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充满语文味

2024-05-10

让数学课充满语文味(精选6篇)

篇1:让数学课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晨读》教学案例

乔海燕

《晨读》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学习生活的一段回忆。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读者产生共鸣,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因为那个时代离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接着又出示了葛翠琳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作者。又在音乐的伴随中叙述了葛翠琳的童年生活,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文章的距离,让孩子们体会到文中的学生对读书有着强烈渴望的原因就是因为又一位爱好文学的老师。接着抓住“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中心问题,让孩子们读中感悟,认识到读书的乐趣,激发读书的渴望。

片段一:

师: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位老师很美丽。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这位老师长着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脸有些苍白,一双温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时时闪出甜美的微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

师:还有谁想说?

生:这位老师很幸福。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有这么多学生陪伴她,所以她幸福。

师:如果这位老师就站在你面前,你想认识她吗?打个招呼吧!生:老师您好!

生:老师我是xxx,我很喜欢你。

师:带着你的喜欢读读这句话。

„„

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心问题的提出既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学生的模糊映像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朗读体验,逐步深入进去,充分地与文本亲近,感受读书的魅力,体会读书带给孩子们也就是读者的乐趣。

片段二:

师:文中的老师给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都过哪些书?

生:冰心的《寄小读者》,《万卡》、朱自清的《背影》、《爱的教育》。

师: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生:没有。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冰心的小诗《雨后》(出示内容)很熟悉是吧?一起来和老师读读。(师生共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高兴。

生:我也想玩水。

师:不同的文章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下面这封信是万卡写给

爷爷的,看看能带给我们什么。(师读节选部分)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

生:我为万卡着急。

师:文中的孩子们和老师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回到文中我们一起去感受。

„„

书中描写的场景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与孩子们一起感同身受,不仅可以很好的把握文章人物感情,同时也为读书铺下了基石,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感悟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与文中人物同悲共喜,激发了读书的欲望,让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代替教师繁琐的说教,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下滋生。

篇2:让数学课充满语文味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讲解,轰轰烈烈的讨论合作,走马观花的多媒体展示,还是空洞的情感说教?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到底从何而来?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关键词】语文味; 情感体验; 教学语言; 多媒体教学2002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由此便有了公开教学就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大家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使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

(1)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我在某市“新课标语文优质课大赛”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师:下面就文章作者是小孩、中年人还是老人,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山中访友》)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看着轰轰烈烈的讨论场面,教师不禁喜形于色。面对如此热闹场面,我不由地问语文到底怎么了?难道这种无谓争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

同样,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有一位教师运用课件,以卡通动画的形式,将作者在山中访友的全程编辑成动画片,整节课宛如动画片欣赏课,将课文的内在意境展现无遗,我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像上述“热热闹闹走过场,轰轰烈烈搞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算是一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并亟待解决。

2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

语文味并非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我们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在日常教学中,着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真正的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另一次交流会中,我有幸听了我校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新课程研讨课《山中访友》,其教学过程如下:

2.1感悟与熏陶

执教者以一幅幅山林美景,配乐朗诵课件,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去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唤起情感,体验意境。

2.2整体感知

作者文中访了哪些朋友?说说这些朋友各具什么特点?让学生走进意境,融入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3体验探究

“你喜欢山中的那些景物?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融入课文,突出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课文。

2.4拓展、创造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山林有友,身边也有许多可亲、可爱的朋友。一株小草、一朵野花、一座小石桥等,你能对他说几句话吗?”

从课文中走出来,进入生活,在课件的配合下,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世界,在学习课文之后,使语文的外延延伸,去拓展、去创造。

2.5现实与思考

“面对人与自然的现实,说说你的看法。”对此展开讨论,明辨是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无谓的讨论,没有热闹的场面,在一些喜欢热闹的同行眼中可能会有互动性不够之类的评价,但本人认为这堂课处处扣住了《山中访友》的语文现象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并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提高了审美情趣,突出了语文的本位,确是一节不可多得的语文课。

3“语文味”从何而来

3.1品味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师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这样的执教,这样的课堂充满魅力。

3.2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课文。

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提升。

3.3语文味源于教师足以激发学生情感与美感的个性化语言。

我们知道,不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永远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品味作品语言”。记得在南宁市早年的创新语文技能大赛中,有的规范严谨,给人儒雅正宗之感;有的激情满怀,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尽管教师的语言风格或许会因人而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语言应该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其风格也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的。因此,在教

学说明文时,宜以准确、简明、平实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在鉴赏诗歌时,应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去领悟诗歌当中所蕴涵的或哀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谴责、或幸福的情感体验;在分析议论文时,教者语言更要严谨、周密等等。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聪明和睿智。

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我们呼唤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本位教学,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篇3: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知人论世,反复咀嚼”,悟出“语文味”

语文教师的素质往往决定了语文课堂上“语文味”的浓淡。教师如能“知人论世,反复咀嚼”,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文本的情感点,并摸清学生的情感点,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传达情感,就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一)找准作者的情感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联系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品悟文字的温度,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刻之处。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 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情愫涌动。“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令人深思:反动当局为什么要残杀无辜青年?接着一个“埋”字暗含流血之多,作者积恨积哀之深。现实令人“苟延残喘”,在白色恐怖之下,作者艰难地活命,并且“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乍看以为作者就此放弃,实质是表达了要在沉默中爆发、化悲痛为力量的情感!

作家用文字塑造形象,借助显性语义来表达隐含的情感,包括人际语境、社会语境赋予的被省略的意义和言此指彼的言外之意。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披文入情,揣摩作者的情感点。

(二)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解读

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往往就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多元品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同存异,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解读文本,设想他们在阅读文本时会出现的情感碰撞。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当学生思维喷涌、见解多元时成功引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表见解、破除疑虑的地方。如在《心声》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读完文章之后,笔者和他们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读完文章,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主人公京京太可怜了,他都这么不幸了,还这么受到排挤,我很同情他。

生2有的时候,老师难免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认为学生成绩差就什么都差。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里说的“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其实,京京又何尝不是一样!

生3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公平些,不要这么虚假!

师你们的老师———我,会这样吗?别说假的, 要说实话。

生4你?还好吧,至少不会像文中的程老师一样作秀。

(全班大笑……)

在课堂上,作为引领者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并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作出评价。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赞赏,当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偏差时,不能马上予以否定,而是要宽容,要给予鼓励。在鼓励的同时,与学生一同细究文本,通过有效追问让学生理解文本真正的内涵。也就是说, 在阅读过程中对待学生要宽容,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动情诵读,静心默读”,读出“语文味”

作者内心无以言表的满腔情感是通过字、词、 句表达出来的,“观文者”想要“披文以入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读”。通过“读”,语言有了温度,理解有了深度,情感有了厚度“,语文味”就呼之则出了。

(一)读要注重目标指引

无论是动情诵读,还是静心默读,都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 是对课文的大致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的细细品味?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读”的目的是为了感悟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生成“语文味”。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朗读为起点,边读边悟,再悟再读,既可几句连读,也可整段吟诵。 总之,要围绕预设目标,以“读”攻“读”,达到读者与文本的共鸣、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二)读要注重方法传授

教师在设定好合理的目标的同时,还应适时教会学生读的方法,授人以渔。如帮助学生养成按顺序阅读的习惯,即不要无目的地跳读,或只挑拣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 遇到一篇文章必须先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又如引导学生多读重点,边阅读边思考。除了诵读全文外,对重点内容的反复阅读也是阅读的关键。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文章的重点部分,必须分步阅读、着重阅读,并且边阅读边思考,甚至可以拿笔和纸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

(三)读要注重向课外延伸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品味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在每次上课前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平时所摘抄的优美语段,或者在周记中老师给予好评的段落。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汇的积累,同时也激发学生朗读与写作的兴趣。又如举行朗诵比赛,一方面可以在班里掀起朗读文章的热潮,另一方面也能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再如让学生互相介绍好书,即依照自己的标准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这样,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就会行动起来, 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圈点批注,摘抄书作”,写出“语文味”

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圈点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学生而言,养成这种好习惯对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字的读音、意义,到句段的联系照应、文章的结构层次、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圈点批注,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如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在执教《春酒》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写,即通过“示范—归纳—运用”的流程,给文中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并加以评点。在教学中,赵老师既有胭脂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金圣叹评点《水浒》的示例,也有课文句子的示范,让学生意识到评点句子可以从句子的词语、修辞、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批注方法。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大家从文中挑选一句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并且写评点。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多点,不必面面俱到。

(学生注读,大约5分钟)

师请选一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你是怎么批注的。

生1我选的是“其实……偷偷把杯子里,好几回……八宝酒了”,这段细节描写写出了孩子特有的调皮,古怪精灵,一个“偷偷”给人一种小孩特有的调皮可爱之感。

生2我选的是第3段,“我……走来走去…… 酒全洒在……上了”,“我”的动作,“我”不舍得喝这又香又甜的八宝酒,也表现出了这个小女孩的天真烂漫,“我”摔了一跤,却仍把杯子捏在手里更可以看出对春酒的喜爱。如果不是真正爱的东西,肯定早就丢了。

师你真的很了不起。我觉得你比刚才那位同学分析得还要深刻,她都已经够深刻了,你读出了文字所特有的味道……读书就要这样从字缝里去读。你点评得太棒了……

篇4:让数学课堂充满数学味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3315(2012)10-076-001

细观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味在逐渐被淡化、冷落,数学教育失衡的局面也屡见不鲜。那到底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数学味”呢?

一、数学味,来自学习情境的精心创设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适度合理的情境,尽量做到在简单明了的情境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引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课的“数学味”。

如小学数学第四册“方向与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继续介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课前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九个小组,确立好一个中心组。上课时,先带领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和中心组的位置关系给自己小组取名,中心组的东、南、西、北方向的四个小组分别取名为东组、南组、西组、北组。剩下的四个小组的学生着急起来:我们小组取什么名呢?由此引出新知识的教学可谓水到渠成了。无疑,这样的情境充盈着数学味,学生的思维迅速指向了要研究的问题,从而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数学味,来自数学活动的严密组织

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即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精心设计、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数学味、享受数学。

如“角的度量”一课本质在于用“标准的角”去测量“角”,我以为,要量角,首先要让学生眼中有角。于是,在学生了解了量角器的产生过程之后,我先让学生在打印有量角器的纸上画一个1度的角,从中他们体验到1°的角太小了,所以画出的角不尽如人意。而正是这一亲身的体验,学生对1°的角的认识又更进了一层。接着,我再要求学生画一个与老师的125°的角位置不同的角。这样设计,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会画角,使学生心中有角,再次审视量角器上的两圈刻度,量角的问题自然水到渠成了。可见,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获得数学思考的思想和方法,无疑是让数学课堂散发“数学味”的重要途径。

三、数学味,来自数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数学味”往往产生于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师如能找准知识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就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愿望;教师如能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使得新旧知识互相交融,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如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笔袋,并特意说明每组的笔袋中都装有2支红铅笔和2支蓝铅笔,之后各小组开始进行实验,记录统计数据。通过观察数据,学生得出笔袋里装2支红铅笔和2支蓝铅笔,拿出红、蓝铅笔的可能性差不多。这时,我神秘地告诉学生:“老师在装袋时悄悄地做了变动,第三组的笔袋里装有1支红铅笔和1支蓝铅笔,而第七组的笔袋中装了3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同时,我追问:“为什么这两组统计的数据也符合这一规律呢?”于是,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他们统一了观点:因为装入红、蓝铅笔的支数相同。有的小组为了验证还特地重装铅笔再次实验,学生在深刻的思考中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四、数学味,来自数学语言的精确表达

数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数学课中体现“数学味”的标志之一。数学语言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并自觉地使用数学语言阐述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课中,我要求学生能用“相等”就不要随意地说成“一样大”;可以用“完全相同”就不能让“一模一样”脱口而出;能用“交换位置”的就别随心所欲地说成“换过来”……

再如我在六年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中,当袋子里装着1个红球和1个黄球时,我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几种可能?每种的可能性有多大?经引导学生答出“任意摸一个,有两种可能,每种的可能性都是相等。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也是1/2”。随后添加1个绿球,再问同样的问题……当学生小结出袋子中一共有几个球,摸到其中任意一个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后,再加入不同数量的球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达任意摸一个球的可能性时,我就要求学生用富含数学味的语言回答:袋中一共有几个球,任意摸一个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色的球有几个,所以摸到( )色的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这种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更提高了他们应用数学语言的意识。

篇5:让数学课充满语文味

——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教育组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今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几天的观摩活动中,我们认真倾听,用心领略,静心感受。这些作课教师,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他们的课堂也异彩纷呈,如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之韵不绝于耳;湖南贾峰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异域风情之美尽收眼底;安徽张文花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循循善诱中折射出童真童趣;甘肃张玉栋老师的《落花生》和广东皮涛老师的《中彩那天》,朴实无华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总之,所有的课均从不同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即扎扎实实地学,将听说读写融入课堂全过程;真真切切地悟,紧抓文本关键处,联系实际谈感悟。

评优课结束后,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对这次的17节阅读观摩课作出了这样高度概括的总结,他说:这次的课表现得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听着这话,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读有“味”、品有“味”和写有“味”。

阅读指导——读有“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得手段是读。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 第一,要保障读书的时间,防止以讲代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或无声默读,或跳读浏览,或低语吟读,或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如,浙江省罗才军老师上《伯牙绝弦》一文时,虽然全文只有77字,5句话。但在初读课文时还是非常舍得花时间,从指导读准课题着手,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然后又聚焦难读的句子,细致指导学生断词断句,扎扎实实把课文读正确。最后让学生分组齐读全文,展示初读的效果。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课文,在顺利落实初读课文目标的同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水到渠成地把握住了。又如湖南的贾封老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国花之多、花之美,他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后谈感受,然后聆听老师范读再次想象画面,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又随着悠扬的音乐,利用课件播放画面,师生多种形式的美读,到读到朗朗上口时,背诵便水到渠成了。

第二,要注意读法的灵活运用,防止出现乏味阅读。有些老师认为,既然语文要读,那就一读到底吧!大半个课堂就让全体学生一次又一次大声朗读。显然,这样的课堂能做到书声琅琅,但这样的话,学生也会在无休止的朗读中渐渐乏味、枯燥。所以,学生在读时,教师也要注意灵活改变的阅读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读书,在读书中感悟文本。如青海的彭娟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通过多次的分角色朗读体会父母对同一首诗截然不同的评价;浙江的罗才军老师执教《伯牙绝弦》时,巧妙运用引读让学生感受知音难觅;安徽的张文花上《数星星的孩子》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范读帮助二年级的孩子读出味道来,还有领读、自由读、轻声快读、分组朗读齐读等方式,只有恰当的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才能读有所获。

第三,要注意读法的正确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明晰的指引:“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基于此,我认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读,老师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阅读才有效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可以从“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两方面指导学生。所谓外部技巧的是重音、停顿、节奏等;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象力等。比如,我们听安徽省代表张文花老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时,出示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外部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正确朗读全句,处理好停顿、节奏等,初步从朗读中感受文意。然后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都仰起头,仰起来。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扬起来,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让我们一起数,看清楚。一颗,哎,别着急,第二颗没看见呢。一颗――两颗――三颗――第四颗在哪呢?想象一下,四颗――五颗――第六颗――就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谁读这句话。”

生练读后,老师点评道:“哎呀,我发现这两个小逗号你停顿得很好。让人感觉小张衡数了很长时间呢。你再读读,我们都体会体会。”学生读罢,老师又说:“读得多好啊,孩子们,我们也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就是这样,老师从外部技巧逐步过渡到内部技巧的指导,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有滋有味地读着。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能力还在有效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品词赏句——品有“味”

如果说“读味”是语文课的主要“味道”,那这种味道一般也是针对整体阅读而言。语文课单单有整体性的“读味”够吗?显然是不够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指出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品味词句。而人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理解一篇文章,就要先理解段落,要理解段落就要从句子入手,要理解句子的内涵就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更何况,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一词一句之间,只有通过对文本进行斟词酌句、咬文嚼字以后,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字背后深藏着的大智慧,去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人物情感,使文本、形象、情感和价值和谐共振。这样,“品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语文课亦可缺少的滋味了。

那么,语文教师该同什么途径来品出语文课堂之味呢?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解决两个大问题,即“品什么”和“怎么品”。“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想象,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了言外之音,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和情感震撼。”特级教师盛新凤这一番话可谓恰如其分地回答了“品什么”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品”这么问题,可以通过比较法、联系法、想象法、拓展法等方法去实现。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品读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长期坚持训练,还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课堂练笔——写有“味”

写是语文的灵魂,是语文价值的体现,是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的“写味”,应该体现三个方面:摘抄积累、模仿练笔、人文创作。

第一,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让学生积累词句,是为了以后写作时能得心应手,语言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课文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点圈或摘抄起来,弄清词义句意,必要时做一定的批注。如《特殊的葬礼》中,书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老师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回顾文中积累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的积累、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精彩语言,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益。

第二,引导学生模仿练笔。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堂模仿练笔正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发现、模仿和创造的机会。如福州市代表何捷老师执教《匆匆》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体会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而去后,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学生仿写过程中熟悉了比喻、排比、拟人这些修辞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匆匆”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生入文创作。我们的教材中不少课文有供读者想象的语言空间,如人物语言或心理的“留白”;人物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揣摩想象的空间;故事情节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等。老师们要深刻理解文本,捕捉这些语言空间中的有效练笔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学生在练笔时才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山西省代表韩芳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时,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播放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的景象,情深款款地说:“海鸥不能像人一样说话,此时此刻,海鸥相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来,待会读给老人听听。”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达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这样,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了和创造潜能。又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故事之中,或惋惜、或埋怨、或气愤,老师随机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乌鸦自从上次上当受骗以后,一直很后悔。这一天,它又叼到了一块肉„„’请你接着往下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思维的闸门全部打开,他们大胆地想象,创意地表达,有的想象“狐狸被乌鸦用计惩罚”,有的设计“狐狸改变方法,乌鸦再次上当”,还有的创造出“小乌鸦出现,用计战胜了老狐狸”„„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超越了文本,提升了认识,又体会到了写作的成功与喜悦。

各位领导,老师们,这次的宁夏之行,我亲眼目睹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绚丽的课件,没有目不暇接的活动,只有书声琅琅的课堂,只有静静思考的课堂,只有笔声刷刷的课堂。这就是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留给我的整体印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这就是我最大的体会。

篇6:一节充满艺术味的语文课作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朗朗书声从六年级<3>班传来。黑板擦得黑亮黑亮,上面写着几个端庄大方的字“伯牙绝弦”教室里的听课老师和同学正闭眼欣赏《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 潺潺流水仿佛从我心中流过,萋萋芳草仿佛在位谁叹息?在为谁哀伤?眼前出现一人坐在山间抚琴,这曲子中充满了无人理解的哀伤,另一人念着琴音,就连天上的流云都停下了将不,山下波涛汹涌的长河也听得起劲,送给他们雷鸣般的掌声…… 当我们读到“善哉,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所念,子期必得知。“大家不禁欣喜若狂,为一代琴师找到知音而发自内心高兴,当读到“子期死”这三个字,我感觉顿时天崩地裂,一切陷入了黑暗。此时,我们大家都是伯牙的知音,知他痛心疾首,知他悲喜交加,知他怀念旧时的光阴……隐隐的,我仿佛听见微微的抽泣声……

渐渐地,老师讲课的技术进入高潮,我们大家的情感也在进入高潮。路老师娓娓动听地道出伯牙与子期相识,相见到永不重逢,大家静静地听着,树不摇了,风不吹了,大家目光中充满了哀伤,失望。昔日知音,如今已成一抔黄土,怎能叫人不伤心?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写了一首短歌,每一句都拨动我的心弦,伴随着沉重哀伤的曲子,听着短歌,为子期送行。大家静静地听着,心里却波涛起伏……

这首短歌是伯牙与子期永恒友谊的.见证!我感动于他们俩的真情,感动于这永恒的友谊。一时之间我心中充满了无数无奈和伤心。真想我是一个小魔仙,只要念一段咒语,让时间倒流,让伯牙与子期一起抚琴,抚出伯牙的志向,念出岁月也割不断的深厚情谊……

可惜我不是,只能默默赞叹着,欣赏《高山流水》这美的琴音,欣赏他们两人的友谊,欣赏这凄惨有美丽的故事……

路老师,又描绘出那美丽的画卷“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志在雨雪:“善哉!霏霏兮若雨雪!”

上一篇:好笑的初三毕业寄语-毕业寄语下一篇:创新思维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