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图书馆

2024-05-06

我心中的图书馆(共14篇)

篇1:我心中的图书馆

我心中的图书馆

转眼之间,两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感到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微微感受到一些紧迫感。过去将近两年,在这个平静的校园,除了平时的课程,参加的活动,大多数时间还是跑到那个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图书馆,沉醉在其中。

还记得刚来大学,那会儿进不了图书馆,心里对图书馆的神秘感更加浓厚,后来当我们学生卡发了之后,走进了图书馆,那种兴奋溢于言表,身处在这充满墨香的书海里,一种庄严、高雅和神圣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图书馆:这里是读者的天堂,学者的金矿,智者的乐园;它为每个人打开了认知世界的窗口,它为每个人造就了放飞梦想的翅膀,它为每个人开辟了精神翱翔的天堂。或许,我们内心底处有那么一首歌谣,希望在嘈杂不安的世界保持宁静;或许,我的精神世界子有那么一块美丽的家园,希望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纯真;或许,我的思想深处有那么一片天空,希望在纷乱扰攘的世界保持安详,而图书馆正是那首歌谣,那块家园,那片天空。

如今咋们学校正在建设新图书馆,当然,既然新就得新的有个样子,所以应该在我们现有图书馆的设计管理各方面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下是我所提出的一些想法:

首先,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必须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及时、准确、有效地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知识,里面必须有各种专业的最新书籍,必须跟的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不能是那些陈年老书,尽可能的上最新版本的书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不断补充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随时代前行。

其次,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交换、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就图书馆的发展来说,要跟上信息科技的快速进步,必须要添加一些学习场所,像自习室或座位,而这些咱旧图书馆就比较少,使之能成为一个持续性学习的场所。你想,你在自习之余随便翻一些好书,比你专门跑到图书馆去借的来的快吧。

另外,图书馆也要有快捷的信息采集和信息交流渠道,并能不断地发现新知识与新技术,为读者提供知识导向,为学生提供科技支持与服务。近年来,由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

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型信息服务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新型技术运用到图书查阅中,所以,图书馆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和手段,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导向服务。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互补的混合体,数字图书馆就是我们现在的电子阅览室,这个咋们学校还做得可以。而传统图书馆则不太好,我们可以多增加一些在校园网上可以查阅图书的功能,多增加一些查阅图书的机器,而且要易于操作,咱们现在的图书馆一共有四个机子勉强可以查,而且操作起来不方便,这个希望在咋们新的图书馆里有所改善。

这几点就是比较大的方面,还有一些小地方也可以做到更加人性化,像做个什么平台什么的可以让学生喜欢读的书,而图书馆没有的写在上面,以便图书馆添加;像图书定位;还有好的阅读环境这些等等。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万物生机,天空挂着片片白云,淘气的风儿也放缓了它欢快的脚步,我微风拂面,走进新建的图书馆,每个人都心如止水,畅想在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我们都一样,没有什么学姐、学长,没有什么学生会干部、主席,有的只是每一位虔诚的读者。在这里,我们可以饱览人类文化经典,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曲折。在这里,可以借鉴古今治学之道,在厚重的史书里找到民族兴衰成败的规律。在这里,汲取当代科技精华,丰富各种社会技能,提高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图书馆,她会使我们变得睿智深邃,变得丰厚广博,变得庄重深刻;会使我们拥有一种睿致淡泊的人生格调,会使我们的心灵会变得宁静澄澈,会使我们生命里充满幸福阳光。她会使我们生命更有价值,生活更有意义,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象牙塔,我心目中的图书馆。

冯文杰

12230313

电信学院

电气三班

***

篇2:我心中的图书馆

有一个地方,让我步入诗的殿堂,让我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我在楚辞中感受历史的无奈,在唐诗中寻找社会的变迁,在宋词中梦回缤纷的四季,在元曲中领略诗人的风采。我体会楚辞的押韵,唐诗的工整,宋词的飘逸,汉赋的潇洒,元曲的灵秀。我喜欢纳兰词的清单质朴,李煜词的苍凉沉郁,温词的音律和谐,少游词的清绵婉约,苏轼词的豪放豁达。我感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悠然,江南的春色;我感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萧瑟,李璟笔下的秋季;我感到“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的美丽,少游的夏天;我感到“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悠闲,李煜笔下的冬季。穿梭在四季之间,游曳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中,是何等的潇洒。

图书馆,我的第二课堂。漫步在图书馆的园林中,如同感受到春的气息。走进图书馆就如同在心灵里酿下了一壶美酒。让我走进他人的世界,感受他人的爱与恨,无奈于感伤。在陆游故居,我听见他的声声叹息,那是对国家的失望,是对爱情的无奈,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字字叮嘱,蕴藏了多少爱国情节,一句“春如旧,人空瘦,泪甘醇痕红浥鲛绡透”,声声叹息,潜藏着多少年的念念不忘;在苏东坡纪念馆,我看见他的句句豪迈,是对世事的看淡,是对未来的期盼,一句“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点点无意,是怎样的淡定心情,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丝丝希望,是怎样的漫长企盼;在岳飞墓,我感到了他的点点心酸,是对命运的不甘,是对百姓的不忘,一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漫漫感伤,是多么的苍凉,一句“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句句坚毅,是多么的豪壮。爱恨交织,国耻、家亡,多少历史人物的辛酸,多少历史人物的无奈被我所读到,被我所感到。

图书馆,我的第二课堂。给我们互相交流的空间,学会互相学习。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我们相互间,交流着,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茶的历史,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是对茶的来源的关心,亦是对中国历史的关心;在中国印学博物馆,我们相互间,讲述着,自己所听说过的,关于印学的秘密,参杂着中国四大发明的故事,是对印学的发明的好奇,亦是对四大发明的好奇;在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我们相互间,描述着,自己所钟爱的,心中的水乡,留有梦的余味,是对江南的赞美,亦是对家乡的热爱......图书馆,我的第二课堂。给我们发展兴趣的时间,走进历史,懂得惜时。我们走过历史的长河,欣赏“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感人,体会“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的精彩,聆听“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的寂寞,感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自甘淡薄„„漫步在历史的岸边,我为历史而伤感,更有一种,日升日落,时光荏苒的感觉。

图书馆,我的第二课堂。我在这个书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尽情享受着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在这座幽静的小楼里,我听着《雷雨》阵阵,审视着拉车的《骆驼祥子》,在《红楼梦》里品味着《家》的含义。我还有幸认识了《基督山伯爵》和《包法利夫人》,听巴尔扎克老人讲《高老头》的《幻灭》,虽然我也有《少年维特之烦恼》,但我更懂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一切一切的拥有,让我欢欣,让我振奋。在你的世界里我寻找到了森林、草原、绿叶、鲜花,只有它们,才会让我的家园百鸟争鸣、百花齐放、四季飘香。在你的世界里我找到了我拓荒的铲土机、挖掘机,只有它们,我荒芜的人生才显现出无限生机。在你的世界里我寻找到了人生前进的美好境界,时代发展的闪光亮点,生命存在的真正涵义,天下为公的无私胸怀和普照人间的阳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到光阴的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少不了光阴的脚步,只是,想问,是否能为我们的青春留下更多的回忆?也许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每一秒钟的时间,让它更加充实,那么光阴就将会为我们的精彩课余生活而驻足。

图书馆,我心中的图书馆,我的第二课堂,让我有了我自己的世界,一个精彩的世界,一个永不寂寞的世界,一个可以于光阴同行的世界!

我心中的图书馆

在故乡的一个古老四合院里,一栋平平常常的二层小楼,那便是小城唯一的图书馆。在那里,我度过了多少多愁善感的青葱岁月;在那里,让我终其一身矢志不渝,与书为伴,永不相弃。成年后,又有幸成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是先天的宿命,或是后天的因缘,不觉中我与图书馆结下了难解的情缘。爱阅读,对文字特别敏感的我,可能天生就属于图书馆,属于这书香萦栋的事业。

我爱我们的图书馆,但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目前图书馆还有一些让人不能释怀的地方。好在,一切都可以改进,明天会更好,借着重建新馆的春风,我来畅谈一下我心中的理想图书馆。

首先,我心中的图书馆,应是外观大方、富有艺术品位,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艺术品,不会随岁月流逝而黯然失色。建筑的外围应是一片绿化带,最好树水相依。这样,白天蓝天映绿树,白云绕房舍;夜晚,灯光,星光倒映着水面折射出璀璨的光芒。这样的设计还有一大优点:既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又能阻隔噪音。一进入整栋建筑,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她既典雅隽永,又富有独特的文化韵味,书卷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她的外观造型、功能设计、装饰格调、设施布局等方面都应独具匠心,使图书馆蕴涵的文化韵味得到酣畅淋漓地展现,成为读者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精神家园。在具体的设施上,它应有各出入口的保安监测电视系统。智能化照明及供水设施,变频变风量中央空调及加湿器,在为读者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节能的要求。在各文献储藏室及各阅览室的屋顶,墙面上还应安置紫外线消毒灯管,做好消毒工作,给读者健康以更好的保障。高标准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以及兼顾时间和人流的聚集与疏散的通道设计,消除了读者的安全隐患。另外,有线、无线网络系统,电动密集书架,大型电子显示屏。这一系列技术设备的应用,更是为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在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无论是从外在的建筑物色彩,空间采光及具体到一个标识,一面橱窗的陈列展示,还是从家具、灯饰及盆景等饰品的选购上,都应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尊重读者的需求。充分考虑读者的意愿与习惯,努力营造一个富有亲和力的,让读者舒心的人性化环境。

在为读者创造宽敞、明亮的读书环境的同时,还应置文化休闲功能于其中。报告厅、展览台、多媒体欣赏室、会议室、研究室、休息室、员工更衣室、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这样既可为读者提供培训、学术会议、展览展示等多种服务,又能提供人文关怀。最好在每一楼层设有咖啡厅、宽敞舒适的休闲沙发、自动饮水装置等,为读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场所。这虽不同与常态下肃然安静的阅览室,但也是另一种学习空间——培养社会交际能力。这也应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我心目中的一个好图书馆,不仅取决于图书馆建筑和内部设施布局等静态因素,更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随着数字化资源载体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形式,智能化管理方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工作人员面临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需要。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意识,热情友善的服务态度。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图书馆员工不仅要成为信息的组织者,更要是知识的导航员,社会文化的传承者。为弘扬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精神,提升知识素养,引领读者捕捉信息,接受文明熏陶,创造一个适应时代需求蓬勃向上,充满学习氛围,蕴含无穷文化魅力的图书馆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个好的图书馆,决策者的领导艺术也是功不可没的。注重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主客观因素,关心和尊重员工,设法满足员工的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集体,实现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图书馆整体目标的一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时期的图书馆不仅要有足够的交流空间及意蕴深刻的人文意境,更要有一个结构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管理科学、服务到位、读者满意的新型图书馆,来彰显江苏大学图书馆独特的魅力。这就是我心中的图书馆!这一切不是梦,而是可以实现的蓝图,我们共同期待着!

如果你走进图书馆,置身于这充满墨得的书海里,一种庄严,高雅和神圣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里是读者的天堂,学者的金矿,智者的金矿,睿者的乐园。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图书馆为每个人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窗口,引导人们寻求知识,拓宽视野,成就事业,图书馆为每人造就了放飞梦想的翅膀,让人们的精神有了自由翱翔的地方。

或许,我们的心灵深处有这么一首美丽的童谣,希望在纷乱扰攘,嘈杂不安的民办中依然保有一份主灵气宁静,或许,我们的灵魂世界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家园,希望在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依然存留一个纯真的梦想;或许,我们的思想内部有这么一颗智慧的种子,希望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宇宙里依然固守一块精神的土嚷……而图书馆,恰恰给我了我们营造这种氛围的可能。

灵魂可以在此休憩。走进图书馆。我的灵魂才有一个自由徜徉的园地,一个存在于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走进图书馆,她让我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仿佛在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雨露阳光一样,无法割舍,无法抛弃。

图书馆很大,个人却很渺小,白色的桌椅,层次分明的书架,在图书馆你就会发现,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所有人生精华和智慧已浓缩在一本本书里。如果说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那么读者只是大海中的一条小鱼,自由自在的在浩瀚的大海中恣意遨游,尽情领略知识世界的名山香水,给我们增添了无尽的启迪和无穷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可以饱览人类文化经典,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曲折,以及人生的短暂和甘苦。可以借鉴古今詀学之道,在厚厚的史书里找到发族兴衰成败的规律,汲取当代科技精华,丰富各种社会技能,达到提高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完善自我,强化社会角色的目的。在这里,她会使我们变得睿智和深遂,变得广博和丰厚,会使我们有一种超越红尘的大气和洒脱,会使我们拥有一种雅致淡泊的人生格调,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宁静澄澈。在这里,她让我们的生命里充满了阳光,生活充满了幸福,她会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生活更有意义。

在图书馆你会常常看到很多老师把凝聚着自己心血,辛勤写作出版的图书和珍藏的书籍和浓浓眷恋,也承载着他们对莘莘学子好一份份殷切期望,无么的帮助。他们都与图书馆结下了深远的情结。

同样,在不经意时,会遇到许多学长学姐。他们或者来校出差,或者是来访亲拜友,或者是来同学聚会……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图书馆参观访问摄影留念,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当他们说起当年在图书馆的那些点点滴滴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时,仿佛时光倒流,岁月重现。在他们心里流淌着对图书馆那种依恋不已的浓浓情感,因为在这里他们曾经留下了青春的脚印,留下了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梦想,他们奋斗,图书馆见证了他们的成长的过程。所以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身在何处,就算他们在天涯海角,回头,魂牵梦萦的还是他们起步的地方,那是他们永远难忘的岁月。在他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都永远铭记着对图书馆的感怀之情。那些生命中定格的画面,竟是如此美丽。而那份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珍藏在他们心里,伴随着他们度过精彩的人生旅程。

穿越时空的隧道,图书馆在历史的长河里,曾经养充和滋润了古今中外无数个成功者,他们都充分利用图书馆博览群书,从图书馆藏书中受益,而成为知识渊博的杰出人物,他们都与图书馆结下过不解之缘。据我所知,老子李耳就曾任周朝史官(图书馆馆长),后来骑青牛出关修道时,被关令尹喜盛情留驻,请其着书,这才有了名垂千古的洋洋五千言,九九八十一章的《老子道德经》这部书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近三千年,而今仍方兴未艾。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留下了永恒的脚印,参考大量书籍完成了名着《资本论》。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这与他青年时代在长沙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边工作边学习是分不开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喜欢在图书馆阅读的人,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滋养,熏陶和启迪,是图书馆造就了他们。

掩卷长思,当我们回首那些曾经在图书馆留下过足迹,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们,我感吧于图书馆的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熏陶出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从而造福于社会。他们与图书馆结下了深远的情缘,将伴随和影响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他们不朽的精神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能在这里学习,真是一种荣耀和幸福,图书馆已融入了我的生命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时光如何飞逝,它都是我心灵休憩的港湾和永远的圣地。图书馆——我爱您,我会与你紧紧相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篇3:我心中的荆轲

战国,那是个充满死亡和黑暗斗争的时代,当所向披靡的秦国大军,濒临易水之时,荆轲的出现无疑绐整个燕国带来希望。而此时,燕国的灭亡已经注定。燕太子丹的优柔寡断和秦武阳的外强中干,荆轲比谁都清楚,所以刺杀计划的失败,也就早已注定。失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转身,是诸士动人的悲曲和一脸憔悴,哀伤的面容。心中杀气升腾,嬴政、嬴政、死啊!跃上马车,驶向强秦,终已不顾。秦王殿上冲天而起的血光。

在中国古代,有无数英雄侠士,有季布有张良甚至是诸葛亮和曹操,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取得的成就是荆轲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但在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假想,就是把他们放到荆轲的位置,他们是否也能像荆轲那样死得义无反顾。

篇4:我心中的图书馆

毋庸置疑,《猫》寄寓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文中的三只猫的种种不幸遭遇 ——或“死亡”,或“失踪”,正是当时社会现实中千百万弱小者悲惨命运的象征。同样,文中弥漫着阴郁的氛围,也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

文中着力写到的三只猫,不论是刚来时如何如何,还是后来怎样怎样,始终凝聚着作者的情思。

第一只猫是三妹的宠物。它“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三妹和它玩耍甚欢。同时,它的存在也让我可以“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从而在“心灵上感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充实了许多。以至于它的“活泼”、乃至后来身体的“消瘦”、“不肯吃东西”、毛的“污涩”等,一直牵着三妹和我的心:“我们都很替它忧郁”。后来它还是在我们的关注中死了,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受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此处,看似平淡地叙写了一只普通小猫的生与死,文字中却真实地流露出作者对旧时代像这只小猫一样的普通人命运的凄婉的伤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爱怜。

第二只猫是全家的宠物。它“更有趣”、“更活泼”,还“会爬树”、会捉蝴蝶、会捉老鼠,尤其与第一只猫不同的是:“一点儿也不怕陌生人”。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查问个好几次”。三妹常“指它笑着骂”,更是我“饭后的娱乐”。可是,第二只猫终于在大家的关心、关注中失踪了。第二只猫的失踪牵动大家的心,三妹“慌忙跑下楼来”,“家里人都忙乱的在寻找”,“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后来听说“隔壁周家的丫头”看到猫被人捉去却不闻不问不阻止,实在是太冷漠。捉猫的人更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快乐而不顾别人的伤痛。当被证实失踪时,我“怅然地、愤恨地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并且“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在这里,第二只猫的亡失,更多地寄寓着作者对当时社会世态的讥讽。

第三只猫的到来完全是出于一个巧合,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惜——“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第一、二只猫是向别人“要”来或专门从亲戚家“带”来的,而第三只猫是“拾”来的。第一、二只猫活泼、漂亮、可爱、有本领,讨人喜欢,可用于玩耍、打发时间,所以被奉为掌上明珠。而第三只猫“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似的”,而且是“终日懒惰的伏着”,不能给我们带来半点乐趣。大家对它都没有好印象,“都不喜欢它”,它在我家只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更不可思议的是仅仅因为它常常对着笼中的一对芙蓉鸟的凝望——也许是羡慕鸟儿的快乐,也许是慨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当鸟儿死了一只的时候,便遭到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怀疑:“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还被认为是“畏罪潜逃”。找到它时,我更是“怒气冲天”,拿起“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还不够快意”。猫终于死了,蒙受了太多的冤屈而死,它没能为自己表白,只是默默的忍受。

篇5:我心中的图书馆作文

很小的是时候,爸爸领着我来到图书馆,映入眼帘的是取之不竭的“精神食量”、脸上漾着幸福的涟漪的求知者。沐浴着安静温馨氛围,我被深深地吸引着。我也拿起一本书在似懂非懂地读着。从那儿,我结识了图书馆,有空就去,并一发不可收拾。每当星期天,伙伴都不约而同地结伴游玩,但到我这儿就行不通了,我总是到图书馆拿起书,贪婪的吸吮着知识的养料。每次到图书馆,时间像故意加快他的步伐,天黑了,我还在津津有味的品尝着“精神粮食”,直到职员提醒我,他们要关门了,我这才从书中的世界抽出神儿来,恋恋不舍得离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升入了初中,课程多了,学习压力大了,但我依旧去那个安静的小屋——图书馆。在那儿,我学会了思考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涵义;会为保尔柯察金坚强的意志而感到敬佩;会为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感到痛惜;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黯然流泪。去感受水浒英雄的侠义;体会黛玉与宝王的爱情艰辛。我遨游在书海之中,我成长,我快乐。

在生活中,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我学会坚强;当我感到迷茫的时候,《论语》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当我产生疑问的时候,《十万个为什么》给我指点迷津。在生活中,我会从鲁迅身上学得去除糟粕,吸其中之精华;我会从司马迁身上汲取生活要学会忍耐并且有坚忍不拔之志向;我会从列夫托尔斯泰那里学得要成就大事必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本本好书吸引着我,鼓励着我。

篇6:我心中的图书馆作文

我设计的图书馆是一本书的形状,外壳是用宇宙间最坚固的纳米英子做成的,镶嵌着一层只能从里面向外面才能看见的玻璃,而从外面看里面确什么也看不见,具有防震、防碎、隔音的功能,图书馆天台有一个光能罩发射器,不管是挖地洞去,还是飞去,都会被弹回来,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图书馆的内部是采用当今的最高科技,有一个雷达测书仪,你如果想看一本书,却找不到的时候,只要对着发音机小声地说出书的名字,再站在屏幕台上,书就会自动出现在柜台上,两个机器手臂就把书拿出来放在紫外线里,把细菌杀死后,才把书拿出来放在读者的手中。

如果看书的时间长了,眼睛受不了,就可以到专门的休息室去,休息室的六面全部是绿色,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一只轻快地“电子布谷鸟”在休息室的半空中来回盘旋,嘴里发出优美的音符,葱郁的大森林,一条清澈地小溪顿时从密集的树林中“哗”地流出来,散发出阵阵幽香,读者欣赏着和谐的大自然、吮吸着清新的空气,真使人心旷神怡,霎时间,倦意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带来的是饱满十足的精力,为读更多的书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表演室,大家会想:图书馆里为什么会有表演室呢?其实,这个表演室可不一般,只要你按下开始键,你就会随机进入一个故事里,并且还要演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如果演好了,系统就会奖励你一颗糖果;否则,一个圆球就会从不知名的地方慕名而来,砸在你的小脑袋上,以示惩罚,提醒你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全心的投入。

篇7:我心中的图书馆作文

科技书,是一种普及科学知识、教你创新和制作的书,火箭、火车、飞机样样“他”都会做。“他”能把零件变大或缩小,当然整机也会变大或缩小喽!你根本不要看书就会制作,因为“他”的零件有感应作用,你点几下,“他”就做几下。做完以后,那些零件会自动拆散,说:“请你装一遍,请你装一遍。”然后根据提示你就可以装了。如果装对了,奖励一分。累计得到二十分,送一块糖;如果装错了,就减一分,减到十分,就送一个小桃子,但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吃完,如果吃不掉,嘻嘻,那就惨了,“啪”一个耳光!

成语书,它是一种拥有时间隧道的书,它可以带你到时间隧道去遨游。时间隧道的四面都是成语,你想知道哪个成语只须摸一下,它就会把你吸进去,让你在这个成语的界面里游览,你走在街上,看见一只螳螂想拦一辆坦克,这就是螳臂挡车,看完以后,你必须回答问题才能回到图书馆,它的问题也很简单,即:“看了螳臂挡车的成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感想?”成语书的神奇力量不仅在于时间隧道,更重要的是它的超级记忆功能,它能让你看到“图书馆”的成语就能理解它的含意,而且记得非常牢固。

英语书,是一种能读能记能写的书。它的超级语音功能不但能准确不误地读单词和句子,而且非常有感情。英语书的记忆功能能把单词、句子及组成的字母、大小写和标点符号一一记住,记忆功能的特点非常多,记得准,记得快,记得牢等。英语书的超级写字功能能让你想到哪个句子,就写哪个句子。它的心理感应作用能知道你的想法,不想学,想学,思想开小车,它都知道。

寓言书,它是一种善于变化的书。它的魔法棒能变化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你翻开书,它的能量转动功能不仅能把其中的图画放大,而且能转动。如果你想亲身体验一下,就用魔法棒对着说:“变!”你就是寓言书里的人物或动物啦。人物或动物都由你操纵,但寓言的本意却是不变的,如果操作错误,会发出“嘟嘟”的警告声。

篇8:我心中的歌

关于“红歌”这一概念, 在我的内心定位系统中一直是既熟悉又陌生, 原因究竟出自哪里?一时还真说不清楚。直到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的一个晚上, 我在陪女儿伴着收音机播放的《小喇叭》节目入睡前, 突然被里面传出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所吸引。这两首歌曲是寄明先生近半个世纪以来专为全国小朋友先后量身打造的艺术精品, 令我心仪已久。歌声渐渐冲淡了我的睡意, 引发了我许许多多童年的记忆。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已熟睡的女儿, 她的嘴角似乎挂着一丝微微的笑意。我索性坐起身来, 走下床去, 打开窗子, 凝视着深邃的夜空, 许久才打开了我多年的尘封记忆。鉴于我对寄明老师的了解与景仰, 脑海中却不知为何总是把她老师的作品与“红歌”紧紧地交织混想在一起。我尽力让心绪保持平稳, 让自主的思维定式慢慢从我心中穿过。突然, 灵感般的动机使我的思想深深的意识到:如果说的不错, 如今称谓的“红歌”就应该是指那些动人心弦的革命之歌吧。

抗日战争时期的红歌, 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战斗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歌, 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歌。祖国和平建设时期的红歌, 是全国56个民族共同欢庆的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红歌, 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发自内心的幸福歌。

对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这些红歌, 我的想法是:要坚决留住对它们的历史记忆, 保护它们的革命根脉。唯有如此, 世人才能用真心去呵护, 才可能会用行动去传承。

如今, 在祖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中, 由于较充裕的生活条件, 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革命歌曲的那份眷恋。不妨试想, 如果没有那些勇于为中国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就绝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美满和幸福。寄明和瞿维老师不正是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人们创造出一首首革命红歌的杰出代表吗!

寄明曾是上海国立音专钢琴教师查哈罗夫教授的得意门生, 1939年左右, 她与瞿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不顾枪林弹雨, 义无反顾的奔赴延安, 她在延安期间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钢琴演奏家”的称号。两位优秀的革命音乐家那种胜似“和声的五度与对位中的卡农”至今仍被业界传为佳话。寄明原名吴亚贞, 瞿维原名为瞿世雄。两位前辈革命艺术家有着多个共同之处, 首先是他们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与理想极为相同;其次是他们同年生于浙江, 出生时间仅相差一个月。他们夫妇共同为众多的革命将士演奏了许许多多革命的红歌, 正是这些革命的歌才激起将士们最大的战斗豪情, 勇敢的冲锋陷阵在中国革命战斗的最前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随“鲁艺”转赴东北, 瞿维任哈尔滨东北音工团副团长和沈阳鲁艺音乐系主任。1955年赴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进行学习, 回国后, 一直工作在上海交响乐团, 最后离休在中国音协常务理事与上海音协副主席的位置上。寄明到东北后, 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 (现在的沈阳音乐学院) 副校长兼教务长, 后被组织调任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她那首著名的电影插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国家正式认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并荣获国家少年儿童作品一等奖。特别是她为电影创作的歌曲《小八路》, 还曾是我儿时独唱的保留曲目, 这支歌一直伴随我走过了幸福的童年。

红米饭、南瓜汤和红色的革命歌曲印证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创造性地把从思想上建党, 确定为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原则。与此同时, 红色的革命歌曲也紧密的相伴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到延安, 再经西柏坡, 最后到达北京, 一路征程洒满了革命将士的鲜血, 也留下了无数革命胜利的赞歌。这些红色歌曲留住了中国革命的记忆, 保住了中国革命的根脉, 凝聚着无数先烈的鲜血, 浸透着中国革命的坚苦卓绝。它连接着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催生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记录着中国革命的光荣与理想, 见证了我们党的历史功绩, 它承载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它必将是亿万共和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歌。

庄严的1949年10月1日, 革命红歌顺应时代的要求, 迅速作出华丽的转身, 成为人们心中革命胜利的欢庆歌。它遵从着革命的价值, 见证了祖国革命战争的风风雨雨。它屡经革命战争的硝烟战火, 重新焕发出更为内在的律动与生机无限的活力。在祖国首都也是世界最大的天安门广场上, 鲜花似海, 红旗飘扬。成千上万的祖国各族人民身穿节日盛装, 载歌载舞, 尽情的欢呼着, 跳跃着, 整个广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越发清楚的感受到, 祖国已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 我们要更加团结一致, 努力奋斗, 这样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富强。当时年仅30岁的革命音乐家王莘先生被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深深感动着, 他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 用最饱满的革命热情于次年9月谱写出至今仍享誉海内外的革命颂歌《歌唱祖国》。王莘系江苏无锡人, 与阿炳同乡。20岁前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歌咏运动, 他深知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为实现学习革命音乐的远大理想, 血气方刚的他克服重重困难, 赶赴延安鲁艺求学。毕业后, 组织上把他分配在河北联合大学的文艺部音乐系工作。王莘的《歌唱祖国》凝聚着一位革命艺术家寄希望于祖国更加强大的良苦用心与深厚的艺术功底, 作品气势豪迈, 激情四溢, 以高度的艺术性准确的刻画出共和国朝气蓬勃, 蒸蒸日上的大好景象。作曲家大胆的采用了主副歌两部分长度相等的结构形式, 创造性的表现出新国家新时代的崭新精神风貌。曲调热情奔放, 准确的塑造了伟大祖国东方巨人的艺术形象, 颇具深刻的思想性与高度的艺术性, 堪称是一首标准的祖国颂歌。上世纪的1980年5月, 《歌唱祖国》被正式认定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直至今日, 还在向全世界同时播放。

共和国的建立, 在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 对于我国国民音乐与专业音乐教育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 迅速将以往的大专学科提高到本科, 并将戏剧、舞蹈等艺术的中专系列也晋升为本科或专科, 特别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又陆续开始了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培养以致新世纪初的艺术硕士教育。这些现象足以证明: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美育教育的重视和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坚定决心, 逐步使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为: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方向, 以科教兴国为基本国策, 努力培养打造全面发展的人, 以更好更快的适应祖国建设的需要。

转瞬间, 历史的时钟已准确定格在1978年的9月, 这是自中国革命胜利到和平建设时期的一次最为重要的关键结点。此时的革命红歌已从本质上产生了新的飞跃, 成为亿万国人内心深处实实在在的幸福歌。这争相绽放的幸福歌正是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 这无疑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做出了更新的理论解读, 特别是其中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更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勇于把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特色的理论实践过程。同时也深刻的表明, 我们党的一、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同红歌一样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提及的是, 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一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装, 并紧密的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使之成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法宝。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 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均不断出现喜人的巨大进步, 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决定性话语权。在此基础上, 中国人民的红色幸福歌也越发显得绚丽多姿, 更多的音乐杰出人才不断站在世界最高的领奖台, 这是祖国的骄傲和民族的自豪。同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人心目中的幸福歌也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如:瞿希贤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刘虹的《妈妈教我一支歌》、徐东蔚的《请到天涯海角来》、郑秋枫的《我爱你, 中国》、谷建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施光南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和《打起手鼓唱起歌》、陆在易的《祖国, 慈祥的母亲》和《我爱这土地》等。这些祖国发展现阶段的幸福歌, 不啻山间的一泓春水, 是那样的清新迷人。在我们为我国特有的红歌击节赞叹之余, 我想唯一感谢的还应是党的好领导。

红歌——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爱!

篇9:我心中的“税”

后来,爸爸辞职下海经商了,成立了公司。每到月底,爸爸妈妈都会拿很多账单对账,我也会安静地呆在一旁,听着他们嘴里说着增值税、房产税、营业税等等。渐渐地我越来越讨厌“税”了。我常想,如果不交税该多好,那我的玩具就可以买高级的了。

一转眼,我上了小学。当我第一次走进美丽的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整齐的桌椅,先进的电教设备,琳琅满目的图书,让我眼花缭乱。我高兴极了。回到家,我悄悄地问妈妈:“我上学得交多少钱啊?”妈妈说:“傻孩子,学校只收我们一些杂费,我们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都是轮流使用的。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整理的那些税票吗?虽然我们的钱用来交各种各样的税,使我们的收入少了许多,但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我们交的税,你才能享受到这么优越的环境呀!”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对“税”似乎不那么反感了。

真正让我了解“税”的含义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支援灾区,每天我都揪着心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前。看着灾区震后凄惨的景象,看着许许多多的解放军叔叔不分昼夜地抢救伤者,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他们手里生还,我在感受生命力量的同时,也为灾区人民捏了一把汗:重建灾区我们国家得需要多少钱啊!我心里敲起了小鼓。坐在一旁的爸爸看我低头不语,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摸着我的头,感慨地说:“别担心,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家庭,人民有难,国家怎能不管?再说,我们国家为了发展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等事业,每年都要征税,税收多种多样,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收取的税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税收的作用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现在重建汶川的一切投入,也都是靠税收来完成的。”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税。

“税”在我的心中变得如此温暖而神圣。要使我们国家更加强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我们都要从依法纳税做起,成为一个光荣的纳税人,不仅是为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更是用实际行动温暖着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篇10:我心中的图书馆作文

我心中的图书馆是一棵“参天大树”的建筑,每支树枝上都长满了通透的树叶,绚丽的花朵和璀璨的果实。每一片树叶、花朵、果实都是独立的空间,代表一种阅读模式。我们可以坐着观光电梯来到我们指定的地点,开启我们的阅读之旅。

叶子是“传统”的阅读模式,每个空间有一个感应区,你可以在感应器上输入你对时间、场地、环境等设置,然后你对感应话筒说出你要的书,书本就直接通过传输器送到你面前,你可以选择在公园、雨夜、寂无人烟的山谷里,或是色彩艳丽的花海中,所有的情景都可以根据你的想象模拟,你在你喜欢的时间、空间里或看书或谛听。晚风徐徐,樱花阵阵,身历其境,是多么好的读书意境。

花朵的世界更有趣,里面是充满“奇幻”的“魔法书”,你在感应器上输入你要的书名和你所要扮演的人物,你就可以进入这个故事进行冒险了,我最喜欢的是《小意达的花儿》,那么美的句子,那么美的画面,那些美丽的花儿是怎样翩翩起舞的呢?我要跳进去,拉着每一朵花儿跳一支舞,仲夏的寂静夜里,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灵魂,我们舞净繁华,期盼来年的相聚。是不是很有趣。

“果实”里面是一片空白,意思是让创造出一本新书,比如你想写一个关于“历险”的故事,你可以叫上几个好朋友,在感应器上输入你选择的背景、角色的分工,希望出现的奇迹……电脑就会根据你的设置模拟出动画,让你和你的朋友身临其境的置身其中,你和朋友在经历种种探险的时候,传输器会将你经历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当你给故事的结局画上完美的句号时,就可以返回现实的世界看看自己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了。

篇11:我心中的图书馆作文

你需要来到市中心,将你的十指放到指纹识别器上做登记,然后你就可以穿过玻璃进入图书馆。

进入到玻璃墙内你会清晰地看到这棵大树,那就是图书馆。上面绕着的一圈又一圈的青藤就是走廊,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森林的味道,这里有蝴蝶在飞,有风儿在吹。

这里的书也有分类:第一层漫画,第二层小说,第三层历史和散文,第四层菜谱,第五层作文,第六层教育和政治,第七层医疗。当然,在地下一层也有中式餐厅,在第八层树顶会有西餐厅和咖啡厅。

这里也可以借书,只要你把书首页中的蝴蝶书签放到书签箱里就行了,还书也很简单,只要把书签箱中的一个书签插进书中放回去就行了。

当你坐在了这里的椅子上,椅子就会开始放音乐让你有欢乐的心情阅读。你也可以在上面边喝着香浓的咖啡边看着窗外美丽的城市,想着书里的情景,别有一番暖意。

有时候心情太闷了,就可以去树枝上晒一晒太阳,荡一荡秋千,与朋友谈一谈话,玩一玩游戏都可以。

篇12:我心中的图书馆作文

走进第一层,你可以听见缓缓地流水声,有好似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嬉戏的声音,再走上楼梯,第二层叫“自然空间,”当你进入自然空间时,隐藏在窗帘下的玩具小熊大摇大摆的向你走来,它会带着微笑向你说:“你好!“自然空间”欢迎你,希望你在这里获得快乐!”“自然空间”有一个很大的庭院,院子中间有一个喷水池,周围便是用树藤编织成的椅子,你别看这是一个普通的喷水池,其实它是一台大型屏幕,小孩子――“比利”的嘴巴张开,屏幕就出现了,人们坐在椅子上,随着电影情节的变幻,周围的环境也会随之一样,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电影放到一半时,不知从何处蹦出一只小猴子,让观众编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如果刚好猜中就会奖你一本书,如果错了,它就会打你一个大耳光,然后继续看电影。

接着,你会不由自主地走进第三层,可真像高耳基所说的一样:“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的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瞧!就在这第三层中有许许多多热爱书的人们,他们又不忍心放下,每一本书中都会有一个小精灵,当你有不懂的问题时,它会给你耐心的讲解,它还会让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会知识!

篇13:我心中的《甘肃教育》

作为作者, 我认真。1982年1月, 我从西北师大毕业, 被分配到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当年夏天, 单位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到河西调研, 所长段华同志说都要写出调研报告, 并将选登在《甘肃教育》上。我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开始上了正轨———酒泉、张掖地区政治课的调查》是第一个交卷的, 刊登在1982年《甘肃教育》第10期上, 这使我非常高兴。年底, 单位领导把一项采访任务交给了我, 让我去现在的白银区水川镇采访当地教育发展情况。回来后, 我完成了《为了造福于子孙后代———皋兰县水川公社见闻》一文, 这可以说是一篇饱含深情的通讯, 刊登在1983年《甘肃教育》第2期和《人民教育》第3期上。此后我还为《甘肃教育》写过几篇评论、通讯和教研文章。1984年8月起, 我到省教育厅工作, 20多年没有以个人名义给《甘肃教育》投过稿, 当然有的文章也有我参与的成分。2006年2月第2 (A) 期刊登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那是我对分管工作的一点思考。回顾自己以往写的稿件, 现在翻出那些文章仍感到欣慰。

作为编者, 我快乐。我在省教科所 (当时《甘肃教育》编辑部为省教科所) 工作时, 先是搞教研, 后兼《甘肃教育》编辑。做编辑工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先睹为快, 乐在其中。经常读到一些领导、教授等名人的文章, 从中能知道好多事情、经验、政策和理论。但从刊物的角度看, 有的篇幅应当压缩, 有的个别文字需要斟酌。主编岳正宗同志对我说, 有把握的你就改吧, 我确实大胆又慎重地一一作了处理。责任使然, 每拿上一篇稿子总要翻来覆去琢磨, 自己能改的就仔细地把它改好;有一定基础、需要作较大补充修改的, 便与作者联系, 进行商讨。

记得文县二中的一篇报道反复修改了两次, 兰州一中一位老师的文章是我上门一起研究重新确定的结构。领导要求多渠道组织稿件, 不能坐在办公室等稿子。我了解到临夏州教育的几件新鲜事情, 就搭长途汽车去采访。不虚此行, 1983年《甘肃教育》第11期刊登了临夏州教育的一组5篇稿子, 从中可以看到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气象。编辑就是服务, 为他人做漂亮的嫁衣, 自己还是有一种成就感。

作为读者, 我受益。《甘肃教育》已经办了400多期, 每一期我都翻过, 新刊一到先浏览一下目录, 然后或浏览或研读喜欢的文章, 有时查找资料还要翻阅若干年前的刊物。从2006年开始《甘肃教育》改为半月刊, 内容与教育改革和发展贴得更近了, 并荣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甘肃社科一级期刊等称号。我读《甘肃教育》, 比较关注教育栏目的有关文章和熟人的文章。我知道许多人写文章是很不容易的, 每一篇文章都是心血的结晶, 从中可以品出甘苦, 听到跋涉前行的脚步声。近几年《甘肃教育》开设的“卷首语”, 每一篇文章都是娓娓道来, 给人以点拨、警示和积极的导向。文雨同志的《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之恳切、透彻, 《一字之差导致“被满意”》之严谨, 等等, 对教育工作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大有裨益的。

从当初作为《甘肃教育》的一名编辑, 到如今成为她的一名忠实读者, 每当翻开每一期带着墨香的杂志, 那些过去在《甘肃教育》工作时的往事就会涌上心头, 看着《甘肃教育》的每一点进步, 就像看到旧时的朋友取得了大的成就, 我禁不住欣喜万分, 就如同多年来一个总想圆的梦在不经意间给圆了一样, 我怎么能不欢喜呢!往事和喜悦如一杯放了百年的老酒, 让人一饮泪双流。

篇14:我心中的梦

关键词:教师; 心中的梦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55-001

一九九三年,我背着行囊,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注定了一辈子与三尺讲台结下不解之缘。第一次,我忐忑不安地来到教室,操着别扭的普通话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没想到,教室里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好奇地问我这,问我那,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学生的天真、善良、淳朴,领导、同事的理解、支持和宽容,让我非常温暖、感动,从那一刻起,我爱上了教师这份光辉的职业。

一次,我感冒很严重,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家长生拉硬拽,到她所在的医院为我进行了一次免费的治疗。学生们个个都是机灵鬼,见我嗓子不舒服,口袋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几盒金嗓子喉宝,办公桌就像魔术师,时不时变出金黄的梨子,可爱的小物件,假期过后,办公桌上更是堆满了各地的特产,让你大饱口服。最快乐要数教师节了,走进办公室,就像步入了花的世界,卡的海洋,看着同学们精心制作、挑选的礼物,满载学生最真诚、最清澈的祝福,此时此刻,心头荡漾的全是幸福。

让人牵挂也是一种幸福,每年寒暑假过后,学生们返校后的第一句话就说:“老师,我好想你哟!”连自己也忘记生日的时候,学生会说:“老师,生日快乐!”此时,曾经梦想的物欲横流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工作的劳累和抱怨化成涓涓细流,甜到心里。在这里,我想大声说:“做一名老师,是快乐的、幸福的。”

其实,我的快乐,我的幸福是和我的付出分不开的。因为有了我坚持不懈的付出,我才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记得2010年,街道办对千禧路进行改造,这就影响到孩子尤其是坐校车的孩子接送问题。路不好走,车辆又比较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家长们都忧心忡忡。于是,每天早晨7:00和下午放学,我们学校安排行政班子成员每天一前一后两名老师,浩浩荡荡地从施工区穿过,安全把学生接送回校、离校。一年如一日呀,路上,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可是我们仍然幸福地工作着。尤其是我们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家长们满意的笑容,那一刻,我们是幸福的。

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定学生的自由,限定了自由自然会有些难受,这就是“苦”事。我就得想一个办法,变一种方式把“苦”事变“乐”事。如我要求学生写日记,估计学生肯定会叫苦连天。我首先自己写日记。我把每天上课的得失,哪个学生表现好我很高兴,表现差我很遗憾,希望他能加强努力。我批评错了哪一个学生,向他表示道歉,都写在了日记上。写完后,在大屏幕上打出来,念给同学听,并让学生给我作评论。学生的热情非常高。然后,我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把我们每天所看、所闻、所感写成日记,好吗?”学生因为有老师带头,都愿意写日记。后来,我又创新实施班级“日记接力”活动。具体做法是:首先把每5名同学分为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封面上写上自己的组别及成员的名字,从中选出一名责任感强的同学当组长,周一至周五每天固定一名同学写,组长周五写,这便于组长利用周末时间了解本组每人的写日记情况。写日记时,按日记的格式写,最后要写上自己的姓名。写之前要先读前面每个同学的日记,每篇日记的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为同学的日记打上等级,或写上一句鼓励的话,或表扬文章的优点,或委婉的指出不足。为引起同学的重视,了解同学的日记情况,我坚持批改,发现精彩的日记,随时在班内读给其他同学听,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达到每周“写一篇,读四篇”、“写一篇,评四篇”、“写一篇、赏四篇”。因为学生乐意写日记,我所带的班同学作文水平比较高,每年都有五、六位同学的作文在《快乐作文》《满分作文》《学苑新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这样的师生关系其乐融融,其乐无穷。

当然,有时我会因为工作而感到迷惘,每当这时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很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用爱给这些正在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苛求和指责,从而多了一份宽容、理解和尊重。家长把他们最最宝贝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去辜负他们,怎么能不投入全身心的爱给他们呢?

记得上学期我班转来了个学生,叫刘小山。这个孩子贪玩,懒惰,爱逃学等等都能在他身上看到,可不好对付。记得第一次假期作业,他就给我一个下马威,我布置写生字,他挑挑拣拣的写了几个字。还有一次,他因为没完成作业,逃学没来上学。我发现后及时和家长联系,家长在校外找到了孩子,把他送到了学校。这个孩子真令我伤脑筋。通过和他家长的沟通,我发现他其实很可怜的。家长只要一知道他在学校不乖,对他就一个办法,打。了解了情况后,我首先和家长沟通,引导家长认识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我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耐心帮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渐渐地喜欢我,喜欢语文,按时完成作业了,在期末考试时,他取得了90分的巨大进步。我为他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家长更是非常感动。

从小山的进步上,我看到正因为爱,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我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心中的图书馆】相关文章:

我心中的图书馆作文550字05-31

我心中的英雄05-22

我心中的“矿嫂”04-16

我心中的春节04-30

我心中的花05-03

我心中的明星05-05

我心中的雅量05-07

我心中的医院05-08

我心中的春天05-16

我心中的雨05-17

上一篇:三严三实第一专题学习体会下一篇:学校节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