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作文竞赛获奖

2024-04-11

叶圣陶杯作文竞赛获奖(精选5篇)

篇1:叶圣陶杯作文竞赛获奖

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河北省南宫中学 高二 22班 王聪 指导教师:贾立恩

拥有美丽动人的外表固然好,但那美丽终会消失。保持一颗美丽的心灵则显得更为重要。在当今世界,人们在外表至上的观念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然而,为了更高的追求,我们应学会淡化外表让心灵绽放美丽。

月华退隐,旭日东升。这世界的规律不容改变,我们的外表也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有再美丽的外表,也比不上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塑造美好的心灵不需要大把的钞票,也不需冥思苦想,我们只需平静自己的内心,从生活中点滴的小事做起,从而塑造一颗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好的心灵。

外表的浮华只会求得一时的荣耀,不会长久。《巴黎圣母院》中的撞钟人卡西莫多,虽长相丑陋,但他却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当长相美丽的爱斯美拉达被判处死刑时,卡西莫多将其救出并将她隐藏于圣母院中。但当主教再一次威逼她时,她最终因未屈服而被绞死。而勇敢善良的卡西莫多十分气愤,将主教从教堂顶上推下摔死。卡西莫多外表虽丑陋,但他善良的心灵却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

而像卡西莫多这样的人也有很多,板凳妈妈许月华,她12岁时高位截瘫,两个小板凳时她行走的支撑;17岁时,她被送进了社会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她是13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她因自己也处境艰苦,感受深刻,她非常同情福利院里的孤残儿童。许月华经常自愿,主动帮忙,她每天支撑着小板凳,为孩子们缝补浆洗、纳鞋底、喂食、端屎尿,渐渐成为了福利院一名不可缺少“正式员工”。30多年来,许月华带大了130多个孤儿,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来了,如今许多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在填写履历表时,在“母亲”一栏里,写的都是一个共同的名字“许月华”。许月华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甚至比一般人的自理能力都差,但她却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这将会感动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孩子们,他们会像亲生母亲一样去对待她。她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别人美丽的外表就认为她的内心丑陋,也就是不能因“表”就判断“里”,例如,现在的许多明星不也是在搞“慈善事业”吗?他们用自己挣来的部分钱去捐助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并且他们的号召力更强。因此说,我们做人应以“真心”对别人,获得别人的真诚相待。我们看人,不能仅通过别人的“外表”来推测别人的内心的善恶。

“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因此,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不能过分的注重表,而应做到“表与里”的统一,实现自己的价值,做出应有的贡献。

“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走完属于自己的灿烂的人生行程。

篇2:叶圣陶杯作文竞赛获奖

控制论原本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近二三十年来,一些教育家把控制论引进教 育领域,用以研究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因而使教学过程更富有科学性。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控制论 引进语文教学具体表现在定向控制、定度控制、定量控制、定序控制、定势控制五个方面,下面即从这五个方 面谈谈控制论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定向控制

所谓定向控制,就是指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把教学要求系统化、具体化 的功能,具有对教学过程定向和控制的作用。要能进行有效的定向控制,就必须根据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制定 好教学目标。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合理的,是多元化的、组合式的。对教学内容来说,它考虑到教学目标 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订教学目标成“块状结构”;对学生的智能活动来说,又有充分的思维区间和思维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把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来,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化为问题情境,事先 编制由若干问题组成的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思考、解答;也可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活动情境,即 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的智能活动,把教学目标隐含其中,通过某项智能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把教学目标 转化为练习操作情境,将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编制成练习卷,让学生通过练习或操作完成教学目标。

由于教学目标规定某一阶段教学之后,学生明确了将学到什么,何种能力得到培养。这样,教的内容即是 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会指向明确,而不会茫然。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 开展定向活动,所依据的即是教学目标的定向作用。魏老师认为:有些学生智力活动差,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智 力活动,而是缺少具备一定指向性的活动。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他 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使他们理清语文知识结构。学生按照从干到枝到杈的顺序学习知识,进行定向的智力 活动。这样,语文知识学了多少,还剩多少,哪些已掌握牢固,哪些还认识模糊,学生一看语文知识结构图, 就能一目了然。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目标是把教学过程变成可操纵的“把手”。有的老师也许看过钱梦龙老师教《雷雨前 》的录像。对课文的分析,钱老师所用时间不到一节课,而就在这不多的时间里,钱老师用一定的时间听写文 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为什么?因为钱老师对这一节课所定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理解文章 思想内容。时代背景清楚了,文中所写景物的象征义也就容易理解了。为了增强教学效果,钱老师采用了听写 的方法,而不是进行一般的时代背景介绍,对课文的其他知识,钱老师只是简单带过,或删去不教。也就是说 ,这一节课钱老师所用的一切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使学生掌握象征手法这一目标。这充分说明教学目标带有定 向和控制的作用。

定向控制根据控制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正向控制、反向控制、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中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 育,是以传习性教育为主的教育,因此,正向控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手段,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能 力的迁移大多是在正向控制下进行的。例如教文言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告诉学生“黠”是狡猾的意思,“顷刻”是短时间的意思,“变诈”是欺骗手段的意思,等等,这是正向 传授知识;例如教师告诉学生,记叙文划分段落的原则有:按时间顺序划分,按空间顺序划分,按事件发展的 情节变化来分,按表达方式来分等,并结合具体课文进行讲解,这是正向传授方法;如果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能用所学过的知识、方法去解决另一个语言环境中的问题,也就做到了正向迁移。

与正向控制相反,反向控制是对正向思维进行限制的控制。教学中,教师设置重重障碍,把学生的思维之 水逼到绝壁上,让它从天而降化为壮观的瀑布,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反向控制。例如教《驿路梨花》一文,要 学生领会该文明写与暗写相结合的手法,单从正面去讲,学生理解不深;如果能让学生根据课文把暗写的部分 改为明写,改写之后,再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白:明写不易充分表现梨花姑娘做了好事不留名,不能充分反 映“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主题思想,只有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才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好方法。同样,在作文教学 中也可以进行反向控制,教师可以改变平常采用的要求学生怎么写的作法,而要求学生不应该怎么写,促使学 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定向控制还要处理好纵向控制与横向控制的关系。所谓纵向控制就是按着既定的教学步骤、环节,节节推 进,逐层深入。所谓横向控制就是在某一教学步骤、环节上,对某一知识加以铺陈,向它的外延扩展。语文教 学要富有连贯性、灵活性,就必须处理好纵向控制与横向控制的关系,以纵向为主,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同时 进行必要的横向穿插,以开拓教学内容。切不可以过多的穿插扰乱学生的纵向思路,破坏课堂教学气氛,使学 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感。

定度控制

定度控制,其实就是如何遵循量力性原则的问题。量力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 特点。教育既要符合其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又要符合各自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的知识、智力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与跨度。教师要善于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设桥梁,不断激起学生 “跳起摘果子”的热情与欲望。总之,只有进行有效的定度控制,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要进行有效的定度控制,必须处理好难与易、密与疏、扶与放的关系。三个关系中,难与易的关系是最基 本的,它是处理后两个关系的基础。

关于难与易的关系。处理难与易的关系应根据量力性原则,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实事求是的分析。教师讲 授的内容、所提的问题、所布置的作业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但必须知道,量力性原则并不是只讲 消极地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而是既讲适应又讲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一 定的知识。这就是量力性原则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只有既讲适应,又讲发展,才是对量力性原则的正确 理解。因此,一些行家提出:教学要有相对的难度。认为:教学中所设置的障碍难度要有分寸,接近“最近发 展区”,又适合于大多数学生。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愚公移山》,他不问:“孀妻”解释为什么?而是问: 小孩子七八岁就跟老愚公去移山,他父亲会同意吗?后一种问法接近“最近发展区”,能给学生在克服障碍中 带来喜悦;相反,如果钱老师改用平直的问法,就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在处理难易关系时,教师还须善于做好化难为易和化易为难的工作。语文教学主要是 篇章教学,对一个篇 章来说,所需传授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教学目标也是多方面的,这些知识未必都恰好在一个水平上,适合于全 体学生,或许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适合于某一年龄段学生,而语文知识却又偏深或偏浅,或许语文知识的深浅 度适合于某一年龄段学生,而思想内容又偏深或偏浅。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难易的转化工作,做 到浅中求深,深中求浅,使所教内容适合于大多数学生,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初中课文《人民的勤务员 》文字通俗易懂,但正因其浅,学生对课文往往不假思索,一掠而过,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理解很肤浅。 那么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呢?这就要做好化易为难的工作。有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把 “他利用机会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与课文的原句对照,看看有什么不同?课文的原句是“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 民服务”,联系课文,把两个句子一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利用”是等待时机的出现,含有被动的意义,“ 寻找”则是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用“寻找”一词可以表现出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课文 中关于雷锋同志的五个小故事是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服务形式紧扣“一切” 来写的;“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一句统领全文,一字一词改动不得。这就是浅中求深。但这种“深” 是学生经过努力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教师不做这种转化工作,就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遣词布局和思想内容的 理解。与化易为难相反,处理难易关系的另一种方法是化难为易。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是怎样的 世界呢”一句,句尾不用问号,也不用感叹号,而是用句号,这是什么原因?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有一定难 度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一个教师让学生细读高中第一册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一部分,然后提问:“ 文中哪些话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他眼前世界的看法?”学生很快找到了这样的句子:“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教师据此指出: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这是怎样的世 界”是早有明确的答案了,无须发问,更不要求读者回答。正是因为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参读法”,运用已学 过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注脚,原先学生挠头的问题也就变得明白易懂了。有的教师常常把“启而不发”的原因 归结于学生的“笨嘴笨舌”。但如果我们教师能反躬自责,就会发现难易关系处理不当,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处理难易的关系,并注意调动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就不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了。

关于疏与密的关系。课堂教学的密度就是一堂课里所包括的内容。一篇课文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要在有限 的课时里容纳多方面的内容,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密度,处理好疏与密的关系。何谓密?密就是细腻、稠密;何谓疏?疏就是粗略、稀疏。正如缝制衣服,有的地方要细针密线,有的地方要稀针疏线。语文课堂教 学也要有疏有密,疏密相间。如果只密不疏,处处做过细的分析,结果欲密不密,教学重点不突出,效果并不 见佳。如果只疏不密,处处只做蜻蜓点水式的叙述、分析,就显得空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就肤浅。至 于何处该疏,何处宜密,全仗执教者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一般说来,凡 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要教得细些、密些,非重点难点教得粗些、疏些。如课文《分马》写了两个场面:一是分 马的欢乐场面,包括分马前的欢乐气氛,分马的经过,依次写了赵大嫂子、郭全海、老初和老孙头四人在分到 牲口时的表现,补叙了白大嫂子和张景瑞后娘、老田头夫妇、李大个子和李毛驴分到牲口时的情景。二是积极 分子同老王太太换马的场面,以郭全海的活动为线索,写郭全海院子里提议换马、草垛子前动员换马、老王太 太换得好马、郭全海上门要求换马。对这些内容,何处细讲,何处略讲,都应看这些内容与主题的关系,看它 是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郭全海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他的活动与文章主题关系密切,毫无疑问,文中有关郭全 海的文字应是教学的“密针点”,而对其他人物一般可用“疏针”带过;同是次要人物,也要有区别,由于作 者刻意用老孙头的自私自利来衬托郭全海的大公无私,因此在教学中对老孙头形象也应做适当的分析。总之, 疏与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的关系,处理疏与密的关系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来决定 。

关于扶与放的关系。处理扶与放关系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学的问题。“扶”就是教师相机诱导 ,适当点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又不包办代替;“放”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揣摩、理解,自求解释,不 依赖老师。“扶”是“放”的基础,“放”是“扶”的目的。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乃为善教也。”(见《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 721页)他曾以扶小孩子走路为喻阐明这个道理,说:扶小孩子走路,立足点要放在小孩子学会走路上,大人的 扶是为了最终放手不扶。我们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将来学生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作文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对 文章中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语言材料不理解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讲解、指点。当学生在自学中通过“奋 其才智”可以理解文章内容、艺术技巧,以至渐进佳境时,教师的“扶”就是多余的了。

处理扶与放的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由于知识、能力、阅历上的原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般 不如教师深刻,思考问题也缺少方法,教师应通过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果教师诱导有方,由扶到放的 过程就可缩短,反之就要延长。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鞠躬尽瘁》一文中,在记叙焦裕禄与省地领导同志谈 话之后,有一小段议论:“这就是他,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遗言。”教师问学生:焦裕禄 同志是党的县委书记,当然是共产党员,这是无需交代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课文写到最后,却指明这一点? 这里是不是交代焦裕禄同志的政治面貌呢?学生通过钻研懂得了:课文在最后部分出现“共产党员”四个字, 绝非交代焦裕禄同志的政治面目,而是对他多方面的高贵品质的高度评价。就是说,他有共产党员的崇高党性 ,是共产党员的楷模。紧接着,教师向学生揭示了自己发现并提出这个问题的思路。“我想焦裕禄同志是共产 党员,这是无需说明的,即使要交代,也应该放在开头部分,而不应放在结尾。这说明,这四个字是异常用法 ,有特殊用意,我是用查寻异常的方法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实例,不但传授知识 ,而且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分析问题思路的指导。如果教师都能像这样能扶善导,那么学生很 快就会不扶自走了。

定量控制

现在,随着社会信息量增大,人们心理上对

[1] [2] 下一页

信息量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大,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也成了语文课 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课堂容量并非越大越好,它也应该有适当的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 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语文教学定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课时量的控制、课堂教学容量的`控制及各种训练量的控制。在课时 的分配上,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深文与浅文,长文与短文,应有所区别。如《故乡》所用的课时自然要比《 一件小事》、《人民的勤务员》所用的课时多。对于课堂教学容量,应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心理上对信息量 的承受程度来安排。如于漪老师上《祖冲之》和《晋祠》时,认为课文的信息量对她的学生来说显得太少,于 是她在课前布置学生看有关中外科学家和我国名胜古迹的文章,上《祖冲之》时,请多名学生介绍中外著名科 学家的事迹,上《晋祠》时请多名学生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增加课堂信息量。而她的这种作法对于语文基础 较差对理解课文还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宜的。

现在在定量控制上分歧最大的是训练量的控制。有的老师常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 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为 “海”,也不得而知,或者你认为是题海,而他认为只是一条小小的题河。总之,许多语文教师对训练量的控 制还缺乏科学的标准。

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注意训练的定量分析,力图通过数据来揭示能力训练的客观规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曾专门花了十五年时间对学生的读写量进行研究,得到的数据是: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 地、有理解地阅读,就必须在小学的前四年朗读200小时、小声默读200小时以上。这400小时朗读训练量,是经 过科学验证过的数据。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对语文教学的定量控制进行了一番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 为:一些学生智力活动的一个弱点就是活动无规则,不能把训练内容和时间紧密联系起来,犹如转数失控的车 床,忽紧忽慢,有时已超过记忆区域负荷的时间限度,还在拚命记忆,有时任思维的骏马无目的地驰骋,大脑 处于消极的抑制状态。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要教学生把训练内容和时间联系起来。他给学生规定了某一阶段 里应达到的一般效率标准:默写每分钟30字,誊写每分钟25字,背诵课文每分钟20字,朗读每分钟200字,写作 每小时800字,督促学生完成,结果学生语文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见定量控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 手段。

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学主要是课文教学,课文是作者对生活素材加工的结果,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思路,课文教学要引导学 生欣赏领会文章的内容,学习其加工生活素材的本领,就要引导学生追踪作者的思路。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的序,使所制定的教学程序兼顾到作者、学生、教师的思路。

按照运筹学的观点,对事物运动的程序安排有个科学的线性规划,才会取得良好效果。如果程序规划不当 ,即使构成事物的内容相同,也会导致事物整体结构及其性质的改变。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形:三四个教师备同 一教材的同一节课,共同确定了某一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作业,但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这里除了执 教者本身的素质和各人对教材熟悉程度的差异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执教者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不相同。例 如教《故乡》一文,对作者创作此文时的思想状况进行介绍是必要的。一教师在课文教学起始即做介绍,但由 于这时学生还没有接受这些知识的需求,所以兴趣不浓,记忆自然就不深刻;另一位教师不是这样,而是在学 生对课文中“这不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一句理解困难时,才适当地介绍了作者当时“荷戟独彷徨”的思想 状况,此时由于有了解开疑团的迫切愿望,有了了解作者当时思想状况的需求,学生精神专注,通过背景材料 很快就解决了疑难问题。又如教《中国石拱桥》,如果告诉学生要把事物说明得准确,就要注意用词的准确, 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一些例子加以证明,这自然是指导阅读的一种方法。但一位特级教师在指导阅读时 技高一筹,他先要求学生不看课文,用一句话说明挂图上三个拱的位置。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回答,有的说“ 大拱两边有两个小拱”,有的说“大拱的上边有两个小拱”等等,都不能达意,这时老师才叫学生翻书看课文 ,使他们理解课文“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一句表达的准确。此后教师再让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用词准确的 例子,这时学生阅读课文倍加认真,完成这道练习也就不感到困难了。可见,教学中进行定序控制,合理安排 教学步骤,与教学效果关系很大。

近些年来,我国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的序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三分法”与“四分法”即是对阅 读教学序的探索最有影响的两种观点。“三分法”的具体过程是:第一阶段,预习课文,即指导学生泛读课文 形成表象;第二阶段,讲读课文,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达到理解;第三阶段,练习与运用,指导学生 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四分法”将阅读教学过程分为预习、讲读、复习、练习四个步骤。这两种观 点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们的实践经验,对阅读教学起过重大的指导作用。现在,随着对阅读教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语文阅读的一般过程应包括定向准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复习巩固和深化运用五个环节,这五 个环节是比较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的。武汉师范学院黎世法老师提出的“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和辽宁魏书生老 师的“六步教学法”都包括了阅读教学的以上五个环节,教学效果显著,因此都受到了语文教学界的认可。

对中学作文教学序的探索,近此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漪、陆继椿、蔡澄清、常青等优秀语文教 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有序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学作文教学要走科学化的道路,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 和发展能力的客观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中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构成一个科学的训练序列,对他们进 行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写作训练,从而逐步丰富他们的写作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的序 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的序;二是能力的序;三是训练的序。所谓知识的序主要是指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的写作知识的序;所谓能力的序主要是指积累、思考、表达三大能力发展的序;所谓训练的序主 要是指教师为传授上述知识,培养学生上述能力所安排的教学步骤,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训练的发展进程。 单有宏观上的大序还不够,还要有微观上的小序,例如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要求出发 ,组成这样一个训练序列:一、观察周围生活;二打开记忆大门;三、由复述到独立叙述;四、由写实到适当 进行虚构;五、加强叙述、描写技能训练。而其中的某一点又可含有小的序列。如叙述、描写技能训练中的景 物描写训练,即可分为如下十个步骤:一、景物中形状、方位、距离的描写;二、景物中色彩、光泽、亮度的 描写;三景物中音色、音量、音质的描写;四、景物中软硬、冷热、干湿的描写;五、景物中速度、运动状态 的描写;六、概括描写与细致描写;七、定点描写与移步换景;八、观察和描写的顺序;九、触景生情――联 想与想象;十、融情于景――用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建立科学的训练的序是作文教学科学化 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有一个科学训练的序,这个序既能把知识、能力、训练三者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又能把宏观规划与微观安排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可脱离盲目状态,做到有序可循,从而 提高训练的效率,加快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定势控制

所谓定势控制,就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当学生的思想 情绪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 应通过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境使之兴奋,从而形成一个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氛围 。语文教学主要是课文教学,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有其情感基调,它们或激昂高亢,催人奋进;或深沉悲壮,引 人思索;或轻松愉快,逗人发笑;……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来控制学生的情感,通过字词句篇知 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学生导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进入情境的内心感受和情绪来理解文章的内 容,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并与之共鸣,从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文”、“道”两方面的任务,促 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满怀悲壮,严正控诉刽子手血腥罪行的檄 文,要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就必须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慷慨激昂之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对教材内容 也就容易理解了。相反,如果不顾课文内容的情感,随心所欲地设置一种与课文内容不相协调的情感基调进行 教学,势必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孔乙己》时,整堂课笑声不断,学生只从取 笑的角度来看孔乙己,并未认识到课文中对孔乙己的取笑发出的是“含泪的笑声”,孔乙己是一个值得同情的 悲剧人物。学生的这种感情及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内容的情感显然是不协调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学生的情 感调动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上来。

阅读教学讲究定势控制,作文教学也应讲究定势控制。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 理之致乎?”就是说,文思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灵感,开通学生的思路,就要用一定的手段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写作。学生在写作文之前,他们的思想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往往藏某种情感 于胸中,当他们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时,就会勾起情思,触发文思。如布置写赞颂家乡的作文,教师 可引导学生观察家乡东升的红日、满天的朝霞、秋天的田野、湖中的涟漪、夏夜的月光、巍峨的楼房。可以组 织学生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奇巧的工艺品,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拾落叶、寻蝉蜕、采蘑菇……有意识 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家乡美景的熏陶。当学生陶醉在家乡美景之中时,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就化为触手可摸 的形象了。有的老师常说:学生写托物言志的文章,感情往往上不去,主题不能进一步升华。究其原因,就是 对学生的情感激发不够,如果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体验生活、观察景物、移情于景,那么学生写此类文章也就不感到困难了。例如教过杨朔的《茶花赋》后,一教师拿出一枚红透了的 枫叶,让学生闻过,问他们香不香,学生回答是“不香”,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退休老工人热心为他人服务的 事迹,再叫学生闻,有人觉得有香气并且会心地笑了。由于教师善于激发感情,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感情迁移到 某个物体上,因此学生所言之志与所托之物也就能融为一体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控制论作为新的科学方法论,它对语文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都有着重大 的影响,它给语文教改注入了蓬勃生机,显示了它的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充满信心地断言: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控制论将会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愈来愈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作用。

篇3:叶圣陶杯作文竞赛获奖

卞楚娟 兴化市中堡中心校

陈丹青 海门市东洲中学

陈 璐 海门市东洲中学

樊姝君 海门市东洲中学

冯逸霏 吴江市盛泽二中

符栋敏 吴江市盛泽二中

高 艺 常州市淹城初级中学

葛陈慧 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

巩 婷 丰县民族中学

桂诗珺 吴江市盛泽二中

侯逸文 安徽省当涂二中

胡盖楠 海门市东洲中学

黄小青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中学

霍亚楠 丰县欢口初级中学

姜天雯 海门市东洲中学

瞿 舒 镇江市谏壁中学

李 陈 如东县实验中学

李南星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

刘尊严 丰县欢口初级中学

陆吕杰 吴江市盛泽二中

马瑶玲 海门市东洲中学

潘 琦 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沙雨辰 如东县实验中学

邵艺华 兴化市安丰育才中学

沈思扬 海门市东洲中学

施晓宇 海门市东洲中学

王鹤群 海门市东洲中学

王江雨 句容市葛村中学

王婧人 金湖县实验初中

王 亚 沛县张庄中学

王亚平 丰县民族中学

王雨生 如东县双甸镇初级中学

邢林子 海门市东洲中学

邢晓庆 海门市东洲中学

徐嘉旋 铜山县春晖中学

许 菲 兴化市安丰育才中学

尤金京 兴化市安丰育才中学

袁千云 海门市东洲中学

翟慧琳 海门市东洲中学

翟祚婷 句容市葛村中学

张炎楠 海門市东洲中学

张叶青 宝应城北初级中学

张妤捷 海门市东洲中学

张 煜 海门市东洲中学

赵佳楠 海门市东洲中学

钟 秋 镇江市谏壁中学

朱 凡 如东县实验中学

金羽纯 吴江市盛泽二中

二等奖(75名)

步曼荻 镇江市谏壁中学

蔡 洁 宝应城北初级中学

曹 瑜 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陈方雪 如东县实验中学

陈凯欣 句容市葛村中学

陈秋霞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陈艳云 丰县欢口初级中学

陈 瑶 铜山县春晖中学

陈哲琦 吴江市盛泽二中

仇钰文 海门市东洲中学

崔俊飞 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丁舒啸 南京外国语学校

丁月彤 如东县实验中学

范玉婷 如东县饮泉初级中学

冯子珊 海门市东洲中学

高 璐 徐州三十五中

郜春沁 镇江市谏壁中学

郝 菲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

胡锦燕 海门市东洲中学

华娅婷 沛县张庄中学

黄嘉凯 海门市东洲中学

黄梦婷 海门市东洲中学

吉凤冉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蒋婷婷 吴江市盛泽二中

蒋严君 句容市葛村中学

李 敬 丰县欢口初级中学

李 敏 吴江市菀坪学校

李幸娟 铜山县春晖中学

李宗霖 海门市东洲中学

林 强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中学

林芋辰 广东省广州市第89中

陆业愉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

罗洋洋 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马 浩 铜山县春晖中学

梅丹瑾 常州市河海中学

潘路遥 如东县实验中学

乔 欣 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施华青 海门市东洲中学

施 希 海门市东洲中学

施 影 海门市东洲中学

石 梅 海门市东洲中学

石跃杰 海门市东洲中学

宋致云 常州市淹城初级中学

苏 怡 海门市东洲中学

王柏灵 镇江市第三中学

王 瑞 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

王 甜 金坛市华罗庚学校

王雪薇 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

王雪雪 丰县民族中学

魏泓妃 常州市河海中学

魏 平 句容市葛村中学

温鑫博 铜山县春晖中学

翁心源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徐 蓓 吴江市盛泽二中

徐可欣 常州市淹城初级中学

徐 未 兴化市安丰育才中学

徐源梓 如东县实验中学

许少波 东台市富东镇中学

尹洪飞 丰县欢口初级中学

尹天晨 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张 程 铜山县春晖中学

张海忆 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

张文军 海门市东洲中学

周 雪 铜山县春晖中学

朱 彬 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朱广杰 吴江市盛泽二中

朱剑秋 东海县实验中学

朱倩文 镇江市谏壁中学

朱雪芳 宝应县望直港獐狮初中

庄 莹 镇江市谏壁中学

邹剑捷 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

潘雨婷 常州市正衡初级中学

陆 界 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初中

王 强 海门市东洲中学

越 晟 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

三等奖(略)

组织奖(20个)

海门市东洲中学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

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中学

如东县实验中学

兴化市安丰育才中学

江苏省淮北中学

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金湖县实验初中

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吴江市盛泽二中

东海县实验中学

徐州三十五中

东台市时堰镇中学

射阳县特庸中学

铜山县春晖中学

句容市葛村中学

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

丰县欢口初级中学

指导奖(43名)

赵桂珠 陈南新 邵建群

黄松海 赵同宇 邹咏梅

常艳荣 吴小进 陈 辉

陈 娟 刘金钟 陈 英

杜建峰 高勤明 梁晓慧

耿亚平 顾寒玲 顾 萍

顾 颖 侯顺玲 周卫红

袁瑞华 黄 勇 黄 瑜

季武斌 李 稚 徐 锋

徐冬青 刘亚群 毛保宁

茅胜卫 乔亚东 张文干

沈玲茂 唐 新 汪茂吾

王保东 王良琴 魏 峰

赵宏华 曹津津 李旭东

篇4:“叶圣陶杯”作文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二

计兴辰

精彩指数:★★★★★

获奖等级:高中组决赛一等奖

名师点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是我们重要的写作题材。旅行,是获取这类题材的最佳机会。在旅行中,我们常常会受到震撼,获得灵感。本文作者记叙自己去海南,游三峡,谒访青海寺庙,追寻华夏文化,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行走”的经历和感悟,写得大气、深刻。

自从那位三闾大夫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震撼华夏的呐喊后,中华民族懂得了“行走”不再是指空间的位移,更是指思想轨迹的延伸。

我懂得这个道理是在我读完了余秋雨的《行者无疆》和《千年一叹》之后。我从来没有想到游记竟然能写得如此广博、沉重与沧桑。我明白了,他不仅在旅游并且在思想中遨游,在旅游中获得真知,感悟人生。想想以前的旅游经历,我不禁心生惭愧,去泰国只记得骑过大象,去海南只记得喝椰子汁,去上海只记得有个外滩和东方明珠。我没有从旅游中提升思想的感知,更别说像苏辙游历四海而养其浩然之正气了。我决定我以后要换一种方式来行走,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行走。从那以后,我的心便同我一道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华夏文化的追寻,对各民族人文情怀的感悟的道路。

从关外的北国故乡出发,一路向南直奔琼州——华夏文明的南端。初登海南岛,当别人畅游天涯海角,尽享亚龙风光时,我已默默拜谒了我心中的圣地—五公祠。这五位唐宋之际主战的民族英雄,在奸臣的挑拨排挤之下,逐一被贬到满目荒芜,尚未开化的琼州这个弹丸之岛。煎熬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金人蚕食着南宋的疆土,社稷危亡却自己无能为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许更羡慕“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杨炯,因为他虽地位卑微但还有为国效力的机会;他们也许更羡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孟德,因为他虽年迈,但仍然有实力去一统中原。而他们只能独居孤岛,望着魂牵梦绕的对岸。漫步五公祠,我不敢喧嚣,只有轻声,唯恐惊动他们不朽的灵魂。

转而西进,踏入蜀地。在三峡大坝蓄水的前一年,我匆匆踏上了末班船,对其作了最后的一瞥。夜晚登上甲板,吹着习习晚风,三峡全然不似天明时的咄咄逼人,抬头仰望而呼吸急促,此刻的她宛如一位温润的少女。也许只有此时,我才能理解三峡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当这中国人传统思想中最神圣的两种事物有机结合为一处胜景,心底里文化的认知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喜爱并折服于它,感受水的智、山的仁。没有了山的三峡,就没有了脊梁;没有水的三峡就缺少了灵动。三峡之美,亦静亦动,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也诠释这千载的华夏文明。

西北挺进,登临高原,迈入青海塔尔寺。这座毗邻唐蕃古道的藏教寺庙,从宗教的意义上讲,据说超越布达拉宫的地位。酥油花是其三绝之一,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可以制作完成。十二月是高原最冷的月份,艺僧们担来冰冷刺骨的雪水,对着酥油,把两手缓缓放入冰水中。冰透肌骨的寒气直逼胸腔,可他们没有锁眉退却,他们希望尽快将手温降下来,因为只有零度的双手才能将易融的酥油雕饰成花,才能用赤诚之心和灵巧手指与酥油对话,与佛祖交流。听寺内僧侣介绍着“制花”过程,凝视眼前锦绣的酥油花,我瞬间被一种叫信仰的东西震撼了。

这种信仰不再宗教,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品质----坚韧、顽强。为了这种信仰,为了国家的复兴,他们身体可以达到冰点,他们可以烈火焚身。危亡关头,每个华夏子孙都会 1

挺身而出,撑起一片天。无论在南海之滨,还是在散发清闲气息的巴蜀;无论是战火的过去,还是汶川地震的当代。这群人都顽强坚韧着。正因如此,这个民族历经沧桑而日益坚挺。

感受着这气势磅礴、坚忍顽强的中华民族之魂,我会一路前行,没有目的,只为脚下的每一步„„

成长路上爱的轨迹

贵州省瓮安县瓮安中学高二

精彩指数:★★★★★

获奖等级:高中组决赛一等奖

名师点评:家庭是我们生活中温馨的港湾,父母的爱是我们人生之旅开始的风帆。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爸爸”对“我”成长路上的呵护,以一个孩子天真的感觉赞美了父母的神圣力量,写得饶有风趣。

我想,一定有什么,也是我所不能了解的。这不仅仅是席慕容的疑问,也有我,对爸爸的感谢。

总记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每当我头晕目眩,浑身无力时,爸爸会变出许多颜色不一的“糖”,然后告诉我吃下去再睡一觉就不会难受了。很神奇,让我睁开眼睛之后,就真的不难受了。我在床上滚啊滚,被子上有清香的肥皂的味道。爸爸走进来时,看见他格外高大的身影,显得十分神奇。

爸爸究竟给我吃了些什么呢?

也记得在我把玩具鸭子的冒险旅程转移向下水道时家里的厕所发生了难得一见的波涛汹涌。而自己则从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害怕,最后“哇”的一声哭出来。爸爸闻声而来,看见以后哈哈大笑。把我推出了门外,自己在里面叮叮咚咚一阵鼓弄。记得当我再次进去的时候,一切就恢复原样了。

爸爸是给下水道讲了些什么呢? 哪怕是最亲近的爸爸,也有着他不能让我知道的小秘密吧。童年里那些闪着神秘色彩的往事,像美丽而又轻巧的泡泡,晃晃悠悠地飘在生活里。直到有一天,看《魔法阿妈》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爸爸也会魔法呢!

当时的震惊,不亚于第一个发现国王是驴耳朵的人了,所以爸爸一定会很多咒语:有让我不难受的咒语,有让下水道听话的咒语,还有让我不懂了的变形金刚“复活”的咒语„„

爸爸又太多我所不了解的“神奇”。

在魔法师的魔法咒语里,我健康快乐地长大了。作业本破了一个口,没关系,魔法师会修;水龙头坏了,没关系,魔法师有办法;电视机图像不见了,没关系,魔法师有咒语„„可渐渐地,我却发现,岁月漂白了魔法师的头发。我想,在爸爸坐在理发店椅子上等待理发师也用魔法把他的头发变回从前的时候,他一定想说,其实用不着,我自己就是魔法师。可是他什么也没说,看着我和妈妈,脸上笑出了岁月的痕迹。也许是他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努力搜遍了脑海里的咒语,有我的,有妈妈的,唯独忘了自己的。那一刻,他一定感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爸爸的前半生,一定骑着扫把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然后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有一个孩子因着他魔法师而更好地存在。于是他停下来,开始学习新的咒语:

怎样让宝宝不生病;怎样让早餐更有营养;怎样将数学讲解得更详细;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修好播放动画片的电视机„„这些咒语他日日温习,渐渐忘记了那些拯救世界的魔法。

爸爸的魔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减弱,终有一天会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吧,然而他已经把他最有用的咒语交给了我:给生命以不断前进的勇气。也用最多的魔法让我牢记:家,是我永远的港湾。

我的魔法师用最好的咒语守护着我。黑夜里,伸出手,把掌心跳跃的阳光送给我,让爱变成心里的力量和坦然。无论我走多远,无论成长的轨迹有多长,我知道,他永远是呵护我成长轨迹的魔法师。

让古老文明漾起新的回声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

精彩指数:★★★★★

获奖等级:高中组决赛一等奖

名师点评:闻名火炬代代相传,民族文化的根才不会枯萎,民族文化的树才会长青。作者由从小便对它“怀有莫名的好感”的“唱诗班”引发议论,有对历史的缅怀,有对现实的剖析,有沉重的思索,有深切的呼唤,他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的责任。

不知为何,我从小便对“唱诗班”怀有莫名的好感----诗是最为凝练精致的一种文体,歌是美妙的音符,二者相加的魅力可想而知。更何况诗者歌也,两者间本不应这么泾渭分明。

长大后,我从网络上找到了圣诗的音频,意料之外的是,教堂里纯粹的风琴声与千百教徒虔诚的歌唱的陌生,也许是宗教里的庄严让人不敢轻近„„也许,只因为其中所承载的并非我所熟悉、深爱的文明。

以诗为歌,自古有之。不知是谁第一个想到为音乐配上文字,于是便有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了“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有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一个又一个时代就这么踏着琴钟瑟鼓的节拍,吟着平上去入的文辞来了又去,一段又一段文明便也在历史的洪流畔、时间的险峰间,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回声。

随着光阴逝去,诗词曲间渐渐有了分明的界限;《乐府》虽一路流传了下来,其曲谱却已如明日黄花,无处寻觅。再往后,绝大部分,词和曲也失去了旋律,只留下一个个尴尬的词曲牌与一段段美丽迷人依旧却倍显孤独的文字。每次读到它们,我在迷醉之余总有许多遗憾挥之不去——若是属于那段文明的诗歌不曾缺失,该有多好!只可惜时光无法回溯,诗已唱不得,所余唯有三叹;那个红牙拍板歌晓风残月、铁板琵琶唱大江东去的时代,毕竟已经远去了。

让人欣慰的是,在被城市与现代文明一再索取、轻视甚至淡忘的乡村,一些以诗为歌的音乐还以最古老、最真诚的形式,在黄土地之上口口相传。在所谓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活中,那些时代的回声虽然微弱却不至断绝,正以艰难的方式延续。

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仅仅是千百首音乐,还是一种与商业与躁动无关的以诗为歌的精神?我们到底遗忘了什么?仅仅是时代的回声,还是一种找寻历史的足迹并将其妥善保护的意识?纵使时间是种不可抗力,铭刻在巨石上的记忆总有一日会被它打磨殆尽,但总有一些东西可以也应当由心灵代代传承。

打开广播,那么多停顿不当发音不正的“古诗新唱”教人不忍一听。可不可以放慢脚步,放下利益,用真诚而美丽的心境找回那些时代的韵律?可不可以离开键盘,用笔和纸去写下走过千百年的汉字,谱写属于这个时代、这段历史的旋律?„„

篇5:叶圣陶杯作文竞赛获奖

篇一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激昂的队歌在耳边回响,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高举的队旗在眼中绽放,我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望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心中无比自豪。

能佩戴上红领巾,当上少先队员是我们小学生的最高荣誉,也是成为优秀小学生的最佳证明,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最好展示。

望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心中无比感动。

因为老师曾说过我们的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那些革命先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红领巾才那么鲜艳,艳过鲜血。

我们少先队员虽然不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是我们却要时刻铭记烈士们那种为人民祖国服务,敢于牺牲的精神。

望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心中无比激动。

我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所以我在学习上努力钻研,在道德行为上一丝不苟,在体育上努力锻炼身体,在劳动上身先士卒,在艺术上别出心裁,在知识上博览群书,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少先队员,要成为大家的榜样,先锋楷模,将来才能更好的为人民和祖国服务。

飘扬的红领巾哟!你真让我自豪啊!我为我能佩戴上你,为自己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感到由衷的自豪!!篇二 1 / 8 每当听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这首歌。

我总会激情澎湃,总会想起为了革命,为了祖国而牺牲的那一群先辈们来。

小的时候上一年级,我被第一批选入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时仿佛感受到为革命而牺牲的先烈们就在我面前。

我非常激动,心想:我现在已经当上少先队员了,我一定要为同学们服务,让胸前的红领巾更加灿烂。

小的时候我问妈妈:“妈妈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妈妈解释道:“我们现在能够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都是革命先辈们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换来的。

”这时我不由得把胸前的红领巾握得更紧了。

经过妈妈的讲解,回忆起以往看了的不少关于革命先辈电影,听了不少关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到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红领巾上所蕴含的意义: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无数为革命而牺牲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

现在我虽然是一名少先队员,但却没有真正展现出少先队员应有的优秀,因此,我暗暗立下一个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我要好好学习,努力进步。

长大以后照亮祖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让红领巾更鲜艳!篇三 当我看到红领巾的那一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我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当我摸着红领巾的那一刻,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必须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担负起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 2 / 8 少先队员必须以身作则,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记得那次,我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走在街上,倍感自豪。

突然,旁边一个老太太不知怎的,重重地摔在地上。

一个个路人从她的身边走开,却好像没看见似的。

我忍无可忍,冲了上去,但却又在离老太太三米远的地方,我停住了。

因为我想到了网络上热传的信息:老人摔倒扶不扶?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不扶!原因是哪个老人可能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把所有“罪”怪在扶他那个人的身上。

我犹豫了,一阵轻风飘过,胸前的红领巾被吹了起来,迎风飘扬。

看到红领巾的我想起了曾经的革命先烈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丝毫没有一点儿畏惧。

而我,有什么资格拒绝去帮助他人。

于是,我坚定地走向了那个老太太,将她扶了起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个老太太立马怪上了我:你,你把我撞倒了!赔钱!快点!感受到了老太太不讲道理的我十分疑惑,刚刚连站都站不起来的她怎么现在这么精神呢?太不讲道理了!这时,路过的人们也对我指指点点地说:“把老太太撞倒了,还想逃避!”渐渐地,眼眶已包不住晶莹的泪珠了,一颗一颗地滚了出来。

此刻,交警叔叔走了过来,我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他调了监控,不但还了我的清白,还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

这时,我低头看了看胸前的红领巾,明白了:作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该坚守原则,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是我胸前的荣誉;红领巾,是鼓励我前进的动力;红领巾,你是我心中的自豪、骄傲!篇四 3 / 8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每当这首耳熟能详之诗响起,我不禁地想起那渺小的被忽视的草。

草虽微不足道,但它有着生命之顽强,生生之不息。

草之顽强 草可以称之为“草之强”,它总那么顽强,那么生生不息。

不管经历狂风暴雨,还是遭遇烈火焚烧,只要被雨露一滋润,又会“春风吹又生”。

草都能如此顽强的活着,我觉得人不正需要一点这样的精神吗?此刻,草给予了我顽强之感。

草之美感 曾经有人说过:“我宁愿自己家里开着姹紫嫣红的俗花,也不愿意家里种着一片又一片枯燥无味的草。

”而我却恰恰相反。

古话说:“红花需要绿叶衬。

”而我觉得红花也得小草衬。

初春,漫山遍野的草绿油油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如果满山遍野只是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不光使人眼花缭乱,哪里还能感受到春的气息。

草富有生机,而不死板。

此刻,我觉得草是最美的。

草之魄力 草即使被风雨摧残,被大火焚烧,但它却顽强生长,不软弱,不自卑,永远那么坚强。

它不会抱怨什么,哪怕为牛羊做饲,也只是默默奉献,不求索取。

此刻,我觉得草有一种不可言喻的魄力。

它顽强,它生生不息,它不卑不亢,它坚持不懈!它让我知道:从现在开始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从现在开始勇敢地去面对生活,认真做事,认真做人!4 / 8 篇五 我们都是凡人,但我们又都如此不平凡。

总会有那么些平凡人去做一些令人感动的事,会做一些让人快乐的事,这种平凡让我从中领悟深刻的感受。

那就让我举一个事例吧!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坐公交车去东湖山公园玩,我们坐了几站,在其中一站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我心想: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吧。

可是,又怕别人说我挣表现,到底是让还是不让呢?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阿姨站了起来,她微笑着对老奶奶说:“阿姨,您来坐我这里。

”老奶奶摇了摇头,说“谢谢,不用了,我站着就行。

”可是,阿姨还是坚持要让座,老奶奶只好坐下了。

我正用佩服的目光盯着阿姨时,却发现这位阿姨一只手拉着扶手,别外一只手捂着肚子,原来阿姨生着病呀!生病了还让座位?看到这一幕。

心里暖暖,啊!人间自有真情在!同时也为自己没有让座而羞愧。

经过这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是真心帮助别人,不要管他人说你什么。

这也让我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深刻含义。

让我们这些平凡人都努力起来,去做更多不平凡的事吧!篇六 四川省德阳市实验小学校2018届3班:秦俪源指导老师:肖霞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一群胸前戴着鲜艳的飘扬的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自豪大声地唱着这首少先队队歌。

每当我看到这一幕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拿起自己胸前的红领巾,轻轻抚摸着„„每当我看到了这一幕时,就会情不不禁地想 5 / 8 起入队时一群哥哥姐姐为我们佩戴上红领巾,那一刻,我感受到无比自豪与荣誉。

从那以后,我明自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既然我是一个少先队员,那么就应该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主!记得有一天傍晚,我吃过晚饭出去散步,我慢慢地走着,十分悠然自得,一阵阵清凉的睌风拂过我的脸庞,凉意直上,清爽极了!忽然,远处的一位已经年过花甲的老奶奶被一块石头给绊着了,老奶奶皱起眉头,痛苦地呻吟道:“哎哟喂,我的老腰啊!”我刚想飞奔过去扶老奶奶起来,可脑子里又闪过一个念头:万一她是碰瓷的呢?怎么可能嘛,这么老的奶奶,也没必要为了骗钱而把自己摔一跤吧!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呢?老人心地不是都很善良吗?世界上这么多碰瓷的,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呢„„忽然,一阵风把我胸前的红领巾吹了起来,它那么鲜艳,它好像在说着什么,我明白了: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不管老奶奶是不是碰瓷的,我都应该去扶,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该有的基本素养啊!于是,我坚定地朝老奶奶奔去,把她扶了起来,老奶奶十分感激我,而我也为自己尽到少先队员的责任而自豪高兴!啊!红领巾,你是我少先队员的标志!啊,红领巾,你是我胸前的荣誉!啊,红领巾,你是我心中的自豪!篇七 爱,藏于生活的时时刻刻:爱,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温暖;爱,可以抚慰幼小的心灵;爱,可以让人们在困难中看到光明......一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爷爷,就给他让了座位,那位老爷爷满面笑容地坐下,他和蔼可亲地对我说:“你可真有爱心啊!”过 6 / 8 了一会儿老爷爷又转过来对我说:“现在很少有人主动让我们这些老人了。

”我只是微笑着不说话,因为觉得这是自己该做的。

下了车,我问妈妈:“帮助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吧?”妈妈说:“是啊,只要你自己有爱心,坚持帮助他人,就会拥有这种美德。

”听完,我陷入了沉思:爱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牵着爱心的手,世界就会变得十分美丽!如果说有爱心的人是一颗颗珍珠,那爱就是条金线;爱是一把大伞为老人遮风挡雨;爱是一棵大树为妇女遮阴;爱是一束光,为人们照亮......爱是美丽的,爱是有灵性的,让我们挖掘心灵的宝藏,让我们都用爱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篇八 每当我听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时,总会紧紧握住胸前的红领巾,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我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羡慕那些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第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时,我激动极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姐姐给我戴上那鲜艳的红领巾,我的心猛烈地一颤,我明白:这一刻,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当我入队后,每当看见胸前那飘扬的鲜艳红领巾,我常常会问老师:“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啊?”老师总会这样回答我:“因为它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是五星红旗的一角。

” 我听得半懂半疑,总是不太明白。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我 7 / 8 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新中国是革命烈士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既然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那么它也象征着革命烈士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精神。

因此,我总会戴着红领巾玩耍,戴着红领巾写字,戴着红领巾上课......红领巾是我的荣誉。

每当看到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我的胸前——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是多么幸运!多么自豪!多么光荣!!我要倍加珍惜。

上一篇:关于校园留宿保证书的下一篇:《悠悠楠溪江》阅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