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方案设计课设

2024-05-14

物流方案设计课设(通用3篇)

篇1:物流方案设计课设

电子物流课程设计

海尔集团物流管理设计方案

一、背景介绍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引领潮流的研发优势——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5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以“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创出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竞争力。“虚网”指互联网,通过网络社区形成用户黏度;“实网”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满意。因此许多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海尔;海尔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互换,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CCC(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

在未来发展中,海尔紧扣住物联网时代的需求,将U-Home(智能家居)集成作为重点,掌控专利标准的话语权,进一步发展全球营销网络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同时,以“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整合全球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造全球化品牌。

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 以定单为中心,意味着海尔的产品一定是有定单的,拿到定单再组织生产,整个流程生产的是有用户需求的产品。这个产品对用户来讲,应该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这样做就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

零库存

物流是以时间消灭空间,用速度时间消灭库存空间。把所有仓库都消灭掉,这是海尔的一个目标。

海尔通过三个 JIT 打通这些水库,把它们变成一条流动的河,不断地流动。JIT 采购。就是需要多少,采购多少;通过国际化分供方,采购到完成定单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JIT 送料。在海尔,仓库只是一个配送站。海尔规定,在仓库存放的所有物料从采购进来到车间的制造系统不能超过 7 天,海尔立体库的零部件一般只存放 3 天。

JIT 配送。海尔在全国建立物流中心系统,无论任何地方,海尔都可以送货。零距离

市场链的第二个目标是服务零距离,即根据用户的需求拿到定单,再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需求。这与商流有关,商流是以空间消灭时间。用户在网上定货,海尔根据定单送货,流程便结束。

零距离是获取定单信息流的关键,企业努力缩短乃至消灭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获取用户的个性化定单并予以满足。如果没有零距离,不知道用户的需求,那么企业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

零营运资本

市场链的第三个目标是零营运资本,是企业将货币转换为实物,再将实物转变为货币的能力。零营运资本,就是流动资金的占用为零。企业在给分供方的付款期到来之前,先把用户的货款拿来。因为企业是根据用户的定单来制造的。这就是企业进入良性运作的过程。

海尔物流成立于1999年,依托海尔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及海尔集团的强大资源网络构建海尔物流的核心

海尔物流示意图

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综合物流集成服务,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海尔物流注重整个供应链全流程最优与同步工程,不断消除企业内部与外部环节的重复、无效的劳动,让资源在每一个过程中流动时都实现增值,使物流业务能够支持客户实现快速获取定单与满足定单的目标;

海尔物流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物流技术应用,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首家“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也先后获得“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国物流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内向物流

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海尔物流生产车间

海尔物流JIT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推行VMI模式,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目前,JIT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

海尔物流JIT配送管理体系:提高原材料配送的效率,“革传统仓库管理的命”,通过建立了两个现代智能化的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及利用ERP 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对库存进行控制,实现JIT配送模式。从物流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料搬运机械化,到车间物料配送的“看板”管理系统、定置管理系统、物耗监测和补充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管理目标。

目前,JIT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先进的JIT采购及配送管理体系、丰富的实践运作经验、强大的信息系统,海尔JIT采购配送中心将打造出新时代的采购配送流程。

外向物流

海尔物流使用SAP LES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

海尔物流网络

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 订单管理:订单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订单响应速度 运输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监控,在途库存监控 仓库管理:库存信息共享、实时查询,库存报警 KPI分析:物流节点kpi自动取数,提高了效率。

海尔物流使用HLES系统,进行产品先进先出、窜货、超期库存等管理,红色是每一个扫描点。

海尔物流HLES系统 物流服务

循环取料和过站物流服务

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络、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

海尔物流SAP/LES系统

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他配送中心的区域间配送网络,使以前的单点和线,形成星罗棋布的网,形成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目前网络的类别有:零担、班车、专线、整车配送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大批量订单,提供“B2B,B2C的门对门”的运输配送。零散、小批量的订单,以运筹优化的观点,安排合理的配送计划,实现一线多点配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24小时物流服务,形成一个以干线运输、区域配送、城市配送三级连动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配合海尔集团的家电销售网络到三四级的推进,将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覆盖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

通过海尔物流网络(区域配送+干线运输+城市配送)构建的客户业务模式。

VMI业务简介

VMI:Vendor Managed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是目前国际上领先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其以用户

海尔物流

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或第三方管理库存,并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这种库存管理策略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在大型制造企业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VMI-HUB:是海尔物流为了集中管理供应商的库存而建立的原材料中转集散中心,供应商大批量、少批次入库,需求方小批量、多频率订单采购出库,集中物流配送既减少供应商的供货成本又提高供货及时率,既减少需求方仓库面积又提高其生产灵活性。

VMI HUB功能与价值

给海尔供应商带来的好处

海尔物流HLES系统

1.提高运作效率。

供应商送货到VMI-HUB,剩下的全部由海尔物流来做,减少了送货环节、实现送货零等待,更重要的是避免了T-1不到位索赔。

2.减少运作环节。

物流VMI是独家可代理供应商向外检报验的机构,把最头疼的报验环节外包,省却供应商无限烦恼。

3.降低运作成本。

当供应商在VMI的库存低于安全库存时,系统自动报警通知供应商补货,按批次不必按定单集中送货,减少送货频次,降低供应商成本。

4.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VMI的信息系统,供应商不但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库存和出入库情况,同时实现了JIT一直要求的T-2备货共享信息,成为真正合格的供应商。

供应链管理

海尔物流根据海尔集团流程再造的经验可以提供整个供应链管理专家咨询及服务,包含诸如物流网络策略、运输设计、仓储设计和模拟,以及作业改进和库存分析等。通过IT系统形成简单快捷,自动化的流程。增值服务

海尔物流

海尔物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打码、再包装、扫描等业务,设计业务流程规避风险,保险、货单抵押、再加工等增值服务,使物流服务升级实现精细化物流的目标。

海尔物流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以及每个行业不同的特性,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汽车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家具行业、IT行业、电子电器行业、石化行业等多个领域开展个性化物流方案设计,为GE、SGMW、IKEA、FOXCONN、DOW、AVAYA、伊利、张裕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物流供应链服务。”和“最佳家电物流企业”等殊荣。

二、设计方案

海尔整体物流系统

企业整体物流系统是应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对实体供给和实体分配,包括市场预测、物料需求、采购、原料供应、货物运输、存货控制、仓储、搬运、包装、顾客服务及物流信息在内的活动予以综合管理,以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向适当的顾客(Right Customer)提供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与适当品质(Right Quality)的适当产品(Right Product),达到提高顾客服务,降低成本,增进企业利润之目的。

结构功能图如下:

所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问题: 物流职能由于机构的分置而被强行分割,导致成品转移物流和销售物流的脱节,各自部门为追求部门内费用的最优,而使总费用达不到最佳。

解决办法: 各部门物流职能统一集中于物流部门,使商流和物流适当分离。这需要获得最高管理层的强有力支持,要有足够权力决策者出面协调各部门利益。

问题: 成品转移物流中的物流网点受业已成型销售网点的影响和制约,使物流网点分布散、规模小,难以实现批量运输和仓库利用率之规模优势。

解决办法: 屏弃成品转移和销售物流中自下向上(Bottom-up)的规划方式,改变成品直接向销售中转库配送的方式,采用二级分送的模式,在各地设置几个成品配送中心,生产下线后批量运输至成品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以整车或零担的方式配送至销售中转库。适当地消减各地规模较小的销售中转库,消除小库消耗率高、产出值低而给物流总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

海尔目前的生产方式为计划性生产,即根据销售部门的月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订当月的生产计划,确定采购计划,同时报生产计划给物流部门;产品下线后通知物流部储运部转移成品。

部门间订单作业流程图如下:

成品转移物流模式

所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问题: 由于海尔销售通路决策,海尔销售部门直接面对众多商场,销售计划不准确,导致生产计划和原料采购计划无法按进度执行,给物流部门带来巨大压力,使物流作业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结果是一方面作业过度集中使非常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过度分散又使运输中的零担作业、混装现象增多,运量达不到经济送货批量,同样增加了物流成本。

解决办法: 方法一:销售部门尽可能多地掌握市场信息,应用科学的预测技术对历史数据和未来市场研究,作准确的销售预测。

方法二:随着黄岛生产线的投产,生产能力更加有弹性,海尔完全可采用“按单生产”的精益化生产方式,摆脱生产和物流对销售预测的过分依赖。

问题: 从销售中心库下订单到货物运到所需的前置时间(Lead Time)较长,并且不固定,导致产地和销地的库存水平居高不下,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Cost of Capitals)很高,严重影响零库存(Zero Inventory)的实现。

解决办法: 前置时间包含四大块:订单传递(Order Transmittal)时间、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时间、订货准备(Order Preparation)时间、货物运输(Order Shipment)时间。首先从订单传递和订单处理着手,改变海尔过去用电话传真传递处理订单方式,依托于电脑网络,采用EDI技术,开发专门的软件自动接受、确认、汇总、分解订单,根据******公司的经验,采用电脑网络传递处理订单,极大缩短前置时间,增强对其的严格控制,使零库存成为可能。

海尔物流协调系统

问题: 海尔在按销售预测生产的计划性生产方式,却又缺乏对经济运输批量的规划,不能从运输和仓储的交替损益(Trade-off)中寻找总成本的最佳结合点。

解决办法: 经济批量规划,注重运输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篇2:物流方案设计课设

利用MAX PLUSII软件工具,设计一个全数字锁相环路,通过它从19.2k的信号中提取同步信号。本地源时钟为11.0592MHz。

要求实现的功能:

a当远端信号(方波)的占空比分别为1:

1、1:

3、1:5和1:7时,从其中提取同步信号。b先将远端信号(方波)转变成伪随机序列,然后从中提取同步信号。完成仿真过程,给出测试结果,要求得到同步带宽、捕捉带宽和最大同步时间。

2.设计原理

2.1数字锁相环基本原理

一个典型的锁相环(PLL)系统,是由鉴相器(PD),压控荡器(VCO)和低通滤波器(LPF)三个基本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PLL模块图

传统的锁相环是模拟电路,它利用环路中误差信号去连续地调整位同步信号的相位。全数字锁相环路完全用数字电路构成,采用高稳定度的振荡器(信号钟),从鉴相器所获得的与同步误差成比例的误差信号不是直接用于调整振荡器,而是通过一个控制器在信号钟输出的脉冲序列中附加或扣除一个或几个脉冲,这样同样可以调整加到鉴相器上的位同步脉冲序列的相位,达到同步的目的。

全数字锁相环(ADPLL)由数字鉴相器(DP)、数字滤波器(DF)与数字压控振荡器(DCO)三个数字电路部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ADPLL模块图

2.2数字锁相环原理框图

本设计中的数字锁相环由信号钟、控制器、分频器、相位比较器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锁相环原理框图

信号钟包括一个高稳定度的晶体振荡器和整形电路。若接收码元的速率为F=1/T,那么振荡器频率设定在nF,经整形电路之后,输出周期性脉冲序列,其周期T0=1/(nF)=T/n。本设计中时钟为11.0592MHz。

控制器包括图中的扣除门(常开)、附加门(常闭)和“或门”,它根据相位比较器输出的控制脉冲(“超前脉冲”或“滞后脉冲”)对信号钟输出的序列实施扣除(或添加)脉冲。分频器是一个计数器,每当控制器输出n个脉冲时,它就输出一个脉冲。控制器与分频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调整了加至相位比较器的位同步信号的相位。这种相位前、后移的调整量取决于信号钟的周期,每次的时间阶跃量为T0,相应的相位最小调整量为Δ=2πT0/T=2π/n。

相位比较器将接收脉冲序列与位同步信号进行相位比较,以判别位同步信号究竟是超前还是滞后,若超前就输出超前脉冲,若滞后就输出滞后脉冲。

3.数字锁相环的硬件实现

根据图3(数字锁相环原理框图),利用MAX PLUSII中的硬件仿真功能,实现数字锁相环。下面将给出信号钟、分频器和相位比较器的硬件实现图。

信号钟包含一个晶振和整形电路,晶振产生的方波信号经过整形电路后变成脉冲信号。为了和控制器相配合,需要两路脉冲信号。整形电路由D触发器和逻辑与、或、非门组成。D触发器起到延时的作用,然后通过逻辑或门和与门产生脉冲波。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整形电路(rc)

分频器是一个计数器,由3片74LS161来实现。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分频器(fd)

相位比较器主要由微分脉冲电路和逻辑与、非门组成。微分脉冲形成电路由D触发器和逻辑异或、与门组成。D触发器起延时的作用。微分脉冲形成电路如图6所示。

图6 微分脉冲形成电路(dp)

数字锁相环的硬件实现电路如图7所示。图中蓝色字样所在框图由上至下分别为微分脉冲形成电路(dp)、整形电路(rc)和分频器(fd),具体结构如图

6、图4和图5所示。

图7 数字锁相环电路

由于在MAX PLUSII中没有占空比为1:

3、1:5和1:7的方形波,所以要利用可用的元器件来生成满足要求的信号。可以通过把方波分别通过模

4、模6和模8计数器来达到这一目的。在本设计中,利用74LS161来实现这些计数器。模

4、模

6、模8计数器分别如图

8、图

9、图10所示。

图8 模4计数器(1_3)

图9 模6计数器(1_5)

图10 模8计数器(1_7)

方波通过这些计数器后就能形成占空比满足要求的信号,然后再将信号送入图7所示的数字锁相环电路中,便可以提取出同步信号。

在本设计中,将方波转变成伪随机序列用到74LS194和逻辑异或门、与非门。7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电路如图11所示。将产生的伪随机序列送入图7所示的数字锁相环电路中,便可以提取出同步信号。

图11 7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4.仿真过程

4.1接收信号的占空比为1:1

条件设置为:End Time = 10ms,Grid Size = 45.2ns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12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13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14所示。

图12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13 超前脉冲作用于扣除门

图14同步状态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15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16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17所示。

图15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16 滞后脉冲作用于附加门

图17 同步状态

通过多次试验,可得测试结果如下: 同步建立时间:14.824ms 同步带宽:40hz 4.2接收信号的占空比为1:3

条件设置为:End Time = 10ms,Grid Size = 45.2ns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18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19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20所示。同步建立时间:6.906ms

图18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19 超前脉冲作用于扣除门

图20 同步状态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21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22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23所示。

图21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22 滞后脉冲作用于附加门

图23 同步状态

通过多次试验,可得测试结果如下: 同步建立时间:14.905ms 同步带宽:24hz 4.3接收信号的占空比为1:5

条件设置为:End Time = 10ms,Grid Size = 45.2ns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24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25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26所示。

图24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25 超前脉冲作用于扣除门

图26 同步状态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27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28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29所示。

图27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28 滞后脉冲作用于附加门

图29 同步状态

通过多次试验,可得测试结果如下: 同步建立时间:14.706ms 同步带宽:16hz 4.4接收信号的占空比为1:7

条件设置为:End Time = 20ms,Grid Size = 45.2ns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30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31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32所示。

图30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31 超前脉冲作用于扣除门

图32 同步状态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33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34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35所示。

图33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34 滞后脉冲作用于附加门

图35 同步状态

通过多次试验,可得测试结果如下: 同步建立时间:14.865ms 同步带宽:18hz 4.5远端信号(方波)转变成伪随机序列

条件设置为:End Time = 20ms,Grid Size = 45.2ns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36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37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38所示。

图36 位同步信号超前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37 超前脉冲作用于扣除门

图38 同步状态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的情况如图39所示,蓝色线条处放大后如图40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成功,达到同步状态,如图41所示。

图39 位同步信号滞后于接收脉冲序列

图40 滞后脉冲作用于附加门

图41 同步状态

通过多次试验,可得测试结果如下: 同步建立时间:52.476ms 同步带宽:8hz 5.心得体会

篇3:物流方案设计课设

课设感想

本次课设主要锻炼了我们的零件设计能力以及真正需要加工的时候需要的动手能力操作。我们通过金工实习老师的指导学会了包括铣床,车床,线切割以及钻床的一系列机床的使用方法。因而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操作与运用各种机床的操作,虽然期间有一些小瑕疵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通过多天的锻炼我们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多种机床的独立操作了。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将课程设计放在一些课程学习中进行这样大家可能会更融会贯通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并能充分理解。另外在此次课设中,我主要担任铣床及线切割方面的加工任务以及一些孔加工也是由我负责,首先我们进行的是铣床方面的操作,铣床加工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注意要将工件夹紧,不然很容易出现崩刀现象,同时我们还要一些比较好的加工手法,就是一定要平稳而缓和地转动摇杆,令工件平稳移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切削力的稳定而不会发生刀具过热发生事故。在线切割方面,需要需要注意的主要就是在加工前的找正,在进行加工路线的制定中要注意程序的编写以及方向的正反。这样才能保证丝能按自己所希望地进行进给。

在进行孔的钻机操作中,一定要先划线,钉刻,再进行钻床的钻孔操作。钻孔时要进给一些退出一些加入润滑油,这样能保证孔的粗糙度低而且也不容易使钻头卡住工件,发生事故。这就是本次课设我的感想。

上一篇:同一片天空的作文下一篇:优秀作文:假如我是一个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