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概念作文

2024-05-13

朋友的概念作文(精选8篇)

篇1:朋友的概念作文

美联英语提供:新概念英语——写青春的励志新概念作文

两分钟做个小测试,看看你的英语水平

http://m.meten.com/test/xiaobai.aspx?tid=16-73675-0

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写青春的励志作文时,不妨找一些有关青春励志的新概念作文来参考,那么写青春的励志新概念作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写青春的励志新概念作文:青春

青春,在人们的心里是一个多么有着活力和朝气的词语啊!它是那么地让人琢磨不透,又是那样地耐人寻味。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好青春,每个人对青春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然而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真正地理解和懂得青春的含义!

青春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当我们走过青春的岁月,回顾以往,又是多么地让人眷恋!

在我眼里,我认为既然青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那我们就应该好好把握。童年的我们都年幼无知,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那么地充满着好奇。回首童年时代的我们,从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最后逐渐地懂得每一样事物。其中有哪一件事离得开自己的父母?现在的我们,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都必须去坚强地面对和完成。不要依赖任何人,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青春,认真地学习每一样知识,把握每分每秒,把宝贵的时间用在需要的地方。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青春?谁都能理解“青春一去不复返”这句话的含义。有青春就有梦

想,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青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事业上,我们都要从中找出一个人生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奋斗,让它成为生命中的亮点。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心中的梦想,这就是我心中的青春!

年轻的心是狂热的,曾经把未来勾勒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播下理想的种子,用心去栽培和呵护。虽然有时候充满着无比的辛酸,但那只不过是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从失败中悟出真理,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勇往直前。这让我知道,失败并不就意味着永远的失败,成功并不代表永远的成功。只要能站起来,就能想成功迈进一步,只要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就能攀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巅峰!

曾经的雷锋同志,还有向雷锋这样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在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我愿做革命的螺丝钉”,这句话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向上。这种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时时鞭策着人们不断地勇往直前。他们不正是把握了自己的青春,为自己的人生写下美丽的篇章吗?

青春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也是我们唯一的权利,如果不好好把握,我们就不可能再拥有一次!

写青春的励志新概念作文:收藏青春

我带着珍惜的目光,用渴望的心灵制作一个精美的匣子,将青春的忧与愁、笑与乐,一并收藏。

收藏青春,收藏一颗探索的心。

青春是断崖边顽强成长的松柏,青春是高山上冲刷而下的溪流,青春是屋檐下蜿蜒攀爬的绿藤。为了探索世界,他蔓延着无限的情思。

青春的心喜欢出发。它是只跳跃的精灵,它像朵漂泊的白云。看过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壮阔,真遗憾;看过了大海的壮阔,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看过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因为一颗悸动的心,青春的脚步踏步在山野,奔跑于森林。即使我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风暴,大漠有狂沙,森林有猛兽,青春的心也要插上腾飞的翅膀,跨越千山万水,飞遍万里山河。我要带上青春的心去俯视万里长城,去攀爬埃菲尔铁塔,去亲吻自由女神。为的是无悔的青春,辉煌的青春,我要让青春路上开满鲜花,而这不断探索就是鲜花的种子!

收藏青春,让一生无悔。

梦很美,但易碎,它似晨曦中闪烁的露珠,它总想要瞬间化为幻影的泡沫。青春亦如是。青春是一只水晶球,像梦一般华美,也如梦一般易碎。它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可终将有一天会失去光泽,抑或变成一堆碎兮兮的棱角。无人能奢望青春之花长开不谢,但我们只要花开过,就无悔自我,无悔一生。

收藏青春,收藏曾出动过我们善良回忆的美丽光彩的水晶球,将它剪辑成人生的一道彩虹,让它在记忆库中光芒四射,永封心底。那样,在脉脉余晖下,我们也会扬起嘴角,感悟那时花开美丽无悔的心境。

收藏青春,让他书香四溢。

叮咚的泉水,是山林的歌声;闪烁的繁星,是夜空的耳语;轻妙的丝竹之声,是青春漫舞的脚步。喜欢独处幽居之所,让思维流淌在文学的天地,聆听雨果的声音:“春天是一年的春天!青春是生命的春天!”我们要在文学的熏陶中充实自我,丰富青春。

青春,是诗意的年华,是文思的闪现。青春像以为妙龄少女矜持的微笑。让那忧伤的情思与感怀的悲戚,化为一页页抚慰心灵的书卷,静静地流淌,流淌。也许,青春会是迷茫的。那就把心沉静在秀美的字里行间,让隽永的文字携你去解读人生密码,也许你会豁然开朗,不再迷失自己。

收藏青春,就收获了花季的一片灿然;收藏青春,就拥有了雨季的一份宁静;收藏青春,就获得了华彩的人生。

写青春的励志新概念作文:缅怀青春

日子一天天从掌中溜走,才觉得时间过的好快。仅存的良知依旧被无知肆无忌惮的挥霍,只可怜那琉璃般的青春,“哗啦——”地碎了,就像溅落的泪滴,化成千万滴碎末,滚进茫茫尘埃之中了。

一直以为,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一直觉得自己是株向日葵,即使沮丧也能朝着阳光。但风吹过之后,雨淋过以后,大的雾依旧笼罩。终于认清自己,原来自己不过是一株小草,之所以拥有阳光的关照,只不过因为同处于同一时空的坐标里罢了。你不见骄阳似火,烧的你阵阵生疼,你不看那流云滚滚,却顿时逃之夭夭。你是一株小草,所以注定像杂草一样卑微的活着。我一直悲伤着,迷茫着,认为断翅的天使永远不可能回归天空的怀抱。但是被雾打湿的肩头却拥有了反射阳光的能力,即使是一株小草,也有仰望黎明的那一抹晨曦的权利。不是吗?今晨,被悲伤囚禁的灵魂渐渐苏醒,我,抬头,窗外明亮的光芒仿若慈母般温柔,那耀眼而不刺目的光辉仿佛是一股股流动着的金泉。风只一吹,便泛出些许的涟漪来,在空气中扩散,扩散……天空也竟那般清澈,偶尔驻步的白云,流露出依恋的目光也使人心旷神怡。看着这天、这地,仿佛醉了一般,仿佛梦境一般,只希望长醉其中,不复醒来……

原来,世界可以这样美好,这一刻的宁静我要用心去铭记。当初脑海中的世界那般的落寞,以至于对于此刻的幸福有点受宠若惊了,就仿佛是面对自己真爱的宝物,总有生怕它在眨眼之间就不翼而飞的杞人忧天。之前,从来不敢正视这个世界,因为不敢,所以错过了很多的美好,于是总是后悔,再后悔……之后才明白,错过,不是错了,是过了……

现在,我可以庆幸我找回了自己,在人来人往的路上,看着现在孩子们简单的对话,我会心的笑了。那些话,很简单却听得我好感动:

“你好!”

“你好!”

“再见!”

“再见!”

我们遗失的天真,我们老去的童年,被重新拾起,看着他们,我好像看见了当初的我们,天真,稚嫩却又纯洁。看着岁月流逝,年光飞去的我们,有点感伤,有点欣喜,谁会知道,在一个黎明迟到的晨里,有一颗会痛的心,他的青春渐渐老去……

篇2:朋友的概念作文

近来听到一些说法,表示对“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或许没错,或者说,就应对考试而言,掌握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概念,作为将一件客观事物与另一件区分开来的工具,自古以来即已多受重视。没有概念这个利器,许多事物不得以阐明,外界的光芒不能返照于灵魂,灵魂因此不易精确地体认这个世界。

举例而言:现代人的焦虑,多来自于“现代性的`异化”。这个概念汲取了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异化”的说法,简单说来,就是一件事物的发展,到最后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个概念的概括,许多事物描述起来要颇费几番心力。

然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需要跳出概念,从底层逻辑出发。

于是乎,有了“数学建模”这门学科的精髓。

数学建模的精髓,个人认为不在于求解,而在于构建模型的过程。

从底层逻辑出发,列写既定事实,将其指标化,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构建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将客观实体描述出来。

然后反代入初值,检验输出的范围是否符合预期。

每一步,都是基于事实,而较少使用纯粹的概念。概念在这里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并不是说概念不重要,而是,除了掌握概念,更要从实际事实出发。

这样,才能更深入到客观世界,揭示其规律。

本文所说的“概念的悖谬”,即是这样一种状况:概念的产生对于我们的帮助极大,但同时,我们要跳出概念本身,才能够进行真正的创新。

从本质而言,跳出概念,是对抗“概念的异化”的一个手段。

篇3:朋友的概念作文

如:“这场突兀而来的大雪灾, 使不少人的羊群死亡数百只, 而她的羊群却安然无恙, 无一只减少。这都是因为她在暴风雪的袭击中, 像照料和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和保护羊群得到的回报!”这是某位中学生在她的叙事文中的“点睛”之笔。作为教师, 读到这样感人的句子和事迹, 恐怕是没有谁不为“她”和“她”的灵气所打动、所感染、所折服的。又有谁能控制住自己, 不对“她”产生深深的钦佩和敬慕之情呢?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我之所以珍惜她, 是因为她给了我自立的勇气和奋进的力量;我之所以热爱她是因为她引导我告别了浑浑噩噩的人生。”瞧, 我们这位中学生, 在她议论文中, 对那本她认为“非常好的书”所抒发的情感是多么单纯、多么真挚、多么朴实!作为读者, 读后所得到的启发, 所留下的印记, 又是多么深刻和难忘。

然而, 令人遗憾甚至痛惜的是, 这两个例子又因作者混淆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错误地将集合概念“羊群”和“书籍”当着非集合概念“羊”和“书”来使用, 而使各自的叙述和抒情, 并使各自的文章由此而有损光彩!这说明, 在文章中正确地使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很重要的, 不容忽视!

那么, 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和正确地使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呢?笔者的体会是要正确地使用这两种概念, 一是要能够正确地区分这两种概念的含义, 二是要能够正确地掌握这两种概念的使用特点。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集合概念所反映对象中的个体, 不必然地具有该对象的本质属性, 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必然地具有该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特点, 来区分这两类概念, 分析这两类概念在使用上的特点。这里, 我们先以“羊群”和“羊”为例, 进行概念的区分。因为“羊群”中的任何个体“羊”都不具有“羊群”“由许许多多的羊组合成的集合体———共同体”的本质属性, 故“羊群”是集合概念。而任何一只“羊”都具有“羊”“反刍、哺乳”的必然属性, 所以“羊”是非集合概念。显然,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类对象的集合体, 而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则是一类对象中的个体。这样, 我们的分析就是成功的。

接着, 我们再以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这一特点来分析这两类概念在运用上的特点。因为集合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中的个体不必然地具有该对象的本质属性, 所以对于集合概念不能必然地用描写和叙述它所包含的个体的词语来描写和表述。比如, 我们可以说“活生生的‘人’”, 却不能说“活生生的‘人口’”。因为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必然地具有该对象的本质属性, 所以非集合概念完全可以用描写和叙述它所反映的对象所包含的分子的词语来描写和叙述。如我们可以说“快乐的‘阿里巴巴’”, 也可以说“快乐的‘人’”。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所举的第一个例子。事实上, 我们的“小作者”作文中的“死亡数百”和“无一减少”的本意是指具有生命, 能够因生死而变化的“羊”, 而不是指作为集合体和整体的“羊群”。这样, 这位“小作者”在作文中应该用的就只能是非集合概念“羊”, 而不能是集合概念“羊群”。只是由于我们的“小作者”在概念的区别上不准确, 或者在概念的使用上欠妥, 才使得她在满以为十全十美的叙述感觉甚至叙述陶醉中语不达意。第二个例子, 我们不妨暂且作为另外一个例子留着。

二是根据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集合体, 它与其所包含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属种关系;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类, 它与其所包含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则是属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特点, 来区分和分析这两类概念在其使用上的不同特点。

由此, 我们设集合概念反映的对象所包含的个体为S, 反映的对象为P, 则二者的关系不能以“S是P”的逻辑关系式来表达;如设非集合概念反映的对象所包含的分子为S, 反映的对象为P, 则二者的关系可以以“S是P”的逻辑关系式来表现。于是, 我们得到: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这一对象所包含的个体或分子之间, 凡不能以“S是P”的公式表现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 则该概念为集合概念。反之, 则为非集体概念。

由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这一特点, 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并总结出这两类概念在使用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即凡集合概念都不能与表示单数意义的量词搭配使用, 凡非集合概念则既能与表示单数意的量词语搭配使用, 又能与表示复数意义的量词搭配使用。如集合概念“小说集”即不能与表示单数意义的量词“篇”“部”等搭配结合, 构成“一篇小说集”和“几部小说集”等语句。非集合概念“小说”则既能与表示单数意义的量词“篇”“本”等结合, 又能与表示复数意义的量词“套”“类”等搭配, 分别构成“一篇小说、几部小说”和“一套小说、几类小说”等语句。

运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这种区分方法和使用特点, 我们也同样很容易得出第二位小作者作文中的“书籍”是集合概念, 更是一个错用了的集合概念。这位小作者在作文中之所以“张冠李戴”而不自知, 只因同样不“识”“张冠”之意。

笔者不禁浮想联翩:假如我们的老师在给学生讲述语文知识时, 能够因“文”制宜地给学生讲一点诸如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之类的逻辑学基本知识, 又假如我们的学生掌握了并能够正确地运用这类知识, 那么, 这两位小作者的作文恐怕就是另一片天地、另一片风景, 叫人谈来真正如沐春风了。这两位小作者的作文是这样, 其他中学生的写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篇4:朋友的概念作文

一 、故事引导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写人记事类的作文。比如我在训练“难忘的一件事”这个话题时是这样做的: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开个故事会,我们只讲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难忘的故事。或让你悲伤,或让你欢喜,或让你发笑,或令你警醒,或使你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样的故事牵系着你的情感,你带着感情把它讲述给别人,别人也一定受到感染。那么同学们让你的思绪走向记忆的小屋,寻找藏在你心灵深处的故事吧。2.讲故事。先四个人一组,在组内同学们分别讲自己的故事,每个同学必须讲一个故事,要求:尽量把你的故事叙述清楚,想办法让你的故事生动感人。小组内讲完后,请同学们推荐小组内讲得最精彩的同学在班里讲。讲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点拨,引导讲故事者把故事讲完整,讲生动。比如哪个地方细致讲,那个地方需要讲一讲细节等。可以适当应用一些技巧,让学生抓住听众的心。3.写故事。在学生讲完故事后,教师再用语言激趣。“同学们的故事感人又有趣,老师准备编一本班级《故事会》,在其他班传看,请同学们把刚才的故事写下来,自己想想办法既能把故事讲完整,又能生动吸引人。这样学生各写各的故事,非常有兴趣,很自然地完成一篇记事的文章。训练中始终淡化“写作文”,学生在愉悦放松状态下,能够有灵感,触动情感,张扬个性。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

二、创设情境法

写作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灵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笔随心意,畅所欲言。

比如,陕西西安的巩英莉教师,写“亲情”时就用了这种方法。多媒体画面上是一朵含苞欲放的郁金香花蕾,背景音乐是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声情并茂的演唱、朴实生动的歌词、感人的画面将学生引入情境中。这样导入课堂后老师在大屏幕上又出示了四张动物亲情照片。教师提问:想一想照片表现什么主题?你联想到什么?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截取最打动你的片断,说说感受。学生谈完感受后,教师播放《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和几个亲情片断。最后,让学生进行习作。并用萨克斯曲《回家》作为结课曲。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一步步将学生情绪推向了高潮,学生发言相互激发,相互感染,促使大家真情涌动,写出佳作。

三、激趣促写法

现在我们学生在怎样的状况下开始写作?大多是在外力的驱使下,为了完成作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写作缺少内在的驱动力,即缺少兴趣,缺少表达的冲动,写作不是兴趣所致,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讲太多的写作知识,只能让学生觉得生硬和可憎。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兴趣促进写作。如有趣的导语,让人感动的情境等。我在写人物训练时,是这样进行训练的。

1.用赵本山、宋丹丹的剧照导入。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能够深入观众内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自然想到,是因为演员语言幽默,动作夸张,神态引人发笑,服饰非常有特点等等。

2.我继续用大屏幕展示人物描写的片断,让学生猜所写的人物是谁。

片断1:阵中飞马跃出一员猛将,见此人跳下马来,身高八尺开外,头戴青巾,身穿绿袍,外罩绿色铠甲,往脸上看,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颌下五绺须髯飘洒胸前,见他面色肃然,圆睁二目,直视敌将。(老师用评书式的语言读这个片断后让学生猜出这个人物)

片断2:此人中等身材,经常穿一件黑色对襟衣服,他圆圆的光头简直可以当镜子照,用朱时茂的话说:“这光头是几百年来才出这么一个呀。”胖嘟嘟的大脸上最突出的是直钩鼻子,上托一双粗眉细眼,下连一张笑口,这一笑起来,连同那肌肉丰满的两腮,如同张裂的开心果,透着智慧,透着滑稽,透着可爱。

片段3:“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

一面愤愤地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3.学生在以上这些训练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写人物的心得。4.学生练习写人物。写你身边的人,最好是同学或者是老师,写好后让别人猜猜他是谁?

5.总结:如何写好人物,总结写人物的方法。

篇5:时间的概念作文

因今年疫情影响我都没出去玩过,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一放下书包就问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去?

爸爸故意卖弄关子的对我说:“我来考考你,答对的话我就告诉你。”

“哼!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答对。”我开心地说。

“滑雪场下午开放时间为4:00-6:00,我们开车大概需要1小时40分,请问我们需要几点走?”爸爸疑惑地看着我。

“哈哈,爸爸我们刚学过时间概念。下午4:00是下午4时,4时-1小时40分=2时20分,所以我们必须在下午2:20分之前出发。爸爸,对吧?”我骄傲地说。

爸爸听了不服气地说:“那我们能在那里玩多长时间呢?”

我心里暗自高兴地说:“这么简单:6时-4时=2时,我们能在那里玩2个小时。”

爸爸听了不住地点点头:“对的对的,真聪明!”

篇6:高考作文的核心概念

材料作文题中有时会明确显示写作的核心概念,2015年江苏卷核心概念为“智慧”,2014年江苏卷核心概念为“青春”,有时核心概念是隐藏在材料里面,需要我们弄清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材料的含意才能把握,如2013年的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其核心概念应是“人、自然、生态、无心之举”,根据材料内容其观点可以确定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人类要维护正常的生态秩序”以及“无心之举会影响自然生态或他人的生活状态”;再如2014年广东卷“两种照片的变化”,其隐藏的核心概念当为“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其立意可以确定为“照片变化折射出的科技进步、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人的心理变化”等。所以,审题时只有弄清材料内在的、深层的内涵,挖掘出材料的核心概念,才能将立意提升到较高的层面上去,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回顾高中必修1-5每个专题前面的导言,可以提炼出一些核心概念。

必修一 青春和生命

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惜青春,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青春虽然美好,但你没有理由骄矜,毕竟需要汗水的浇灌;生命虽然漫长,但你没有理由挥霍,毕竟转瞬即逝,我们应让青春的精神不朽,让生命的长度延长,让生命宽度拓展。阅读和教养

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流芳百世的经典佳作,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冲淡,或典雅、或通俗,充分展示出了文学的魅力。

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有人说,文学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给人指明方向,使人向上进取,是人们的精神故乡,所以,文学是灯,它不会老。但如今的多数青年不再做文学梦,而选择更实际的金融、财会等赚钱专业。

读《路遥文集》,心灵就会产生不止一次的震撼,我们会为高加林的不懈奋斗而呐喊助威,为刘巧珍勇敢追求爱情而拍手叫好,为孙少平不甘贫穷而昂首大笑,为田晓霞不幸遇难而悲痛欲绝„„“人生,是永远无休止的奋斗”,这是路遥的绝笔,也应该是你我的座右铭。

现在为什么要提倡阅读经典作品?当下的阅读状况如何?让书籍成为你精神的家园,让流浪的心灵回归安宁的世界,请坚守人类心灵的栖息地。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为什么人需要不断的反省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现在,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家和家园

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溶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有人说,家是爱的起源,是永远的召唤,一个人走得再远、再久,也不能忘记家。也有人说,家只是一道温暖的起跑线,她永远昭示着我们准备出发,离开家才是真的长大。

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对于漂泊海外的游子来说,家国是一体的,都是曾经养育自

己,自己身心情感归属的地方。邓稼先放弃美国提供的优质生活投身到中国导弹研制的恶劣环境中,就因为一句:“祖国需要我。”傅雷给在海外的儿子傅聪写信,教育道:“永远要对祖国怀有赤子热情。”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不忘国,不忘家,他们懂得家对他们的意义有多重要,也明白他们的回国是为了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家。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人类的灵魂深处有哪些精神家园可以庇护我们浮躁的心? 心若没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沧海霁月,迁客骚人,把心伴于真纯,安于恬然,归于宁静。林和靖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静中找到了一个真纯的世界供心灵栖居;陶渊明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悠闲中勾勒出一座恬静的小屋让自己休憩;而更多的中国古代文人名士则是以舟作伴,以天为盖,以地为席,随心飘流,身心皆归于超然之境,享受永恒的安宁。

当三毛目的光赫然投向撒哈拉沙漠,当马尔克斯坚定地扑向文字之塔,当梭罗诗意的栖居于瓦尔登湖畔,我感觉到,心灵的归属感溢于他们的身心,屋室不在身边,却有了一个渺远而坚固的家,而这种归属感源于灵魂的释然与满足,世界之大,处处无家处处家。关于人与自然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柴静,让2015春天不再寂静。柴静推出的雾霾调查报告《穹顶之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当今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丰盈带给我们更多感官的享受。然而,过度的开发让我们的环境不堪重负:污染的河水、重度的雾霾、恶化的气候、不断减少的物种„„这一幕幕不得不令人深思,可持续发展人人有责,推进生态文明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看到《穹顶之下》中的那些镜头,那些数字,或许有人无法淡定,或许有人压抑困惑,但在感动、震撼之余,仍心怀希望,雾霾可怕,但并非无法破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治理雾霾的参与者,守望者和建言者。

面对雾霾,我们选择沉默、选择口罩、选择搬家或暂时离开的时候,柴静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学习、考察、采访、调查、发现,最终清晰地告诉我们三个问题:什么是雾霾;雾霾是怎样造成的;怎样解决雾霾。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穹顶之下,雾霾面前,谁都无法回避,穹顶之下不应仅仅只一个柴静。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一切都有希望”。

必修二 个体和世界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生活才更加精彩,人生才更有价值!

还记得?小花对牡丹说/我开故我在/待到百花齐放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星星对星座说/我亮故我在/待到星斗满天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溪水对江河说/我流故我在/待到百川归海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当生活的色彩和理想中的色彩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应像梵高一样努力振作,用信心去描

绘心中那绚丽多彩的梦想。关于历史与和平

此刻,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无辜的人在流血„„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令人感奋、发人深省的事件,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这是历史的回声,它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将裹挟着今天的声音向着未来绵延而去。历史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应当成为历史。慢慢走和快节奏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今天是一个崇尚快捷的时代,“快”无处不在,信息有“快报”“快讯”“快信”,传递有“快递”“快运”“快件”,出行有“快车”“快艇”“高铁”,唱歌有“快歌”,摄影有“快照”,婚姻有“闪婚”,写作有“快枪手”,餐饮有“快餐面”,连购物都时兴“秒杀”。

被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所“绑架”的现代机械人生,为了“跟上”机器的节奏、赶上社会的步伐,而不得不“赶时间”,“赶地铁”“赶考试”“赶应酬”“出名趁早”“培训趁小”„„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匆忙人生”,人们被动地与时间赛跑,但却未必能赢得美好的人生。

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谷的一条公路边,有一个标语牌,提醒赶路人:“慢慢走,欣赏啊!”大自然是美的结晶,慢慢走,欣赏它,可以调节我们的心情,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慢慢走,欣赏它,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慢慢走,去寻觅和追逐过程的美丽我们将会品味人生丰富的情趣,收获恬淡怡然的心境。

必修三 宽容和勇气

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必须坚守,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基因。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就会萎靡不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果长满杂草,这个民族就会意志消沉,无所适从。

当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巳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为鲜明的标志。从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苏轼“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到那“胜却人间无数”的鹊桥一遇;从汪洋恣肆的翰墨书香、绵延千载的中华武学、余韵流风的京剧艺术,到精致多姿的亭台轩榭、无可比拟的古典园林、雅致不俗的琴韵笛声;从让人眼花瞭乱的民间工艺、传统习俗,到让人引以为傲的中华文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同一叶扁舟,满载着许多仁人志士、迁客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曼妙幻想、离愁别绪,热忱探索,不断前行。

京剧、中医、爆竹、对联、武术、民俗„„这些词汇已经渐行渐远,但似乎谁也没有在意过它们的存亡!也许有一天它们都会如“秦皇汉武”般,成为教科书或者词典里的一个词条。对此,我们只能感慨:一个没有深厚、绵远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但有了博大精深的文

化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更是可悲的。

当我们仍在清明寄托哀思的时候,当我们仍在圆月下享受团聚的时候,当我们仍去登高采菊的时候,当牛郎织女的凄美柔情仍被我们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便可以由衷地微笑,便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依旧是那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民族文化离我们依旧很近,我们现在“拾起”它还不算晚!

必修四 梦想与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兵之道,圆民族自由之梦;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世济民的卓越思想和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代代传承,缔造出人类灿烂的政治文明。人性和心灵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

心灵,是博大而纷繁的世界。这里有亲情 的歌哭,有爱情的悲欢,还有友情的冷暖„„真挚、丰富、高尚的感情是健全人格的基石。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情谊;没有丰富的感情,就不会有对理想的憧憬;没有高尚的感情,就不会有大写的人。

必修五 人类与科学

科学既是反映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又是人类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在对科学的探求中,人类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不但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且不断开创出和谐而优美的境界。热爱科学的人们不仅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更能养成科学的精神。人类总是与科学一同进步、生长。如何看待高科技。直面人生

人生既有灿烂的阳光,也可能有凄冷的风雨。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回答是:直面人生。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星空和道德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的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句镌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角——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想的苇草。

哈佛图书馆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却是一名学生违规带出的。在规则和道德之间,哈佛校长毅然选择了规则,开除了那个学生。

星空之所以绚丽夺目,是因为它引起心灵感性的共鸣;法则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流露出的理性和严谨。理性与感性合一,规则与道德的合一,构成了美好的世界。哈佛校长所做的,恰恰是尊重规则与赞扬责任感这一美德的统一。因为尊重规则,校长的感激才不显放任;因为赞赏道德,校长的开除令才不是冰冷而有了温度。

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再谈美德,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汶川大地震”时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奋不顾身拯救了七名同学,一时间成为人人赞誉的对象,全国的道德楷模。而六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英雄已堕落成一个诈骗犯,让他一生的光环消失殆尽,做了错事也迎来了法律的审判。不能否认,雷楚年的义举带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可是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抹去他欺诈的事实。法律的正义不会被他曾经的壮举而蒙蔽,法律会对他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补充:视野

春暖花开之际,人们的视野满是五彩缤纷;秋风瑟瑟之时,人们的视野里尽是衰草枯枝。在生命长旅的某一处,每个人所处的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心态就不同,视野范围也就不同。

青蛙在井底,是井口限制了它的视野。人的“井口”其实就是心中那种封闭的文化观念,因为骄傲自大、唯我独尊,人成了“井底之蛙”,只有扩大视野,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夜郎自大。

林则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他的视野无疑是广阔和长远的,他的目光在国外的大舞台,当西方列强敌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那刻起,林则徐已知道,只有向国外的先进国家学习,才能富国强兵。

因为拥有广阔的视野,孙中山不会置处于水深火热的大众于不顾;因为拥有广阔的视野,马丁·路德·金不会让自己的黑人兄弟受到各种歧视。因为有了广阔的视野,才有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言,才有了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生命的意义不应该被定义为平凡,生命的视野不应该被局限于狭隘的私人空间,生命不应该俯首,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仰望。无际的天空,崇高的品质,人类的良心,总会引导我们去延伸我们的生命。

站于礁石,纵横四海,收尽天下兴亡多少事,品察多少人间疾苦,体味多少深明大义,仰望过多少道德丰碑!我们的视野由此展开。

视野的广度,决定你行动的力度;视野的广度,决定你仰望的高度;视野的广度,决定你生命的深度!扩展你的视野,延伸你的生命,世界由此美丽!

如何扩展自己的视野,荀子教导我们要学会“善假于物”方能纳“千里”于视野之内,“用心一也”,方能上穷碧空下至黄泉,见别人所未见。

篇7:新概念作文对传统作文的冲击

摘要:新概念作文对传统作文的影响和区别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概念作文、传统作文

2000年起《萌芽》杂志开始主办新概念作文大赛,首届比赛被媒体称之为“中国语文教学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它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过教坛,给姗姗而行的作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概念作文对我们头脑中的传统作文观念给予了巨大冲击。作文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模式,字里行间被注入了新思想的火花与活力。高考作文也在顺时而动,不断翻新。今年,我校也有一同学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新概念作文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传统作文:强调章法、技巧、命题、立意的应试模式,有明显的体裁界限,要求形式美和讲究思想内涵,通常规定了相关题材的作文。

新概念作文:相对于传统作文而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为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培养语文素养。要求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珍惜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

很明显,新概念作文与传统作文存在有较大的区别。传统作文注重的是模式的规范,而新概念作文更注重个性的舒展。前几年引起轰动的高考作文《潘金莲的选择》,在高考中经历三次改分,才得到了最终的满分。这都是缘于文章与传统观点的背道而驰:他认为潘金莲的选择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设想,假若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遭到这样曲折的命运。由此联想到韩寒的《杯中窥人》。韩寒是以一个参赛迟到者的身份,趴在办公桌上写完了这篇以将一团纸塞入一杯水里为题的文章。它揭露了社会的许多阴暗面,其犀利让社会轰然动容,成为历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佳作之一。

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以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但长期以往,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数学子的写作并未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新概念作文的出现,使得长期处于传统作文思想下的人们意识到:作文也可以这样写。而且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种可以完全表达自我的写作方式,是饶有趣味的。

《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曾说过:“我们倡导新概念作文,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孩子们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最好的文章总是最有个性的文章,最好的文章总是无法模仿的。” 这无疑是许多热爱写作的孩子的心声。当“新概念作文”走进大家的生活的时候,大家都为能有一种可以表达自我的写作方式而一致考虑要摒弃传统作文。无疑,传统作文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赞同有创意表达的作文,鼓励写出自我的独特之处。想必,这就是新概念作文的最迷人之处。

传统作文多数有严格的限制:规定文体、内容、结构、字数„„写起来未免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相比而言,新概念作文在语言、内容、思想上不拘一格,字里行间洋溢着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写出的文章就像是生活的写照,充满着自我意识和思想。自己的东西,大家自然都很喜欢。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概念作文绝不是胡思乱想,它毕竟仍是一个语言加工和创造的过程。不拘于规则和限制,允许内容、思维的创新,允许写虚构和想象中的事物,甚至允许异想天开,都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概念作文只是不追求统一的模式。无论怎样,重视语言的积

累、训练,真实地观察和思考我们周围的世界,用我们的青春活力酝酿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字,告别程式化和过分“新潮”化,这才是我们该有的写作方法。

新概念作文虽然对传统作文造成了巨大冲击,但至少在现在,它不可能取代传统作文走上高考舞台。毕竟传统作文还是拥有它的优势之处。传统作文在新概念作文的冲击下将会有所改进,但完全被取代,还是缺乏一些现实的可能性。同样,高考作文也是如此。但我们坚信,作文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篇8:朋友的概念作文

一.概念的引入:层级概念提出的背景、价值与依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痛感于作文教学的无序低效,不少有识之士即提出了作文教学的序列化、系统化的主张,并付诸实践。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为我们所熟悉和敬重的钱梦龙先生倡导的“模仿—创造”训练体系,有章熊先生倡导的“语言—思维”训练体系,还有中央教科所主持的“文体/过程双轨训练体系” ……但是 , 30多年过去了,尽管作文教学必须摆脱乱打乒乓局面,形成独立的、螺旋上升的良性发展系统的理念,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明显有别于阅读教学以及高校写作教学的是,中学阶段至今尚未形成一部适用范围较广、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普遍接受和方便使用的独立的作文教材。实际的作文教学依然停留在零散的、无厘头的、碎片式的层面上,作文教学过度依附阅读教学的情形仍旧广泛存在。我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造成此种局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尽管探索作文系列训练的专家和同行比比皆是,但就初中学段的研究而言,他们大多把整个初中三年视为一个整体,而未能进一步具体分析初中三年中学生发展的实际。在他们的研究中,从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系统性理念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之间,往往缺乏一个很明晰的支撑概念。整个初中阶段每学期不少于7篇作文加上每两周不少于500字的练笔,六个学期下来42篇以上的作文,加上不少于3万字的练笔,还有大量的积累的功夫。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分阶段实施的中间概念的支撑,必然无法真正建立起目标具体、过程清晰、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体系。

找到这一支撑概念,其实是一个很艰难很漫长的过程。然而经过了数度的“山重水复”之后,不意间就有了“柳暗花明”。几年前我去贵州参加一个作文研讨方面的会议,途径湖南凤凰古城,游赏沱江美景时,我注意到了江面上那些古朴方正的石头。聪明的凤凰人正是用这些嵌在江上的石头,把无法做到临风飘举、没有“水上漂”功夫的城中百 姓从此岸 轻松的送 到彼岸。猛然间,萦绕在我头脑里多年的一个待解的谜团有了着落。我们后来用层级来指称这些生活里作为渡江人支撑点的石头。在这里,层级就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体现发展的分阶段落实的支撑点,凭借这些支撑点,我们把我们的孩子们送到作文教学的高处和远处,孩子们的发展可以递进,也可以跳跃,却有其规律可循,违背他们发展的阶段性,难免要失足落水。

这样,我们把初中作文教学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级:初一为基础性训练,初二为体验性训练,初三为感悟性 训练。我 们这样设 置层级,主要源于三方面的依据:一是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要尽可能 满足不同 地区、不 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稳定而灵活的实施机制 , 不断地自 我调节、 更新发展。课程标准还多次指出,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思考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并且明确了初中阶段对于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的不同写作要求:写记叙性文章,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这些在我们设置作文层级时都有具体而明确的体现。二是阅读文本的 依据。在 具体设置 层级时,尽管考虑到时代性和系统性,我们并没 有拘泥于 教材的单 元编排,更没有亦步亦趋的去参考教材中涉及到作文的相关内容。但我们还是将阅读文本里的某些因素纳入了我们层级训练的整体考虑。这样便于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也便于整合阅读教 学和作文 教学的相 关资源,形成学生学习上的整体布局。三是学生发展为本的依据。即根据学生知识构成和身心发展实际来设置作文教学的层级。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依据。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虽有一些记叙文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但是由于小学一般只要求学生写清楚一件事,孩子们往往对主题、题材、结构、技法、语言等写作的基本常识所知甚少,如果不在此时的作文教学中穿插关于记叙文写作基本常识的教学,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对初一进行以常识熏陶与相关实践为主线的“基础性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把事情写具体;初二则在把事情写具体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关注细节,注入情感,而且会要求他们学习写作以实体事物介绍 (尤其是建筑物和学生喜欢的小动物) 为主的简单说明文 (科学小品),由此我们为初二学生设置的是以培养观察与体验能力为重点的“体验性训练”。初三的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择,同时大多数同学的自我意识也已经萌生,此时对他们的要求是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文从字顺、内容充实的记叙文,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写缘事说理的简单议论文。这一阶段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是启迪理性思维的“感悟性训练”。

二.概念的落实:三个层级具体的实验操作。

三个层级大致划定之后,我们曾经面对一些质疑,其中最大的质疑是体验性训练和感悟性训练如何能截然分开。我们认为体验和感悟作为人类情智活动,确实不可以截然分开。但体验和感悟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体验是感悟的基础与前提,重在感性积累,而感悟则是体验的后续与提升,重在理性思考。因此,两者的训练还是可以分阶段实施的。体验性训练思维上偏重于观察能力的培养,表达上偏重于抒情能力的培养;而感悟性训练在思维上偏重于理性思考,表达上关注多种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尤其是议论能力的培养。在记叙文中借助哲理性的升华提高文章的品位,在议论文中借助精当的分析与推理,为学生升入高中的写作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这 样的讨论 与辨正,三个层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厘清,为作文教学的体系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将每个层级均分成5个左右的专题,共铺设14-16个相互关联、不断演进的训练点,最终形成了初一到初三拾级而上、循序渐进的便于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请看作为整个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初三年级作文教学感悟性训练方案》:

(一) 训练目标

1.以“成长”为主线,以“心灵历程的展示”为重点,通过系列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增进他们的独特感悟和智慧表达,在作文中体现成长的真实与张力。

2.引导学生写作经过思维过滤的有一定理性色彩的记叙文和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与成长,做到做人与作文同步,作文伴生命远行。

(二) 训练计划

在初一初二年级作文基础性和体验性训练的基础上,本学年指导学生进行五个专题十四篇作文的训练,并要求学生每周写作一篇关注生活、体现思考的随笔。

专题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成长类作文命题最贴近学生,教师要注 重引导学 生对自我 的认识 , 对个人成 长过程的 体验和感悟,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激发写作兴趣。

参考题目:1.掌声 2.成长 3不一样的考试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

“感悟真情”是一个宽泛的话题,要写好这类文章,在选材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切口要小 。 (2) 选材要新。 (3) 情感要真。

参考题目:1.特别的爱 2.背后的目光 3. 分手时 , 我想说声_________

专题三: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想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美文,还要学会品味生活。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细细品味,才能写出一篇饱含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的文质兼美的好作文。

参考题目:1.取暖 2.______的滋味

专题四:桐花万里丹山路

自然界蕴含着各种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互相补充,阳刚美和阴柔美兼而有之……我们不仅要将足迹留在山水里,还要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大自然的如画风光。更要从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中感悟生活哲理。写作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细致入微的观察;2注意积累素材 (包括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3善于联想、想象4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能触景生情、景中悟理。

参考题目:1.倾听花开的声音 2.仰望 3.风景

专题五:雏凤清于老凤声

自信、阳光的个性,善于思考的习惯,勤奋善良的品格,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赢得中考,还可以帮助我们赢得人生。

参考题目:1.我的未来不是梦 2.我想飞 3.笑着向前

限于篇幅,这里呈现的仅仅是一个线条式的简案,且省去了关于作文批改与升格等相关内容。但我们在层级概念的统摄下建立起的有序的作文训练体系的努力还是可见一斑,而且这里体现的作文能力的提升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的理念也还是较为明确的。

我们还通过观摩课的方式给不同的作文层级具体定位,在课题组的老师们当中形成共识和可操作的借鉴。2014年春季学期,我们在非正式的一年尝试和半年多正式研究的基础上,由主持人之一的陈玉剑老师和课题组核心成员江兴林老师联袂开设了训练内容同为景物描写的观摩课。陈老师上的是初二的作文指导课,依托的学生积累是刚学过的一组 抒情散文 《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 等,训练的重点是借助细致入微的观察,寻找景物描写中有意味的细节,自然的生发出作者独特的情感。而江老师上的是初一的课,训练的重点是具体的有层次的描写景物,通过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修辞来把景物的美好表现出来,依托的积累是不久前学生学过的《春》《夏天》《三峡》 和《济南的冬天》等一组描写四季风光的散文。两节课虽指向同一内容,但具体的训 练目的却 有着明显 的不同,都很好地体现了不同层级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让听课老师豁然开朗,为整个方案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范本。

在不同层级的教学中,我们都同时关注作文指导和作后讲评,还注意观察学生写作的过程,及时给予帮助与矫正。陈玉剑老师还在自己实验的班级,进行了围绕层级训练要求所做的自批与他批,不少学生自批和他批的文字篇幅甚至超过了被评述文章原有的篇幅。

三.概念的悖论:非主流学生的研究与提升。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部分学生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上明显超越或者滞后于常规的发展阶段 , 也就是说 这些同学 “溢出”在我们设置的作文层级之外。由于这部分同学人数占少,我们将其称为“非主流学生”。我们迅速为他们专门开辟了研究的子课题,作为对层级训练的补充。在这里我们更多的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个别性,力求让每个学生享受写作进步带来的愉悦。

我们对这两类非主流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作文要求:明显超越常规发展阶段的同学我们鼓励他们勤思考勤动笔,鼓励他们尝试多种体裁(包括诗歌和课本剧) 的创作,对他们提出“文质兼美”的要求;明显滞后于常规发展阶段的同学我们要求他们 多读书 , 切实写好 记叙文,我们对他们提出的是“文从字顺”的要求。

在作文评价上 , 我们因人 而异,实施多元评价。对于上述两种同学我们都加强了作文面批。我们参照学生 进入新的 年级的写 作起点,设置了不同的评判标准 (有些标准可以说出来,有些标准教师自己掌握),提出不同的作文升格要求 , 一种着眼于思维与 表达的优质,一种着眼于每天有新的超越,鼓励学生不断地自求进步。对发展水平明显滞后的那部分同学,我们采用“宽松评价法”和“亮点呈现法”,主要抓每篇文章的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不求全责备;有时甚至是学生文章里的一句有意味的话语,也能进入老师和小组评价的视野 , 成为受肯 定的亮点 。不仅如此,我们还引导这些同学大胆的进行“自我肯定”,在自评中要求他们一定要说出自己3个以上的优点,从而拉动他们写作上的不断进步。

课题组的老师们开设了作文博客,优秀的作文在博客中展示,各个层级的研究小组还印发“优秀作文选”在全年级交流,学校的校刊《鹿鸣》、校报《三月风》和学校的网站、广播台都辟有专栏刊播学生作文,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们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麋鹿文学社的各项活动,推荐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课题实验开展的几年来,我们有200多名学生 作文竞赛 获奖 ,其中有10多名同学在江苏省和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获大奖。

上一篇:空乘专用英语下一篇:行动的寓言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