作忙的特点,利用班前班后的时间,派出专人,深入工地进行防火宣传教育。特别是一些当地的老护林员,利用工作休息的间隙,通过一些典型生动的案例,形象地宣传火灾给森林带来危害的严重性,以增强他们的防火意识。五是对迷信人员抓思想意识教育。逐步改变传统的祭祀方式,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文明祭祖,无烟扫墓,减少野外非生产性火源,实现传统祭祀向文明祭祀转变。

3.2抓好“四个重点”

一是以社会宣传教育为重点。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提高全民综合防火意识,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二是以管火先管人、管人先管思想为重点。针对98%的森林火灾是人为火源引起的,重点改变传统的用火习惯,拒绝烧灰积肥、上坟烧纸等陋习,从根本上避免人为火灾的发生。三是以火险高、人员多、交通远和防火线部位为重点。针对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尤其是山高林密、交通较远的村庄,采取送教育到户的方式,派出专人,深入农户送l本防火手册,挂1张防火年画,贴1幅防火对联,以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四是以重大节庆和森林防火警戒的重点时期为重点,加大巡逻密度,并以燃放烟花爆竹易引发森林火灾作为宣传重点,教育人们要火源,远离山林。

4.结束语

篇5:关于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材料

XX市水利局(2018年5月9日)

近年来,市水利局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XX”大局,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攻坚克难推进水利建设,坚定不移深化水利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重点抓好了三方面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大事。

一是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在充分汲取2016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累计投入1.68亿元,实施长江江堤防洪能力提升2017应急、XXX段三期整治、XX二期整治、小水库后扶和防汛指挥决策系统等工程,筑牢了防洪保安基础。以市水利工程总队为骨干,不断强化“专业、精干、高效”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备战应战能力,确保抢险需要。在备足常规抢险物资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着力提升紧急调运和后勤保障能力,确保抢险救灾时调得出、用得上。

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累计投入1.29亿元,实施2016至2018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及2017-2018两个千亿斤粮食项目,累计改造灌排泵站97座、渠道衬砌42.3公里、低压农灌管道119.6公里、渠系建筑物配套1680座。投入2204.73万元,实施XX市XX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新建防渗渠道8.34公里、新建管道共6.27公里、设置闸阀井16座、分水井16座、汇水井18座、更新改造渠系建筑物155座、更新改造泵站10座。投入1780万元,实施2016至2018河道疏浚,累计清淤土方235.2万方,其中疏浚乡级河道33条,整治村庄河塘254条/口,绿化2040株等,夯实了乡村振兴水利基础。

三是供水安全保障建设不断加强。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力推进长江XX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序时完成长江滨江XX饮用水源地一、二级和准保护区相关设施、设备关闭拆除工作以及围挡、警示标志牌设置等工程,于2017年12月29日,顺利通过上级验收。此外,按照计划要求,及时完成XX水库备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实施陈庄泵站迁移工程,在XX、XX、XX等地,改造农村供水支管网近25公里,确保了中后山区农村供水安全。

此外,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与农村水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完成实施方案编制、组织体系构建和相关制度建设,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445名,并及时开展认河巡河等活动。制定联席会议、信息报送、督查通报等配套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其整改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水利发展目标定位,突出抓重点、强弱项,统筹谋划水利发展,充分发挥水利对农业农村的支撑作用,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 2 — 一是守住安全底线。将防洪保安作为首要任务。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加快推进ZZZ段三期整治、长江崩岸应急整治等工程,增强长江堤防防洪能力;积极开展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建设,提升中后山区水库防汛防旱调蓄能力;建成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系统,进一步增强全市防洪减灾预警能力。认真分析水源供需情况,优化水源调度,强化用水管理,统筹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确保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同时,切实抓好相关水利工程的汛前维修养护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二是致力民生改善。将农田水利作为保底工程。以实施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抓手,优先为后山区河塘建立补水线,着力解决中后山区塘坝水资源不足、提水成本较高的问题,确保到“十三五”末,全市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5万亩以上。同时,为种田大户及设施农业铺设供水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每年投入4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重点对清淤标准偏低、复淤情况严重的河道进行提标升级。依托地方政府,在XXX、XX等地探索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先行试点工作,努力塑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生态示范带,并逐步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将河长制作为治水统领。进一步督促各镇、办河长实体化运转,推动部门联动,服务河长履行好水资源管理、河湖资源保护、河湖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

篇6:关于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材料

关于当前森林防火、春耕生产、经果林种植、抗旱减灾

工 作 汇 报

各位领导:

xx乡是威宁自治县典型的农业乡镇之一,主产烤烟、玉米、小麦、绿肥等农业。一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农林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xx乡农业发展一片欣欣向荣。不论是春耕备耕、经果林种植,还是森林防火、抗旱减灾,xx乡都高度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做到“四抢先”,即抢先做好森林火灾预防,抢先做好春耕备耕,抢先落实好经果林种植,抢先做好抗旱减灾预防工作。现就当前森林防火、春耕生产、经果林种植、抗旱减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森林防火工作

自去年入冬以来,xx乡降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明显偏低,因受干旱的影响,防火任务艰巨,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防火有关要求,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宣传护林防火内容,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年,我乡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了“四到位”。一是组织保障到位。我乡成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由乡长陈江海任组长及指挥长,人大主席赵德海任副组长及副指挥长,其他各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并组建了20余人的森林防火应急小分队。保证森林防火有人管,火灾发生有人救。我乡还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编排和整理,专门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审议并讨论应急预案,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责任落实乃是抓好

对xx乡境内的所有农用物资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二是查储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开展住户抽样调查,对没有准备春耕生产所用的良种和粪草,及时给予困难补助,并帮助其贷款种植。三是查落实。对村干部实行监督,对克扣、拖延发放农用物资的村干部实行严厉追究责任。

三、经果林建设工作

经果林种植是xx乡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xx乡做到早安排,早规划,早落实。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规划到位,对全乡的苹果、核桃基地进行规划,2011年,全乡共种植核桃树1.124万亩,苹果树1927亩,而且管护较好。二是宣传动员到位。二月十七日召开村级以上干部大会,宣传动员农民积极种植核桃,百姓种植热情高涨,由于没有核桃树苗,今年只补种核桃树苗3740棵。三是管护到位。xx乡按照归属管护原则,实行以户为主的管护措施,谁种谁管,产权归谁谁管理,保证成活率,目前我乡70%的核桃树苗成活。

四、抗旱减灾工作

篇7:乡镇抗旱防汛工作汇报材料

**抗旱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当我乡积极组织抗旱防汛工作之际,有幸迎来各位领导一行带着对黄花人民的关心和厚爱,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面,我就**基本情况和今年以来的抗旱防汛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位于崇信县南部塬区,全乡辖8村52社,1767户7763人。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107.2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2万亩。北依锦屏镇,东靠木林乡,西接新窑镇,南邻灵台县梁塬乡,距县城15公里,崇大路穿越全境。区域内山、川、塬地形皆有,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平均海拔1300米。境内残塬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土地侵蚀切割严重。塬面南北狭长而窄小,东西部崾岘沟壑多。年平均降水量546.4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干旱少雨是全乡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与旱灾做斗争,至今全乡共建成塘坝3口,水窖4480眼,人饮水管道124千米,入户率达到6村1334户79,年可供水量3.6万立方米,人畜饮水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二、抗旱防汛工作情况

由于我乡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乡域内日照多,降雨少等明显特点。滑坡、泥石流等时有发生,防不胜防。旱灾年年发生,春旱比较突出,伏旱次之。频繁的旱灾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花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旱情汛情形势

1、旱情方面

今年入春以来,我乡降雨普遍偏少,气温异常偏高。从2月下旬到5月中旬近100天时间里,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墒情急剧下降,冬小麦及大秋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旱情十分严重,且有持续发展趋势。据统计,全乡冬小麦作物受灾面积达1.35万亩;大秋作物及其它作物受灾面积2.94万亩;草地受灾面积2.5万亩;有1568人、4000余头大家畜出现间歇性缺水现象。

2、汛情方面

“久旱必有大汛”,根据过去几年和近几年经验教训,后季降水必会偏多,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从现在开始,对全乡防汛险段和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地段逐个排查登记,设置明显标志牌,制定应急预案,为下一步防汛工作做好准备。

(二)已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面对严峻的抗旱防汛形势,市、县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后,乡上及时召开全乡抗旱防汛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了市、县抗旱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抗旱防汛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2007年防汛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布署,及时组织动员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务实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好抗旱防汛救灾的各项工作,确保我乡抗旱防汛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一是建立健全指挥机构,层层落实防汛抗旱职责,乡上成立了乡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由乡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村社、乡水站、农电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各自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层层靠实责任,形成了有组织、有物资保障的抗旱防汛工作格局。

二是寻求有效抗旱途径,积极推行抗旱保收新举措。开年以来,我乡共派出乡、村干部90人(次)到各自所包村社帮助旱灾区想办法、出点子,寻求抗旱路子。经实地考察,在县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和指导下,全乡采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栽培技术,种植玉米300亩、马铃薯1200亩,并通过点播点灌的办法确保出苗率和成活率,通过此项技术的推广,可在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产量20至30。

三是抓紧水利工程扫尾工作,发挥其正常功能。到目前为止投入劳动力500多人(次),投入抗旱资金1.5万元,修复水毁坝塘2口,水窖285口,引水渠道5条、2.8公里,有效的缓解了因久旱造成的人畜饮水困难,提升了村庄和居民点的排汛能力。

四是作好汛前安全检查。我乡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对村社及工程点进行隐患排查,督促清除,确保安全。经排查,凉水泉黑石沟旧村庄改造点有水灾隐患,为此,乡上及时指派专人与村社干部紧密配合,开挖排洪渠600米,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高庄子山地新农村建设点,新建塘坝容量偏大,很有可能造成决堤,乡上及时督促该村动用机械4台,利用3天时间进行了补修,消除了隐患。真正做到了防洪、蓄水两不误,安全、生产两手抓。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防洪抗旱手段单一,防洪抗旱资金严重不足,防汛抗旱所需物资储备明显不足。

二是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亟待完善。部分村社对发生的旱情、汛情反映迟钝,信息上报不及时、统计数据不准确、情况反映不规范。

三是防汛工程设施脆弱,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

四是抗旱基础仍然薄弱。缺乏水源是塬区农业水利化和救灾的根本症结。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抗旱方面

一是要提高认识,逐步实现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面对我县十分严酷的自然条件,我们一定会把抗旱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以防为主、防抗并举,积极探索适合我乡实际情况的有效抗旱模式,制定较为完善的抗旱减灾工作方案,建立快速、准确的旱情监测体系,以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抗旱应变能力。

二是要坚持科技抗旱不放松,着力提高抗旱工作质量和效益。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耐旱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综合运用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料、生物微肥和抗旱剂等农业、生物、化学措施,提高农产品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四是要加强示范引导,提高农民群众抗旱工作水平。农民群众是抗旱生产的主体,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业抗旱服务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抗旱培训和科普宣传等工作,形成全民抗旱的浓厚氛围,提高和促进全乡抗旱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和消除旱灾损失。

(二)防洪方面

一是要加强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山洪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防御工作难度大。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人员演练,积极主动地应对,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强化山洪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测监视工作。

二是要对重点路段、险要地段确定专人实施重点盯防,确保汛期安全。

上一篇:铁骑突出刀枪鸣下一篇:教师节拒收礼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