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感谢信(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2024-05-17

抗震救灾感谢信(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通用4篇)

篇1:抗震救灾感谢信(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尊敬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各位领导及全体员工:

在全国哀悼日,大地呜咽、举国同悲之际,在卧龙人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解灾区人民之所难,做到灾区需要什么,你们就支援什么,及时给我们提供了最急需的抗灾设备—24KW、5KW柴(汽)油发电机各5台,全力以赴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你们躬身之行献出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一份支持,充分体现了你们对灾区人民的热忱关心和真诚关怀,卧龙全区干部职工感谢你们,5000多藏羌同胞感谢你们,你们的慷慨解囊,你们对卧龙人民的深情厚谊,在给予我们极大鼓舞的同时,增强了我们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深信,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无私援助,卧龙人民一定能够渡过阶段性难关,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健康是本,平安是福。再次感谢你们!衷心祝愿贵公司事业兴旺、蒸蒸日上,全体员工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范文网

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二00八年五月

篇2:抗震救灾感谢信(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一)系列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1.5月1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这说明在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时

()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

C.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

2.会议要求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卫生人员,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这体现了中央政府

()

①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重视人民解放军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

3.会议要求迅速组织力量,抓紧抢修受损的设施和设备,尽快恢复灾区的通路、通电、通信和供水。要严密监测地震灾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同时要科学组织救灾工作,防止造成新的伤亡。这说明政府在履行()

A.经济职能

B.政治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地震无情人有情,党心紧系万民心。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这体现了

()

A.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B.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中央号召,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试用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抗震救灾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我们要重视意识的力量,重视精神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重要思想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思想意识,是科学的理论,必将对汶川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系列二:胡锦涛总书记的“四个尽全力”及“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心系重灾区群众。16日到四川后,他就驱车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擂鼓镇胜利村,总书记动情地对乡亲们说:“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尽全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下一步还要尽全力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事实表明

()

A.维护阶级利益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

B.政党一旦掌握国家政权,就能为人民谋利益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党”

D.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之所以要做到“四个尽全力”,是因为

()

A.坚持“四个尽全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B.只有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人们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D.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先进阶级

3.我们忘不了总书记始终坚定有力的声音,始终给灾民打气,给救援人员打气,“要挺住”,“要坚强”,做到“四个尽全力”,这迸发出的真情与力量、展示的决心与信心,足以震撼天地、鼓舞人心。这表明

()

A.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B.意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要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必须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4.“四个尽全力”,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将救灾进行到底。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纷纷慷慨解囊、慷慨相助,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血献血,解放军来了,医疗队来了,志愿者来了,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救援队来了,还有不少无名英雄来了,源源不断的捐款与救灾物资来了。这一刻,我们不再只是伤心,不再只是流泪,爱心在涌动,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救灾出一份力。上述材料说明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③良好的社会道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5.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要求,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卫生人员,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为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中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同志任总指挥,李克强、回良玉同志任副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

材料二

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问题彰显了什么样的执政理念?

(2)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汶川抗震救灾问题。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1)“以人为本”(或“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重视抗震救灾问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②国家具有政治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抗震救灾问题,体现了政府全面履行国家职能,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汶川抗震救灾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

系列三:震中深处温总理

1.令世界动容的中国总理温家宝,这位66岁的“平民总理”,又一次受命前驱充任抗震救灾“急先锋”。他于地震灾害发生不到半小时即启程乘专机赶往灾区——中国速度让世界惊叹。总理的行动对这次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本原因是()

A.他的行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他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他的行动

C.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D.他具有崇高的理想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总理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以此表达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今天面对重大灾难,他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坚强行动表达“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下列能体现出总理精神的诗句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总理躬亲一线也让海内外同胞看到:面对灾难的沉重考验,榜样、勇气和信心是何等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就是在这些磨难中走向成熟、走向伟大的吗?总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自觉地融入到抗震救灾斗争的艰巨事业中,这表明

()

A.个人与社会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B.个人理想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C.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可能从自身得到说明

D.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同等重要

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5月15日晚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时说,抗震救灾工作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因此,我们必须

()

①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②抓住当前工作的重点

③重视局部的作用

④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④

B.①②③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用心

爱心C.②③④

篇3:抗震救灾感谢信(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灾情就是命令!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所有记者倾巢而出, 所有电视新闻采编播设备超负荷运转, 空前的电视新闻直播由此开始……

四川广电集团记者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第一时间到达震中地区;第一个发回并播出关于地震灾情的图像新闻;第一个……新闻记者编辑队伍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地震发生后的好几天时间里, 全国电视台、甚至全球电视台关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电视新闻几乎全部来源于四川卫视 (SCTV) , 几乎全部由四川电视台传出。四川卫视史无前例地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5月12日18:00, 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卫视频道开始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新闻直播, 到12日晚24:00, 完成6档1小时13分的新闻直播, 并取消了所有其他节目包括广告的播出, 除新闻资讯频道自有的抗震救灾报道外, 四川电视台所有地面频道与卫视频道并机直播。规模空前的新闻直播从此开始:

5月1 3日0:0 0:00~24:00:00, 直播新闻14档, 总长7小时02分57秒;

●5月1 4日0:0 0:00~24:00:00, 直播新闻12档, 总长8小时47分28秒;

……

●5月30日0:00:00~24:00:00, 直播新闻8档, 总长9小时20分28秒;

截至6月11日24:00:00, 新闻总直播量230小时24分钟, 平均每天直播7.7小时;总直播档次261档, 平均每天8.7档;直播时间最长日是5月23日, 达9小时40分钟;直播档次最多日是5月13日, 达14档。这当中, 没有一秒钟的其他节目, 甚至没有一秒钟的广告!

这组数据是空前的。它是四川广电集团全体人员在新闻传媒特殊工作岗位上一起“抗震救灾”的工作体现, 是各中心、各频道、各部门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 再到一起集团作战的团结力量的体现, 是不分工种、不分前方后方完美统一合作的体现。

一新闻的前期采访技术方案

“5·12汶川特大地震”事发突然、情况紧急, 四川电视台所有记者、凡是能用的设备都倾巢而出。再加上中央电视台约180名记者、其他省市电视台无数记者的陆续加入, 形成了一支特殊的“抗震救灾”电视新闻媒体队伍。他们一直活跃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第一线, 忠实地记录下这一段珍贵的“抗震救灾”历史。

这支上千人的电视媒体队伍, 一方面大大加强了四川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也大大加重了电视技术支持后援的压力。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空降”记者并未带来足够的设备, 尤其是后期编辑设备和节目传输设备。这个时期的四川电视台, 既是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又是众多外台记者编辑的大后方, 四川电视台的人员、设备都承担了空前的压力,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 尽全力满足四川台及中央台、其他兄弟台的各种新闻采访、编辑制作以及节目传送的设备、技术需求。

1. 前期采访用摄像机配置

●松下DVCPRO 25M、50M磁带机系列D800、D910、D908、D815等;

●索尼DVCAM磁带机系列, 如DSR-190、DSR-170、DSR-600等;

●松下P2系列, 如200、203、500、700、900等。

一句话, 凡是能用的设备, 全部上前线。

2. 不同摄像机的使用体会

在“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期间, 客观自然条件相当恶劣,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 余震不断。

松下、索尼的磁带机均表现正常。记者因为客观原因限制, 会主动选择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功耗低、照度要求低的手持式摄像机, 以便节省体力用于采访。记者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图像、声音等素材的采集。在这种危急时期, 技术质量是被记者放在第二位的。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 尘土较重, 再加上人员、设备均超负荷运转, 磁带机相对于卡式存储的P2机而言, 其高故障率的缺点越来越显现。而P2机的技术先进性在这种特殊时期显得非常突出, 机器性能相当稳定, 没有发生一起素材丢失或无法读取的故障。尤其是松下的P2 AG-HVX200MC (或者203) 手持式摄像机, 它小巧方便、技术质量相对较高, 非常适合这种特殊状态下的新闻前期采访。

对P2设备的熟练、充分应用, 得益于四川电视台从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两会报道中试用P2前期设备, 直到2008年3月全国两会报道中全面使用P2设备, 充分积累了应用经验。

此次“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中, 四川电视台共使用P2不同型号的摄像机约30台, 这些摄像机成为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的主力前期设备。直到现在, 它们全部处于高负荷无故障工作状态。

二新闻素材、节目和现场直播新闻的传输技术方案

1. 卫星传送

四川电视台的两辆自有移动卫星车在此次“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承担了大量节目素材传送任务和多次现场直播的任务。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 温家宝总理抵达四川, 并到达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四川电视台卫星车一直跟随, 并于当日18:40左右通过卫星向中央电视台传送温总理在地震重灾区前线指挥抗震救灾、看望受灾群众的新闻素材, 该新闻随即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向全球播发。5月15日, 温总理视察青川灾区, 还亲自登上SCTV的卫星车, 看望慰问了SCTV的前方记者和技术人员。

“抗震救灾”期间, 先后还有北京诺达卫星公司的卫星传送车、云南电视台的卫星传送飞行箱、中国电信卫星传送车等加入到支援SCTV的行列中来。

2. 互联网络传送

由于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属山区地带, 在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交通都难以恢复。因此, 卫星车的使用受到很大局限。这时, 新闻素材节目传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逐渐得到恢复的中国电信宽带网络, 或者中国卫通网络等。

这当中, 四川电视台和阿坝电视台分布于汶川、映秀、黑水、茂县等地的记者, 全部的新闻传送都依赖互联网络完成, 他们在交通中断、或者交通极其不便的大山中向外界传出了大量发生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新闻及素材。四川电视台赴重灾区记者也主要通过互联网完成新闻传送。

这种情况下, P2摄像机与支持P2功能的移动笔记本非编的完美配合成为了这种新闻传送的技术支撑 (如图1所示) 。而其他磁带机需要通过1394口或者视音频转换盒来完成与移动笔记本非编的结合, 最终实现视音频信号文件化, 以便于互联网传输。虽说理论可行, 但这些视音频转换盒、或者摄像机直接1 3 9 4口输出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大大低于PCMCIA卡槽对P2卡的稳定支持。而且采用P2摄像机作为读卡器, 经USB2.0连接笔记本移动非编, 这样稳定性更高, 几乎没有发生过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互联网节目文件传送方式主要依靠FTP方式, 也采用QQ文件传送等方式。总的说来, FTP方式更稳定、快捷、管理方便, 但如果疏于FTP服务器的管理, 或者FTP服务器所在的内网发生网络故障, 后果是很严重的。

3. 海事卫星网络传送

海事卫星电话 (见图2) 具备全天候、无死点、全球覆盖等诸多优点, 特别适合在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 其他通讯全部中断的情况。

四川电视台购置了两部海事卫星电话, 分别配给新闻中心和新闻资讯频道, 已经多次在电话连线直播中大显身手 (其传输流程见图3) 。我们也成功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完成新闻节目文件的传送, 其共享带宽最高可以达到432Kbps, 在没有架设专线的情况下, 独享带宽可以达到240 Kbps, 虽然其有传输速度慢、费用奇高的缺点, 但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 海事卫星电话通道对于新闻而言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添加必要的视音频编解码设备和专线传输网络的前提下, 海事卫星还可以用于特殊情况下, 对技术质量要求不高而对内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新闻作现场直播。连接原理图如图4所示。

4. 广电网络SDH光纤传送

这是广电领域最常见又非常稳定可靠的视音频节目传送渠道。虽然发生了“5·12特大地震”以及随后上万次的余震, SDH广电光纤网络毫发无损, 包括处于重灾区的阿坝、广元、绵阳、德阳和成都。在这次“抗震救灾”新闻传送中, SDH广电光纤网络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大部分的新闻传送任务, 功高至伟。

四川现有分布于市州电视台的新闻传送通道, 还有与国干SDH链路相通的新闻传送通道, 可实现市州电视台新闻传送至四川台新闻收录, 通过转码迁移或者录像带再上载、入新闻非编网完成市州新闻素材到四川台的上传;经四川台编辑的内容处理后, 包括四川电视台和市州台新闻在内的新闻素材和节目需经过单独的数字编码器编码, 节目信号直接进入到SDH国干网新闻传送至中国有线总控再到中央电视台地方部新闻收录。SCTV新闻素材节目收、传流程图见图5。

在“5·12”之前, 四川省内的市州电视台的新闻传送在四川电视台内线路上不能直接倒换到中央台的新闻传送。抗震救灾新闻报道期间, 中央电视台“空降”约180名记者, 分布在灾区的各个地方。

由于中央电视台早期并未为自己的前方记者提供移动卫星传送设备, 前方记者采集到的大量新闻素材的传送几乎全部依赖于四川台的新闻传送通道 (包括卫星车传送) , 特别是位于广元、绵阳、德阳附近的中央台记者, 更是视四川台新闻传送通道为自己的生命线。为了更好地为中央台记者服务, 更是为了及时传送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的需要, 提高新闻传送的时效性, SCTV的新闻收录和传送在保证原有市州新闻接收、中央台新闻传送功能的前提下, 将市州新闻接收和央视新闻传送通过一台16×1的数字切换器来实现, 极大地方便了在广元、绵阳、德阳附近的中央台记者。图5中虚线框内设备为新增设备。这台数字切换器还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传送信号源的选择, 如市州台上传新闻解码器输出、四川台新闻网非编输出、各种规格格式的数字录像机输出。这一传送模式得到中央台记者和四川台上传编辑的普遍认可, 也同时提供给许多其他省台记者传送新闻使用。

在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初期, 由于每天新闻传送量巨大, 原有新闻传送通道即使每天24小时工作, 依然不能完成新闻传送任务。在四川台总控、四川省网总控、中国有线总控的协调下, 紧急调用原宁波电视台新闻上传通道, 作为四川台上传新闻的第二个24小时传送通道, 其信号源的节目内容全部在新闻传送机房通过模拟矩阵完成调度。

5. 微波传送

SCTV现有两台数字移动微波传输车, 新闻直播电视信号经总控接收后, 直接调入新闻直播演播室供新闻直播使用。

目前微波信号可实现成都市三环范围内99%的覆盖。对发生在成都市三环范围内的新闻事件, 如抗震救灾物资分发、灾民安置、伤员转运抢救等新闻, 大多采用微波传输方式进行新闻直播。

篇4:抗震救灾感谢信(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你们辛苦了!

四川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共克时艰,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全力以赴地支援地震灾区。在国家遭此危难之时,您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主动请缨、紧急行动,志愿参加红十字会救灾募捐、为捐赠者服务等工作,不怕疲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抗震救灾募捐作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江西人民情系灾区、心系灾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示了当代红十字志愿者精神风貌。值此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佳节之际,江西省红十字会向您表示节日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灾害,共建美好家园。

上一篇:医院药品储存及管理论文下一篇:学位论文写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