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有什么讲究

2024-05-11

立冬节气有什么讲究(共16篇)

篇1:立冬节气有什么讲究

立冬讲究介绍

想御寒,要先进补

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要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

寒伤肾,注意养肾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睡懒觉,利阳气生发

俗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起更适合老年人。

多运动,强身健体

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为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

立冬禁忌介绍

1、犯太岁的生肖。

主要是生肖猴、生肖虎这两个生肖要特别注意。生肖猴的本命年,前段时间带来的不利影响还会持续,进入冬季,更要务必小心,保持沉稳低调,安全度过这个年份为好。生肖虎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特别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健康,家里不要闹矛盾,多听听对方的。

2、心脏和肾脏不好的人。

心脏五行属火、肾脏五行属水,在旺水当令的冬季,心脏或肾脏不好的朋友,定要多加小心,注意养生。老年的朋友要注意添衣保暖,风大的时候尽量避免锻炼、出门等,加强自我保护。

3、近期打算事业调整的人。

很多朋友在年底前后,打算“折腾一下”,或者是调整工作单位,或者是打算创业、投资等,还有的已经在为明年的计划着手,这些朋友还是要提醒你们慎重一下,从自然规律上说,这个季节是“冬藏”的季节,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再多方运筹一下为好,因为这个时候一旦运势不畅,很容易出现“青黄不接”或者“白忙活一年”的情况。

篇2:立冬节气有什么讲究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24节气的来源和命名。

立冬讲究

想御寒,要先进补

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要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

寒伤肾,注意养肾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睡懒觉,利阳气生发

俗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起更适合老年人。

多运动,强身健体

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为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

立冬各地习俗介绍

北京立冬吃饺子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有“北吃饺子南吃鸭”之说,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所谓“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但这是玩笑的说法,只在民间流行,按规矩,立冬这天应吃“倭瓜”馅的饺子。

南京立冬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台湾立冬吃羊肉

在宝岛台湾,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福建潮汕立冬吃甘蔗、炒香饭

在福建、潮汕,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篇3:吃鱼有什么讲究?

江苏 陈 红

陈红读者:

正如来信所述,吃鱼对人体有益。它除了提供优质蛋白质以外,还富含磷、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多吃鱼的人比较聪明。但鱼油、鱼子、鱼肝的营养成分与鱼肉确有不同。每100克鱼肉含胆固醇不足100毫克,而鱼肝油则含胆固醇500毫克,鱼子的胆固醇含量更高,所以不宜吃。但并非不能吃,因为绝对禁忌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有人为了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专门买鱼肝油胶丸服用。

关于无鳞鱼,如带鱼、鳗鱼,100克内含胆固醇在200毫克左右,乌贼即墨鱼和鱿鱼的胆固醇含量就更高,因此,也不宜多吃。

信中提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缩写LDL)的问题,LDL在促进动脉硬化方面是主要动力。科学实践证明,以LDL:k曾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得早,约60%以上在40岁以前就有心绞痛和眼底动脉硬化的表现。而LDL又占总胆固醇的60%~70%,可以说胆固醇含量增高则LDL也增高,鱼肝油、鱼子和无鳞鱼的胆固醇含量高,LDL的含量自然也高,所以不宜多吃。

一般来说,吃鱼最好是清蒸或煲汤,其次是红烧或糖醋,再次是油炸和熏鱼,最不理想的是腌制和酒糟,因为咸鱼不仅使蛋白质变性,还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常吃、多吃有害健康。

篇4:立冬节气有什么习俗

阴历日期:闰九月(小)十五星期五

民间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立冬游泳

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立冬食补

篇5:寒露节气有什么讲究

1、忌讳刮风

在农村,寒露忌讳刮风。农民认为,寒露刮风,庄稼会遭殃。有的地方寒露时忌讳有霜冻,霜会冻伤晚秋收割的稻谷,所以民间就有了“寒露有霜,晚谷受伤”的说法。寒露节气饮食养生金秋时节,燥邪当令,天气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出现鼻燥、咽干、皮肤干裂、毛发干燥等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应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适当地多食些酸、甘、润的食物,少食辛温、发散之品。中医认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阴生津,秋燥之时,多食酸、甘、润之品可以润燥、养阴、生津,缓解人体干燥之症,同时,对脾胃也有补益效果。

2、忌讳露脚

白露身不露,是提醒大家早、晚需要穿长袖衣服了。而过了寒露时节,露水增多,气温越来越低。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专家表示,此时寒气逼人,一定要注意身体,特别是脚的保暖。

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特别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

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睡前还可用热水泡脚。

寒露养生吃什么最好窍门

1、花生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花生是寒露前后的时令食物。因花生有滋阴润肺,抵抗肠道病毒等保健作用,而秋季保健的工作重点就是养阴防燥,所以大家可多食花生。

中医认为,花生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可补脾益气、润肺化痰,滑肠催乳。而营养学认为,花生有“长生果”、“植物肉”、“素中之荤”之称,多吃花生可补蛋白。花生仁含丰富的脂肪油,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又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胆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泛酸、钙、磷、铁、甾醇、部分鞣质等。

2、鱼

“寒露鱼欢欣,抓住别放松。”寒露吃鱼有好处。秋冬季节应注意补阳抗寒、增强活力,不过进补也应适度,大家可适量吃鱼,因为鱼肉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秋天适合吃以下五种鱼。

常吃带鱼有养肝补血、润肤养发的功效。带鱼适宜久病体虚、气短乏力、皮肤干燥的人食用,而皮肤病、哮喘病患者则不宜食用。带鱼宜煎着吃,出锅前喷些料酒,味道更好。青鱼富含硒、碘、锌元素以及核酸,有抗衰老和抗癌的作用,适宜水肿、肝炎、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患者食用,不适宜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和患有瘙痒性皮肤病的人食用。青鱼油脂较多,适合烤着吃,保证肉的鲜嫩度。

3、藕

“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寒露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食用莲藕生熟皆可。作为水果生吃,味道甘甜、清凉入肺;和糯米、蜂蜜、红枣一起蒸,粉红透明,软糯清润,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炖汤,健脾开胃、营养丰富,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

4、大豆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古语有云“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豆子的养生功效自古便发掘出来了,如今不少健康辅助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从豆类中提取,其中含有蛋白质、必要的脂肪和一些生物活性化合物,是上佳的抗氧化剂,不仅能帮助身体回复年轻状态,促进身体健康、维持健康体重,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和部分癌症,最妙的是,几乎所有豆类都是味甘性平,不失为秋季最好的滋补食物。

5、石榴

寒露前后正是石榴上市之时,中医认为,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润燥和收敛作用明显,能够涩肠止血,加之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特别适合口干舌燥者、轻微腹泻者、消化不良者等食用。此外,石榴还可与槟榔一起食用,能对儿童体内的蛔虫起到有效的“杀虫剂”作用。

6、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

此外,山楂里因含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也被称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小能手”。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止痢降压。生山楂还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可以多吃。

可别为了减肥过量食用,尤其是胃肠功能弱的人,长期吃生山楂可形成胃结石,增加发生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风险。因此建议,最好将山楂煮熟或泡茶吃。

7、蜜桃

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桃子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有研究表明,每百克桃子含蛋白质0.8克、钙8毫克,铁1毫克等。在选购桃子时,最好选择表面毛茸茸的,因为这些桃子比较新鲜,另外桃子在食用之前,要用清水冲洗,将毛洗净。

桃子味甘而性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尤其是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另外没有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寒露过后气候情况

气温下降快

气温下降快是寒露节气的特点。

一场秋雨一场凉,每次秋风、秋雨过后,温度都会下降8℃、10℃。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天气也变得更加干燥。

寒露是深秋的节气,到了寒露大雁飞往温暖的南方,菊花盛放,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气候差异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大多时候是两个样子,寒露节气时我国不同地域气候也都不一样。

1、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

2、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

3、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

4、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

5、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

6、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寒流频繁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猖獗,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枫红杏黄,一派深秋景象。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

篇6:关于立冬节气吃汤圆有什么寓意

立冬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立冬吃汤圆好处多多,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冬季气温寒冷,阴盛阳衰,热量比较足的汤圆就能保证人体充足的供能。南方的猪油肉圆,北方的白糖元宵,里面满是碳水化合物与能量,吃一口暖上半天。

立冬节气习俗

吃饺子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冬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对于冬泳爱好者,一定要有一定基础,循序渐进,应该从天气暖和时坚持每天下水,持续进行锻炼。另外,要选择熟悉水岸情况的地点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边的情况,就不要轻易下水,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要结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顾。

其实,无论室内运动还是户外运动,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冬季里场地、器械等密度加大,对人体的冲击力也加大。而且,天冷时人体的肌肉、关节组织活动性降低,具有一定惰性,因此锻炼时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循序渐进。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中药为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拜师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学校管理人员),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有些老师人家,在立冬或冬至这天,像过大事一样,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在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礼,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分头在老师家中做一些家务活。

冬学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冬学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识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扫盲;“训练班”招收有一定专长的人,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培养人材;“普通学习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冬学的校址,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里人承担,适当的给予报酬。

祭祖祭天,庆丰收

篇7:明星办婚礼,有什么讲究?

结婚的多了,婚礼自然就少不了。那么明星的婚礼到底有什么讲究?和普通人的婚礼又有多大差别呢?

讲究

婚期不看吉日看档期

据曾承办过多位明星婚礼的某圈内人介绍,来他们这里办婚礼的明星夫妻们,几乎就没有找大师算的,日子也没有像普通人那么多讲究。“艺人平时工作太忙了,大家很难凑出时间。有条件的就找个听起来吉利的日子,关键还是得看他们的档期。”

所谓的看档期,不仅要考虑新郎新娘两个人的时间,那些出席婚礼的大腕儿宾客的时间也得照顾到。和普通人相反,大多数明星的周末会比较忙,要参加各种通告、商演,反倒是周一、周二相对清闲,“我经手的很多明星婚礼都是安排在工作日。”

另外,民间约定俗成的“头婚一定要在上午12点前举行仪式”,放到明星身上同样不适用,选择在下午或者晚上办事的大有人在。在娱乐圈,一方面明星二婚的数量确实不少;另一方面,由于艺人作息时间长期不规律,几乎个个都是“夜猫子”。“婚礼时间要考虑到来宾的状况,他们经常会说‘从事娱乐行业的人基本上午都在睡觉’。所以典礼时间一般偏晚上的会多一些。”某圈内人告诉记者。

花费

赞助商十几家任君挑选 赞助等级看明星量级

明星婚礼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是一大笔开销,赞助商自然也五花八门:从婚礼策划、酒店餐饮、珠宝婚纱,到新人回礼、请柬花艺……品牌多到数不清。近几年,就连各地方旅游局也看中了明星婚礼带来的商业效应,纷纷加入到赞助大军中——谢娜和姚晨的婚礼就分别由香格里拉、新西兰旅游局全程赞助。

面对多如牛毛的婚礼赞助商,明星们该如何挑选?爱结网资深婚礼编辑金岚告诉记者:“明星敲定婚礼日期后,会联系专业公司为他们进行前期策划,这其中很大一块内容就是商务赞助。通常,每一项赞助我们都会为他们推荐三到五家不同的品牌,明星们会按照自己的喜好逐一筛选,这其实相当于十几家赞助商一起竞标上岗。”

事实上愿意让赞助商买单的大多数是二三线明星,他们大多让婚庆类媒体担当主办方,借着喜事上一次封面和头条。只不过小牌艺人求赞助的“代价”略高,两年前在参加“好声音”歌手金志文婚礼时,现场满眼是各种品牌的LOGO体现,新人甚至还要当场鸣谢赞助商。

飞机票永远是花销大头 珠宝戴完还要还给商家

如果说在明星婚礼的众多赞助商中,旅游局是规格最高的,那航空公司就是最难搞定的。某婚庆公司员工说,自己经历过这么多场明星婚礼,至今都还没见过航空公司愿意替新人和来宾买机票的。

尤其是那些在海外办婚礼的明星,其最大的开支就是机票费用。想想看,佟丽娅、陈思成在大溪地(南太平洋中法属岛屿)举办婚礼,邀请了很多明星朋友到场。这些宾客基本都是要订头等舱往返的。像戚薇的美国婚礼则邀请了大量媒体前往,虽然经济舱票价要便宜一些,但几十号人加起来的往返费用,着实不少 。

另外,婚礼上新娘佩戴的动辄千万的珠宝,基本都是向珠宝公司借来撑门面的,用完还要给人家还回去。倘若不小心搞丢一件昂贵首饰,真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份子钱

明星红包多为万元起跳 吉利数字最流行

结婚送份子钱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才有的苦恼。那他们到底会包多少红包?

以谢楠婚礼为例,据知情人透露,未到场的姚晨托朋友送上了一枚万元红包,担当伴郎的大左也奉上了象征长久的9999元的红包。一位经纪人告诉记者,目前,那些比较红的明星红包多是1万元起跳,关系好的可能给得更多。也有明星会选择吉利数字代表心意,像什么1314、3344、6666、8888、9999元,钱多少不重要,为的是讨个好彩头。“如果参加婚礼需要嘉宾自己订机票,红包就会相对少给一些。”而歌手李行亮也坦言,他在婚礼中邀请了一大批选秀时期的“战友”,这些事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选秀艺人,红包大多是四位数。

除了明星朋友,新人的经纪公司也会给他们送个红包,而且数目不小。毕竟明星婚礼也相当于一场商业活动,艺人为自己宣传,提高身价也是为公司盈利着想。

至于是不是真有明星能靠收份子钱发家致富,这个虽然不能保证,但是想要平本甚至小赚一笔的难度还真不太大。当年,周立波举办的公益婚礼,不就被曝出收得3000万礼金的。毕竟,经济问题是大问题,保密措施要做好,不然哪天连份子钱也要上税,岂不就惨啦。

篇8:白露节气有什么禁忌讲究

1、白露日宜祭蜀王

白露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篇9:立冬节气有什么讲究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体趋势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在现实中,秋季开始的划分有几种: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为秋季的开始;在天文学上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把“秋分”作为秋季的开始;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立秋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1.择吉日祭祖

在古时候,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秋收季节的到来。所以民间都会挑选黄道吉日祭拜,感谢上苍和祖先的庇佑,并举行尝新仪式,以庆祝五谷丰登。古人认为,上苍庇佑,才能风调雨顺;春耕秋收,不能忘记祖先。所以每到重要节日,都要祭祀、感恩。

2.贴秋膘进补

由于经历了“苦夏”的食欲不济,人们往往都容易变得消瘦。所以立秋这天,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习俗。而且一进立秋,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但是我们在进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摄入过量,更不能吃一些易上火的食物。

3.立秋忌在田间走

因为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季节,也代表着收获的季节,所以立秋节气相关的禁忌都和秋收有关系。在云南地区有立秋当天忌在田间行走的讲究,而河南、江苏、湖北一带,立秋日忌雷、雨、风天气,都是认为对秋后的收成不利的。

4.立秋后忌寒食

立秋当天有啃秋瓜的习俗,也就是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期盼天气赶紧转凉,用“啃秋”的方式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因为立秋时节气温还是偏高,人体为了适应天气的变化,生陈代谢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注意肠胃健康。而西瓜属于比较寒性的水果,立秋之后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吃西瓜了。

5.立秋当天忌房事

篇10:立冬是什么节气

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古时民间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最开始的时候“立冬”并非就是冬天开始的意思。寻根究底。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相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然而“冬”字有很多意义,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意是说秋季作物都已收晒完毕,收藏人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由此可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到来。全面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含义。到了立冬,太阳继续向南移动,地处北半球的我国,日照时数逐渐减少,日照强度也比以前降低,气温下降幅度增大,冷空气或寒潮南下次数开始增多。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出现冰冻,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衅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也有可能降到零度左右。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冬节气温下降较多,雨量稀少,平均气温8一iO~C,降雨量10毫米,与立秋相比,气温降低16~C左右,降雨量减少50毫米。海南岛平均气温22℃,黑龙江北部为一14~C,南北温差36℃。

立冬气候

立冬是这样的根据气象学划分,候平均气温在10C以下为冬季的标准对照。这时黄河流域一带基本接近这个温度。但长江流域的真正冬季,要比黄河流域晚半个月。江南一带在立冬节俗称“十月小阳春”,这时江南天高云淡,风和日暖,堪与上半年的阳春三月媲美,故有“小阳春”之称。立冬第一候应为“水如冰”,作为冬季开始的标志。我国冬季也和秋天一样,由北方逐渐向南推移。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在9月初就入冬了。10月初黑龙江、吉林,10月底京津地区,11月中旬淮河、汉水两岸,陆续进入冬季。11月下旬越过长江,12月初冬季到武夷山和南岭北坡,1月初到了南方的无冬区。

北京立冬

篇11:苏州选官有什么讲究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苏州市委书记岗位上干部输送的模式正在悄然改变。

过去20年,苏州被称为官员的升迁福地、“省长摇篮”。苏州曾为中国政坛输送了多位重量级的官员,譬如江苏省委原书记梁保华、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现任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等都有过主政苏州的履历。

梳理过去20年苏州市委书记的履历可发现,此前就职者多为年富力强的少壮派官员,任职时年龄多在52岁上下:杨晓堂、梁保华、陈德铭、王珉、王荣分别在52岁、53岁、51岁、52岁、46岁时接手苏州。按照副省部级60岁退休、正省部级65岁退休的惯例,苏州市委书记将成为这些地方干部仕途中向上跃升最重要的台阶。但这一点,自蒋宏坤接任时被打破。今年1月23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已增选蒋宏坤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上任,年满60周岁的蒋宏坤,成为20年来首位由苏州市委书记任上直接“退居二线”的领导。蒋任职时55岁,此次兼任苏州市委书记的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也已近58岁。

篇12:立冬节气开什么花

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梅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原产我国南方,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山茶花

茶花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一品红

灌木。根圆柱状,极多分枝。茎直立,高1-3,直径1-4厘米,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绿色,边缘全缘或浅裂或波状浅裂,叶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叶背被柔毛;苞叶5-7枚,狭椭圆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通常全缘,极少边缘浅波状分裂,朱红色。花序数个聚伞排列于枝顶;总苞坛状,淡绿色,边缘齿状5裂,裂片三角形,无毛。蒴果,三棱状圆形,平滑无毛。种子卵状,灰色或淡灰色,近平滑;无种阜。花果期10至次年4月。

君子兰

别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是石蒜科君子兰属的观赏花卉。原产于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花,忌强光,为半阴性植物,喜凉爽,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低于5℃则停止生长。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忌干燥环境。君子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常在温室盆栽供观赏。分株或种子繁殖。功效相同的尚有垂笑君子兰,各地温室栽培,花色多样。君子兰的寿命达几十年或更长。君子兰是长春市的市花。

红花羊蹄甲

常绿乔木,树高6-10米。叶革质,圆形或阔心形,长10-13厘米,宽略超过长,顶端二裂,状如羊蹄,裂片约为全长的1/3,裂片端圆钝。总状花序或有时分枝而呈圆锥花序状;红色或红紫色;花大如掌,10-12厘米;花瓣5,其中4瓣分列两侧,两两相对,而另一瓣则翘首于上方,形如兰花状;花香,有近似兰花的清香,故又被称为“兰花树”。花期十一月至翌年四月。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

腊梅

篇13:立冬节气什么含义意思

‘立冬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下半年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史话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在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却不固定,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1937年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悲壮的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己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立冬节气气候特点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热带气旋 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华南秋夏两季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

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入冬深秋 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华北初雪 降水多样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气温下降 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南北温差

作为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此时的大风、降温可以说是习以为常。在华北中南部到黄淮等地,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把这一带山区红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觉。若遇到势力强、速度快的冷空气,它一路狂奔,使北方山口地区和南方的江湖河面风力加大,大风一直吹到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特别是北部、东部海域,海上的大风易使海上作业受到严重损失。

篇14: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今年11月8日是我国传统节气“立冬”。从农历上讲,立冬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那么立冬的含义是什么呢?立冬的节气特点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立冬吧!

篇15:孕后抚摸肚子有什么讲究

我刚怀孕不久,整天都想抚摸一会儿肚子里的宝宝,但我又听说孕初期不能乱摸肚子,否则宝宝容易脐带绕颈,请问是这样吗?

答:

女性怀孕初期,千万不要频繁摸肚皮,因为这样会引起子宫收缩,可能导致婴儿早产。不当手法还可造成脐带绕颈、胎位不正。这并不是不让准妈妈摸肚子,而是提醒准妈妈要用正确的方式。一般过了孕早期,抚摸胎教就可以实施。

怀孕3个月后可以进行一些来回抚摸的练习。

具体做法:准妈妈在腹部完全松弛的情况下,用手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来回抚摸。心里可想象你的双手真的爱抚在可爱的小宝宝身上,有一种喜悦和幸福感,深情地默想“小宝宝,妈妈真爱你”“小宝宝真舒畅”等。

注意事项:抚摸时动作宜轻,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5分钟。

怀孕4个月后,在抚摸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轻轻的触压拍打练习。

具体做法:准妈妈平卧,放松腹部,先用手在腹部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来回抚摸,并用手指轻轻按下再抬起,然后轻轻做一些按压和拍打动作,给胎儿以触觉刺激。一般坚持几个星期后胎儿会有所反应,如身体轻轻蠕动、手脚转动等。

注意事项:开始时每次5分钟,等胎儿做出反应后,每次5~10分钟。在按压拍打胎儿时动作一定要轻柔,还应注意胎儿的反应,如果感觉到胎儿用力挣扎或蹬腿,表明他不喜欢,应立即停止。

怀孕六七个月后,当准妈妈可以在腹部明显地触摸到胎儿的头、背和肢体时,就可以增加推动“散步”的练习。

具体做法:准妈妈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轻轻地来回抚摸、按压、拍打腹部,同时也可用手轻轻地推动胎儿,让胎儿在宫内 “散散步、做做操”。

篇16:立冬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中医认为:大葱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的功效,可以用于风寒感冒、阴寒腹痛、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乳汁不通,二便不利等症状,适合在立冬节气时吃,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对此还有一句谚语叫:“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

交冬糍

立冬时节心灵手巧的人会做一种叫做“交冬糍”的小吃。

交冬糍原来是用来祭祀的糕点,或者在庆贺丰收的时候吃的,现在成为了立冬节气时的传统食物。

交冬糍做法

1、用糯米为原料,浸泡后放到蒸笼里蒸熟。

2、然后迅速放在石舀里舂,直到绵变得软柔韧。

3、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各种样子的团状,搁在芝麻或黄豆或花生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吃饺子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吃饺子,每逢有重大节日或者欢庆的时候都会要吃饺子,俗话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说的就是立冬节气时吃饺子的传统,饺子从外形上看很像耳朵,以前供暖设备简陋,很容易冻坏耳朵,因此人们认为立冬节气吃了饺子,冬天的时候耳朵就不会受冻。

有些地区还有吃“倭瓜”馅饺子的传统。

吃甘蔗

俗话说:“立冬食蔗齿不痛”。

立冬节气时正是甘蔗上市的时候,人们认为,此时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而且,吃甘蔗可以锻炼到牙齿,甘蔗营养丰富,吃了还可以滋养身体。

甘蔗活动

在产甘蔗的地区还有劈蔗的游戏活动。

1、参加者手握一根完整的甘蔗,把蔗节上的芽和气根削去,然后站到板凳上,左手按住蔗秆,使其稳立在地上;

2、右手拿着刀,刀背朝着尾稍,比赛开始之后,迅速把刀口翻转过来,先完成者为胜。

立冬又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在古代的时候每逢立冬节气,家家户户都要熬制草根汤,所谓草根就是各种中药材,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

草根汤熬制方法

1、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

2、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

3、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酿黄酒

立冬后,气温变低,水里面的细菌繁殖也会变慢,可以使发酵过程变慢、使酿出来的酒口感醇香,因此,立冬节气后是最适合酿制冬酒的时机,黄酒是江浙一带的传统名酒,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吃团子

团子是长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团子和青团子两种。

团子是圆球状,寓意团团圆圆,它与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个头大,有苹果一般大小。一个饭量大的成年人,吃上三个就肚儿圆了。团子外面一层蹦脆蹦脆的,而里面的各种香料也会随着团子加热,香气扑鼻而来。团子和包子结构一样,外层是糯米江,里层是各种不同的馅。

团子的馅料

肉、豆腐干、榨菜、大蒜、姜、香葱,藕、梅干菜、辣椒……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熟,并放上盐等调味品,冷却后开始用沥干的糯米浆包团子。

吃咸肉菜饭

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饭,是老苏州们的特定习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咸肉菜饭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它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

上一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总结下一篇:小学作文劳动成果