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作文教案

2024-05-05

写读后感作文教案(共9篇)

篇1:写读后感作文教案

写读后感

训练目的1、培养阅读的习惯

2、锻炼阅读、理解、分析、提炼中心的综合能力

3、灵活运用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引-----析-------联------结 训练重难点

灵活运用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引-----析-------联------结 纠正复述和脱离原文的写法

作文类型

作文指导课

课时

两课时

训练过程

一、导入

读后感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要先“读”,而后“感”,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读后感的基本形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引------析------联-------结”,在写作过程中,又往往不局限于这个“常式”,可根据具情况灵活处理

二、出示话题、引导回忆

同学们最近读了那些书?看过那些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联系生活

同学们在阅读时产生了哪些想法?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想?

3、点拨感悟

同学们的想法,就是读后的感悟。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想,用不同的方法来想。下面一个个小组选一个问题,讨论一下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悟。

三、指导点拨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

其次,抓好感点。就要抓住自己感受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写读后感是要抓住所读文章的一两点生发开去,集中笔力,深刻、透彻的写出自己的认识,写出体会感受。

四、点拨练习

近十年来的学习生活几乎天天与书籍打交道。拿起你的笔,写你读书的故事,让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或者发表你对数的独特感悟、体验和见解,与同学们交流。

五、自由写作,写出感想

请以“读《谈读书》有感”“或读《谈读书》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600字。

六、师生共批

教师引导:有没有独到的观点;读的内容具体分析怎样;有没有联系实际;总结针对性强不强;语言准确不准确。

学生填写小小评论站

本文观点

具体材料

读的内容概括

分析的针对性怎样

七、自我评价

作文返回到个人处,修改并写自评,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

篇2:写读后感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写作导入: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下之意,多读书对写作大有好处。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其实,读书还能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读书,读完后没有任何印象,那书就白读了。所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要写下自己读书后的感悟,才能让每一本书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我们成长旅途中的路灯。

2、写作指导:

(1)什么是读后感?

(2)写作注意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其次,排好感点。

第三,选准感点。

第四,叙述要简。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2)如何写读后感?

A、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B、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C、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亲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3)、读后感的基本思路: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篇3:教案可以这样写

以下黑体字为《记住我》原文, 括号内为笔者批注。

记住我

(记住我什么呢?我的名字, 我的善举, 我的恩德, 我这个人?都不是, 记住的应该是我积极的精神, 我健康的思想, 我干净的心灵。因为希望记住的不是私人的名和利, 而是无边的“爱”, 是无微不至的“善良”, 是崇高的“奉献”, 所以作者坦然地用了简洁的祁使语气, 这是对读者诚恳地呼吁感召。)

(美) 罗伯特·泰斯特

这天终将来临 (落笔直达生命终点, 平实的陈述传达出平静超然的心态) ———在一所出生和死亡接踵而来 (“生”和“死”永远都是链接在一起的, 个体生命有时限, 但人类的生命却是生生不息, 绵绵不绝的) 的医院内, 我的身躯躺在一块洁白的床单上, 床单的四角整齐地塞在床垫里 (就像一个人一觉醒来后, 把一切都整理得干净清爽, 然后离开。这个细节描写衬托出了“我”面对死亡时的镇定、从容、坦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死亡景象是凌乱、肮脏、血腥的, 总之是恐怖丑陋的) 。在某一时刻, 医生将确诊我的大脑已经停止思维, 我的生命实际上已经到此结束。

当这一时刻来临时, 请不必在我身上装置起搏器, 人为地延长我的生命 (这里可以延伸出如下思考:科学技术是否等同于人类文明?如何合理定位科技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位置?科技的日益发达将导致人类对科技越来越依赖,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科技有无发展的终极目标, 为什么?科技将把人类引向何方?等等。会激活学生什么思考, 不可知, 有期待) 。请不要把这床叫做临终之床, 把它称为生命之床吧 (前面说了, “死”总链接着“生”, 所以不要叫“临终之床”。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花谢花开, 日落日升……想一想, 大自然还有多少从宏观到微观的“生”“死”相续的现象) 。请把我的躯体从这张生命之床上拿走, 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承上启下的一句。下面具体说怎样帮助他人)

把我的双眼献给一位从未见过一次日出 (以辉煌的“日出”代表自然之美) 、从未见过一张婴儿的小脸蛋 (以纯真的“赤子”代表人类之美) 或者从未见过一眼女人眼中流露出的爱情 (以炽热的“爱情”代表情感之美) 的人;把我的心脏献给一位心肌失能、心痛终日的人;把我的鲜血献给一位在车祸中幸免死亡的少年, 使他也许能看到自己的子孙尽情嬉戏;把我的肾脏献给一位依靠人造肾脏周复一周生存艰难的人。拿走我身上每一根骨头, 每一束肌肉, 每一丝纤维, 把这些统统拿尽, 丝毫不剩, 想方设法能使跛脚小孩重新行走自如。 (很适合朗读的一段。这一段适合饱含深情和爱意的朗诵, 读出奉献的快乐, 读出生命得以延续的幸福。这一段犹如戏剧的高潮, 宛如花开正盛, 恰是焰火当空, 那样璀璨华丽, 耀眼夺目。声情并茂的朗诵有着赤裸裸感人的力量, 它能第一时间引领学生走近文本, 走近作者的心灵, 高水平的朗诵是感知文本最简捷的途径。)

探究我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如有必要, 取出我的细胞, 让它们生长, 以便有朝一日一个哑儿能在棒球场上欢呼, 一位聋女能听到雨滴敲打窗子的声音 (漫溢出轻柔诗意的画面, 分享幸福, 传递温暖) 。

将我身上的其余一切燃成灰烬。将这些灰烬迎风散去, 化为肥料, 滋润百花。 (至此一切皆空, 赤条条来, 干净净去。我想到了盖茨的“裸捐”, 不给子女留分毫, 连人带钱助慈善)

如果你一定要埋葬一些东西, 就请埋葬我的缺点、我的胆怯和我对待同伴们的所有偏见吧。 (追求完美的人格)

把我的罪恶送给魔鬼, 把我的灵魂交付上帝。

如果万一你想记住我, 那么就请你用善良的言行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你帮助的人们吧, 假如你的所作所为无负我心, 我将与世长存。 (至此我们真正理解了“记住我”的含义。“万一你想记住我”已说明捐献者无意流芳百世, 一个连生命都可以坦然放下的人, 还有什么虚名不能放手?“我将与世长存”中的“我”已不是我这一个生命体, 而是象征了“奉献、关爱、助人为乐”等精神。)

篇4:“差生”作文从读后感写起

“我现在教初一,我的学生作文比较差,很想加强训练。除常规作文外,是叫他们写日记呢,还是写读后感?”问题提得很具体,有一定的限制性。我平时最怕老师提“怎么提高差生的作文水平”之类大而无边的问题。现在他的问题很具体,我就尽自己所能来回答,尽管匆遽之中我的回答未必称善。

“既然你的学生作文程度较低,那么还是写读书笔记为好。读和写结合起来,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如果叫学生写日记,必然叫他们观察生活,注意内心的体验,这当然是很好的作文训练之道,只是太难了,对于初一的孩子,尤其是作文能力较差的孩子,这种要求未必合适。

“作文实际上是一种转化过程,将外在的东西转为内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是一种触媒,在写作主体内心有初步审美投射和较为深刻体验的时候,进入他的视野,进入他的头脑,落于他的笔端,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这种外在的东西又可一分为二:一是现实生活之干事万象,包括亲身体验;二是间接感知的事物,包括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显然,第一种直接取材于生活的作文路数难了点,因为初中生毕竟是初中生,不是作家或文学爱好者,他们还不会从生活中截取最重要的‘片段’,找到最恰当的切入口,并用一根感情的或思想的红线将事例串联起来。或许有人说,生活处处有灵感,问题是灵感太多,学生反倒不知道抓住一丝灵感,踌躇之间,灵感忽奄逝去。

“第二种间接取材、间接感知,即通过阅读提取作文资源,又如何?这种作文资源易于获取,俯拾即是,不求诸邻。一方面,文章有如窗口,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而创设的一个窗口,能打开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观察面和接触面,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指示他们作定向的感受、思考、分析、揣摩;另一方面,作品提示了写作的范例,内中技巧、法则、机趣等无所不包,学生自可从中获取作文的感觉习惯、思路程序、言语模式等。

“道理虽说不难懂,但操作起来仍要费些心思,因为方向相同而路数不同,结果也会迥乎其异。具体到你这里,怎么开始做?建议先让学生读课文,以陌生的眼光、亲和的态度重读课文,可能会获得一些感想。如果差一点的学生,把老师在课堂上分析的或同学们讨论的心得体会用笔复述一遍,对他来说也不失为一篇成功习作,因为经过了他的思考、选择、组织,经过了他的运笔表述,有内容、不空泛。等到几度练习之后再进一步,读新课文,写新的难的阅读感想,或针对思想内容,或针对艺术特色来写。这就脱离了老师的‘扶持’而独立地理解、把握、解说文本了,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么一来。学生读课文更加深入细致了,老师上课也算是减轻负担了,能否算是读写结合的良好范例?

“若犹嫌不足,可以扩大眼界,让学生读课外读物,写心得体会,或模仿着搞点小创作。学生课外阅读应是限制与自由相结合。自由就是学生随意读,读什么和怎么读都由他自选;限制就是限定阅读的品种和文篇,以及阅读的方法。自由与限制两相结合,孰轻孰重由老师和学生自定。自由式阅读不说了,由学生随心随意去畅读;限制性阅读,可以由老师精选文篇,提示写读后感。老师精选的文篇应是经典的,适合特定学龄阅读的,能提升语文能力的,与课堂所学课文有这样那样关联的。

“借此机会我特别提示阅读古诗词要写赏析短文。现代中学生要积累(应说珍存)一定篇数的古诗文于腹箧中,以奠定一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基石。现在中考试题都有古诗词赏析,不要等到临考了才开始训练写赏析短文。写这种短文是有难度的,既要读懂原作的意思,又要会提取和升华,找到赏析的角度,把该说的话都大概说到。注意,是写短文,从轻巧易为开始起步;如果愿意多写几句、几段则更好。

“等写读后感练到一定程度了,可以辅以写生活感受。要提示学生:你的阅读能力强了,赏析水平高了,可以像那些文章作者一样,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描写生活,借助你从阅读鉴赏中习得的技巧,写出你更为满意的‘下海作文’——投入生活之大海所创写的作文。”

篇5:读后感教案怎么写

(一)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无从入手,不是照抄原文,就是漫无目的写些感受,总之没有章法,不得要领。因此特借本次作文的机会,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一些写读后感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要领,从而激发写作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题目分析:

1、内容

《读×××有感》习作要求学生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地,写一篇读后感。

2、题目

题目可以用“《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我与扬科比童年——《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3、要求

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写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什么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侧重点在“感”。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设计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个习作教学新理念:

1、重视学生准备读后感写作材料的过程。读好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和关键。

2、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要用范文来束缚学生。让学生自选内容,自读自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 3紧密结合习作例文让学生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忌空洞的说教。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不写空话、大话、套话。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音乐导入:听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们感觉舒服吗?其实如果你是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你就会发现,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件事、一本书常常会引发出我们许多的感想,把自己的这些体会、感想记录下来就叫做读后感。

2、出示读后感的定义。在这些感想中有的是学到的知识,有的是弄懂的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启发教育??能够及时地写下这些所思所感,既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怎样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

(二)问题讨论。

要想写好读后感,先要明白以下四个问题:

1、是否读过的每篇文章都能写读后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读的懂得文章能写读后感,而文章太深奥,读不懂就没有办法写读后感;文章读着有意思,激发了你的情感,是你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就能写读后感,而文章读着没有意思,就不能写读后感。

2、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读后感应该侧重在“感”字上。如果侧重于“读”,那么读后感就成了“读后抄”了。

3、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

引导学生用感来组词,明白读后感的“感”字是感受、感想、感动、感情、感悟,即获得的知识,明白的道理,情感的波动以及不同的见解等。

4、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

在讨论中让学生认识到:“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键的一环。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得把原文读好。走马观花得都,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让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三)结合例文,学习写法。

1、分析例文《一本叫人大开眼界的书》,让学生仔细读例文,并画出文中作者的感受,指名分节朗读,回答作者有什么“感”?

2、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一是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得深刻一些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的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选取感受最深的点去写。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不要面面俱到,要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

3、通过分析例文,让学生初步学会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

(1)紧扣原作。

这是写读后感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读后感与原作品的主要内容相违背,别人读了以后将不知所云。

(2)抒发真情。

读后感要有感而发,只有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读后感才生动感人,要避免空话、大话。

(3)联系实际。

写读后感应该选择具体事例,联系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一些人和事,这样写出的“感受和想法”,才让人信服。

(4)叙议结合。

包括先叙后议和夹叙夹议。不管是先叙后议,还是夹叙夹议,都要做到“叙得少,议得多”。

(四)选文读文,命题写作。

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读后最有收获体会、受益最多的读物作为阅读对象。

2、读好原文,选择感受最深的点。

篇6: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 陶鸿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总第28-29课时)

教学步骤:

一、精彩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 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例文引路

(一)例文评析: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一一读《傅雷家书》有感

(二)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三)佳作欣赏:叹为观止《红楼梦》

三、写作指导

(一)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二)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课文摘要):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三)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四)确定阅读材料,拟好题目。

某篇课文、某部名著或指定的某材料,是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确定后,要根据阅读的材料和感悟来拟题。题目可以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是概括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副标题是“——读《××》有感”;分两行,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读后感》《金钱重于亲情——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注意标题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五)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四、真题练兵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真题解说: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力求用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有关光武帝刘秀的历史记载,文字不多,内容却包含不少。如“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都是动笔之前“读”的好材料。而下文道出的故事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则明确地提出了几个方面很好的“感点”。基于此,阅读这则材料以后的作文就有了十足的“底气”了。当然,“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也“不要套作”,只要对上述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从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就行了。值得指出的是,联系实际时现实针对性要强,议论和抒情要言出心声,力避空喊口号。总之,写好这篇读后感,首先要进行独具匠心的构思,剪辑材料,选准感点,其次要注意有先声夺人的开头,有理有据的主体和意犹未尽的结尾。

五、写作实践

一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提示:

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二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三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篇7:《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

义宁镇第四小学 周晏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

2、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初步掌握写法;

3、运用所学写出一篇合格的读后感。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自主切题;

2、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3、掌握读后感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读后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难点:让学生找准“感点”、写出的读后感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PPT课件、《圆明园的毁灭》原文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轻松切题

师:同学们,你瞧!他们在图书馆做什么? 生:他们在图书馆借书、看书。

师:你看他们多认真啊!那你们平时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自己爱不释手的一本书、一个故事或者是百看不厌的一篇文章呢?

生:有。

师:谁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本书、一个故事或者一篇文章是什么呢?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1:我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是《xxxx》。它主要写xxxx的故事。生2: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古文《xxxx》。文章记叙了xxxx的事。……

师:同学们,读了这些书,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生1: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生2:我懂得了时光非常短暂,并且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今后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

生3:我学到了一些写作手法,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许多,真是下笔如有神啊!

……

师:老师觉得很欣慰!书依然是陪伴你们成长的最佳精神粮食!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当时有没有把这些读书的收获及时地记录下来呢?

生:没有。

5、师:不要紧!今天们就来认真的整理一下我们刚才交流的过程,然后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好不好?

生:好!

师:如果你们能把刚才所说的感受并联系你的实际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读后感了!(板书课题:读后感)

师:请同学生齐读课题。师: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生: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成了读后感。师:顾名思义,就是在读过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句话之后,把感悟到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内容联系实际写下来,就叫读后感。

【设计理念:谈话导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对读后感这一题材的习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学习写读后感做好知识铺垫。】

二、范文引路,了解写法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提出的习作要求来看看一篇关于《圆明园的毁灭》的读后感的范文是怎么写的,如果大家觉得这篇读后感写得好,就借鉴借鉴吧。(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设计理念:在这里,范文展示目的是通过学习,立足应用,鼓励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套用、活用范文文本的套路,让学生在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基本思路后,改善学困生的写作切入点和行文布局等困难问题;让学生获得读后感的感性体验,激励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多媒体出示默读要求)

1、作者读的是什么文章?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这篇课文给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带着问题开始读文……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相信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吧,谁来说说呢? 生1:作者读的是《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

生2:这篇课文主要写圆明园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浓缩了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但是,在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生3:读了这课文,可以看出作者对横行霸道的强盗充满着愤怒,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的惋惜。

师:同学们可真会读书啊!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篇读后感,想一想:哪些部分是写作者的“感”?这部分在文中写得怎么样?

生1:文章的3—5自然段都是写作者读后的内心感受与展开的联想,抒发对圆明园毁灭的愤怒和惋惜之情。

生2:这部分在文中写得很详细。

师:不错,写读后,“感”应该作为重点详细来写。(教师板书:感是重点 联系实际)那么,作者的这些感受是因何产生的呢?

生:是因为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师:也就是说,要写读书感受和收获,要先…… 生(接):要先读文章,读懂原文。(教师板书:读是基础 读懂原文)

师小结:是啊!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没有读的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潜心的读书,不能把书读透,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来。

【设计理念:让学生对读后感中的“读”和“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知道读后感重在一个“感”字上。】

师:同学们,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篇读后感的写作顺序呢?

生1:作者先介绍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并概括地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和收获。生2:接下来作者简单介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3:然后作者联系实际,具体写自己读后的收获,从中悟出的道理。(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

1、介绍自己读什么文章或书,并概括地写出自己的总体收获。

2、简单介绍文章或书的内容。

3、联系实际,具体写自己读后的感受,悟出的道理。

师:对!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有条理地写的。老师把这样的思路概括成了读后感“五步曲”:点——开篇点题引出感受。介——抓住感点介绍内。议——围绕感点展开议。联——围绕感点展开联。结——总结感受首尾呼应。

师:那么,文章写好了,该如何定题目呢?

生1:老师,这个我懂,可以以“读《 》有感”为题目。生2:老师,还可以以“《 》读后感”为题目。

生3:老师,还可以以“正标题——读《 》有感”为题目。

【设计理念:熟悉佳作的写作路子,并强调读后感正文内容主要写个人的感悟,强化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读后感的行文思路。】

师:同学们,好好想想,在写读后感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老师,我从这篇读后感得到启发,写读后感不是大篇幅的抄录原文,而是简单的概括主要内容,应以写读后的“感”为主。

生2:老师,我觉得写读后感也要写得有真情实感。所写的感想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样才能感动读者。

生3:我觉得还要独具一格,内容要新颖、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和感染读者。(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1、写读后感不是大篇幅抄录原文,而是简单的概括主要内容,应以写读后的“体会”为主。

2、要写得有真情实感。所写感想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样才能感动读者。

3、要写出独特的新鲜的感受,内容要新颖、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和感染读者。【设计理念:多媒体课件出示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奠定学生写读后感的基本技能。】

三、课外拓展,口头习作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都十分认真,收获也一定不少了!现在,请同学们观赏《妈妈,洗脚》图片,产生感想并口头生成读后感。

(多媒体出示《妈妈,洗脚》图片)请根据提示填空:

那天,我看到了一个公益广告画面。画面的内容是()这个画面让我联想到一件事()这个画面告诉人们()

师: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

生1:xx同学能把自己读书的收获详细的告诉我们。生2:xx同学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这点我觉得很好。

生3:他能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说,我觉得这点值得我学习。……

【设计理念:现学活用,让学生放飞想象,拓宽习作思路,确定写作要点。】

四、动笔成文,书面习作

师:好!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按照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想想你读过的作品中,那一篇最扣人心弦,把你构思好的话写成一篇读后感,写好后认真修改,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争取拿出最理想的习作来让大家分享你的成果。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读学者培根的这一句名言吧!(多媒体出示)

读书可以使人充实,而写下读后感更可以使人精准、明智。

五、板书设计

读后感 读是基础 读懂原文 感是重点 联系实际 读后感“五步曲”

点——开篇点题 引出感受。

介——抓住感点 介绍内容。

议——围绕感点 展开议论。

联——围绕感点 展开联想。

篇8:浅谈写教案

一、教案书写中的七个要素

教案书写的格式可以不同,但作为对教案最起码的基本要求,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教案的基本信息

通常包括课程名称、讲授课题、授课班级(专业工种)、教学方式、授课时间及设定的授课日期,应注意与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或教学进度表基本吻合。

2.授课方法

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具体手段,常用的有讲授、演示、实验、参观、习课题、自学讨论、检查测试等,或者是其相互的结合运用。

3.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指教师通过本课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德育、智育和能力等诸方面所能受到的教育和应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应掌握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必要的能力培养。(3)鲜明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唯物论,发扬爱国主义,反对崇洋媚外,做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统一。

4.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所谓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揭示课题本质的主要论点,构成了本课的基础内容。所谓关键,是指对顺利学习教材其他内容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技能。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左右融通的重要作用。所谓难点,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技能,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仔细考虑:(1)学生不易理解的,以往从未接触过的陌生概念。(2)学生容易混淆的,字义相近的名词概念。(3)学生难以从感性认识中领悟到的或不易接受吸收的新概念、新论点。需要指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备课的过程中仔细推敲。

5.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教具

指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题和本校实际而预先设计的,为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必须带进课程的教具、模具、仪器、仪表、图表等,它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教案中应注明其名称、规格、数量,以免失误。

6.教学进程

指本课的教学过程叙述。根据教学常规一般可归纳为四个阶段:(1)组织教学与旧课复习。它可以用“设问”的方式预先备下题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教学内容的复习和理解的程度;或对批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2)引入新课和新课教学。这是教案书的主要部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展开叙述。内容要求做到引人得体,过渡自然,注重启发,逐步深入,防止注入式教学。(3)巩固新课。它可以使教师用精辟的语言对全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在教案中事先“列问”而采用讨论的方式,发动学生自我总结;还可以通过恰当的举例,引导学生在消化新课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其分析、解题能力。(4)布置作业。作业设置要恰当,宜精不宜烂,防止布置脱离教学大纲的难题、偏题。

7.认真书写教学后记

前面所述六个部分的内容,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的过程中书写在案的内容,教学后记应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补写进教案里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日后改进教学,积累必要的资料。

二、注意备课中的五个重点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五个问题,并认真写入教案。

1.认真设计好开课的“导言”

教师在备课中,首先应考虑当教学进程启动后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新授的内容。“开场白”要善于选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给人以妙趣横生的新鲜感觉。其次要自然相关,与新授内容紧密相连,而且宜短不宜长,尽量做到开门见山,一语切题。

2.教学进程的安排要合理

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预先要有合理的时间安排,以确保课程的教学进度,而且还要善于抓住最佳时间完成。重点内容安排上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一环紧扣一环,切忌孤立赘述,生吞活剥。

3.基本概念的阐述一定要确保无误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十分认真地对待教材中新引入的各种名词、定义、定理等基本概念,不仅阐述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而且归纳要科学严谨,精辟鲜明,教师在备课时对基本概念要特别认真,要反复推敲,前后论证,经得起各种“反驳”,并毫不马虎地体现在教案上。切忌备课时不看各种参考资料,死啃教材不放,简单地凭教材平铺直叙。这一点对年轻教师尤为重要。

4.举例要恰当,演示要规范

课堂举例一定要精选。要选择趣味性和知识性均较强,并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实例进行讲解,事先慎重设例,应尽量在教材以外的参考资料中寻求更恰当的例题,而不必拘泥于教材上现成的示例。而教材上的示例,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掌握,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课堂上确要演示的例题,在教案的书写上应强调两点:

(1)重在阐明解题的分析思路,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即重在解题过程,而不缠于具体的计算结果。

(2)对于解题的整个演算过程,教师在教案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书写完整,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其目的是便于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的严格板书和演示,对学生的课外作业起到模仿示范的作用,有利于全班学生养成规范化解题的习惯。

5.事先做好简明的板书设计

讲课时需在黑板上对板书预先进行考虑和编排,提高教学进程的计划性和规范化程度。要防止教师讲课中临时靠“灵感”而随意板书,尤其对教学示图,教案上事先就要有准确清晰的设计,这样才不致给教学带来混乱。教案书写要工整并应注意“留空”,教案不仅要书写工整,严禁乱涂乱画,还要防止“满打满算”地把整张教案纸通篇写满。教师书写教案时,一定要在教案纸的一侧留出“空白”,一般约为整页的1/4,以备教学内容的补充或填写教学后记。

篇9:写读后感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例文引路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生命本身汲取知识。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吸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学习比做攀登奇山险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点进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蓝天的深处、希望的顶峰!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是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是知识给了她接受生命挑战的力量,使她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识使她产生了一种信仰:现实环境固然可怕,但人类应该抱持希望,不断奋斗。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或不敢想象未来的世界,每日懒懒地生活,懒懒地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间如流水飞逝,过去的日子不再重现,当我们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恋?是否值得纪念?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用知识点亮自己心中的灯,我相信,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光明!海伦,用她艰难却幸福快乐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一生是人类的奇迹,她的自传,使我汗颜,也使我警醒。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点评:这篇读后感构思巧妙,从海伦·凯勒身世谈起,告诉读者海伦·凯勒一生艰辛,但她敢于向命运挑战,对生活无比地热爱。接着,作者谈了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三、文题展示

1.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或推荐阅读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刚说完这句话,风把船吹翻了,两人都掉入水中。船夫喊到:“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3.你看过不少电影电视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四、写法指导

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的感触颇为丰富,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似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和认同。

总而言之,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感”是作文的重点。写读后感时,容易犯引述原文过多的毛病,写作时应注意避免。

五、范文欣赏

《骆驼祥子 》读后感

祥子是一个年轻力壮的车夫,他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他的理想是能拥有一辆洋车。三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可不幸的是,他用血汗钱换来的车,竟被乱兵抢走了,逃出来的他,到仁和车厂拉车,不幸再一次降临在他的头上,逼迫祥子结婚的虎妞死于难产,他的车又只好卖了来给虎妞办丧事,之后,小福子表示愿意和他一起过日子,可当祥子再去找小福子时,却发现小福子自杀了。为此,他们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完全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从上进沦落为坠落,开始吃喝嫖赌 无所不为,过上了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开如欺骗朋友,利用朋友,什么都做得出来。

我深深地为祥子感到悲哀,原来是如此阳光,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小伙子,为什么会沦落成这样?祥子生活的社会充满黑暗,人性因此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仇恨,也许有人会说,祥子是输给了自己,因为他目光太过短浅,但我却觉得,祥子更多的输给了社会。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是难免的,祥子吃尽了所有的苦,受尽了所有的累,可到最后却还是两手空空。因为社会是现实的,这个残酷,无情的社会总有一天会把所有热血少年逼上绝路。因此我们应明白,社会是无法随理想而改变的。

相反,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一切都靠自己,我们没有太多理由输给社会的了,所以,我们只有学习祥子刚开始的那股劲,战胜一切,才会成功!

《骆驼祥子 》读后感

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最近我又品味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祥子一贯要强和奋斗,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像他这样善良、正直的人,可就是得不到上天的疼爱„„好不容易买来的新车被抢、委曲求全地娶了自己并不爱的虎妞、卖车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自己喜欢的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后又自杀„„这些事,给了祥子一重重的打击,他本想用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但经过这些打击,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信心,自甘堕落,变得懒惰狡猾、极端自私,最后禁不住夏太太的诱惑,得了一身脏病,成为一堆行尸走肉。

对于祥子的悲剧,我感到万分同情。他本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其实他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了,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

其实,祥子之所以会有如此下场,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书中说:“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空了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可见当时的社会真能把人变成鬼!

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这样的“刺儿头”了。以他那样的奋斗、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正直,必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社会,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环境,好好地学习,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教导,将来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六、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完成读后感写作。

板书设计

适当引述

学写读后感力求深入

上一篇:高一小说作文1000字霸王狂想曲下一篇: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